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这个姑奶奶回娘家受到了热烈欢迎,据说勇王府这一代只有郡主一个女儿,物以稀为贵。
“五儿给外祖母请安,外祖母福寿安康。”五姑娘一路被领进了正院,如今正院做主的是郡主的生母、五姑娘的亲外婆——勇王妃。
“五丫头来了,好,坐吧。亏你还记得来看看你老娘,一天到晚脚不沾地,也不知在瞎忙什么?”勇王妃的头发已经花白,后半句话是对着郡主说的,言笑晏晏,亲昵十分。
“娘,我这不是来了嘛!我啊天天想您,想得都睡不着了,这不今儿一早上就来了,你瞧瞧,除了几个嫂子弟妹,谁比我来的早!”郡主笑着接话,屋子里此时的确还只有徒家人,宾客尚未登门。
“行了行了,就会给我灌迷魂汤,一点儿不如你的大嫂实在。”勇王妃对儿媳并不苛刻,长媳更是看重,管家权在长媳进门之后就交了,早年间还跟着勇王行军过,端的是一位巾帼英雄。
“娘,我算是听出来了,您这是嫌弃我不会说话啊。小姑来了,儿媳可就失宠了。”大嫂也已经是年过半百的人了,说起话来确实天真娇憨,犹如少女,一派快活之气,任谁看了都知道她过得顺心如意。
“可不是嫌你了~”勇王妃笑骂。
众人又凑趣说笑了一阵儿,就有下人来报有客人登门,几个儿媳自然要去迎接。开始忙碌起来,正厅就剩下勇王妃、郡主和五姑娘了。
“娘,侄女们没来吗?”郡主问道。
“让她们好好打扮着,今日可是相看的好时候,没得来我这儿撞钟。”勇王妃挥挥手,身边的丫鬟都退下,只有一个中年嬷嬷给勇王妃揉腰,人老了,坐着坐着腰就开始酸痛。
“你的儿媳妇人选可有了。”勇王妃问道。
“有几个,还请娘帮我掌掌眼,说实话,我是犹豫了许久,看着这个也好,那个也不错。”郡主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递给勇王妃。
勇王妃老花眼,接过信纸,拿远了眯着眼睛看。五姑娘连忙道:“外祖母,我给您念吧。”
勇王妃慈爱一笑,把纸张递给五姑娘。
五姑娘清脆的童声响起:“户部左侍郎嫡次女,年十四,温柔娴雅,有才气;大理寺卿嫡长孙女,年十五,端庄有礼,兄弟众多;左都御史嫡长孙女,年十三,爽朗大方,喜读书…”
勇王妃静静的听着,五姑娘一边读,一边默默回想这些人的身份背景,瞧瞧,果然什么时候都用不到名字,即使是相看儿媳妇这样的大事,也是谁谁谁的女儿、孙女。五姑娘听闻郡主这已经非常好的了,至少后面还有女孩儿的性情模样形容,很多人家找儿媳妇,打听的不是本人而是她的父兄,美其名曰“家风”,若是父兄询询君子,姑娘自然不差。
“嗯,没糊涂,都是合适人家。”勇王妃听完了,心中的关系网也梳理了一遍。
“是啊,老太太总想着我是不是给胜哥儿找个宗室贵女,甚至四王那边都扒拉过,还是行健好不容易打消了这个念头。”郡主说的四王是东平、南安、北静、西宁四王,自古异姓王有几个善终的,郡主简直让政治白痴的婆母给烦出个好歹来。
“你婆婆在这上头是糊涂些,可她也不是白活几十年,自有她的道理,你不可轻视他人!”勇王妃提点道。四位异姓王声名赫赫,鲜花着锦,也不是人人都能看到这些的。再说了,要等异姓王败落,少说也还要几十年,说不定人家觉得先享富贵,说不定后面的败落她已经看不到了呢。
郡主低头道:“是,娘。”
“别给我来虚的,只说你看中了哪家。”勇王妃也不含糊,直接问道。
第十章
“瞒不过娘,最得我心的三家姑娘就排在最前面呢!”郡主笑着点明,刚刚五姑娘念的名单的前三位,就是她斟酌的结果。
“你能拿出来至少家里是错不了的,就看姑娘本身如何了。正好,今日这三家都得来,你且仔细看看。”勇王妃也知道今天的宴会实质就是相亲。
勇王妃和郡主叙闲话,五姑娘就在旁边听着,郡主知道自己的女儿嘴巴紧,也不怕她把事情透露给旁人。
待宾客渐渐多起来,郡主不能只是在屋中和勇王妃叙话,也要帮着娘家人招呼客人,或在厅中谈笑,或去园子赏花。来的夫人诰命太多,五姑娘也不适合待在正厅,被六表姐带着去花园。
此次宴会名为赏菊,自然有各色菊花分布院中,勇王府家大业大,子女众多,前五位表姐已经出嫁,陪着五姑娘的表姐排行第六,也是快出嫁的年龄了,家中姐妹以她年龄最长,因这份年长稳妥,才让她来照顾五姑娘,可见勇王妃对五姑娘的喜爱。这位六表姐肌肤白皙,笑起来还有一对甜甜的酒窝,说起话来柔声细语,令人倍感亲切,五姑娘也十分喜欢她。
“五妹妹,你瞧,这就是府中花园了,最珍贵的明黄色和绿豆就在这九曲桥对面假山之后,你少来府中,不熟悉路经,我让小梅跟着伺候你,可好。”六表姐微微一笑,指了旁边出列的红色衣衫女子道。
“六表姐不用麻烦了,你去忙吧。花园我也来过两次,能跟着你出来必然是你用惯了的,我怎好占着六表姐的侍女。”五姑娘推辞,六表姐要趁着这个机会给来赴宴的夫人们一个好印象,她正在说亲的档口上呢,五姑娘可不愿坏人好事。看六表姐还想说什么,只得更真诚的望着她,拉着六表姐的手道:“六表姐,今日宴会隆重,不可出纰漏,我也算是自家人,咱们何必客气。”
“好,那就多谢五妹妹了。”六表姐松了一口气,她自然想和今日来的闺秀们交好,想着遍撒渔网不如重点捕捞,五姑娘是郡主爱女,勇王妃唯一的外孙女,若得五姑娘一句好话,胜过她在勇王妃面前奉承半年。此时五姑娘如此盛情,她正好两手抓。
五姑娘笑着目送六表姐走远,才带着自己的大丫鬟春分和大寒往里面走。九曲回廊建在一片水域之上,水中还有未谢的睡莲,园丁打理得很好,全无枯枝败叶,只余星星点点的绿色和小小的花朵。果然不是正该开的季节,花朵小,花色也不明艳。
走过曲折的九曲回廊,绕过假山,就是一片小型的坡地,上面摆满了各色明黄色菊花,黄色是菊花最常见的颜色,但因着新朝把明黄作为皇帝正式大礼服的颜色,这样的颜色也就尊贵了起来。明黄色的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几乎闪闪发光。
五姑娘随意走马观花看了看,有走向另一片摆明品绿色菊花“绿豆”的区域,果然非同凡响,一片深绿,不像五姑娘平时见的那般有些淡淡的发黄。
两个六表姐介绍的地方都看完了,五姑娘就顺势往位置不好的地方去。
春分和大寒跟在后面开眼界,要知道勇王府能摆下这个赏菊宴邀请全京城的名媛贵妇,这些菊花自然非比寻常,这两处更是重中之重,春分看五姑娘样子,劝道:“姑娘,您不再瞧瞧吗?您看这朵,硕大如银盘,花瓣张扬,真是让奴婢大开眼界。”
“嗯,是挺漂亮的,这里有些热,先走吧。”五姑娘敷衍的点点头,率先往阴凉处走去,秋老虎还是挺厉害的。
春分和大寒对视一眼,发现自家姑娘是真不敢兴趣,也就跟着走了。春分不明白,这样稀缺难得的名品花卉,姑娘怎么就不喜欢呢?
春分不知道五姑娘那奇特的审美,在她眼里,白色和黄色的菊花是不吉祥的,因为她见到这两种花最多的时候就是葬礼和烈士陵园;绿色的花她也不喜欢,看它还不如看叶子呢!且五姑娘见过的千奇百怪的花朵不在少数,完全不会因为新奇而多加注目。
春分和大寒跟着主子出来就是要让主子高兴的,看五姑娘兴致缺缺,就打起精神来将笑话,说学逗唱的终于把五姑娘哄高兴了些。
五姑娘高兴得感慨:看啦,又有人来哄她开心了,这封建糟粕的糖衣炮弹真是无孔不入,这可让她怎么坚持得住哦~
五姑娘半得意半反思得走到凉亭里坐下,看亭子里摆了各色瓜果点心,也没有动,只靠在栏杆上歇息。
不一会儿,一身淡粉的小姑娘衣裳的小姑娘就走过来了,五姑娘坐直身子,没想到还有和她一样不爱热闹的人啊。
五姑娘看人家是小姑娘,人家看她才是小姑娘呢!
五姑娘见她走进过来,起身,微微颔首福身,因不知身份,见的是平礼。那位粉衣姑娘也回了礼,并爽朗得自我介绍道:“我是诚王府女眷,不知您是?”
这位姑娘有些尴尬的问道,正常情况下她们这样的小姑娘见面,会有大人相互介绍、引导,哪用得着这样自我介绍。这位姑娘觉得人家已经先在亭子里了,若不是她来了,也不必有此尴尬,自然先开口了。
五姑娘再次行礼,口称:“不知郡主身份,失礼之处,还请见谅。”诚王府女眷,这个年纪的只有清河郡主了。
“嗨,什么郡主不郡主的,我初到京城,还盼着多交几个朋友呢!”清河郡主看上去也是爽朗大方的人。
“我是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家的姑娘,今日跟着母亲来给外祖母请安。”五姑娘接着自我介绍道。
“原来是福慧郡主的千金,怪不得…如此可爱。”请和郡主笑道,怪不得和她一样只带了两个丫鬟,无人陪同就在这偌大的花园中走动。这王家姑娘是因为放心,勇王府怎会让她出事,而自己是无奈,一个郡主当得还不如臣子之女呢。
郡主心里想着,脸上却是笑意不断。五姑娘也不知道此方人们早熟,一个七八岁的女子能有这么多心思。
两人初次见面,还算投契,就在凉亭中聊了起来。春分剥了个橘子,去尽白瓤,两个五姑娘和请和郡主分食,很是愉快。
两人在这亭中久坐,一个气喘嘘嘘的丫鬟跑过来,行礼,道:“郡主万安,五姑娘万安,园中高台诗宴快要开始了,请两位贵人移步。”
两人当即往回走,往高台而去。郡主身份摆在那儿,自然另有尊位,五姑娘随着她母亲派来的侍女,往王家人的坐席上走去。
这次宴会在园子里的都是些贵妇千金,贵妇们自然是座上宾,这舞台可是留给闺秀们的。果然,勇王妃坐上了主位,发表了一通类似“欢迎大家,为了玩的更开心,咱们来个才艺展示赛吧,自愿参与,干什么都行,当然,作诗最好。”
五姑娘这个年纪,也就是将将识字,作诗什么的也不关她的事,她只专专心心得看热闹。
福慧郡主看重的那三家姑娘也有佳作,户部左侍郎家的顾姑娘不愧才女之名,才华斐然,读来唇齿留香;左都御史家的孙姑娘用典也用的巧妙,得了好几位夫人的称赞;大理寺卿家的柳姑娘诗作平常,但写的一笔好字,作风也是不骄不躁,五姑娘也看到好几位夫人点头微笑。
因为名义上这是诗会,便没有人展示其他的才华,只是或者展示诗才,加上书法,亦或是简单勾几笔绘画,总之都是纸上功夫。五姑娘不着边际的想,万一有人家不擅长读书写字得怎么办?
赏菊宴到了快下午的时候就结束了,大家一起用了一顿以菊花为特色的菜肴,又各自散去。席间五姑娘的座位“刚巧”和郡主看重的三家姑娘挨着,也近距离观察了一下。
郡主带着五姑娘留到宾客都走了才和勇王妃告辞,在回去的马车上,郡主问道:“你瞧那三家的姑娘如何?”
第十一章
“娘看上的,能不好吗?”五姑娘掩唇而笑,她自己想想都觉得有喜感,她不过垂髫小儿,就要给哥哥相看媳妇儿,这是她能干的活儿吗?郡主娘倒是信任她,五姑娘心中想到信任二字,笑意更浓。
“跟你亲娘打马虎眼儿呢,快说!”郡主笑嗔。
“女儿喜欢左都御史家的孙姐姐。”五姑娘这说这么一句,也不解释原因,郡主对每个女孩儿都是满意的,不然不会作为重点考察对象。
“嗯,我回去再问问你爹。”郡主也不追问,淡淡点头。
到底事关王子胜,而王子胜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亲大哥,五姑娘在爹娘没回京之前,心中十分伤心王子胜对自己不管不问,但到头来,她还是会为他担心。
“娘,您不会是想问问每个人的意见,然后选多数人喜欢的那个吧?”五姑娘佯做疑虑。
“有何不可?”郡主挑眉。
“娘,大哥的妻子,还是以他的意见为准吧。”五姑娘没看出郡主在逗她,十分焦急道。
“你大哥的妻子,但嫁进来相处最多的还是婆婆妯娌小姑,娶妻娶贤,我满意就行。”郡主故意道。
“娘,琴瑟和鸣…”五姑娘还要给王子胜争取一下权利,结果抬头一看郡主含笑的眉眼,立即反应过来自己上当了,娇嗔道:“娘说的对,您满意就行~”调子拖得长长的,表示自己才不上当呢!
“你倒精乖,琴瑟和鸣都知道了,你师父教你这些啦!”郡主笑骂。
“圣人有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女儿多看书就是了,还用得着谁教。”
“德行!”郡主摸了摸五姑娘的脑袋,心里却想,黄金屋、颜如玉,这倒不是一个闺阁女儿该想的。看着五姑娘娇俏的眉眼,心中忧思更甚。
五姑娘是后来许久才知道她娘的忧思,此时并无宋之一朝,赵恒皇帝陛下也未做此警世良言,郡主一直以为自己的女儿有此雄心壮志呢。五姑娘后来分辨,那只是无意间的一句顺口溜,郡主娘表示:“无意的才可怕,你把这当成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呵呵,你以为不抄袭诗词名著就能掩盖自己的不同了?太天真!
“跟你说正经的,你瞧着你大哥会喜欢哪家的姑娘?”郡主知道五姑娘早慧,也许小孩子知道小孩子的想法呢,也就多嘴问了一句。
“女儿想,大哥多半喜欢顾姐姐。”五姑娘顿了顿,不用郡主娘催促,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倒了个赶紧:“大哥平时就说喜欢温婉贤淑、才华横溢的妻子,顾家姐姐有才气,人也漂亮,更何况顾世伯户部侍郎之尊,比爹爹也不差什么,堪称平步青云,陪嫁必然也多。如此给大哥长脸的媳妇儿,大哥如何不喜欢。”
“我猜娘最喜欢的应该是柳姐姐,大理寺卿家教严谨,柳姐姐端庄有礼,更何况柳姐姐一母同胞的兄弟就有七八个,如此宜子宜男,又能帮衬着娘管理庶务,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好姑娘。”
“至于女儿,其实最喜欢的还是孙姐姐,孙姐姐爽朗大气,不是会为难小姑之人,心思简单,女儿也不必为了和大嫂搞好关系战战兢兢了。”
“你是小姑子,随便谁进门只有讨好你的份儿。”郡主不依,她的亲生儿女,可不能受别家女人的磨搓。
“唉,女儿也是听说些流言蜚语有所感慨,娘看过的人家,必然不会教养出会为难夫家亲人的女儿。”五姑娘对此到不是很担心,从女儿道媳妇儿,辈分长了,地位可没长,在闺中娇养的女儿,到了夫家就是上孝公婆,下慈姑舅的大忙人,五姑娘对媳妇儿这个身份充满了同情,只要新嫂子人好,她肯定不会为了莫须有的虚荣为难人家。
而且,郡主娘也不会如此短视,家族联姻难道是为了结仇吗?哪家婆婆脑子有坑,会故意磨搓媳妇儿,把日子过成“宅斗日常”。
“你呀,只说最喜欢孙姑娘就是了,还婆婆妈妈谁都点了一遍,跟自个儿亲娘还来这套。”郡主有些心疼,如此周全,不是经历过,怎能如此懂事。
“孙姐姐好,柳姐姐和顾姐姐也好。这事儿还得看爹娘和大哥的,女儿就是随便一说,娘别放在心上。”五姑娘安慰道。
郡主怎么可能不放在心上,她心里已经偏向孙姑娘三分了。
关于王子胜的婚事,五姑娘事前就知道这么多,其他的不是她的身份和年纪能参与的。
回了伯府,郡主和刘嬷嬷详细说了今天的事情,也有让刘嬷嬷分忧的意思。
“听我那老姐妹徐嬷嬷说大少爷和姑娘关系僵硬,如此看来,倒是咱们多虑了,郡主您瞧,这兄妹俩和睦着呢!”刘嬷嬷先是逮着夸一顿。
“是啊,你提醒我了,媳妇儿还是要找个能约束胜哥儿的,又要能让他和生父母亲兄弟远了去。胜哥儿这些日子晨昏定省日日准时来准时走,说是功课繁重。哼,他既不科举,又不考评,哪儿有那么多功课,去正院倒有空闲。”郡主重重的把梳子拍在妆台上,她正拆卸发髻准备歇息,说道这个话题,强悍如郡主,也忍不住为不亲近自己儿子生气伤心。
“郡主不必忧心,男孩子嘛,总是有些牛心左性,日久年深,总会知道谁才对他好的。依老奴的小见识,娶妻这件事儿上,还是让大少爷自己挑吧。”刘嬷嬷建议道。
“这怎么成?他懂什么!”郡主关心则乱,她心里也有征询王子胜的意思,尤其是经过五姑娘劝导之后。
“郡主~~您只消和大少爷说,京都的姑娘任他挑,只要他喜欢,门户低一些不成问题,只要能担得起伯府宗妇的职责,只要大少爷喜欢,您就能给他聘来。”刘嬷嬷安抚郡主道:“您别急,大少爷平日里都是和各勋贵府邸的公子哥来往,他能见着什么大家小姐,到头来还不是按照您的想法娶妻。奴婢听说老太太已经开始张罗袁家的小姑娘们进京小住了,您想想,一个是以他为尊,一个是强加自己的意思给他,大少爷选哪个?”
“你说得有道理,我懂你的意思了。”郡主揉了揉眉心道:“小时候跟着爹爹转战四方,没学着多少怀柔手段,遇到儿女之事,我倒不如你看的清楚了。”
“郡主是办大事的人,这些内宅曲折,老奴替您看着就成了。”刘嬷嬷道,郡主于内宅事务上也是门清儿,只是遇到儿子关心则乱罢了。
郡主打定主意,第二天早上请安时候,就单独把王子胜留了下来。
“你也知道,最近我和你爹正张罗这给你选媳妇儿的事情,你自己有什么打算没有?”郡主开门见山的问道。
“这…这…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儿…儿子听父母的就是。”王子胜没想到突然就谈到这样劲爆的话题,刷的一下红了脸,耳根子都要烧起来了。
“嗨,自家母子,说说心里话怎么了。我这几年在边关辅助你父亲建功立业,管的你少了,我心里也内疚得很。这娶媳妇儿的大事,自然要娶一个合你心意的才行,你也不必害羞,有什么中意的人选和娘说就是,可不能委屈了自己。”郡主动情道。
“娘…娘…你说什么呢,没啊,我哪儿意中人。”王子胜都羞得结巴了,他现在最大胆的事就是和交往的世交家里朋友说说荤笑话,对男女之事还半懂不懂的。
“少年慕爱,人之常情,今日突兀的说起来,你一时没有主意也正常,这样吧,你回去想想,有了主意就来和我说。”郡主宽宏大量,把自主权教在了王子胜手上。
“多谢母亲。”王子胜对婚姻的确是有自己的期待的,虽然他没有意中人,但这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的态度,把他当成大人一样信任的态度,王子胜十分高兴,对母亲也十分感激。
郡主不动声色的看了看王子胜的表情,淡定补充道:“我也知道,我们当父母的给儿子选的媳妇多半都是不如儿子自己的意的,毕竟我们看重的和你想要的不一样,若是父母给你选的呢,你不喜欢,还不许你们找喜欢的,未免有点不近人情,也难免要怨恨我们…”
“母亲~”王子胜刷得从椅子上蹦起来,直接单膝跪地道:“儿子说错话惹母亲生气了,儿怎敢怨恨父母…”
“急什么,起来,母子说两句知心话,动不动跪什么!”郡主把王子胜扶起来,语重心长道:“我们做父母长辈的选儿媳妇,第一看重的是气度,第二看重的是管家的本事,第三嘛,大约就是生孩子的本事了。相貌什么的,是排不上号的。娶妻娶贤嘛,不过若换了年轻人,第一看的恐怕就是相貌了。我说的对不对?不用不好意思,我和你爹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年岁渐长,才能发觉相貌什么的实在是不那么重要的。这些体会,经历过的人才懂,所以我也不会强迫你们,这些事情啊,总有一天你们自己会明白的。”
“母亲…”王子胜呐呐不能言。
“我不忍心耽误了人家好姑娘,更不忍心委屈了我儿子,所以你自己的媳妇儿啊自己选,不过最终我和你爹还是要掌掌眼,不过想来以我儿子的眼光,也不会看中上不得台面的。我今日就可以给你一句准话,咱们伯爵府不是势利眼,但凡是你们自己看中的,只要品行、家教、行止、气度能当得起高门大户的媳妇,便是门第低一些也是无妨的,甚至,哪怕是我们的对头仇家,我也是愿意为了你们上门去求亲的。你是我的儿子,身上也流着皇室血脉,你还是王家的嫡长子,日后爵位加身,此生定然显贵非常。如此佳儿,娘还求什么呢?我求的不过就是你将来能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子孙绵延罢了。”
王子胜被郡主一番肺腑之言感动的无法言表,眼眶含泪的拉着郡主道:“多谢母亲为儿子筹谋这么多,往日都是儿不懂事,不能体会母亲一片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