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祯不由大为沮丧,拉膛线的方法他知道,可枪管他就爱莫能助了,他也不知道戴梓是怎么拉的膛线,想想还是哪天去火器厂想个办法慢慢的点拨他们。
接下来就是直线膛的火炮了,经过三个月的反复实验,戴梓已经将直线膛的火炮及尖桶形铅包炮弹鼓捣出来,经过过无数次的实验改进后,技术已经完全成熟。
几炮试射之后,报上来的数据却让胤祯大为沮丧,尽管戴梓在炮弹外包裹了一层铅,在射程上有较大的进步,可精准度却是不如人意,而且装填速度和清理炮膛的速度也比滑膛炮慢了不少。
但戴梓对这个成绩却是大为兴奋,不过再看到胤祯的表情之后,忙收敛了笑容,心里却是郁闷不已,这主子怎么搞的,这么好的成绩都不满意,他想达到什么要求?
胤祯虽然沮丧,却也知道这事是急不来的,勉励了一番戴梓后,他才说道:“能否考虑将‘佛郎机’后装火炮与这种线膛炮综合起来?”
戴梓微微一楞,便问道:“主子的意思,是把线膛炮改成后装炮?”
第 112章 超前引导
“对!就是后装炮。 ~”胤祯不由大为兴奋,跟这种领悟能力强的人打交道,可是省心不少,他笑道:“你试试看,如果能够从后面装填炮弹,那发射的速度和清洗炮膛的速度可就能快上几倍,而且如果能从后面装弹,这膛线也就不用是直线的了,精准度也能提高不少,另外,你看炮弹是否也能够仿造‘佛郎机’的子铳…”
胤祯说着就蹲下来,随手折了一树枝在地上画了一副后世尖头炮弹的图形,“要是能成这样的话,这火炮的发射速度将更快。”
戴梓盯着草图看了半晌,才展开拧着的眉头,沉声说道:“主子,奴才浸淫火器一辈子,也没听说过主子您这样匪夷所思的想法,真是大开眼界,火器到主子手里定然能大放光彩。不过,这后装炮和定装炮弹结合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怎么拴紧后门,二是怎么点火。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这火炮比火铳的发射速度更快。”
“拴紧后门,就叫炮门闩读书阁,属于机械一类,你找些这方面的工匠,把他们组织起来好好研究一下,应该能够解决,本王听说,在后炮口用软木做个垫子,可以防止漏气,你不妨也试试。”胤祯仔细的叮嘱着道:“点火的问题,就只能靠你摸索了,本王也没什么心得。”
“奴才回去就招集人手琢磨这两个问题。”戴梓躬身回道。
“恩,还要注意保密。”胤祯嘱咐了一句,又才说道:“前装火炮在船上,不论是装填弹药还是清理炮膛都太麻烦了,能够改成后装,可就省不少事,这事直接关系到战舰的威力,你就这个火炮改进组建一个研究室,召集有专长有经验,得力的人员一起研究,群策群力,集思广议,银钱问题你不要担心,本王大力支持,本王只希望海军的战舰能够装上这种新式火炮。”
叮嘱完戴梓,胤祯返过身来又对跟随而来的铸造厂的总管常山说道:“铸造厂既然已经可以投产,先造一批旧炮出来,作为海军的日常训练用,炮手必须进行大量的实弹训练,你们也可以摸索、积累铸炮的经验,至于炮的规格、定型等都由戴主事决定。”
而后他又对火器厂的总管胡志国吩咐道:“火器厂现阶段保证每天三根火枪的出产量,另外要着重研究、摸索怎样才能够提高枪管和膛线的生产工艺和速度,要不断的总结经验。”
从靶场出来,胤祯径自去了江边的炼铁厂工地。
炼铁厂总管顾名恺远远就迎了上来,请安见礼之后,就汇报道:“禀王爷,预计再有半个月时间,炼铁厂就可全部完工,现在几个完工的高炉已经开始在试产了。 ~”
听说再有半月就可以完工,胤祯大为高兴,“走,去看看投产的高炉。”
才走近高炉就感到一阵阵热浪扑面而来,眼见高炉前忙碌,胤祯很自觉的停下了脚步。他一过去,一群工人都要请安行礼,别搅了他们的正经事,倒是几个老工匠见他过来,忙赶了过来请安,胤祯笑着让他们平身,随便问了一下,才知道,这高炉炼出来的都是白口铁,想要得到灰口铁,还的再进行生铁柔化处理,而后还要进行精炼,才能够得到适宜铸造火炮的灰口铁。
这玩意胤祯不懂,温言勉励了几句,就准备回去,一转身正遇上送炭的车子,不由随口问道,“你们炼铁还是用炭?”
一工匠忙躬身回道:“回王爷,煤虽然火大,可炼出来的铁,品质不好,是以一直用炭。”
炼铁,胤祯是不懂,可用焦炭炼钢这个常识他还是知道的,当下就道:“煤是不行,可以用焦碳啊,西洋现在可都是用焦碳炼铁的。”
顾名恺拧着眉头着道:“焦碳炼铁,好象是有记载的,在宋朝时好象就有用焦碳炼铁的,我回去查查。”
宋朝就有了?胤祯一阵头大,不懂历史可悲啊,早知道宋朝就有,用得着拉西洋人来做挡箭牌?他不由笑道:“恩,查查看,多找几个地方的试几次,看看哪个地方出产的焦碳最适宜炼铁,炼铁很重要,大家都多开动动脑子,集思广议嘛。”
听到胤祯这话,顾名恺却是当着几个老工匠,毫不留情面的说道:“他们一个个都敝扫自珍,生怕自己的手艺被别人偷学了去,炼铁厂现在的风气很不好,每道环节都生怕自己的手艺被别人偷学了去,一个个跟防贼似的,而且各工种之间经常扯皮,相互推卸责任。”
几个老工匠都被说的老脸一红,不过这是事实,他们也不敢辩驳。
胤祯一听,这样子岂不是我一片心血,想了想,他便笑道:“这也是人之常情,他们是怕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是读书阁?”扫了几个老工匠一眼,他才沉吟着道:“顾名恺,从炼铁的每个环节中抽调三名工匠,组成一个研究小组,专门从事研究改进炼铁的各个环节,以提高炼铁的工艺、质量和产量,小组的工匠发三倍月例,有重大的改进成绩,另有重赏,并且允许推荐一子补入本王的亲卫。”
话音一落,一众工匠立时就红了眼,什么三倍月例,重奖都不重要,能够有一个儿子补进王爷的亲卫,也就意味着有了出身,放出去,随便都是六、七品的官员,这可是足以光宗耀祖,自豪一辈子了。
顾名恺恰到好处的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还请王爷示下,这研究小组的工匠该怎样确定?”
“让他们自由竞争,打擂台,谁懂的多,经验丰富就选谁。”胤祯笑着说道,我让你们藏私,现在倒要看看你们还藏得住不?
回到留春园,张梦娇亲自侍侯着他洗漱、换衣,待他坐下来喝茶时,她才将上午送来的邸报递给胤祯,笑道:“王爷,又是罚俸三年。”
听说只是罚俸三年,胤祯不由松了口气,细细的将邸报看了一遍,眉头却是不自觉的皱了起来。
张梦娇幽幽的轻叹道:“王爷可是担心皇上插手海军的事?”
胤祯轻轻点了点头,沉吟着道;“战舰都还没见影,皇上就开始未雨绸缪了。”
“谁让王爷的海军如此显眼呢?”张梦娇轻叹了一声。
胤祯不由暗自苦笑,海军可是载负了他太多的希望,纪律、作风、传统、荣誉感,这些东西必须从建军就开始抓起,即便为此遭嫉,他也在所不惜,呷了口茶,他才笑道,“说说你的看法。”
第113章 抄袭无处不在
张梦娇黛眉微蹙,“施世骠是靖海侯施琅第六子,十七岁就从军跟随其父攻克台湾,后又跟随皇上打准噶尔,可谓战功累累,不但治军有方,而且还倡儒学,兴教化,在台湾、广东和福建都威望极高,更难得的是他今年才四十四岁,正值壮年,皇上特意将他调任福建水师提督,兼海军学院副院长,可谓是寄予厚望。 ~请记住我}
表面上看来,皇上此举是将福建水师置于海军名下,但实际上王爷只能通过施世骠来调动、指挥福建水师,虽只是隔了一层,可效果差得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皇上如此安排,应该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暗示王爷接济福建水师,皇上在去年9月曾经谕旨各地官员不得克扣、削减四大水师维修、养护战船的费用,福建水师战船大多老旧,且巡防海域宽阔,责任重大,妾身以为重点应该就在这战船上面。
再有,施世骠治军有方,爱兵如子,他初任福建水师提督,有王爷这么个财大气粗的上司,更何况海军的饷银本就比福建水师高,他没理由不为福建水师哭穷,预计他一接到邸报会先来王爷这里报道。
至于插手海军事务,施世骠目前还没这个胆子,王爷在上海一天,施世骠就不可能对海军指手划脚,可虑的是,皇上既然已经开始安插人手了,会不会接连任命大员管理海军事务?”
胤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见微知着,虑事全面,张梦娇已经可以为自己拾遗补缺了,他微笑着鼓励道:“说说你的应对之策。 ~”
张梦娇轻笑了一下,马上就神色一肃,“妾身以为王爷应该与施世骠保持一定的距离,上海距离京师千里之遥,王爷如今又是自立一党,皇上对王爷不可能没有防范之心,海军中如此多的宗室子弟即说明皇上在海军建立之初便早有布置。读书阁更新最快)
王爷如果笼络、招纳施世骠,只会令皇上加快加强对海军的控制,完全是得不偿失,这是其一,其二,王爷应该在海军中提拔、培植宗室子弟,特别是与皇上关系密切的宗室子弟,以安皇上之心,当然,必要的平衡还是要的,否则会影响王爷对海军的掌控。”
胤祯听完不由沉思起来,康熙同意创建海军其目的是为开疆拓土,为他超越千古帝王博取声名,而朝廷根本就没有训练和管理海军的将领和人才,只要不触及他皇权的安危,他应该不会横加干预。
福建水师有二万的规模,是四大水师中实力最为雄厚的,康熙将之置于海军名下,难道仅仅只是为了让自己出钱接济?怕是没这么简单,会不会是借此试探?试探自己有没有篡位的心思?看来在对待施世骠的关系上要谨慎。 ~
而海军的发展也要大力推进,即便是拔苗助长也在所不惜,有道是天威难测,一旦康熙打掉了太子一党,天知道他会不会因此而受刺激,收缴自己的海军,这种可能也不是没有。
江宁,噶敏图看到邸报时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竟然一下连升两级,一跃而成从一品的户部尚书,这可是做梦也不敢想象的,到了从二品这级别,每进一步都是艰难无比,很多人甚至终身无法寸进,这可真是托了十四爷的福,他再也没想到康熙竟然会对十四爷如此支持,还是张相看的准,十四爷这冷灶还真是烧的有价值。
原本对噶敏图甚为冷淡的江宁官场,一看到邸报,风向立时一转,一众大小官员纷纷登门拜访。噶敏图虽然厌恶,可而今身份不同了,不仅是从一品的户部尚书也是十四党的代表人物,在不清楚十四阿哥对待地方官员的态度之前,他不得不小心谨慎,放下身段与一众地方官员虚与委蛇。
四日后,鄂尔泰就赶到了江宁,两人将差事交割完毕之后,鄂尔泰从噶敏图口中得知秦淮河试点是出自十四阿哥胤祯的手笔后,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就表示要前往上海拜见胤祯,噶敏图在回京之前也要去给胤祯辞行,两人便一同赶往上海。
留春园,胤祯在书房里看着一众海关积年老吏群策群力制定出来的管理规章制度,越看越郁闷,不仅烦琐,而且对海商船只限制的太死,也不怪那些海商船主甘冒风险四处领照,这些规章制度根本无法从根子上解决管理混乱的问题。
凝思良久,胤祯不由自失的笑骂道,“这么简单的问题,生生被一群庸吏误导了,后世机动车管理模式不就是现成的嘛,枉费了本王这么长时间。”
二月十二日,胤祯独自拟定的海贸船只规范整理条例终于出台。
条例规定所有海上船只,必须到指定的五大海关上牌、船身两侧和船尾皆喷放大号码,发放执照,一照在手即可四海通行,凡无牌无号无照的三无船只,在海上一旦被发现,便可当做海贼,予以抓捕,没收。当然上牌照必须要有当地衙门出具的证明,而且还要有保人,以免海贼船只混水摸鱼。
管理条例简单明晰,海商船主们自然是大力拥护,这样他们可就自由多了,海关亦是大加赞赏,就只有五大海关发照,查验、管理可就轻松多了,水师更是拥护,远远就可辨别是否海盗船只,能剩不少力气。
是以海贸船只规范整理条例一经公告,立即就引来各方好评如潮,就连康熙亦是大为赞赏,老十四办差,往往是出人意料,且能收奇效。
自然,一众被收缴了发放牌照权力的地方、港口的官员是免不了关起门来大骂一通的,嘴里的肥肉被人生生抢走了,哪有不跳脚大骂的。
因正是出海季节,上海的沙船协会筹备的很快,在二月十四便正式在上海县城挂牌,大清第一个私营集团公司就此登上历史舞台,汤德贵众望所归出任第一任会长,十四日一早,汤德贵就率领沙船协会一众东家早早恭候在留春园门外,恭请沙船协会的首倡者十四皇子恂郡王胤祯参加开业庆典。
本着大力支持私营集团公司的态度,胤祯欣然应邀前往,并且还派人通知江海关监督陈鹏年、松江知府完颜海锋、上海知县徐世桢等人一道前往,参与庆贺。
随着生丝专营的消息传出,上海这些日子聚集了不少各省、府、县以及沿海各地的富商巨贾,都是冲着远洋贸易船队的股份来的,沙船协会开业,又有众多官员亲自到场庆贺,汤德贵是下足了本钱,乐班、舞狮、花鼓等增添喜庆的都是可劲的请,自然是热闹非凡,一下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胤祯也有意为沙船协会作***宣传,亲自出场致辞,立时就引起了轰动,上海沙船协会的名气瞬间就打了出去。
第114章 分工合作
参加完庆典回来,鄂尔泰和噶敏图两人已从上海赶来,在留春园候着了。 ~(请记住读 看的网址)
胤祯在书房单独接见了噶敏图,稍事寒暄,他便切入主题,“张相五日前就已经启程回京,皇上目前对我们是大力支持,你二人这一入京,必然有不少官员前来钻营,都不必理会,安心做好本职差事即可,皇上如今春秋正盛,多留意品级稍低、品德、才干出众的人才,争储,不急于一时。”
听到胤祯明确的提出争储,噶敏图亦是大为振奋,当下便恭敬的回道:“卑职谨奉王爷钧旨。”
“对于张元隆勾结噶礼倒卖稻米案以及海盗郑尽心抢劫海商案,我已经交待张相,如实汇报即可,圣上自有定论,不会为难你们。”
“王爷思虑如此周详,卑职感激不尽。”噶敏图大为感激的说道。
接着进来的鄂尔泰,胤祯可是大感兴趣,西林觉罗.鄂尔泰可是历史上四哥手下得力干将,不仅有才而且清廉,好象他一家子出了几个总督,他本人也是军机大臣。
鄂尔泰一进书房便实打实的行了个跪安礼,“奴才鄂尔泰给十四爷请安,十四爷金安。 ~”
待他起身,胤祯才仔细打量他,鄂尔泰年约三十,身材挺拔,脸颊略长,双眼有神,整个人看起来很有精神,听说是二等侍卫,不过胤祯对他没一点印象,康熙让他来接手秦淮河试点,应该是看中他的才干和清廉。
鄂尔泰此时心里却有些忐忑,他自康熙三十七年袭佐领世职,充任侍卫以来,一直很不顺利,十多年不过才混到二等侍卫,虽然是正四品,可在京城那地方是四品不如狗,三品满地走,象他这样没有实权的二等侍卫屁都不是。请记住我们的 小说网
这次被康熙选拔出来接手秦淮河试点,对他来说,可是千载难逢的表现机会,他一路快马加鞭的赶到江宁,交割差事的时候,他才知道这试点竟然是十四阿哥的手笔,心里登时就活泛起来。
现在京城谁不知道十四阿哥自立十四党的事,康熙对十四党大力支持的事亦传的沸沸扬扬,不知道有多少官员正四处钻营想挤进去搭顺风车,眼下这现成的机会就摆在眼前,他岂能不动心?他当时就果断的决定下来,前往上海,借请教差事的机会探探十四阿哥的口风,他这芝麻大点的四品官,还不知道十四阿哥看不看的上眼呢?心里着实有些忐忑。叶*子悠*悠
眼见胤祯上下打量他,鄂尔泰沉稳的说道:“禀十四爷,奴才已从噶大人手里接下秦淮河试点的差事,不过奴才是初次出京办差,没有经验,怕办砸了差事,特来请十四爷指点。”
胤祯收回眼光,鄂尔泰是奉旨办差,按理哪有巴巴从江宁跑来向自己请示的必要,无非是想上自己的船,这点小心思,他转念便知,既是人才,他自然是乐意招揽,当下便和煦的说道:“差事很简单,主要是立身要正,秦淮河试点虽小却直接关系到工商杂税革新,不可有轻视之心,你刚接手,要多看多问多思,重点要把握好税率这个度,先把青楼行业吃透,然后可以多接触其他行业,工商杂税革新是篇大文章,不是短时间内可以一蹴而就的,要的是长于实务,擅长经济的人才,有疑惑、不解的地方,可以来爷这里询问。”
一听这话,鄂尔泰登时激动不已,十四爷不仅是同意自己上船,而且还对自己寄以厚望,熬了这么多年,终于看到了出头的希望,他如何不欣喜,当下他便强行压下心里的狂喜,稳重的磕了个头,才起身说道:“奴才鄂尔泰定洁身自好,勤恳办差,以不负十四爷厚爱。”
火器厂,胤祯在总管胡志国的陪同下,从头到尾观看了一遍枪管的制作过程,工匠们先是把精炼好的熟铁打制成薄薄的铁板,然后再包裹在一根铁棍上反复的锻打,成形之后再烧,而后再锻打,如此反复多次,才能够完成一根枪管。
最不能够让胤祯接受的是一根枪管,他们是分成三段打的,然后再用白铜焊接,另外,他还留意到所有的工匠基本都是全能,从打铁片一直到枪管完工,沉吟了下,他才问道:“枪管壁厚度是多少?”
胡志国是胤祯从工部要过来的,一直就是负责火器制作,对这些数据很是熟捻,忙躬身回道:“回恂王爷,一般都是一寸。”
一寸?胤祯默算了下,康熙营造尺一尺是32厘米,一寸才3.2毫米,他默想了一下记忆中的东西,时间长了,也仅只能模糊记得一些,沉吟了下,他才道:“你们另外试做一批看看,把枪管厚度定在一寸半左右,口径四寸,管长四尺。”
胡志国一边恭谨的称是,一边着人记录下来。
胤祯却是接着吩咐道:“枪管工艺必须改进,必须整体锻打成形,焊接的太容易炸膛,不能够让士卒们对火铳产生畏惧心理。另外,你们可以试一试分工合作。”
分工合作?胡志国一楞,没明白是什么意思,不由疑惑的望着胤祯。
胤祯想了一下,才简洁的说道:“就是令工匠们各自负责一个环节,以让他们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明白不?”
胡志国一下就明白过来,随即就领悟到了这样做的好处,“王爷的意思,是打铁板的专门负责打铁板,锻打枪管的就只负责锻打枪管,王爷真是高屋建瓴,如此一来,定然事办功倍。”
胤祯很是赞赏的瞅了他一眼,这家伙的领悟能力也不错嘛,不由微笑着鼓励道,“不错,理解的很对,就是这意思。管理是门大学问,多留意,多用心,处处留意皆学问嘛,本王的厂子日后会越办越大,要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胡志国没想道一句话竟换来胤祯如此褒奖和勉励,兴奋的脸都红了,忙躬身道:“王爷褒奖,实令卑职汗颜,卑职定当实心勤恳办差,以不辜负王爷厚望。”
“恩。”胤祯赞许的点了下头,又道:“火器是国之利器,质量一定要给予保证,你制定个制度,本王要每支枪上都有编号,一旦有炸膛现象,必须能根据编号追究到人。另外,分工合作必须在尺寸上精益求精,不能够有丝毫的误差。否则,分工合作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只能是次品,本王建议,每个环节都着人打制出一个标准的范例,分发到每个工匠手里,按标准范例打制产品,并且每天派专人予以验收,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
第 115章 施世骠
胡志国一听如此之严,后背立时就感觉凉飕飕的,脸上也带出了畏惧的神色,胤祯也知如此一来,这些工匠定然有抵触抗拒心理,想了想,他才接着说道:“炼铁厂的奖励你们应该都听说了读书阁,从今日起,学徒月例加三成,工匠加五成,日后,熟练的工匠翻倍。 ~读书阁发现有不合格枪管的,下调月例。另外,抽调经验丰富的工匠组成研究小组,专门从事指导和对枪管工艺的研究,月例三倍,能够作出重大改进的,不仅重奖,而且可以推荐一子补进本王亲卫。”
一听胤祯肯下这么大的本钱,胡志国哪里还担心那些工匠会有意见,立即就忙着代工匠们谢恩。
胤祯满意的笑道:“工厂管理者月例也俱都翻一倍,大家都用心办差,你们不让本王失望,本王也不会让你们失望,俸禄和出身,本王都会替你们考虑。”
从火器厂出来,胤祯就来到铸造厂,参观之后也将奖励政策公布了一遍。胤祯的奖励政策很快就传开了,本就是冲着银子而来的一众工匠哪里还顾得上藏私,一个个争先恐后的献宝,想挤进研究小组,挤不进的也是干劲是足,最起码月例可以翻一倍。
这可把造船的一众工匠急坏了,船厂还没完工,拿不到双倍的银子能不急嘛,一个个都到工地上去转悠,比胤祯还心急,最后还是船厂的总管周昆和总设计师万建图出面保证在四月五日之前完工,才将那些工匠打发回去。 ~
二月二十,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驃赶到上海拜见胤祯。
闻报后,胤祯大为惊讶,这施世驃来的好快,本想迎一迎,一转念却是忍住了,矜持的吩咐道:“带他到客厅。”
估摸着施世驃已经喝完了一杯茶,胤祯才步履稳重的走进客厅,一见胤祯进门,施世驃忙趋步上前,漂亮的扎了一个千儿,“未将施世驃给十四爷请安。{请记 住我}”起身后,他又是躬身一揖,“属下参见恂王爷。”
胤祯见他先请安,接着又以属下之礼参见,暗忖,看样子这施世驃还真是来哭穷的,不由细细打量了他一番,施世驃身着九蟒五爪麒麟补服,身材魁梧壮实,眉阔额广,脸庞黑里透红,脸上棱角分明,一双眼睛漆黑深沉,予人一种犷武骠悍却又机敏睿智的感觉。胤祯暗自下了个结论,这家伙可不是个好打交道的主。
“施军门来的好快。”胤祯微笑着伸手让坐,而后径自坐了主位。
施世驃待胤祯坐下后,才斜签着身子坐下,而后才微笑道:“未将广州绿营在青岛驻有快船,凡涉及广州军务的邸报,均由青岛入海走水路到广州,顺风一旬便可收到邸报。”
原来如此,这办法倒是不错,以后海关倒是可以一试。胤祯微微颌首,淡淡的说道:“施军门这法子倒是值得借鉴。叶*子悠*悠”
见胤祯态度淡然,施世驃忙报拳一揖说道:“恂王爷,属下于水师还算熟悉,可于海军就是外行了,日后还望恂王爷多多提携、关照。”
见施世驃一来就表明没有染指海军的心思,胤祯不由暗暗称道,不过还是得敲打他一番,便沉吟着道,“海军确实与水师有很大的差别,水师是在近海作战,而海军却是远渡重洋,跨海跨洋远征,作战方式亦有很大的差别,与水师不可同日而语,海军是技术性相当强的兵种,作为海军将领,不仅要有统兵能力,还要有很强的专业学识,不经过长达几年的学习和大量的实战是根本无法胜任的。”
施世驃闻言不由暗自骇然,这十四阿哥对海军看的可不是一般的重,我这都表明不插手了,他仍然严厉的警告自己,当下就神情肃然的回道:“属下受教。”
敲打之后,胤祯态度便为之一转,微笑着道:“施军门久经战阵,且治军有方,本王亦是久仰,这番前来,可得给海军将士好好言传身授一番,你可是海军的副院长。”
这时记得我是副院长了,施世驃一阵腹诽,但仍是恭谨的回道:“属下职责所在,定不敢藏私怠慢。”说完,他已是换了笑脸,“十四爷,现在的兵难带啊,未将新任福建水师提督,只怕一时难以打开局面,而且现在福建水师也是十四爷海军的一部,十四爷可要大力支持未将。”
胤祯不由莞尔,张梦娇果然没猜错,这家伙想必福建水师都没去,就先跑自己这里敲竹杠来,不过,这福建水师的好处还是要给点的,海军一旦成军,很多地方还要他们协助,沉吟了一番,他才矜持的说道:“施军门不妨说说,希望本王如何支持?”
一听这话,施世驃心里暗道这一趟没白跑,当下便涎着脸道:“水师的兄弟可是都一些苦哈哈,十四爷能否给他们加点饷?”
加饷?胤祯一听就头大,这饷一旦加了,以后年年可都要给的,这口子可不能够开,而且加饷还极容易让康熙误会自己是在收买人心,他缓缓说道,“施军门可真是狮子大张口,饷银,朝廷可是有定制的,本王去年招海军的时候,为了吸引人,开出三两的标准,都被皇上严旨斥责了一番的,你这不是让我出钱买罪受吗?”
施世驃忙陪笑道:“十四爷说笑了,这事自然是暗地里补,未将怎会让十四爷为难?”
胤祯暗道,要钱可以,不过得拿东西来换,稍稍寻思了下他才道,“近日,本王要去广州一趟,你命人将福建水师最好、最大的战船送十艘过来,一应水手、炮手都挑最好的,配套的船只当然也不能够少,这一路本王也好顺带练练海军,至于支持嘛,本王回程的时候去福建水师看看,到时候再作具体商议。”
闻言,施世驃不由一楞,一个大子儿没见,你倒好,开口就要十艘最大、最好的战船和士卒,比咱老施还黑啊,转念一想,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何况他这要求也是光明正大,自己身为海军学院副院长也不能一点贡献都不做,想到这里,他马上起身一揖道:“属下尊命。”说完又笑道,“十四爷体恤未将,总不能让未将空手去上任读书阁。”
胤祯没料到施世驃竟然如此惫赖,不愧是老官油子,看来不打发一点,这家伙是不会甘休的,那十艘战船也不知道何年才能开到上海,略想片刻,他便轻笑道:“施军门这是不达目的誓不休,得,福建水师五营士卒也就二万人读书阁,本王送你六万两白银做见面礼,让施军门风光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