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这架大水车便成为靖边堡的一个奇观,往后人谈到靖边堡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这架大水车。

人群中,王斗自然是非常高兴,在回到堡后,他慷慨地支付了那帮工匠们的工钱,同时还流露了招揽的意思。
这群木匠都是心动,其实他们世代官匠,都没什么自由,平日里也是饥寒交迫。此次前来靖边堡做工,也算是租借,他们得到的工食银大部分都要上交,最后到自己手上便没有几文钱了。
比起王斗的慷慨,靖边堡的待遇当然更让他们心动,虽然这里环境暂时还差了点,不过这又有什么?只要能吃饱穿暖,到哪里都是天堂。只是他们的户籍不在靖边堡内,要留在这里很有难度。
王斗也是沉吟起来,他现在有了一批打制兵器的匠户,户籍是从舜乡堡转来的,当时是通过舜乡堡百户杜恭的关系,或许自己为了留下这批工匠,自己又要到处送礼了。
自己还是需要试试,还有眼下在靖边堡建堡的那群工匠将来同样也要留住。

这些时间,木匠们的主要精力是放在建造兰州大水车上,在大水车建好后,他们主要目标便转向那几架灌井水车。
制做灌井水车的难度比大水车小得多,很快的,那五架灌井水车也是造好了。
王斗看过这种灌井水车,其实算是一种改进型的龙骨水车,造价在十余两,引水后最大极限可以灌田二十余亩。
王斗其实心中有一种更高效率的引水水车,那便是后世的管链水车,又称“解放式水车”,由机架、锥形齿轮、链轮、链条、圆皮钱、水管和牵引杆等组成,同样由畜力带动。
不过这种水车技术含量大,那齿轮、链轮、链条几部分就非常难造,而且需要铁料多,耗费大,还是用这种大明灌井水车慢慢引吧。

此时已是进入崇祯八年的二月初,后世阳历则是在三月的二十几日,春耕马上开始了。
在去年时,靖边堡军户曾有开垦荒地一千多亩,靖边堡军户五十五户,暂时每户分地二十余亩,各户以抽签决定公平。分到田地后,众军户都是感激涕零,从此他们有了自己的田地,生活便有了盼望。分了田地了,他们的根也就深深地扎在这块地方了。
而经过商议,王斗,韩朝、韩仲、齐天良等几个军官暂时不分田地。
眼下靖边堡疏浚了百户渠,又建了水车,开挖了灌井,各人引水灌溉己没有问题。
在种子上,王斗已是让齐天良与杨通二人去买了一批粟与高粱的种子,靖边堡错过了去年冬麦的耕种,只得在今年开春种这些杂粮了。
这粟北地称为谷子,在南方,则是将稻谷称为谷子,不过粟与高粱一样,二者都是生育期短,耐干旱,耐瘠薄,适合在春天与刚开垦的土地上播种。等到了秋天后,再种些冬小麦吧。
眼下靖边堡内有耕牛十九头,按每户军户分一头牛的话,还需再买三十几头,此时牛价略有低落,不过一头牛也还要六两多银子,再配上犁具等,怕又要花去二百多两的银子。
舜乡堡的百户杜恭几次暗示自己到他堡那家牛市行去买牛,王斗打听过,原来那家牛市行是他妹夫开的,牛价也很贵,现在一头牛还要七两的银子。不过王斗显然不能只考虑这贵多少的问题,想了想,他还是决定去舜乡堡那家牛市行再买一批牛回来。
此外,王斗还需要买一批骡马,灌井引水需要畜力,同样的,齐天良的辎重队也需要畜力车马,随着以后靖边堡规模的扩大,这种需求还将越来越旺盛。
就在王斗拿出银子,要让齐天良、杨通带些人去舜乡堡买牛买骡的时候,这时王斗接到张贵派人来的紧急通知,防守官许忠俊大人,今日将来靖边堡视察。

在去年王斗将靖边堡的屯顷文册上缴报备后,许忠俊就非常惊讶,当时就想着去靖边堡视察一下,看看王斗的屯堡成果。过后由于事务繁多,一直到了今日,他才带着人前来。
他一行人浩大,除了护卫家丁外,舜乡堡佥书、管理所内屯田的副千户杜真,百户杜恭,还有董家庄管队官张贵等人都是陪伴在旁。王斗带着韩朝等人,还有众多的靖边堡军户在堡外迎接许忠俊一行。
许忠俊仍是穿着一身的千户官服,腰间佩着麒麟铜牌,他骑在一匹膘肥大马上,似乎就是那日王斗缴获后金军马匹中的一匹,看他似乎有些病容,不过举止仍然沉稳,眼神仍然锐利。
在王斗的带领下,许忠俊等人参观了堡内的营房、粮仓、草料场、武库几处地方,看短短时间内王斗就能将堡内建筑修建如此,许忠俊一行人都是点头。
看他们赞许的样子,王斗等人当然也是心下自豪。
不过现在靖边堡的堡墙还没有修建,只是在南向开了一个口,未来的靖边堡,也只有南门一个出入口。
看过堡内后,许忠俊等人去董房河边看那架声名鹊起的靖边堡大水车,各人都是兴味昂然,显然对这架大水车很是好奇。
第一眼见到这高达十余米的庞大水车时,许忠俊等人都是吃了一惊,显然是被震住了。
看着那转动的水车,不断的将水引到渠边,许忠俊不断询问王斗,听到这水车灌溉能力达到三百亩时,许忠俊的眼睛一亮,不过听到这水车造价达百两之多时,他的眼睛又是暗了下来。
最后他仔细观看那水车,口中不时惊叹着。
杜真,杜恭,张贵几人都是陪在许忠俊身边,他们也是听到许忠俊与王斗的对话,不过不比许忠俊,他们看向王斗的眼神分明露出一种奇怪的神情,显然是想:“这么贵的水车也造,这王斗真是个败家子。就算他剿匪分到一些钱米财货,也经不住这样败啊。”

看过这水车后,王斗又陪着许忠俊等人去看靖边堡那些开垦的耕地。
一行人在百户渠旁而行,田地,水渠,灌井,许忠俊一一看过,不时的点头,这王斗自愿请命前来屯堡,确是很有能力,短短时间内就做出了这么多的成绩,这让许忠俊越是对王斗欣赏,如果别的屯堡的屯官都有王斗这么上心,那千户所内的屯田情况,将会越来越好。
他想起一事,问道:“马上就要春耕了,王斗你堡内的耕牛种籽,可是充足?”
第041章 春耕
听许忠俊这样说,王斗道:“回大人,卑职己让人买来一批稷与蜀黍种子,马上就可以耕种,只是耕牛犁铧稍嫌不足。”
许忠俊问王斗现在堡内有耕牛多少,王斗说了。
听闻靖边堡现在只有耕牛十九头,许忠俊皱了皱眉,他转向杜真道:“杜大人,王总旗一心为所内屯田,你这个上官,可有给于王总旗帮助?”
杜真忙道:“回大人,当日王总旗前来堡内,下官第一时间便有令属下拨出物质资助。”
杜真的头转向身旁的杜恭,杜恭忙上前道:“回许大人,当日王总旗前来堡内,卑职立时拨下了一批耕牛种籽,此事王总旗是知道的。”
许忠俊平静地道:“有拨下多少?”
杜恭半晌才低声道:“有耕牛四头,犁具三副,锄头二十把。”
旁边的张贵嗤的一声笑:“好大的手笔。”
想想当日自己拨给了王斗十户军户,五头牛,一石米,十五把锄头,一个千户所还没有自己手笔大,张贵就忍不住洋洋得意。
杜真阴沉的目光看了张贵一眼,而见许忠俊神情不善,杜恭硬着头皮上前解释道:“眼下我们堡内也是缺乏耕牛农具,诸多屯堡也常常前来讨要,所以…”
许忠俊不语,正在杜真与杜恭不安时,他淡淡道:“再拨下二十头耕牛与犁具与王总旗堡内。”
杜恭连声道:“是是,卑职省得,卑职省得,回堡后马上拨下。”
许忠俊环视各人,意味深长地道:“人才难得,尽心人少,大伙都应当多多帮助才是。”
一片的应和声,很多双嫉妒的眼睛都是看向王斗,上官如此赏识,看来这王斗飞黄腾达只在当日。
那边杜真与杜恭互视一眼,二人都是深深看向王斗。
许忠俊又唤来王斗跟前,看着他道:“王斗,只要你尽心为所内屯田,本官定会全力支持你。”
王斗深深拜谢:“多谢防守大人厚爱,卑职一定尽心竭力,将堡内屯田搞好。”
许忠俊满意地点了点头。

视察完毕后,许忠俊一行人回到堡内,王斗当然是杀猪宰羊,在官厅内宴请这一行人。
在席中,趁着许忠俊高兴,王斗言道自己堡内缺乏工匠,希望许大人能拨下一批匠户,正好造水车与建堡的那批土木工匠正在自己堡内,就要他们好了。
许忠俊点头答应了,此外他又谈起了去年董家庄剿匪之事,这剿匪只是当地守官安靖职责,军功并不算厚,加上王斗等人刚升不久,这功劳上报后,想必各人到时只是记功一次,作为未来的军政考核罢了。

许忠俊一行人回去不久,杜恭便押送来了二十头的耕牛犁具,对上王斗时,他的脸色有些不好,不过在王斗再向他私人购买十余头的耕牛犁具后,他的脸色才由阴转晴来。
很快的,那批工匠的户籍也转到靖边堡这边。他们中除了一批工匠是保安州城的匠户外,大多数是属于舜乡堡与董家庄的匠户,他们的户籍转移,也就是许忠俊的一句话。
连上堡内那批军匠,加上拨来的几户工匠,最后到王斗手上的匠户有二十余户,那个造水车的老匠户籍也在其内,很是让王斗高兴了一阵。
这些工匠的家口王斗都为他们妥善安排在营房内,有了这些时间在靖边堡的经历,众匠户都是安心,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他们这三群人各有一个小头目,不过王斗统一让他们由匠头李茂森统带。
这二十几户匠户,连上原来堡内的军户,现在靖边堡共有户七十多,三百多口人,算是一个颇大的屯堡了。

崇祯八年的二月初七日,靖边堡总旗官厅前面。
“大家都排好队,一个个上来领牛与米,要有序,不要乱。”
齐天良站在王斗的身前,对着眼前的众军户大声喝道。
王斗稳坐在一张椅子上,韩朝、钟调阳几人站在他旁边观看。在王斗的身旁,还摆着一张桌子,钟荣正一一为众军户领下去的米粮农具作着登记。
在前几天众军户分了田地后,今日王斗又给他们分发耕牛与犁具种子米粮等。为显公平,各人都是抽签决定耕牛所有,以免人人争抢壮牛,而相对瘦一些的牛则是无人要。
当然了,牛与犁分下去后,与外面那些水车一样,只算是堡内租借,所有权还是属于屯堡所有。以后各人也需善待耕牛,每几个月屯堡都专门有人下去查看。此外,众军户还一一借取米粮,以作为到秋收前各人的口粮。
王斗坐在椅子上看下去,下面众军户个个喜形于色,分到耕牛犁具时也都是千恩万谢。有了田地,加上现在分下的耕牛犁具,以后老婆孩子热坑头的美满生活便伴随着他们。
王斗感慨,自己的田地政策已经走到尾声,分田到户后,以后要过什么日子,只能看这些军户自己了。不过历史证明在拥有土地后,那些自耕农焕发出的极大热情,还有他们为维护自己利益那种不顾一切的精神。
军户们分牛分犁时,一干匠户们也是在下面羡慕地看着,不时低声的议论几句。当然了,他们虽没有分到田地耕牛,不过王斗每月都会支取给他们稳定的工食口粮,干得好还有奖励,他们对现在的生活也很满意。
王斗已是决定,以后堡内的屯田事务便由齐天良督促监管,他平日除了督促军户们勤力耕种外,以后堡内有什么公共建设,齐天良同样要督促军户们派出丁口来应役。
王斗不可能事无巨细都来自己处理,自己身边的老人也就这几人。众人中,也就齐天良比较精通种田之事,加上他识字点,堡内屯田之事不交给他交给谁?
所以齐天良除了管理辎重队的事外,以后便是由他主管堡内的屯田等事了。可怜齐天良以前只是一个墩兵,现在要管这么多人,不免压力很大,唯恐行差踏错,误了王斗交给他的重任。只有他老婆陶氏非常欢喜,一个劲的给自己男人打气。
齐天良已是决定,以后要多学点字,多学点算术。

这天分完牛犁,外面灌井内的水车已是安装好,第二天,靖边堡内便组织盛大的春耕仪式。
百户渠旁已是搭建好一个茅草厂,王斗还花了二两银子,从州城内请来一个戏班一路擂鼓鸣锣,吹吹打打,并让众人抬着纸扎的春牛、犁具等,由靖边堡内一直迎至茅草厂内。
沿途众军户们鸣放鞭炮,将米、黄豆等抛向纸扎的耕牛,表示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纸扎等春牛抬到茅草厂后,王斗焚香祀奠皇天厚土,领头三伏三拜,众军户们跟随在后依礼参拜。祭奠完天地神祈后,王斗亲自扶犁,演试用牛犁田,以示开始春耕,围观的军户们吆喝声响彻云霄。
最后又将纸扎的春牛抬起游了靖边堡内外几圈后,将这纸扎的春牛烧掉,春耕仪式才结束。
从这天起,靖边堡紧张的春耕便是开始,田间地头到处响起了军户们耕种的快乐歌谣:
“秋耕深,春耕浅。春耕如翻饼,秋耕如掘井。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春耕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耕好耙好,光长庄稼不长草。庄稼不认爹和娘,精耕细作多打粮…”
齐天良到处紧张地督促军户们干活,而堡内那三队战兵也是同时下田去帮助家人干活,他们都是家内壮实的丁口,家内的顶梁柱,家里活计离不了他们。
现在的王斗,还没有养脱产的军人。当然他也考虑到这个问题,不过如果要脱产养这三队战兵,每月至少要给他们粮米一石,这样才能弥补他们家内丁口带来的损失,还有各人的兵器盔甲马匹豆料等,种种算下来,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或许自己该再去剿几次匪了。

春耕时节,靖边堡军户在紧张耕作同时,王斗也是回家帮忙了几天。
眼下的冬小麦已是开始返青拔节,正是追肥除草关键,人说春雨“贵如油”,和往年一样,今年保安各地雨水仍是不多,还需浇水。
好在王家的地头已经打了灌井,再加上王斗,韩朝、韩仲、高史银、钟调阳几个壮汉的帮忙,王家那几十亩地,轻轻松松很快就完成了。根本无需钟氏与谢秀娘两个妇人下田帮忙。
此外王斗年初还在董房河西岸买了二十亩荒地,不过王斗暂时还是让那些土地荒废在那,等以后土地与人口多了,再考虑在那儿建一个庄田吧。

约到了清明这天,靖边堡军户们的春耕播种已是全部结束。
清明这天,王斗给军户们放假了两天,同时自己也是回家扫墓,祭拜亡父先祖等。
第三天开始,王斗便决定组织全堡的人力开始修建堡墙了。
第042章 修墙
由于从四倾梁匪寨那边拆回大堆的木料石料,所以建造堡墙堡寨的原料可说充足。
不过木料石料虽是不缺,但修建堡墙,却需要大量的黄土夯泥。
夯筑过程中,挖土,和泥,脱坯,晒干,同样需要大批人手。
王斗只是调动所有的靖边堡居民帮忙,几百口人,无论男女都是上阵,那些匠户的家口同样出来劳作。
“大人,以青石为墙基,先需经过打磨,夯筑堡墙,同样需要用浆汁粘合。”
在王斗前面,大批挑着簸箕、箩筐的男女沿着堡墙边来回运土奔跑,一些工匠在指挥靖边堡男丁打磨石料,一些工匠则在指挥男丁夯筑堡墙。场面热火朝天。
此时在王斗身旁的,除了韩朝等人外,便是那个制造水车的老匠,他虽是木匠,但同样精通土木泥工。
“浆汁粘合?”
听了老匠的话,王斗有些奇怪,他不知道夯筑堡墙还需要用浆汁粘合的,而且这浆汁又是何物?
经过老匠的解释,王斗才明白。原来这古时修建城墙,是用黄土浆、河砂、石灰、糯米浆混合成一定比例制成三合土,如此夯筑的堡墙才经久坚固,难以隳坏。甚至有些地方筑墙时还要加入狗尿,当地相信如此可以避邪,当然对王斗来说就算了。
黄土、河砂好说,想到要用去大批的糯米,王斗就忍不住一阵阵心痛。旁边的韩仲等人同样露出可惜的神情,糯米啊,他们平日都是舍不得吃,没想到却要砌入到这堡墙中。
不过按老匠说的,如此夯筑堡墙才坚固耐用,可历数百年,而且这也是古时最普通的筑墙手法了,在一些大城或是宫廷内,他们夯筑堡墙,如果外面要包砖,除了加入大量的糯米汁外,甚至还要加入大量的黄糖、蛋清、红豆等物制成粘合剂,这所费的钱更是不计其数。
听了老匠的话,王斗还能说什么?只得交待一句:“一定要保质保量。”
然后又到处巡视了。

在王斗与众工匠的规划计算中,靖边堡的堡墙比董家庄略小,周长一里零几十步,堡墙高约十米,城基厚五米,不包砖。南向设南门一座,门上筑城楼,外设瓮城,再有护城沟壕一道。
在堡外,再建一个供军士操练的较场,供军官坐镇指挥和休息的演武厅。
而在堡内,街巷打算都用山石铺就,两旁有排水沟,同样用石头铺就。由于靖边堡的地形是北高南低,这样如有下雨,便容易排水,不存在雨涝积水之患。同时在南门外建一个石坑,未来积水直接经水道从堡内排入石坑外,那水便用于堡内人畜之用,甚至可用于将来的田地灌溉。
这个构思是王斗想出来的,经工匠们商议后认为可行,同时对王斗的奇思妙想赞叹不已。
在街道建好后,由于堡内已是事先规划出一块块的土地,日后堡内的军户或是外来居民,如果不想住营房的,都可以从王斗手中购买土地,在划分好的地块上建自家房子,最后全堡的人合资兴修庙宇、戏台等公共建筑。
有了王斗与工匠们的设计,靖边堡的军户们只需好好劳作便可,王斗等人估计这堡墙要建好,约需要二、三个月的时间。
高强度的劳作需要耗费大量的米粮,虽然王斗不可能让众人吃白面,不过小米杂粮,黑面饼子王斗可以管饱。高强度的劳作同样需要荤腥,否则体力支持不了,容易尿血。
王斗同样与去年开荒时规定一日荤,五日素,清晨给于早粥,每十人七日给酒一杓。
有王斗这样的上官,加上建设自己的家园,虽然活很重,众人干劲都很足。不过王斗估计,按这样下去,等堡墙建好后,自己去年剿匪得来的钱米又要去了一半。

靖边堡立堡以来,堡内军户们的生活是有目共睹的,虽然每天要干活,但却人人可以吃饱,在这个年景中,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且王斗等靖边堡的上官体恤下属之名也是远扬,特别是那王总旗还是敢杀鞑子的好汉,去年还随军剿灭了残害百姓的四倾梁匪徒。待人和气又有能力,经过口口相传,靖边堡对各人的吸引力越大。
从今年年初起,陆续都有一些民众军户前来投奔王斗。
王斗对人口的需求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投奔的人他都是收下,让钟荣将他们一一登记入册,发给他们靖边堡的军户帖。
当然了,这其中有些人还是别的千户所的逃军户籍,收下他们,难免将来会引起一系列的纠纷,不过进入自己嘴中,王斗又岂能往外推?照收不误。
前来投奔的人中,有一些还是单独的女子,这些女子都很眼熟,王斗记得她们是去年自己与韩朝等人夜袭后金军后所救的女子之一,听闻她们获救回去后大多日子不好过,曾有几人因忍受不了风言风语而自尽。想起当日王斗对她们说的话,再打听当日的恩人已是升为总旗,并在靖边墩这边建堡,她们便一一前来投奔。
王斗收下她们,吩咐陶氏与刘氏二女好好安排她们,二个妇人都是满口答应,特别是陶氏,答应得更是响亮。这些时间内,堡内的女子都是听二女指挥,洗衣做饭杂物等,都是由她们的安排,这让两个妇人颇有春风得意的感觉。
崇祯八年的三月初,正是谷雨这天,又有十余户流民满怀希望地站在王斗面前,希望王斗能收留他们。
王斗当时正在总旗官厅内与众人商议事务,听到又有一批流民前来投靠时,他忙带着众人出来。
看到这批流民,王斗吃了一惊,只见这群流民约有十多户人,五十余口的样子,是这些时间前来投靠靖边堡人数最多的一次。看他们都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而且操持的都是同一个口音,似乎是同一个村庄出来的人。
这些人站在南门前,都是用畏惧的眼神看着周边各人,同时眼中又是满怀希望。
在他们周边,一些干活的靖边堡军户不时对他们指点议论着,看着这些悲惨的流民们,靖边堡的军户们才发现自己的幸福,想当年自己与他们一样,现在却可以吃饱穿暖,这让他们说话的声音更为响亮。
王斗一行人出来时,见那些流民周边围了一圈人,杨通走上去大声喝叱道:“你们干什么干什么,都不用干活了吗?”
众军户们轰的一声散了,又继续干自己的活,不过各人的耳朵都是高高竖起,时刻注意这边的动静。
众流民见一个年轻的军头走出来喝叱众人,似乎很有权力的样子,众人都是下意识的身子一缩。不过见这人相貌堂堂,却是嘴上缺了两个门牙,这让他说话有些漏风,语音不清的样子。
再看过去,众流民看到如众星捧月一般被众人围着的王斗,看他虽是年轻,却是身形高大魁梧,气势不凡,刚才那个喝叱各人的军头也是满面笑容地回站到他身边。
众流民知道这就是那位远近闻名的王斗大人,纷纷跪了下来,哀求道:“求王大人收留。”
王斗闻到这些人身上多日未洗澡的酸臭味,再扫了这些饥民一眼,从男人到女人,从老人到小孩,个个眼神都是期盼,他问道:“你们是从何而来?哪里人氏?”
其中一个老者出来叩头,他颤声道:“小的等是从怀来而来,家内遭了灾,田税又重,只得出来逃荒,闻听大人仁义,特来投靠,希望大人收留。”
立时又是一片的叩头哀求声。
齐天良一直注意着王斗的神情,见他略一点头,当下走上前去,大声说道:“大人开恩,愿意收留你们,不过你们需谨记我们靖边堡的规矩,来到堡内,需得尽数加入军户,不愿者立时驱逐!”
“以后我们屯堡会组织你们开垦荒地,并借于耕牛犁具等物,日后分下田地,第一年,堡内给大家免征税粮。第二年,每亩屯田征粮一斗,以充付先前支借的牛具等银。第三年起,每亩开征屯粮二斗,你们可是愿意?”
这些怀来来的流民事先都听过靖边堡的规矩,眼下这个世道,能吃饱穿暖才是重要,民户又比军户好在哪里?更不要说到时还有自己的田地耕牛分配,此后大家都可以过上安定的日子,眼前的那些军户就是例子。
当下人人叩头道:“全凭大人作主!”
王斗让齐天良把这些人安排下去,先煮一些粥给这些人吃,然后让他们到河边去洗个澡,免得有什么细菌带入堡内。此外,又吩咐钟荣将这些人一一登记入册,发给他们军户帖,以后他们就是靖边堡的军户。
王斗又为这些新的军户安排了营房宿舍,等这些人休息几日后,便让他们修建堡墙干活,有了这些新加入的人丁,或许堡墙的修建可以更快些,等堡墙建好后,又要组织这些新的人手开垦荒地了。
最后王斗拿来钟荣的文册一看,不由吃了一惊,年初到现在,新加入的军户已经有三十余户,一百多口人。连原来的军户匠户,现在的靖边堡已经有户上百,人口四百多了。
现在靖边堡的人口规模已是超过辛庄,与董家庄齐平。
第043章 形势
崇祯八年三月中,谢秀娘又来到靖边堡内。
她穿着王斗送给她的那件翠绿丝绸斜襟袄,神情有些怯生生的,显是怕王斗又责怪她。
王斗叹了口气,只是让她留在堡内,不过要求她这次不可过于操劳,堡内的活计,也不得偷偷地去干。
谢秀娘见王斗让自己在堡内住下,高兴地答应了。
此后她就随在王斗身边,为他干些洗衣做饭的事,有时也随陶氏她们去为修墙的军户们送饭。
堡内的军户都知道谢秀娘与王斗的关系,人人见了她,都是恭敬地称她为小娘子。
王斗问起辛庄内的事,谢秀娘言道庄内家内都是平静无事,不过她提起了许月娥。
原来许月娥去年确是被后金军给污辱了,而且有了身子,到年底时那肚子便是遮掩不住,除夕夜那天更是被赶出家门,独自在外面结了一个茅屋居住,也不知道靠何为生。
庄人都是风言风语,漠视她的生死,只有钟氏怜恤她,不时让谢秀娘送一些米面银钱给她过日。此次前来靖边堡,谢秀娘曾有去看过许月娥,并劝她搬到靖边堡内来居住。
靖边堡内收留了一批惨遭劫难的女子,也曾引起了堡外的诸多非议,风言风语,王斗当然没有理会的兴趣。
而对靖边堡的举动,钟氏却是非常赞赏。婆婆的言行,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谢秀娘,谢秀娘也觉得王斗的做法很不错,为那些可怜的女子提供了庇护之地。
不过对于谢秀娘的劝说,许月娥只是倔强地摇头,一个人在茅屋内默默生活。
“母亲就是善心人。”
谈起这些事,谢秀娘崇敬地说道。
王斗默默点头,这许月娥只是遭受后金兵燹的众多受害者之一,当日自己与韩朝等人救下的诸多被掳女子,还有从四倾梁匪寨解救的那些女子,她们回去后大多日子不好过,陆续有多人自尽,这些女子事后大多前来投靠靖边堡。
听了谢秀娘的话,王斗叹了口气,道:“都是乡邻,能帮就帮点吧,母亲做得很对,你也做得不错。”
听了王斗的夸奖,谢秀娘喜笑颜开。

崇祯八年四月中,靖边堡的堡墙修建还是如火如荼。
钟荣似乎儿子犯了病,便请假回家照料数日,几天后他回到了靖边堡,不过神情却是难看。
王斗关切地问他儿子病情如何,钟荣只是道儿子并无大碍,找了大夫看后想必几天就好,不过他的神情仍是抑郁。
当晚,钟荣提了一壶酒找上王斗喝酒,言道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
王斗有些奇怪,这钟荣平日严谨有礼,并不怎么好酒,今日是怎么了?
此时谢秀娘与王斗都是住在官厅后的宅院内,王斗便吩咐谢秀娘炒几个下酒小菜,他与钟荣在厅内随意而坐,边喝边谈。
钟荣端起酒杯狠狠地喝了一口,抺了抺嘴道:“好酒,好菜,好惬意,似乎自小后,便没有过这么舒心了。”
说着又夹起一块肉片,放进嘴里大口大口地嚼着。
王斗看他今日似乎有些失态,象是受了什么打击似的。
他微笑道:“小时候?看钟先生的年岁,那时该是显皇帝当位时吧?”
钟荣说道:“不错,正是显皇帝当位时。”
他眼中似在回忆:“那时真是一个太平的时节,安宁,富足,悠闲,食用之贱,是现在想象不到的。记得自小家父最喜在黄昏觅几知交好友,一起高谈阔论,每日都是欢笑。当然了,我们这些孩童便在一旁捡些吃的,也是一乐。”
他笑了起来,一一谈起童年的记忆与趣事,语音中,似是对那个时代无限追忆。
王斗也是感慨,万历年算是大明的盛世年节,虽有三大征,但天下总体太平,特别是市民与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对于老百姓来说,那确是个黄金的时代。而当时的万历天子,市民小说《警世通言》则尊称他为圣明之君。
明亡后,遗民所著的《樵史》也依然怀念那时的盛况:
“…传自万历,不要说别的好处,只说柴米油盐鸡鹅鱼肉诸般食用之类,哪一件不贱?假如数口之家,每日大鱼大肉,所费不过二三钱,这是极算丰富的了。还有那小户人家,肩挑步担的,每日赚得二三十文,就可过得一日了。到晚还要吃些酒,醉醺醺说笑话,唱吴歌,听说书,冬天烘火夏乘凉,百般玩耍。那时节大家小户好不快活,南北两京十三省皆然。至今父老说到那时节,好不感叹思慕。”
两人感慨叹息了一会儿,钟荣的脸色转为难看,他叹道:“过去了,尽数过去了,自显皇帝后,这日子便是越过越差,眼下大明更是危矣!”
他沉重地拿出一份邸报,指着上面道:“荥阳失陷了,泛水失陷了,固始失陷了,凤阳失陷了,贼众势大如此,我国朝三百年江山,难道就此沦亡不成?”
王斗虽对明末历史较为了解,也知道崇祯八年历史上发生的这些事,不过邸报上白纸黑字,亲眼看来,仍有触目惊心之感。此时王斗才知道钟荣为何脸色如此难看,对他们这些文人来说,中都凤阳的失陷,对他们的打击是极大的。
而王斗也突然意识到,虽然自己对明末历史较为了解,不过也应当随时收集当时的情报了,比如这邸报的收集,便可以随时了解天下的动态,以让自己作出最正确的反应。
王斗呆呆地看着,钟荣又指着王斗手上的邸报说道:“贼势越众,官兵连败,只是苦了当地的百姓!”
钟荣提高声音道:“杀人,劫掠,屠城,这些贼匪什么事做不出?”
他越说越激动:“贼攻舒城时,官军坚守,贼便掠裸妇人数千于城下,少沮,即磔之。”
他厉声喝道:“妇人何罪?裸之磔之?贼凶恶如此,可有人性天良?”
他放声大哭:“形势如此,高皇帝地下有知,必当痛哭流涕。”
王斗默默地看着手中的邸报,听钟荣说到伤心处,他也是心下沉重。
这年来,保安各地虽然相对平静,但此时外界已是闹翻天。正月初时,农民军高迎祥、张献忠、老回回、罗汝才、革里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横天王、混十万、过天星、九条龙、顺天王等十三家七十二营大会于荥阳,声势浩大。
荥阳之会后,众人采纳李自成的“分兵定所向”之策,以革里眼、左金王击川、湖兵。横天王、混十万战陕兵。罗汝才、过天星扼河上。高迎祥、张献忠与李自成等略东方。老回回、九条龙往来策应。大明调西北边兵及南兵七万往河南会战,又命五省总督洪承畴出关统率,以山东巡抚朱大典协攻。
不过在这年中,农民军的战力已是发生了质的变化,洪承畴曾在这一年的奏疏中说道:“先时贼避兵逃窜,今则迎兵对敌,左右埋伏,更番迭承,则剿杀之难也。贼人人有精骑,或跨双马,官兵马三步七,则追逐之难也。”
在战斗力提高的同时,这些农民军仍不改手段的凶残。
崇祯八年正月初,农民军攻陷了泛水,屠城数日!
正月十五日,农民军攻陷了凤阳,杀死城中百姓数万,焚毁房屋二万多间,还剖开孕妇,取出婴孩挑于枪槊上戏乐。
正月二十四日,农民军攻打舒城,掠来霍山、合肥的妇女数千,强迫她们赤身裸体,置于城下,稍有反抗,便将她们凌迟分尸。
还是这年的正月,农民军连营数十里攻打滁州,由于攻打不利,便掠来村落妇女数百人,将她们集体淫辱后,又将她们的头全部砍断,将她们的尸体成排倒埋于地上,露出她们的屁股对着城上的军民,以为这样便可以克制城上猛烈的炮火。
明末官军军纪败坏,杀良冒功是常有,但象这些明末农民军一样动不动就杀人屠城,还抓来妇女集中奸淫,稍有反抗,便将其在城下凌迟分尸,这真是骇人听闻。举目四顾,只有关外的鞑子才可以与他们相提并论。
大明三百年江山到了现在,外有胡虏肆虐,内有流寇横行,令王斗平添了许多对局势的担忧。他不敢想象将来自己家人遇到这种事情会怎么样。再想想明年清兵入寇,保安州又在其冲,心下更增添了许多紧迫感。

最后钟荣踉跄而去,一路还放声悲歌,似乎是醉了。
而王斗则是呆坐了良久!

“大人,小的等这几个月来共打制鸟铳三十五门,腰刀十五把,长枪七十四根,请大人过目。”
虽说外面的堡墙修建如火如荼,不过王斗还是让李茂森领着那些铁匠在兵器坊内打制着兵器。
眼前这些兵器就是他们这几个月来的劳动成果。
王斗要求的兵器制造思路是朴实,大气,没有花巧,实用便好。一一看去,果然眼前无论是鸟铳还是长枪,都是坚固厚实,精良锐利。王斗满意地点了点头,在自己的奖罚制度下,这些工匠还是卖力的,打制的兵器可说都是上品。
王斗吩咐将这些兵器取回武库,立时又对这些工匠进入奖励,人人都是高兴。
此次王斗来,是要求李茂森打制一批盔甲的,第一批先打制十副,皮甲五副,铁甲五副。
李茂森自然是没有问题,当年他在卫城,无论火铳,刀枪,还是盔甲,他都有打制过,而且水平一流。
不过李茂森随后又有难色,无论是制做皮甲还是铁甲,都需要大量的皮革铁料,靖边堡内显然这两样库存都很少,需要向外购买,而且量还不少。
王斗大至了解下李茂森他们制作盔甲的方法,他们打制皮甲时,是先将牛皮或其它动物皮切成条状形,再将三四块条状革叠放一起,涂以树脂,最后用皮绳将其连结,这样便既坚固,又耐用。
制作铁甲时,则是先将铁料制成薄片,宽一指,长一掌。每一铁片钻数个小洞,然后分别将每两片铁片叠放在一起,再把这些铁片连结于三根皮带上,如此,便可制成铁甲,用同样的方法,还可制成马的护甲,或是人的胸甲。
这种制作盔甲的方法有些类似边地的蒙古人,简单,实用,不花巧,可以节省不少。
不过按李茂森估计的,就算这样,一副铁甲需要的铁料也是众多。眼下大明普通的毛铁,一斤价格约是在三分银左右,不过经过反复煅打的好铁,一斤至少要银一钱六分。
一副铁甲,最少需要几十斤这样的好铁,五副铁甲,五副皮甲,光原料钱,这就不是笔小数目。
不过王斗已是决心要打制出十副盔甲来。这几个月中,他已是向董家庄与舜乡堡购买了几批的铁料。此次众多的皮革铁料,显然董家庄内不具备,看来自己必须到舜乡堡去一趟了。
临行时,王斗忽然听到一个消息,舜乡堡防守官许忠俊似乎病体严重。
第044章 变化
王斗准备前往舜乡堡,此行带的便是钟调阳,高史银二人,此外还有几个堡内的军户壮丁,他们赶着几辆骡车,到时准备载运铁料等物。
年初王斗曾打算让韩朝新建一队,专门训练夜不收等探马侦兵,不过接下来的春耕及兴建堡墙,堡内所有的壮劳力都是下去干活。这让王斗与韩朝的计划也只是停留在纸面上。
韩朝、韩仲、杨通三人算是各领一队战兵,间接的,这些兵丁连同他们家口都算是三人管辖,干活训练作战大多如此。
眼下韩朝兄弟、杨通,齐天良几人都是要督促堡内的军户壮丁勤力干活,钟荣是个文人,有点闲的便是钟调阳与高史银二人,所以此次他们便随王斗前往舜乡堡了。
同样在年初,王斗从杜恭那买了一批的骡马车辆,花了他不少的银子,此次购买铁料,载重量大,正好赶几辆车马去。
一行人一早出发,进入舜乡堡内。舜乡堡还是一样的热闹,不过街道破旧肮脏,军民衣衫褴褛,神情麻木,却象是几十年不变似的。
王斗让几个军户先找一家客栈住下,他则是带着高史银与钟调阳二人找家店铺买了份礼物,打算先去防守官许忠俊府上探望一下。许忠俊对自己有赏识抬举之恩,现在他病重,合情合理,到了这堡内,自己都应当先去探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