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明知道她的心思,仍旧杀了他…
作者有话要说:【趴桌】好想开宫斗坑啊…好想开宫斗坑啊…我真的好想开宫斗坑啊…忍字头上一把刀啊…
【↓基友茴笙的文《凰诀》,请戳图片↓】


踏青游·决断

她在这样的煎熬中,任由产婆摆布着。就像一个木偶,她们说怎么做她就照做,但她实际上并不知自己在做什么。
她说不清自己是怎么把孩子生下来的,只知道很痛,身上很痛,痛得刺骨。但心里更痛。
她听到婴儿的第一声啼哭,然后,听到产婆说:“恭喜娘娘,虽是早产,小帝姬也还健康。”
接着,便是宫人们一叠声的问安:“陛下。”
她倏然清醒,侧头看向正朝她走来的那个人。这个时候,她本应该是喜悦地和他一起看看他们的女儿,可她却连半点笑意也无,一直面无表情地看着他。直到他坐到自己榻边,她冷冷道:“陛下,产房血气重,陛下不宜久留。”
“素儿…”他已经知道了她早产的原因,急切地想要解释,在椒房殿外等了两个时辰,此时面对她时,他却发现自己根本没的解释。
他从宫女手中抱过女儿,吩咐宫人都退下,又做回她的榻边,沉一叹:“我知道你怪我。”
换来的是她的冷笑:“岂敢。”
他握住她冰凉的手,她没有挣脱,就像没有生命一般任由他握着,他说:“朝堂的事…你不懂…”
她又是一声冷笑:“臣妾想休息了,陛下慢走。”
一声叹息之后,他离开了。
.
新帝姬诞生,但皇帝一连三天没有踏足长秋宫。莫说后宫开始了各种议论,连太后也觉得甚为奇怪,前往看望皇后时几次试探又什么都没问出。
第四天下午,玉漓给素儿端上了补身子的汤药,方道:“陛下知会了六宫,册帝姬为公主,封号…肃悦。”
素儿端着瓷碗的手一颤。按大燕的规矩,帝姬许嫁之年方可赐封公主,得圣心提前的也有,可是她才出生三天。
素儿“哦”了一声,将碗放在手边案上,漫不经心地问:“名字都还没有,急着赐封号干什么。哪个肃?”肃悦,素儿心悦,於玠的意思她明白,但她也知道封号中为了避自己名讳绝不可能是“素”字。
玉漓欠身回道:“肃穆的肃。”
素儿的手持着调羹在碗中一下下舀着,话语慢而轻缓:“直接回了陛下去,这封号太庄重,不好。”
“这…”玉漓面露难色,犹犹豫豫道,“已经六宫皆知了不说,这个时候…旨意恐怕已经到了礼部了…”
素儿面色冷如白霜:“去照我的话说,告诉陛下,要么给帝姬换封号,要么废后!”
“姐姐…”
“去!”
.
一盏茶的工夫后,皇帝驾临长秋宫,衣袍间怒气夹杂。素儿端然一福礼:“陛下万福。”
分明地觉出他将怒意压了下去,一声:“免。”
无声起身。面容清秀的皇后对面是清隽儒雅的帝王,本该是一对璧人,本来也确实是一对璧人,如今中间却隔了一道看不见的墙。
冷了半刻,帝王一声沉重叹息,伸手要抚上妻子的脸颊:“素儿…”
刚被他的手指触到,她便向触电一般躲开了,向后退了半步,不言不语。於玠的手滞在半空,垂下,低低一笑:“要跟我赌气到什么时候?”
没有答复。
他兀自踱了两步,环视着椒房殿的陈设,又回过头看她,轻哼一声:“不说话?”
她确实没有说话。
“来人,把席玉漓拖下去杖毙!”他的语中犹带着笑意,她黛眉一跳:“陛下!”
两名宦官止了步。素儿敛衣一拜,沉稳道:“陛下,玉漓只是去替臣妾传话,有什么错也不是她的错。”
椒房殿里明明安静得毫无声息,却又人人都能分明地感觉到皇帝的怒意。素儿目不斜视地跪在那儿盯着地面,一尘不染的地上隐隐倒映着她的面容。
他直被她气得又是一声笑,吩咐宫人:“都退下。”
“陛…陛下…”同样跪伏在地被惊得一声冷汗的玉漓仍是大着胆子道了一句,“娘娘刚生了孩子…不宜久跪…”
“退下!”皇帝一声怒喝,宫人们终是都退了下去。
他冷睇着如一尊雕塑般跪地的素儿,声音平静,略有嘲意:“当年王府的一个小丫头,如今胆子是愈发大了,敢亲口说出让朕废了你的话,你真当朕不敢?”
这是自他称帝以来,第一次在她面前自称“朕”。虽是她先恨上了他,有心要让他废后,心中仍不免一痛,沉默片刻,道:“臣妾家中无任何背景,陛下自没有什么不敢。”
当年在王府的时候,她处事谨慎,但凡跪地请罪时,无一次不是心中忐忑惧怕的。而今日,却是无半分惧意,唯求他一道旨意废后或是赐死。
预想中的发火却没等来,她觉得肩头被人一扶,就听到他无奈而温和的声音:“起来说。”
他们在案前相对而坐,他径自提起茶壶倒茶,倒了一半忽而笑起来。她疑惑,但没发问,只听他说:“突然想起来那年腊月,我说要出府走走,你在信期也不敢说一声,结果在酒馆里疼得死去活来。”笑睨她一眼,继续倒茶,“后来终于撑不住了,问我有热水没有。”他将其中一杯茶推到她面前,自己端起另一杯抿了一口,回忆着说,“那是你第一次向我提要求吧。多大点事,你缓过来之后神色惊慌得像犯了什么不得了的大错一样。”
他又喝了口茶。她的目光在回忆中变得有些乱,轻别过头去不看他,只冷道:“多久以前的事了,陛下说这个干什么?”
他就像没听见她的话一样,继续说:“后来,孟良娣…庄娴皇后那个事,我听你说到府里谣传你与我的事是毁你清誉,不知怎么就恼了,叫人罚了你。其实我也知道你的话并无错,可你又死撑着不肯服软,连一句话也不肯说,半个台阶都不给我下。”他的声音微微沉了,“所以,那件事,我还真得多谢张隐。”
若不是张隐及时开口铺了这个台阶,她便死定了。
素儿静静神,淡淡一笑:“是啊,若不然,臣妾当时就死了,也就不能进宫助陛下完成大业了。”
他身形一颤,眼中的痛苦一闪而过,转而又是笑意温润:“我知道你怨我,那事…我确实无可辩驳。今天跟你说这些并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告诉你,你我好歹夫妻一场。就算现在在你眼里已经不是夫妻了,也好歹还有从前的情分在。你怎么想的、要我怎么做,明明白白告诉我,每天劳心费神和我赌气,伤的可是你自己的身子。”
她深深地吸了口气,又沉沉地呼出,端起茶盏却没有饮,只是感受着阵阵热气带来的茶香。思绪在茶香中逐渐平静、清晰,她搁下茶盏,回视着他,道:“是,就如陛下所说,好歹夫妻一场。而且,陛下待臣妾不错,一直都不错,无论是在映阳还是锦都,这些臣妾都知道。”她垂下眼帘,凝视着杯中茶水不再看他,她怕看到他神色的变化后,这番话就没有勇气继续说下去了,“但是,陛下,有些事…发生了便是发生了,无法挽回,若硬要挽回,也毫无意义…当年陛下怒罚臣妾带来的伤在身上,好了便好了,连疤也没留下;但这次,在心上…臣妾知道朝堂之上陛下有陛下的无奈,可臣妾的心思陛下也清楚。当年臣妾会参加采选都只是想见他一面,如今…陛下您,杀了他…”
他苦笑点头:“是,这些我知道。可事已至此,我没办法让他再活过来——就算有,也不能。那么,你要我怎么做?”
她略有困惑:“臣妾不明白陛下指得是什么。”
他语气坚决地解释:“我要你好好活着,尽量舒心地活着,你要我怎么做?”
她垂首跪坐良久,终是说出了这几日一直盘旋心头的那句话:“臣妾但求…与陛下…老死不相往来…”
“素儿…”他分明地倒抽了口气,她忍回了已经夺到了眼眶的泪水,继道:“陛下,这件事,已是一道无法消除的鸿沟…臣妾只要与陛下相见,便不可能视这道鸿沟为无物,只会让这道鸿沟越来越深…臣妾现在只是对陛下有怨,但臣妾不想恨陛下。”她离席一拜,“求陛下废后!”
“你…”他怔了良久,似在判断这话究竟是不是她亲口说出的,终是眼里一黯,“我答应你。”
“谢陛下。”
“我日后不再来见你就是了,废后大可不必。”他留下这样一句话,没有说原因便拂袖离去。她已提出要与他老死不相往来,他竟还不废了她…
素儿呆坐在地,直至玉漓匆匆进殿扶住脸色苍白的她,急问:“姐姐…怎么了?”
她怅然苦笑,摇头说:“没什么,我解决了一件不得不解决的事。”


踏青游·帝后

皇帝真的一连五年没有踏足长秋宫。这种事自然是人尽皆知,起初人人都道这是要废后了,可时间长了又觉得陛下好像完全没这个意思。没人敢直接问皇帝缘由,六宫嫔妃去向皇后问安时同样没人敢问,而这一对夫妻,对此也是半句不提,就好像这是一件无比正常的事。
於玠给了沈贤妃协理六宫的权力,平日里该由皇后出席的各项庆典也都由沈贤妃代替,但凤印却一直没有易主。
这样的事情,在传遍了后宫后,很快就会传到前朝。素儿知道,这是世家们将自家女儿推向后位的绝佳由头,但那一纸废后诏书却始终见不到。
只是有的时候,在皇长子永询从他父皇的书房回来时,会对她说:“母后,儿臣今天向父皇问安的时候,又听说有人请旨要父皇废了母后,立沈母妃为后了。”
八岁的永询一脸的不忿,素儿揽过他,嗔笑道:“你还小,这些个闲事不要管,好好读书练武才是要紧的。”
五岁的肃悦公主便跑过去拉着永询的手说:“就是就是,大哥哥不生气,父皇才不会废了母后呢!上次父皇跟我说啦,母后不是他第一个皇后,但一定是最后一个皇后。所以,如果废了母后他就没有皇后啦!那他干嘛废了母后?”
肃悦公主歪着脑袋眨着眼睛,逻辑清晰地阐明了自己的想法。素儿黛眉微蹙,隐有怒意:“肃悦!母后叮嘱了你多少次,不要在你父皇面前提母后,你还跑去问这些!”
肃悦公主连连摇头:“才不是,肃悦只是问父皇,为什么别的帝姬都有小字,肃悦只有封号没有小字。父皇说,肃悦的封号是为母后图吉利的,多叫一叫这封号母后兴许就开心了,所以不给肃悦小字。”
肃悦,素儿心悦。原来他仍是想着这个,怨不得她几次给肃悦拟了小字叫人呈上去之后都没了下文。
她心里太清楚他待自己的好,但是,就如她先前对他说的,嘉远帝的死,终究是他们间一道无法消除的鸿沟。见得越多,鸿沟便越深,如今两不相见,反倒无比平和,互相念着对方的好。
这大约是最好的结果了吧。
如果他一直不废她,那么她到死都是皇后,死后亦是按皇后礼葬,入天家宗祠;而如果他先她一步走了,她便是大燕朝的太后,享无限风光。
可每每想到后者,她内心总有一个声音在轻柔却又分明地告诉她,她希望如果他先走一步,便同时赐死自己,然后…合葬。
这合葬的想法,一次次被她强自打消。
是他杀了他,她不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想法。
.
五年后的这一天,他会来长秋宫,也纯属是个意外。
本来是嫔妃照常向皇后问安,不过闲聊家常罢了,却忽然起了争执,再往后竟动起了手。
有孕的沈美人一怒之下推了她,她额角撞在桌上,顿时血流如注。永询护母心切,情急中便上去推开了沈美人,沈美人动了胎气,登时腹痛难忍,急传了太医才保住胎。
这堪称大燕承熙朝后宫第一流血事件。
当皇帝匆匆赶到长秋宫椒房殿时,沈美人被人扶着坐在席上,一张娇俏的脸上满是怒气,柔荑指着皇后大骂:“贱人!究竟是小门小户上不得台面!有心加害皇嗣!”
太医正为素儿包扎额上伤口,素儿不耐地合着眼,手指轻柔着太阳穴,懒得同她争执:“本宫到底还是中宫皇后,沈美人说话仔细。”
沈美人还要再骂,就听素儿身边的肃悦公主一声清脆地“父皇”,惶然回身看去,不知皇帝已经在殿门口站了多久。
素儿也是一怔,立即起身前行,率一众嫔妃一道行大礼问安。他的衣摆出现在她面前,又经过了她的身边,他扶起沈美人,语气温和:“起来。”
沈美人站起身,看着於玠满脸委屈,带着哭腔道:“陛下救臣妾…皇后娘娘要害臣妾的孩子…”
一语既出,皇帝蹙了眉头,淡看了仍旧跪着的皇后一眼。一旁的肃悦公主瞪着眼睛,怒指着沈美人道:“你胡说!分明是你先伤的母后!你从一进殿就对母后冷嘲热讽!母后说了你两句你就动手!”小小的肃悦公主快言快语,素儿直起身子,一把拉过她:“肃悦!住口!”
“张隐。”皇帝沉沉开口,分明的不悦,语声倒仍平静,“传旨下去,晋沈美人为正五品姬以示安抚。”
“谢陛下。”沈姬脸上虽犹挂着泪痕,却是破涕为笑,刚欲拜谢,被於玠伸手拦住,“免了,好好安胎,朕送你回去。”
他揽着沈姬,直至经过素儿时才又看了她一眼,冷淡一句:“长秋宫上下罚俸半年。”
素儿心中一沉:“诺,恭送陛下。”
.
此后掀起的又是一阵要求废后的议论。除却她毒害皇嗣这一条之外,几位重臣更是翻出了她的旧事。说她是嘉远帝的宫嫔,如今能当皇后自是狐媚惑主的结果。更是列举了古往今来的一系列妖废与之作比,看这阵势,竟是不仅要求皇帝废了她,而是要皇帝赐死她了。
这些事愈演愈烈,最终闹到右相在朝堂之上以死相逼跪请陛下清君侧的地步,好在被侍卫拦下才没有血溅当场。
而这些事,也终于传到了一直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素儿耳中。
五年来,她第一次主动求见於玠,拿不准他是否会见自己,只得去央求太后安排。
听是太后的召见,皇帝一刻也没耽搁地就去了,被人请去侧殿看到皇后时不禁一愣。
“陛下万安。”素儿垂首一福。他蹙蹙眉,旋即一笑,径自到案前坐下,道:“坐下说。”
素儿走过去与他相对而坐,他兀自倒着茶,忽地笑了:“那年中秋,是我借母后的名义见你。怎么,风水轮流转这次轮到我了?”
她哑然一笑,他又问:“什么事不能直接来找我说,非得兜个圈子?”
她也自己给自己倒了杯茶,缓然说:“昨天朝上的事,臣妾听说了。”他轻一挑眉,等着她的下文。她说,“请陛下大局为重。”
於玠轻笑:“你说的‘大局为重’如果是指废后,就不必再说了。”
素儿沉默了会儿,说:“陛下待臣妾好臣妾知道,可臣妾不明白自己究竟哪里值得陛下待臣妾这么好。”
他看着她,她不紧不慢地冷静分析自己:“论容貌,臣妾跟‘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些个词都沾不上;论才情更没得提,臣妾家中小门小户,入宫后才勉强识得些字看过些书罢了。这后宫里,比臣妾强的宫嫔笔笔皆是。”
他蓦地被她问住了。像是灌酒一般一口饮尽了杯中的余茶,笑着一句:“若没别的事,我走了。”
“陛下!右相大人三朝元老,您不能…”
於玠懒得听,站起身扔给她一句“后宫别干政”,把她堵得死死的。
出了殿门,於玠不免一声干笑:这素儿,当真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些年里将她比作妲己褒姒之流要他废后的声音从来不曾停止过,只是都被他强压了下去,加之她从前没出过什么差错,也就都不了了之了。这次的事之所以闹得厉害,不过是因为沈姬给他们了个合适的由头,她还真以为这是头一次提起废后之事?
素儿在侧殿呆坐良久。她心中明白,一女不侍二夫,一妃不侍两帝,她遭人非议再正常不过,不正常的是为何这非议在她做了五年皇后之后才起来。如果之前自己未曾听说,是因为於玠有意隐瞒,那么为何这次他瞒不住?
她毫无征兆地忽然想起庄娴皇后曾对她说“沈贤妃和姜昭华都有自己的孩子,势力也复杂,本宫信不过…”
心思一动,豁然明朗。
右相是沈贤妃的父亲,沈姬是她的庶妹,所有这些事,不过都是为了给沈贤妃铺一条坐上后位的道路。下一步,便是立沈贤妃的儿子为太子,沈家必能权大于天!
怪不得他说“后宫别干政”,原来这事归根到底就是政事。
她的手猛地攥住衣摆,紧握成拳。自己怎么就这么傻,竟现在才明白,她不该给他压力求他废后,不能助沈家成事!
五年来,她第一次真正动用了身为皇后的权力,给了与沈贤妃素来不和的姜昭华协理六宫的职权,后宫便真正的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姜家的权臣们抓住了这次机会,竭尽全力阻止沈家废后——如果他们想让自家女儿登上后位,就绝不能让沈家得逞,否则在闵素儿被废后,后位定是沈贤妃的。
帝后二人就这么毫无商量但很默契地配合了起来,沈家与皇权的抗衡很快转变成了沈家与姜家的对决,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只好各退一步让此事平息。各退一步的结果折射到后宫,就是沈贤妃晋夫人位,姜昭华晋从一品淑妃。
之后,一切恢复正常,包括於玠和素儿也恢复了往日互不相见的情况。
四个月后,沈贤妃暴毙,死亡原因是有人在她的菜肴里下了砒霜。
一切证据直指姜淑妃,陛下震怒,下旨赐死。
一切都发生得这样快,又结束得这样快。事情传到长秋宫的时候,已经不需要身为皇后的素儿再做任何事情了,只是知会她一声而已。
正在用膳的她搁下筷子,无声一笑:陛下好手段。
作者有话要说:
TAT…还没收藏的各位读者给个收藏吧!
已经收藏了的各位顺便戳进专栏给个作收吧!【扭啊扭】戳一下下面的图就进去了~~~


踏青游·终章

那场废后风波的再次互不相见,他们坚持了十年。
明明同在一个皇宫内,明明是全天下最高贵的一对夫妻,却都当作对方不存在一样。
只是这一次,他必须见她。
当张隐在椒房殿里对她说“陛下请娘娘务必去一趟”的时候,她的心猛悬了起来。
到了成舒殿门口,看到几位重臣刚刚出来。互行一礼,她提步入殿,在榻前端然一福:“陛下…”在看到於玠时,“圣安”两个字生生哽住。
榻上之人,形容枯槁,眼窝深陷,已与她印象中那个清隽儒雅的帝王判若两人。她知道,他的日子不长了。
他要宫人都退下,撑坐起身,一阵咳嗽。素儿只一瞬的犹豫,便走上前去扶住他,他苦笑着被她扶着坐正身子,伸手握住她的手:“素儿,二十一年了。”
她一怔,反应了一下他指的是什么:他们认识二十一年了。
“你恨了我十五年。”他说,她低首:“臣妾没恨过陛下,这十五年不肯见陛下就是为了不恨陛下。”
他笑笑,对她的说辞不置可否。他的脸上,犹自挂着温和的笑,话语却虚弱无力:“我死之后,皇位是阿询的,你自然是太后。等将来,你若愿意,便与我合葬;若不愿意…”他短一叹,“你自己决定就好。”
她在恍惚中,不觉泪眼迷蒙,抬手一擦眼泪,却被他看到腕上之物。
那是一枚精致的五彩线手环,线中掺了金丝,收口处还有一枚小小的羊脂玉。手环看上去并不新了,色泽已有些暗淡,唯那羊脂玉在人气儿的滋养下格外温润。
於玠凝神看了许久,慵懒一笑:“这丫头有意思,都说五彩线得在端午后第一场雨时剪了冲走才能避灾,如今…都十几年过去了,她倒还带着。”
那年中秋时,赫亲王说了类似的话,之后的争执让她险些送命。今日在这样的情境下再听到这话,心里却只有酸楚。她强压泪意,垂眸一笑:“陛下,今天端午。”
他觉得有些累,便又躺了回去,深深呼出一口气,无比平静地说道:“有一件事,我从来没问过你…我听说四哥待你,也就如待其他嫔妃一般,为何他在你心里就这么重?”
她摇了摇头:“这事说来可笑…不过是小时候一次偶然的相遇罢了,但是,臣妾忘不了。”她语声微顿,抿一抿唇,又说,“陛下待臣妾很好,但陛下不该杀了他…”
他长长一声叹:“是啊,那事终是我对不起你。”他微侧过头,睇视着她问,“你与他小时候的相见,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你这般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