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你明白就好。”郡主拍拍王子胜的手,话锋一转道,“不过,既然媳妇允了你自己挑,那就不许再去招三惹四,弄得一屋子莺莺燕燕,扰得家里不得清静。否则的话,你媳妇儿就只能我来挑了,懂了吗?”郡主还担心老太太给他屋里塞人,弄得儿媳妇不自在,破坏联姻关系,更是让儿子沉溺女色,耽误了建功立业。
“懂,懂,娘放心吧!”王子胜点头如捣蒜,有此意外之喜如何能不抓住。
“娘再提醒你一句,发乎情,止乎礼,看中了谁就大大方方告诉娘,千万别官盐当成私盐卖,弄得两下没脸。”郡主一番话,有情有义,理由充分,说得王子胜信服不已,感激万分。
“儿字谨遵母亲教诲!”王子胜难得声音哽咽,动情的叫了一声母亲,才告辞回自己的院子。
作者有话要说:大年初一来一发,新快快乐,猴年猴赛雷!
第十二章
王子胜的媳妇儿还没着落,大姑娘就要先出嫁了。二婶为了大姑娘的婚事也是忙碌了许久,在郡主回京之后,又托郡主带着大姑娘去顶级宴会晃了几圈,结识了不少达官贵人。
二太太原本想借着郡主的面子,给女儿找个高门大户,但盘算许久,依然定了原先看好的国子监万博士之嫡长子,国子监博士在官职上来说不过正五品的职务,实不在二太太的考虑范围之内,但看看博士“掌教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为生者”的职能,二太太就动了心,这是多大的人脉!再想想万博士大儒的名声,再看看万家儿郎弱冠之年就中了举人的聪慧,听说这科也是十拿九稳的,若是大姑娘嫁过去,第一年丈夫就金榜题名,那就是大大的有福之人,再生个大胖小子,哟喂,那大姑娘这一辈子就顺顺利利不用愁了!
二太太越想越美,脸上的笑是止都止不住。只是瞧着大姑娘有些不愿意的样子,连忙掰开揉碎的和大姑娘说起万家儿郎的好来。
“娘,您看大哥娶妻是什么人家,俱是六部尚书子女,公侯府第千金,郡主这些日子带着五妹参加了多少宴会,咱家这破园子都大宴了宾客几回,万家有哪次够资格出席啊!”大姑娘有些不满未来夫家门第太低,她可是伯爵的孙女!
“你个死丫头,懂什么!”二太太恨铁不成钢的戳了戳她的额头,王子胜的婚事也没好到这个程度,太夸张了,她这个女儿啊,就是有些争强好胜。二太太无奈道:“你只看到万家没机会出席宴席,你又想想你说的那些公侯贵公子哪个是良配?”
“怎…怎么就不是良配了!”大姑娘好似想到了什么,可依旧嘴硬不承认。
“犟嘴的死丫头,别的不说,就说和咱家亲近无比的贾家,他家的大公子贾赦你也见过几次,你愿意嫁给他吗?”二太太直接给她举了个例子。
“贾家大哥哥有什么不好的…”大姑娘嘀咕。
“好?哼!国公夫人和史氏见天斗法,房里人都好几个,还不知日后的章程,你一个小媳妇去试试!”二太太讽刺道:“你三婶就是史家出来的,听到的风声还不止这些,你现在看着贾赦是人五人六的,可你做媳妇儿的,相处最多的还是内宅夫人,史氏可不是省油的灯,看你三婶就知道了!”
“那也不至于把我嫁给一个五品小官之子啊!”大姑娘说来说去就是对夫家官职不满,更确切的说是不想被大房的王子胜比下去。
“你眼界倒高,五品怎么了,你爹不是五品啊!从你爹这儿算倒是门当户对!”二太太拆台道。
“我…我…”大姑娘一时之间找不到反驳的词来。
“行了,娘也不逼你,后天咱们去秋山寺祈福,你躲在帘子后面悄悄看一眼,不满意咱们就换一家。”二太太拍胸脯保证道,万家少爷文质彬彬,面若冠玉,就不信没见过几个男人的自家女儿不动心。
到了秋山寺上香那天,大姑娘看见的是一个着文士衫的翩翩佳公子,不同于勋贵子弟锦衣玉袍,那是一种书香满腹的才子之像。大姑娘悄悄看过了两三本话本里,主角无一不是才华横溢的读书人,这样一个才子,完全符合她心目中的丈夫幻想。
待到二太太再问,大姑娘就羞红了脸,道:“但凭父母做主。”
二太太这才笑了,万博士这个大儒嫁的不亏!啊!不是,是嫁给大儒他儿子不亏~
二太太定了女婿人选,迫不及待的禀告了老太太,老太太也十分高兴,说是要给大姑娘厚厚的添妆,郡主也笑着表示会好好操办。
第二天早上请安的时候,郡主就拉着王子胜的手道:“你大妹妹的婚事都定下来了,走礼最多不过一年,明年就该出嫁了,你可不能拖到她后面。怎么样,我的儿媳妇你寻摸得怎么样了?”
“母亲~”王子胜而今说到这个话题已经开始学会淡定了,可被郡主一催还是忍不住红了耳根。
“你怎么还没个主意,你瞧袁姑娘怎么样?”郡主不动声色的挖坑道:“老太太千里迢迢的把袁姑娘从金陵接过来,说是来给老太太贺寿,其实还不是为了你。老太太也常常说要把袁姑娘许配给你,你怎么看?”
王子胜皱了皱眉,祖母的好意他心领了,可袁姑娘实在没在他的选妻名单上。王子胜自从得了自主的权利,当晚回去就把和他交好的家中有姐妹的人家列了出来,来来回回的思索,但从来没有想到过只是乡绅小官之家的袁姑娘。
郡主看王子胜的神色就知道了,道:“唉,老太太年纪大了念旧,让我说我是不太满意袁姑娘的,家世门第之类的就不说了,容貌亦非绝色,更重要的是气度、本事担不起咱们伯爵府宗妇的职责。不过呢,要是你看中,娘也不说什么,大不了以后辛苦些,慢慢教就是了。唉,也不知教不教得好~”
随着郡主一声叹息,王子胜立马道:“母亲,儿对袁姑娘从为有过男女之思,绝对没有!”
“那老太太那边怎么办?”郡主故做为难道。
“老太太最疼我了,我去求一求老太太,肯定行的。”王子胜说到老太太是信心十足,老太太也的确非常宠爱他。
郡主不懂声色的笑道:“那就好,我就怕万一袁家起了不好的心思,袁姑娘的母亲我看着不好,上次她不久假借老太太的名义想要陷害你吗?我现在是想起来就怕,有这么个母亲,女儿再好也有限。更怕老太太念及娘家,把袁姑娘许配给你做贵妾,唉,这正妻都还没进门,贵妾倒先住进来了,这样谁家好姑娘愿意嫁给你。”
郡主把袁太太热情之举直接说成了陷害,袁姑娘直接打成了妾,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母亲,不会的,老天太最疼我了。”王子胜反复强调道。
“嗯,我想着也是,老太太最疼你,绝不会为了娘家委屈你的。”郡主信誓旦旦道。
用脚趾头也想得到老太太会选什么,自从郡主回京,不动声色间老太太的权威和优势就被消减的差不多了,管家权在郡主手上,最大的问题王子胜,如今也和父母弟妹亲近了许多,郡主果然个中高手。
老太太心里不痛快,也想不出个具体罪名来,等到王守忠下朝回来的时候,叫王守忠去说了一大堆忆苦思甜的话来,话里话外都透着时日无多、舍不得他们、想落叶归根回金陵,只因这里已经不是她的家…
王守忠听得不是滋味儿,连连劝慰道:“娘,您是老封君,只坐着享福就是,谁让您不痛快了只管打骂,儿在外面做了多大的官,回来还是您的儿子啊!”王守忠小时候王老太爷外出征战,全靠老太太泼辣护住他,对母亲的感情是非常深刻的。
“唉,人老了,多说话惹人嫌,你好好办差,好好跟郡主过日子。郡主是皇室之尊,稍微有点儿脾气,你忍忍就是了,啊?”老太太深谙语言艺术。
“娘,您这么说可是郡主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王守忠对内宅不关注,他瞧着郡主管家,仆从来往规矩有礼,再环视一周,老太太这里供奉的也不差,王家最顶尖的都紧着两位老人,王守忠还在老太太屋里的博古架上看见了勇王府标记的摆设,实在不觉得郡主亏待了老娘。
“没有,没有,好,好,都好,都好!”王老太太仿佛受惊般,脸色黯然,迅速挥退了王守忠。
王守忠心里存了事儿,也就没发现老太太的神色。王老太太要的是锦衣玉食吗?不止,她要的是说一不二!
老婆和老娘同时掉水里,你救谁?这个问题谁能回答的了,至少王守忠不行。看样子妻子和老娘有了矛盾,王守忠也是一肚子牢骚。
王守忠从正院出来,看着一队红衣侍女排列而过,低头向他行礼的时候露出了那一截雪白的脖颈。
“唉…”王守忠叹了口气,郡主什么都好,就是管得太严了,他至今三十有余,连个通房丫头都没有。婚前沾过的两个人,在郡主过门之前就打发了,等成婚之后,更是未染二色。唉…王守忠忍不住再为自己叹息一声,不过想到身上的官职,想到勇王老岳丈的提拔,想到旁人艳羡的眼光,这样的叹息就微不足道了。
郡主倒是不知除了大少爷和大姑娘之外,这府里还有人动了思春之心,果然是春天来了的原因吗?
五姑娘生在春末夏初,衣衫渐渐轻薄,五姑娘就要正式满六岁了。
四月牡丹王,芍药相于阶。罂粟满,木香上升;杜鹃归,荼穈香梦。无数鲜花次第开放,五姑娘的生日宴定然香花香草满怀。
再从爹娘回京之后,五姑娘的日子就过得有滋有味儿,马上就要过生日了,五姑娘正筹划着讨一个生日礼物呢!
作者有话要说:我码字的时候,不停有人喊:“来打牌啊!”“来抢红包啊!”“来吃炸土豆啊!”……我脑子里回荡的都是这些,能坚持码先来,我都佩服我自己!
初二回娘家,财神来赐福!祝亲们大吉大利,财源滚滚!
第十三章
“明儿个就是你的生辰,娘打算叫一班子小戏,你再请些好姐妹来游玩一天,晚上再吃顿团圆饭,你看如何?”郡主和五姑娘商量着过生辰的事情,五姑娘去年交际圈扩大,也认识了不少人,都是需要经营的人脉。
“不用麻烦了,以前也没过。”五姑娘对这些不是很感兴趣。
“就是因为以前没过,今年才要不起来啊!”郡主也是比较心疼五姑娘,以前老太太都以小辈生日不宜张扬,恐折福气为由没办,今年郡主在家就一定得给乖女儿补上。
“女儿生辰是母亲的受难日,过生是为了提醒女儿牢记父母生身养育之恩,一家人一起吃顿饭就是了。”五姑娘感慨道,她当初的期待没有落空,父母果然对她极好,她愿意付出百分百来孝顺他们。
郡主还要说什么,王守忠就从门外进来了,大笑道:“好,好,好闺女。”
王守忠大步进门,坐在郡主旁边,五姑娘羞得脸通红,低声唤了声:“爹爹~”
“人都说女儿贴心,果然呐,那两个臭小子何曾说过一句软乎话儿,还是闺女好啊!”王守忠把五姑娘拉到自己身边,笑着对郡主道:“闺女懂事,咱们也得给闺女长脸啊,去请德庆班吧,各家的小姑娘也请来热闹热闹,拿我的帖子。”
“爹爹~”五姑娘连忙阻止,谁家小姑娘的生辰会这么隆重,可别太张扬了。
“行健说的是,五儿这么好,我也有心让京城的闺秀们都来呢。”郡主是怎么看都觉得自己女儿最好。
“爹,娘~”五姑娘从王守忠怀里挣脱出来,认真严肃道:“女儿真的没有大办的想法,爹娘一片心意,女儿办个小宴就是,请一二手帕交就好。女儿生辰本就该叩谢爹娘恩德,怎么能让你们再劳神费力。”
“我的乖乖啊~”郡主又一把把五姑娘拉到自己的怀里,抱着感叹。
王守忠看五姑娘说的认真,不由看向郡主,郡主微微点头,觉得应该尊重女儿的意见。
王守忠道:“你这孩子,就会为别人考虑,生辰宴小办也是要办的,正好,爹爹给你送份大礼,从北境带回来的好皮子给你挑着做件斗篷,我那儿还有好些北地商人孝敬的宝石呢,也给你打首饰。”
五姑娘本来十分感动,眼眶含泪,看王父这一番土大款的做派,突然笑出声来,道:“爹爹不用给我备大礼,女儿还有一事要求您呢。”
“说!”王守忠豪迈道。
“爹娘叫我五儿,哥哥们叫我五妹妹,天下那么多排行第五的姑娘,去别家赴宴叫一声五姑娘,七八个人回头。”五姑娘吐了吐舌头,调皮道:“这也太讨厌了,您给我取个名字吧,我可不想一直都是五儿。”
五姑娘湿润润的眼睛盯着王守忠,王守忠一想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捋着短须想了想,没想到什么好名字,又看向郡主。郡主早就从孔姑姑那里得了消息,也愿意配合五姑娘,直接道:“咱家胜哥儿和腾哥儿的名字都是从月从肉,以示骨肉之情,五儿的名字也跟着来吧。”
“嗯,肜字如何?”王守忠道。
“太严肃了。”郡主皱眉。
“肞字如何?”
“五儿在你心里就是干肉条啊!”郡主笑骂。
“那朔字吧,有开始之意,五儿是咱们的第一个闺女,当为元首;朔字还有北方的意思,闺女不就是在北方边境出生的嘛。”王守忠道。
“朔?我喜欢这个名字!”五姑娘还不等郡主出声,自己就惊喜得喊道。
“女儿喜欢就好。”郡主慈爱得摸了摸五姑娘的头,笑着对王守忠道:“行健取得好。五儿…朔儿的出生,正是你建功立业的时候,也算是见着父亲英武威风的景象。”
“唉,在北地是真险啊,好在咱们都平平安安回来了,闺女的身子也养好了,你就不要伤感了。”王守忠拍了拍郡主的手背,柔声安慰道。
屋中一片温情,端得是夫妻情深意重,父女其乐融融。
五姑娘,啊,不是,该称之为王朔姑娘了。王朔看父母感慨的模样,顺从退下,把空间留给父母。
王守忠第二天就给全家宣布了五姑娘王朔的名字,老太爷没说什么,只是笑着说好,因着王朔生辰近了,还给了她几件礼物。要王老太爷这样的大忙人记得一个孙女儿的生日可不容易,王朔欣喜谢过。老太太想说什么,但看了丈夫态度也不敢了,跟着给了两件东西,慈爱得招王朔到她跟前说话。
“家里的姑娘也该有个名字啦。”王老太爷感慨。
“我们小辈儿年轻,哪儿有父亲的见识,不若您给这几个丫头取个名字?”二叔笑着奉承道。
“我可不管,你们做父母的自己来,不过咱家大姑娘可能就用不着了,万家小子不知备了多少好字呢!”王老太爷哈哈大笑。
一屋子人也跟着起哄,把大姑娘羞得脸通红,这个年代,女儿家的字,多数是父母长辈取的,也有丈夫取得,若是才华横溢的女子,自己倒还可以取个“号”,大姑娘婚期日近,这个字想来是留给书香门第、才气纵横的万家公子来取了。
也不知二位叔伯给各位姐妹取什么样的名字,至少王朔随父母外放之前都没听说她们的名字,日后在通信中称呼也用排行,王朔有了名字才明白,名字其实没什么用武之地。
王朔有了名字,孔姑姑和郡主也再次商量了一下对王朔的教育方针。
说完了名字的事儿,生辰宴也逃不过。
“你把要请的小姐妹列一个名单给我,我好安排。”郡主这天见过管家媳妇、婆子,拉了王朔在花厅细说。
“不若娘把这次办小宴的事情交给我吧,正好锻炼锻炼。”王朔最近被嬷嬷开始教导管家,十分好奇这个管家到底是什么状态。
“主办一个宴会复杂着呢,你的生辰可不能让你受累。”郡主笑着拒绝,道:“这次你先看着,等七月你二哥生日的时候就跟着我操办。”郡主口中的二哥可不是二房的王子朗,指的是她的亲儿子王子腾。
“好,那我可就等着二哥给我送大礼了,不然,可不给他好好办。”王朔笑着道。
“少调皮,说说要请那些人吧。”郡主已经备好了笔墨纸砚,准备列名单。
“头一个自然是顾姐姐,我未来的嫂子,可不能怠慢了。”王朔笑着说了第一个人,说来也好笑,王子胜忙忙碌碌的大半年,选出来的人选还是在那些名单上。说来也是,郡主既然敢把主动权下放给他,不就是因为王子胜再怎么折腾也出不了这个圈子。
…
“还有清河郡主…”
“清河郡主?诚王府的那个?”郡主突然打断道。
“是啊,怎么了娘,不合适吗?”王朔有些不安,她和清河郡主交往亲密,会对家里有什么妨碍吗?
“别紧张,没事儿。”郡主看王朔汗毛都竖起来的样子,知道吓着她了,道:“你和清河郡主什么时候这般要好了,我都没听你说起过。”
“是去年秋日外公家中办赏菊宴时候认识的,清河郡主为人大气舒朗,女儿觉得也是一个可深交的好友。”说实话王朔和清河郡主第一次见面不咸不淡,根本没有多大的好感,但在日后的几次宴会中相处多了,王朔就格外喜爱活力满满的郡主。身在此世,王朔自己都有些灰心,看着这样活力十足的郡主,她也心生羡慕,忍不住接近。
“诚王府身份尴尬,不过也没什么,你们小姑娘交往凭本心就是。”郡主也没在意。诚王也是当今陛下的同胞弟弟,只是国朝刚立,他就在封地鱼肉百姓,甚至和倭寇勾结洗劫平民,就为了从先帝手中取得更大的兵权。事情败露诚王自杀身亡,留下王妃带着一个女儿和未出世的孩子过活。也多亏后来登基的是当今这位,陛下念着一母同胞的情分,给诚王的女儿封了郡主的爵位,虽然没有食邑;给诚王遗腹子封了郡王,虽然没有封地。
单凭有爵位,诚王一家在广东沿海一地还是颇有影响力的。郡主自己是实权亲王的女儿,清河郡主辈分和她是一辈的,但年纪和自己的女儿差不多,郡主对她小叔叔的女儿也愿意尽点心意。
“是啊,我看清河郡主的处境的确不好,她还说有几次宴会都是她厚颜登门,那些办宴会的人家若不是碍着清河郡主有爵位,可不会请她,宗室过成这样,果然没有最倒霉,只有更倒霉。”王朔对这样天之骄子落难的场景也是充满同情,我朝刚立,宗室人员并不多,不会出现王朝中后期宗室人满为患、生活困窘的状态,清河郡主已经是王朔见过过得最惨的宗室了。
“你见过几个宗室~”郡主笑指王朔,道:“好歹有爵、行动自由呢,你看中山王,他不更…”郡主话刚要出口,却又止住了,道:“嗨,说这些做什么,快看你宴请的名单呢!”
“娘,中山王怎么了?你和我说说呗。”王朔对王室有着浓厚的兴趣,十分好奇。
“说什么说,这是忌讳,不说了。”郡主并不愿意说这个话题。
“娘,您也是宗室,就当说说自己家里人呗,我想知道嘛,我你还不放心啊?我嘴最紧了!”王朔抱着郡主撒娇,渴望听点秘闻。
作者有话要说:“正月三,扫穷鬼”,两天没有打扫过的屋子可以动手啦~
第十四章
“中山王乃是郡王之尊…”郡主斟酌着用词,尽量客观的阐述中山王的身份处境。
“中山王乃是康肃太子之子,康——安乐抚民,肃——武而不壮,康肃太子乃是太/祖原配嫡长子,早年跟着太/祖征战四方,后期坐镇后方,安抚民众,实在是一位能文能武、智勇双全的绝世之人。”郡主说起康肃太子,言语中自有浓浓尊崇之意。康肃太子已逝世多年,而今又是同父异母的弟弟上位,郡主与康肃太子严格说起来并不是一支,能有如此赞美,可见康肃太子深得人心。
“金陵城防一役,城中无大军驻守,只得靠城池坚固、血肉之躯坚守,康肃太子亲身披甲,带领家人仆从与敌军血战,城头来回夺了三回,小巷阡陌之中全是尸身,尸横遍野,流血漂橹,三月之后仍能从墙缝中洗出血色来,当真是…当真是…惨烈极了!”
“康肃太子身中数刀,左臂被箭矢射穿,身披三十余创,无一在后背,最后长/枪支撑,立于城楼之上,闭目而逝…若不是康肃太子拼死力保,金陵城中三十万人恐无一人得生,太子殿下等到了援军才在城头上死去…太子妃…太惨烈了!”
郡主几度哽咽,那段往事除了惨烈不知还能用什么来形容,我朝失了一个文武双全、亲政爱民的继承人,军民同悲,就是太/祖也被打击得如同老了十岁,那可是王朝的继承人啊!继承人!
王朔给郡主擦眼泪,郡主结果帕子捂了捂眼睛道:“殿下殉国,山河同悲,可身后事却是个大难题。当时太子侧妃有孕,且御医说了是男嗣。原本多少大儒上书请命殿下追封为帝,这是殿下该得的,可有男嗣,国家传承怎么办?礼法如何维系?所以,太/祖思前想后,选定了仁厚的当今继位,并且把已经封为中山王的小殿下交给今上抚养。侧妃娘娘看到儿子有了好去处,自己也怕碍着今上的眼…自尽殉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