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铉点点头,“我相信宇文述知道的事情要比我的想象还多得多。”
许印苦笑一声,“将军说得没错,他为渤海会耗费了大量人力和精力,确实掌握了渤海会下一步的动向。”

在南城外一座废弃的校场内,几对武者正逐对厮杀,这是洛阳城这一个月来最常见的情形,武士们互相约斗,切磋武艺,尽可能多地和各种兵器交战,以提高自己的实战经验,同时也能为自己造势。
此时在校场西南角,两名身材魁梧的武者正激战在一起,一人使大刀,另一人则使长柄铜锤,两人势均力敌,战得格外激烈,在场外一角,李子通正和伍云召等十几人远观两人激战。
两人中使长刀者是李子通的结义兄弟孟海公,四十余岁,也是李子通率领东海军的第二号人物,孟海公绰号‘定海刀’,善于水战,武艺高强,刀法娴熟。
而拿单柄铜锤之人叫做吴少游,和孟海公是同乡,也是中原一带有名的游侠,使一杆五十斤重的长柄铜锤,这次两人偶然在洛阳相遇,叙起同乡之谊,又忍不住约定时间比试一番。
李子通捋须望着两人大战,他见这个吴少游的长柄铜锤舞得密不透风,颇有章法,心中不由起了爱才之念。
他笑问旁边的伍云召道:“云召觉得此人武艺如何?”
伍云召微微笑道:“在战场可为良将!”
良将也就是中等偏上的意思,在伍云召眼中只能算勉强合格,不过能和孟海公激战三十余个回合,也算不错了。
校场上两人既为同乡,只是为了切磋武艺,当然是点到为止,两人战马交错,各自收了武器,一起大笑起来。
孟海公拍拍他肩膀,“已是中午了,我们一起去喝一杯。”
吴少游年约三十岁出头,长得满脸憨厚,不善言辞,他点点头,“那就麻烦孟大哥了。”
“有什么麻烦的,走吧!”
孟海公带着吴少游上前给李子通介绍一番,李子通有心招揽这个铜锤将,便爽快地笑道:“海公的兄弟就是我的兄弟,我请客,我们好好喝一杯。”
众人进城来到厚载门附近的中原酒肆,找了间雅室坐了下来,酒保很快给他们上了酒菜。
这两天李子通的心情着实不错,先是天子答应了他的招安条件,不解散他的军队,准他继续驻扎在东海郡,同时同意封他为将军,加封东海郡侯。
虽然附加条件是协助隋军剿灭孙宣雅和王薄,但李子通并不认为难以实现,他很了解孙宣雅的底细,只要自己在杨义臣进攻孙宣雅时不出兵徐州牵制隋军,孙宣雅便必败无疑。
虽然他接受朝廷招安让窦建德、翟让等人不满,但他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会在意其他义军首领的想法。
更何况朝廷是想把他竖为榜样,用来招安别的义军,这个机会他岂能不好好抓住,好好再敲诈一下朝廷,至少朝廷得解决自己的军粮不足问题。
李子通端起酒杯起身对众人笑道:“大家跟我多年,终于将熬出头,我李子通不管身居何位,也绝不会亏待大家,我先敬大家一杯。”
众人一起举杯喝了,这时,孟海公给吴少游倒了一杯酒笑问道:“这些年怎么很少听到吴老弟的消息了?”
吴少游叹了口气,“前年在梁郡失手杀了一名县令,被朝廷通缉,不得不亡命天涯,现在隐姓埋名在成都的一家武馆里当武师,挣点钱糊口。”
李子通眉头一皱,“以吴老弟这么高强的武艺,居然在武馆当武师,简直是暴敛良才,太可惜了!”
“那有什么办法呢?只能怪自己当初太冲动了,但我也不甘心这样沉沦下去,所以趁这次英雄会来洛阳寻找机会。”
孟海会明白李子通的意思,事实上,他今天把李子通拉来看他们比武,就是想把吴少游介绍给李子通。
他和李子通交换一个眼色,孟海公笑道:“当年我和你父亲在巨野泽一起走船,也是过命的交情,既然故人之子有难,我又岂能袖手旁观,这样吧!你以后就跟着我,做我的副将,你意下如何?”
吴少游看了一眼李子通,李子通微微笑道:“我封你为振威将军!”
吴少游大喜,连忙单膝跪下抱拳行礼,“原为大帅效力!”
李子通呵呵大笑,“既然是一家人了,来!我们再喝一杯。”

李子通兴致极高,和众人连喝数坛酒,喝得酩酊大醉,不光是他,孟海公和伍云召也有点喝多了,唯独新投靠李子通的吴少游保持清醒,他主动对众人道:“我来背大帅回去!”
不等李子通的亲兵阻拦,他便将李子通背了起来,十几名亲兵无奈,只得扶住孟海公等人向他们住处走去。
回到府中,吴少游将李子通小心放在床榻上,给他盖上被褥,亲兵们见主公醉得不醒人事,便不再打扰他,给他关上了门。
这时,吴少游对亲兵们笑道:“我回客栈收拾一下东西,随后就过来。”
亲兵们也知道吴少游已是自己人,便笑道:“吴将军东西多的话,我们一起去帮忙吧!”
“我哪有什么东西,就是一些细碎之物,一个小包裹,各位,半个时辰就回来。”
吴少游告辞而去了,不料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直到傍晚时分仍然不见他的影子,亲兵们觉得有些不妙,连忙进屋去探望沉睡中的李子通,所有人都被惊呆了,李子通满脸漆黑,早已死去多时。
第276章 黄雀在后
夜幕初降,穆守礼匆匆走进了内院,只见高慧房间的灯光还亮着,房间里隐隐传来她放肆的笑声,一名守卫连忙向他摆摆手,告诉他现在不是时候。
穆守礼无奈,只得站在院子里等候,大约一刻钟后,一名身材高大魁梧的侍卫从房间里走出来,不屑地看了一眼穆守礼,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便快步离去。
穆守礼暗暗恼火,一个面首也居然敢瞧不起自己,简直太过分了。
这时,守卫在门口替他禀报,房间里传来高慧懒洋洋的声音,“进来吧!”
穆守礼走进房间,只见高慧正坐在外屋的榻上喝茶,头发还略有些凌乱,脸上酡红未褪,衣服倒是穿好了,穆守礼连忙行礼,“参见夫人!”
高慧放下茶杯,修长的眉毛一挑,笑道:“相信你给我带来了确切消息!”
“正是!卑职已得到确切消息,李子通已毒发身亡,孟海公和伍云召已经离开洛阳,赶回了东海郡。”
“很好!”
高慧满意地点点头,“吴少游做得不错,没有让我失望,但他不能再呆在洛阳,要连夜将他送回邺城,这件事你来安排,去吧!”
“卑职遵令!”
穆守礼行一礼退了下去,高慧走了两步,随即吩咐道:“备马车,我要去元府。”

小半个时辰后,高慧的马车缓缓在元府门前停下,先一步得到消息的元旻已经让孙子元骏在大门口等候。
高慧依然戴着纱帘帷帽,慢慢下了马车,元骏上前行一礼,“祖父已经在等候夫人,夫人请随我来。”
高慧点点头,跟随元骏向府内走去。
此时,元旻已经得到李子通暴毙的消息,简直令他喜出望外,这样一来,朝廷想利用李子通来招安乱匪的计划便失败了,英雄会马上就要举行,再找其他人也已经来不及,非但如此,李子通之死,反而加深了各地乱匪对朝廷的警惕,更没有人会轻易投降了。
元旻当然知道这是渤海会所为,之前他为了求宇文述破坏英雄会,不惜放下身段相求,但宇文述始终不给面子,他昨天还听到一个传闻,宇文述将自己出卖了,当然,传闻不一定可靠,也不能当真,但宇文述已经不理睬自己却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没有宇文述,渤海会照样破坏了英雄会,看来和渤海会合作才是正确之道。
这时,门外传来孙子元骏的声音,“祖父,高夫人到了。”
元旻精神一振,连忙道:“请她进来!”
高慧快步走了进来,银铃般的笑声响彻房间,“恭喜老家主了。”
元旻呵呵一笑,“我已经知道了,这是夫人的功劳,也是夫人给我们武川府的诚意。”
高慧暗暗会心一笑,元旻终于提到武川府了,这才是她找上元旻的根本目的,她对元家没有兴趣,但元旻背后的武川府才是她的目标。
元旻请高慧坐下,又命侍女上了茶,元旻舒心地笑道:“这次李子通被杀,英雄会就没有意义了,不过我有点担心,杨广会不会怀疑到我的头上。”
“这个老家主一点不用担心,我们明天会散发一些消息,让人们以为李子通之死是朝廷所为,或者是其他乱匪所为,总之,怎么也不会让人联想到元家身上。”
元旻干笑两声,他没有告诉高慧原因,他担心的是宇文述,宇文述知道他想破坏英雄会,一旦宇文述告发自己,恐怕情况就不妙了。
高慧喝了一口茶,又继续道:“今天我来找老家主,是想再深入谈一谈渤海会和武川府的合作,我上次也对家主说过,渤海会将全力支持元家恢复关陇地区和并州的统治,但同样也希望武川府支持渤海会在河北及中原地区的发展,老家主说需要考虑考虑,不知现在考虑得怎么样了?”
高慧之前和元旻谈过武川府和渤海会的划界问题,其实双方势力范围都很明确,就是恢复从前的北周和北齐,但这里涉及两个地区,一是中原地区,一个是并州,高慧承诺将并州划归武川府,但同时也要求武川府的势力退出中原。
其实这才是高慧这次进京的根本目的,什么并州地区、中原地区都是泛泛而谈的噱头,她有很明确的目标,要求武川府的势力从瓦岗军中退出,渤海会想彻底掌控势头发展迅速的瓦岗军。
元旻其实也明白高慧的意思,他本人对瓦岗军没有兴趣,当然可以答应高慧,但关陇势力进入瓦岗军是独孤顺和窦庆所决定,窦庆的态度可以不考虑,但元旻不能不考虑独孤顺的态度,武川府也不是他一人能做主。
“这个…我本人没有意见,但夫人应该也知道,武川府不是我说了算,关键是独孤家主同意才行,坦率地说,我没有把握说服他。”
“让李密撤离瓦岗也不一定非武川府来执行,我觉得办法有很多,比如可以让李密回来述职,再由元氏子弟接替他,我相信独孤家主会同意这个方案,老家主说是不是?”
这个方案原本元旻也考虑过,让孙子元勇去替代李密,但被独孤顺否决,似乎这是窦庆的底线,独孤顺不可能为这件事和窦庆彻底翻脸,现在让他再提此事,恐怕独孤顺还是不肯答应。
这时,高慧看出了元旻脸上的为难表情,她顿时有些不高兴起来,自己替他做了这么多,连个最起码的表示都没有吗?自己这个要求也不算高,连个最起码瓦岗都不肯让,以后还怎么合作?
“老家主,渤海会可是拿出了诚意,我们希望诚意能得到回报。”高慧冷冷提醒他道。
元旻点点头,“我知道,我一定会给夫人一个说法。”
“那我就告辞了!”
高慧起身告辞而去,元旻只觉心烦意乱,他竟一点也感觉不到李子通被杀的喜悦,他慢慢才体会到,事情不是他想的那样简单,下一步他又该怎么走下去?

‘咚!咚!咚!’密集的鼓声开始在洛阳城内响起,八百通鼓后,城门和坊门都将关闭,大街上的行人开始匆匆向家里赶去。
这时,几名战马加快速度,在城门关闭前向城外疾奔而去。
为首之人,正是毒杀李子通的凶手吴少游,他从来没有犯过什么命案,也没有在巴蜀武馆当过武师,他至始至终都是渤海会的十八悍将之一,只因为他认识孟海公才被挑选来执行这次任务。
渤海会当然不会为了区区一个元家而杀人灭口,吴少游在渤海会的地位很高,他可比元家重要得多,但他也不宜再留在洛阳,他必须连夜返回邺城。
五六名骑士出了上东门,快马加鞭,沿着官道向偃师县方向疾奔而去,此时天色已经黑尽,官道上冷冷清清,没有一个行人。
吴少游一行人只管低头疾奔,他们却没有发现,就在他们奔出城门的同时,城头上射出了一支火箭,在夜空中各位醒目。
奔出两里后,路两边的店铺消失,变成了大片芦苇丛,密集的芦苇约有一人多高,分布有上千亩,就在他们刚刚靠近芦苇丛的瞬间,最前面的一匹战马忽然惨嘶,横摔出去,紧接着其余战马也纷纷摔倒,地上出现了五六根套马索。
这时,从芦苇中杀出了数十名黑衣武士,挥刀向几名骑士扑来,吴少游大惊失色,抓起马鞍上的铜锤向外突围,他打翻七八名黑衣武士,杀开了一条血路,拔腿奔跑,大群黑衣人在后面穷追不舍。
就在这时,从芦苇中又冲出一群人,手执弩箭向黑衣人放箭,密集的箭矢顿时射倒十几人,惨叫声四起。
黑衣人吓得纷纷趴在地上,这时,几匹战马疾奔而出,马上有人大喊:“吴将军快快上马!”
但吴少游却没有上当,他犹豫一下问道:“你们是何人?”
这时,另一名身材雄伟的骑兵大将横冲而来,挥棍向吴少游砸去,来势极为凶猛,吴少游见势不妙,横锤抵挡,只听‘当!’一声巨响,吴少游的铜锤脱手而飞,他大叫一声,一个趔趄,摔倒在地上。
几名士兵一拥而上,将他捆绑起来,横在马背上带走,数十名弓弩手再次向黑衣人放箭,将他们压制住,只片刻,第二批杀出的人便消失在黑夜之中。
第277章 多事之夜(上)
‘砰!’一声巨响,宇文述将桌上的砚台摔得粉碎,他对儿子宇文智及怒吼道:“看看你能做成什么事?什么事情交给你就注定失败,我宇文述怎么有你这个没用的儿子!”
宇文智及跪在地上,吓得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头快垂到胸前,满脸羞愧。
今晚他奉父亲之令去拦截吴少游,眼看要成功,不料半路又杀出一群人,将吴少游抢走,他的手下死了十几人,也只干掉三名吴少游的随从,关键之人却没抓住。
宇文述气得浑身直哆嗦,本来这件事是他准备用来给两个儿子做进身之阶,他付出了巨大的精力,查到吴少游毒杀李子通,又精心部署抓捕安排,却没有想到却给别人做了嫁衣。
“说!究竟是谁抢走了吴少游?”宇文述怒吼着问道。
宇文智及战战兢兢道:“天色太晚,对方都蒙着脸,而且时间很短,孩儿实在不知是谁所为?”
这时,一旁的长子宇文化及道:“父亲,这件事极为隐蔽,对方怎么会知道和我们一样多的情报?孩儿敢肯定,对方非常熟悉渤海会,孩儿怀疑渤海会中有内奸,泄露了秘密。”
站在的另一边的许印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他当然清楚对方是谁?也知道对方怎么清楚吴少游转移的秘密?
因为就是他把宇文述的计划泄露给了张铉,所以张铉才会得手。
“许先生怎么看?”宇文述克制住满腔怒火,回头问他道。
许印点点头赞道:“长公子果然是大有长进啊!我也是这样想,一定渤海会内部出了内奸,泄露了秘密,对方比我们先一步埋伏,但不知长公子认为是谁下的手?”
许印的马屁拍得宇文化及心中十分舒服,他眯眼笑道:“其实也容易猜到,上次许先生也说过,元旻和渤海会联手对武川府的另一派是巨大的威胁,那么窦庆岂能坐以待毙?我猜是窦庆派人所为。”
许印连连点头,“长公子看得透彻!”
他又对宇文述笑道:“当真很奇怪,长公子就像一夜间开窍,让卑职都不得不佩服了。”
或许是宇文化及表现得不错,使宇文述狂怒的心稍稍得到一点安慰,他又对宇文智及骂道:“向你大哥好好学一学,别整天去闯祸!”
宇文智及心中大骂许印献媚无耻,却又无可奈何道:“孩儿知错!”
“给我滚下去!”
宇文智及吓得慌慌张张退下去了。
宇文述心中郁闷之极,辛苦筹划半晌,却给窦庆老儿做了嫁衣,他叹口气又问许印道:“先生觉得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
许印微微笑道:“其实卑职觉得窦庆的目的应该是和大将军一样,只是谁出手的问题,既然大将军没有能抢到先机,那就不如坐山观虎斗,观赏武川府的内讧,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这次事件后,关陇贵族将彻底分裂,这对大将军只会有好处。”
宇文述点点头,“窦庆老儿是一个心狠手毒之人,从当年玄武火凤的行事就看得出来,这次元旻搞不好会栽大跟斗,只可惜我没有捞到好处。”
“一个很大的机会就在眼前,大将军怎么没看到呢?”许印意味深长笑道。
宇文述略一沉思,忽然反应过来,“先生是说渤海会?”
许印笑了起来,“大将军觉得呢?”
“干!”
旁边宇文化及兴奋道:“渤海会是北齐余孽,不同于关陇贵族,天子绝不会怜惜,既然我们知道渤海会在长安的老巢,那这个机会我们一定要把握住,必须抢在窦庆之前动手。”
宇文述有些犹豫,他因为和渤海会也有过勾结,他怕自己被高慧供出来,那就麻烦了。
许印明白宇文述的担心,便笑问道:“大将军有什么书面证据吗?”
“应该没有!”
“那大将军还担心什么呢,没有证据,谁会把渤海会的诬告放在心上?”
宇文述终于下定了决心,“好吧!既然没抓住吴少游,那么这个机会我们一定要抓住,说不定我会让窦庆老儿白忙一通。”
他对长子宇文化及道:“这件事我就全权交给你了,我会让魏文通率军助你一臂之力,天子面前的功劳也是你的。”
“父亲请放心,孩儿绝不会出现二弟那样的失误。”
宇文化及又对许印道:“也请先生助我!”
许印心中暗暗叹息,一切都被张铉算准了,宇文述果然被贪功之念蒙着了双眼,把渤海会的仇恨之箭揽到了自己身上。

被夜幕笼罩的宣范坊内也是一片寂静,大部分人家都入睡了,坊内一片漆黑,就在这时,一支千余人的军队从坊门冲了进来,为首正是宇文化及,他身着金盔金甲,骑在一匹雄骏的战马之上。
他身后大将军便是二太保魏文通,魏文通现任骁果军雄武郎将,他已经取代宇文成都成为宇文述的第一心腹大将。
魏文通一指远处的一处宅子,低声对宇文化及道:“长公子,那就是渤海会在京城的老巢。”
宇文化及冷笑一声,“给我全部包围,敢逃跑者杀无赦!”
“遵令!”
魏文通一挥手,率领千余士兵向远处渤海会的大宅扑去…
渤海会府邸,书房内灯光明亮,高慧正坐在桌前给兄长写信,汇报洛阳发生的情况,高慧虽是女子,但她野心极大,以复兴北齐为己任。
他们也敏锐捕捉到了隋朝的乱相,意识到乱世将至,为此他们尽一切可能进行渗透、准备,包括高慧在内的所有渤海会的核心很清楚,只有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在乱世到来时抓住机会。
不知为什么,高慧此时有些心烦意乱,她停住笔叹了口气,自从梁敬尧被杀后,她便觉得渤海会似乎被人盯上了,这次转移吴少游会不会也要出事,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就在这时,一支箭‘嚓!’地从窗外射入,从高慧头顶掠过,高慧大吃一惊,翻身滚过,随手拔出桌边的长剑。
窗外却再没有动静,她慢慢站起身,小心翼翼用剑挑开窗子,窗外月朗星稀,树影婆娑,却没有一个人影。
她惊魂稍定,这才回头看箭,只见弩箭钉在墙上,箭身上插着一封信,原来是一支信箭。
高慧连忙上前拔下箭,取下信细看,信中只有一句话,‘官兵已至,速逃!’
高慧心中一惊,她只略一迟疑,立刻提剑向后院奔去,这时,她忽然听见侧墙外有密集的脚步声,她心中大急,拔足狂奔,直扑后门。
高慧冲出了后门,夜色中她已隐隐听见远处拐角传来奔跑的脚步声,数十步外,火把清晰可见,高慧毫不迟疑地冲过街道,冲进了街道对面府宅。
对面占地三亩的小宅也被渤海会秘密购置,宅内有一条秘道,直通隔壁的道化坊,是专门为紧急逃生所用,但这个秘密只有穆守礼和高慧两人知晓,连侍卫也不知。
花园的小门并没有关紧,只用一根小木条当门栓,高慧破门而入,她迅速关上小门,背靠在小门上,内心紧张得怦怦直跳。
只见外面有人在低喊:“启禀长公子,后门没有关闭!”
一个低哑的声音恶狠狠道:“直接冲进去!”
高慧回头从门缝向外望去,只见对面后门两边火光通明,聚集了数百名士兵,为首大将金盔金甲,手执宝剑,高慧一眼便认出了他,正是宇文化及,恨得她暗暗咬牙,该死的宇文述竟然对自己下手。
眼看宇文化及率领士兵冲进了后院府内,里面传来一片惨叫声,是她的侍卫被官兵屠杀了。
高慧心中恨极,转身向后院秘道奔去,但她心中也充满了疑惑,到底是谁及时通知她逃离?

第278章 多事之夜(中)
就在宇文述围捕渤海会的同一时刻,在位于福善坊内一栋占地十亩的民房内,李世民陪同着张铉走进了这座府宅的地下室。
这里曾经是玄武火凤的一处秘密监狱,当玄武火凤解散后,这座秘密监狱一直空关着,平时只有几名窦庆的心腹负责打理。
但今天晚上这里却关着一人,正是张铉和李世民联手从城外抓回来的吴少游。
走进灯光昏暗的地下室,一股阴冷潮湿的气息迎面扑来,整座地下监狱是用大石修砌,非常坚固,但此时大石上长满了青苔,到处可以听见滴滴答答的滴水声。
张铉走过锈迹斑斑的一座座铁笼子,在最后一间铁笼子前停住了脚步,铁笼子里坐着一脸疲惫吴少游,他似乎被动了刑,满脸淤青,闭着眼睛一言不发。
“将军,他已经承认是他毒杀了李子通,我们也搜到了他的渤海会腰牌。”
李世民又对张铉低声道:“他同样可以指证渤海会和元家的勾结,但他有条件。”
“他有什么条件?”张铉瞥了吴少游一眼问道。
一直闭眼的吴少游睁开了眼睛,冷冷道:“我要你们保证我父亲的安全!”
张铉一怔,但立刻便明白过来,他是害怕孟海公报复,殃及他的父亲,张铉点点头,“这个要求不算高,我们可以答应。”
“你答应没用,我要能一言九鼎之人给我承诺。”
“可以!”
张铉爽快地答应道:“我会请燕王殿下给你承诺。”
吴少游眼睛又闭了起来,这时,一名武士跑来对李世民低声说了几句,李世民愕然,他立刻给张铉使了一个眼色。
张铉会意,跟随李世民走出了地牢,一出地牢,李世民便迫不及待道:“我刚刚得到消息,宇文述的军队围剿了渤海会在京城的老巢,抓捕了十余人。”
张铉却没有吃惊,只是淡淡地笑了笑,李世民疑惑地看了张铉一眼,“将军已经知道了?”
“我一直和公子在一起,怎么会先知道?只是我知道宇文述伏击吴少游失败,一定不会甘心,抓捕渤海会也就成他最后的机会了。”
“可是…”
李世民忧心忡忡道:“这会不会打乱我们的计划?”
“不但不会打乱我们计划,而且还会让元旻陷入深渊,同时也看出宇文述时日不多了,所以他才不惜用这种急功近利的手段为儿子谋取利益,如果我没有猜错,今天晚上宇文述就要连夜进宫,抢到我们之前谋取最大的利益,相比之下,我们抓捕吴少游就变成陪衬了。”
李世民沉思片刻道:“其实我们并不需要什么功绩,我们必须要阻止元家为了一己之利不惜出卖武川府的利益,只要能彻底粉碎元旻和渤海会的勾结,就算宇文述拿走更多的利益,我们也是心甘情愿。”
张铉欣然笑道:“既然如此,我今晚就去见燕王殿下,把吴少游交给他,李公子没有问题吧?”
李世民默默点头,这件事他们不能出面,更不能让天子知道是关陇派系出手,至始至终吴少游都不知道他们的身份,还以为他们是张铉的手下。
“好吧!将军可以把他带走。”

此时,洛阳的城门和坊门早已经关闭,但张铉凭借杨倓给他的夜行金牌一路畅通无阻,半个时辰后,张铉带着尉迟恭和裴行俨两人来到了燕王府。
和他们一起到来的,还有一辆马车,马车里关押着刺杀李子通地的关键证人吴少游。
吴少游已经认命,他知道自己毒杀李子通已难逃一死,就算朝廷不杀他,孟海公也不会放过他,他只是希望燕王能答应自己,保全自己的家人。
张铉走上台阶,重重敲了敲王府大门,门窗打开,里面的侍卫刚要怒骂,张铉便将燕王给他的夜行金牌塞了进去。
“我要立刻见燕王殿下,速去禀报!”
侍卫吓了一跳,连忙道:“原来是张将军,请稍候,我这就去禀报。”
侍卫向宫内狂奔而去,不多时,王宫侧门缓缓开启,一名老太监迎了出来,笑道:“张将军,殿下有请!”
张铉指了指马车,对几名侍卫道:“马车内有一名重要人犯,暂时被我的人看守着,你们把他带进府中,要好生看管,他可是燕王殿下指名要的人犯。”
“将军请放心,我们会看管好人犯。”
张铉给尉迟恭和裴行俨使了个眼色,让他们看好吴少游,这才跟随老宦官快步向宫内走去。
“燕王殿下休息了吗?”张铉笑着问老宦官道。
“本来已经休息了,但他有吩咐,只要张将军找他,要我们务必将他叫醒,所以他现在已经起身,在偏殿等候将军,将军这边请!”
两名宫女在前面挑着灯笼,老宦官将张铉领到了杨倓起居的偏殿,只见偏殿内灯光明亮,杨倓负手在殿内来回踱步,似乎已等候自己多时了。
张铉连忙走进偏殿躬身行礼,“微臣参见殿下!”
“张将军,可是渤海会有消息了?”杨倓急不可耐地问道。
张铉微微一笑,“卑职已经抓到了毒杀李子通的凶手,此人正是渤海会派去之人。”
“可是吴少游?”
张铉笑着点点头,“正是此人。”
杨倓白天已经听卫玄向皇祖父汇报李子通毒杀一事,据说是李子通手下心腹大将孟海公的同乡所为,叫做吴少游,皇祖父为此事暴跳如雷,责令卫玄三天内抓到凶手,查清真相,否则将治他重罪。
杨倓却没想到张铉居然抓到了这个吴少游,而且查清了真相,简直令他喜出望外,他惊喜交加道:“他现在在哪里?”
“微臣已经把他带来,殿下要不要先审问一下?”
杨倓点点头,“立刻把人犯给孤带上来!”
几名侍卫飞奔而去,这时,张铉又道:“微臣给吴少游做个承诺,只要他肯如实交代,殿下将答应保他父亲安全。”
杨倓眉头一皱,“还要如实交代什么?”
“殿下恐怕想不到,渤海会为什么要刺杀李子通,是因为渤海会和元旻达成了协议,其实是元旻想破坏英雄会,破坏朝廷的招安大计。”
杨倓心中十分震惊,“原来是武川府的意思?”
张铉笑了起来,“武川府什么时候会和渤海会勾结?此事和武川府无关,是元旻个人行为,吴少游知道这件事的原委,所以他提出了刚才的条件。”
杨倓点了点头,“只要他肯如实交代,孤会考虑给他一个承诺。”
这时,侍卫在殿外禀报:“启禀殿下,人犯已经带到!”
杨倓喝令道:“带上来!”

明德殿外的广场上,宇文述正和长子宇文化及急切地等待天子杨广的召见,今晚他的收获颇丰,尽管没有抓住高慧,但他们却抓住了渤海会在京城的首领穆守礼。
并且除了宣范坊内渤海会府宅,他们还根据招供,一举端掉了两座酒肆和一座客栈,将京城渤海会一网打尽。
宇文述十分兴奋,这是他近年来少有的功绩,他把功劳全部给了长子宇文化及,他心里清楚,仅凭这一点,他长子就已经立了大功。
“父亲,这么晚了,圣上还会接见我们吗?”夜风中,宇文化及有些不安地问道。
宇文述眯眼一笑,“若不连夜汇报,怎么知道他重不重视这件事?”
宇文述盘算得很精明,他很难摸清杨广的真实心态,但从杨广的行为他就可以猜测出一些端倪,如果杨广连夜接见自己,那就说明自己钓了一条大鱼。
这时,一名宦官从台阶上飞奔下来,躬身施礼笑道:“大将军,圣上召见!”
宇文述和儿子对视一眼,他心中大喜,他的赌注果然押中了。
宇文述当然知道,端了渤海会的老巢无疑是给自己竖了一个强敌,但如果收获大于风险,那么他也愿意冒险一试,现在从杨广肯连夜接见自己,就说明他的决定正确。
宇文述连忙给长子宇文化及使个眼色,带着他跟随宦官向内殿而去。
第279章 多事之夜(下)
明德殿是杨广在内宫的书房,也是他在内宫接见大臣的地方。
书房内灯火通明,当宇文述父子被领进房间时,宇文述却愣住了。
书房里并不只是天子杨广一人,还有另外两人,一个是燕王杨倓,另一个竟然是张铉,只见天子杨广负手在房间内来回踱步,神情极为恼怒。
宇文述迅速看了一眼张铉,正好张铉也在看他,眼睛闪过一丝嘲弄之色,宇文述心中暗恼,连忙拉了一下长子,上前躬身行礼,“老臣参见陛下!”
宇文化及也跪了下来,恭恭敬敬行礼,“微臣宇文化及参见吾皇陛下,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广一摆手,“免礼平身!”
“谢陛下!”
宇文化及起身,不等他开口,杨广便问道:“刚才朕听皇孙说,今晚你们出兵抓捕渤海会逆匪,有收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