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病和干旱构成。虎尾兰随处可见,虎尾兰的丛林既深且密,
像海底的潜艇方阵一样无法穿越。这不是属于人类的土地,
却是大象的土地。所以人也尾随而至。
布里克斯常去那里。但布里克斯是布里克斯,汤姆是汤姆,
尽管汤姆爱梦想,却依旧保持着理智。只是他或许没有意识到
,我已下了多大决心去从事寻象的工作。
每次游猎结束后的支票,是有效的麻醉剂,
让我遗忘所有不愉快的记忆。这工作很刺激,生活也不再乏味

马金杜的巴布会提供书面指示。
布里克斯
布里克斯——布里基——冯·布里克森男爵,
人们用这些以及其他几个名字称呼他,每一个名字都很悦耳。
他是个和蔼的瑞典人,身高六英尺。据我所知,他是最强硬、
最坚韧的白人猎手。他总是嘲笑游猎团的虚张声势,
一边朝奔来的水牛瞄准,
一边讨论着该在日落时分喝杜松子酒还是威士忌。
如果布里克斯曾陷入任何尴尬境地,
一定是在撰写他那令人钦佩又过于谦虚的非洲传记时。那本书
,对于所有认识他的人来说,是过于保守的代表作。
在那本书里,他将所有的传奇经历都平淡处理,
不够谦虚的人或许会将那些真实的故事夸张成令人血液倒流的
传奇,但他却将其处理成偶然的巧合。
布里克斯对世俗剧情不怎么感冒。据我所知,
他从未在大腿流血不止的情况下,
被两三百个赤身裸体的野人包围(单枪匹马,
来复枪里却只剩下一颗子弹),
他的狩猎生涯中这种不完美的缺憾让他很难成为精彩的电影题
材。经常发生的情况是,
当他遇见多少有点热衷裸体主义的当地土著,
更不用提他们的暴力倾向,最后他常常会和酋长促膝长谈,
年轻的战士们蹑手蹑脚地走过,生怕打扰了他们的交谈。
充当御用客厅的随便什么小屋或者树荫下,
大罐大罐的饮料被拿来招待他。
要说冯·布里克森男爵,作为一个白人猎手,会冷静面对危险,
这话不仅陈腐,而且不够准确。首先,要是能避免,
他绝不会让自己面对危险。其次,如果真有可能发现他自己(
或是别人)身处险境,他会变得怒气冲冲而不是冷静,
他会大声咒骂,而不是沉默以对。
但这些外在的表现都比不上一个事实:他从不犯错,
也从不放过任何他瞄准的猎物。
在很多地方,从罗得西亚到比属刚果,再到撒哈拉沙漠,“
布里克森老爷”这个名号依旧如雷贯耳。
尽管已经是多年的朋友,
但在马金杜发来的电报上看到这个名字,
依旧让我感到一阵难以抗拒的目眩神迷。
肯尼亚殖民地
内罗毕
穆加萨俱乐部
亲爱的汤姆:
飞机的配件按时抵达了——多亏了你的及时援手。
以后我会装个尾轮代替起落杆,
这样它就不会在迫降的时候碎裂。
不要为寻象的事情担心。我知道你是完全正确的,
我打算尽快停止这项工作——-
但是布里克斯今天从马金杜发电报来,会在早上出发。
是温斯顿的游猎团。
祝顺风,以及愉快降落。
祝永远如此。
柏瑞尔
在一缕微弱青烟的指示下,我了解了风向,
然后在马金杜的空地上降落。我爬出机舱,向车站走去。
马金杜看起来什么都不像,它也确实什么都不是。
它是建在狭窄乌干达铁路边的五间铁皮屋顶房子,
就像藤蔓上的寄生虫。最大的一间屋子——也就是车站——
里面放了一张桌子,还有布里克斯说起的巴布,
因为发太多电报而磨破了食指。
有一天,
非洲大地上会游荡着一群数量不多但精挑细选出来的印度人,
他们都带着显著的标识:一根磨损的食指。
他们将是早期乌干达火车站拥有者们的后裔。在不同的时间里
,我曾驾驶飞机、骑马,
或是步行到达过肯尼亚境内的三十多个车站,
每一个车站里的巴布都在不同的电报机上忙碌着,
狂热地敲击着,好像整个东非大陆都在快速滑进印度洋,
而他是唯一观察到这一现象的人。
我不知道他们究竟在电报里说些什么,或许我误会了这些巴布
,但我觉得他们不过是在通过电线为彼此阅读安东尼·特罗洛普
的小说而已。
马金杜的巴布连绵不断地按下一大堆的点与线后,
在办公桌后面抬起头来。他有一双和善的棕色眼睛,
因为常常眯着所以显得有些疲惫。
他干瘪的小脑袋有点像晒干的坚果。
他穿着廉价的条纹裤子和干净的棉衬衫。最后,他站起身来,
欠了欠身:“男爵留了话,要我交给你。”
他桌上的竹签上串着三张纸,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
我能在最上面的那张纸上认出布里克斯的笔迹,
但是巴布慎重地在三张纸片中筛选着,好像有一百张留言似的
。最后他欢欣鼓舞地微笑着,将我的指示交到我手上,
就像银行经理交给你一张透支的票据。
“我的妻子,她为你备了茶。”
茶,所有巴布的妻子们沏的茶差不多都有红糖和生姜,
但它总是热腾腾的。我喝着茶,读着布里克斯的指示。
“前往基拉马克伊,找炊烟。”下面是草草画下的地图,
上面有个用箭头和圆圈标注的“营地”。
我谢过主人的茶,走向飞机,摇动螺旋桨,
直接飞往基拉马克伊(这不是地名,是个土著词语,
意思是一个不可能住人的地方),寻找炊烟的踪迹。
不久,我就看见了灌木丛包围着的狭窄跑道,
两头各站着一个白人。从他们疯狂舞动手臂的架势判断,
我认定他们急需的特效药不是奎宁,而是杜松子酒。
安东尼·特罗洛普(1815-1882):英国现实主义作家,
作品主要记录日常生活见闻。
第十七章 也许我必须向它开枪
我想,要是这世界上还有什么地方生活着乳齿象,
有人会设计一种新式的枪,而人类,
会带着永不消亡的厚颜无耻,像他们现在捕猎大象一样,
去捕猎乳齿象。厚颜无耻似乎是个合适的说法,
大卫王和歌利亚起码都是同一物种,但对于大象、
人类只是带着致命毒刺的侏儒。
人类捕杀大象是荒谬的行为。它不够血腥也不够英雄气概,
当然也不简单。
这事就像人类在宽阔的大河里筑起水坝一样荒诞不经,
那些河流的十分之一水量就能吞没所有人类,
同时还丝毫不会影响一条鲶鱼的饮食起居。
大象,先不说从美学角度来看,
它们的体型和构造比我们瘦弱的体格更适合漫步在这片土地上
,它们还拥有和我们相当的智慧。当然,
它们在身体的灵巧度和适应性上稍逊一筹:
上帝让它们的大脑和身体朝着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而人类,
从一开始就在达尔文的进化论彩票中选对了中奖号码,
并保留了兑奖票根。我请,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如此了不起,
并能拍电影、发明电动剃须刀和无线耳机的原因。当然,
还会制造枪支:用来射击大象、野兔、陶土飞靶和其他目标。
大象是理智的动物,它们会思想。布里克斯和我(
同样也是我们种群中理智的存在)
却从未就大象的智商问题达成共识。
我知道布里克斯的想法不应该受到质疑,
因为他比我所有认识的,甚至所有听说过的人都更了解大象,
但他用怀疑的态度看待传说,我则不然。
根据某个传说,大象将它们的死者放置在秘密的墓场,
这些墓场从未被人发现过。这个传说的依据是,
除非大象遭遇陷阱或是被射杀,否则几乎无法发现它们的尸体
。那些年老和生病的象都去了哪里呢?
不仅仅是当地上著,
许多移居到此的白人多年来也都支持这个传说(
如果这确实是传说的话),如果有必要,
大象会将受伤和生病的同类搬到数百英里之外,
确保它们不会落人敌人手中。还有人说,大象从不会遗忘。
这些可能都只是建立在想象上的故事。
因为象牙曾一度珍贵如黄金,对人类来说,哪里有财宝,
哪里就有神秘事件。尽管如此,眼见为实总没有错。
我想,我是第一个通过飞机发现大象行迹的人,
所以对于那些时不时从半空中看到的大象来说,
也从未有比牛椋鸟更大的困扰出现在它们头顶上。
最初,象群对飞机的反应都是一样:它们离开进食的草地,
试图寻找掩护。在向飞机屈服之前,
也会有一两头公象准备投入战斗,
如果飞机低得出现在它们视线范围,它们就会向飞机冲过来。
一旦意识到此举的徒劳无益,象群就走向丛林最深处。
第二天侦察同一个象群的时候,
我总能发现它们已在夜晚绞尽脑汁得出了一些想法。
根据它们对我第二次造访的反应,
我推断它们的思维方式是这样的——甲:
在我们头顶上飞的不是鸟,
因为没有鸟需要弄出这么大动静才能停留在半空,而且,
不管怎么说,我们认识所有的鸟。乙:如果不是鸟,
那一定又是那些两腿侏懦耍的花招,该有法律来治治他们了!
丙:记忆所及,这些两腿侏儒(不管黑还是白)
都为了象牙屠杀过我们的公象。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个,
是因为如果白人杀公象,象牙是他们唯一会带走的东西。
大象们根据这项推理得出的应对方式总是合理又实用。
它们再次见到飞机的时候,拒绝再次躲藏,相反,
那些母象掩护在珍贵的公象周围,
让你无论是从半空还是从任何角度都无法看到一丁点象牙。
这种策略能让一个大象侦察员发疯。
我花了足足一个小时盘旋飞行、交叉飞行,
在非洲一些最险恶的地方低飞,
就为了驱散这么一个顽固的群体。有时能得手,有时则不然。
还有变化多端的各种战术。不只一次,
我看到体型巨大又落单的大象,毫无寻求庇护的意思,
它庞大的身躯完全暴露在外,但它的头却藏在灌木丛中。
这对大象来说,可不是想效仿鸵鸟无厘头的习惯。正相反,
这是引我上钩的聪明陷阱,我起码有十几次中招。
最后总发现那是头母象而非公象。
等到我后知后觉地恍然大悟时,
总是发现象群的其他成员已经走到了数英里开外。
而那个诱饵则会用小眼睛斜睨着我,
面带胜利的喜悦缓缓走向开阔处,
以破坏性极强的漠然姿态挥动着长鼻子,然后消失了踪影。
就算夸张,次等动物也不可能拿出这样的智慧——
有些坚韧得可以被铭刻进历史。
你不能因为传说脱胎于事实所以连事实都不再相信。
几个世纪以来,
历史的长河能承载着人类神迹般的成就踯躅前行,
其根基不就是神话传说和人类轻信的天性吗?
至于猎象的残酷本质,
我并不觉得它比人类其余大部分作为更加残忍。
我不觉得一头大象的死亡比一头赫里福德肉牛的死亡更悲惨—
—在肉牛看来,当然更是如此。唯一的区别在于,
肉牛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以聪明才智战胜挥舞屠刀的绅士们,
而大象则两者兼具,可以和猎手周旋。
捕猎大象的猎手们或许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狠手辣,
但要以为大象全都是和平爱好者,那就是犯了错误。
人们普遍认为只有“淘气”的大象才危险,这也是大错特错——
其错误的严重程度让很多人被踩进泥土、
甚至都得不到逐步分解的权利。一头普通的公象,
要是被人的气味激怒,会立即发动进攻:
它的速度和它的灵活性一样令人难以置信。
它的鼻子和腿就是它的武器:
起码可以用来完成消灭人类的恶心差事,
至于象牙那堂皇的利刃,则是为体面的对手而准备的。
布里克斯和我都没能在基拉马克伊跻身后一个名单,
尤其是在追杀那只大公象,后来又被它追杀之后。
我可以带着满足由衷地说,就差几英寸我们就会被踩扁,
真可谓命悬一线。我们虽都安全脱身,
但我后来时不时还是会做噩梦。
从马金杜出发后,
我将飞机降落在灌木从里挖出来的一条浅盒子般的跑道上,
从耳朵里掏出棉花耳塞,然后爬出驾驶舱。
冯·布里克森·
芬尼克男爵从贵族先辈们那里继承来的面庞上挂着最灿烂的笑
容迎接我(就像以往一样),
就像一道阳光投射在一块熟悉的皮革上——
一块保养上佳的皮革,没有皱纹,但被晒成了棕色,
像马鞍般坚韧。
布里克斯的脸和虚构中的白人猎手形象相去甚远,
他有一双快乐的浅蓝色眼睛,而不是忧郁的深灰色眼睛。
他的脸颊饱满,而不是利刃般瘦削。
他的嘴巴总是对大自然的残酷行径大谈特谈、喋喋不休。
他从来不是什么会陷入意味深长的静默的人。
他的打扮和我印象中一模一样,一件卡其布丛林衬衫,
同种材质的工装裤,一双带硬底的鹿皮短靴——
起码还带着鞋底的遗迹。衬衫上有四只口袋,
但我觉得他对此一无所知。除非参加真正的狩猎,
他从不带任何随身物品,即便是狩猎也只带来复枪和子弹。
他从不披挂短刀、左轮手枪、望远镜之类的东因,
甚至连手表都不戴。他可以根据日光判断时间,就算没有太阳
,他还是能知道。在他剃得很短的灰色头发上,戴了一顶毡帽
,那帽子和枯萎的植物一样黯淡破落。
他说:“哈罗,柏瑞儿。”然后指了指他身边那个人:
此人如此棱角分明,好像完全是从模具里打造出来的。
“这位,”布里克斯用他那很难被称作老派的姿态说,“是老维克
。”
“终于得见,”老维克说,“从天而降的女士。”
写到这里,这句话似乎有点像是句台词,
出自伊顿公学毕业班学生提名的最佳戏剧,
而且还可能是创作于二十年代末期的戏剧,
或者是某人灌了一肚子止痛剂后写出的评论。但,事实上,
老维克在马松加莱尼附近为马松尼制糖公司管理一片荒无人烟
的土地,十六个月以来,他只见过一个白人,据此推算,
我想他已经好多年没见到任何白人女性了。
起码他没见过一架飞机和一个白人女性同时出现,
我不确定他是否将此当作上天的恩赐。很奇怪,
老维克其实年纪并不大——他几乎还不到四十岁——
在各种生活方式中,他将这种苦行僧式的生活当作了首选。
他很显老,但那可能只是保护色。他是个温和友善的人,
在温斯顿客人到来前,帮布里克斯做准备工作。
这是一次规模颇为含蓄的狩猎。共有三顶大的帐篷,
分别属于温斯顿、布里克斯和我。除此之外,还有为土著仆役
、扛枪手和追踪者准备的三顶小帐篷。布里克斯的仆人法拉,
温斯顿的仆人,当然还有我的鲁塔(他从内罗毕搭卡车来),
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小帐篷。其他人则更情愿睡在同一顶帐篷内
。还专门为我的飞机建造了停机棚,
那是用防水帆布搭起来的方形棚户。还有一棵猴面包树,
它的树荫充当大家的阳台。周围的土地无边无际,
连山丘都没有。
我降落半小时后,布里克斯和我乘坐飞机升空,如果可能的话
,希望能在温斯顿当晚到达前发现象群。
如果我们能在距离帐篷两三天路程
的范围内发现象群,那真是撞了大运——
一般象群里肯定会有一头长着壮观长牙的公象。
花费半年甚至一年时间追踪落单的公象,
这对大象猎手来说是家常便饭。
大象会去任何人类不会去的地方——或是人类不该去的地方。
驾驶飞机寻找大象省去了大量准备工作,
但就算有时候我能在距离帐篷三十或四十多英里的地方发现象
群,这段距离还是必须靠猎人们步行、爬行甚至蠕动来完成。
但当他们完成这段令人神经紧绷的远征时,
大象又朝灌木林里前进了大约二十英里。人类必须牢记,
我们要走好几步才能赶上大象的一步,此外,人类对草丛、
荆棘和酷暑也没有同等的抵抗力。如果是白人,
无论遇见什么会叮咬的东西,他们会像剥了壳的鸡蛋一样脆弱
,比如说:疟蚊、蝎子、蛇和舌蝇。猎象的本质其实就是:
砸出只有富翁才能承担的大把银子,去自找苦吃。
布里克斯和我在基拉马克伊的第一次探险很幸运。
狩猎队中的瓦坎巴侦察员向我们报告,
说在离营地不到二十英里的直线距离内,有一大群大象,
其中有好几头货真价实的公象。我们在那个地区盘旋,
大约错过了象群十多次,最后终于发现了它们。
从飞机上看来,象群就像是场幻觉。因为比例不对:
就像孩子画的田鼠图,背景中的仓库和风车,
和强悍的啮齿动物的长须相比,显得异常渺小,
而那田鼠看来既能够也乐意吞噬一切,
包括将那张画纸固定在墙上的图钉。
从驾驶舱向下俯瞰游牧的象群,
你会感觉看到的景象奇妙却不真实。
这种突兀感不仅是因为动物本就不该和树木一样巨大,
还因为在整洁无瑕的二十世纪,
不可能允许这种史前怪物般的巨兽在它的花园里游荡。
即便在非洲,
大象也和到苏格兰圣安德鲁斯打高尔夫球的克鲁麦农人
一样,和周遭格格不入。
尽管如此,在空中还是很难发现大象。如果它们长得小些,
或许还有可能。但它们这么庞大,又是那种肤色,
让它们可以随意隐身,直到突然撞进你的眼帘。
它们撞进了布里克斯的眼帘。他快速写了张潦草的纸条给我:“
看!那头公象硕大无朋。掉头回去。特维大夫在无线电里说,
要我喝点杜松子酒。”
好吧,我们没有无线电。我的机舱里当然也没有杜松子酒。
但我们确实有个叫特维的大夫。
特维大夫是生活在谜团中的谜样人物。一开始,
他只为布里克斯一个人存在,然而用不了多久,
他就为所有为布里克斯工作的人或者与他熟识的人而存在了。
尽管特维大夫开的处方显示,他对酒单的信任远胜于药剂书,
但他有两大杰出的优点:他的诊断书总是能在弹指间抵达,
他对自己的病人有全然的信任。除此之外,
特维大夫还精通心电感应(
布里克斯本人也受过同等程度的训练),
这就省却了不少花在测脉搏、量体温上的昂贵出诊费。
没人见到过特维大夫,这是布里克斯坚持的,
正是这种行事风格成就了他的终极完美。
我调转飞机,返回营地。
在距离我们扎营的猴面包树不到三英里的地方,
我们又看见了四头大象,其中三头都是漂亮的公象。
一个想法闪过我的脑际:要在稻草堆里找到一根针,
最好的办法就是坐下。大象从来不会靠近营地三英里之内,
否则的话,它们就有失公平竞争的风度。
要是你在帆布床上翻了个身,却发现你花了大把人力物力,
要去捕猎的东西根本无视你的英勇无畏,
就这样站在你眼皮底下啃树叶,
这对你的猎手梦会是多么大的挫败。
但布里克斯是个务实的人,作为一个白人猎手,
按要求设计游戏进程,
并第一时间告知雇主猎物方位就是他的职责所在。
布里克斯的工作,
还有我的工作都因为在如此近的距离内发现大象而变得轻松许
多。我们甚至可以在营地降落,
然后步行去估量它们的确切大小、直接意图和战略部署。
特维大夫开的方子必须要拿去开药,然后将药服下,虽然如此
,我们还是有时间去搞侦察。
我们在狭窄的跑道上降落,
这跑道和临时搭建的羽毛球场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接着不到二十分钟,我们就开始向那些雄壮的公象走去。
马库拉也和我们在一起。要是没有马库拉,
这次游猎和这本书都不可能完成。
尽管在东非能找到很多瓦坎巴追踪者,但近年来,
在每本讲述猎象的书中提及马库拉几乎已经成了一项传统,
我可不想破坏传统。
马库拉早已声名远播,他却浑然不觉。他不识字,
母语是瓦坎巴语,第二语言则是蹩脚的斯瓦希里语。
他是个矮小漆黑的土著,拥有一双非比寻常的慧眼,
巫术的拥趸,具有猎犬般的本能。
我觉得他能在竹林里追踪到一只蜜蜂。
无论任命马库拉担任追踪者的游猎队伍有多高贵,
他总是赤裸着上身四处出没,
带着长长的弓和一桶涂满毒药的箭。
他曾见识过白人制造过的最好的来复枪能有什么表现,
但不管射得准不准,每次射击后马库拉的鼻孔都会张大,
这并不是因为闻到了火药味,
而是在对这种吵闹而笨重的机械魔鬼表示轻蔑,
每次扣响扳机后,他都想去猛敲那些菜鸟猎手的屁股。
游猎队的成员就像流水的兵,马库拉则是铁打的营盘。有时候
,我怀疑他是我认识的最睿智的人之一:他是如此睿智,
所以深深了解智慧的难得,将其视若珍宝。
我记得他曾对一个过于热切的新手说:“白人花钱买危险,
我们穷人可承担不起这个。扎到你的大象,然后消失。
这样你就能活着找到另一头。”
马库拉总是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像幽灵一样无声无息地率先走进灌木丛,
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一旦他将猎人们带到大象跟前,
他又像幽灵一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茂密的灌木丛中,走在布里克斯前面的马库拉示意停下脚步,
他悄然爬上近处的一棵树,然后又爬下来。
他指了指数林间的缝隙,然后紧紧抓住布里克斯的手臂,
把他推向前去。接着马库拉就消失了。布里克斯带路,
我走在后面。
要在大自然铸就的铜墙铁壁般的丛林中悄无声息地移动,
可不是件长大后才能学会的本领。我无法解释其中奥妙,
连教会我的鲁塔也不能解释。诀窍不是要看清落脚点,
而是要双眼紧盯着你想去的方位,这时,
所有神经就会长出另一双眼睛,每块肌肉都学会条件反射。
你不用引导自己的身体,你只要相信它不会弄出声响就好。
我们没有发出任何声响,正接近的象群也没有听到什么声音,
即便其中两头巨大无比的大象如灰色岩石般经过我们面前时,
它们也没有觉察。
布里克斯停下脚步,他用手指低声细语,我读懂了他的话:“
注意观察风向。绕着它们走,我想看看它们的长牙。”
还真是“绕着走”!我们花了几乎一个小时时间,
才绕过一道半径五十码的弧线。公象很大,
象牙就起码有上百磅重,甚至更重。
宁录
很满意,汗水湿透了衣衫,
我感觉他快要收到特维大夫通过心电感应送来的消息了,
但是消息却在传送过程中延误了。
一头大象抬起头来,举高象牙,转身面对着我们。
它张开蒲扇般的大耳朵,仿佛连我们的心跳都听得一清二楚。
碰巧,它正在我们刚待过的地方吃草,闻到了我们的味道。
了解这些,对它来说已经足够。
我几乎不曾见过像这头公象这么冷静的生物,或者说,
像它这样漫不经心就决心来场大毁灭的生物。
它几乎可以说是拖着脚步走向杀戮。
由于所有的大象几乎都是瞎子,所以这头大象也看不见我们,
但这对它来说是轻车熟路。它可以追踪气味和声音,
直到它能亲眼看见我们,经过我的计算,
这过程大概需要三十杪。
布里克斯朝下扭动手指,意思是:“趴下,爬行。”
当你的鼻子离地面只有一英寸距离的时候,
才会惊讶地发现原来有这么多昆虫在你鼻子底下生活。
我猜它们一向如此,但如果当你卧倒在地,
靠指甲拖着你的身体前行时,昆虫学却以强势的姿态,
作为一门完全正当的学科出现在你面前,那么,
光是分类问题就一定会让你非常沮丧。
还没爬出三码,我就确信,
已经有大约五十种不同昆虫独自或结伴光临过我的衣服,
而且是由矛蚁主持大局。
布里克斯的脚就在我眼前,近得我都能仔细观察他鞋底的破洞
,并同时寻思着,既然他不出一小时就能把鞋底磨穿,
那他究竟为什么要穿鞋子。我还有充裕的时间发现他没穿袜子
。很实用,但有失仪态。
他的双腿像牵了线的死人腿一样挪过草丛。
大象没有发出一丁点声音。
我不知道我们那样爬了多久,但当我们停下来的时候,
草丛中的细碎影子已经倒向东面。我们可能爬了有一百码,
昆虫叮咬过的地方开始肿胀,火烧似的疼。
我们的呼吸变得轻松了一些——起码我是这样——
这时布里克斯的腿脚突然纹丝不动。
我只能看见他在肩膀上擦了擦脑袋,然后朝草丛上方窥视。
他没有示意继续前进,只是看起来像偷糖时被抓个正着的孩子
,尴尬万分。
但我的表情肯定更紧张一些。
因为那头硕大的大象就在大约十英尺远的地方:
在这么近的距离,大象可不瞎。
布里克斯站起身来,缓缓举起他的来复枪,
神情中带着无法言说的哀伤。
“这一枪是为我准备的,”我心想,“他明白,就算子弹正中脑袋
,也无法阻止它像踩芒果一样把我们踩得稀巴烂。”
要是在开阔的地方,我可能有办法闪到一边,但在这里却不行
。我站在布里克斯身后,按照他的指示将双手放在他腰上。
但我知道这起不了什么作用。大象开始摇晃身体,
这就像是目睹一块挡住你去路的巨石,
滚落前在悬崖边上摇摇欲坠。公象的耳朵现在完全张开,
它的鼻子高高举起,向我们伸来。然后它开始愤怒地尖叫,
那声音是如此可怕,让你只能在原地无法动弹,
仿佛有手指掐住了你的喉咙。那是一阵凄厉的尖叫,
像冬天的风一样凌冽。
在我看来,这正是射击的时刻。
布里克斯动也没有动。他稳稳地端着枪,
开始用我从未听说过的、令人震惊的粗活大声咒骂。
这些话富于文采,勇于创新,说的时候技巧也很高超,
但要是用来试探这头大象,我觉得时机挑选得很不恰当。
如果是针对我的,那简直太不仗义了。
大象继续走近,布里克斯吐出更多的粗话(
这次是用斯瓦希里语),我则开始发抖。还是没有开枪。
根据我的判断,一只饼干罐子就足够我们两个人用了——
火化都嫌多余。
“也许我必须向它开枪。”布里克斯宣布道,
我觉得这话简直堪称委婉说法的经典代表作。
子弹射进那厚厚的皮,就和小石子掉进水塘没什么两样。
可能你从没想过大象也有嘴巴,
因为象鼻子下垂的时候你看不到它,
所以当大象相当靠近而且鼻子扬起时,
那道深红色和黑色的裂缝就成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惊人发现
。当大象再次尖叫时,
我以一种近乎愚蠢的好奇紧盯着它的嘴巴,此时我才能确信,
我和布里克斯的结局与其说是悲惨,不如说是干脆,
但不会很干净。
那头大象的尖叫属于战略失误,让它错失了很多乐趣。
那尖叫是如此逼真,共鸣又是如此美妙,
以至于它那些还在灌木丛中吃草的好友们将其当成了警示,
于是纷纷离开。我们之所以知道它们还在灌木丛里,
是平静地忙着吃草的大象会不断发出雷鸣般的打嗝声:
我们听到了雷鸣。
它们离开了,离开的时候仿佛将整片土地连根拔起。
一切都消失了:灌木丛、树木、虎尾兰、土块——
还有和我们面面相觑的怪物。它停下脚步,倾听着,
然后像银行金库那扇无人可挡的门一样转过身去。最后,
它像一阵台风,穿过被踏烂的植物和被粉碎的树木扬长而去。
很久,四周一片喧哗,当终于再次回复平静的时候,
布里克斯放下了枪——如今这枪在我眼里,
要是干起杀人越货的勾当来,一定和鸡毛掸子一样有用。
我浑身无力,愤怒异常,对昆虫类生物满腹怨言。
布里克斯和我披荆斩棘回到营地的途中,一句话都没说,
但当我倒进帐篷前的帆布椅中时,
我放弃自己历史悠久的淑女身份,问了个粗鲁的问题。
“我以为你是全非洲最优秀的猎手,布里基,但有时候,
你的幽默真是令人毛骨悚然。你他妈究竟为什么不开枪?”
布里克斯从特维大夫调配的长生不老药中掏出一只甲虫,
然后耸了耸肩。
“别傻了,你和我一样明白我为什么没有开枪。
那些大象是为温斯顿准备的嘛!”
忠诚的法拉又倒了杯饮料,而布里克斯的话却前言不搭后语。
他仰头凝视着猴面包树的叶子,像个恋爱的诗人一样叹息着。
“有句古老的格言,”他说,“是从古老的科普特语
翻译而来,其中蕴含了自古以来的所有智慧:‘生活是生活,
快乐是快乐。但当金鱼死去,一切归于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