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再也不能走出那一个夜晚。
自己有些怯懦地低头与李从嘉擦身而过。眼见得那传说中的一腕倾城近在咫尺。触不到,终究触不到。
可是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安排让她能够望见他。如果视野里从来不曾有过李从嘉,红袖便不会如此苦恼不会如此犹豫。
今日的一切就能够心安理得。
可是那人笑若春风,淡雅如诗如画。
她怎么忍心毁了这么美得人间景致。所以,原谅我。红袖紧紧地搂住上方的男人,她把脸埋在他的胸前,很想哭,却逼迫自己全部忍住。
原谅我。
也不知是说给自己还是说给李从嘉,抑或是李弘冀。
第四十一章 春花秋月何时了
最后的最后,头上的发钗硌得自己生疼,她却怎样也不肯取下来,这是自己年少唯一的见证了。
这是翠柳巷最后的牵念。关于她的年少苍白和最后的纯真。所以怎样也要,记得它。
次日早上,她刚刚梳洗过后。李弘冀却一早就不见了踪影。红袖只听得下人们说是去取些什么东西,一会儿恐是还要过来看红袖姑娘。
红袖点头让她们退下,一个人安静地收敛心神。
一会儿便要去安定公府,一切的一切,总该有个了结。
最后一次,红袖轻轻地取了香木来,以上好的锦缎衬着托来添香。佷幽深的紫檀香木,燃起来会缓缓地散出一阵苍白色的烟气。最终淡淡地弥散开去了若无痕。
自从遇见李从嘉之后,红袖便相信,紫檀是有魂的。他和紫檀,已经分不清楚究竟谁才是谁的魂。相得益彰,那样的风骨,实在不该坠入这权利的中心,却也因为如此才更加动人心弦。
木门吱呀,有人进来。
她知是李弘冀,否则这里定是再无他人敢擅入。她起身回首一礼,随即继续把那香木放入金炉。
李弘冀细细地嗅着,“紫檀?”
红袖笑着说,“提神醒脑,春日晨光正好恰适合紫檀。”
“换了它。”冷冰冰的口吻。李弘冀负手立于窗边并不去看她,只扔下如此一句。
红袖却还想要坚持,“太子不喜欢?”
李弘冀长长地出一口气,本是不想再多说,半晌终究还是回答,“是他太喜欢。”
一句话让红袖心死如那冷灰般扑灭了所有悸动。是的,他太喜欢,所以任谁都奈何不得,这紫檀成了心蛊。
就算了吧。熄了它换成其它。
李弘冀努力克制自己不去胡思乱想,却满眼都是那浅碧的影子。不能再多做犹豫了,“红袖,到我身边来。”他唤她。
红袖走过去,并不知晓他要做什么,却只见得他手里好像拿着个什么东西。
李弘冀见她过来,头上还用那钗子挽着发,心里终究不放心,猛地拉过她的臂,红袖吃了一惊,“太子……”她突然看见他手里拿着一枚金针。
“这是秘制的金针,会透入血液里游走。”他的声音低哑如魔,一脸决绝,像是抓住最后的稻草一般疯狂,他不能让自己心软,不能让自己到手的一切功亏一篑。
所以他掀起红袖的赤色袖口,露出长长的一截玉臂,缓缓地揉擦,红袖震惊得顾不上什么礼数抽手想要逃离,却被李弘冀一手拽了回来。
她眼睁睁地看着他狂笑着将那寸长金针刺入自己皮肤,直至全然看不见,瞬间冷汗一身。“太子殿下!太子……。”泪水在眼眶中流转。
李弘冀放下她的袖子,见得她跪下浑身颤抖,满是怜惜地伸手扶着她的头发,“没事,你放心,一时三刻不会有性命危险,只是可能会随着它在体内的游动而有些刺痛。”说得再轻巧不过,却又惹得红袖忍不住眼泪。
“午后,最多到午后,若是未时之前你不回到太子府里来复命,或者说,未时的时候,李从嘉还没有死,那么我可不保证你的心脏能不能承受得住这金针刺穿。”
红袖说不出话,满眼都是绝望。
“所以,只要你听话,我自有法子将那金针引出,但若是你如果出了什么差错,那也无法。本来我想要相信你的……。”李弘冀手抚弄着她头上的那只发钗。
自然他还是怀疑的。
手臂上浅浅地一点针痕,全然看不出什么威胁,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她送的酒若是出了差错,李从嘉不死,那便是她死。
什么你侬我侬,不过金针一枚便能全然道尽。这便是她日夜相盼的么?
第四十二章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赤色衣裙摇曳生姿,她还是那个顾盼生情的红袖。
盈盈一笑,下了马车,抬首见得安定公府门口迎着的流珠,“红袖姑娘好,安定公和夫人已经在宴厅候着了。”
“让安定公和夫人久等了。”
“这边请。”
她一如往常,丝毫看不出什么异状。特意地换上了新定做的红色舞衣长长的纱袖,拖曳在青石地上团锦如簇,凤眼流光格外动人。绝妙佳人,难怪这太子也被她迷得团团转,飘篷避在廊下和一群下人们闲聊,远远地瞥上两眼,自觉风光旖旎。
“听闻那次不是说这红袖姑娘可是近来太子殿下眼前的红人,将来若是一旦太子得登大宝她肯定能落个皇妃,真可真是飞上枝头做凤凰了。”
“是啊,她不就是那歌楼的班子偶然在翠柳巷寻到的丫头么,那是什么地方,那是最下等的人住的。”
“啊哟,不是入了夜都无人敢经过那巷子么,经常有些贱民出来惹事……。”谈他人的闲事是最好的解乏方子,一群小子丫头兴致高涨。
飘篷眼见得传了梨香院的伶人们去宴厅,各个打扮得娇俏,一旁的车马小厮乐得高兴,一个劲地伸长了脖子观望,半晌碰碰飘篷的臂,“我说,这梨香院的姑娘们,若是咱们主子得了这江山,她们岂不是就入了宫,也算得……”
飘篷赶紧捂住了他的嘴,“这话可胡说不得,若是让安定公听见了,你便别想再在这府里当差了!”
那人倒丝毫不怕,“慌什么,这不是咱们这里私下说说而已么,此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那街巷间都在说呢,看这情势,北边那里推三阻四,看样子也不看好太子殿下,皇上传位前些时候不久搁置下来了,眼前又最是疼爱咱们主子,怎么就不可能呢?”
“叫你别说了!”飘篷算得紧身的书童,自然知道这里边的厉害,赶紧推他去一旁,“快去顾好你的车马,别在这里闲扯了。咱们主子仁厚,你们便放肆起来。”
讨了个没意思,众人散去。
飘篷见得四下无人,也去了宴厅附近候着吩咐。
谁也未曾注意,那通向偏苑的回廊尽头,站着褐色布衣的男子,一道剑眉,满是煞气。
红袖一行人进了厅。
终于再一次见得那天水一色的人。心底暗暗地叹息,无论什么时候,他总是这样,一贯的云淡风轻,浅浅地一抹笑,纵然天翻地覆都能不动声色饮茶,什么时候才会见得他的惊动呢?
或许再也,不会有这个机会了吧。
红袖定下心神,规矩地行礼,本是因歌舞深得娥皇的喜爱,所以娥皇便也不做姿态,过去拉了她的手,一心欢喜地和她谈起了今日的曲子。
李从嘉淡淡地坐在一旁笑着看她们,全府一片笙歌欢腾。笙歌风月遍地惹芳草。轻轻念,莲步摇,拈花把酒笑。
本是多美的尘间烟火。
她们在一起相聊甚欢,却彼此心里都装着解不开的结。
他们只知夫人昨日被噩梦魇住了,后来喝了大夫的药睡了一觉便全都忘记。而红袖,藏着一身的秘密。
她们都是为了一个男人。
她们都爱看他笑若春风拈花而笑的样子。
红袖的臂上隐隐刺痛,还不到什么危险的时候,却让她心里一惊,“红袖?”娥皇关切地看她,“无事。”她转过身看向李从嘉,“安定公,太子嘱咐我给您送来了笙鼎楼那边今年特供的上好淸欢,不同往日,还请安定公品鉴。”
李从嘉释然起身,“替我回去转达,多谢太子哥哥。”一个优雅地动作间带起阵阵紫檀香气,很快地弥散开来。
又是如此,他的一举一动,都能勾起红袖内心的悲喜起落。她讨厌这样的自己,不是早在翠柳巷里见得了人世的悲凉,如今得了些富贵,怎么却愈发的经不起这样小小的诱惑。
她究竟是因为什么而一直念着他,想着他,甚至时时刻刻都忘不了那紫檀魂。想想却又觉得这疑虑很是可笑,若说得清,她便早就不会如此了。
都是作弄,不过都是事故。
几个伶女上前接过那新制的谱子,很快琴瑟合鸣。自非红鸾之舌为尔绳,安得三三贯成串?红色的绫罗舞娇娆,那纤细的腰身直动相思琴,狭长凤眼轻轻回眸便能解忧,世间又何须佳酒醉人?
如此温柔锦绣乡,情深意切知音携手。
娥皇满目欣赏,却不自觉地瞟向一旁舒袍缓带的李从嘉,手执素白金丝扇,那扇坠也值得黄金千两。却丝毫不掩玉人光华。
他说过,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他是爱这些红尘游戏的人,却从不倾尽全力,他只是观望,欣赏,钟爱。但是他不是这些游戏的殉葬品。谁也不能妄言他会是谁的举世无双。而李从嘉曾经一直以为,李弘冀会当他如此。
第四十三章 正悲春落实
醉生梦死的从来都不会是他。而是他的身边人。
娥皇,红袖,甚至李弘冀,赵匡胤。他们统统被摄了魂魄,纵使这不是李从嘉的本意,他任何时候都淡若远山,可是那画,不是只有山河。
还会有谁?
同一句话,在两个女子心底响起。
朱日光素水,黄华映白雪。折梅待佳人,共迎阳春月。
阶上香入怀,庭中花照眼。春心郁如此,情来不可限。
吹漏不可停,断弦当更续。俱作双思引,共奏同心曲。
共奏同心曲,但愿共奏同心曲,女子这一世,不过也就求得这一件事便堪称幸福。可是自己呢,红袖舞尽繁华,却还是望不穿他那一目重瞳背后的波澜不惊。
总是有人赞自己美,哪怕是还在翠柳巷的时候,可是遇见了他,她甚至还不及那一腕的风华值得李弘冀惦念。
不是谁都能够是一曲传奇的,纵然她如今身在其中,耳畔丝竹声声,眼前各色纱衣晃动,满室醉梦。
都不及他。
天下都不及他。
问世间,谁人还能夜雨染成天水碧,谁人还能一腕醉天下,谁人还能才思倾国,谁人还能举手投足都是惊鸿。
难怪,李弘冀要杀了他。他的存在永远都将是心上的一根刺。不疼不痒,却永远难除。不定时地出现,提醒你,他在,你便永不得超生。
李从嘉坐在上首缓缓地随着曲调低吟,愈发声音低下去,他望着门外的花廊,他在想一个人。
他坐在娥皇的身边想另一个人。
“从嘉?那酒是先送下去收着还是拿来一会儿便饮了?”
他看着她,“让他们送过来吧。”
先是捧了小小的一壶上来,李从嘉看着那白玉的酒瓶放在靠近自己的一侧,“昨日身子不好,大夫说了,你这几日可不能饮酒。”引来娥皇一阵叹息,“这时候你最听大夫的吩咐。”
李从嘉笑着,“佳品当然要自己独占。”
恰娥皇含了梅子,听了便要唾他,顾及到还有旁人在,这才瞥了一眼只得作罢,还带些娇羞,惹得一旁的流珠不敢正视他们二人。
酒香沁人,他却突然想起了什么一般,唤人过来低语几句,“怎么?”娥皇看过来,李从嘉只是摆手,“我马上便回来。稍带。”
向下面的伶人礼貌地点首而去。
他想要去做什么?
李从嘉命人取出了山河锦。飘篷不解却只得照做,伺候着他换上,满室清辉。山河锦举世无双,一般人衬不得它的矜贵与风雅绝佳,只能算是暴殄天物,可是让安定公穿上,飘篷却必须承认,只能说,山河锦的确配得上安定公。
他实在不是…。。一般的人。
李从嘉回去的时候,一室的人屏住呼吸不知如何是好,他只是笑笑,“继续。”娥皇神色分明惊异,“从嘉……”
“无妨,你们继续,今日高兴便取出它来。”说的清淡,一展衣袖,山河失色。统统被那玉人光华逼得成了陪衬。
红袖只是一抬首看过去,却像是看见了末日盛景一般,万里山河若隐若现以浅碧色的织锦为依托,偌大一个南唐,兜兜转转除了李从嘉,竟然再无第二个人穿得起它。
山河锦,红袖叹息,他当生在盛世却身在飘摇,若是真的让他面对这山河该会是什么景状呢?你如何能将他与硝烟战火相提并论,那些锋芒都只能穿体而过,他不是能够负担得起苍生二字的人。世上只得一个李从嘉。
而他却欲乘风。
那梨香院的伶人们平日哪里见得过这样的场面,一时都慌了手脚,连目光都不知该往哪里放,想要细细地看他,却又怕身份悬殊,一时之间几许玲珑心都转不过那烟雨一色。拨弄琴弦的几双素手都有些静不下心,偷偷地瞥上两眼,便见得那一腕绝姿。
他会让她们迷恋,还要带些艳羡。人天性向往一切美的事物,可是美终究只是皮囊,这些也算得殊色的女子她们因美而争取一时的风光,除此之外,并不剩得任何。所以世人都叹李从嘉,有时候,你甚至会看不清他的容貌,氤氲出的紫檀香气会让你忘记很多事情,风骨是熬成的,不是谁都能谈得上。
山河锦也不是什么日子都穿得的。也不是什么人的心能够压制得住的。
他知道。红袖亦知道。
第四十四章 渐觉伤春暮
香添了数遍。
不知过了多久,廊下突然人影攒动。流珠过来禀告,偏苑的赵公子求见,李从嘉淡淡地抿一口茶,看向红袖,却不见她有什么异样,心里对红袖升起了一些欣赏,却也是见得场面的女子,如此还能镇定如常。
娥皇在一旁不语,见李从嘉让流珠去问问所为何事。府里今日有事,若非要事,便让他回去。
那褐色的人影很是焦急般,急急地又催促流珠进来禀告说是有急事。
李从嘉眼睛看向娥皇,这么多人在下面候着,娥皇没有什么表情,只是笑着说若是有事便先去吧,我来陪着红袖便好。
红袖也起身示意跟着来的小丫头将那淸欢酒壶端过来,“安定公不如以此佳酿会友,一同品鉴一二。”
凤眼里涌起一丝决绝。
李从嘉看着她的双目,突然笑了出来,“红袖姑娘想得周到,我替赵公子谢太子的美意。”
堂上堂下不动神色彼此心意已决。
那长长的指甲染酒而过,丝毫未觉。
“娥皇,”李从嘉最后转过身执起她一双柔荑,也顾不及避人,娥皇含羞带愤地看他一眼,“可还记得那谱子?”
娥皇一时未曾想那么多,“什么?”
“霓裳羽衣舞。”
“自是记得,怎么突然想起这个了?”
一目重瞳子依旧深不见底,“无事,若是真的得到它了,记得要重现盛唐风光。”
娥皇知他有心事,可是此时此话却参悟不透,只得颔首。又见得下首一群小姑娘还兀自候在那里,只得抽回手,“快些去吧,都等着,早些回来,午膳我让流珠备了你最爱的藕尖粉糕。”
她的妻还念着他爱的食物,并不曾察觉出什么。
而他,最后握紧她的手,“好。”
终究还是转身而去。
身后跟着的小侍女捧着那送来的一壶新酒,红袖眼睛直直地看着那酒壶,随着他们离开的踪迹,一直送他走。
胸口有些刺痛。她抬起手像是酸痛了般捶打两下,“怎么累了?不如过来听首琴歌?”娥皇拉过她来,一起坐下。
远远地还能看见那举世无双的山河锦飘摇而去。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与身心愿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天教与身心愿违。谁让你终究生在这乱世飘摇,谁让你非要痴人不醒。这本是无可奈何,却都是定数。红袖紧紧地握着手,那一寸长的指尖便生生地割进了肉里。
疼起来,才觉得,我们都还在。
都是幻灭,除了紫檀的香气,这一世都不可能再闻得到任何烟火。所以唯愿你,一如既往。
红袖淡淡笑得很是快慰。没有人注意得到。
李从嘉抬腕撩起一枝垂下的柳叶,看见赵匡胤站在不远处。“如何?”
“若安定公得闲,还请偏苑一叙。”
他随他走。终究回过身看那宴厅一眼,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蜡照半壁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少年心绪,情深意浓,若是重头来过,依然感激,惟愿当日灯前月下,还能执手绣芙蓉。
偏苑里,桌上小小一壶酒,赵匡胤拿过来捂在手里看他,李从嘉却问,“冷不冷?”
他不说话。
于是都是沉默。
“怎么又穿得这袍子了?”赵匡胤眯起眼睛仔细打量那山河锦,越发心生赞叹。精细得连河水纹路都可窥见一二,足可见其绣功精湛。俯下身子,细细地嗅,秦淮河水涤荡过的香气幽然而起,怎么也解不得那紫檀的蛊。
李从嘉挑眉,锦绣袍,珠光衬如玉年少。一瞬间肆意地风华,让赵匡胤不禁身不由己,很想揽过他来,却听得他说。
“不舍得?”
“何物?”
李从嘉笑意分明,“我。”
赵匡胤倒抽一口气,这是分明地挑衅。一把扯过那清秀的影子倚在桌上,“我是舍不得那酒。听说与黄金同价。”
怀里的人不安地挣脱,赵匡胤微微送开些手,却见的他仔细地将衣衫理得平整,山河锦绣,一目重瞳望向他,“黄金又如何?你现在弄皱的,是整个天下。”
他的坚持,便是至死也要风华绝代。
或许心底也涌起了偏执,你要我死,我便死在这一身山河锦上。你丢了那年的琴弦,流风响泉谁都回不去。
李从嘉若是归去,也必是千古留念。所有人都当记得,所有人都当扼腕。便要你看着,这山河锦我衬得,我穿得,我容得下。你再寻不到第二人。
赵匡胤压下身子。
“那我若是,要了这天下呢?”
第四十五章 一晌贪欢(上)
李从嘉分明感觉到他炙热的气息吹在额上,“这天下,马上就要死了。”你要个死人又何用?他丝毫不曾觉得恐慌。
赵匡胤突然拿过那酒壶,持续地放在掌心摩擦,李从嘉见得了,伸出手也要拿过,堪堪碰得那壶壁的时候被他一把让开。
“怎么?死也不让我死得个明白?”笑得开心,好像很好奇那毒物一般,认真地盯着它看。
“你不是打探得清楚,这是沁骨。至寒之毒。”赵匡胤意味深长地轻轻地开启瓶口放在鼻下嗅。“然后呢?然后你还知道了些什么?”
李从嘉摇头,“南国的大夫哪里还知道那么清楚,不过这些了。”说完盯着他看,“难道你的意思,还有玄机?”
赵匡胤同样看着他。
李从嘉一脸平静,丝毫没有什么悲喜,好像这酒与他毫无关系,好像赴死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简单事。
不过也就是输与不输,喝与不喝。
这个时候的李从嘉让赵匡胤突然觉得揪心无比,他宁愿看见一个失望的,迷茫的李从嘉也不愿意看见如此清醒并且冷静的他。这让他觉得这是一场罪孽。
可是没有办法。
他只能逼他惊动,逼他露出些不一样的表情,才能证明他还真实。
所以他疯狂地吻他。一丝一毫都不肯放过李从嘉。每一次这个人都逼得赵匡胤疯狂,只有这样他才能确信自己能够无所顾忌,他必须还是那个想做便放胆去做的赵匡胤。他必须还要维持住那面堂皇的面具,这样才能不像个所谓的善人一样悲天悯人自怨自艾。
李从嘉觉得自己头又疼起来,像是被什么狠狠地牵住撕扯,他皱着眉却丝毫缓解不了疼痛。很多的事情都在拉扯没个定论。这种纠缠的感觉又让自己凭空有了些放纵的心情。没什么大不了,不是说要纵情么。
最后的最后,就当作是一场梦吧。梦里的你我都还是本来面目,都还不需要伪装什么敌友。只是最最简单地,珍惜。
珍惜此时此刻。
赵匡胤不爱熏香,却因见得他,从此有意无意爱起了那紫檀香气,他贪恋地嗅着他眼角眉梢的清雅不可放手。多想看如此的人示弱的表情。多想知道他究竟能有多美。
身体上的温度从来不曾替心隐瞒。很明显一个唇齿间的交缠让两个人都意乱神迷,很浓的雾气,那重瞳里不再清亮,他看得到他的不可自持。愈发地没有办法。
该拿他怎么办,事以至此。
手指间的游戏纵然山河锦绣也无法遮掩,天青水碧地衣裳凌乱地铺散开去,一个起身把李从嘉带起,本不想这样难堪地随着他予取予求,可是星火燎原之后谁都停不下手,晕眩间就被逼到软榻上无法动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