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斗打听过了,许忠俊的千户宅院在西城,不过到了许忠俊的宅院前,家人却告知王斗许大人仍在官厅内办公,王斗只得带着高史银与钟调阳二人又来到千户官厅前面。
刚到门口,却见里面走出几个人来。为首一个中年人穿着副千户的官服,满脸的傲气,走路时头颅都是高高昂起,似乎总拿眼角看人,正是舜乡堡管屯官杜真。在他旁边,还有几个熟人。
一人穿着百户的官服,神色阴沉,却是董家庄的贴队官肖大新。一人身形矮胖,两撇焦黄的鼠须,也是穿着百户的官服,却是杜恭。还有一人稍显年轻,身形瘦长,脸色青白,穿着总旗的官衣,王斗认出他来,却是当日自己初到舜乡堡时遇到的那个守门小校。
此外众人身后还跟着几个壮实的家丁,个个神情飞扬跋扈。
杜真刚从大门出来,他仰着头笑道:“吴善,你妹子还真是旺夫之人,本官纳了她不久,便得到州城温大人的赏识,眼下她己有了身孕,如能生下个一男半女,本官到时少不了你的好处!”
原来那小校名叫吴善,似乎是自己妹子被杜真纳为小妾什么的。
闻听此言后,吴善大喜,他忙上前媚笑道:“全凭千户大人栽培,小的妹子能得到大人的垂怜,是她前世修来的福份!”
杜真放声大笑:“你就是嘴甜,不过现在叫我千户大人还为时过早吧?”
吴善媚笑道:“不早不早,在小的心中,杜大人早已是千户大人了!”
杜真又是大笑,神情春风得意,旁边的肖大新,杜恭几人也是一同而笑。
正在这时,杜真等人看到大门前的王斗三人,杜真一怔,他道:“王斗?你怎么会来堡内的?”
肖大新,杜恭,吴善几人也是一同看向王斗,除了杜恭脸上还是笑眯眯外,肖大新与吴善二人神情都很阴沉,特别是吴善,看着王斗的眼中更是恶狠狠的。
王斗上前给杜真行礼参拜,又对杜恭几人含笑点头,他抱拳朗声道:“杜大人,卑职此次前来舜乡堡,是求大人拨下一些铁料的,如堡内存货不多,卑职出银钱购买也可以。”
杜真看了王斗一会,眼神莫名,半晌他才淡淡道:“又要求拨下一些铁料?王总旗,你要求还挺多的,你区区一个屯堡,要那么多铁料作甚?”
他的语音平淡,但话中意思却是让人心惊。吴善眼中立时露出幸灾乐祸的神情,杜恭原本对着王斗脸上还是笑眯眯的,此时听了杜真的话,心下一惊,立时也是脸色一收。只有肖大新还是那副阴沉不变的样子。
王斗身后的高史银与钟调阳都是吃惊,不明白杜真为何给王斗脸色看,二人目光都是看向王斗。
王斗心中快速盘算着杜真今日变化原因,不过他脸上还是神情平静,只是抱拳道:“杜大人,堡内需要农耕铁具较多,且现在贼匪横行,卑职为屯堡着想,也是想打制一些兵器护卫。”
杜真见王斗神情平静,眼中神情更是不善,他哼了一声,道:“王总旗去向防守大人讨要吧。”
说着便带着众人扬长而去。
那吴善经过王斗身旁时,还刻意地冷笑了几声。

看着杜真一行人远去的身影,王斗陷入了沉思。
钟调阳在人前并不以王斗的表兄自居,而是谨慎地称他为大人。
此时他走到王斗身旁,低声道:“大人,杜副千户等人今日变化,其中原由耐人寻味,我等不可不防。”
高史银握紧了拳头,脸上的横肉不时跳动,他低声怒道:“难道是年初防守大人下来巡视时,那杜真认为扫了他的脸面?当时那杜真确只是拨下耕牛四头,犁具数副,连董家庄的管队大人都有所不如,他有什么脸面好扫的?”
王斗道:“这或许只是其中原由之一,不过事情不会如此简单,他刚出来时言道自己得到州城一位大人物的赏识,或许是见许大人病重,又有人抬举,便看上了防守官的位置吧。”
他又道:“或许又见许大人器重我,所以就拿我来立威了。”
他冷笑了一声,随后又平静地道:“先去见了防守大人再说。”

当王斗见到许忠俊时,不由吃了一惊,往日那个沉稳儒雅的许忠俊已经不见了,眼前的他脸颊干瘦,身消骨立,似乎一阵风就能吹倒,还不时剧烈地咳嗽着,一边强自支撑看着手中的文册。他旁边一个穿着百户官服的壮实男子正神色担忧地看着他。
见到王斗,许忠俊很是高兴。
王斗上前行礼参拜,他颤声道:“大人,您要保重自己的身体啊。”
许忠俊微笑道:“放心吧,我还死不了。”
看到王斗身后的钟调阳提上厚礼时,他点了点头,叹道:“你有心便好,何必买这些礼物呢?”
他问了王斗的来意,王斗说了。
许忠俊道:“放心吧,我是支持你的。”
他对旁边那个穿着百户官服的壮实男子道:“许禄,你立时去库房内提四百斤好铁与王总旗。”
那许禄略一犹豫,道:“大人,杜副千户他?”
许忠俊哼了一声,傲然道:“我还没死,他难道还敢抗我不成?”
许禄去了,王斗吩咐钟调阳叫上靖边堡军户随他一起去领铁,钟调阳为人稳健,这个表哥做事,王斗一向很放心的。
许忠俊又说了一声:“王斗你进官厅之前,可有遇到杜真他们?”
王斗道:“有。”
将刚才自己遇到杜真等人的情形说了。
许忠俊冷笑了一声:“我还没有死,有些人就迫不及待的跳出来了。说起来,这杜真还是我提拔上来的,还想着以后抬举他。没想到我一病重,他就变了个样。哼,鼠目寸光之辈,以为他撘上了温士彦,就可以忘乎所以了?却没想到我仍是舜乡堡的防守官,州城内,同样有操守徐大人支持我。哼,与我阳奉阴违唱对台戏,本官看他将来怎么死!”
他的眼中射出一道精光,此时王斗才发现,他的眼神仍然锐利,身上那股凛然而威的气势仍然没有减弱分毫,每一个轻视他的人,都将负出惨重的代价。

王斗与高史银,钟调阳等人出堡而来,此行不费一文钱便得到四百斤铁料,都是立时可以打制铁甲兵器的好铁,如此顺利,各人都是心下喜悦。
众人押着铁料,赶着骡车一路而行,近董房河时,眼前有一个山丘,过了董房河,离靖边堡便不远了。
忽然王斗等人听到山丘那旁似传来婴孩一阵阵的哭声。
王斗停下马,说道:“你们听到了吗?”
钟调阳也是仔细听了半晌,道:“好象是一个婴孩在哭!”
王斗道:“难道是什么弃婴?过去看看。”
三人策马过去,还没有转过山丘,就听到婴孩哭声越急,接着一个女子凄婉的声音隐隐传来:“孩子,不要怪娘…”
接着就听到婴孩哭声突然停止,然后王斗几人看到一个女子将一个婴孩尸体放入一个坑内,并将周边的土掩上。
“许月娥…”
王斗大吃一惊,却见那许月娥只是缓缓将坑土盖上,慢慢堆成一个小小的坟墓。
接着那许月娥站起身来,迎着王斗几人缓缓走来。不过她的眼神始终是直直的,似乎是看到王斗几人,又似乎没有看到,只是这样经过王斗等人身旁,慢慢的走远。
看着她的身影,王斗几人都是吃惊得说不出话来。
高史银也是吸了一口冷气:“这女人,够狠!”
第045章 堡成
回到靖边堡,王斗几人仍有惊心动魄的感觉。
王斗嘱咐众人不要将许月娥的事情说出去,不过不知道是高史银还是哪个大嘴巴忍不住就将路上所闻说出,闹得堡内众人皆知,沸沸扬扬都是在谈论许月娥的事。
不过从那日后,无论是靖边堡还是辛庄的居民,都没有见过许月娥,不知道她上哪里去了。
由于从舜乡堡内运来铁料,李茂森立时率领堡内铁匠开始动手制造盔甲。
在崇祯八年四月下时,因宣府总兵卢抱忠几次差人急报夷人进口,却连系何部落、数目若干、作何剿击、宣镇如何提兵堵御一应情形都没说明。崇祯八年五月初,兵部尚书张凤翼奉旨对卢抱忠进行申饬,并令他通行各堡万分戒备。
在靖边堡,从崇祯八年二月中开始修建堡墙来,中间还有一些丁口到田地里干活,到了五月中时,靖边堡的堡墙终于筑成。
整个堡城周长约在六百多米,为传统的正方形,通体以黄土夯筑,不包砖。堡墙的北部两端接着靖边墩的马圈围墙,正好原来这个火路墩可以用来守望。同时南门外的瓮城也是筑好,还挖有一道深三米,宽六米的护城沟壕。
遗憾的是靖边堡堡外的较场,还有堡墙上的女墙城楼等设施还未修建,只得待秋后再来兴建了。而且王斗还盘算着以后在堡内建一些地道暗道。
堡成后,众人安全便有了保障,王斗发现这密密夯筑的堡墙非常结实,由于还灌入一些桐油,他惊讶地估计这堡墙的坚固度甚至在后世的混凝土之上。
靖边堡的堡墙通高十米,大明各边镇的堡墙普遍是高六米到十四米,靖边堡墙高十米,算是中规中矩。
在靖边堡南端兴建的城门以石块砌成,被命名为“永宁门”,内门命名为“永泰门”。在堡门的正上端,镶嵌着一块石匾,正中浅刻楷书“靖边堡”三个大字,大字左右两边竖向阳刻楷书,记载了建堡的时间,军将,工匠等事迹人物。
此时靖边堡有军户百,口四百多,不过住在堡内还是宽松。其实王斗看过史料,明时朔州平鲁境内的威虎堡,城高十四米,周长五百五十米,当时却设驻军五百多人,马匹数十匹。威虎堡比靖边堡小得多,却可以住比靖边堡更多的人,看来自己堡内还可以招些人居住。
堡墙修建好的当日,全堡欢庆了两天,此后杨通与齐天良二人陆续将家口从董家庄接来居住。王斗也盘算着将母亲接来靖边堡居住,以后看望她老人家,就不用到辛庄去了。

在堡墙修建好后,对于堡内的建筑,王斗不是兴建众人都渴望已久的戏台庙宇,而是第一时间让人在城东一个被命名为树儿井巷的地方兴建一个磨房。
以往堡内没有磨房,磨面都要到董家庄与辛庄去,非常不便,眼下快到粮食收获的季节了,这兴建磨房,便提上了王斗的议事日程。
撘建一个磨房容易,堡内有的是木料黄土,不过困难的是那两块巨大石磨的打造,这个事情,王斗就交给那个老匠了。
直到建好磨房后,王斗才下令在街的中心兴建一个戏台与庙宇,引起军户们的一片欢呼。
此后,他们终于有个看戏的地方了。

堡墙修建告一段落后,趁着还没农忙,王斗又招集那三队战兵,开始恢复了训练。
同时鉴于堡内又多了近五十户人,不过有二十余户是匠户,剩下的是军户,王斗又从军户内挑选了一些青壮补充进来,凑成了五队战兵。连队长算在内,一队兵有十二人,这样五队兵便有六十人了,实力已是超过董家庄的管队官张贵。
这五队兵,分别由杨通,韩仲,高史银,钟调阳各领一队,王斗自己也是亲领一队。
对这些新兵,王斗还是先让他们学习站队列队,为了更好的训练他们,王斗抽选了原来一些老兵掺杂进来,以便更好地带动新人。
高史银与钟调阳终于可以领兵,自然是非常欢喜,这二人的领兵风格也是完全不一样。钟调阳虽然身为民户,但众人都知道他是王斗的表哥,加上身手厉害,自然没有军户不服。而且他也是以身作则,同众人一起训练,加上为人稳健厚道,很是受军士的爱戴。
不过高史银就不一样了,他风格与韩仲类似,且脾气更为暴虐,喜欢用拳头殴打训练不好的军户,这让他队上的军士都是畏惧他。不过在他的殴打喝骂下,这队兵的成绩却是很好。
韩朝也终于可以训练他的夜不收了。
这夜不收,在大明无论是沿边、沿海还是内地都有设置。选用的大多是能飞檐走壁,或有种种杀人放火奇巧的异人,甚至还要求知天文善占候者。在军中,夜不收除了出外哨探外,还经常因技艺高超,熟知地理等,担任着各种烧荒、奇袭或是劫营等任务。
而在大明边镇,还有一种比夜不收更精锐的尖哨,这些尖哨,经常要远出塞外,千里哨探敌情,在敌境内一呆就是数月,所行之地又都是人迹罕至的地带,所以非机警矫健,有胆气的人不可。
这些明军中的夜不收尖哨,除了技艺高超外,很多人还精通几门外语,比如韩朝兄弟,二人就精通蒙语,此外二人还懂一些简单的女真语。
这些人如果训练好,王斗就多了一批出众的哨探与情报耳目。他当然是大力支持。
王斗放权给韩朝,让他在五队战兵中挑选了六个人作为他的部下,其中有四个老兵,两个新兵。
王斗有幸看过韩朝训练他那几个部下,不由大开眼界。
韩朝那六个部下,连老兵在内,有三个犯有夜盲症,韩朝二话没说,就找了几副鸡肝,猪肝,还有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蝌蚪让三人生吞下去。三人都是脸色发白,有些犹豫。
韩朝厉声道:“我们夜不收军士,时常在夜间前往各处哨探,往后也常被选用敢勇死士夜袭虏营,你们如晚上不能识物,又如何随我出去刺探?”
强迫着三人将蝌蚪等物生吞下去。
此后韩朝便带着六人神龙见首不见尾,常常不知前往哪里去,王斗也放心地由韩朝去训练。
那些新人在老人的带动下,学习站队列队很快。
而那些老兵,王斗也给他们加入了新的训练内容。
第046章 定装火药
王斗现在战兵队中只有刀盾兵,长枪兵,火铳兵三个兵种。
在那些老兵中,他们的列队组队,相互撕杀配合,已经有了一定的默契。所以每天上午的队列训练后,王斗下午便是训练他们的个人技艺能力。
戚家军中考绩军士技艺细分为九等。王斗的军队才刚刚训练,便粗分为上,中,下,不合格四等。
每等都有不一样的待遇与奖罚措施。上等者,每天都有肉吃,还可与伍长平起平坐,见了队长,也只需作揖,不需下跪。中等者,每三天吃一次肉。下等者,每天只吃干饭。每次考后不合格者,重打军棍十下,五次不合格者,重打军棍三十下,驱逐出战兵队,降为辎兵。
以后每两月一考,四等升降不定,中下等可以上升,上等也可以降为中下等,如有原地踏步者,也有相应的处罚措施。一次原等,可以免责。二次原等,打五棍。三次原等,打十棍。五次以上原等不进者,打三十棍,驱逐出战兵队,降为辎兵。
一切视军士成绩而言,如果退步或是不合格比例大,连队长伍长都要受处罚。
以刀盾兵为例,他们持盾牌时,能舞动遮蔽住自身为下等。能试刀冲入枪阵内为中等。令他们持牌与长枪兵对打,打得对手不及反手为上等。
王斗近期还造了一批标枪,用以刀盾兵使用。
以后刀盾兵手投标枪,以二十步为标准,如能命中挂立在那里的三个铜钱。中一个,下等,中两个,中等,中三个,上等。一个不中,为不合格,便要挨打军棍了。
这个标准远低于戚家军的考绩练习,不过王斗不急,慢慢来。
长枪兵同样也是如此,他们练习长枪,也是在二十步外立人形木把一面,上分目、喉、心、腰、足五孔,各安一寸木球在内。
在擂鼓时,他们飞身挺枪向前戳去,任取一孔,戳刺五遍后,如有三次可以将孔内的木球刺于枪上,便为上中。两次,中等。一次,下等。一次都没有,而且试枪时的手法、步法、身法、进退之法不严谨,便为不合格,军棍侍候。
这种等级赏罚制度出来后,每个军士都有了一定的危机感,而且还将自己队内每个人都视为了竞争对手,不过这种良性的竞争氛围是王斗乐于见到的。
古时的冷兵器作战主要靠的是腰力的使用,为了锻炼各人腰力,王斗还吩咐工匠们做了一批石锁,让这些军户每天都要锻炼数十下。

不过刀盾兵与长枪兵的练习容易,火铳手的练习则比较困难。
他们练刀还好,主要是鸟铳的射击训练难办,不是因为各人都打不中,而是训练火器时的成本问题。在这大明朝,就算是一根精良的鸟铳,那铳管的使用寿命也就是几十次。每天打个几次,十几天后,一根铳管就报废了,再造一根铳管,起码要一个月的时间。
大批量下来,所需的银子也不少。
而且这个射击训练,没有大量的弹药量是不要想出来的。铅子可以让堡内工匠造一些,不过王斗现在的火药硝土,基本上是向外购买。银钱与火药原料问题,严重制约着王斗火器兵的发展。
不过王斗相信这个问题自己有办法解决,军中的那些鸟铳手,王斗还是让他们尽情练习。
此时在堡外那个还是非常简陋的较场上,火铳的击发声音啪啪不绝。
王斗正站在韩仲所领的乙队面前看一个鸟铳兵在射击,韩仲,杨通,高史银,钟调阳几人都是围在王斗身旁看着。
那个鸟铳兵或许只有二十出头,脸长得圆乎乎的,颇为白净,不过神情却是专注,众人站在自己身后仍是恍然未觉。
他熟练地装好火药铅弹,然后眼睛瞄那照星,对准前方五十步外一块靶子扣动了板机,“啪”的一声响,却是命中。
然后他又试射了两枪,又是命中。
众人都是叫了一声好。
王斗现在不敢与戚家军相比,训练鸟铳时,只是在五十步外立一靶子。不过训练标准倒是一样,三发全中为上等,三发一中为中等,射六次,中一次者为下等。射六次,一次不中者为不合格。
这位鸟铳手连射三铳都中,真是神射手。
注意到王斗的目光,韩仲也颇为自得,毕竟这鸟铳手是他队上的兵。
王斗招来这鸟铳手问道:“叫什么名字?什么地方的人?”
那鸟铳手射击时果断专注,但对上王斗等人时,却是神情慌乱不安,他紧张地摸着自己的衣角,声音颇为细气,道:“回大人,小的叫钟显才,蔚州人。”
王斗点了点头道:“你射得不错,本官要奖励你,来人,有赏。”

王斗赏了那鸟铳手钟显才一钱银子,然后又在较场内到处巡看那些军士训练,同时心里还盘算着一个问题。
经过自己制定的工匠奖罚制度后,李茂森他们制造出来的鸟铳大多合格,而且铳口定制大小基本都有一定的标准。质量的优良使得鸟铳手在训练时可以放心地托着铳身,贴近铳尾仔细瞄准,大大提高了鸟铳的命中率。
不过虽是如此,各兵的射击装填速度还是显得慢些。以这钟显才的射速,也要近一分钟才射出一发,别的鸟铳手射击速度就更慢了。
明朝鸟铳的射击步骤大约有倒药、装药、压火、装弹、装火绳等几步,熟练的射手平时不过是一分钟一发,有些普通的鸟铳手,到了战场上,手忙脚乱的,能两分钟射出一发就算好了。
虽然现在自己没有办法造出燧发火铳,不过可以在鸟铳的装填速度上想想办法。
大明军中的鸟铳手在弹药装填上有一定的定制,比如戚家军中,鸟铳手每人就背着装有火药的竹管五十三个,都是定量的。另一个袋中也放着铅子五十三个。
不过还可以再进一步,王斗想到了后世的纸筒定装火药。
那纸筒定装火药,是将定量的火药与弹丸全包于一个长形的纸筒里面,装填时用嘴咬开纸筒,先倒一些火药到火门,余下的火药连弹丸全塞入铳口就算完成了。
这样不但保证了枪弹每次射击的威力,也可以大大减少火药的装填步骤。这让普通士兵的鸟铳手可以达到一分钟一发的速度,熟练的鸟铳手,每分钟射击两次是没问题的。
想到这里,王斗很是兴奋,他招来了匠头李茂森,询问他此法可是可行。
李茂森沉思了良久,他拱手道:“大人高才,此法确是精妙,可以大大提高铳手们的发击速度。”
随后他又是脸有难色:“只是如此一来,分药装弹需要人手较多,以小的那些匠工,怕是人手不足。”
王斗道:“这个你不必担心,我会调派一些人手给你。”
现在靖边堡有居民百户,其中男子两百多口,妇女二百多口,除了一百多的壮年男子外,余者老弱男子与妇女孩童都可使用。他盘算了一会道:“这样吧,在你作坊的旁边再建一个坊间,我会调派老弱男子十五口,壮妇二十口给你,每日你便让他们分装弹药,以后他们的月粮工食也由堡内分发。”
李茂森脸上露出喜色,如此一来,他就不必担心人手的问题了。
王斗强调道:“每一根定装纸筒的药量都必须过秤相同,这点上,你要监督好。”
李茂森道:“大人放心吧,小的一定会管好的。”

很快的,李茂森便制做出几根定装纸筒弹药的样品出来,放在一个专门的油包弹药袋内,拿到堡外由那个鸟铳手钟显才试射。
接到任务后,钟显才熟悉了一下这个背在身上的弹药袋,然后按王斗说的,进入专注的境界。
他将鸟铳拿在手中,将火门打开,然后抽了一根定装纸筒出来,用牙咬开纸壳弹筒的一端,倒了一些火药入火门内。将火门关好,然后将纸筒内的火药及弹丸一起塞入铳管内,用通条捅好,火绳也早已装好,就完成了射击的准备!
钟显才试射了几铳,起初还有些生疏,随后越打越熟练,依他估计的,这定装纸筒弹药确是可以大大节省装填时间,他一分钟可以打三发左右。余者鸟铳手,熟练后,每分钟也可以打两发左右,就算是上了战场,在各方面情况的影响下,一分钟打出一发是很轻松的。
围在王斗身旁的各人还有各队中的鸟铳手也很高兴,各人都希望以后就使用这种定装纸筒弹药。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王斗吩咐在匠作坊旁又兴建一个大房间,他也在堡内选了一批老弱与妇女过去帮助李茂森分制弹药,这些人以后都可以拿到固定的月粮工食,如果干得好干得多的话,同样也都有奖励。
这批新的军工厂工人都很高兴,他们平日家中并不是主要的劳力,眼下却也可以拿到月粮工食,这让他们感觉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回到家中说话声音都大了一些。
第047章 猪圈
由于快到农忙,各兵也训练不了多久,所以军中技艺的等级考绩只能等农忙后再说。
而且王斗还没有规定死,虽说技艺考核每两个月一次,不过如果有军士认为自己等级能力到的,或辎兵认为自己有能力升为战兵的,随时可以报告该队的队长,由队长再报告王斗,由王斗亲自考核他们的能力等级。
对于各军户来说,训练虽然苦,但各人却是喜欢较场这个地方。在这里,众人可以大量喝水,每天王斗会供应他们七升水,每餐米面可以吃饱,每天还有二两肉,这真是享受。在家内,就算他们都是家内的壮劳力,以他们家内向堡内借去的米粮,只能每天盘算再盘算这家口每日的吃喝用度。
关于肉食问题,这也是王斗考虑了许久的。
只有提供足够的肉食,才可以让军士们身体强壮,让他们有体力忍受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使他们将来成为精锐部队。肉食还可以减少军士的夜盲症,使王斗将来多了一个夜袭的强大攻击手段。
王斗想了想,还是将未来的军士武艺等级待遇略为调整,以后武艺考核为上等的军士,每天可以吃四两肉。武艺为中等的军士,每天可以吃二两半肉。武艺为下等的军士,每天可以吃一两半肉。辎兵,每天可以吃一两肉。
大明一斤为十六两,约为后世的六百克。武艺为上等的军士,每天吃四两肉,近一百五十克,相当于日本陆军昭和六年的伙食标准。
不过就算如此,王斗的五队战兵,连一队辎兵,还有韩朝的一队夜不收,这一年下来吃的肉也不少,还不算堡内其它肉食的吃用。而且随着王斗势力规模的扩大,这肉食,将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眼下大明的肉食较为单调,除了猪羊,就是鸡鸭鱼等。而且眼下大明灾害越来越严重,物价飞涨,去年保安州一口猪的价格竟相当于一头牛,如果都要买肉吃,难免吃不起,王斗决定还是自己养算了。
为了避免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王斗决定养的肉食来源杂一些。
除了猪羊,鸡鸭鱼都要养。不过保安州的环境显然不能大规模养羊,便随便养一些了。鸡成本低,还可以自己出去找食,不用怎么操心,鸡还可以生蛋。鸭也是如此,可以放到河里去吃鱼,同样鸭也可以下蛋。如果有了蝗虫灾害,还可以赶着那些鸡鸭到田里去吃蝗虫。
遗憾的是鸡鸭的传染病多了点,一个鸡瘟过来,可以死得一只鸡都不剩。
鱼的成本也低,还可以建在猪栏下面,而且猪粪、鸡粪、鸭粪都是很好的饲料,可以大大减少鱼对饲料等食物的需求。遗憾的是养鱼需要很多水,这是大明北地的劣势。
最后依出肉率,王斗决定还是以养猪为主,其它为辅。
不过这时候养猪也不容易,这时候大明朝的猪,养一年也不过一百三十斤,或是一百四十斤,生猪出肉率大概便是七十斤到八十斤肉。两百多斤的大肥猪约要养两年,这个时候也没什么剩饭剩菜之说,人都不够吃了,猪还有得吃?只得吃猪草加些糠,也是需要大量的人手出去讨猪草。
而且大规模养猪,会下仔的母猪与众多的小猪仔也不好找,王斗决定先养一百头猪吧。

王斗决定养猪的消息传出后,当时就在靖边堡内成为热门话题。
齐天良接受了王斗让他去购买猪仔,鸡仔鸭仔、鱼苗,羊羔等重任,带了银子,还有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军户等,踏遍了保安州各地,甚至最远还到了怀来等地,最后才买齐了王斗需求的畜类苗种数量。
在齐天良带人去购买畜种的同时,王斗也调了一批的靖边堡军户,在百户渠一带建了一个畜场。
猪羊等当然不能养在堡内,只得建在堡外。在百户渠的末端,这里已经淤塞废弃,由于大水车的引水灌田,水流到了这里,便汇成了一片的水洼之地。
王斗让人在这里挖了几个鱼塘,在鱼塘的上方用土垫高,在这里建了几个猪圈。在猪圈的旁边,又建了一些的鸭圈与鸡圈。
以后猪吃猪草与糠,鸡鸭或是吃猪的粪或是自己出去找吃的。下面的鱼则可以吃猪粪、鸡粪与鸭粪。这些粪吃不完的,还可以拿去肥田。形成一种循环饲养方式。
此外离畜场不远,隔着一片洼地与水沟,还种了十几亩的菜地,以供养靖边堡的军户吃用。菜地的肥料,就可以取之于各种鸡鸭猪粪。
王斗的规划,不但让靖边堡的军户们新奇,就是此后辛庄,董家庄与舜乡堡的军民闻听的,多有好奇地赶过来看热闹。
其实王斗的做法并不新奇,这种循环饲养方式,在明万历年时苏州常熟一户叫谭晓的人家就有做过。
崇祯八年六月初,齐天良带着那些军户浩浩荡荡的回来,买齐了王斗所要的东西。
此行他跑了很多地方,最远到了怀来城内,他向王斗汇报此行经历时,嘟嚷的只是骂现在大明物价之贵,往日一头小猪仔只要银六钱,现在要一两多。往日一头可产仔的老母猪只要银钱十两,现在升到了十三两。加上购买鱼苗,鸡鸭苗等,此次他带出去的银子又花光了。
不过猪仔,鱼苗等买齐后,这个百户渠畜场便也开始正式运转。
王斗让陶氏选用了一批靖边堡的妇女,一些老弱男子,还有一些有劳动能力的孩童去放鸭放羊,养猪种菜。
他们的月粮工钱同样也是由堡内支付,这让这些得到工作的靖边堡军户都很高兴,他们又多了一条补贴家用的路子,让家人可以过得更好。

现在的靖边堡城内,一排排的都是军户的营房,分几条街巷隔开。
很显然的,现在堡内各军户没有独自购买土地与建盖房屋的能力。而且堡内的空余土带也不多了,所以家家户户都是住于营房内。现在的靖边堡也是严禁外人随便进入。如有堡内军户要带外人进入的,事先都要经过报备,事后也需要仔细的盘察。
在堡外兴建畜场的同时,王斗还决定在堡内兴建一个公共澡堂,这是王斗盘算良久的。
北地用水向来不便,特别是眼下大明气候越来越干旱,各地用水就更是困难。连保安州这个相对较好的地方,很多人都是洗澡困难,特别是女性,除了新年、端午与中秋三节外,她们平常都不怎么洗澡擦身。这容易造成各种疾病的流行。
从明中期起,大明许多地方兴起了公共浴池澡堂,不过这仅限于一些大城市,而且出入澡堂者以男性居多,女性多半还是在家里沐浴或擦身体。
所以在建好畜场的同时,王斗决定调动人力在堡内兴建一个公共澡堂。
这显然很受堡内军户的欢迎,没人不喜欢洗澡的,不过建澡堂就是需要许多的水与煤炭,成本不小。
不过王斗还是建了,地址就选在西街,离街角一口水井的不远处。同时在澡堂内又打了一口井。
眼下大明的澡堂通常有池堂和官堂二种设备。前者为大浴池,众多人可以同时入浴,后者单独一室,仅容一人,或是仅容数人,内中还有为客人打水或搓澡之人。靖边堡的澡堂当然没有官堂,在这里,不论是兵还是官,大家都是一样的坦诚相见。
大明的澡堂均不许妇女入浴,不过王斗决定还是造一个女客区,让堡内的军户妇女一样的享受澡堂洗浴之乐。
王斗这个决定让堡内军户私下议论不停,虽说妇女们闻听后人人欢喜。
堡内几个军官,如韩朝、杨通,齐天良、钟调阳、钟荣几人也认为太惊世骇俗,对王斗的声名有碍。他们当面不好对王斗讲,便公推了大嘴巴韩仲与高史银前来劝说王斗。
听了二人滔滔不绝的劝说,王斗沉默了一会,他道:“听闻宣镇,甚至是京师内,这些年来接连发生疫病,百姓死伤无数,你二人知道为什么吗?”
二人自然是摇头,他们哪里知道京师内的事情?
王斗道:“就是脏乱,由于街容没有清理,各地蝇蚁鼠虫遍地,加上百姓无水清洗身体,更容易沾染疫病,那些女子同样是我们堡内的居民,如果她们染病,我们同样无法幸免,所以勤以洗身当为防止疫病第一要务。”
二人都是呆了一呆,韩仲又道:“只是男女混杂洗浴,这会不会…太那个了?”
“男女混杂洗浴?”
王斗哭笑不得,没想到传言会变成这个样子,他道:“哪里是男女混杂洗浴?那些女子们,她们专门有自己的池堂,男子是不得入内的。”
“哦。”
二人一齐点头。高史银呼了口气,脸上神情不知道是高兴还是失望。

在兴建澡堂的同时,王斗还让人在堡内兴建了几个公共厕所,避免堡内军户乱倒马桶污染环境,同时又能收集到大批优质肥料。
等堡内澡堂与公共厕所建好后,靖边堡的军户就要开始准备粮食的收获了。
这天王斗正与齐天良在官厅内商议到时的粮食收获情况,这时一个军户脸色怪怪的前来禀报,说是堡外又有一个女子前来投靠,希望总旗大人能够收留。
第048章 纳捐
王斗来到南边的永宁门前,只见那边跪着一个女子,旁边围了一大圈的人,都在旁边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见王斗出来,众人纷纷道:“大人出来了。”
赶忙给王斗让开了一条路。
王斗走上前去,看地上那个女子,不由吃了一惊,看她的脸容样貌,分明就是那日后不知所终的许月娥。
看她神情憔悴,脸色白的厉害,身上还有些血迹与伤痕,不知是从哪里来的。
听到动静,许月娥抬头看了王斗一眼,深深地拜下身去:“民女许月娥,前来投靠,望大人收留。”
钟荣此时站在王斗身后,他低声道:“大人,此女不祥,不可收留。”
齐天良与杨通也是这样说。高史银本来站在王斗身旁,此时都是无意识地离许月娥远一些。
旁边各人的议论,也是不时传来:“听闻这许月娥被鞑子糟蹋过…”
“是啊,这还不算,听说她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杀了。”
“这样的女子如果进入我们堡内,大伙儿非倒大霉不可…”

听着旁人的窃窃私语,许月娥却是神情冷漠,只是一动不动地跪着。
王斗道:“无妨,堡内正好缺乏人手,就让她留下吧。”
王斗一言而决,立时众人都静了下来。
王斗叫了陶氏来:“齐大嫂子,你安排一下,以后许姑娘在堡内做什么事。还有,你煮些粥给她养养身子。”
陶氏满面笑容地应了一声,看了那许月娥一眼,招呼她道:“小娘子,请随妇人来吧。”
许月娥低声谢了王斗一声,便起身蹒跚地随陶氏进堡而去。
留在一大帮的军户在那里窃窃私语。

陶氏将许月娥安排在南街一处营房内,里面住着同样都是被后金军掳过的女子。
许月娥在营房内休养了几日,每日都是足不出户,只有谢秀娘闻听消息后,抓了一只鸡去看望她。
几天后,许月娥被陶氏安排去畜场喂猪,她一言不发便去了。
此时已是崇祯八年的六月中,算起来已是后世的阳历七月,保安州各地的冬麦高粱等作物相继收获。
王斗的军事训练也是暂时停止,各队的战兵纷纷随自己的家小下田干活,在各个地里收割庄稼。
最后的统计,去年开垦的田地,今年春开始播种,每亩谷子与高粱的产量都达到七、八斗左右,其中靠近百户渠的军户田地每亩收获有八、九斗。离水渠远的,依赖灌井灌溉的田地,每亩收获也有五斗,六斗的。
算算近了秋,还可以播下冬麦,这样一年下来,连麦子,连谷子、高粱等杂粮算在内,众人一亩地收获可达到一石多,近两石的粮食产量。而且堡内第一年还不征收他们的税粮,田地所得都是归他们自己所有。
看着这些粮食,那些分下田地的军户欢天喜地,个个是喜笑颜开,好是闹腾了一阵。那些后来的,还没分到田地的军户也是个个羡慕万分,只希望赶快开垦荒地,好让自己也分下田地。
董家庄管队官张贵闻听王斗屯田第一年便有这个成绩,也是非常惊讶。舜乡堡的防守许忠俊闻听后,也是非常欣慰。此时他已经病重卧床,便让自己的心腹许禄带人前来慰问。

在大明北方,每户人家二十亩地,其实并不能让自己过上安稳的生活。一户人家几个劳力,至少需要四十亩地,或是五十亩地,才可以养活一家老小,并应对卫所官府的税粮支纳。
王斗准备在秋播前沿着董房河再开垦一些荒地,给那些原来及后来的军户们再分配一些田地,以后堡内的军户每户至少都要拥有四十亩的田地。
关于秋播前的土地开垦,王斗就交给齐天良了,由他组织堡内的人力,力争在秋播前再开垦一批田地出来。还有新田地的水利建设,各地的灌井挖掘,也要同时进行。

在田地的小麦收获后,母亲钟氏也是来到靖边堡内。那边的王家宅院,王斗则是雇佣了两个老年军户打扫看护。
其实钟氏很舍不得离开辛庄,那里有她的田地宅院,不过她不想让儿子忧虑,毕竟住在靖边堡内更为安全,也可以时时见到儿子。
眼下王斗的总旗官厅是设在南街的北端,就靠近靖边墩的围墙,这样万一靖边堡被敌军攻陷,自己还可以退入靖边墩内,凭借最后一道堡垒防守。在靖边墩内,王斗同样设立几个墩军每日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