“外婆真是太厉害了!”六丫听了很是崇拜外婆。以前她是看着她妈孵过鸡。这二十五个种鸡蛋,最多能孵过十五六个鸡仔出来。这还算是好的了,有些人家,二十几个种鸡蛋,就孵过几只鸡仔出来。跟外婆比起来,外婆真的是太能干了。
何氏呵呵直笑道:“可不,好多人都比不上你外婆。”
喝了一碗水的宋老二,觉得自己终于活过来了,便道:“好了,鸡仔也给你们要回来了,以后你们可要好好喂,要是喂死了,过年可是没有肉吃。”
“她爹,你在胡说什么呢?”何氏瞪了一眼宋老二,还连续呸了三次,嘴里还念叨,不要信了乌鸦嘴的话。
众人见何氏这个样子,都笑了。
这鸡六丫以前是养过的,不过,那时候不是喂玉米就是把糠合着水喂鸡。显然,在这里要是这么喂,那是不现实的问题。家里原来的几只母鸡,基本上全是去割青草回来喂的。这十九只鸡,喂青草,也是可以的,但是首先这鸡长得慢,还有就是长大后,肯定也不是天天下蛋。
不过,这问题也很好解决。小的时候,她见过她妈挖蚯蚓喂鸡。而且现代养殖,也有提到蚯蚓喂猪,喂鸡这些。不过,有一个大问题就是,这蚯蚓到底要怎么养?六丫以前没养过,所以不知道怎么养。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慢慢试验总会知道这蚯蚓是怎么养的。
这些日子,村里很多人就见到宋家的六丫七丫手上拿着镰刀,像是到处在挖什么。不过,大家也不在意。只以为两人是在玩。
为啥七丫会跟着六丫,那是因为六丫,天生对蚯蚓这种没有骨头的软体动物很害怕。她心里是知道这东西不会咬人,可是她就是不敢去捉,所以,她就把七丫抓壮丁,让她来捉。
每天六丫和七丫就出去挖蚯蚓回来喂鸡,当然现在鸡仔还上,不可能吃得下一条蚯蚓,所以现阶段是喂的家里的那二只老母鸡。
六丫,挖蚯蚓的时候,还不断的观察这蚯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长得越多。据观察这泥巴越肥的地方,蚯蚓越多而且还越大。六丫也不知道这是不是正确的,反正,她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每次遇到这种肥泥巴的时候,她便挖一些搬回去。对于六丫的所作所为,七丫是不会问的,反正一直都是无言的支持。
“这两天家里的鸡,蛋到是下的勤快。每天都能捡两个蛋。等攒些日子,就把这蛋拿到镇上去卖了。”这两天家里的鸡下蛋下得勤,何氏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宋老二。
“下得勤好呀。”宋老二听了也高兴,不过,一听何氏说要把蛋拿出卖了,便有些不赞同:“这蛋还是不卖,留着给几个闺女补身子。”
何氏到不是舍不得把蛋给几个女儿吃,只是节省惯了,觉得家里时不时还可以吃上猪下水这些,蛋攒起卖了,还能换些油盐回来。而且村里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做的,那家又舍得天天吃鸡蛋呢。
“是呀,娘。家里总共两只老母鸡,咱们家九个人,一个人吃一个蛋,也要攒五天才行。”六丫很是赞成宋老二的话,这钱赚来做什么的,当然是为了吃穿住的。穿咱们不讲究,但吃却不得不讲究一下。虽说分了家,家里的伙食开得好了些,但要摆脱营养不良还得有些日子。
“再说了,家里的鸡天天下蛋,还是我跟七丫的功劳呢。”
“咋变成你们的功劳了?”除了何氏和宋老二,家里的几个姐姐倒还是知道六丫和七丫去挖蚯蚓的事。
不等六丫开口,嘴快的四丫已开口了:“这些日子,这两个小东西,每天拿着一个破碗,镰刀出去,挖蚯蚓回来喂鸡呢。我和二姐问她们挖挖蚯蚓回来帮什么?六丫就说,当然是喂鸡呀。没想到,这鸡吃了蚯蚓,蛋还真的下得勤。”
宋老二先是诧异,后又好奇的问道:“六丫,你咋知道这鸡要吃蚯蚓呢?”
六丫忍住翻白眼的冲动,但还是老老实实的把早就想好的理由,“我是看到鸡有一次啄蚯蚓吃,知道的。爹,既然鸡吃了蚯蚓下蛋勤,咱们就来养蚯蚓喂鸡吧。”
这不等宋老二回答,其他人听到六丫这么说,都笑开了。六丫一点都不明白他们在笑什么,难道她刚才说了什么好笑的话,皱着眉头想了一下,她根本没有说什么好笑的话。
何氏见六丫一脸不解的看着她们,便好心说道:“六丫,这东西那能养?你有听过谁家养蚯蚓的吗?没有吧。”
六丫听了很是不服气,没听过不代表不能养呀,“娘,这庄稼能种,鸡能养?猪能养?蚕能养,为啥蚯蚓就不能养?”
何氏还被六丫给问住了。而宋老二却在想,这没人养,并不能说明不能养。说不定这蚯蚓还真能养,就像六丫说的,鸡能养,猪能养,为啥这蚯蚓就不能养。
“爹,不管能不能养,咱们就试试。要是真能养,咱们以后就多养些鸡,到时候鸡下蛋,蛋孵鸡,鸡再下蛋。到那个时候,不知道咱们家有多少鸡呢。”
宋老二听了呵呵笑道:“行,咱们就来养养试试。到那个时候,咱们想吃鸡就吃鸡,也不用这么舍不得了。”
众人听了也很高兴,不管这东西能不能养,可宋老二说的想吃鸡就吃鸡的生活,想想都觉得美好。
这之后,宋老二便和六丫一起想着怎么养蚯蚓。听六丫说蚯蚓喜欢泥巴肥的地方,他便想,这种庄稼想要粮食长得高,便要淋粪。他便把张大妹家要了一桶猪粪回来,挖了一个坑,把六丫和七丫倒腾回来的肥泥巴倒时坑里,又把猪粪倒到里面,把蚯蚓倒了下去,再捞了一些树叶子盖到上面。
宋老二还怕不成功,还特意去问了见多识广的张铁柱。张铁柱肯定不知道怎么养蚯蚓,不过,听说宋老二这么说,倒也觉得该这样养。宋老二听了,那是信心大增。
而在一旁帮忙的六丫,那是一点意见都提供不了。那时候她就有些后悔,早知道会养蚯蚓,她到是去网上去查查该怎么养呀,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不过,不管这次养得成不成功,六丫和七丫每天挖蚯蚓没变。每天除了喂鸡之外,就是把剩下的往那粪坑里倒,期待着能养
正文4242
蚯蚓只要养殖成功,那么他们家就可以大量养鸡鸭。只要一想到,以后的生活会一天天的变好,六丫做梦都会笑醒。
这天晚上,宋老四给家里送了半篮子蘑菇来,六丫见了,忙问道:“四叔,你这蘑菇哪里来的?”
宋老四听了,忍不住呵呵笑,“这几天不是下雨,今天我进了山,山上长了好多蘑菇出来,我便捡了一些回来。这东西煮汤好吃,我便给你家送了一些来。”
可不,这两天老下雨,家里的生意都给停了。不过,六丫听说山里有蘑菇,也想着进山去采些回来,连忙问道:“四叔,山里还有吗?”
“咱们村后那么大一座山,那里会这么容易就被我捡没了。这东西又不经放,要是检多了回来吃不完,没两天就烂了。前些年村里的人也会跟着进山去捡,这两年,除了村里的几个猎人有时候遇到了就检些回来,其他人都不大会进山捡的。”说着宋老四也觉得可惜,那么多的蘑菇,就这样干了太可惜了。
“四叔,你咋没想过,把蘑菇捡回来拿到镇上去卖呢?”对于这点很是不解,难道还没有这个意识。可也不对呀,他们知道把猎来的野味拿到镇上去换钱,难道就不知道把蘑菇拿到镇上去卖?
“咋没有去卖,不过,我们能想到,其他人都能想到。大家都想着捡些蘑菇去卖了,换点油盐回来。可是卖的太多了,这东西又不经放,那价钱就低得不得了。不过,低就低点吧,只要换得到钱都没关系。可问题就是有时候价钱低都卖不出去,所以这两年咱们家就没在去凑那热闹了。”不等宋老四回答,宋老二从外面回来听到了,连忙说道。说完觉得那一座山的蘑菇白白的干在山上,很是遗憾。
原来不是不想去卖,而是这个市场供大于求了。这附近几个村,都是依山而居,这蘑菇肯定不会少。所以这东西一多,那就只能贼卖了。
“那我们可以把蘑菇晒成干蘑菇,等冬天的时候再拿出来卖,那个时候,咱们的蘑菇可是稀奇货了,到时候肯定能卖一个大价钱。”这多好的一个生财这道,六丫可不想白白错过了。
宋老二和宋老四听了,觉得这主意不错,不过还是有些担心,“这蘑菇晒干了能吃吗?”
“爹,四叔,你们咋问这种问题,玉米晒干了能吃,稻谷晒干了能吃,这蘑菇晒干了咋就不能吃了呢?”六丫见他们这样,很不服气的说道。“你们要是不信,咱们就把这篮子蘑菇拿来烘干后,再来煮汤试试。”
宋老二和宋老四本就觉得这干蘑菇可行,但还是觉得试一下比较好。所以,两人都不用六丫提醒。直接就把灶山的锅端了,再去找了一块比较薄的石块洗干净,放在灶台上,再把蘑菇倒在上面,灶里架柴烧火。
因为只是试一试干蘑菇能不能吃,所以也没烘得多干。晚上把干蘑菇煮了汤,试了觉得跟新鲜的蘑菇煮汤味道差不了多少。
这干蘑菇能吃,那么就要安排明天进山捡蘑菇的事。要不然,太阳一出,没几天那些蘑菇就会干在山上,没办法捡了。
宋老二和老四正在想着,该怎么跟六丫开口,让其他人也参加一起,就听见六丫说道。“爹,四叔你们快去把这件事告诉爷爷。”
两人一听,眼睛都亮了。立即点头去找宋老头去了。六丫倒明白这两人心中在想什么,他们觉得这注意是她想的,六丫几姐妹又不喜欢宋张氏,怕六丫不同意,所以不好开口。
他们到是想多了,吃独食有事,她可是从来都没有想过。她的确讨厌宋张氏和李氏,可是除了这两人,其他人都很不错。总不能为了这两人,他们家吃肉,而看着宋老头他们吃稀饭不管吧。更何况,山上的蘑菇又多,她就是想一家人去捡,那也是捡不完的呀。
“娘,要不要去通知外婆她们来一起捡蘑菇?”六丫回头又问何氏。
何氏见六丫不忘外婆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不过,却不赞同六丫的提议,“外婆他们又不是咱们几个村里的人,怎么可能来捡蘑菇。你也不用担心,明天一早我就去把这件事告诉你外婆他们,让他们也换点油盐钱。”
六丫一听愣了,她真没想到,这山还分了的。不过,既然外婆那边也有山,六丫也就放心了。
也不知道宋老二和老四是怎么跟宋老头说的,宋老二回来就说宋老头已经同意了,说明天一家就准备进上捡蘑菇。
众人听了也不在说闲话,洗洗准备睡觉,明天早起进山。
第二天天还是麻麻亮的时候,何氏就去外婆家了。而二丫她们也是早早的爬起来弄炒猪下水。宋老二这几天本是不打算做生意的,也想着进山捡蘑菇,六丫那里会同意,前些日子下雨,那是没办法不做生意,更何况进山捡蘑菇的人,也不差宋老二一个。
宋老二走了,六丫她们吃了饭,就把鞋袜,裤腿扎得紧紧的,免得山里的虫子钻到裤子里面去。
何氏回来的时候,其他人还没有来,她便快速的吃了点东西。她见六丫和七丫都把裤子绑得紧紧的,连忙道:“六丫,七丫你们两个还小,山里危险,你们两个就在屋里照顾八丫和喂鸡。”
六丫早就想进山去看看了,听了何氏这话,撇撇嘴很不乐意地说道:“娘,今天大伯他们都要进山,那里会有危险。八丫的话,让七丫一个人留下照顾就行了。”六丫很没义气的把七丫给出卖了。
何氏无奈的笑了笑,她也知道说了也是白说,于是把七丫拉到一边,好声的叮嘱她在家好好带八丫。
等何氏交待完,自己也准备好了。才见宋老头一行背着背篓来了。除了留在家里带大郞的宋张氏,其他人都来了。
一家人全都往山上走,一行十来个人,看着还是挺吓人的。在路上村里人见了这么一行人,都好奇他们是去做什么。有些人好奇归好奇,倒是不会上前来问。不过,像跟宋老二一家关系比较好的大妹娘见到了,就上前来问他们这里到山上做什么。
宋老头一家都老实,听见人问,到也没有打算隐瞒,“我们上山去捡些蘑菇到镇上去卖。”
大妹娘听了一脸的担心,好心的提醒道:“叔,你们还是少捡一些吧,要是卖不出去烂了就可惜了。”
“呵呵,是呀。”宋老头呵呵直笑,虽说老实,但他直觉觉得这烘干蘑菇的事,现在不能说出来。要是说出来的话,他们一家子就捡不到多少蘑菇了。
大妹娘见宋老头直呵呵笑,到也不好再劝了。六丫到是觉得可以把这事告诉张大妹一家,毕竟这么大一座山,他们一家怎么也是检不完的。可其他人都在,她也不好说,只好等今天晚上的时候让宋老二去跟他家讲。
来到山上的时候,六丫觉得她悲催了,她只知道一种蘑菇可以吃,那就是一种很白,而且长得很大的那种蘑菇,其他的她根本就不知道有没有毒。不过,还好,四丫她们跟她一样都不大认识。所以就由宋老头现场教导了一下,什么蘑菇没毒,什么有毒。
这蘑菇认识了就开始捡了,这蘑菇也不像宋老四说的那样,到处都是。这都要找对地方,要是找对地方了,那蘑菇就是一大片,要是没找对地方,只长了一两个出来。
宋老头就告诉六丫她们,要到阴湿的树脚,或是较深的草丛里找。像这两个地方那蘑菇就比较多。四丫她们听了,直点头。而六丫却偷了一点点懒,她直接跟在宋老四后面,宋老四找到了,她直接跑过去检就是了。四丫见了,直说六丫是狡猾的狐狸。
六丫才不管呢,只要能捡到蘑菇,管她狡不狡猾。
半个时辰后,六丫腰都直不起了。看了看背后的小背篓,里面有半背了。再看看宋老四的背篓,还没得她一半。忍不住笑了。她每次去抢宋老四的蘑菇,害得宋老四都没捡到什么蘑菇。
捡了半个时辰,就有些累了,六丫便到一边坐着休息,看他们捡。宋老四见六丫坐在一边,不跟他抢了,只是对六丫笑了笑,继续捡蘑菇。
李氏见六丫坐在那里休息,她也走了过来。六丫一见她过来,像见了鬼一样的直着李氏。这婆娘硬是狗改不了吃shi,她一个小孩子累了来休息一下,没想到她一个大人都会厚着脸皮来休息。
“三婶,大家都在捡,你咋不去捡?”六丫现在都找不到话来说这婆娘了。听说这婆娘知道她家在卖猪下水,也想跟着做。从镇上买了大肠回来,却洗不干净,炒出来连宋老三都不吃。可她没有打消念头,还厚着脸皮来问何氏这大肠是怎么洗的。何氏被六丫叮嘱过,到也没告诉她。她没问到,就到村里去说,他们一家有钱了就不认了。可谁理这懒婆娘。
六丫知道这婆娘在村里乱嚼舌根,她就要去找宋老三,让宋老三管管她。可却被何氏给拦住了。说你一个侄女那里有道理去管叔叔婶子的事。没法,她只好忍了下来。
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办法,让大家一起赚钱,这婆娘又偷懒,硬是气死人。
“当然是来休息一下。六丫,以后要是想到什么赚钱的方法,可不要忘了你三叔三婶哟。”对于六丫难看的脸色,李氏当没有看见,厚着脸皮道。
六丫听了懒得理会她,直接走开,去找宋老四继续捡蘑菇。李氏见六丫这个样子对她,就跑到宋老三那里去告状。“你看看你的了侄女,她根本就不把我这个三婶放在眼里,你到是去说说她。”
没分家之前,李氏懒,有两个嫂子还有小姑帮着干家务后。分家后,没人帮着干,她又是比那红劲蛇都要懒的人。那吃了的碗,从来都不会立即洗,在灶屋里都快堆成小山了。有时候,大丫或者林氏看不过了,就会帮着洗了。
两家共用一个灶屋,可以帮着洗一下碗。可衣服总不能也要别人帮着洗吧。特别是大郞,那尿了的尿片,洗都不洗,直接是晒干又用,把大郞的屁股都臜烂了,说都说不听。有时候还是他看不过去洗一下。
那一家像他娶了这么一个懒婆娘回来,死都要把他气死了。现在听李氏在他面前抱怨六丫的不是,宋老三瞪了她一眼,到其他地方去捡,根本就不想理会这种人。
正文4343
大家捡了一上午的蘑菇,回去的时候,问题来了。昨天宋老二他们只说一起去捡蘑菇,回来晒干,等冬天的时候去卖。宋老头刚开始的时候是说捡回来的时候,蘑菇就放在宋老二家晒干,到时候卖了钱后,再分钱。
可回来的时候,其他人把蘑菇往宋老二家背,李氏却直接把她那背篓里的蘑菇,过六丫家而不入。宋老头看见了,那脸都黑了。直接把她叫住,“老三家的,你想做什么?难道昨天晚上回去后,老三没有跟你讲明白,还是你没有长耳朵?”
宋老三见李氏这个样子,脸色同样是不好看。
“爹,我捡的蘑菇不背回去,那放到哪里?”李氏一脸无辜的看着宋老头。
“你在这里乱说什么?昨天晚上我跟你这事的时候,你耳朵打牛蚊子去了吗?你在乱说话,小心老子揍你。”李氏这话,宋老三听了,脸都气青了。原本这些日子已很看不惯李氏,现在又只有她一个人这样,他觉得丢人现眼得很。
李氏昨天晚上有听宋老三说话吗?当然有听。她心里就在琢磨,卖的钱如果几家人平均分的话,那么三房就划算,可按着人头来算的话,二房那么多小孩子,那可不就是要吃大亏了。李氏这人吃什么,就是不吃亏。所以,一下山她就装着什么都不知道,直接要把蘑菇背回家。
李氏算盘打得好,可却被宋老头给叫住了。
李氏见宋老三要打人的样子,很是害怕,只好背着背篓跟着走了进去。不过,她放下背篓的时候,嘴里还在念叨说,他们家吃亏了。
这话刚好被宋老头给听见了,气是不打一处来。这个家已经被宋张氏给折腾得不像个家了,现在又有这么一个媳妇,这时间长了,有这么个婆娘在,那几兄弟的感情再深厚,都会被这婆娘整没了。有多少亲兄弟,就因为家里娶了爱生事的婆娘,亲兄弟搞得像仇人一样,这样的例子可不少。
“老三,回去好好管管你媳妇,不要让我再听到那些有的没的。”宋老头说完,也不理会其他人,直接家去了。
而后面的宋老三,便把李氏拖走了。至于是怎么管的,其他人就不知道了。不过,却很有用。下午的时候,李氏就再也没说过吃亏的话,也不再愉懒。
宋老大一家没有人给他们煮饭,何氏便把他们一家留了下来,一起将就吃了。免得他们回去再弄饭,下午在进山就迟了。
六丫今天捡了一上午的蘑菇,下午的时候便和七丫换了一下,她在家里带八丫,七丫进山捡蘑菇。没做生意的宋老二同样也跟着进山了。
他们一走,六丫便先把碗筷收起去洗了,然后又把今天上午捡回来的蘑菇晒了。忙了好一阵子,才把这些事情弄好。
事情做好了,六丫便把八丫抱出到院子里来,晒一晒太阳。太阳晒在身上,懒阳阳的,没过多久,六丫就想睡觉了。
“六丫,把弟弟带到,我去河里洗衣服。”突然宋张氏洪亮的声音响起来,把六丫的磕睡都吓跑了。睁开眼睛一看,就见宋张氏抱着大郞站在她面前。
“我还要带八丫,那里带得了两个人?”这几个月的奶娃子,六丫怎么可能带得到。更何况,大郞身上穿的那衣服都黑成锅巴了,李氏那人都舍不得换下来洗一下,身上不是奶香味,而是一股尿味。
“你翅膀长硬了是不是?连我的话都不听了?小心我揍你。”宋张氏黑着脸骂道。这些日子宋张氏的脾气本是变好了一点,可一见六丫不听她的话,就想起她跟宋老头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这丫头可是功不可没,那气就不打一处来。不过,现在还有一丝理智在,要是今天她又闹出什么来,怕是又占不到什么便宜。
“那你要洗快点,要不然,你带不了两个人。”无法,六丫先把八丫抱到屋里去放着,然后再接过宋张氏手上的大郞。
“我这么大的人了,还用得着你说嘛。”宋张氏没好气的说完,就走了。
六丫把大郞抱回屋,看着他身上穿的衣服,实在忍受不了。就去把八丫的衣服裤子给找了出来,给他换。大郞脱了裤子,看着他屁股都是红红的,觉得大郞太可怜了,遇到李氏这样的妈。
这次宋张氏还是说话算话,半个时辰就来接大郞了。不过,看到换了衣服的大郞,宋张氏到是看了好几眼六丫。六丫到是一点都不心虚,宋张氏要是问她为什么会换衣服,就说是以前帮八丫换过。反正,八丫一直是她跟七丫带着,能帮着换衣服,应该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
不过,宋张氏到是没有问这些,只是看了六丫几眼后,抱着大郞走了。
天黑之前,大家回来了。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在六丫的强烈要求下每天吃三顿。所以趁大家吃晚饭的时候,六丫就说要把干蘑菇的事告诉大妹家。
六丫原本以为,宋老二一定会赞成她这提议,可没想到宋老二却反对。
六丫不解的问道:“爹,为什么?反正这山这么大,我们家又捡不完。”
宋老二想,六丫再怎么聪明还是个孩子,有些事情考虑不周也是应当的。“六丫,你觉得我们家跟大妹家走得近,你想把干蘑菇的事告诉她家,也没什么。可大家都是乡亲,今天咱们只告诉大妹家,不告诉其他家,你这让其他人怎么想咱们。更何况咱们晒干蘑菇的事,也瞒不了多久,其他人都会知道的。到时候怕是用不着我们说,别人都知道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