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桌的女眷跟男桌那边比,便觉得冷清。张铁柱的老婆见到四丫六丫来了,只是冲两人点了下头,也没说起身招呼一下。也不知道是才回农村不习惯,还是天生就是这样的人,六丫便不知道了。不过,她那通身的气派,是何氏等人不能比的。而她两个女儿一个看着比四丫还大,另一个看着比六丫小。不过,两人都闷生坐在哪里吃饭。
“四丫,你们咋来了?”宋老二见两个闺女来了,连忙问道。
“爹,屋里饭煮好了,我们来喊你回去吃饭呢。”六丫笑道。
张铁柱见到四丫和六丫后回头问宋老二,“这是你家的闺女,长得挺像你的。”
宋老二连忙对着张铁柱点头,又对着四丫她们说,“四丫,六丫快喊人。”
四丫六丫连忙喊了声叔叔,婶子一通喊。
“四丫,六丫你们站着做什么,快坐到桌上来吃。又不是什么外人。”石头娘到灶屋里去拿了两双筷子出来,连忙叫四丫和六丫上桌。
“石头娘,你用不着这样客气。刚才石头他们来买猪下水,我怕你们等得着急,就先把猪下水做出来,娃儿们再煮的饭。我也是想早点来见铁柱,才会跟石头他们一起过来的。我在这里陪铁柱喝酒,就让她们回去。要不然,她们娘会担心的。”宋老二笑道。
“是呀,婶子要是我们不回去,我娘就该着急了。”四丫附合道。
石头娘见宋老二和四丫都这样说,也就不再拉她们上桌。只让她们吃了饭来玩,六丫又叮嘱宋老二,让他别喝多了酒,这才家去。
回到家,便把宋老二在石头家喝酒的是说了,一家人这才坐下来吃饭。
“四丫,你们刚才见到石头他大伯和大伯娘了,觉得他们人怎么样?”何氏问道。何氏有些担心,宋老二跟石头大伯是好兄弟,那往后在村里安了家,那两家人少不得要往来。这人要是不好相处,那日后来往怕是有些困难。
“他大伯还好,不过石头的大伯娘便不好吃了,我们去了除了跟我们笑了一下,她是一句话都没有说过。”四丫说完,又夹了一块猪下水放在嘴里嚼巴嚼巴。
何氏一听,便觉得这人怕是不好相与,很是担心。
“娘,你想什么呢?快吃吧,菜凉了就不好吃了。”六丫看着何氏一脸担心的样子,觉得有些好笑。不过,她还是劝道:“娘,虽说咱爹和张叔以前是好朋友,可这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就算他们的感情真的很好,也没什么担心的,他们是朋友。往来的时候只要不失了礼就是了,又没喊你要跟石头大伯娘当妯娌来相处。”
何氏想了想,觉得六丫说得很有道理。如果真不好相处,那就当着一个村里的人来往就是了。
宋老二吃了午饭都没有回来,是直到天要黑的时候才回来的。何氏见他高兴,便问道:“石头他大伯,咋想着回来了呢?不是听说在外面赚的钱比做农民多很多吗?”
宋老二听了却是叹了口气道:“要是当年铁柱他爹不是早早的没了,他娘那里会把不到十岁的他卖给人牙子。”当年他知道张铁柱被卖了的时候,心里难过了好了阵子。
“不是听说他主家很好吗?”何氏见宋老二一脸的难过,小声的问道。
“他算是运气好,被卖到一个好的人家,听说那家主子对下人还是很体贴,不像其他家打骂是常事。”
“爹,那家那么好,那张叔为啥要回来?”二丫不解的问道。
这下问题又问到了原点,只听宋老二说道:“不管那主人有多好,可奴才总归是奴才,生下来的孩子也是奴才,你张叔不想他侍伺人,他的子女也跟着侍伺人,看主家的脸色过日子。所以你们张叔自他被卖那一刻起就想着怎样脱籍。不过,脱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这次还是你们张叔运气好,赶上他主子中了进士,好像分派到京里做什么大官来着,这个我也搞不清楚是咋回事。”
宋老二笑笑又接着说道:“那主家便想全家迁到京城里去,那家老太太就想着,这些人都伺侯着他们一家这么多年了,不忍看着他们离乡背景,就放话出来,说要是舍不得离开家乡的,便开恩脱了奴籍放他们出去。你张叔当时是个小管事,听了便去把他的想法说了,那主家虽舍不得你们张叔,但还是痛快的放了行。走的时候,还给张叔一笔银子,当着他的安家费。”
六丫听了,觉得这个张铁柱还真是个人物。能在大户人家,在没有靠山的情况下能混上管事这职位,可见能力不一般。而且他也有自己的想法,要是没想法也不会想着脱籍。
“四丫她们回来说,石头他大伯娘为人很冷清是不是?”
宋老二听了,瞪了一眼四丫,骂道:“鬼机灵。”回头又跟何氏说道:“铁柱媳妇正在跟铁柱呕气,气铁柱放着好好的管事不做,跑回来当农民,还赔了儿子的前程。”
“这话怎么讲?”别说何氏不解,就连六丫都不明白为什么。
“铁柱那儿子叫张皓轩,那家的小少爷跟他同一天出生,老太太觉得喜庆,便让儿子给他取了名子。从小那孩子就跟着小少爷,念书也有他一份。铁柱媳妇就想着儿子以后跟着小少爷,等小少爷长大了,儿子就一直在他身边当差。前程可以说是不可限量。而铁柱一声不响的跑去跟主家说舍不得离开家乡,都没有跟她商量一下,所以她一直在生铁柱的气。”
何氏觉得铁柱媳妇生张铁柱的气是应该的,谁说他没有打一声招呼就脱了籍。而二丫她们却只是当故事听,听了就听了。
六丫却觉得张铁柱没有做错,很明显脱籍的事,他媳妇怕是从小就做府上做奴婢,在府里有吃有喝,还不会挨饿,怕从来没有想过要脱籍。要是张铁柱说了,肯定不会同意。所以,张铁柱就选择了一个最快的办法,那他就先斩后奏。籍都脱了,这不同意也得同意了。
不管石头他大伯娘多不愿意在农村里安家,可这已是不能改变的事实,最后也只能接受。第二天,石头娘便带着石头大伯娘,挨家挨户的拜访了,这以后住在同一个村里,算是认一下人。
接着就开始盖房子,既然要在农村里安家,那就不可能一直跟弟弟一家挤在一起。所以这房子必须盖。当然他家盖的不像宋老二家盖的茅草房,张铁柱有钱,当然要盖青瓦房。而选的地址就在宋老二家的隔壁,这房子要盖起了,他们以后就是邻居了。
宋老二是张铁柱的铁哥们,他家盖房,宋老二当然是要帮忙的。但是宋老二每天要去镇上卖大肠,也不可能丢下家里不管,去帮别人家的忙。所以,宋老二每天上午去卖下水,卖完了,急急忙忙的赶回来,又到张铁柱家帮忙。
六丫她们看着宋老二每天这样辛苦,很是心疼。想要拦着他,不让他去,可看着他每天开心的样子,又不好说出口。还好,张家有钱,请的人多,十天不到,五六间崭新的瓦房便落成了。
六丫看着那六间瓦房,在看看自家的茅草房,那是一阵羡慕,更在心里对自己说,要快点赚钱,等赚到钱了,一定要盖一间比张家还要大还要好的瓦房住。
正文40想通
张家房子落成了,人也搬进去住着了。又请村里的人吃席,就算正式在村里落户了。宋老二想着几十年不见的好兄弟回来了,是不是该请他一家子来吃饭。于是,他把这想法告诉了何氏。何氏听了就有些为难。
张家盖房子的时候,虽说她没有去帮着煮饭,可是村子只有这么点大,多多少少也是听到了一些风声。主要是说铁柱媳妇不会煮饭,每次石头娘做出来的饭菜,还会说东道西的。
何氏想着,这人以前在大户人家做丫鬟,什么东西没有见过。她还真怕铁柱媳妇看不上他们家的粗茶谈话。可张铁柱这人的确不错,宋老二既然都已经提了,何氏还是同意了。
当六丫知道要请张家吃饭的时候,她也是不大乐意。最近这些日子,主要是那王氏(铁柱媳妇)的风言风语太多了。有的人说她都已经回来安家了,还矫情得很。说她是吃不得苦的人,还说她是不会过日子的人。这些,六丫到不大在乎。可自从他们一家搬到她家隔壁的时候,露了一下面,以后就一直紧关大门,没有出过门。
给人一种感觉是,她看不起农村人,不想跟他们这种庄稼人来往。既然她都已经摆出这副模样了,他们家又何必拿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呢。
不过,这些六丫也只能在心里想,也不敢去跟宋老二说,让他不要请客。说不定宋老二还会认为她在胡说八道。
既然决定要请张家一家来吃饭,当然也少不了宋老头他们。而张大妹一家对他们家帮助很多,也是不能忘了。所以提前一天,宋老二便把要请的人通知了。
因为要请客,宋老二今天连生意都没有去做。六丫在一旁见了,暗暗心疼少做一天生意,会少赚多少钱。心疼了一会儿,汗了一巴,觉得自己来到这里后,就掉进钱眼子里去了。宋老二这些日子也累得很,今天就当是休息日吧。
可没多久,张铁柱两兄弟就来叫宋老二。说是想买田,让宋老二陪他镇上去一趟。宋老二二话没说就和他们一起坐着牛车去了镇上。
何氏为了这次请客,昨天狠了狠心,杀了两只正在下蛋的老母鸡。可把她们几姐妹心疼死了,何氏小月子的时候,她们说要杀鸡,何氏都拦着不许,舍不得杀一只。现在却是这么大方的杀了两只请客,不心疼才怪。
两只鸡,再加上宋老二买回来的两斤肥肉,还有家里的猪脑壳,猪下水再炒点青菜这些,就差不多了。
大妹娘和石头娘还有林氏早早就过来帮忙了。不过,也没什么好帮忙的,该准备的昨天就准备好了,今天只管烧就是了。
这么多人来帮忙,到是没有六丫他们的事,六丫几个就和大妹小妹躲在屋里聊天。不过聊天的内容,却是怎么也离不开张家。
“你们有没有见过石头那两个姐姐?”张大妹小声的问道。
除了四丫和六丫两个见过一面之外,其他的人都摇头。张大妹见四丫和六丫点头,连忙问道:“她们长的什么样?听说她们长得跟镇上的小姐似的那样好看。”
张大妹跟四丫一样,今年实岁是十岁了,已经到了在乎美丑的年龄了。
“你这是听谁说的?”四丫不解的问道。
“大家都这样说呢。”张大妹歪着头道。
四丫听了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镇上的小姐我是没有见过,不过,那两姐妹长得也就比咱们白一点,其他就跟我们差不多。”
“真的?”显然四丫的话张大妹有些不相信,又转过头来问六丫。
六丫见了笑道:“跟四姐说得差不多,她们看着穿的比我们好一些,也比我们白一些。”
“当然白了,像她们从小就没怎么出过门,又不下地干活,长大了就去伺候小姐少爷。那像我们,要是大人的农活实在忙不过来了,咱们还要跟着一起下地干活。就算长得白,晒都给晒黑了。”众人听四丫这样讲,都点头。觉得是这个理。
“你们知道她们叫什么吗?”二丫突然问道。
“这个我知道,我听我娘讲过,说姐姐叫张秀英,妹妹叫张玉英。”张大妹说完,又叹了口气道“唉,这张家两姐妹不但人比我们张得好看,连名字都比我们好听。”
的确比她们几丫几丫,或者大妹小妹好听很多。这农村人大多数没有读过书,生儿子就叫什么虎子呀,石头呀反正是随便取。而女孩子不是叫大妹小妹就是什么丫,总之一句话,要多普通就有多普通。而且这里的人很迷信,觉得这名字取得越贼就越容易养活,所以也没多注重把名字取好。
“大妹,你干什么羡慕人家。咱们又不是什么千金小姐,能把家务收拾好,能做上一桌好饭菜,能下地帮着大人干活,就已经很能干了。至于名字不名字的,反正大家都是这样的,有什么好在乎的。”二丫觉得张大妹太大惊小怪了。这名字是拿来让人叫的,又不是拿来当饭吃。要那么好听做什么。
六丫她们在这边讨论张家两姐妹,隔壁的王氏却是不停的跟两姐妹等一下要注意的事。“等一下,我们去宋家吃饭,不要跟宋家姐妹多接触,吃了饭就回家做针线。”
“娘,爹不是让我跟姐姐多和六丫她们相处吗?”张玉英人比较小,不明白为什么爹娘说的是相反的话。
“别理你爹的。要是我们一家跟着主家进京,那里用得着回这里来吃苦。”对于这件事,王氏虽说已经接爱了现实,但心里还是在气张铁柱。张铁柱又得主家的重视,在熬上几年,肯定能做上大管事,那时候他们一家子就别提有多体面了。
“娘,你怎么到现在还放不下?做下人怎么会好呢?我到是觉得爹做得对。”张秀英很是听不惯王氏都这个时候了,还念着以前的日子。
“你胡说什么呢?”王氏不敢相信的看着张秀英,没想到一直很老实的女儿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我那里有胡说。我又不是没有进府当过差,我自从进府后,我人老实,那些姐姐就什么事让我做,得了好处是她们的,该骂就是我受着。你不知道那一个月我在府里是过的什么日子。”说着张秀英哭了起来。
“你为什么不告诉我跟你爹?”王氏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原以为她在太太那里是一个体面的人,女儿在小姐房里应该很受小姐的重视,却没想到,这到头来还是这么一回事。
“跟你们说了又有什么用,你和爹同样也是府里的下人,就算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张秀英没好气道。她人虽说老实,但不傻,那些姐姐们打的主意,她也知道。就因为她娘在太太面前是个体面的人,她被派到小姐屋里,升上大丫鬟是迟早的事,所以大家都觉得她碍眼,看不惯她。当她知道他们一家脱了籍的时候,很高兴自己能离开这里。
“娘,我知道你一心为我们几个着想。可你所想的,不一定就是我们想要的。你还不知道吧,大弟在小少爷身边的日子也不是很好过,我有好几次就看见他回来偷偷给自己上药。”以前为了怕爹娘担心,还帮着大弟一起瞒着爹娘。可现在不同了,要是她不把这些事情说出来,娘肯定永远会认为府上是她们最好的出路,会永远埋怨爹带着他们一家回乡下来吃苦。
王氏听到这些,哭了。她以为儿女在府上的日子很好过,却不曾想,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是她想的那样如意。到了现在她还在埋怨孩子的爹放着好好的管事不做,回来做泥腿子。却不知道孩子爹做的事全是为了孩子们着想。
“娘,你别哭呀。我告诉你这些不是想让你哭,只是想让你知道回到这里,我们都愿意,不想让你再怨爹。”张秀英见王氏哭了,慌得直掉眼泪,张玉英见了也中哭了起来。
王氏哭了一会儿见两个女儿跟着哭,连忙止了泪说道:“你们也别哭了。秀英,你放心吧,我不会再怨你爹了。等一下,你们到了宋家,要好好跟宋家的几个女儿好好相处。”王氏现在算是想通了,以前的那些日子,已经过去了。以后还是要往前看。
***************************************
午饭刚好做好,宋老二他们也回来了,何氏便让四丫去请隔壁请张家人来吃饭。四丫不愿意,无法六丫只好跑一趟。来了张家,只见院门是紧紧的关着的,六丫用手敲了敲门,等了一会儿就见有人来开门了,一看原来是张家的大女儿张秀英。
张秀英见了六丫便笑着喊了声六丫妹妹。
六丫同样笑着说道:“张姐姐,我屋里饭弄好了,我娘来喊你们过去吃饭了。”
“行,我们马上就过来。”
六丫见人通知到了,而且两家又近,便没有等他们,自己就先回家了。
宋老头他们先到,这次宋张氏也来了。不过,神情却是焉焉的。据说,宋老头到现在还没有消气,还跟她分房睡。六丫见了,可是一点都不同情宋张氏,觉得这人是活该。要是换着六丫是宋老头,这样的婆娘,早该休了,免得在家惹事生非的。
不过,她们虽说不想看到宋张氏,但是礼貌还是有的,见到了还是会喊一声婆婆。要不然,传出去了,又会说何氏不会教孩子了。
张家几娘母,也是随后就到了。不过,六丫感觉王氏变了好多,这人一来就拉着何氏说,太麻烦她们一家了。刚开始何氏也被她的热情给吓住了,不过,何氏见她这个样子,反而松了口气。要是王氏对人不理不睬的,何氏还真不知道该跟她怎么相处。
开饭的时候,同样是男女分开坐。不过,女眷人多,是摆了两桌。李氏一上桌,六丫就觉得很丢脸。她嘴巴里还在嚼过不停,那筷子又申到碗里去夹菜了。
而六丫一直在观察王氏,王氏刚开始见李氏那个样子,先是皱了一下眉,不过很快又恢复了原样。
总之,今天这顿饭还是吃得很圆满。女眷这边不喝酒,先吃完。
何氏见王氏帮着收拾碗筷,把她吓了一大跳,连忙叫她坐着耍,这些东西放着她们来就是了。而王氏却说,盖房的时候,宋老二帮了他家的忙还没有好好谢谢,今天又来吃现成的,要是在不让她帮忙做点事,她以后就不敢上门了。王氏都这样说了,何氏如果再不让她帮忙,别人还真的会以为,她不想让人家上门。
洗碗的时候,王氏还跟何氏她们有说有笑,跟传言真的是一点都沾不上边。六丫觉得王氏已经接受了现在的生活,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通了的。不过,王氏能够想通,跟村里的人正常来往,对她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对张铁柱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至少不会出现人民内部矛盾。
正文41养殖
自宋家请了张家吃了饭后,王氏时不时的还会带两个女儿到宋家这边来串门。加上张家姐妹也不是很难相处的两姐妹,很快就跟宋家几姐妹打成了一片。至于张家的儿子张皓轩到是很少见,据说被张铁柱送到镇上的私熟上学去了。
自从知道张皓轩念过几年书,六丫就一直想着什么时候让张家小子教她认字。来到这里这么久,上次宋家分家的时候,里正写的分家文书,宋老二拿回来,六丫到是仔仔细细的看过。这里虽说是架空历史,但字跟那繁体字都大差不差。所以,六丫连蒙带猜的算得上是半个文盲。
六丫倒是想学认字,可是他们这个村除了里正之外,都没一个认识字的。她一个小孩子,也不可能去找里正学字,人家也没那美国时间来教她一个小屁孩。所以到现在六丫还不敢表现出自己认识几个字。要是被别人知道了,立即会被是妖孽附身,到时候小命怕都保不了。
现在好了,张皓轩念过书,宋老二和张铁柱的关系又这么铁,这么好的机会,六丫当然不想错过。不过,这张皓轩太神出鬼没了,所以到现在六丫学字的事也被搁置了。
这天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说着闲话。突然,六丫对着宋老二说道:“爹,小姑的猪出栏了,听说卖了一个好价钱,你什么时候有空,也去买两头小猪回来让我们喂吧。过年的时候,咱们就卖一头,然后留一头杀了过年吃肉。”现在宋家的猪下水生意上了轨道,六丫倒是考虑着在家里在养两头猪。
何氏见六丫眼羡她小姑,便笑着道:“她爹,你别理六丫。六丫,咱们土地少,那有粮食来喂这么精贵的家什。”
宋老二同样也不赞成喂猪,“六丫,你娘说得对,咱们家粮食少,这猪也喂不大。”又怕六丫失望,转过头对何氏说道:“既然六丫想吃肉,要不,你孵几只小鸡仔给她喂,喂到过年的时候照样能吃肉。”
六丫听到宋老二两夫妻这话,一脸的黑线,他们句句不离吃肉,好像她就是一个吃货似的。
“对呀,娘,咱们多喂几只,到过年的时候,娘就不会舍不得杀鸡了。”四丫是第一个举双手赞成。
何氏想了想道:“行,咱们多喂些鸡。不过,咱们家鸡下的蛋,差不多都被我和八丫给吃了,剩下几个咱们家又没鸡公,怕是不是种鸡蛋。要不,明天我回娘家看看。上次听她说家里的一只老母鸡抱窝了,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孵鸡仔。”说到这里,何氏就有些心疼。这个小月子,几个女儿是想着花儿给她弄吃的。她舍不得吃杀鸡来吃,她们就每天把鸡下的蛋煮给她吃。这次小月子,比生她们几个还坐得好,出了月子,其他人见了,都说她长胖了。她是养好了,到是把几个闺女给累着了。
“那行,明天你去看看。”
就这样,两夫妻便决定了。猪现在不养,让养鸡。对于六丫来说,养鸡养猪都是一样,只要有养的都行。所以,也不失望。
第二天,何氏便带着八丫回了娘家,几个闺女留在家里看家。
不到中午,宋老二和何氏一起回来了,六丫见了连忙问道:“爹,你怎么跟娘一路回来了?”
“我们是在村口遇上的,所以就一路回来了。六丫,快给爹倒一杯水来,渴死我了。”今天早上宋老二吃多了咸菜,在镇上的时候就渴得不得了了,可又舍不得花那冤枉钱去茶馆喝茶,便忍着回来喝。现在,他觉得他那嗓子都快冒烟了。
六丫连忙给宋老二倒了一碗水,递给宋老二。然后对着何氏问道:“娘,外婆有孵鸡仔吗?”
何氏看六丫这着急的模样,笑着道:“不知道你这么急做什么?你外婆这次孵了二十个蛋,这抱鸡婆能干,除了一个坏蛋外,其他的都孵出了鸡仔。你外婆知道你想喂鸡,便把这十九只鸡仔都给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