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萧源乖乖的点头。
萧泽含笑道:“等三弟的亲事定了,就轮到你和阿宝的亲事了。”
“大哥!”萧泽不依的叫了萧泽一声。
萧泽哈哈大笑,他说的阿宝,是大舅的嫡幼子顾熙,比萧源大一岁,两人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感情极好,两人的婚事虽没过了明路,也是两家长辈默认的。
萧源见萧泽笑的那么开心,心里暗叹,她和顾熙从小一起长大,要说没有感情那是假的,但那也仅是亲情而已,她要是能对一个十一岁、跟她一样漂亮的小正太生出爱情来,那才叫可怕呢!更别说他们还是表兄妹!萧源认为她和大哥的身体都不好,她娘甚至还夭折两个孩子,都是因为她和爹血缘太接近的缘故。
但她和表哥的婚事是外公和祖父亲口说过的,就因为她和表哥年纪还小,大家才没有提早订婚,萧源也明白,其实主要是大舅母是担心她长不大,才不愿意定亲。但祖父和外公口一开,除非她和表哥有一方死了,不然这件婚事是绝对定了。不管她心里是怎么想的!萧源反过来想想,嫁给阿宝总比嫁给不认识的人好,至少阿宝是认识的,顾家也是她的外家,她熟悉的。
“大哥,梁肃来送什么年礼?霍家的年礼不是送过了吗?”萧源好奇的问。
“是梁肃自己送来的。”萧泽漫不经心的扫了礼单一眼,突然笑了,“盈息,你让人把梁郎君的礼物搬进来。”梁肃送来的年礼不多,盈息领着几个丫鬟很快就搬进来了。
萧泽走了一圈,打开了一只小小的木匣,萧源好奇的凑过去,不由轻轻的“啊”了一声,“大哥,是子母猫笔架!”萧源目不转睛的望着那只笔架,是由一整块的羊脂白玉雕琢而成,母猫慵懒的趴着,目光慈祥的望着在它怀里嬉闹的六只小猫,七只猫浑然一体,宛如天成,显然是出自大家之手。
“是前汉宫廷旧物吧。”萧泽看了一会说道,“你不是一直想要一只这样的笔架吗?拿去玩吧。”
“好。”萧源没想到居然真有这样的笔架,欢喜的往丫鬟收好,回头就摆在书房里,她歪头瞄了一眼梁肃送来的其他东西,不由一愣,“大哥,梁郎君哪里来这么多贵重的东西?”不是说他是庶子吗?平时除了一身黑衣之外,身上根本没有任何配饰。可她送来的东西,饶萧源见惯了奇珍异宝,也觉得耀眼,光是一座用红宝石雕琢成的百子石榴玉雕就价值连城了。
“他跟着你霍二哥南征北战,怎么可能没有钱呢?”萧泽一笑,打仗做的可是无本生意啊!再说梁肃当年带着一队精兵深入匈奴腹地三个月,所到之处匈奴部落鸡犬不留,最后配合大部队直攻匈奴皇宫。光是带京城的财物,就整整拉了半年!后来今上下令攻打月氏的军费,都是霍行允给赚回来的。
要说金银珠宝,怕是霍行允和梁肃最不缺的东西吧?霍行允就是靠着那一仗,一跃成为朝堂新贵。霍家行事豪奢,处处模仿士族,一个才富贵了三代的家族,没有本钱,敢这么豪奢吗?
“打仗有钱?”萧源怔了怔,才想起梁肃在他们看来地位是低,可他好歹也是官家公子,军营里的小将军,当然能分到不少好处。
梁肃送来的礼物,几乎全是古书字画,要不就是玉器,显然是费了一番心思准备的,萧泽暗暗点头,霍行允身边的两个庶弟,霍行云或许聪明些,可梁肃稳扎实打,更让人觉得可靠、可信。不得不说,梁肃对萧源的善意,得来了萧泽极大的好感。萧泽随意的打开了一只锦匣,里面全是约有五分重,色泽、形态相似的白珍珠,“元儿,这盒珍珠给你做个披肩如何?”
“不要!太重了!”萧源摇摇头,她要珍珠披肩干嘛?死沉不说,万一撞到什么地方,身上非青一大片不可,她又没自虐倾向,她提醒萧泽道:“大哥,还不如给奶奶做串佛珠呢,她手上那串佛珠也用了三四年了吧?上次她还嫌那佛珠颜色有点不好了呢!”
“嗯,也好,差不多也有百多粒了,不够的再添上几粒好了。”萧泽让人收好,回头对萧源笑道,“等十五了,我带你去街上看花灯。”
“好!”萧源兴奋的应了,正缠着大哥想要一个宫灯的时候,门口传来了若往焦急的声音,“大郎君。”
萧源闻言识趣的起身,“大哥,我先回去了。”
“好。”萧泽神色一正,让盈息送妹妹回去后,才让若往进来。若往急匆匆的走进来,在萧泽耳边低语几句,萧泽脸色顿时大变!
作者有话要说:萧源马上就要离开冀州回江南了,第一卷还有几章完结了,萧源舒服的好日子也快完结了
晋江据说年底能抽好,也就是还有半个月左右,希望这次是真得能好了,有读者问入V的问题,我要写完第一卷,第二卷开始才会入,大约在三十八到四十章左右
好了,终于把所有的内容都贴在作者有话说里了^_^
回家(上)
“郎君。”梁肃从萧家出来后,守候在外的亲兵立刻迎了上去,他跟随梁肃多年,虽然梁肃目前脸上还是没什么表情,但他能感觉得出梁肃现在的心情很好,要不是来人逼得急,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说出来扫郎君的兴。
“什么事?”梁肃拉了一下缰绳,翻身上马,慢慢的在雪地上走着。
“据说是大夫人给你定了一门亲事,想让你回去成亲,派来的人还有三天就到了。”亲兵低声禀道。
“成亲?大伯、父亲还有母亲并没有写信跟我说过这件事。”梁肃说,他嘴中的大伯就是他的生父,父亲、母亲,是过继他的父母。
“…”亲兵脑门冒汗,独孤夫人的脾气,谁不知道,她决定的事,肯定不会去征求其他人同意的。
梁肃自嘲一笑,他是多问了,在梁家多年,他怎么不知自己那位嫡母的脾气。
“郎君,霍二郎君明天准备差遣一队先锋,先去蜀地,你现在就去和二郎君说,你做先锋官吧。”另一名亲兵提议道,“二郎君现在在军营。”
霍行允今天都在军营同将士们一起吃年夜饭,晚上甚至会留宿军营,梁肃本来就准备给萧家送完礼后,就过去的。他微微颔首,“那我先去了。五郎君你和他说一声,顺便把剩下的一本王永手迹给他。”
“是。”
梁肃一勒缰绳,转身往军营疾驰而去。
霍行允正在军营同将士们一起吃年夜饭,见梁肃来了,霍行允笑着让他坐在自己身边。将士们见梁肃来了,笑着拉着他喝酒。
“二哥,我想当这次的先锋官。”梁肃喝了三大海碗酒后,借着霍行允更衣的机会,低声和霍行允说道。
“好端端的,怎么想先当先锋官了?”霍行允接过亲兵递来的牛乳一饮而尽。
梁肃将孤独氏的事简单的说了一遍,霍行允听得哈哈大笑,“原来是这样,你要是不愿意,也不用去当先锋官。放心,你的婚事,你父亲不会随便答应的,至于那女子,无媒无妁,就算独孤夫人送来了,最多一个妾而已。”霍行允身边美妾成群,对这种事压根不在意。
梁肃苦笑,“能让孤独夫人选上当我妻的,肯定是好人家的女孩子,我又何必去害人家呢。”梁肃想起自己那一屋子孤独氏送来的美姬、娇僮就头疼,他们都还不知道怎么处理呢!再来一个良家子出生的妾,他可不想一直住在阿荣那边?
霍行允轻拍他的肩膀,“我知道了,这件事我会让母亲去和独孤夫人说的。”梁家——霍行允暗暗摇头,梁大人当官有一套,可治家就差远了,起初就嫡庶不分,才导致现在不上不下的窘境,幸好他还算是有脑子的人,知道轻重取舍。
“多谢二哥。”梁肃松了一口气。
霍行允搂着他的肩膀,推心置腹的说,“阿砖,你年纪也不小了,应该考虑婚姻大事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有两个孩子了。”
梁肃打仗拼命劲,连霍行允看着都心悬,独孤氏行事不靠谱,但霍行允也真心想让梁肃找个女人,为妻为妾都行,好歹给他留个后代。阿砖是梁肃的小名,他的生母怀他的时候,因被一块砖头绊倒而提早生下了他,故给他取了这个小名。
“二哥,我——”梁肃都没有想过这件事,被霍行允这么一说,不由黑脸泛红。
霍行允笑着摇头,“反正要是有看上的女孩子,就跟我说,我不在身边,你就直接先要了,回头我给你做主。”霍行允说的很狂傲,他也有狂傲的资本,他这辈子看上的东西,还没有不到手的。
梁肃默默的点头,“二哥,我还是想当先锋官。”成亲这件事,他还真没想过,目前他只想好好的建功立业。
“既然你想当就去吧。”霍行允也不逼他,“路上小心些。”
“是!”梁肃得了霍行允的允诺,心中暗喜,握了握手中的剑,就想去召集兵士,却被几个将士笑着搂着脖子,“原来你躲在这里啊!走走!喝酒去!”梁肃哭笑不得的任他们拉着自己往人群里走。
因是过年,又不是在边关,军营里除了几个站岗的高级军官外,大多数小兵都喝醉了。梁肃因有任务在身,并没有多喝酒,第二天天还没亮,就精神抖擞的纠集先锋军准备出发。
“梁郎君!”霍行允的亲兵朝他跑来,“郎君叫你过去!”
梁肃和霍行允身边的亲兵,都是家里的家生子,从小花了大价钱的培养出来的,上战场的时候,他们就是两人身边的贴身死士,故平时不上战场的时候,都不喊两人官职,而是叫郎君的。
“什么事?”梁肃疑惑的问,他都快出发了,二哥还能有什么事?
“好像是萧家出事了。”亲兵说。
“萧家出事?”梁肃神色一正,萧家能出什么事?他大步往霍行允的军帐走去。“二哥。”梁肃掀帘进去,霍行允正在换衣服梳洗,“阿砖你来了,先锋军那边你让别人去,萧家那边可能要回江南一趟。”
“萧家出什么事了?”梁肃问。
“真定大长公主身体不好。”霍行允说,真定大长公主已经八十八岁高龄了,这个年纪有什么不好,基本上都是要准备后事了,“萧大人这次回去,一是要去看真定大长公主,二是准备阿茂(萧泽)和萧大姑娘的婚事。”
梁肃了解的点头,大秦寻常女子一般都在十三到十六岁左右出嫁,身份越高越受宠爱的贵女,出嫁就越晚,一般都在十七八岁左右才嫁人。萧大姑娘是曾孙女,过年才十六岁,耽搁五个月还不算太晚。
但萧泽身为长房嫡长曾孙,未来的萧氏家主,曾祖母去世,是要守孝三年的。萧泽的未婚妻是吴郡陆氏的嫡长女,今年已经十八岁了,如果真定大长公主去世,到时候陆姑娘就二十一了,实在太晚了,萧家和陆家都不会愿意的,所以要急着回去成亲。
只是这样一来,萧沂和阿鸾原本商定好的订婚可能就要耽搁下来了,这当头萧家没精力给萧沂定亲,萧沂是嫡次子,婚事也容不得马虎。不过阿鸾也才十三岁,就算晚一年定亲,也才十四,母亲是想把她留到十七岁再嫁人,霍行允也觉得女孩子太早成亲对身体不好。
“这次萧大人和大郎君先走,三郎君带着女眷后走。最近路上不太平,萧家女眷你亲自护送一趟,萧大人那边我让阿大去。”霍行允说道,萧家地位尴尬,不敢训练太多的家丁,引起帝皇的猜忌。就算家中家丁训练有素,毕竟数量有限,也比不上正统的将士。萧家女眷来冀州的时候,就是请吴郡的将士护送到这边的。现在霍家都要和萧家结亲了,派兵护送的责任,不用萧家说,霍家也会主动提出的。
阿大是霍行允的亲兵,跟随霍行允南征北战多年,一身武艺军中仅次于梁肃,但性情粗豪,手段狠厉,肯定不适合护送女眷,尤其是萧家女眷中,刘氏还怀着身孕,剩下的全是深闺弱质。而梁肃处事沉稳细心,又和萧家女眷熟悉,让他来保护女眷最合适不过。
“是。”梁肃应声而下,先出去安排先锋军。
、
、
、
“元儿,我和你大哥先走,三哥留下陪你们,家里的事,就你来打点了。”萧珣搂着眼眶红红的女儿柔声吩咐道。
“嗯。”萧源忍着泪用力的点头,在知道曾奶奶快不行的那一刻,她就已经大哭过一场了,“爹,你放心,我会把一切都打理好的,也会尽快赶过来的。”
“不急的——”萧珣心里暗暗叹气,女儿是祖母带大的,感情深厚,就算他让女儿注意身体,慢点过来,恐怕女儿也不会听吧。
“爹你放心,太太还有身孕呢,我心里有数的。”萧源再急也是知道分寸的。
“傻丫头,你办事,爹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萧珣安慰了女儿几句,见她伤心还是很伤心,但情绪已经稳定下来了,内院的丫鬟媳妇忙而不乱,一切都在控制范围之内,就放心去办自己的事了。
“姑娘,这样的大饼、米团子合适吗?”辛夷急匆匆的将一张摊好的干面饼和一个揉成团的米团子递给萧源。
萧源看了看,尝了一口,“不错,就是这样的,就让厨房这几天多做些这种干粮,还有冰窟里的蔬菜鲜果也要记得烘干,肉类全部腌制,鸡子之类的能煮熟就煮熟,生的全部不要带。记得!我情愿晚两天出发,也要把我要的东西全部做出来!别到时候在路的时候,和我说没有!”萧源冷冷道,事关重大,她不想出现任何拖累大部队之事。
“是。”
这年头在外面走,拿着金子也买不到想要的东西,一切东西必须在家准备齐了才行,“灵偃,太太坐的牛车,你一定要多注意,垫子尽量垫厚,蔬菜果子按日子分好,其他人少一些没关系,太太那儿一日都少不得。”
“玉珥,吩咐下去,华贵的衣服、首饰非要带走的,全部封箱装好,出门在外一切求简,首饰能不戴就不戴,外头放几件好换洗的衣服就好。在外头休息吃饭的时候,食具尽量用木制的。谁有什么不愿意的,就让她来找我说。”
萧源一口气吩咐了好几个细节,萧家这种大世家,仆人都是有经验的人,萧源就怕有些人贪图享受,提出些不合理的要求,拖累了大家的进程,干脆直接下令一切从简。
“是。”
萧源舒了一口气,低头仔细的看着自己昨天一夜写出来的行程单子,想着还有什么遗漏的地方,一会她还要三哥那里,和他商量下,一路上应该怎么走。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秘密和一个不知道名字的读者投的霸王票 ^_^
回家(下)
真定大长公主的突然生病,给过年原本欢乐的气氛染上了不少忧伤,霍宝珍去和萧源告别的时候,看到突然消瘦许多的萧源,吓了一跳,泪水不由自主的落下来了,“元儿,我知道你伤心,我奶奶生病的时候,我也很伤心,但奶奶看到我难受,她更难受,如果你曾奶奶看到你这样,她一定会伤心的。”霍宝珍认真的说。
听到霍宝珍的话,萧源心头一暖,握着霍宝珍的手道,“谢谢你阿鸾,我心里有分寸的。”
“冀州离江南远,一路上你可要小心点,我带了一点通江的雪耳过来。听说那个性平滋补,给女孩子吃最好,你每天喝上一盅。”
“多谢。”萧源感激的说,通江雪耳历代都是皇室贡品,民间就是有钱也买不到,萧源之前吃的雪耳,都是宫里直接赐下的。
“这有什么好谢的!我二嫂就是每天喝上一盅,几年养下来,身子好了许多。”霍宝珍拉着萧源的手说,“你放心,你送来的那几盆花,我一定会好好养着的,保管等你回来还是活蹦乱跳的。”
“好。”萧源除了一盆兰花外,还养了两盆小盆景,这次行程匆忙,萧源怕照顾不及,只带了兰花,余下的就送到霍宝珍这里来了。
霍宝珍知道萧源很忙,匆匆话别了几句后,就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郑娘子知道了萧家的事,也匆匆赶来了,主要还是询问大姑娘和卢郎君的婚事是否要推后。在确定萧家依然会在三月份嫁女,只是从江南出嫁后,就放心了许多。
郑娘子倒不是等不起这五个月,只是觉得时间拖得越长越容易出事,毕竟自己儿子不小了,她真心想在自己合眼前看到孙子出生。萧珣和萧泽在接到江南来信的第二天,匆匆收拾了一下,就出发了,留下的女眷也在七天后的清晨出发了。
“早上出发,中午休息一个时辰,估计最晚在酉时能到落脚地。”萧泽在牛车里同萧源说着今天的行程,“一个时辰够吗?”他问着妹妹。
“足够了。”萧源算了算,“我让人做了不少干粮,中午的时候烧点热水,就能直接吃了。”
萧沂微微点头,“白天的时候,尽量让粗使仆妇下车,余下人都留在车上,要松散筋骨,等晚上到了驿站再说。”
“我知道了。”萧源点头,“三哥你放心,我不会托你后腿的。”
萧沂一笑,揉了揉她的脑袋,“傻丫头,休息一会吧,这几天都没睡好吧。”
“嗯。”萧源也不和三哥客气,她已经好几天没好好睡过了,确实很累了,倒在软软的垫子上,萧源合眼就睡着了。
冀州附近连下了无数天大雪,很多庄户人家都揭不开锅了,流民、盗贼四起,很多地方又大雪封路,并不是赶路的好时机,萧家要不是没法子,也不会选择这个时候赶路。
幸好梁肃带的亲兵,萧家的家仆都是老手,萧源又下令一切从简,牛车只注重舒适,并没有过多的华丽装饰,但凡值钱易碎品全部包裹好了,放在专门运货的牛车上,随身携带的都是耐打耐摔,不甚值钱的微物。女眷们都躲在牛车里,不轻易出来,出来定是素服淡妆,身上连银饰都几乎不戴,降低了不少关注度,也让梁肃轻松了不少。
“阿砖!”萧沂笑盈盈的走了过来,“今天给你吃过没吃过的东西。”
“三郎君,您又带了什么东西?”梁肃没说话,几个亲兵好奇的笑嘻嘻的问。萧沂这几天和梁肃一起,同将士们同吃同住,丝毫没有世家公子的做派,博得了不少将士的好感,对他也比之前要随便许多。
“你们尝了就知道了。”萧沂让随从拿出一大块粉色的块状物,肉香扑鼻而来。
“这是肉?”梁肃疑惑的问。
另一名将士用小刀割了小小的一块下来,尝了一口,顿时眼睛一亮,“蒸肉?这肉好吃!”
“馋鬼!”萧沂笑骂着踢了他一脚,“这肉可不是这么吃法的。”说着亲自动手切了一块肉下来,将一个大馒头劈开,把蒸肉塞在馒头里,随从递上一个已经烧得“滋滋”作响的夹铁板,萧沂将馒头往铁板里一放,用力的一夹,放在火上烤了一会,将馒头拿出来,又香又脆,陪着里面的蒸肉吃,绝对的人间美味!
“真不愧是大家郎君,连吃个蒸肉都那么麻烦!”一个粗豪的将士大口嚼着馒头夹肉,嘴里抱怨着,“还要用什么铁夹板、猪油!”
“那你就别吃啊!”另一人去夺他手上的馒头。
“给老子滚开!”那将士护着馒头,一脚穿心脚踢出去。
梁肃沉默的吃着夹肉,嘴角带着笑意,在听到将士感慨,要是行军时能吃到这样的肉多好,心头微微一动,“阿盛,你这蒸肉容易坏吗?”
萧沂摇了摇头,“这肉是用肉糜和麦粉做成的,顶饱又有肉的味道,很适合当干粮,可惜很容易坏,所以我们也就这几天能吃到而已。”这个蒸肉的法子还是元儿想出来的,因保存的时间不长,她做的也不多,他尝了几口觉得味道不错,就带过来就给大家吃了。
“那真是可惜了。”大家惋惜的叹了一口气。
突然那些将士不约而同的放下手中的食物,按上手边的兵器,梁肃反应飞快的将萧沂护在后面,“阿盛,去女眷那里!让家丁围住女眷!”萧沂愣了愣,飞快的丢开手中的食物,招呼家丁集合。
“郎君也真是的,好容易太太、姑娘今天有胃口吃东西,他还非拿走了一大半给那些粗人吃。”临时用屏风围成的简易帐篷里,一个仆妇絮絮叨叨的说着。
萧源将煮好的肉汤推倒刘氏面前,“太太,这肉汤味道还可以,你多喝点吧。”
“好。”刘氏用肉汤就着米饭,慢慢的嚼了几口。吴嬷嬷见她有胃口,连忙将泡开的干菜挟了一些放在刘氏的碗里。
这午餐肉是萧源无意中想起来的,因做法也容易,昨天晚上休息的时候,就让辛夷在驿站试着做了一点。她这几天实在是吃腻了没完没了的腌肉,却没有想到一做就成功了,也让这几天吃腻了腌肉的大家胃口大开。连一直没什么胃口的刘氏,也就着午餐肉吃了小半碗饭。
“话不能这么说,那些将士这么冷的天,辛苦护送我们,三哥对他们好些也是应该的。”四姑娘慢条斯理的说,小口小口的喝着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