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其表现,弘治帝只拂过长须,未做表示。
宁瑾靠得近,自然捕捉到天子一闪而过的神情。
两个字:满意。
天子尚等着回话,杨瓒不能耽搁。深吸一口气,开口言道:“回陛下,小民言商,实为论民生。”
“哦?”
“《尚书》著: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太史公论管子,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殿中又是一静,弘治帝神情微动,十四名读卷官亦变得肃然。
管仲乃春秋大家,通政、商、兵,助齐桓公成就霸业,被誉“圣人之师”。
太史公笔下,其为国之柱石,治世能臣。孔圣人亦赞其有尊王攘夷,一匡天下之德。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此言出自孔圣人之口,纵使朱圣人再生,也无立场可以争辩。
先贤之言为正,太史公之论为辅。两者并举,刘健谢迁等人不能不重视。尚未入朝拜官的贡士更不敢轻忽。
士农工商,商为最末。
然春秋名相,同乐毅并举的管仲,为富国强兵,助齐桓公成就霸业,却十分重视商道。
史有明载,谁可强辩?
“小民祖籍宣府,世居涿鹿。出身乡野,故见识浅陋。蒙天子之恩,御前奏对,不敢妄言军--国-政-事,唯民生略有拙见,斗胆一言。”
话至此,杨瓒故意顿了顿,重新组织语言。
“圣人言,民为国本。”
“士为国扛鼎,农为国筑基,商人则如江河水流,往来贯通。水流行经之处,荒漠亦可生出草木。”
“民生之需,衣食为先。蚕桑棉麻,需商。农耕稼轩疏以财资,需商。船货往来流通,自北疆至南地,何者不需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商人逐利不假,然商道亦可聚财。”
杨瓒微微仰头,仍看不清天子的面容,语气却愈发坚定。
“小民斗胆,举圣人之言。实为民富则财丰,财丰则军壮,军壮而国强。”
“天子圣德,诸公扶鼎,民富军壮,何言国之不强!”
不及十数言,却是微言大义,余音绕梁,久久不散。
弘治帝微微点头,马文升笑意难掩,谢迁未做表示,李东阳仍是一派淡然。
刘健却是微感惊讶。
此子所言,实是暗合内阁欲行之策。
巧合,还是故意为之?
无论哪种,都证明他之前看走了眼。此子实非暮气沉沉之辈,而是胸怀大才,堪谓立身敦厚,藏锋于内。他日立身朝堂,必大有可为。
一扫之前惋惜,刘健看着杨瓒,仿佛在看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目光灼灼。于天子手中的策论,更是愈发感兴趣。
韩尚书则打定主意,无论杨瓒排在何位,哪怕是二甲末尾,也要同马文升讲明,此子入朝观政,定要分至户部。
不答应?
谢阁老抢了他半两好茶,马尚书抢走的足有半斤!不答应的话,必过府一叙!
顶着天子和读卷官的压力,杨瓒不骄不躁,侃侃而谈,丝毫不见怯色。
弘治帝愈发满意。
畅怀之下,不再询问策论之议,转而道:“子年不及弱冠,能阐言至此,实是难得。”
方才为谢丕正名,弘治帝不过顺势为之,以定阁臣之心。今番夸奖杨瓒,却是实打实的出于私心。
观其意,就差对十四名心腹股肱和三百贡士明言:朕看好他!
“陛下夸赞,小民愧不敢当。”
“当得。”
弘治帝语气更加亲近,亲近得三位阁臣齐齐瞪眼。
天子是想怎样?就算任性,也不能如此过界!
弘治帝顶住压力,仍是道:“尔祖籍宣府?”
杨瓒应是。
“家中行几?”
“回陛下,小民尚有两兄一姐,行四。”
听闻此言,闫璟脸色微变,恐惧自脊背攀升。
若杨瓒跪倒在地,当殿喊冤,道出涿鹿之事,他该如何?
未料杨瓒仅是回话,一个字都没有多说。
这等表现更让闫璟心惊。
以己度人,一饭之恩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杨瓒此时不言,他日再提,必是暴雨雷霆加身!
前策已不可行,欲要全身而退,恐是万难。殿试之后需得同堂上商议,另想办法。
闫璟的异样未引来天子注意,却让临近的读卷官和中官侧目。
此子坐立不安,隐有惶然之色,其中必有缘故!
右都御使史琳皱眉,暂且压下心头疑惑。中官只将他牢牢记下,以待向天子禀报。
龙椅上,弘治帝微微倾身,问道:“尔可有字?”
“回陛下,小民不及弱冠,尚未有字。”
“朕为你赐字,何如?”
喷香的馅饼从天而降,砸在脑袋上,不赶快接住,还等什么?然在抓牢之前,还是要感激涕零一下。
“陛下隆恩,小民何德何能!”
弘治帝和蔼道:“朕观尔性格沉稳,胸怀韬略,存心朴实,感怀民生,便赐尔季珪二字。日后当继以立身,不负朕意。”
得弘治帝金口玉言,只要杨瓒能安守己身,不犯大错,必可飞黄腾达,平步青云。
同为天子门生,谢丕也没有此等殊荣。
不需人提醒,杨瓒忙行礼谢恩。
殿中明经表情不一,羡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含笑者有之,不服者亦有之。
李淳程文等羡慕之余,同样感到高兴,隐隐有几分激动。
杨瓒得天子青睐,扶摇直上指日可待。不吝自夸一下,自己能同杨瓒交好,实是高瞻远瞩,有先见之明。
先时得意的胡贡士,此刻已呆若木鸡,魂飞天外。想起宫门前对杨瓒的挑衅,豆大汗珠滚落,面色惨白如纸。
被天子赏识,另眼相待,仍不见杨瓒洋洋自得,忘乎所以。谢恩后退回座位,仍是背脊挺直,安坐如初。
在他之后,天子又宣了顾九如、董王已、崔铣、闫璟等人。
前几人表现尚佳,即便不如谢丕出彩,亦是娓娓而谈,均得天子阁臣肯定。
唯有闫璟,连经谢丕、杨瓒“打击”,已心存忐忑。虽力持镇定,未曾失态,仍比顾、崔等人的表现差了许多。
见他如此,弘治帝微微皱眉,略显失望。
宁瑾知机,当下明了,先时被天子看好的几人中,这名闫贡士怕要不妙。
八人之后,天子再未宣召。
余下明经多有些失望,刘健等人却松了口气。
若天子继续任性,哪怕冒犯龙颜,他们也不能不吭气。
酉时中,日-暮-西-斜,三百明经皆已成文。
读卷官请示过天子,受卷官和掌卷官自殿前开始收卷。除被天子收走的八份,二百九十五份策论收齐,皆交由弥封官封存。
中官撤去桌椅,众明经起身跪拜天子,由小黄门牵引退出大殿。
夜-色-渐浓,宫室陆续掌灯。
提灯的中官行在两侧,火光照牵出一道长龙,映着红墙绿瓦,脊上坐兽,别有一番沉厚底蕴。
比起来时,众人心境皆已不同。
多年寒窗苦读,日夜不辍,现今终有所成。当可慰藉先祖,无愧父母族人期盼,荣耀乡里。
最为人羡慕者,仍是谢丕同杨瓒。
前者得天子正名,一甲已定,区别只在状元榜眼探花。后者得天子赐字,哪怕仍在二甲,入朝之后也可顺风顺水,青云直上,非他人可比。
行在宫内,自不好多说。但不少人已打定主意,出宫之后必要设宴相请,不能如王忠李淳等与之莫逆,也要混个脸熟。
拜座师,意味着在朝中站队,或多或少都有风险。和杨瓒攀交,则是向天子靠拢,非但没有风险,反而大有裨益。
行经奉天门,城门卫已换岗。
杨瓒留心瞅了瞅,没见到锦衣千户,微有些失望。
摇了摇头,当下告辞众人,同李淳程文三人结伴,向客栈行去。
夜风拂面,星月披肩。
行经处,不闻人声,唯有灯火阑珊。
作者有话要说:改了个BUG
第十九章
殿试之后,京城内的流言不再甚嚣尘土,而是渐渐平息。
奉天子之命,为免打草惊蛇,锦衣卫暗中在城中寻访。正要寻到源头,线索忽然中断,连最初妄言的几名举子都消失无踪。
得校尉回报,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当即震怒。
几个大活人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消失?
“继续查!”
“掘地三尺,也必须把人找出来!”
牟斌一声令下,北镇抚司的千户齐出,循着蛛丝马迹找到城北,却再次失去线索。
天子还等着消息,东厂在一边看着。
再查不出来,是要让那群宦官看笑话?!
坐在北镇抚司大堂中,牟斌面沉似水。同知、佥事、千户、百户站了一地,均是大气不敢出。
“说话,都哑巴了?!”
“指挥,此事…”一名佥事壮着胆子开口,想争辩几句。不是大家伙不用心,实在是事情蹊跷。被牟斌一瞪,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说!”
佥事额头冒汗,正不知如何是好。门外忽有校尉来报,已查到几人踪迹。
众人顿时都松了口气。
“禀指挥使,共有四人,均在城西医馆。”
“医馆?”
众人面面相觑,校尉力士都快把城中翻遍了,秦楼楚馆都没放过,偏偏没想过医馆!
非是锦衣卫做事不动脑筋。
想想看,谁会没事跑到医馆里呆着?
“可是医馆之人故意藏匿?”
“回指挥,此事尚未查明。然四人均身染重病,已性命垂危。”
“什么?”
“怎么回事?”
牟斌猛地站起,视线扫过众人,沉声道:“顾卿,马元。”
“属下在!”
“带人去医馆,就算抬,也把他们给我抬到北镇抚司来!”
“是!”
两人领命,点十余校尉力士,驰马赶往医馆。
余下之人各自散去,一边念着指挥使脾气见长,一边交换着眼色。
“天子金口玉言,亲自为谢贡士正名,这暗地里冒坏水的,不管是谁,都得…”
一名百户单手在颈项上比划两下,同行几人纷纷点头,表情中都带上了狠色。
等那几个龟儿子进了北镇抚司,管他秀才举人,都要松快松快!
自太宗时起,因纪纲犯事,锦衣卫便一直被东厂压着。今上仁厚,忌惮早年之事,厂卫更被压制,刑房里的灰都积了厚厚一层。
早前关在诏狱里的犯官,只要不是罪不容诛,便是关到你发疯,也不动你一指头。
遇到李梦阳这类,更是客客气气请进“上等”牢房。遇到节假日,牟指挥使更会亲自探监,和李侍郎举杯对饮,邀月谈心。
殿试之前,京城传出流言,涉及春闱贡士,影射内阁大学士,天子震怒,令锦衣卫详查。
牟斌不敢怠慢,办事的人更像是打了鸡血,一天十二个时辰,恨不能用竹棍支起眼睛,全用来找人。
北疆的事情,有外出的缇骑,各地的镇抚使,轮不到自己。京城里这档子事,可是难得的表现机会!
不表现立功,如何升官,如何领赏?
天子亲军也要过日子!
于是乎,指挥使当众发话,校尉力士如猛虎出笼,无需刑科驾帖,稍有蛛丝马迹,便穷追猛打。一旦握住实据,当即押到北镇抚司。
“天子震怒,阁老在背后推动,甭管是谁,有什么背景,进来了就别想再出去。”
“谢阁老?”
流言直指谢丕,谢迁怎么做,都是师出有名。
“不是。”透出消息的千户摇摇头,神秘道,“是李阁老。”
“嘶——”
几人倒吸一口凉气。
李阁老?
“别不信!”
千户手按刀柄,刻意压低声音,道:“你们以为科场舞弊是小事?是没经历过早年!要我说,这个往谢贡士身上泼脏水的,纯属自己找死。自己死了不要紧,怕还要祸及家人。”
“有那么严重?”
“那些朝官怎么说来着?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千户顿了顿,“内阁首辅是刘大学士,尚不及李大学士之谋,你们以为,李大学士出面,这事能善了?”
几名百户互相看看,接连咽着口水,都有些头皮发麻。
刘大学士脾气火爆,李大学士轻易不怒。同为阁老,偏偏是后者,让如狼似虎的锦衣卫万分忌惮。
一物降一物,当真不能从常理解释。
半个时辰不到,四个重病之人就被抬到北镇抚司。
牟斌亲自察看,眉间皱得能夹死苍蝇。
“让吕经历过来,拿本官的帖子,到太医院请王医官。”
“是!”
校尉领命退下,牟斌站在堂上,虎目微眯。
殿试前尚且生龙活虎,偏巧锦衣卫寻人时就病了,还病得快要死了?
经历过成化弘治两朝,见识过万妃时厂卫的手段,牟斌似想起什么,表情愈发阴沉。
王医官被请到北镇抚司,见到并排躺在地上的几人,二话不说,放下药箱,逐一诊脉。
北镇抚司的人上门,果真没好事!
若非是吕经历来请人,还以为自己犯了事,要到诏狱里走一遭。
两盏茶的时间过去,王医官收起手,取出一瓶丸药,直接交给校尉,道:“温水调兑服用。”
人事不省,服不下去?
直接灌!
堂堂锦衣卫,还要他来教?
王医官只管救人,这四人是什么来历,是犯事还是蒙冤,半句不问。
身处北镇抚司,旁边站着一群锦衣卫,聪明人都该少看少问。必要时,嘴巴都要留在太医院。
收起药箱,王医官起身要走。
牟斌开口道:“王医官且慢。”
“指挥使何事?”
“以足下之见,这四人可是真病?”
都快病死了,还能有假?
诧异一闪而过,王医官道:“这四人确是重病,以在下诊断,应是染了风寒,又误了诊治,今已病入骨髓。稍晚半日,便是神仙也救不回来。”
“是病,不是毒?”
牟斌问得直接,王医官摇头。
“不是。”
毒-药-不是仙药,以王医官的经验,不会诊不出来。
既被否定,牟斌便不再多问。遣人送走王医官,暂将四人囚押在镇抚司内,待其醒来问话。
病成这个样子,再关入牢房,不用一个时辰,直接可以收尸。
当日,北镇抚司上下又是彻夜未眠。
隔日,牟斌午后入宫觐见。
未几,乾清宫暖阁内便传出几声脆响,竟是天子摔碎了茶盏。
“事出御史府?”
“禀陛下,臣遍寻线索,捉拿妄言之人,确已查证属实。”
怪只怪传话的仆人行迹不密,被锦衣校尉抓住尾巴,一路摸到闫桓附上。
“一个佥都御使,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子!”
弘治帝连咳数声,脸色涨红。
宁瑾捧上温水,也被一把推开。
“继续查!”
弘治帝疑心更深,越是抓不到实据,便越是认定,必是哪个藩王在背后捣鬼,闫桓不过是一个棋子,摆在台面上,随时可以丢弃。
阴差阳错之下,闫桓已被打上“藩王同党”的烙印。
“是!”
发出火气,弘治帝终于接过茶盏,润了润喉咙,勉强压下咳嗽,继续道:“朕倒要看看,究竟是谁!”
“陛下,流言之事,李阁老亦是不满。”
“朕知道。”弘治帝点头,“朕自会同李阁老说,你专心办事便是。”
“遵旨!”
牟斌领命,退出乾清宫。
弘治帝再支撑不住,斜倒在椅上。
“陛下!”
“无事。”
宁瑾惊呼,却被弘治帝抓住胳膊。
“朕无事,莫要声张,取丹药来。”
“陛下,奴婢去唤太医…”
“宁老伴,朕的身子,朕知道。”弘治帝强撑着坐起,手背暴起青筋,却是用不上半分力气。
“陛下!”
“去吧。”弘治帝苦笑,“能多撑一日便是一日。”
“是。”
宁瑾背过身抹抹眼角,亲自取来新炼好的丹药。
火红的药丸,各个有指甲盖大小,闻着辛辣刺鼻,却是弘治帝现下唯一的希望。
服下一枚丹药,弘治帝被宁瑾扶到榻上,闭上双眼,疲累苍老之色难掩,恍如半百老人。
“宁老伴。”
“奴婢在。”
“宫里事查得怎么样了?”
“回陛下,已有了眉目,戴义和陈宽今日便拿人。”
“恩。”弘治帝愈显疲惫,声音变得低哑,“若是太子身边的人,不要瞒着,让太子知道。”
“陛下?”
“朕撑不了多久。”
这几个宦官就当是给太子提个醒,日后遇外戚犯罪,不可循私心轻纵,必要严惩。
他已是病入膏肓,能否撑过今年,都未可知。
张氏外戚跋扈已久,弘治帝不是不知道,却一直顾念着皇后,重举轻放。可再和皇后夫妻情深,也重不过江山社稷。
现如今,他倒是盼着张氏兄弟犯错,拼着不要仁慈之名,也能为太子铺平前路。
只可惜,世事难料,时不待人。
枉为真龙天子,老天不许,又能为之奈何。
“子弱母壮啊…”
弘治帝低暔着,渐渐睡了过去。
宁瑾伺候在侧,已是脸色发白,汗湿脊背。
时至掌灯,阅卷房内,八名读卷官仍在审阅殿试策论。
同复试相类,每份策论都要经八人翻阅,鉴分上等、中上、中下以及下等。得上等最多者,将交由三位阁老亲阅,摘选十份最佳者呈送天子。
不出意外,三鼎甲及二甲传胪均将在十人中钦点。
然以上定规,于当下却是行不通。
殿试之时,天子亲选八份策论,更当殿问话,逐一奏对。观其意,一甲三人已定,二甲五名怕都占了。只留下两三个名额给臣下推举,不只审阅策论的八人,三名阁老都很头疼。
该庆幸天子只选了八个,没有十个全占?
庆幸个XX啊!
“以三位相公之见,此事该当如何?”
刘健皱眉,谢迁亦然。
李东阳思索片刻,道:“既有定规,自当依其行事。”
“李相公的意思是?”
“择选十份最优者,呈送天子。”
照章办事,总不会错。
策论送上去,读卷官就算完成任务。谁为状元谁为榜眼,均由天子决定。
一甲是谁,众人心中多少有底。二甲传胪,也不外乎在几人中择选。余下名次便不是那么重要。纵有偏颇,在考取庶吉士时,也会被另选出来。
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区别只在早晚。
“如此,便依李相公之言。”
与此同时,刘瑾已被五花大绑,押往司礼监。
朱厚照正巧被皇后请去坤宁宫,因知张皇后不喜刘瑾,便只带上了谷大用和张永。
皇太子不在,刘瑾无可依仗。司礼监掌管皇城内一应仪礼刑名,掌印下令拿人,自是无人阻拦。
“咱家要见太子!”
刘瑾被拖出殿门,虽不知缘由,仍感大事不好,顾不得宫规,扯开脖子叫嚷。
“堵上嘴。”
待刘瑾嘴被堵住,司礼监少监刘辅冷笑一声,细声道:“咱家劝你还是老实点,说不得,戴公公能让你死得痛快些。”
听闻此言,刘瑾顿时大惊失色,魂飞魄散。
福来楼内,杨瓒接连推却多人邀请,连李淳等人的宴请也婉言谢绝,在传胪大典之前,立意不出客栈一步。
“四郎也太小心了些。”书童不解,一边整理箱笼,一边道。
“小心驶得万年船。”
难得开了句玩笑,杨瓒放下笔,吹干纸上墨迹,道:“且去唤伙计,问明送信的快脚是否还在城中。”
“是。”
书童推门离开,杨瓒拿起剪刀,轻轻剪断一截烛芯。
佛家有云: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他不信佛,却信善恶有报。纵然上天不降雷霆,他亦要亲手斩断恶枝!
烛光摇动,映出半室明亮。
杨瓒垂眸,放下剪刀,安然如初。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章
坤宁宫中,玲珑灯高挂,温香满室。
张皇后红裙曳地,粉面垂泪,哭得梨花带雨。
朱厚照坐立不安,满脸苦色。实在忍不住,朝跟在身边的谷大用使了个眼色:想想办法,孤实在撑不住了。
谷大勇缩缩脖子,很是没胆。
皇后娘娘哭起来,皇帝陛下都没辙。奴婢能有什么办法?
朱厚照气得瞪眼,倒也消去几分烦躁和无奈。
自酉时正,张皇后就开始哭,断断续续哭了小半个时辰,就是不停。
哭且不算,更痛斥户部郎中李梦阳,话都不会重样。
“你说说,这姓李的和你舅舅有什么仇?早年间没让你舅舅下狱,刚回朝,又上言,直说你舅舅招纳无赖、霸占民田!这是要将你舅舅往死里逼啊!”
说到伤心处,张皇后哭得更厉害。
“这姓李的哪里是跟你舅舅过不去,分明是看张家,看本宫不顺眼!”
说着说着,话题就有些跑偏。
很显然,张氏兄弟被弹劾之事,引起了张皇后早年间的伤心事。
“还说什么‘后骄妒’!你父皇不纳妃,和本宫有什么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