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琼早就已经想好了这个故事,但他没有贸然动笔,一来是没时间写,二来,则是他觉得自己手上的资料不够。
他在现代虽看过很多资料,但了解的到底没有亲生经历过的人多,更何况现在还没有网络可以让他查资料,他穿越的时候,也没带上自己那一书房的书…
下次见到傅医生,也许可以和他聊聊,问他这时的外国都是什么样子的。
穆琼这天回家后,照旧先给朱婉婉和穆昌玉上课。
他先教了国文,然后又把算术课本拿出来,将上面的字念给朱婉婉和穆昌玉听。
简单的算术朱婉婉和穆昌玉都是会的,毕竟她们平常买东西什么的也要用到,因而只要穆琼告诉她们算术书上那些字的意思,她们完全可以自学这门课。
当然了,这主要还是因为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很简单的缘故。
不过,这时的一年级课本再简单,也比现代的小学课本难。
在现代,小学是义务教育,要尽量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听懂,这个时代却不同。
上了大概一小时的课之后,他们就上床睡觉了,第二天一大早起来,穆琼先帮她们复习一下昨天学的知识,然后朱婉婉和穆昌玉两个人去做早餐,他则念报纸给她们听。
他并没有像给陈老板等人讲报纸一样,把报纸上的内容用方言讲给穆昌玉和朱婉婉听,而是直接用普通话念。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婉婉和穆昌玉想要学好国文,必须多听多读,现在她们认字不多读不了,干脆就先听了。
而这么多读读,也能让他更习惯这时的人的语言习惯。
“穆家的小子,你怎么天天念报纸?”赵婶把米倒进锅里,一边加水一边问。
穆琼一开始念的时候,她觉得很稀奇,但穆琼天天念,她就习以为常了,这会儿她有空,才顺便问了一句。
“我就是练练国文。”穆琼笑笑。
“这样啊,练练是很好!唉,我本来也想让我家那孩子好好读书的,可惜他读不出来!”赵婶道。
“他现在也挺好的。”穆琼道,赵婶的儿子在给人做学徒,虽然没什么收入,但能学到不少东西,他以后有一门技术傍身,总不会过得太差。
“那是,他挺好的,好歹不用我养着他,也不跟我要钱。”赵婶道:“要是摊上姚家那样的…啧啧!”
穆琼这些日子早出晚归的,对姚家这边的事情了解不多,但多少听了点八卦。
姚家已经败落了,但姚太太的长子还在读书。
姚太太很为儿子自豪,觉得姚家一定能靠儿子发达起来,但赵婶却看不上姚太太的儿子,觉得他都小学毕业了,竟然不去工作逼着母亲供他读书,实在不像样。
对了,这时的小学,一二三年纪被称为初小,四五六年纪被称为高小,普通家庭出生的孩子很多读书都只读个初小,能读到小学毕业的不多。
因为大家读书普遍晚,小学毕业一般都十五六岁了,完全可以去找工作。
这样的话题,穆琼从来都是不参与的。
他只听了赵婶的一面之词,不好乱评价别人…更何况,他也觉得读书有用。
穆琼继续念报纸。
他今天念的是大众报上的小说,穆昌玉能听懂,也就听得很认真,但她也没耽搁了做饭。
上海这边,很多人家早餐都会吃泡饭,他们家也一样。
朱婉婉晚上煮饭的时候,会多煮一点,其中一部分留着晚上加餐,另一部分,早上加点水煮一下,就变成了泡饭。
今天吃的又是泡饭,配的菜则是蒸咸菜和腌萝卜干。
穆琼觉得腌制食品挺好吃的,特别下饭,尤其是他们家常吃的一个铜元能买一大包的咸菜,带着股酸味尤其好吃。
但总吃腌制食品对身体不好…等他以后有钱了,一定要各种蔬菜和新鲜的肉换着吃!
穆琼就着咸菜吃了一大碗泡饭,就急匆匆地出门了。
他今天出门比往常要早,到了租界之后,没有急着去西餐馆,倒是去了书店。
书店有钢笔卖,而这些钢笔全是国外进口的。
这个时候,国内连自己生产的钢笔都没有,用钢笔的人也不多,当然了,新文化运动之后,钢笔也就盛行起来了。
进口钢笔价格不菲,最便宜的都要一个银元,但穆琼还是咬牙买了一支,然后又买了一瓶墨水,一些纸,还有几个本子。
这么一来,昨天陈老板给他的两个银元的奖励,就已经用的七七八八了。
读书实在很费钱…
穆琼拿着这些东西往西餐馆走去,路上瞧见了几个诊所,其中一个诊所里面特别热闹,站满了来看病的人,甚至还有人在里面叫卖吃食。
这还挺厉害的…穆琼正这么想着,就看到傅医生从旁边的一个诊所里出来了。
还有一个瞧着约莫二十出头,穿着长衫骨瘦如柴的男人跟在傅医生的后面:“傅医生,求求你了,你再给我点药。”
“最后一次,真的就是最后一次了。”
“你给我点吧!”
他哀求个不停,哀求了一段时间没用,又突然冷下脸威胁道:“姓傅的,你不给我药,小心我找人打死你!”
傅医生还是不理他,只管往前走,那人急了,伸手就去拉傅医生。
“傅医生!”穆琼本就有事找傅医生,看到这一幕立刻跑了过去,一巴掌打在那个放言威胁的人试图去拉傅医生的衣服的人的手上。
傅医生转过头来,看到穆琼有些惊讶:“是你?还没去上工?”
“嗯,”穆琼点头,注意到傅医生的目光落在自己怀里抱着的纸上,他有点不好意思:“时间还早,我就先买了点东西。”
“惦记着学习是好事。”傅医生小小,又转过头去看那个满脸萎靡瘦骨嶙峋的年轻人,好脾气地说道:“我给你鸦片是害了你。你还年轻,还有几十年的日子要过,跟家里人商量一下,按着我说的法子,把鸦片戒了吧!”
穆琼之前就有猜测,现在总算确认了——这个死皮赖脸缠着傅医生的人,是个瘾君子。


第22章 傅四少
因为英国利用租界特权公然在上海售卖鸦片谋取暴利的缘故,这时上海抽鸦片的人很多,
有些人有钱,就一直抽着,有些人没钱,或者抽着抽着没钱了,不乏最后流落街头,成了乞丐的。
眼前这人还没成为乞丐,但瞧着也不远了。
傅医生好言相劝,但他并不领情,愤怒道:“你不是有钱吗?你愿意送别人药,为什么不愿意给我?”
他说着说着,突然又涕泪横流,哀求起来,还朝着傅医生抓去:“傅医生,你是好人,求求你了,给我点药吧…”
傅医生后退了一步,他没抓到傅医生,倒是一头栽倒在了地上。
但都这样了,他还不死心,又朝着傅医生爬去。
穆琼看到傅医生皱眉看着地上的人,怕看着就好脾气的傅医生心软,当下道:“傅医生,我们走吧!”
傅医生看了穆琼一眼,跟着穆琼往前走去。
而他们的身后,那个跟傅医生要“药”的人还在地上翻滚着,也不知道他是知道傅医生肯定不愿意给他药,还是因为爬不起来,并没有跟上来。
“傅医生,这种人你千万不能理会,也不能对他们心软,不然他们就缠上你了。”穆琼道。
“我知道。”傅医生点头。
穆琼不是很相信,那人跟傅医生要药,是不是因为傅医生曾经因为心软给过他什么?
穆琼的疑惑傅医生看出来了,就解释道:“我手上有一种用吗啡做的止痛药。我一般不给人用这种药,但有些病人已经病入膏肓,痛苦不堪,我也会给他们几颗…当初这人的奶奶找我治病的时候,我就给了一些。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吃了那药的,发现那药能压下他的鸦片瘾,就开始缠着我要,已经缠了好几天了,不过我从没给过。”
吗啡是从鸦片里提炼出来的,也是毒品,不过这个时候常常被西医当止痛药用,甚至还有西医用吗啡帮别人戒鸦片。
可事实上,吗啡成瘾比鸦片成瘾更恐怖。
历史上某位少帅,就因为注射吗啡成瘾吃足了苦头。
而到了民国中后期,美国日本等国家眼红英国靠鸦片赚了那么多钱,便开始对国人售卖吗啡等毒品赚钱…这段历史,其实是这个国家的血泪史。
穆琼这么一想,心里便有些沉重,但他很快就打起精神来,转移了话题:“傅医生,我要谢谢你当初帮我说话…我请你吃我们西餐馆的汉堡吧!”
买了钢笔之后,他身上已经没多少钱了,但请傅医生吃个汉堡还是吃得起的。
“汉堡?”傅医生疑惑。
这时候汉堡在国外怕是还没流行起来…穆琼道:“就是两片面包中间夹一块炸猪排。”
“原来是这样…不用你请,我自己买来尝尝就行。”傅医生道。
“傅医生你就让我请吧,我还有事要问你。”穆琼道。
“你想问什么?”傅医生问道。
穆琼问:“傅医生你是不是在国外留学过?我是想知道一些国外的事情。”
“我在国外待过几年,刚回国不久,”傅医生道,“你想出国?”
穆琼摇头:“不是,我就是想知道一点外面的情况,开拓一下眼界。傅医生,留学生在国外过得好吗?”
“是该多了解了解这个世界。”傅医生赞赏地看向穆琼:“至于留学生在国外…别看从国外回来的留学生看着都很风光,其实他们在国外的时候大多过得并不好。”
穆琼心里也不太好受,但并不意外。
就算是现代,国人在国外也会受歧视,更别说这个时候了。
“我已经吃过早饭了,要赶着去医院,汉堡就不用了,一路过去我给你讲点国外的事情吧。”傅医生道,然后就说了起来。
他说了一些留学生在国外的生活,比如有个留学生实在吃不惯国外的东西,试着自己开火结果油烟太大被房东赶出去什么的,又说了国外大学的校园是怎么样的,图书馆是怎么样的…
穆琼听得很认真,然后不知不觉,他们就走到了公济医院。
傅医生笑道:“再见。”
穆琼挥了挥手:“傅医生再见!”
跟傅医生告别之后,穆琼立刻就往西餐馆跑去。
他到西餐馆的时候是九点多,时间还挺早,西餐馆的门口却已经排起了长队。
他们西餐馆的汉堡穆琼吃过,其实不见得有多好吃,但胜在新鲜有趣,并且符合国人的口味。
现在的上海买不到生菜,他们的汉堡里就没有放这时的上海人很难接受的生菜叶,用的酱料则是上海县城老字号酱园店的秘制甜辣酱,再加上炸的松脆的猪排,味道绝对不差。
这时候的人娱乐很少,有点什么新鲜事物,都愿意去见识一下,这不,不止来租界玩的人来买,就连住在附近的人也来买了,而等队伍排起来…
很多路过的人看到这一幕,自然而然就会过来问问,问过之后,很多就直接排队了…
穆琼一进店,就看到昨天喝得大醉,说了许多胡话的陈老板正站在柜台后面,笑容满面地收钱,还跟队伍里一些他认识的人打招呼。
他神色如常,和昨晚哭哭啼啼的人好似不是同一个。
小王等人也都神采奕奕地工作着,大约是昨晚吃了顿好的的缘故,他们一个个身上还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
穆琼找个柜子放下自己买的东西,就跟着忙活起来。
这天中午,他们都没空吃饭,最后轮流啃了个鸡蛋汉堡,又吃点了烤坏的面包,就开始继续干活了。
这一忙,就忙到了下午四点,而这时,他们准备的东西又全都卖光了。
“今天店里已经没什么东西能吃,就不管饭了,我给你们每人一角钱,你们自己到外面买点吃的吧。”陈老板说着,就拿出一些银角子,一人给了一角。
大家都喜笑颜开。
一角钱在西餐馆也就吃个汉堡,他们里面饭量大的都吃不饱,但在外面能吃地不错了,肉包子能买十几个。
当然了,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不会去外面吃的。
回家随便吃点,把一角钱省下来多好啊!
不过穆琼这一角钱没省下来——他提前买了两个汉堡,一个是炸猪排的,一个是鸡蛋的。
陈老板给他内部价,加起来正好收了他一角钱。
鸡蛋汉堡他打算带回去给朱婉婉和穆昌玉尝尝,至于炸猪排汉堡…穆琼将汉堡包好,拿着去了公济医院。
他打听过,公济医院的上班很晚,下班却很早,工作时间是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
至于晚上值班什么的…这时候绝大多数的医生,都是不需要这么做的,最多也就是在某个大人物身体不适的时候,大晚上被叫过去给人看病。
穆琼跑到公济医院的时候,正有医护人员往外走。
医院里有洋人工作,因此门口的保安一直很警戒,根本就不让人靠近。
事实上也没什么人靠近,老百姓对这样的地方,总是充满了敬畏感。
穆琼站在旁边等了一会儿,就等到了傅医生。
“傅医生!”穆琼笑着打了个招呼。
傅医生看到他有些惊讶,然后就笑笑:“你怎么来了?”
“傅医生,请你吃汉堡。”穆琼把手上用纸包好的汉堡给了傅医生。
傅医生一愣,然后收下了汉堡:“谢谢。你还有什么想问的?”
“今天我赶着回家,不问了。”穆琼朝着傅医生挥挥手就走了。
他其实还想问问,但傅医生忙了一天了,现在肯定是赶着回家吃饭的,他不好耽搁人家的时间,所以还是下次有空再问好了。
说起来,光一个汉堡其实有点送不出手,但他暂时没能力送别的…傅医生就算自己不喜欢吃,给别人也是可以的。
而且,傅医生应该并不排斥吃炸猪排,他都来店里吃了两次了。
不排斥吃炸猪排的傅医生目送穆琼离开,看着手上的汉堡笑了笑。
他住的离公济医院并不远,走了不过十分钟便到了。
他在一扇挺旧的木门前站定,敲了敲门,便有人把门打开了。
这里不仅门旧,房子也有些旧了,还挺小的。
进门先是个十来个平方的小院子,院里铺了石板,打了一口井,走几步穿过院子,就是堂屋。
堂屋的正中央放着一张八仙桌,这会儿,桌上已经摆好了热气腾腾的四菜一汤。
那四个菜两荤两素,分别是糖醋鱼、红烧肉、蒜叶豆腐还有香菇炒青菜,至于汤,却是白菜鸡汤,都还热腾腾的。
傅医生扫了一眼,问道:“傅怀安呢?”
“四少还没回来。”有人恭敬道。
“把他给我弄回来。”傅医生淡淡地说道。
“是。”有人应了一声,就出门了。
傅医生也不等人,他在桌边坐下,给自己舀了一碗汤慢慢喝起来。
鸡汤是用老母鸡炖的,里面的白菜放的是白菜心,味道非常好,他喝了一碗汤,立刻就有人给他端上来一碗饭。
“不用。”傅医生道,拿出那个汉堡咬了一口。
汉堡已经冷了,味道也就没一开始那么好,但吃着倒也不差。
傅医生一口汉堡一口菜慢慢吃着,而等他吃完,之前出去的那个男人就拉着一个满脸稚气,但长得非常高大,瞧着约莫十四五岁的少年回来了。
少年眉清目秀唇红齿白,是很讨中年妇女喜欢的长相。如果他的脸上没有伤痕,表情不是那么桀骜的话。
“傅蕴安你什么意思?你凭什么把我绑回来?”那叫傅怀安的少年怒道,要不是有人拉着他的一条胳膊,他恐怕就冲上去跟自己哥哥打起来了。
傅医生,也就是傅蕴安完全没把他这样子放在心上:“傅怀安,你既然来了上海,就要听我的话…我说过了,五点前你必须回家。”
“又不是我想来这鬼地方的!还有,我不叫傅怀安!”那少年梗着脖子道。
傅蕴安看都不看他一眼,拿出一块手帕擦了擦自己的嘴,就对身边的人道:“我吃好了,你们把菜分了吧。”
“是。”那人应了一声,就把菜撤了下去。
“我还没吃!”傅怀安怒道,但别人也不理他。
傅蕴安进屋的时候,还道:“把他给我看好了,别把他放出去。”
“傅蕴安你故意折腾我是吧,我一定要告诉爸爸,我要回去!”
“我巴不得。”傅蕴安淡淡道。


第23章 有人模仿
穆琼给傅医生送过炸猪排,就早早地回了家。
他今天回家的时间比往常要早很多,姚家的院子里还热闹着,有女人在洗衣服,有男人在骂孩子,还有吃晚饭比较晚的人家的女人在做饭。
他们家住的屋子门虽关着,但没插上门栓,穆琼推开门,就看到家里点了蜡烛,而朱婉婉和穆昌玉正在烛光下看报纸。
听到开门声,她们一起抬起头来,一大一小两张脸不仅长得像,就连神情都差不多。
“你们在看报纸?”穆琼问道。
朱婉婉有点不好意思:“就是随便看看…我们没认识几个字,哪能看报。”
穆昌玉却兴奋地说道:“哥,我在报纸上看到了很多我认识的字!”
“昌玉真厉害!”穆琼夸奖“总有一天,你能把报纸上的字全都认出来。”
穆昌玉认真地点头。
穆琼又鼓励了她几句,这才看向朱婉婉:“娘,我今天还没吃晚饭,你把剩饭给我热热吧。还有,我给你们带了个汉堡回来。”
穆琼把夹了个煎鸡蛋的汉堡拿出来,穆昌玉顿时惊喜道:“里面有鸡蛋!”
“嗯。”穆琼笑笑:“店里的汉堡我吃过不少了,这个带回来给你们尝的,昌玉你把它切开,和娘分了吧。”
穆昌玉点点头,但接过汉堡之后并没有马上去切,她的目光落在穆琼拿着的白纸和本子上了。
她先是一愣,随即就惊喜道:“哥,你买了纸和本子?”
她其实早就看到穆琼手上拿着的纸了,只是一开始没多想,以为那是报纸,现在才发现那原来是几张白纸,还有几个本子。
“嗯。”穆琼点了点头:“我还买了一支钢笔。”他说着,就把钢笔和墨水从怀里拿了出来。
“钢笔!”穆昌玉惊呼了一声,她她这会儿都想不起自己手上拿着的汉堡了,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只钢笔。
朱婉婉觉得他们没必要买这些,练字其实可以用报纸练,报纸的边缘能写不少字呢,钢笔就更用不上了…
但这是穆琼买的,而且她儿子不爱听她念叨这些…她张了张嘴,到底什么都没说。
穆昌玉看到钢笔稀罕得很,又不敢去碰,盯着看个不停,朱婉婉倒是没这样,她出去生火烧水,然后将留着晚上加餐吃的咸菜煮豆芽、青菜煮豆腐还有剩饭放在上面蒸。
穆琼让她和穆昌玉吃好点,所以她现在每天都会弄两个菜,再蒸点咸鱼。
当然了,鸡蛋和肉她还是舍不得去买。
锅里的水开了一会儿之后,穆琼就端起饭碗吃起来,穆昌玉和朱婉婉则打了锅里的热水洗脸洗手洗脚。
她们在一个盆里泡脚,一边泡,一边用洗得干干净净的手拿着汉堡慢慢吃。
朱婉婉被穆琼说过之后,穆琼给她带吃的,就不会推三阻四地不肯吃了,但吃好东西的时候,还是会有种罪恶感,这会儿就念叨着:“现在天天晚上吃东西,我都胖了。”
穆琼没搭话。
朱婉婉和穆昌玉根本不胖,最多就是脸色好看了一点。
穆琼把平常三个人晚上加餐吃的东西全都吃完了,这才摸了摸胀鼓鼓的肚皮,开始给朱婉婉和穆昌玉上课。
他教了她们差不多一个小时之后,就让她们自己练习了,至于他自己…他拿出钢笔吸饱墨水,开始写自己想好的那个故事。
故事的名字就叫《留学》,整个故事,穆琼打算写十万字左右。
“哥,你在写什么?”穆昌玉看到穆琼写东西,满眼好奇。
“我在写小说,写好了就去投稿,如果能拿到稿费,以后我们的日子就能好过一点了。”穆琼道。
“哥你还会写小说?太厉害了!”穆昌玉敬佩地看着穆琼。
“你以后认识的字多了,也能写。”穆琼道。
“我不行,我都不知道要写什么。”穆昌玉连连摇头:“而且…我听哥你念的文达先生写的小说,才知道明朝,我知道的事情太少了。”
“写东西要慢慢来,最开始你可以写一些自己遇到的开心的或者不开心的事情,以后学到的多了知道的多了,再写别的。”穆琼笑道。
穆昌玉还想问点什么,却被朱婉婉阻止了:“昌玉,别打扰你哥写东西。”
穆昌玉就不再问了,和朱婉婉一起在白纸上练今天学的字,写一会儿,敬佩地看几眼穆琼。
穆琼坐在一个倒扣的木桶上写作,开始写之后,才发现在这样的一间屋子里,想要写点东西很难。
光线很暗,木桶椅子和门板桌子让他很不舒服也就算了,那门板还不是平的…
穆琼把自己刚买的几本本子垫在稿纸下面,这才能好好写字。
结果…他虽有原主的记忆,但繁体字用得不熟练…他写得很慢很慢。
写了一个小时,穆琼也就写了七八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