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二见六丫什么都没有说,在心里道了一声好孩子。知道何氏肯定担心他们,便进房去看何氏。
只见何氏坐在床上,在逗弄八丫。见宋老二进来,便小声的问道:“要回来了?”
宋老二没有说话,只是点头。把八丫抱在怀里逗弄了一阵,这才对着何氏道:“前些日子,大哥他们帮着我们盖房,都没有好好谢谢他们。我刚才跟爹说了,今天晚上请爹他们明天中午来咱们家吃饭。”
对于请客吃饭,何氏也觉得正该如此。“那你明天要记得买点肥肉和酒回来,爹和大哥他们都爱喝酒。”
“恩,我知道了。”对于在村东发生的事,两夫妻是,一个不问,另一个便不说。好像今天宋张氏根本没有来过似的。
而在院里的六丫,被问烦了,索性不理会四丫,气得四丫坐在那里一个人生闷气。
第二天,宋老二跟往常一样,早早的往镇上赶。而六丫她们也不得闲,今天要请客,肯定不能煮点稀饭,抓点咸菜让人下饭吧。
几姐妹商量了一下,决定烧一副大肠,二个肚子,还有两个猪心。再加上等一下宋老二买回来的肥肉,这招待已算很好了。
刚吃完早饭放下碗,宋老四就来了。二丫连忙问道:“四叔,吃早饭没得?没吃的话,锅里还有?”
宋老四笑着道:“我是吃了才过来的。”
而六丫却很关心宋老四昨天进山的情况,“四叔,你昨天打了些什么回来?”
“别提了,昨天在山里转悠了一天,什么东西都没有打到。”昨天没有猎到东西,宋老四便有些泄气。
六丫见此,便觉得自己问了一个不该的问题,便转移话题:“四叔,你这么早过来,是不是知道我屋里请客,来帮我们忙。”
果然,宋老四听了,也不沮丧了。忙点头道:“是呀,我昨天回家就听你爷爷说,今天你家请客,又想着二哥要去镇上卖下水,便过来看看有什么用得着我帮忙的。”至于昨天发生的事,宋老四知道了,不过宋张氏是他娘,他也不好说她的不是。只能早早的过来,看看几个侄女昨天有没有受伤。现在见几个人都好好的,便放了心。
四丫听了呵呵笑了起来,“四叔,你除了会种庄稼,会进山打猎。我还真不知道你是什么时候学会煮饭的。”
众人刚开始还不明白四丫笑什么,后来经四丫这么一讲,都跟着笑了起来。
六丫真的觉得宋张氏是个能人,据说当年她就在在忙,都不许宋老大学煮饭。她觉得这男人是干大事的,不能把他拘在灶头上。所以,六丫说她是一个能人,没有读书都知道君子远庖厨。
不知道是她的教育太深入人心,还是男人对厨房都是不感冒。反正宋家几兄弟没有一个人会煮饭,而且就算是分了家,这几兄弟都不会进灶屋帮忙。这宋老四要是学会了煮饭,那太阳怕是会打西边出来。
“笑什么笑?我不进灶屋里帮忙,挑水还不行吗?”宋老四是一点都不知道几个侄女在笑什么。
“四叔,昨天我爹都把水挑好了。要不,咱们去叫上四叔,再去小河里去捞点鱼回来煮汤。”今天中午的菜,全是红烧,一个汤都还没有的。
“行,我现在回去找三哥。今天你家请客,他肯定没有出去耍。”
看见宋老四跑得比那兔子还快,六丫忍不住又笑了一阵。这才去准备工具。
宋老三和老四来得很快,二话不说,便接过六丫手上的工具往河边走,六丫连忙跟在他们的后面。反正家里姐妹众多,煮饭炒菜应该忙得过来。忙了这些天,她也忙里偷一下闲。
自从宋家经常到河里摸鱼,村里有些人也常常来摸一些,有的人还特意来请教鱼怎么弄。至于为什么六丫会知道这样吃。穷呗,你看看宋老二家好几个孩子,没什么钱买肉,便去抓这不好吃的鱼回去吃。没想到,这孩子瞎折腾的还真折腾出来了。为啥,只有六丫折腾出来了,因为脑子好使。都不用六丫编理由,这些大人都在自己心中为她找好了。
他们来让六丫教,这乡里乡亲的,六丫也不隐瞒,都会教。为了这事,宋张氏没少骂六丫为败家子。六丫也能体谅宋张氏的相法,不就是怕这人知道多了,就会到河里摸鱼,到时候他们家吃鱼的机会就少了。不过体谅归体谅,六丫却从来不理会她,下次有人来,她同样还是会教。这河里的鱼是大家的,又不是宋家的。要是她明知道方法而不告诉其他人,那村里的人怕是好多人都会看不惯宋家了吧,要是到了那个时候就得不偿失了。
就算都知道这鱼怎么煮,但还是只有少数人来摸,主要是这河里的鱼太小了,弄起来又麻烦,有些人便会觉得,有那个时间来摸鱼,还不如到镇上去做一天的短工,用那钱来买肉吃。
所以来河里摸鱼的还是比较少,只有那么几家,而宋家就是这条小河的常客。
不能下水的六丫,在岸上看着宋老三和老四在水里摸鱼,很是羡慕。想着等到了夏天的时候,河里的水变少了,到时她不但可以下河去摸鱼,还可以摸螃蟹。想到那油炸螃蟹的味道,六丫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三叔,那个不能忍,是可以吃的。”六丫这才走神一会儿,就见宋老三把摸到的螺丝往水里扔,六丫回过神看见了,连忙叫住宋老三。
“啊?六丫,你是不是搞错了,这东西这么硬怎么吃?”宋老三那张脸满脸写满了疑问。
六丫虽说觉得好笑,但还是可以理解。当初她小的时候也不知道这东西能吃,还是村里有人到沉海城市打工回来到村里的河边去摸回来吃了,大家才知道能吃。她记得那个时候他们这些小孩子特别疯狂。
这一放暑假,村里的孩子们就成群结队的邀着到河里去摸螺丝。不管太阳有多大,那时候感觉就没有觉得热。大人们也不会管,要是有人家家里喂着鸭子,那家大人是巴不得你去摸,摸回来喂鸭子,蛋也下得多。
“三叔,这壳当然不能吃,吃的是里面的肉。三叔,四叔你们要是摸到了就别扔,要是摸多了,拿回去吐两天沙,我再做给你们吃。”宋老三和老四听了直点头,他们是打心里觉得只要六丫说能吃的,那一定是能吃。在吃的这方面,他们绝对的是信服六丫。
要是让六丫知道,在她叔叔们的心中,她就是一个吃货,还不知道她该哭还是该笑。
老三和老四听六丫说这螺丝能吃,也许是真的想试试这味道如何,最后回家的时候,螺丝既然比鱼还要多。
三人回到家,林氏和大丫还有宋小妹都早早的来了,所以很快菜都准备好了,只等着宋老二回来的时候炒菜吃饭。
大家见宋老三手里端着一盆螺丝,都很好奇。宋老三连忙解释道,“六丫说这东西也能吃,我们便摸了一些。”
四丫听了,连忙问六丫这东西怎么做。六丫便说,这东西要喂两天才能吃,这才打消四丫的热情。
宋老二昨天还要早些时间回来,打了一斤酒,割了两斤肥肉。回来还没歇气,便把肉拿给二丫,让她赶紧烧。
二丫接过肉,拔了毛洗了,把肉切得大指姆那样大块块的,和着土豆一起红烧。这土豆烧好了,便是猪下水这些。灶里的火烧得大大的,一个时辰后菜才炒好。
炒好菜,便准备吃饭。家里只有一张桌子,宋老二还到老大家去借了一张来。宋老头他们要喝酒,便是男女分开坐。
宋张氏到吃饭的时候没有露面,而李氏却是见宋老二去家里借桌子的时候,才抱着大郞缓缓来迟。宋张氏没来,宋老二便要去请,宋老头却说:“你要是去喊她来,那我马上就走。”
原来不是宋张氏不好意思来,而是宋老头发了话,不许她来。宋老二见宋老头这样说,也不好再去喊宋张氏,便让宋小妹把饭舀起,每样菜给夹了些,给宋张氏送去。
宋老头那桌喝着酒吃着菜,没两杯下去,宋老头就开始说他对不起宋老二,又说宋张氏这几年越发糊涂了,没干过一件好事。还说她要是不改,就要休妻。
两桌子人听着宋老头数,都不说话。做儿子的自然是知道自己娘是什么德性,可是不管她是什么德性,总是她娘。总不能真让宋老头休了她。就算真的休了,那以后几个兄弟还如何在村里呆?宋小妹如何嫁人?
六丫听到这些,只是在心里叹口气。真的希望经过宋老头这次休妻事件后,能改好。这一顿宋老头最后喝醉结尾。
也许中午吃饭的时候,宋老头说这些对宋老二有所感触,就听见宋老二说小时候的事。“那时候,你们婆婆这人可好了。我记得小的时候,我婆婆也是有事没事的骂你们婆婆,你们婆婆也只能忍着。有什么好吃的都会想着留给我们,重来都没有想过吃独食......”
六丫听了,先是吃惊,后又想通了。当初宋张氏好不好,她是不知道。不过,听宋老二这话说,知道她的婆子妈不是什么好相处的主,而宋张氏还在她手里吃了很多苦。后来她死了,宋张氏便翻成作主把歌唱。
到后来,宋老大娶了林氏,宋张氏便想她年轻的时候,吃了婆子妈的苦,你同样是做儿媳妇的为什么就不能吃。所以会百般叼难林氏她们。后来加上林氏和何氏两人都没有生儿子,宋张氏便更加看不惯两个媳妇了。
感情这婆媳关系,就是你吃了婆子妈的苦,你心里就不平衡。等自己千年媳妇熬成婆的时候,也同样想让儿媳妇吃苦。这样一代传一代,代代相传。难怪传到了现代,这婆媳都还是天生的死对头。
正文3838
摸回来的螺丝,六丫每天都会给其换几次水,喂了几天后,早上宋老二走的时候,便给宋老二说,让他打点酒回来,今天她做螺丝给他下酒。宋老二听六丫说给他整下酒菜,直点头。这酒要换到现代,六丫可从来不提倡多喝,可换到现在,六丫就没那么反对了。
毕竟,在农村,家里穷,饭都吃不大饱,那里有钱买酒这种奢侈品来喝。只有走亲戚什么的时候,才会喝上一点酒。像六丫家里,没事根本都不会买酒回来。
宋老二走后,六丫便又给螺丝换了一次水。隔了一个时辰,六丫便从家里找来剪刀,端了一根小板登放在院子里,把穿螺丝那盘也端了出来。她便坐在院子里,用剪刀把螺丝的屁股给剪了,这样吃的时候也放便,烧的时候又能进味。
四丫见到了也来帮忙,可是家里只有一把剪刀,只能站在一边干着急。六丫见她一副想试的模样,便把剪刀递给她,让她来剪。四丫接过剪刀很是高兴,像六丫一样,把螺丝的屁股给剪了。
四丫剪螺丝,六丫便去村东老宋家去给宋老头他们说一声,让他们来吃螺丝。去的时候,正见到宋张氏抱着大郞在院里。宋张氏这次看到六丫,没有脸朝天的冷哼。而六丫喊了声婆婆。
宋老四听见六丫来了,便出来问道:“六丫,你来做什么?”
六丫笑道:“四叔,上次我们摸那个螺丝可以吃了,今天中午我们便烧了,我来喊你们去吃螺丝。”六丫说完,又去宋老大家,喊了一声宋老大。这通知到了位,六丫便不多呆,直接回家。
回到家,那螺丝六丫还没有着剪完,六丫便去把生姜,大蒜准备好。等螺丝剪好后,六丫便放了一些盐放在螺丝里,再双手捧着螺丝搓洗,这才洗才能把螺丝壳上的赃东西洗干净,连续差了几次,见洗螺丝的水清澈了,才算洗好。
而宋老二最近生意是好得不得了,尤其是上次六丫给张家夫妻,(面摊夫妻,这姓还是后来聊天告诉的)想了办法让面好吃后,他家的面的生意就要比别的地方好上一成。第二天,宋老二一到集上,张大哥便热情的帮着接过背篓,又在宋老二那里买了三碗猪下水,还说以后他们帮宋老二占位置,炉子也给宋老二用。
有人能帮着占摊位,宋老二自然是高兴。虽说其他面摊见张家两口子在面里放了猪大肠,那些也有样学样,跟着在宋老二这里买猪下水,这样宋老二的生意就变得出奇的好。
可就算他们同样放了猪下水,没有换骨头汤,那味道还是没有张家两口子这面的味道好。他们的生意足足是比往常好了一成,所以,两人很是感谢宋老二,正确的来说是感谢六丫。
张家两口子说要请宋老二一家吃饭,宋老二却说不用。六丫虽说帮了一点小忙,可也带着了他的猪下水生意,也算是互惠互利,那里还能去吃人家的饭。这样更让张家两口子觉得,宋老二是值得交的朋友,以后两家来往真像是亲兄弟一样,不过这是后话。
宋老二卖完下水,便到猪肉摊拿了货,再去打了半斤酒,便往回赶。
六丫见宋老二回来了,便让七丫去喊宋老头他们。她就去烧螺丝。这螺丝,她以前小的时候,经常做,到是大了到了大城市吃得少,更是一回都没有做过。六丫按着记忆的方法,放油,等猪油化开了,再把螺丝倒下去,然后是切好的作料。再舀了些水倒在锅里,盖上锅盖,烧小火慢慢煮,把那些作料煮到螺丝肉里。
这烧螺丝倒用不了多少时间,只要那冒子自己脱落了,便意味着螺丝煮好了。不一会儿,六丫揭开锅盖一看,那冒子脱落了,便让二丫不要在放柴进去了。就是那一灶火,慢慢煮。
宋老头他们一来,螺丝端上桌,大家不知道怎么吃,都看着六丫。六丫是找有准备,给每人发了一根早就洗干净的针。六丫是吃会了的,不用针她直接用嘴都能把肉吸出来。不过,是怕其他人第一次吃,吸不出来,便给每人准备了针。
“爷爷,你看像我这样,用嘴对着这边大的洞使力吸。”六丫边教,拿着一个螺丝,用力一吸,那螺丝肉就出来了。不过,吸到嘴巴里的肉,不能拿出来给他们看。她便再拿起一个螺丝,用针把肉给挑了出来。“你们看,就是这上面这点肉,下边这节不能吃,咱们就咬上面这肉吃,其他的就不要。”
其他人见了,便用针挑,而六丫一个人便端了一小碗,一会儿一个,很快那一小碗螺丝便见底了,而其他人用针却才挑几个出来吃。看此,便纷纷用嘴来吸,硬是比那用针挑要快一些。连八丫这小丫头见到众人都在吸螺丝,她看着欢喜,也要去抓。吓得宋老二连忙把她抱到屋里给何氏带。
八丫那里会干,直推着宋老二的衣服不放手。六丫见了,便舀了几个螺丝,拿到屋里去喂她。她看到碗里的螺丝,这才放手。宋老二直说这丫头这么小就知道抢吃的,以后肯定是个鬼机灵。
********************************
六丫的下水生意算是布上正规了,而后面推出的猪头肉,猪肚这些也是很受欢迎。也许是上次宋老头闹着要休妻,宋张氏真的怕了,自那以后就再也没有来找过宋老二一家的麻烦。而李氏到是想来占点便宜,可六丫她们也不是好欺负的,每每都让她占不到便宜。
这天,何氏出了月子,正在教六丫做针线,张大妹急急忙忙的跑来说道:“婶,石头他大伯回来了,大家都去看热闹了,你们怎么还呆在屋里呀。”
“大妹,你傻了吧,石头他爹只有一个妹妹,哪里来的大伯?”不等何氏开口,四丫回道。
“那是因为你不知道,听我婆婆说,石头他婆婆是生了两个儿子,可那年石头爹生病了,家里又穷得揭不开锅,便把石头大伯给卖了,后来石头他婆婆他大伯的卖身钱治好了病。我婆婆还说,石头他爹之所以有钱买地,那钱还是他大伯让人带回来的。”张大妹一口气把她所知道的全讲了。
何氏听了说道:“难怪,当初石头爹穷得媳妇都娶不上,后来突然就有钱了,盖房子,买地,还娶了媳妇,还成了村中的首富,原本是靠着一个有本事的哥哥。”
“娘,我们也去看看,那石头的大伯究竟长的是啥样。”四丫听了便再也坐不住了。何氏见几个女儿每天都在忙上忙下,好些日子没有出去玩了,便同意让她们去看看热闹。不过,这她们只有四丫五丫六丫七丫。
二丫三丫两人年龄大了,用不了多久就要说亲了,何氏可不也在让她们抛头露面。
六丫对那什么大伯不敢兴趣,不过还是愿意出去走走,所以,没有反对,跟在四丫她们的后面去凑热闹。
她们来到石头家的时候,只见石头家是堆满了人。那些人看着往石头家抬的箱子,不时的发出赞叹声。
“看到没有,那几人穿的衣服就跟镇上的有钱人穿的一样。”
“这样,石头他爹搭着这个有钱的大哥又要享福了。”
......
六丫她们人小,只听见人们在议论,根本就看不见那什么大哥。挤又挤不进去,几人无法,只能倒转走。
“四丫,你家可真好,天天都有猪下水吃。”回去的路上,张大妹感慨道。
“没那回事,我家那猪下水,做出来全拿到镇上去卖了,我们几个都很难吃到。”四丫说的到是实话。每天早上烧好的下水,直接装进瓦罐里,拿到镇上每天都卖得光光的,她们根本就是很少有机会吃到。
“要是天天有得吃就好了。”
“美的你。”
几人说说笑笑便回了家。宋老二今天也是早早的回来了,这宋老二前脚刚进屋,那后脚就有人找上门。
“二丫姐,你在家吗?”听见声音,宋老二出来一看,原本是石头,身边还站着一个不认识的男孩子。
“石头,有什么事,你快进来吧。”宋老二连忙把石头招呼到屋里。
“叔,这是我哥哥。”石头是独生子,很是羡慕别人有哥哥姐姐,今天他大伯一家回来,还有一个哥哥,可把他高兴坏了。
那男孩子也跟着石头叫宋老二为叔。
“你大伯真的回来了?”宋老二听了很是高兴。想当初宋老二跟张铁柱最要好了,不知道铁柱还知不知道他这个小时候的玩伴。宋老二又看了眼石头这边的男孩子,这时间太长了,他还真记不得张铁柱当年长的是啥样。
“当然是真的。”石头挺着胸膛道。“叔,你家还有下水吗?我娘叫我来买点。”
“今天的卖完了,不过,刚才你二丫姐又做了些下水,你舀些回去嘛。不过,一个村的,说买就见外了。”
张大妹今天说四丫能天天吃下水,便回去跟何氏说炒下水吃。何氏刚开始还不同意,说这下水要卖钱。还是六丫说,这钱赚来就是要吃的。不吃赚来做什么。何氏才同意炒。却没想到,四丫动一次嘴,却便宜了别人。
“叔,这咋行,你要是不收钱,我娘肯定会打我的。哥,你说是不是?”石头听宋老二说不要钱,便急了。来的时候他娘可是拉着他耳朵说,一定要把钱拿给宋二叔,要不然回去就打他屁股。
“叔,你还是收下吧。反正你家本是在买下水,收我们的钱也是应该的。要是你不收,我们也不好意思拿你这下水。”
六丫在屋里听到这话,觉得这人说得非常对。他们本是做生意的。要是村里的人,人人都来找他们要下水,这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觉得跟这家关系好,便不收钱。跟那家关系一般便收钱。要是这家收钱,那家收钱,那不就是得罪人吗?还不如都收钱。这村里的人如果真来买,那肯定是要比在外面卖的量要足上很多。
宋老二被这男孩子说得哑口无言,只好把钱收下。不过,下水却是多多的舀给石头,石头给的钱,根本就买不到那么多的下水。
正文39张家
宋老二知道石头的大伯回来了,都等不到吃饭,直接跟着石头一起走了。见他这样,六丫想都能知道,相当初这两人的感情有多好了。
做好了午饭,二丫就叫四丫去喊宋老二回来吃饭。六丫也想想去见见张铁柱,便跟着四丫一起去了石头家喊人。
村里除了里正家是盖的青瓦房之外,就是石头家盖的这三间房子了。虽说石头家在村里算得上有钱人,但为人很是不错。他家有牛,如果有事你想借,只要你能把牛喂好,他家就会借。所以他家在村里人缘比较好。
来到石头家,那些看热闹的乡亲们都回家煮午饭去了。
四丫和六丫都没有直接院子,而是站在院外喊了一声石头。不一会儿,就见石头风风火火的跑了出来。看到四丫和六丫连忙跑回去跟他娘说道:“娘,四丫姐和六丫姐来了。”然后跑出去把院门打开让四丫和六丫进去。
“四丫姐,六丫姐,你们怎么来了?”
“我们是来喊我爹回去吃饭的,石头,你快去把我爹喊出来。”四丫话刚说完,石头娘就出来了,看见两人就到,“四丫,你爹在我屋里喝酒呢,你们也进来一起吃。”说着,石头娘就上前拉四丫和六丫。
“婶子,你莫拉我们。我们屋里饭也煮好了,娘还正等着我们回去呢。”农村妇女一般都非常热情好客,就算酸菜下煮红薯稀饭,你要是遇上饭点了,大多数都会喊你一起吃饭。
石头见他娘拉四丫她们,他也帮忙拉客。没一会儿,就进了石头家的堂屋,只见宋老二和一个不认识的人两人拼着酒,还不停的说说笑笑。不用猜就知道这人便是张铁柱了。另一张桌上坐的是女眷。
刚才乡亲们都说石头大伯他们穿着赶得上镇上了,六丫时屋就打量了一下,他们的穿着是要比村里的人穿得好一些。张铁柱看着比宋老二要年轻好几岁,跟石头爹有些不像。石头爹长得粗壮一些,而张铁柱却看着要私文一些。坐在张铁柱旁边的那个便是他的儿子,今天去买下水的时候便见过了,没什么好打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