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太子的的确确已经有大半年没碰过别人,可这是因为后宅的人还少、别人都不合他的意,并不是为了她。
以后注定还会有更多妃妾进后宅的,等他登基为帝,这个数量会更多,就是人数过百都不稀奇。
她期待的事情像是一座空中楼阁,美好地悬浮在她的梦境里,但因为没有根基,注定无法在现实中构成。
她能做的其实只有跟现实达成和解,告诉自己既然没有空中楼阁,那在宫里有一处精致华丽的住处也不错。
不然能怎么样呢?她又不是没幻想过离开他,可他明明白白地说了让她死了那条心,她难道还能自己挖地道出去,然后再游过护城河吗?
完全不现实好吧。
楚怡于是理了理心绪,弱弱道:“殿下让臣妾准备准备。”
沈晰点点头,没再多说这件事:“对了,父皇让我过年好好歇一歇。初三之前都要在宫宴上,之后你想四处走走不想?我带你一道去。”
能出去玩?
楚怡眼睛一亮,旋即又黯了下来:“臣妾初四之前不一定能准备好…”
“…”沈晰窘迫地盯了她半天,“我也没那么急好吗?”
楚怡:“…”
沈晰:“…”
刹那间,两个人各自翻身,一个朝里一个朝外地背对背蒙住被子睡下了。
尴尬,床上的事儿这么拿出来聊真尴尬!
楚怡想好了,自己做好准备就得赶紧推倒他,不能再给他这么问的机会!再问几回,她怕是连跟他聊天都要觉得别扭了!
.
宜春殿里,赵瑾月听那宦官回禀完正事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她不满意归不满意,可既然连下人都觉得不是楚奉仪的错,那这事不提便也不提了。
但接下来,那宦官说出的另一件事令她猛地凉气倒吸:“你说什么?!”
“是,下奴听得真真儿的。”宦官跪地叩首,“先前大约是在说给楚奉仪晋封的事,而后下奴听到楚奉仪亲口说,觉着自己都还没侍寝过,再行晋封不合适。”
赵瑾月僵坐在了那里,半晌都没说出一句话。
她知道楚氏得宠,但没想到是这样的得宠。
一股强烈的怒火在她胸中燃烧起来,一个声音在她心里喊:凭什么!
楚氏凭什么能得到这样的殊荣!她父亲是罪臣,她自己当过宫奴。除却一张好看的脸外,一无是处。
她何德何能,让太子这样待她!
而太子,已经很久没有留宿过宜春殿了。
最初是因为她这个太子妃有孕,她荐给他的妃妾又不合他的意。可后来,她生完了孩子、出了月子,他也再没有宿在宜春殿过。
她曾也生出过淡淡的嫉妒,觉得楚氏这样缠着太子让她独守空房。但现下,听闻楚氏连侍寝都没有过,她又觉得更加怒不可遏。
凭什么,她究竟凭什么!
赵瑾月翻来覆去地想着这句话。
是她没在东宫后宅里立好规矩,还是楚氏太过狐媚?
她久久得不到答案,最后也只能紧蹙着黛眉,朝那宦官摆了摆手:“知道了,你退下吧。”
.
绿意阁里,沈晰在天色尚黑时就起了床。年初一又要忙一整日,单是早上的元日大朝会就不能怠慢。
他没想叫醒楚怡,但洗着脸一有动静楚怡就醒了,边揉眼睛边打哈欠地从床上爬起来。
沈晰脸上还挂着水珠,侧头跟她说:“你睡你的。”
她还真就咣叽倒回去了,他边转头擦脸边埋在帕子里笑。
然后听到背后懒懒地说:“这么早就出去,也没空用膳吧?不饿吗?”
“饿啊。”沈晰惆怅叹气,“但能怎么办,朝中之事又不能由着我不去。你睡吧,晌午我若得空就回来跟你一道用膳。”
楚怡边醒神边想了想:“殿下想喝点昨天晚上的汤吗?”
“…”满屋的宫人都斜着眼瞧她。
楚怡重新坐起来:“昨天宵夜有道牛肉汤可好了,但我就喝了那么一小碗,别的要么是今儿个赏给宫人喝要么就倒了。现下这么冷,放一夜也不会坏,让他们煮开了再下点面,殿下吃几口再走呗?”
青玉立在榻边,恨不得摸块帕子把她的嘴堵上。
让太子喝昨天的剩汤,她听都没听说过!
但楚怡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行。就是在二十一世纪,物质资源那么丰富的年代,大家还不是经常把当天没吃完的菜收一收搁冰箱,第二天热热再吃吗?
古代本身东西就少,吃口剩的咋的了?寒冬腊月膳房里灶火一封,温度估计比冰箱冷藏室还低。
再说了,太子不是饿吗!大冬天饿着肚子在太和殿外站一上午,多虐啊!
都处在万人之上的位子了,为什么要受这种没必要的委屈?
沈晰刚听她那么问的时候,下意识地皱了皱眉。但听她又是牛肉汤又是煮面的,没骨气地饿了。
“真会过日子。”他嗤笑着招手叫来张济才:“别让旁人知道,让膳房热汤去。”
吩咐完之后他觉得吧…她这招是不错,又省事又实用,只不过让外人听了确实不太好,尤其容易给她惹事。
他便又向张济才道:“给绿意阁添个小厨房吧,人手你亲自挑。”
“是,下奴知道了。”张济才低眉顺眼地应下。
院子里有自己的小厨房,起码得是良娣的位子才行,楚怡离良娣还差着两级呢。
但东宫是太子的东宫,太子说行就行,真有人问下来,回一句是太子想自己用膳方便合口一些,也就得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写错了小公主的封号,修了一下~~是安和~~

本章随机送40个红包,么么哒

第 39 章

张济才领了命, 就直接去了膳房。东宫里的大膳房在前后宅之间,离绿意阁也不算太远。
进了膳间, 张济才就找到了主厨刘福, 跟他说:“楚奉仪昨晚喝的那个牛肉汤, 你给我煮上面来一碗。”
刘福正盯着小徒弟们和面切菜呢, 听见这话扭头一乐:“今儿什么日子啊,您张大公公这个点钟不在太子殿下身边候着, 跑我这儿讨汤喝?”
张济才翻了一记白眼,然后把刘福拉到了旁边没人的地方。
他们两个是一道进的东宫,相交多年也算知根知底, 张济才知道刘福做事有分寸, 便也没瞒他:“不是我要喝,是太子殿下要。”
“…?”刘福那张胖脸上的眉头顿时拧了起来, 牵得额上的肉都皱了一皱,“喝这隔夜的汤干什么?”他说着指了指背后灶台上的两只大食盒,“殿下的膳跟这儿备着呢, 你给拎过去不就得了?”
“啧。”张济才不耐地咂嘴,“今儿什么日子你不知道啊?”
元日大朝会, 太子得寅时到太和殿。除夕宫宴散得又晚,过了子时才结束, 这当中满打满算才不到三个时辰。
而太子起床之后还得更衣盥洗,朝服又繁琐,他能睡足两个时辰就不错了。谁若为了用膳的事让他再早一刻起床,他估计睁眼就得砍人。
至于眼下, 他倒是已起了床,也没砍人。但把正经的早膳拎过去他没工夫吃啊,满满一桌子二十多道,总要坐下来好好用才行,太耽误工夫。
张济才也觉得若能直接上碗热汤面或者馄饨很合适,吃起来方便又舒服。但宫里规矩多,这种不合规矩的事太子自己不开口谁敢提?今儿个楚奉仪张口就问太子要不要喝昨天的汤,他都惊了。
也就楚奉仪敢说,也就楚奉仪说了太子还高高兴兴地听。
张济才于是催着刘福把面煮了,嘱咐他别往外说到底是谁要的面。接着又告诉他:“你挑个徒弟给我,一是厨艺要好,二是要懂规矩要精明还要老实,楚奉仪那边要开小厨房。”
“哟呵,楚奉仪真可以啊。”刘福边在锅里煮着面边笑,目光在膳房里梭巡了一圈,就跟张济才说,“那边那个,我大徒弟应泉,你带走吧。这小子你也清楚,让奉仪放心用。”
“你也够精的!”张济才嗤笑着给他竖了个拇指,便窜去跟应泉搭起了话。
这应泉是刘福最得意的徒弟,前两天太子妃进府要挑人去管宜春殿的小厨房时,刘福都没让应泉去,说要应泉日后接自己的班,管大厨房。
如今可好,为了楚奉仪,刘福把这位放了出来。宫里积年的宦官眼睛都尖,刘福肯这么干,说明他张济才先前看得也没错,楚奉仪的富贵估计少说还能有个十几年。
.
绿意阁里,楚怡在床上躺了会儿,就感觉出了屋里的气压之低。
原因很明显,睡眠不足的太子这会儿心情很不好,一直沉着张脸,弄得四周围的宫人都不敢抬眼皮。
她认识到这一点后便也不敢睡了,吭哧吭哧地从床上爬起来。可他扭头一看她,却又有了笑容:“怎么又起来了?时辰太早,你再睡睡吧。”
楚怡:“…”
她便没骨气地又一度躺了回去,无所事事地盯着他正穿朝服的背影看。他的身材本就特别好,脱衣有没有肌肉她暂且不太清楚,但反正穿衣很是显瘦!
朝服又衣料华贵绣纹精致做工讲究,令这个背影看上去愈发赏心悦目起来。楚怡看得目不转睛,直到张济才端了面进来,他再度回过头。
看她还大睁一双眼睛,他就又笑了:“你还睡不睡了?不睡的话起来一起吃些?”
楚怡看看那只不算大的小碗,一把蒙住了被子:“睡!你吃你的!”
隔着被子,她听到了一声笑。
而后也就过了最多五分钟吧,她感觉他走到了床边,手在她被面上轻拍了拍:“我走了啊。”
“殿下慢走!”她说。
一阵脚步过后,她再揭开被子时屋里已经没人了,只有盛汤面的碗在几步外的桌上放着。
那碗也不大,估计也就够装三五口面。他走得又急,即便只有三五口都不一定能吃完。
当太子也蛮辛苦啊!
楚怡心里有了点淡淡的心疼。
.
宜春殿,太子妃在准备前往坤宁宫问安前听宫人回了话,道太子殿下为了日后用膳方便一些,打算在绿意阁设个小厨房。
绿意阁被格外关照的事,赵瑾月这几个月来其实已经见惯了。但这一回,或许是因为昨晚的不平尚未散去的缘故,她藏在袖中的手猛地一紧。
“…殿下?”太子差来的宦官没听到回音,迟疑地唤了一声。
赵瑾月这才强缓下一口气:“知道了。既是殿下的吩咐,你们照办就是。”
这句话之后,她其实很想添一句“又何必来问我呢?”。
太子为了楚氏连位份上的规矩都违了,眼里哪还有她这个正妻!
那宦官得了回话便躬身退出了宜春殿。与此同时,太子已经到了太和殿前,放眼望去,大朝会开始前的殿外广场上一片肃穆,肃穆中夹杂着一些哈欠连天。
皇子们所站的位置紧挨着正当中的御道,他走过去,看到大哥缩着脖子,昨天喝猛了的三弟五弟晕晕乎乎。身体较为孱弱的四弟手里拢这个袖炉,见他过来欠了欠身:“殿下。”
沈晰定住脚,蹙眉打量他:“父皇不是说让你多歇一歇?大朝会这么早,天又冷,你就别来了。”
“是。”皇四子哑哑地笑了笑,“但臣弟的母妃近来身子不大好,臣弟又在宫外开了府,平日里关照不上。”
所以就只好趁着过年自己多在父皇跟前露一露脸,父皇要是多关照他一点,宫里就能多关照他母妃一点。
沈晰沉了一沉:“一会儿朝会散后到东宫坐坐吧,你母妃那边,我回头让你二嫂走动一趟。”
“多谢二哥…”皇四子感激不已,朝沈晰深深一揖为谢。
大朝会在一刻后便开始了,这场一年之中最为盛大的朝会礼数繁琐且时间冗长。今年又真的挺冷,从年过半百的朝中大员到年轻气盛的皇子宗亲们都冻得不轻,沈晰在其中倒算比较舒服的一个了,他肚子里有热腾腾的牛肉汤,寒劲儿就好像不太容易侵进去,没把吹得透心儿凉。
.
临近晌午,大朝会散了。众人各自回府,沈晰回了东宫。太子妃那边的礼数也差不多这会儿结束,而后他们都可以在东宫里歇上三两个时辰,到傍晚时再分别去参宴就行了。
沈晰早上离开前跟楚怡说要和她一道用午膳,当下去了绿意阁也确实想用午膳来着。奈何他实在太困,午膳还没布齐他就倒在罗汉床上睡着了,楚怡思虑再三没有叫他,轻轻地阖上房门,自己到西屋用膳去了。
沈晰这一觉睡的时间也不太长,过了一个多时辰便醒了过来。他躺在罗汉床的一侧,视线越过榻桌,看到楚怡正闲闲地坐在另一侧读书。
她穿着一身颜色浅淡衣料柔软的袄裙,头发半披半挽着,十分随意的样子却让他一下看得愣了。但彼时他脑子还因为未散尽的睡意而有点糊,缓了一会儿,他才隐约想起来,当母妃第一次跟他提起娶亲的时候,他想过类似这般的画面。
那时他想得是自己会有这样一位正妻,和他相处和睦,举案齐眉。在他忙于政事的时候,她打理后宅,等到两个人都闲下来,就一起读上一本闲书、品上两盏香茶。也或许会在闲聊间起一点儿争执,但谁都别动手别说伤人的话,也别总记着对方的不好就是了。
后来他真的娶了妻,却跟正妻怎么都说不到一起去,这种想法便也作了罢。
作罢之余,他也觉得自己的想法幼稚可笑。宗亲选妃,向来都是主要看家世年纪有无恶疾,选得差不多了再叫进宫让母后母妃见一两面就算了了,是什么样的人根本说不好,他还想着能投缘,实在是不现实。
他之后能在妾室中碰上一个合心意的,就算老天待他不薄了。
旁边,楚怡读着读着书,余光扫见旁边的人起了身,便抬起头:“睡够了?吃点东西吗?”
但他没说话,浅打着哈欠绕过榻桌就蹭到了她那一侧与她同坐,还伸手揽住了她,一语不发地盯着她看。
楚怡下意识地脖子一缩:“怎么了?”
他轻声说:“看看你。”
楚怡又缩缩:“看我干什么?”
“看你怎么这么好。”
“咝——”她肉麻地哆嗦了下,扯着嘴角回看着他,滞了滞,又问了一次,“吃东西不?小厨房那边张公公已帮臣妾安排妥当了,随时可以叫吃的!”
她说得轻松,但面色通红,顾左右而言他的味道不要更明显。沈晰啧着嘴小,继而点了头:“还是吃个面吧。晚上还有宫宴,随便垫垫就好。”
楚怡便让青玉去小厨房传了话,青玉往外退的时候张济才递了个眼色,让旁人也都退了出去。
楚怡感受着屋里的静谧,低垂着眼帘,终于扎进了他怀里:“怎么突然说话那么好听!”
“?我不是说话一直挺好听的?”沈晰理直气壮,“比你强多了!”
“…哪有!”楚怡在他怀里拱着否认,他直笑,又颔首吻起了她来:“年初五我带你去庙会上走走吧,我们微服出去,随意一些。”
“…!好啊!”楚怡兴奋地扬起了个笑脸。
搁在二十一世纪,她是绝对不爱逛庙会的。春节时大家都回老家,平日里承载着两三千万人口的北京城会在一夜之间被抽空,一下子只剩下二三百万北京人。
但那二三百万北京人又好像全都挤在了庙会里,每一处庙会都挤得不行。
所以她素来不爱去,觉得凑这热闹没意思,手机难道不好玩吗?
可古代就不一样了,没手机没电脑,连书都有限。她在宫里闷得感觉自己身上要长蘑菇,发自肺腑地想出去浪。
沈晰自然不知她为什么这样渴望出门,只是看她笑着便也忍不住笑:“那你提前准备,虽然会有侍卫们暗中保护,但也别穿得太华贵了,不安全。”
“好!”楚怡明快地应下。
他又说:“穿双舒服的鞋子。”
楚怡:“哦…”
这句关照真是穿越古今啊!她在二十一世纪就总听,万万没想到回了古代还能听!
但在兴奋之余,楚怡也添了一点点谨慎,问了他一句:“只有臣妾去吗?您看是不是让太子妃殿下也…”
沈晰沉了一沉:“她不爱去这些地方。”
去年过年时,他三番相邀,太子妃都拒绝了他。今年就不必再一而再地问了,问多了她顾虑又多,倒把好好的事情变得像是他逼她一样。
大过年的,还是大家都自在一些为好。
于是正月初五,两个人一道睡了个懒觉,中午时懒洋洋地起了床,一同吃了个午膳,便轻装简行地晃出了宫门。
楚怡一路都很开心,她想这古代的庙会应该比现代有趣,至少看起来能更原汁原味一些。现代的庙会规模虽大,但光从新闻上看都觉得瞧着跟小商品批发市场换了个地方似的,让她觉得没什么大意义。
她希望这里能有好吃的小吃、好玩的民俗,若不然能从摊位间深吸一口年味儿也是不错的。毕竟这里论物质已经注定比不上她记忆里的二十一世纪了,传统项目上能打一些也是好的嘛!
宜春殿中,赵瑾月站在殿门口等了许久,直至宫人来禀说太子殿下和楚奉仪已离宫了。
呵…
她心里头五味杂陈,没说什么,恹恹地折回了殿里。
他带楚氏出去玩乐,这不要紧,她不嫉妒。
可他都没有来问过她。
他就不问问她是否也想出去么?她都很久没看过宫外是什么样子了。
赵瑾月感觉一口郁气结在心里,脑中一遍遍执拗地在想,他怎么能不问她呢?
他怎么能这样将她不放在眼里,他是不是忘了,她是他行过同牢合卺礼的太子妃?
楚氏也是,对她不恭不敬。
赵瑾月觉得,日子不能再这么过下去了。
太子宠谁她管不着,但东宫之中一个个都不把她放在眼里,她这个太子妃当着还有什么意思?
.
宫外,马车停在了西市的市口,楚怡欢呼雀跃地跳下车,抬头就看见了满眼的热闹。
看起来果然比现代的庙会有趣!
沈晰迟一步也下了马车,伸手揽住她,一道往里走。庙会上正有杂耍上演,楚怡有生之年第一次看到了活生生的胸口碎大石!
“厉害厉害!”她在旁边看得拊掌,沈晰就示意张济才过去给了一锭银子给了赏钱。结果碎大石的看见银锭高兴了,走到她两步外又碎了一个,让她享受了一下VIP近距离观景服务。
楚怡看得挺乐,沈晰忽地一拍她:“看那边!”话音落时已先一步奔出去了一大截。
楚怡定睛瞧瞧他所指的地方,竟是有个酒楼老板的大小姐在抛绣球招亲。
再定睛瞧瞧他,发现他一反常态的欢乐,活泼得都有点不像他了。
也是,他现在也才二十啊。搁在二十一世纪,这个年纪的男生进了游乐场也疯啊!
楚怡便也放开了,拎着裙子追上前去,在人群外扑住他一抱胳膊:“怎么的,夫君想接绣球啊?”
沈晰直被这称呼惹得心里一酥。
诚然他原本也没想接绣球,不过是想瞧个热闹,但这句话让他觉得连热闹都不用瞧了。
他把住她的双肩就猛地吻住了她的薄唇,突如其来的举动闹得周围的人一时间都往这边看,都没人看抛绣球的大小姐了。
堂堂太子怎么突然这么狂野!
——楚怡脑海里只剩了这句话。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随机送40个红包,么么啊!

第 40 章

太子在楚怡这个现代人眼里都显得过于狂野的举动, 果然惹了点麻烦。
——当时有朝臣在逛庙会。
——而且好巧不巧的还是个御史。
于是御史大人很尽职尽责地弹劾了太子,说他在闹市“公然强吻民妇”“礼数全无”“伤风败俗”。
这道折子是在初六晚上被皇帝看到的, 皇帝大概也是头一回看见自家亲儿子被指摘这种罪名,立刻传了太子去乾清宫问话。
沈晰原已沐浴更衣完打算躺上床跟楚怡商量明天是去赏雪还是去骑马的问题了,听到急召不得不赶紧更衣,在小两刻后便衣冠齐整地走进了乾清宫。
然后就被骂了个狗血喷头。
沈晰站在底下低着头不敢吭气儿,皇帝骂痛快了, 被御史指责自家儿子“伤风败俗”的那份羞辱感便也淡了, 终于给了他个说话的机会:“你究竟怎么回事!”
沈晰:“儿臣一时…情难自禁。”
都是被楚怡那声“夫君”搅的, 他的脑子在嗡鸣声中一片空白,凭着直觉就吻了下去。
吻完之后他也傻了啊!他怎么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干这种事?
皇帝深呼吸,紧锁着眉头看他:“那是哪家的民妇?”
“…那不是民妇。”沈晰闷着头,“那是儿臣东宫的人,儿臣当真喜欢她,出宫玩乐又放松了些, 所以一时…”
“行了。”皇帝不耐地摆手,一时却不知该怎么说他。
说他不对?他是不对, 御史说他“有伤风化”一点错都没有。别说身为太子了,就是随便一个读过点书的人, 都不该做出这样的举动。
可年轻人情到深处难以自持,好像有不稀奇。
况且那还是他东宫有名分的妾室。
皇帝阴沉着张脸,手指一下下轻敲在案面上,敲出的声音让沈晰心慌。
这点子事对他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是不至于的,充其量在日后几十年里都算他一个不大不小的笑柄, 但他担心父皇为了警醒他把楚怡发落了,脑子里百转千回地在想若父皇一会儿开了口,他怎么为楚怡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