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间里,陆小米一手叉腰一手拎了高仁出门,恼怒嗔怪道,“不洗手就跑来偷吃!赶紧去洗漱,否则今早不给你饭吃!”
高仁暴跳如雷,晃着头顶松散的冲天辫,恨不得抬手就把这个胆敢冒犯他的小丫头捏死,但是偏偏拳头握了又握,就是没有挥下去。
他狠狠嗅了一口灶间里的香气,恨恨转身跑去了井台边,也不管冬日的井水凉的刺骨,提起一桶就稀里哗啦洗开了。
哼,吃过这顿早饭,一定要给小丫头一点儿颜色看看!不过,听说中午要吃冻豆腐,难道还要再拖一拖…
陆小米眼见高仁把脑袋都浸进了水盆,替他大大打了个冷颤,赶紧返身去盛面条。
老杨穿了棉袄,擦了一把脸,出门到灶间帮忙的时候,被两大陶盆的面团结结实实吓了一跳。
“陆姑娘,你这是要…擀面条!”
陆小米抹了一把脑门的汗珠子,笑道,“也不是啊,我准备多包些饺子和包子,让我三哥带去书院,晚上读书累了就热几个垫肚子。”
老杨忍不住又扫了一眼那两盆足有几十斤的面团,很是为这姑娘对兄长的照顾有加而感慨。
这么多面,怕是一整日都包不完吧…
“姑娘若是信得过,不如饭后喊我们一起帮忙吧。”
陆小米犹豫了一下,到底还是点了头,“好啊,那就劳烦杨伯了。”
老杨眼珠儿转了转,却是又笑道,“我们少爷也有双巧手,如今腿不能动,动手包饺子也是个打发时辰的好事儿。”
陆小米倒是没有多想,端起面条盆应道,“好啊,那咱们先吃饭吧。”
自从进了陆家的大门,好似一晃眼的功夫就已经过了小半月,冯简也习惯了一家子人聚在他的房里吃饭。这会儿若是再让他像先前二十年一般独自用饭,反倒提筷无味了。所以说习惯真是个可怕的东西…
不过,这会儿眼见众人面前的大碗里都是白生生的面条浇了红艳艳的肉酱,碧绿的葱芯儿碎,细细的酱瓜丝,还有金黄的蛋饼条,颜色鲜艳,极尽诱惑之能事。而他的碗里也算丰富,唯一缺了那勺辣酱。
不过,他也没说什么,端了碗学着陆家三兄弟的模样用筷子拌一拌,但眼神却是不时往众人碗里溜一圈儿。
陆小米自然发现了,赶紧解释道,“冯大哥,这肉酱里放了一半辣椒,你腿伤还没好要忌口,只能委屈你了。”
冯简眉梢挑起,显见很是不喜。
高仁不知到底有什么依仗,还是脑子被熨斗熨得没了皱褶,从来都是跟主子唱反调。这会儿眼见主子被区别对待,简直乐得差点儿跳起来。一边大口吃着面条,一边摇头晃脑大声夸赞着,“这肉酱真香,太香了,比京都刘家老店的招牌肉酱可好吃太多了!”
果然,冯简的脸色明显又黑了一分。
陆小米狠狠瞪了高仁一眼,“好吃就赶紧吃,故意显摆什么,再惹事,中午不给你饺子吃!”
高仁恼的鼓着腮帮子,瞪了眼睛,手下越发狠狠夹了面条往嘴里塞。
陆小米手里拌着面条,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有些软,到底还是舀了半勺肉酱盖在了冯简碗里。
冯简抬头,眼里亮色一闪,晃得陆小米有些脸红,低声道,“只能吃半勺,再多了就不成了。一会儿还要吃药呢,必须忌口。”
冯简点点头,低头时候,嘴角却是高高翘了起来。
小小的肉丁被炸去了少量的油脂,有些焦香,混合了辣椒的辛辣,葱姜的鲜,豆瓣酱的咸,统统包裹在筷子粗细的面条上,一口下肚儿,仿佛人间所有美味都被肠胃据为己有,当真是满足之极。
高仁气恼的瞧着主子吃得一脸满足,抬手又狠狠挖了一大勺肉酱…
一顿早饭吃光了一大盆水煮面,老杨帮忙撤去碗筷,却是没有搬动桌子。
陆老三要动手,却被他笑呵呵拦住了,“三少爷,小米姑娘要带着大伙儿包饺子和包子给您带去书院呢。”
“包饺子?”
出乎老杨的意料,听说要动手做厨活儿,刚要出门的陆老大和陆老二立刻就转了回来,不但不恼,反倒欢喜之极。
唯有陆老三皱眉问道,“我回书院不过一月多就又放假了,准备这么多吃食,是不是太多了?”
陆武却是搓着手笑道,“不多,不多,小米调馅儿最好吃了,你嫌多,路上我帮你多吃点儿就是了。”
陆老大拍了粗神经的二弟一把,还要说话的时候,小米却端了面盆进来了,后边跟着端了肉馅儿的老杨。
冯简本来已经靠在棉被上,手里抄起了书,见此微微皱了眉头又放下了。
陆小米招呼众人洗了手,就开始张罗着揉面,揪剂子,擀皮儿。
连同高仁在内,老少爷们儿围坐在桌子边,人人手上都托了一张圆溜溜的饺子皮,一脸如临大敌的紧张模样。
陆小米抄起猪肋骨磨制的扁匙子挖了一勺油润的酸菜猪肉馅儿抹在面皮上,十指灵巧翻飞,眨眼就捏出一个漂亮的元宝饺子。
众人看着都觉还算容易,但自己动手时候却发现,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看花容易绣花难啊。
“哎呀,漏了,漏了!”
“妹子,面皮太小了,装不下啊!”
陆小米变身救火队员,一会儿给二哥手里的大肚子饺子减肥,一会儿又拍开高仁偷吃肉馅儿的小爪子。
好不容易总算教得众人都勉强上手了,回身时候才发现,冯简身前已经放了两个饺子。虽然没有她包的那般漂亮,但也算的上整齐。
于是她忍不住笑道,“呀,冯大哥好巧的手,怪不得早晨杨伯还夸呢!”
众人闻声都是看过来,自然免不得表达一下羡慕嫉妒之意。
冯简没有应声,但耳根儿却是蒙了一层红色,眼角眉梢都带了几分得意,手下也越发力求完美了。
人少好吃饭,人多好干活儿。陆小米负责擀皮,众人动手包饺子,一上午包出的饺子就摆满了六只大高粱杆儿盖帘。原本陆小米还想分一半包包子,见众人好似对饺子更偏爱也就没开口。
灶间里最大的铁锅烧了大半下热水,水花儿翻滚的时候,饺子就下了锅,一只只沉浸在水里,片刻又翻出来挤在水面,好似一只只可爱的小白鹅。
高仁蹲在灶前,美其名曰烧火,实质上不时从锅里抓只饺子尝尝生熟,惹的陆小米惊呼不断,最后却发现他的手居然不曾被热水烫到半点儿。
待得饺子上了桌儿,众人早就舀好了蒜酱等候多时了。
就连几日不曾出门的陆老爹都在座儿,虽然他神色还是憔悴,下筷子的速度却是丝毫不落后。
陆小米心里欢喜,连连招呼众人多吃。
老熊岭上家家户户都习惯在八月末或者九月初的时候腌渍酸菜,人口多的人家常常要腌满两口最大的陶缸,人口少的也是一小缸。
这会儿,酸菜腌渍发酵了两个多月,最是口感爽脆的时候。冬日新鲜菜蔬太少,白菜萝卜包饺子味道都太寡淡,所以陆小米昨晚准备馅料的时候,犹豫了半晌还是捞了酸菜。
先前卖糖葫芦的时候,犒赏一众后生们,已经把油梭子都包了包子,如今只能多挖几勺荤油,多添几勺骨汤冻了。
不想,饺子出锅之后,咬一口却是喷出了烫人的汤汁儿,倒是同南边的灌汤包很是相似。
劳累了一上午,众人享受着劳动果实,都是异常满足。
陆小米瞧着高仁不时探头探脑望向外边经受风霜塑形的几盖帘饺子,赶紧吃了碗里饺子就跑去把冻结实的饺子尽数装进了布袋子。气得高仁翻着白眼,扫光了桌子上所有剩饺子。
酒足饭饱,众人都是不想动,空空的碗盘就继续霸占了饭桌。
正是这样的时候,家里却是来了客人。
刘小刀抱了一只黑乎乎的铁家伙进了院子就喊道,“小米妹子,看我给你送什么来了。”
陆小米从耳房出来,只扫了一眼就笑着嚷道,“哎呀,小刀哥,刘大叔这么快就把炉子打好了?”
“当然,我也在一边帮忙了。”
刘小刀笑的一口白牙在寒冬稀薄的日阳下隐隐发着光儿,看得开窗探看的冯简突然就觉得有些刺眼。
好在陆小米围着黑疙瘩转了几圈儿,又道,“这只炉子先给我三哥带去书院,剩下那只要安在冯大哥屋里,倒是不那么着急,小刀哥回去告诉刘叔一声,别太累了,过几日打好也没关系。”
说罢,她就跑去灶间端了一碗饺子塞到刘小刀怀里,“家里煮饺子,方才我还想着给刘婶送过去呢,小刀哥来了正好,省着我跑腿儿了。”
第016章 惊人的束脩
刘小刀乐得眉开眼笑,抬手又把背后的大柳条筐摘下来嘱咐道,“铁筒子在这里,有不合适的地方赶紧拿去让我爹改。”
“好。”
送了小刀出门,陆小米就兴致勃勃喊着二哥帮忙组装铁炉子。
铁炉子不大,上下细中间粗,有些大肚汉的模样。下边有小童拳头大小的灶眼,上边有四层圈盖儿,后边还有抻出的圆筒,连接了几节铁皮筒子,掀起一格窗棱纸伸出去。
待得塞了茅草和树枝到炉子里,点火之后没一会儿就烧的红彤彤。
陆小米又拎了那只配套的平底铁锅直接坐到炉子上,很快就烧了半锅热水,末了笑道,“刘叔真是巧手,这炉子正合我意。”
不必多猜,这炉子就是后世东北农家多见的铁炉子,冬日里取暖或者烧水很是方便。
但在土生土长的大元众人眼里,这炉子却太新奇太实用了。
相对于炭盆来比,这炉子自然是更暖和。特别是小小的铁皮筒子导出了烟气,更是安全之极,再不必担心睡梦里被炭气熏得早早去寻了阎王爷。
而那个平底锅也是神奇,炒菜或者烧水都极容易。
“好,这铁炉子如此简单,却是有大用。”
老杨第一个赞出口,冯简也是连连点头。
大元铜贵铁贱,这么一个铁炉子造价不过三百文,却绝对是北地百姓过冬的好帮手。
若是能推广开去,绝对利国利民。
陆小米正低头仔细查找平底铁锅有没有漏水之处,末了满意的拍手笑道,“刘叔真是好手艺,过几日我得找他说几句,今冬就算了,若是开春儿开始就打制铁炉子,到了明年初雪时候进城售卖,一定会发笔小财。”
“那可太好了,到时候我进城去卖!”陆老二大包大揽,扬着巴掌把自己的胸口拍的砰砰作响。
陆老大也是笑着点头,倒是陆老三没想到妹妹会为他出行如此费心准备,甚至连取暖的炉子都安排了。他心下几乎被愧疚淹没,作为兄长,不能担起家里的生计,照顾妹妹衣食无忧,反倒要妹妹事事打算,实在是枉为男儿!
“小米…”
陆老三有些哽咽,看得小米怔了一瞬却是立刻醒过神来,笑嘻嘻岔开话头儿,“三哥可是舍不得家里,放心,我一定留着好吃的等你回来再吃!”
众人都是笑起来,也是凑趣道,“那可坏事了,这一个多月我们要怎么熬啊!”
即便再是不舍,再是准备齐全,陆老三还是在第二日天亮时候坐上了马爬犁。陆武天生是个喜动不喜静的浪子,手下甩起鞭子,不等众人多说几句话就兴奋的催着枣红马跑出了村子。
安州多雪,即便天上没有落雪,北风催着残雪也常常到处肆虐。
很快,陆家兄弟的身影就被雪原吞没了。陆小米惦记着三哥书呆,二哥鲁莽,很怕他们路上碰上什么祸事,但又不能跟着上路,只能勉强收了心事回转。
没过几日,刘小刀又把第二只铁炉子送了来,陆小米把先前准备好的木架子扛出来,指挥大哥一并安放在东厢里。
铁炉子烧起来,屋子里暖和许多,冯简下了地,穿着轻软的棉鞋,扶着围拢在屋子四周的木架子,慢慢在屋里走动起来。
许是终于能够站着看世界,盘亘在他心里多日的郁气一下子就散掉很多。
待得看见陆小米抱了新作的披风和羽绒棉裤进来,剩下那么几丝也都消失无踪了…
陆小米一手搅着陶碗里的鸡蛋,站在门口笑着望向已经扶着杨伯转战到院子里的冯简,“毕三叔的药膏真是好用,这般下去,用不了过年,怕是陆大哥的腿伤就好了。”
冯简闻言脚下一顿,老杨赶紧问道,“少爷,可是腿伤又疼了?”
冯简点头应了一句,“还是吃不得力。”
“那赶紧进屋去歇着,我这就炖蛋羹,冯大哥吃了睡一会儿,睡觉对养伤最好了。”
陆小米赶紧回了灶间忙碌,倒是没看到冯简脚下如何不能吃力…
这一日,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在为下一场大风雪养精蓄锐,居然难得的出了太阳,照在雪面反射回来,田野山林村庄,一片亮晶晶,刺得众人睁不开眼。淘气娃子们再也忍耐不住,堵着耳朵隔绝了老娘的喝骂,疯跑出家门凑在一起打爬犁,抽冰尜,热闹呼喊的震天响。
陆小米正在院角推磨,打算把浸泡几日的黏苞米和糯米磨成浆,待得控去多余水分就成了黏面子,包上豆馅儿下锅蒸,就是北地最有名也最常见的吃食,粘豆包。
虽然这种吃食不容易消化,却最顶饿,也最方便。前世小米所在的孤儿院经常吃,她常跟着老院长没日没夜的包豆包,对于这套活计熟练的闭眼睛都能做好。
刘婶子带着几个年轻小媳妇上门的时候,小米已经磨好了一桶浆水,想要倒进布袋子里又力有不逮。
刘婶子赶紧上前帮忙,嗔怪道,“你这丫头,怎么不找你大哥搭把手儿,小心抻了腰。”
“就是啊,你们家里若是你倒了,可就没人做饭了!”
几个小媳妇也是七手八脚接过陆小米手里的袋子,搬桶的搬桶,撑袋子的撑袋子,眨眼间就装好了米浆。
末了,一个推磨,一个放粮食,又帮着开始磨浆水,真是麻利又干脆。
陆小米推不过众人好意,赶紧进屋去拿了茶水和点心招待众人。
“婶子和几位嫂子今日怎么来窜门了,家里都不忙?”
刘婶子是个脾气爽直又不爱啰嗦的,平日同小米也最是熟识,这会儿见几个小媳妇儿都笑嘻嘻不说话,于是就开了口。
“眼见就进腊月了,家里怎么可能不忙。但是再忙也不能耽误正事啊,你几个嫂子求我来帮忙说和呢。”
“什么事啊?”陆小米听得一头雾水,心里琢磨着是不是众人看上了她的某样吃食方子,或者衣衫式样?难道是想借银子?
好在刘婶子没有吊她胃口,直接道,“也不是什么大事,村里人眼见着你大病一场之后如此聪慧能干,都是羡慕。想要家里孩子,特别是小丫头们也读书认几个字,所以才寻了我一起来问问。”
“读书学认字?”陆小米下意识望向正房东间,陆老爹许是还没有走出丧妻的苦痛,这些时日一直很安静。
她犹豫了一下就道,“我爹最近身体不好,饭菜用的都少,我怕…”
“哎呀,不是,你想岔了!”刘婶子赶紧笑着摆手,“陆先生的学问自然是好的,但村里孩子,谁也没指望将来能像谦哥儿一样考功名光宗耀祖,不过是学几个字,能写信,卖皮毛能算个银钱,别被人家骗就成了。”
“啊,原来是这样啊!”陆小米如释重负,笑道,“婶子这么说,那我就可以胜任啊。”
“傻丫头,就是来找你的。”
听得陆小米这般说,一直提着心的小媳妇们都是欢喜起来,推磨的两个也放了手里活计围过来。
“我家三丫聪明着呢,我就想着她学个写算,将来找婆家也比人家容易。”
“就是,我家狗剩儿也不笨,跟他爹学剥皮,一学就会呢!但当猎户有什么出息,若是学的好了,将来去城里铺子做个学徒都好啊。”
众人七嘴八舌,说起儿女都是一脸的期望,看得小米很是羡慕。不管什么时候,有娘的孩子都是个宝儿。
还是刘婶子人老成精又心疼小米,立刻摆手止住众人的话头,笑着拉了小米。
“小米啊,大伙儿知道你家里事都是你在张罗,很少得了空闲。你也不必整日教孩子们,每日抽出一个,不,半个时辰也成。你这些嫂子们都是做活儿好手,你这里有什么活计,让她们帮你做。每个月每个孩子再给你交十斤苞米面儿做束脩,你看成不成?”
“呀,当然不行。一个村里住着,平时婶子和嫂子们可是没少帮我忙了,怎么能教娃子们几个字还收束脩?”
陆小米极力摇头拒绝,“左右冬日也是没什么大活计,不过是一日三餐算不得忙碌。明日我就把西厢房收拾出来,让我大哥搭个土炉子,烧的暖和就能让孩子们来识字了。刚开始学写字也不必用笔墨纸砚,树枝和沙盘就行。不过,我家倒是没有多余桌椅,嫂子们谁家有多的,搬来暂时用用就好。”
众人听得小米几句话就安排妥当,更是欢喜,自然更不好要她白辛苦,于是纷纷开口,“桌子好说,谁家都有。但是束脩可一定要收,否则把孩子送来我们多亏心啊。”
“就是,就是,跟着师傅学个箍桶还要白做三年活计呢,娃子们学的可是写字,怎么能不交束脩?”
陆小米被几个小媳妇吵得头疼,心里一琢磨倒是灵光一闪。
“对了,我还真有一样东西想要,若是嫂子们坚持想给束脩,不如就用那样东西顶了吧。”
“什么东西?”众人都是听得好奇,有心眼多些的小媳妇甚至悄悄摸了头上的银簪,猜测着小米是不是想要金银首饰。
结果小米开口吐了两个字,却是惊得众人都是瞪眼张嘴巴,十分怀疑自己听错了。
小米扯了扯自己的小辫子,笑嘻嘻又道,“嫂子们没听错,我就是要粪尿做束脩。别管是猪粪,还是人粪尿,统统给我拉来就成。”
第017章 陆家识字班
“这个…小米啊,这粪尿也太脏了。平日家里孩子爹拾掇茅房,我都嫌弃的不成,不让他里外洗干净就不能上炕。你一个干干净净的小姑娘,要这东西做什么?”
“就是啊,这也太脏了!若是你不愿要苞谷面做束脩,那换成粳米或者皮毛都成,怎么也不能是那腌臜物啊!”
小媳妇儿们也是七嘴八舌,很是不理解陆小米为什么要这么古怪又脏污的粪尿做束脩。
一个女人顶一百只鸭子,被七八个小媳妇儿包围的陆小米被吵得脑袋嗡嗡响个不停,赶紧举手投降。
“嫂子们,我错了,都怪我没有说清楚。”她借着给众人倒茶的功夫,赶紧钻出了包围圈,“嫂子们不要误会,粪尿是脏了些,但我在书上看到过,粪尿整治好之后最是肥田。开春之后,我打算试试。但是我家里就这么几个人,马粪又性热,容易烧庄稼根须,我才开口同嫂子们讨一些呢。”
“真的?”
众人还是不信,陆小米实在没办法拉了刘婶子帮忙,刘婶子想起先前的糖葫芦,还有陆家常有的新鲜吃食,倒是对小米的聪慧有些信心,于是迟疑着劝说道,“行了,小米聪明着呢,怕是讨要粪尿真有大用处。左右咱们家里也没用,就都给她算了。若是春日里,小米拿这粪尿没用处,咱们再装了苞谷面送来就是了。”
这话很是有道理,众人互相对视一眼也就应了。
又说了一会儿闲话儿,小媳妇们就纷纷告辞回家了。
孩子读书,在任何家庭来说都是大事,特别是身为猎户,更盼着儿女能学个一字半句,万一能脱离刀口舔血,整日同野兽斗生死的命运就更好了。
自从家里媳妇儿出了门,老少都抻长了脖子等着,好不容易盼回了人,免不得就要拉着仔细问问。
于是,陆小米讨要粪尿做束脩的事,没有片刻就传遍了整个老熊岭。
有性子急的汉子已经是指了媳妇儿骂开了,“是不是你又小心眼儿了,不愿意给陆家粮食做束脩,小米一生气才要了这些脏东西?”
“不是,小米真的就要粪尿做束脩,不信你们去问刘婶子!”
小媳妇儿们委屈的掉了眼泪,拉了男人去刘家找刘婶子打证言,不必说,刘婶子因为热心肠,在村里人心里还是很有些份量的,很快给小媳妇儿申冤昭雪了。
不说脾气急的汉子回去的路上,被媳妇儿在腰上软肉招呼了多少次,只说小米忙碌着拾掇西厢房。
前世她几乎是从小学二三年级就开始教孤儿院里更小的弟妹写字数数了,这会儿要教十几个村童,倒也不打怵。
西厢房里打扫干净,烧热大炕,空了许久的房间也就有了几分生气。
东厢房里听得动静,杨伯就穿过院子里赶来帮忙。
小米哪里好意思让老人家干活儿,拉了他在热炕上坐了,一边忙碌一边说些闲话儿。
杨伯许是先前听了几句,这会儿就忍不住问道,“陆姑娘,那粪尿脏物真能肥田吗?不知你是在哪本书上看到的?”
小米早就想好了借口,听得这话半点儿没有迟疑,开口就应道,“我好像是在一本旧书上看到的,具体是什么名字,我也忘记了。可惜我娘过世的时候,我爹烧了很多书给她,许是就是其中一本,否则还能找出来给杨伯看看呢!”
老杨好似也没什么怀疑,笑着点头道,“我家里也有几亩薄田,也做过农活儿。若是陆姑娘不嫌弃我这老胳膊老腿儿帮倒忙,到时候就喊我一声搭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