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祖上积德
夏侯当初让小女儿去曹家,是想到自家会凶多吉少,夏百合虽说出门是遮掩的,匆匆的,连下人也只带了三个,但夏家那时还没被抄家,夏侯怎么也不会让小女儿寒酸的去婆家。
夏家是把能带的都给小女儿带上了。
原以为曹家不仁,夏百合能死里逃生就是不幸中的万幸,至于那些财物,夏家没一个人开口询问,他们从心里就不认为那些钱能保得住。
“还在,都在?”夏侯现在听清楚了仍不敢信。
“是都在,嫂子们让我贴身收好,谁也不能告诉,我记得了,一路上连陈嬷嬷和晓霞晚霞我都没说,至于曹家,我才进屋他们就翻脸了,我要跟他们说我有钱,无非是害命再加条谋财,莲心庵情况也类似,从来财帛让人动杀心,我一个孤女人家还不愿意什么好处都捞不着的摊上人命,但很有钱的孤女足以让人为财死。”
夏百合说的正是原主的想法,真正的夏家三小姐并不笨,她很好的守住了自己的东西,临终前还惦记着,希望这笔巨款在她死后也不要被发现,她不想便宜害她的人!
“好!好!你的嫁妆爹不用愁了。”听到钱还在,夏侯的第一个念头和黄氏是一样的,都是为夏百合考虑。
她的嫁妆她会自己赚的,夏百合过来是替原主探亲还钱的,“女儿的未来还得靠爹,靠兄长,靠侄子给撑腰呢,娘家要不强,女儿害怕再碰上另一个曹家,爹爹,这些钱还是用来计划我们大家的生活吧。”
看着面前病得脱形的大孙子,想着看到吃的就不停咽口水的孙女,再想着出生后因为奶水不足常哭的小孙子,夏侯拒绝不了这些钱:“三丫头,你拿一百两给你大嫂,贴补家用,其他的还是先不要动了,你娘亲…你娘亲当年说了,没法亲自看你长大,她亏欠你的最多,她给你留的东西谁都不能动…”
妻子说要给小女儿挑一户最好的人家,他没能做到,妻子说要给小女儿留下丰富的嫁妆,他还是没能做到,夏侯不知将来有何面目去见亡妻。
“爹,三妹妹,”尤氏进来了,“我想着先让三妹妹住丫丫的房间,卢嬷嬷和瑞珠住式明的房间,三妹妹要是同意就过去看看,被褥我已经铺好了,缺什么你说我给你添。”
家里原先不住人的房子是实在住不了人,夏侯是知道的,因为现在这个家是他带着儿孙动手收拾出来的,所以对尤氏的安排他没意见:“三丫头住丫丫的房间,丫丫先和你们夫妻挤一挤,式明住我这里,等明天咱们给三丫头再收拾一间新屋子出来。”
尤氏两口子的房间并不宽敞,多个丫丫真是得挤着睡了,要再多个夏式明,夏伯洗今晚就得打地铺,所以她没谢绝夏侯的安排,带着夏百合出来去丫丫的房间。
夏百合正好有话和尤氏说,她先在院子堆的东西上拿了个包,进屋后借着油灯将包袱打开,取出里面一个木盒递给尤氏:“大嫂,爹说先让我给你一百两,这里装的银子是五十两,另外还有一百两的银票,都给你吧。”
尤氏娘家和婆家都富裕,她曾经经手的银两上万也有过,但现在见到明晃晃的银子和大大写着一百面的银票,她还是恍惚了一下,才问道:“这是…二姑娘让你带来的?”
“二姐想送银子,是我说不用,我这里有,先花我的…”夏百合对尤氏又讲了一遍她的银子是怎么存下来的。
“太好了,三妹妹你的嫁妆还在,将来不用愁了!”尤氏听了第一个念头也是这些钱是夏百合的。
原主的家人还是很不错的,不枉她临终前还惦记着,夏百合替原主欣慰,至于她没花人家的打算,“爹说了,先把家里支撑起来,钱不够大嫂你再和我要,你该记得,我可是有十几万的财产呢。”
原主在去曹家前,正是她两个嫂子亲自动手,将好几张大面额的银票给她缝在夹衣里,人家的手工那叫一个好,还在周围绣上花,一般人根本看不出里面藏了东西,夏百合是到了夏莲心家,让她二姐帮忙才拆开的。
考虑到昌隆县郊外是荒凉地,大额银票可能不好兑换,夏百合特意将其中一部分换成散碎银两拿来。
当初想着夏家保不住了,尤氏和黄氏尽可能给小姑多带东西,她们还可惜没时间将店铺田地首饰都换成银票给夏百合呢,带的是不少,但和夏家原本要给夏百合的嫁妆比,还是委屈了,现在他们却还要花这些钱。
尤氏相信,公公开口动给小女儿的嫁妆,肯定是下了很艰难的决心,她能明白夏侯的不得以,因为夏家现在日子实在难过,而且快冬天了,江北的大雪听说能冻死人的!
尤氏擦擦眼泪,默默的接过钱,虽然理由充足,但花小姑的嫁妆,她实在没办法理直气壮。
“这些钱,可以让二嫂补身子,给式明治病,给爹做两件体面点的衣服,家里的伙食也能安排的充足,大嫂你就不要再亏待自己,不吃或者只吃家人剩下来的。”夏百合看着尤氏,缓缓说道。
尤氏一惊,她每次都是在厨房吃饭,还是等孩子吃完她再吃的,所以夏家没谁发现她其实舍不得吃,夏百合今天才来,她怎么?
“大嫂忘了我在学医吗?疑难杂症我还没本事凭面相看出来,但谁肚子最饿,谁最长期吃不好吃不饱,看脸色很清楚的!”夏家除了生病的夏式明,就属尤氏看着最营养不良,夏百合不会推测错的,管厨房的反而挨饿,夏家得个好媳妇啊!
“…三妹妹…”尤氏一时不知该说什么,说夏百合看错了,但其实她也委屈呢,她也是家里娇生惯养的大小姐啊,只是家里人都指着她,她不好意思辜负大家,可诉苦,她好歹亲人全在身边,夏百合才是死里逃生的那个!
“夏家祖上积德才得大嫂为长媳,”夏百合确实为夏家庆幸,“所以大嫂你更该照顾好自己,式明和丫丫还小,你要病了他们怎么办?我大哥读书行,但照顾孩子,你放心吗?”
岂止不会照顾孩子,夏家的男人还不会做饭,不会洗衣服,不会计划分配银钱,可他们地里的活全包了,担水劈柴也由他们干,他们尽全力的在照顾妇孺了。
“正因为是长媳啊,自我进了夏家的门,公公婆婆便把我当亲生女儿看待,你大哥也是好夫君,你二哥二嫂也敬重我,两个孩子更是我心头肉,还有几位妹妹,我在娘家的姐妹也没你们这么亲近,我不对夏家尽心竭力,还是人吗?”尤氏不是说虚的,她付出是因为她觉得值得。
“那现在不缺钱了,大嫂就别在亏了自己,毕竟你也说了,你是我们的亲人,你不想我们为你着急伤心吧?”夏百合柔声说,有尤氏在夏家,她将来离开才放心。
“不会了。”不缺钱尤氏当然不会再亏待自己,她还没找自虐的毛病。
夏百合头一天来夏家,夏家每个人的性情和目前状况,结合原主的记忆她了解了不少,现在只要等夏家生活稳定她就可以离开了,她说只留一个月可不是故意拖延的话,她帮原主探亲之后自然该去访仇家了。
和夏百合这么一谈,小心翼翼将银两捧回自己屋锁好,尤氏心里舒服不少,夏家遭难后她也没能幸免,跟着受罪不说她还得照顾别人,可谁让她是长房长媳呢?尤氏做不到向别人哭天抹泪的诉苦。
今天一来夏百合就看出她的苦她的不易,这让尤氏得到很大的安慰,她吃苦耐劳的确不是故作姿态给人看的,但有人懂她知道她为家人的付出,她还是高兴的。
有了钱有了精神,尤氏第二天起得更早,去准备早饭。
这回尤氏听了夏百合的劝,从夏莲心带的面粉里取了足够的量擀面条,还把缸里腌的白萝卜咸菜取了一条,切成细丝和腊肉同煎,这下又是香飘满院,才起来的丫丫飞快的奔进厨房。
“娘,娘,今天早上是不是也有好吃的?”小姑娘盯着油锅里正煎的咸菜和腊肉,眼睛又直了。
“丫丫小心热油!”尤氏忙把女儿拉开几步,才回答她,“今天早上吃面条,是你二姑姑送来的上好面粉呢。”
“面条啊!”小姑娘又转移视线去看尤氏煮面,一下子好吃的这么多,她看都看不过来了!
“丫丫去洗脸,自己把头发先梳好,一会儿娘给你扎好。”女儿蓬头垢面便冲进厨房,尤氏心疼孩子总没吃好难免嘴馋才没训她,但要女儿因此脏兮兮过上一天,尤氏可受不了。
“哦。”因为家里一直没放松对孩子的教育,丫丫虽对面条腊肉依依不舍,还是乖乖离开厨房去洗漱。
院子里一有动静,夏百合也起来了,她当然是整理好自己整理好床铺,才开门拿盆去厨房找洗脸水的,谁知一出来就遇上了丫丫,小姑娘对她举着梳子:“三姑姑,您帮我扎头发好不好?”
第五十一章 不敢享福
扎,头,发?!
夏百合听到这请求比听到让她上战场的命令还为难,她能明说她其实她不会扎辫子,她上一世从小到大都是梳短发,很短的那种,后来因为要上战场,她还干脆和男兵一样剃成板寸了?
她能明说她这一世最苦恼的就是不能剪短头发,她在莲心庵不知硬扯下多少头发,疼得眼泪汪汪的才学会把快及腰的长头发简单的在后面扎成了一把?
丫丫虽然小,但人家的头发已经过肩了,夏百合还记得昨天丫丫的头发是整个包起来顶脑袋上的,包包头可比马尾辫难梳多了,她要是给扯下几根,丫丫能忍着不哭装没事人吗?
夏百合想说自己不会梳头也不行,丫丫举梳子给她的动作语气非常自然熟练,只怕原主在家时没少为小侄女梳头,她突然拒绝,会让人多心吧?
“大姐儿,让奴婢帮你梳吧!”还好卢嬷嬷和瑞珠这时侯出来了,伺候人的活被她们抢着接手,瑞珠为丫丫梳洗,卢嬷嬷则接过夏百合的脸盆为她打水。
夏百合没拒绝卢嬷嬷的服侍,她立在原地看瑞珠怎么用布巾给丫丫挽发包头发,还笑道:“好久没见人梳这种头发了,我肯定手生疏了。”
“不会的,三姑姑会梳各种头发,娘亲说你是京城手最巧的,将来丫丫的及笄礼还要劳烦三姑姑呢!”丫丫学着当初尤氏的语气说话。
小侄女的信任依赖夸奖让夏百合心里叫苦,会梳各种头发?她用银针扎人的手法倒是会不少,谁愿意试试?
继承了原主的记忆却没继承原主的本事,其实她早该想到会面临什么,夏家果然不是久留之地。
“来,吃饭了。”尤氏则很开心,三妹妹过来让一家人真的团聚,还给他们带了生活的希望。
“我好久没和嫂子聊天了,我今天也在厨房吃吧。”夏百合认真的表示。
看她关切的样子,尤氏心里暖暖的,三妹妹这是还担心她会亏待自己可着家人,她也被人心疼了。
夏候父子也没反对,夏百合六岁多就没了生母,她是尤氏带大的,久别重逢当然有许多话想和尤氏说。
热腾腾的面条还有腊肉咸菜,夏家人这顿早饭吃得也很香,吃完饭夏侯拿出他昨夜写的家书给卢嬷嬷:“你们回去交给二丫头,告诉她我这里一切都好,具体的我都写在信上,让她不用惦记了。”
就老爷这满脸包的还叫好?卢嬷嬷和瑞珠拜倒在地,卢嬷嬷哽咽道:“老爷,二姑娘是希望奴婢们能留下来伺候老爷和各房,奴婢们要是匆匆回去了,二姑娘一定会责怪奴婢们的,再说您这儿二少奶奶还在月子身子虚,大少奶奶又要洗衣做饭又要照顾三个孩子,实在是太辛苦了,您还是让奴婢们留下来吧。”
他何尝不知家里缺人手,夏候一叹:“夏家是犯官,哪能让下人伺候的,留你们下来被监管的看见了,我们岂不是罪上加罪?”
为什么犯官要被抄家,朝廷钱不给你留伺候的人也不给你留,不就是要让你去受罪吗?要是被发配流放还能享福,上面人知道了能消气?
一说犯官,卢嬷嬷和瑞珠只好不再坚持,她们是大户人家的奴婢,抄家后所有钱财充公,下人被绑起来发卖的情况她们没亲身经历也见过,老爷怕再连累二小姐,她们何尝不也怕。
卢嬷嬷和瑞珠只好哭着辞行,考虑到她们两个女人要走回县城实在不易,夏侯让小儿子去送:“正好你去衙门报备一下,也省得他们下来找麻烦。”
被圣旨发配至荒凉地的犯官,不是到地方就算没事了,当地的县衙还要负责监视管理,看人少了没,逃了没,是否对上面心还怨恨,图谋不轨。
夏家和其他被废太子一事连累的官员,自来西溪后看着是很安分守己的,县里从三日一查逐渐改为七日一查,半月一查,最近不是又夏天了吗?从县衙到西溪可要走上十里地,衙门的老爷们也是很忙的啊!
于是下去查又改成了往上报,由每家犯官出一个人进城去衙门报备,证明自家正在反思赎罪中,谁要敢不按时来,证明谁家还对朝廷不满,心怀怨恨。
谁敢不来,而且细想想,一个人去衙门看那些衙差趾高气扬的嘴脸,总比一家人战战兢兢陪着笑脸听训强吧?更不用说还得给那些衙差准备午饭,他们还嫌吃得不好…
十里地是辛苦,可和尊严比起来,犯官们还是选择了后者,他们去衙门报备从不拖延,甚至宁愿提前一两天,别给衙差进村找麻烦的理由。
夏仲谈二话没说痛快的领卢嬷嬷和瑞珠走人,夏侯又回屋将长衫换成短褂,招呼夏伯洗:“老大,我们也该下地干活去了。”
家里现在有了几十万两银子,夏家父子对再去种田仍没抵触情绪,夏百合对此是赞同的,张扬了钱只怕就守不住了!
“爹,你昨晚还有蚊虫叮咬吗?”夏百合只问这个。
“没了,你熏的药还真管用!”夏侯高兴的说道,夏式明也点头,他昨晚沾了爷爷的光,难得睡个好觉。
“丫丫昨晚也没被虫子咬!”丫丫高兴的说道,她也睡了个好觉!
“管用就好,不过二嫂和小石头一个是产妇一个是新生儿,药味怕对他们有影响,暂时先免了,我给他们熬补药,把身子先养好了。”夏百合计划着。
夏家人自然不会反对,再说黄氏那间屋子极少开门开窗,是家里蚊虫最少的一间。
夏侯和大儿子去地里干活,夏式明也跟着去了,家里的田地是靠山的,他要为家里拾柴禾,丫丫则不用干活,去找同伴玩了。
夏百合和尤氏将昨天匆匆放进几个不用房间的东西又搬出来,这些瑞珠已经清点记数证明一样没少,她们只须细细分门别类的重新放置。
“三妹妹,你喜欢哪间做你的闺房,你再挑一间我让你大哥去邻村给你找人粉刷砌上炕。”尤氏先问这事。
“这间。”夏百合指的是丫丫旁边的那间,离她大哥大嫂二哥二嫂都有距离,谁让她被训练得耳朵比平常人灵呢。
“行。”每间房都一样旧,尤氏没多想。
确定了住人的房间,其他的就只须简单打扫,将东西再分着放进去,尤氏边放边感叹,夏莲心真是有心,准备得全是实用他们正缺的,这些她就找不出会束之高阁的。
尤氏只是认不全夏百合专门买的药材,她出身也是大户,平日常常进补,补药她倒是认识些,比如人参,当归,黄芪之类的。
夏百合没拿这些,她拿的是分在食物里的红小豆:“我看二嫂腿有些水肿,红小豆是治这个的,得让二嫂有劲出屋晒太阳,她快出月子了是不是?”
“还有三天就该出月子了,”尤氏记得清,“可她起身都晃动站不稳,我们现在也不敢大意怕她再受了风,她怀孕六个月时腿便开始肿了。”
缺营养又加上孕妇的特殊性,夏百合认同尤氏的:“大嫂谨慎是好的,尤其是小石头,他可没有足月的婴儿该有的体重,晚一些抱出来更安全。”
趁夏百合给黄氏煮红小豆的时候,尤氏抱了一盆的脏衣服去河边清洗,昨天家里是换了新的,但旧的她怎么也舍不得不要,不说还往身上穿,就是给小石头做尿布也比扔了强啊!
尤氏出去了一会儿,丫丫便回来了,小姑娘脸上看不出和同伴玩耍的兴奋,一进来就找尤氏:“娘!娘?”
“你娘出去洗衣服了。”应声的是夏百合,“丫丫你有事吗?”
“嗯,”娘不在家姑姑也是亲善的,丫丫没瞒夏百合,“桂姐儿病了有五天了,我们今天去看她,她家里人说她不行了,桂姐儿说她想吃面条,白白的面条,咱家早上不是吃了吗?三姑姑,我们能给桂姐儿送一碗吗?丫丫…丫丫今天的中午饭可以不吃…”
小姑娘说从自己嘴里省吃的时是很不舍,毕竟她常吃不好昨晚才得到可口的,食物的诱惑力对才五岁的丫丫来说是很大的,但她抵住这诱惑了,因为朋友。
“你和桂姐儿关系很好?”夏百合把灶间的火压上,那边人命关天,她知道的自然得去看看。
“我们一直在一起玩啊,三姑姑你不是还给我们绣了一样的衣服鞋子手帕,差一点儿让娘和乔姨分不清谁是她家孩子了?”丫丫回忆当年趣事,脸上带了点笑。
夏百合可笑不出来,原主还会绣花还会做衣服!?不带这么难为她吧?
第五十二章 想吃面条
不能躲着不去见丫丫口中的桂姐儿和乔姨,因为听着她们和夏家关系不错,知道夏家三姑娘回来了,人家的孩子又可能快不行了,她要不去看看,人家会怪夏百合凉薄的,坏原主的名声。
夏百合先放弃快要煮好的红小豆,又进屋和黄氏说了去看桂姐儿,一听桂姐儿可能快不行了,黄氏催着夏百合快去:“乔姐姐是大嫂最好的女伴,几个月前式明病了,她还给了一钱银子让我们请郎中呢,肖家现在有事我们可不能不管,三妹妹先过去,等大嫂回来我让她也赶快去。”
行,这招呼没白打,夏百合从黄氏的话里知道不少有用的,桂姐儿姓肖,乔姐姐和大嫂是闺蜜,人家对落难的夏家曾伸出援手,那她也不能太小气了,夏百合装了一小袋子面粉,大概有个两斤左右,又拿了三个鸡蛋,招呼丫丫领路去肖家。
西溪住的全是犯官,估计是担心这些人再合在一处整出什么事了,这每家都相隔了一定的距离,夏百合和丫丫去肖家就走了有十来分钟。
丫丫走得很快,汗都下来了,这使得夏百合没办法在半路上再多问一些关于肖家的事,考虑到桂姐儿的情况,她也不能故意叫丫丫走慢点。
“乔姨!桂姐儿!我三姑姑给你们送面条来了,还有鸡蛋呢!”丫丫才进院子便叫道。
结果闻声奔出来的是个和夏式明差不多大的男孩子:“丫丫你说有面条了!?”
“嗯,我三姑姑给你们送面条来了!”丫丫很是骄傲的拉着夏百合的衣襟。
“三姑姑?”男孩子疑惑的望向夏百合,然后认了出来,又惊又喜的拜倒,“见过三姑姑!”
“好孩子,别多礼了,你娘和桂姐儿呢?”夏百合忙扶他起身,她还不知道这男孩子叫啥呢。
“我娘去找面粉了,她说这村里要没有,她就去邻村找爷爷奶奶要,让我守着桂姐儿,她可能天黑才回来…”但可能桂姐儿等不到天黑了,男孩子心里明白。
“让我先看看桂姐儿。”煮面条哪有看人是否还有救重要,夏百合选择很正确。
男孩子是很希望妹妹能马上吃到面条了一心愿,因为他没把夏百合当成郎中,可他家教育也不错,客人来探病,怎么能只惦记人家的礼物?
“三姑姑请。”男孩子恭敬的带夏百合去妹妹住的房间。
桂姐儿躺在炕上带着薄被,头上还搭着已经不凉了的布巾,男孩子进来后摸摸布巾,便熟练的拿下来用冷水洗了,再给桂姐儿换上。
“桂姐儿是怎么病的,你们知道吗?”夏百合边把脉边问道。
“我知道,桂姐儿五天前悄悄去河里沐浴,结果回来时下雨了,然后她就病了。”丫丫抢先说道。
男孩子在旁点头证明丫丫说的正确,同时心里后悔,那天他要是能再捡些柴禾,桂姐儿就不用悄悄去河边沐浴了,桂姐儿爱干净,他应该照顾到的。
“她烧了几天了?”夏百合又问道。
这回是男孩子答的:“刚淋雨回来时还没烧,可妹妹嫌淋雨又脏了,她第二天又在家悄悄用冷水沐浴,结果晚上就烧起来,已经四天了。”
还洗?夏百合挑挑眉,爱干净到不要命的古代姑娘,她算是见识了,不过和现代为了减肥而出的各种奇招怪招,只是勤沐浴真算不了什么。
丫丫倒没惊讶,桂姐儿爱干净是出了名的,她娘还让她向桂姐儿学呢,不过如今桂姐儿成了这个样子,娘亲要是知道了又会怎么说?
夏百合伸手取下桂姐儿头上冰凉的布巾:“暂时先别搭着,我要看看她还会不会烧,嗯,你家有姜和油吗?”
“…”男孩子眨眨眼,他有听没有懂。
“有!厨房里有!三姑姑是要给桂姐儿做面条吗?”回答的是丫丫。
“…面…条?”听到这个词,躺在炕上看着快不行了的桂姐儿居然睁开眼睛说话了。
“桂姐儿醒了!?”丫丫和男孩子都是又惊又喜。
“桂姐儿醒了?别着急,一会儿三姑姑给你煮面条去,吃了就好了。”夏百合很镇定,因为她诊断的结果告诉她,桂姐儿没还到只剩一口气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