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觉得有道理。虽然这样说有绝情不孝之嫌,可是这就是大姑娘,坚定,理智,果断,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一往无前地朝那个方向走。程瑜瑾做事总是充满了针对性,对自己没好处的事,她是不会做的。
程家,也在其中。
连翘说:“姑娘,您熬了一天,这才刚刚醒来,眼睛都没休息好,这就要做针线了?要不,您换点其他轻松的?”
“不用。”程瑜瑾转了转手腕,感到自己体内的力气和理智完全恢复,说道,“趁现在没事,我多绣几针,之后说不定就没空了。”
程瑜瑾做事从来不会被外人左右,连翘知道多说无用,便去东次间拿来了针线篓。连翘站在一旁,看了一会程瑜瑾配线,感叹道:“姑娘绣活真好。若是外面那些夫人见到了您的绣品,谁还敢吹嘘自己女红好?恐怕连绣庄里的绣娘也要没生意了。只是可惜,姑娘的绣品太少了,外人都不知道您的厉害。”
程瑜瑾轻轻一笑:“正是因为好,才要少做呢。”
“啊?”连翘惊讶,“不应该啊,东西好不应该多做吗?为什么反而要少做?”
程瑜瑾手上动作熟练又轻巧,她手腕转动,说话间便又压住一个线头:“多了就不值钱了,正是因为我送人的绣品少,拿到东西的人才觉得荣幸和珍贵。渐渐的,便是只有五分好,也被他们吹成七分好了。”
连翘想了想,似乎还真是这个理。她佩服得心服口服,若是寻常姑娘有程瑜瑾这一手绣法,指不定如何做衣服做帕子,送出去讨好长辈,给自己博名声。可是程瑜瑾却不,她看到的是长远的利益,于是更能忍耐片刻的好处。
连翘是彻底服气了,她眼睛都不眨地看了一会,渐渐觉得自己眼睛都不够用了。连翘揉了揉眼,好奇地问:“姑娘,那您现在是给谁做?”
程瑜瑾往常送人自己的绣品,无不是一些大型的、必要的场合,连翘想了很久,都没想到最近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程瑜瑾收了线,长长叹了口气:“给一位难缠的祖宗。”
“啊?”
.
程元璟看着一声素白的程瑜瑾,再看看放在自己眼前的绣件,难得生出些警惕:“你这是做什么?”
程瑜瑾笑着将自己亲手做好的点心一一陈列在小案几上,心想她对自己的祖母祖父也没有如此孝顺,如今倒是全用在太子殿下身上了。希望这位殿下看在她锲而不舍送礼的份上,对她照拂一二,多带些高门子弟回来,如果能顺便赐个婚就更好了。
☆、心思
程瑜瑾接连放了糕点, 笑着对程元璟说:“九叔这几日辛苦,我特意为九叔准备了一些点心,手艺粗鄙, 请九叔不要嫌弃。”
程元璟眯了下眼, 探究地看向她,程瑜瑾笑容不变, 整个人温柔又无害。
简直是孝顺侄女的标杆。
程瑜瑾保持笑容, 她其实很早以前就有这种感觉了, 她总怀疑, 程元璟对她有偏见。
她和霍长渊退婚时, 正好被程元璟看了个正着,偏见似乎从这里就开始了。之后徐之羡来宜春侯府小住, 程元璟每次看到都打发她去练字, 就连遇到了林清远, 她每次刚和林清远说上话,程元璟就将她岔开。
这不是有偏见还能是什么?
被皇太子针对, 程瑜瑾不敢有意见。可是,她钓金龟婿之路却不能被耽误, 即使拦路的石头是太子也一样。
程瑜瑾暗暗下了功夫, 打算趁这段时间程元璟名义上守孝,要有很长一段时间待在家里,她变着花样讨好这位祖宗。不求他扭转对自己的意见,只求他不要再阻拦自己和林清远见面。
程瑜瑾事后换位思考,猜测程元璟很看好林清远这个苗子, 自然不能坐视林清远落入一个居心叵测的女子手中。很不幸,程瑜瑾就是这个居心叵测的女子。
可惜,程瑜瑾在这方面和程元璟一样自我且独断,无论如何,她都不会放弃。那么,就只能让程元璟改变态度了。
程瑜瑾笑容更加深,她说道:“九叔,您这几日辛苦了,这是我为您准备的糕点。可惜不知合不合您的口吻,不如九叔尝一块?”
程元璟低头看她端出来的糕点,一碟梅花糕,一碟桂花糕,其中最巧妙的是茶叶糕。小巧的点心做成叶子的模样,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茶香味,颜色是清雅的绿色,上面甚至能看到纤细的叶子脉络,看起来如一块绿色的玉一样,清新精致,几乎叫人不忍下口。
程元璟低头看糕点,程瑜瑾就眼睛亮晶晶地看他,十分期待地等着他尝一口。程元璟其实不喜欢吃糕点,可是在她这样的眼神下,只好随便拈了一块茶叶糕。
程元璟本来想着多少给程瑜瑾些颜面,没想到糕点入口,却是意料之外地合他胃口。程元璟不喜欢吃甜腻的东西,口味偏淡,这些要求放在点心上就是强人所难,可是程瑜瑾偏偏能做出来。就比如这一盘绿叶糕点,模样精美,尝起来有一股草木的清香,甜的非常淡,隐约还有茶叶的清苦,完全不会因太甜腻而令人生齁。
程元璟尝完一块后,程瑜瑾眼睛都不眨地看着他,就差扑上来问他怎么样。在这样的目光下,很难有人能说出拒绝,程元璟本来打算说“还行”,可是被这样期待的目光看着,他莫名其妙改成了:“很好。”
程瑜瑾的眼睛中顿时迸发出亮光,眼角也不自觉弯起,宛如满天星河落入她眼中,明亮的让人恍惚。程元璟短暂地失神一会,想起上次宴会时,程瑜瑾格外注意徐之羡的饮食,霍长渊等人的是批量买来的,唯有徐之羡的东西,明显是单独置办,精心准备。程元璟那时虽不至于落得用大路货,可是也并无优待,而现在,他能感觉到每一样点心都是程瑜瑾亲自过手的。
程元璟说不出来自己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可是他的神情明显柔和了许多,连眼神也带上了微微的笑意。程瑜瑾亲自给程元璟倒了杯茶,放在程元璟手边,笑盈盈地立着:“九叔,守孝后许多东西都要换,上次我见您的随身官印袋是金色的,如今祖父走了,荷包也得换清淡颜色的。我想着祖父的白事一半事宜都要九叔来操心,哪能再让九叔为这等小事费心,再加上随身之物时刻都要带着,不能凑活,我便斗胆,为九叔准备了一个印章荷囊。”
程瑜瑾说着将一个荷包放在桌子上,笑道:“我女红水平有限,请九叔不要嫌弃。”
程元璟看到程瑜瑾拿出来的东西,眼神一动。程元璟伸手拿起来看,见荷包虽然是白色的,可是边缘都用银线绣着祥云纹,正中间用浅淡的蓝紫二色绣上宝相花,远远看不出来,但是拿近了就发现暗光流动,每一朵花都精巧至极。两边丝带上还坠着白玉,清透素雅。
程元璟在另一层摩挲了一下,果然,所有都是双面绣。金银之物装饰在外面是阔气,但是将所有花纹做暗,连无人能看到的荷包里面都用一寸千金的双面绣,这才是真正的奢华。
因为已经有钱到不需要别人看到。远远看着这只是一个非常素淡的白色荷包,仔细近看才能发现其中另有乾坤。这个荷包虽小,可是精巧程度却不属于上次给皇帝的屏风,程元璟几乎是一见面就喜欢上了。
他不太讲究外物,可是美丽的东西天然让人喜欢,程元璟亦不能免俗。程瑜瑾上次做的双面绣屏风,其实程元璟就很喜欢,只不过后来送给皇帝做寿礼了。现在程瑜瑾竟然又单独送了他一个,而且风格更对程元璟的胃口。
程元璟心想程瑜瑾小小年纪,投其所好、讨好行贿之流倒是熟练。可是偏偏,程元璟还真被讨好到了。
程元璟将荷包放下,问:“又是送东西又是送荷包,你到底想做什么?”
程瑜瑾笑着说:“九叔为了祖父的丧事操劳,我身为程家长女,却什么都不能分担,我内心实在过意不去。我别无所长,唯独会做些糕点女红,只好借此来给九叔解解闷。”
程瑜瑾没有明说,可是两人都明白这番话的意思。程老侯爷故去,程元贤、程元翰都官位低微,不通人情,大部分事宜都是程元璟在承担。而事实上,程元璟并不是程家的人,给程老侯爷料理后事,委实不该是他的职责。
程瑜瑾明白这一点,但是不能说,只能接着送东西,拐弯抹角地表达感激。程元璟倒不在意,他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老侯爷对我有恩,这些年亦为我做了不少,为他料理后事是我份内之责。”
程瑜瑾知道这种话太子殿下说说就好,他们程家如果当真了,那就是不识好歹了。程瑜瑾点头,恭维道:“九叔宅心仁厚,重情重义,实在令小女钦佩。”
程元璟大概明白程瑜瑾在想什么,他看着程瑜瑾,突然就想起林清远的话。林清远说,被偏爱的女孩子都有恃无恐,而程瑜瑾这样懂事,显然很小就需要自己站出来承担风雨。现在,他也成了程瑜瑾需要费心处理的难题了吗?
被人视为要攻略的难题,程元璟本该感到不悦,可是他只要想到这个人是程瑜瑾,就实在生不出气来。
她亦不容易。程元璟心中叹息,说道:“这是我和老侯爷的事,与你一个小姑娘无关。你只管安心过自己的日子就好了,外面的事,委实不必你来操心。”
程元璟既然答应了程老侯爷,就不会坐视不理,在他有生之年,程家安享富贵不会有问题。至于程家其他人的些微不敬,程元璟更是没放在心上。他身为太子,这点胸襟还是有的。
而程瑜瑾还是个小姑娘,就更和外面的事情没关系,就算他迁怒程家,也不会牵连到她的身上。程瑜瑾没必要将本该是父兄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前来拐弯抹角替程家说话。
程瑜瑾点头应是,可是她心里却在想,话是这样说,可是若她真的什么都不做,真等程元贤几人将太子得罪狠了,她岂不是跟着遭殃?再说了,谁说她是为了父兄家族?
程瑜瑾尽量委婉地,提出这一点:“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自然是圣人教诲,可是一会要听父亲的,一会要听丈夫的,人换来换去,有些时候实在难以分辨,到底该听从谁的话。”
程元璟挑了挑眉,深深地打量了程瑜瑾一眼。她可真是敢说,程元璟眼中浮起笑意,手指缓慢叩动桌子,好整以暇地问:“那你说该如何?”
“小女当然不敢违背三从四德,只是觉得一些时候线条有些混乱。女子一生中的这三个男人总有重叠的时候,而且父亲不止有一个女儿,丈夫也未必只有一个妻子。女子立功理当荫及家族,可是若父亲、丈夫、儿子同时存在,哪到底该给谁呢?人和人的感情最近不起考验,无论女子选谁,都难免让另外几人寒了心。所以还是落在本人身上好,省得夫家娘家为此起龌龊。”
程元璟含笑听着她的话,听到最后,轻声笑了出来。程元璟随手将折扇转到掌心,不轻不重地敲了下程瑜瑾额头:“胆大包天。”
程元璟这一下可不轻,程瑜瑾硬着忍着没躲。她当然也知道自己的话胆大至极,自古女子做出功绩,无不是要记在男人身上,未出嫁贡献给父亲,出嫁贡献给丈夫,就算宫里有赏赐,也是以整个家族的名义下发。哪有直接交给女子,让这个女子自由分配的?
程瑜瑾就是害怕这一点,她辛辛苦苦做了这么多,可不想让程元璟直接将好处记在程家名下。无论是提拔程元贤还是提拔她未来的夫婿,说白了都和她没关系。程元贤更疼自己的儿子,丈夫也要孝顺父母双亲,她算什么?
所以,凭什么要她将功劳拱手让人?无论有什么好处都该直接给她,娘家和夫家想要,那就来求她。
程瑜瑾知道自己的想法大胆至极,简直是公然违逆三从四德,换成任何一个男人,都没法容忍这种事情。
同样,如果换一个人,程瑜瑾无论如何都不会说这些话。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程元璟面前,程瑜瑾总有一种莫名的底气。别的男人听到这些话会勃然大怒,但是程元璟不会,明明程元璟地位要更高。
程瑜瑾也说不出为什么,仿佛程元璟是另一个她。他们二人成长经历在某种程度上很相似,甚至程瑜瑾觉得他们的性情也很像,都是一样极端自利,一样理智绝情。只不过程瑜瑾表现了出来,而程元璟没有。
很多时候程瑜瑾都觉得她能理解程元璟的选择,同样,程元璟也能明白她。就比如现在,程瑜瑾被敲了一扇子,额头超级痛,可是她知道,程元璟是赞赏她的想法的。
程瑜瑾赌对了,索性更加没皮没脸,说:“九叔,既然你将这么多东西都直接塞给我,那以后若是你心情好了,想赏赐什么人玩玩,可务必要写明白了给我。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定亲,可是我和我未来的夫婿夫妻一体,从来不在乎你我,有什么赏赐,直接写我的名字就好了。”
程元璟冷淡地瞥了她一眼:“你一个姑娘家,整日说这些成何体统?”
程瑜瑾倒不以为意:“这不是迟早的事吗,我总是要嫁人的,趁现在将事情和您说清楚,以后省多少麻烦。”
程瑜瑾张口闭口将“未来夫婿”挂在嘴上,程元璟听着总觉得刺耳。尤其是听到她说,她和未来夫婿夫妻一体,不在乎你我。
程元璟想,女子要矜持,她还没定亲就大咧咧说这些,难怪他听着不舒服。程元璟语气微沉,瞟了她一眼:“还敢说?”
程瑜瑾立刻乖乖闭嘴。她发现这位太子殿下实在是捉摸不定,刚才还好好的,结果说生气就生气。她方才说了那么多违逆三从四德的话,程元璟都不在乎,可是她才说了两句未来婚后的事,他就冷脸了。
太子殿下居然是这样古板的人?
程瑜瑾想不懂,她暗暗感叹,天潢贵胄果然不一样,君心难测,名不虚传。
☆、克制
程瑜瑾猜不到上位者的心思, 索性不再揣测。程瑜瑾是发现了,程元璟养气功夫极好,泰山崩于眼前而不动, 仅凭表情, 无论如何都看不出他的真实想法。然而无知倒也无畏,反正程瑜瑾什么都猜不到, 索性有什么说什么, 十分坦然:“九叔, 您觉得这个荷包可还成?”
程元璟点头:“嗯。”
程瑜瑾眨巴眨巴眼睛, 看着程元璟:“那小女能否拜托您一件事?”
程元璟心想, 果然,在这里等着他呢。又是送吃的又是送荷包, 就知道她必有所谋。
程瑜瑾直接过来求他, 程元璟反而完全不在意, 他随口说道:“想要什么,说吧。”
程瑜瑾笑了笑, 亲手给程元璟斟了杯茶:“九叔,您先前给了我十顷地, 我十分感激, 除此之外还有祖父的三个铺子。然而我不知道金陵的地在哪里,也不知道商铺在哪儿。虽然有账册在,但是我不明情况,手下无人,难保下面人不会勾结起来, 一起做假账糊弄我。可是我又不想让他们进侯府来汇报,一来人多眼杂,在孝期内就插手店铺,外人会说我孝心不诚,二来管家进府必然会惊动母亲和祖母。我不想让长辈操心,再说有些东西是祖父偷偷给我的东西,若是让祖母知道,恐怕会怀疑祖父的财产分配,无端生事。祖父已经过世,我实在不忍因为自己之故,引得祖母对祖父生疑。我不能辜负了长辈的慈心,九叔说是不是?”
程元璟看着她,心里想,不就是想偷偷昧下这三个商铺么,亏她能给自己找到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程元璟问:“你到底想说什么?”
程瑜瑾心想很好,太子殿下没有反驳她的话,说明她给出来的理由十分严谨。程瑜瑾继续铺垫:“小女长于内宅,每日见的都是丫鬟婆子,不通庶务,按理我还未出嫁,这些外务都该交由长辈处置。但是这毕竟是祖父的一片慈心,长者赐不敢辞,我若是管不好,反而辜负了长辈的疼爱。我有心想为长辈分忧,可惜资质愚钝,对账册一窍不通…”
程元璟忍耐地听着,最后实在忍无可忍,说道:“十个字之内说完。”
程瑜瑾的声音一卡,她看向程元璟,抿了抿唇,飞快说道:“劳烦九叔带我去看店铺。”
十个字,一字不多,一字不少。
程元璟瞥了她一眼:“能一句话说完呀,废话怎么这么多。”
程瑜瑾暗暗翻了个白眼。她习惯了做什么事都占据道德高地,虽然她自私、自利、多疑,想偷偷昧下程老侯爷的产业,但是她一定要占理。
想要在道义上无懈可击,那就方方面面都要顾及到,还要将话说得好听。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程瑜瑾需要为自己铺垫很久。然而程元璟却是个没耐心的,一句话就让人说完前因后果,程瑜瑾遇到他宛如秀才遇到兵,时常都被气得不轻。
但是谁让这是太子呢,程瑜瑾明明生气,还是要保持微笑,说:“九叔说的是。小女在内宅无人,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就算想亲自去看一眼,也没法出门。而九叔就不同了,九叔高中进士,这些年来关心民间疾苦,熟知民生民情,还生了一副七窍心肝,无论行商还是官场,无论真话还是谎言,九叔一眼就能看出原形来。知世故而不为世故蒙蔽,能有九叔,实乃我朝之福。”
程瑜瑾说着,发觉程元璟在看她。她顿了顿,忍不住摸自己的脸,问:“九叔为什么这样瞧我?”
程元璟淡淡说:“你不去做官,真是可惜了。”
“什么?”
“满嘴假话空话。”
程瑜瑾心说这可是你的朝廷,埋汰起来真不客气。程瑜瑾笑容不变,说:“哪里,朝廷人才济济,海晏河清,众大人俱是魏征包拯之流,正是盛世将临之象。”
程元璟本来冷着脸,听到这话也忍不住笑了。他含笑瞥了她一眼,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眼中笑意风流。程瑜瑾尽职尽责地充当明君身边的馋臣,眼看程元璟心情舒坦了,她见势问:“九叔,那我…”
程元璟站起身,说:“不就是想出去看一眼自己的商铺么,亏你能说出这么多废话来。走吧。”
程瑜瑾出一趟门不容易,她要想出门,得先和庆福郡主请示,庆福同意了,再去请示程老夫人。这样一来,少不得要说明白自己出门去哪儿,这一趟要做什么,到最后,折腾得全府人都知道了。钱财的事情尤其惹人眼,程瑜瑾并不想告诉别人,而要想偷偷出门,唯有靠男子带她出去。程瑜瑾父亲靠不住,亲生兄弟可以说没有,数来数去,她能指望的竟然唯有程元璟。
好在程瑜瑾出门一趟艰难,而程元璟却方便的很。他只需要吩咐自己人备车,所有行程都不假他人之手,甚至不必和任何人解释。程瑜瑾坐在马车里,听着马车驶出大门,悠悠叹气,这个世道,男人实在自由多了。
有了程元璟做幌子,他们一路畅通无阻,很快就到达宣北坊。宣北坊靠近朝廷六部,历来达官贵人扎堆。此刻主街上到处都是宝马香车,行人如织,不少官宦女眷在家仆或丈夫的陪伴下来挑选东西,程瑜瑾倒不显得突兀。
她难得独自出门一次,以前即使出来逛街也跟着庆福、阮氏等人,程瑜瑾一举一动都要注意,买东西不敢尽兴,路上看到了喜欢的玩意也不能叫马车停下来,这样逛街委实没什么意思。但是现在却不同,马车里只有她一个女眷,程元璟又纯粹是摆个样子,完全懒得操心,程瑜瑾也就不再客气,想去哪儿就指挥车夫去哪儿,想在哪儿停下就在哪儿停下。
她也不急着去看自己的店铺,这样的机会指不定下次还有没有,她得趁现在将物价打探清楚。程瑜瑾一路进了好几个首饰店、成衣店、布料店,她也不买,只是看布料成色,询问价钱,暗暗在内心里比对。旁人只见到程瑜瑾频繁进店,却一样都不卖,随行的刘义忍不住问:“大姑娘,您看中了什么,奴才给您带着。”
程瑜瑾也奇怪地看着他:“为什么要买?”
刘义早些年混迹宫廷,后来隐入民间,多年来接触到的无不是达官贵族,也习惯了宫里娘娘们竞相攀比、一掷千金的作态。他按照宫廷里养出来的思维,见程瑜瑾只看不买,以为她手里银钱不够。当奴才的就是要想主子之不能想,说主子之不能说,这一趟必然是殿下出钱的,这些小钱殿下还不看在眼里。刘义委婉地提出了帮程瑜瑾带着东西,然而程瑜瑾的回话,顿时把刘义堵住了。
刘义诡异地停顿了几个瞬息,问:“大姑娘今儿不是来街上散心的吗?”
“对啊。”程瑜瑾也以一种很奇怪的眼神看着他,“逛街是逛街,又不一定要买什么。”
刘义震惊,良久没法理解这等逻辑。他毕竟是男子,宫里的娘娘们经年住在紫禁城,入宫后就再不会进入民间,所以刘义还真不知道女人是如何逛街的。
程瑜瑾和刘义在这里说话,另一边连翘看到了好玩的东西,连忙唤程瑜瑾过去。程瑜瑾难得出门,这次机会不易,她大方地将两个丫鬟都带上。杜若和连翘很少有今日这样的自由,她们俩很快就挣脱束缚,兴高采烈地投入到逛街的快乐中。
刘义眼睁睁看着平素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眷走了半条街都神采奕奕,丝毫不见疲态,刘义不知道该说什么话,只能默默叹服。程瑜瑾又逛了一家首饰店,这家店的饰物并不名贵,但胜在花样繁多,色彩缤纷,比侯府里那些钗环活泼多了。程瑜瑾看得心满意足,她刚踏上马车,就听到连翘惊讶地“咦”了一声。
连翘指着里面眼花缭乱的布料,回头问程瑜瑾:“姑娘,您什么时候将这些买回来了?”
程瑜瑾看到皱眉:“并不是我。”
说完之后,程瑜瑾就想到了。她透过车帘朝外望了一眼,见程元璟坐在马上,单手勒着缰绳,游刃有余地控制着马在人群中走。因为两人都需要守孝,程元璟今日也穿了一身白衣,但却用的是白锦提花缎。这种布料色泽清亮,里外两面都织着云鹤暗纹,虽然颜色浅,却比大红大黄的织金面料都贵。
街上熙熙攘攘,百姓喧闹声、小贩叫喝声此起彼伏,程元璟一身白衣,明显地和周遭环境割裂开。即使身处这种环境,他依然矜贵雅致,宛如身在金銮殿堂。
似乎察觉到视线,程元璟准确地抬头看过来,程瑜瑾悄悄压下帘子。连翘见了,试探地问:“姑娘,这些东西…”
程瑜瑾朝后面扫了一眼,说:“既然九叔有心,那我们收下就好了。”
开玩笑,有人愿意花钱,程瑜瑾还会将到手的银钱推出去?不可能的,想都别想。程瑜瑾想着长者赐不敢辞,内心一点挣扎都没有就收下了。
马车继续往前走,街上人多,马车走不快,一小段路走得磕磕绊绊。趁这段功夫,程瑜瑾翻了翻马车上的东西,发现里面好几匹布料都是她上手摸了一会,或者和店小二打听过几句。她本来没打算买,没想到被程元璟注意到,所有她碰过的东西都直接打包了。
程瑜瑾不由生出些复杂情感,程元璟愿意用自己的名义带她出来,程瑜瑾就已经很满意了,她压根没想过皇太子会陪着她逛街。程元璟亲自来她就已经足够惊恐了,哪里敢奢望程元璟一家店一家店陪着她看。程瑜瑾本来以为程元璟更快就会离开,没想到他竟然耐心等着,她在里面看东西,他就停在店外等,一路走走停停,没有催促过她一次。
这就足够难得,结果还不止,他虽然没有进来,却注意到她的举动,还将她问过摸过的东西全部买下来。程瑜瑾这么没良心的人,此刻都觉得过意不去了。
她放下帘子,隔着车厢,外界声音嘈嘈杂杂,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程瑜瑾竟然从乱糟糟的声音中准确辨认出另一个人的马蹄声。笃笃笃,规律清脆,不紧不慢。
程瑜瑾心里顿生安宁,她不由想,日后太子归位,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很仁厚的君主吧。
明理而仁德,强势而克制。
☆、侄女
程瑜瑾一路走走停停, 时间耽误了不少,但是行情也琢磨了个大概。程瑜瑾连着逛了好几家布庄、成衣铺子,她大致明白一匹蓝粗布卖多少钱, 一匹麻、一匹锦又要多少钱。至于成衣, 程瑜瑾就更熟了,她生活在内宅, 每月都要支取月例银子做衣裳, 光是每日听丫鬟们闲聊, 她也能明白什么样的花样时兴, 什么样的布料裁出来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