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述暗暗心惊,燕王怎么知道自己今晚出兵抓捕渤海会,他警惕地看了一眼张铉,难道是他告诉燕王?宇文述忽然有所领悟,恐怕吴少游是被张铉夺走。
宇文化及连忙躬身回答:“回禀陛下,微臣将渤海会一网打尽。”
杨倓在一旁冷冷道:“一网打尽这个词真的妥当吗?”
宇文化及心中一阵发虚,慌忙解释道:“回禀殿下,虽然高慧还没有抓到,但微臣已经布下天罗地网,她跑不掉!”
“倓儿,不要太苛责了!”
杨广轻轻责备孙子一句,又对宇文化及笑道:“宇文爱卿辛苦了,做得很好,朕很满意。”
宇文化及一阵激动,连忙道:“为陛下分忧是微臣本分,愿为陛下继续分忧!”
“果然有长进了。”
杨广笑了笑,又注视着宇文述道:“朕现在想知道,元旻和渤海会到底是什么关系?”
宇文述忽然意识到,圣上真正关心的其实并不是渤海会,而是关陇贵族,元旻才是他儿子向上爬的台阶,而不是渤海会。
他连忙道:“启禀陛下,穆守礼交代,渤海会之所以破坏英雄会,是因为他们和元旻达成了交易,他们帮助元旻破坏英雄会,而元旻则答应把中原让给渤海会。”
“把中原让给高氏余孽?这个元旻好大的口气啊!他以为天下是他元家的吗?”
杨广眼中迸出一道杀机,冷冷道:“看来是朕对元家太宽容了。”
宇文述抓住时机道:“老臣愿为陛下分忧!”
杨广没有说话,而负手望着窗外,良久,他轻轻叹了口气,“大将军去告诉元旻,朕可以饶他的家族,但他应该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去吧!”
“微臣遵旨!”
宇文述施一礼,带着儿子宇文化及退了下去,他迅速瞥一眼张铉,转身便走了。
杨广又沉思良久,又对张铉道:“张将军辛苦了,回去休息吧!”
张铉行一礼,“微臣告辞!”
张铉退了下去,书房内只剩下杨广和长孙杨倓两人,杨广这才缓缓道:“倓儿一定感到很奇怪,朕为什么对渤海会兴趣不大,为什么到现在还放过元氏家族,而只追究元旻一人?”
杨倓点点头,“孙儿确实不太明白!”
“渤海会的高氏余孽不过是无根之萍,他们所能利用的力量不过是窦建德、翟让这样的乱匪,成不了大事,真正威胁大隋社稷的势力却是关陇贵族,但如果现在对元家进行抄家灭族,势必会激起关陇贵族强烈反弹,天下必将大乱,所以朕也投鼠忌器,只能一忍再忍,先用元旻来警告他们。”
皇祖父的一番话让杨倓默默点头,其实张铉之前也告诉了他,圣上对渤海不会感兴趣,圣上的目标是关陇贵族。
杨倓又低声道:“皇祖父是不是还考虑到,杀了元旻,留下元家,就会促使关陇贵族彻底分裂!”
杨倓这番话让杨广十分欣慰,他轻轻抚摸孙子的头,感慨道:“朕有这样的孙子,足慰平生了。”

宇文述和儿子宇文化及乘马车离开了皇宫,两人一路沉默,到天津桥时,宇文化及终于忍不住道:“父亲,孩儿怀疑吴少游就是被张铉夺走!”
宇文述低低叹了口气,“我们判断失误了,一直以为是窦庆所为,其实都是这个张铉在背后捣鬼,梁敬尧被刺杀,一定是他所为,甚至包括高慧及时逃走,我怀疑也是他在暗中通风报信。”
宇文化及吃了一惊,“他放走高慧有什么好处?”
“对他当然没有什么好处,但对我们却有点麻烦了,平白竖了渤海会这个强敌。”
宇文述已经渐渐想通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他才明白自己始终被张铉玩弄于股掌之中,令他心中十分沮丧,自己打了一辈子的雁,却竟然斗不过张铉这只刚出道的小雁。
宇文化及也终于明白过来,他恨得咬牙切齿道:“当时我们就应该告诉圣上,张铉和窦家勾结,让他也吃不了兜着走。”
“混帐!”
宇文述怒骂道:“你没见他和燕王在一起吗?你把窦庆扯进来,是不是想说燕王也和窦家勾结?”
宇文化及吓得不敢吭声,宇文述怒视他片刻,才恨恨道:“你以为我收拾不了他吗?若不是他背后的燕王,我早就把他宰了,以后你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要自以为是地胡说八道。”
“是!孩儿记住了。”
宇文述身体确实已经很糟糕了,他折腾到半夜,便已支持不住了,他闭上了眼睛,半晌冷冷道:“你明白圣上的意思吗?”
“孩儿明白,孩儿会带兵去逼元旻自尽。”
“不用你带兵,御林军应该已经去了,你带上穆守礼的招供便可以了,记住,不要给元旻说话的机会。”
宇文化及点了点头,他明白父亲的意思。

元旻此时也是难以入眠,他睡下不久便得到消息,宇文化及率军队在城内四处抓捕渤海会成员。
这个消息让他又惊又怒,他怎么也想不到宇文述竟然这般卑鄙无耻,前不久他们三方还坐在一起共商大计,但一转眼,宇文述就翻脸抓人了。
元旻虽然已是七十余岁的老人,但他并没有因为年纪大而显得睿智,他既没有窦庆的老谋深算,也没有宇文述的卑鄙狠毒,更没有高慧的精明狡诈,相反,他依旧和年轻时一样冲动无智,最终被人利用。
房间里,元旻负手来回踱步,他焦急如热锅上的蚂蚁,他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却又不知从何入手?
他至始至终都没有想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更不知道吴少游已被抓,李子通刺杀案已经东窗事发,他成了这次博弈的最大输家。
就在这时,孙子元骏疾奔而入,在门外焦急喊道:“祖父,军队把我们府邸包围了。”
元旻只觉一阵天昏地转,颓然坐下,半晌,他长叹一声,“识人不明,我之过也!”
元旻站起身,在孙儿的搀扶下来到大门外,只见大门外火光通明,足有数千人将元府团团包围,元旻认出了为首大将,竟然是右屯卫大将军张瑾。
“是张大将军吗?”元旻高声问道。
张瑾缓缓催马上前,抱拳道:“元老将军,多年未见了!”
“大将军率军队包围我的府邸是什么意思?”元旻怒视他问道。
“在下是奉圣上的旨意前来,执行圣意而已,老将军要问理由,最好去问圣上,或者老将军心里清楚。”
“我一点也不清楚,张大将军请告诉我,老夫到底犯了什么罪!”
张瑾依旧不慌不忙道:“我只是奉旨带兵前来,究竟圣上是什么意思,老将军不应该问我。”
“那我问谁?”
“问我!”
黑暗中,一脸阴鸷的宇文化及从士兵群中走出,他冷笑一声道:“元家主应该很清楚自己做了什么事?”
“果然是你们!”
元旻后退两步,眼睛快喷出火来,盯着宇文化及咬牙切齿道:“卑鄙无耻,你们宇文家族不一样和渤海会勾结吗?你有什么资格教训我!”
宇文化及完全继承了他父亲的厚颜无耻,他一阵冷笑道:“死到临头了还要血口喷人,你以为圣上会相信你的诬陷吗?元旻,若想保住家族就自裁吧!你若反抗,那就是元家被抄家灭族的大罪,你自己选择!”
说完,宇文化及取出一面金牌,对元旻一晃,元旻看清楚了,那竟是‘如朕亲临’的金牌,他仿佛一下苍老了十岁,向后退了两步,眼睛里充满了绝望。
“宇文化及,我元家无辜!”
“是不是无辜,就看你自己的表现了。”
“张大将军,若元旻抗旨,就给我抓人!”宇文化及厉声令道。
张瑾无奈,只得回头令道:“各军准备!”
元旻仰天长叹,“罢了,我元旻自己愚蠢,怪不得他人。”
他忽然抽出长剑,在元氏子孙的一片惊呼声中横剑自刎,当场死在元氏的府门前。
第280章 科举放榜
次日一早,一连串的重大消息使本来就不宁静洛阳城更加热闹起来,宇文化及率军在洛阳城内进行夜间搜捕,从几家客栈和酒肆中抓走了数十名身份不明的人。
有人说他们是乱匪的卧底,也有人说他们是渤海会的探子,各种说法不一而足。
但很快,又有一个新的消息传出,原大将军元旻在府门前拔剑自尽,元旻可是北魏皇族后裔,元氏家主,关陇贵族的核心人物,他的自尽无疑对关陇贵族和大隋的局势产生重大影响,各种猜测纷纷浮起。
尤其威逼他自尽之人依旧是宇文化及,这便让人将两件事联系起来,夜间搜捕和元旻自刎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但另一个想不到的效果是,两次露面的宇文化及竟然成了洛阳红人,曾几时,宇文化及一直以浪荡公子的形象在洛阳广为传播。
现在居然摇身一变成为宇文将军,带兵逼死大将军元旻,简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难道是浪子回头,一时众说纷纭,但真正知情人却明白,恐怕是宇文述的时日已经不多了。
不过,随着中午时分科举正式发榜,洛阳城的舆论焦点迅速转移,元旻和宇文化及很快被抛弃到一边,科举发榜以亮丽的光环夺取了所有人的眼球,不断有欢呼声在洛阳的大街小巷中响起。
两千人的榜单贴满了国子监的外墙,数万名士子拥挤在墙边,拼命睁大眼睛寻找自己的名字,人声鼎沸,群情激昂,将国子监外拥挤得水泄不通。
位于南市的文曲酒楼内,坐满了前来庆贺中榜的士子,楼上楼下觥筹交错,笑声阵阵。
在三楼的一间雅室内,十几名河北士族子弟聚在一起喝酒畅饮,为首的崔文象颇为兴奋,他本来考得并不理想,但今年的扩招却救了他一命,使他在两千名内终于上榜。
和他一起上榜的还有其他几名河北士族子弟,虽然房间内十几人中大部分人都没有上榜,但并不影响他们为崔文象摆酒庆贺。
“小弟敬你一杯!”
白信阳举杯笑道:“祝文象兄金榜高中后,下一步金屋藏娇!”
众人一起大笑,大家都知道崔文象在拼命追求卢倬之女卢清,那可是公认的河北世家第一美女,众人纷纷鼓噪,“郎才女貌,天赐良缘,文象要抓紧一点,可千万不要错过时机了。”
崔文象兴奋得眼睛都眯了起来,举杯一饮而尽,他追求卢清固然是因为卢清美貌绝伦,但更重要一点,他是想谋取崔氏家主继承人之位,和卢家嫡女联姻将成为他冲击家主继承人的有力砝码。
“蒙各位厚爱,文象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尽早抱得美人归!”
众人一起大笑,这时,崔文象目光一瞥,见李清明笑得有点勉强,他忽然想起李清明曾说过,‘崔氏之才不在于嫡庶’,分明是在讥讽自己无才。
崔文象眉毛一挑,对李清明笑得:“这次清明不幸落榜,其实我也很难过,不过希望清明不要气馁,明年再来!”
李清明笑了笑道:“说实话,虽然这两天中榜士子们兴高采烈,恐怕再过几天,很多人就要哭了。”
众人不明白他的意思,纷纷问道:“清明,此话何意?”
李清明端起酒杯不慌不忙道:“很简单,中榜太容易了,当官就难了,两千人中榜,朝廷拿得出两千人的职位吗?”
崔文象摇摇头,“清明此话差矣,我听说这次圣上之所以决定扩榜十倍,主要是想用来充实地方官府,便于朝廷控制地方,天下一千多个县,一个县去两个人,两千人其实不多。”
李清明轻轻叹息一声,“文象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远的不说,就拿我们河北说吧!清河郡文象愿意去吗?还有渤海郡、河间郡、信都郡、平原郡、上谷郡,这些郡的职位倒是多,让文象兄去当县令,文象愿意去吗?”
众人都沉默了,李清明所说之地都是被乱匪控制,窦建德、高士达、格谦、卢明月、魏刀儿等等乱匪头领,他们才是这些郡县的统治者,朝廷任命的官员要么逃亡、要么被杀,要么就是投降。
崔文象的脸色变了数变,冷冷道:“以博陵崔氏的地位,我崔文象还不至于沦落到这个地步吧!”
李清明呵呵一笑,“我当然不是说文象兄,我只是说两千人中榜,朝廷根本拿不出这么多职务,到时候僧多粥少,又是一场惨烈竞争,当然以文象兄父亲的地位和家世,这种小事根本不用考虑,但寒门子弟就会难说了。”
崔文象脸色愈加难看,他还是觉得李清明是在讥讽自己靠父亲家世,就在这时,门忽然开了,只见卢庆元急匆匆走了进来,“各位抱歉,我来晚了!”
卢庆元的到来顿时缓和了房间里的尴尬气氛,崔文象连忙让出身边位子招呼道:“庆元,坐我这里!”
崔文象是一个很现实的人,他既然在追求卢清,那么卢庆元这个未来的大舅子,他怎么能不好好笼络。
而且卢庆元的消息比较灵通,从他这里可以打听到一些重要消息,所以,崔文象对卢庆元这个姑表兄也就格外热情。
卢庆元脱去外袍坐了下来,崔文象给他倒了一杯酒笑问道:“有没有什么消息告诉我们?”
众人都纷纷竖起了耳朵,卢庆元喝了口酒笑道:“消息嘛!倒是有一点点,不过我估计大家都知道,就不想多说了。”
“庆元,不要卖关子,快说出来听听!”众人笑着催促道。
“好吧!那我就给大家说一说。”
卢庆元压低声音道:“我听说吏部对这次扩招录取很不满,但因为是圣意,也只能敢怒不敢言,据一个小道消息,吏部目前只能保证一成人的官职。”
“一成人!”
众人一片惊呼,那不是只有两百人才能安排官职吗?其他一千八百人怎么办?
卢庆元连忙道:“各位,这只是小道消息,不能当真,千万不要传出去,要不我吃罪不起。”
话虽这样,但众人的心中还是沉甸甸的,之前李清明也说了,朝廷根本拿不出这么多官职,虽然知道不可能全部解决,但怎么也想不到竟然只能解决一成的中榜者,这实在太打击人了,既然无力解决,干嘛又要录取那么多人?
崔文象却不着急,他是博陵崔氏嫡子,他父亲又是工部侍郎,就算安置的官职再少也会有他的份,此时他更关心卢倬对自己的态度,这直接关系到他求亲能否成功。
“庆元,这两天我姑父在家吗?”崔文象若无其事地笑问道。
“不巧,家父昨天去了长安视察太学,接下来还要去成都,恐怕一个月都不会在家。”
“哦!”
崔文象笑着点点头,举起酒杯笑道:“来!我敬庆元一杯。”

科举放榜的热潮在洛阳城内尚未褪去,崔文象在下午时分来到了卢府,他带来了十几匹上好的湖绸锦缎和一对极品越州青瓷瓶,他很了解姑母和姑父的喜好,姑母喜欢上好湖绸,而姑父则喜好收集瓷器。
崔文象在内堂只等了片刻,卢夫人崔氏便在几名的丫鬟的簇拥下走进了内堂,崔文象连忙上前施礼,“小侄文象给姑母见礼!”
卢夫人极为喜欢这个内侄,一心想把女儿嫁给他,虽然女儿不太愿意,但女儿的态度并不重要,关键是她丈夫也不太请愿崔卢两家联姻,这让卢夫人这些天十分郁闷。
她见侄子彬彬有礼,便忍不住眉开眼笑道:“科举考得如何?”
“回禀姑母,小侄高中金榜,没有让姑母失望。”
“很好,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崔文象连忙打开礼物盒盖,笑道:“这是小侄孝敬姑母和姑父的一点心意,请姑母不要嫌弃。”
“侄儿给我的礼物,姑姑怎么会嫌弃呢?”
卢夫人走上前打量一下,她心中很满意,到不是礼物本身,而是崔文象这份孝心,她当然也知道侄儿想要什么,便笑道:“坐下吧!姑姑给你说一说你表妹之事。”
第281章 禅林还愿(上)
“表妹不在吗?”崔文象有点紧张地问道。
“她当然在,只是今天身体略有点不适,不能和文象见礼了。”
卢夫人轻描淡写地将女儿不肯出来的原因推为身体不适,她其实心中也很恼火,这段时间正好丈夫不在,她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促成女儿和侄子的情感交融,只要两人心意相通,那么丈夫也无法再反对,崔卢联姻也就水到渠成了。
偏偏女儿性格是那种外柔内刚型,她坚决不肯来见文象,让她既恼火又无可奈何。
“文象若要见她,其实以后有的是机会,倒不急这一时。”
崔文象掩饰不住内心的失望,他今天就是想见一见表妹,哄哄她开心,然后再约她出去踏青,再一步步和她关系亲密,他的最终目的也就达到了,但姑母说表妹身体不适,又不让自己去探望她,这显然是表妹不肯见自己,未必是生病。
他叹了口气,索性鼓足勇气直接问道:“姑母,小侄真的没有机会吗?”
卢夫人笑了起来,年轻人总是沉不住气,一点点挫折就有点丧失信心了,这么软弱将来怎么做崔家之主,她安慰崔文象道:“放心吧!姑姑会帮助你,一定会让你称心如意。”
“可姑父那边——”
“你姑父虽然还没有明确表态,但也没有反对崔卢联姻,只是需要你父亲和你姑父好好谈一谈,在某些方面让点步,我想你姑父也就能答应了,至于你表妹那边,其实问题不大,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吧!女人一旦出嫁或者有了孩子,当姑娘时的一些小情绪也就过去了,你不用太担心。”
姑母的一番明示让崔文象喜出望外,原来只要父亲肯让点步,姑父就能答应,问题是出在崔卢两家关系上,这个问题不大,自己可以说服父亲。
崔文象顿时神采飞扬,又笑道:“我听庆元说,姑父去长安和成都巡视官学去了,至少要一个月才能回来,是这样吧!”
卢夫人点点头,“因为求你姑父的人太多了,不胜其烦,既然榜单已经定下来,他就出去避一避,省得人情太重他难以承担,估计是要一个月才能回来,等春暖花开的时候,让你父亲来好好谈一谈,这门婚事我想就能定下来了。”
卢夫人很了解自己丈夫,丈夫曾不止一次向自己抱怨过,崔氏过于强势,在方方面面都压制卢氏,他一定要改变这个局面,卢夫人便猜到了丈夫的真实心思,他并不是不愿意崔卢联姻,而是想利用这次联姻的机会,逼迫崔氏让步。
比如崔氏家学不肯向卢氏子弟开放,比如崔氏举办的重大仪式上卢氏得不到尊贵的座位等等,丈夫是个很讲究细节之人,他一定会从细节上要求崔家对卢氏让步,只要自己兄长能做出很多细节上的让步,保证卢家的尊严,那么这门婚事就能顺利成章地完成了。
无论如何她也会穿针引线,促成崔卢两家下一代的联姻。
崔文象得到了姑母的保证,他的心思也开始活络起来,如果在婚事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再促使自己和表妹情投意合,那婚姻岂不是更加甜蜜,关键还是要让表妹心甘情愿地接受自己,正好还有一个月时间,他完全可以争取一些机会,好好讨一下表妹喜欢。
想到这,崔文象笑道:“小侄这几天正好有时间,想带表妹出去踏青,舒畅一下心情,姑母看有没有这个可能?”
卢夫人对侄儿这种主动出击的态度很满意,她点点头笑道:“明天上午,你表妹正好要去禅林寺上香,你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带她出去走走。”
崔文象大喜,他又笑问道:“姑母不去吗?”
“本来我也是想一起去,不过还是把机会留给你们年轻人吧!”
崔文象连忙起身行礼,“小侄多谢姑母成全!”

禅林寺位于洛阳龙门附近,在洛阳三十几座寺院中,它的规模只能算中等,名气也一般,属于二流寺院,不过还是有不少官宦人家把它当做自己的供奉寺院。
这也是佛寺的惯例,经历了佛法鼎盛的两晋南北朝后,佛法早已深入人心,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己固定的上香寺院,官宦权贵更是有自己供奉的寺院,每年奉上香油钱供养僧侣,连隋文帝杨坚也有自己皇觉寺。
卢倬既然来京城当官,当然也要选择一家寺院来供奉,他之所以选择禅林寺,是因为卢家另一名在京城当官的族人卢楚推荐,卢家便正式将禅林寺作为自己的供奉寺院,每年四时上供香油钱,年终还要拨付粮米,对于只有三百余名僧众的禅林寺而言,卢倬是它们最尊贵的香客,不在于官职大小,而在于‘范阳卢氏’的名望。
今天是二月二十七日,禅林寺在一个月前便接到卢夫人派人送来的信件,表示将携女儿来禅林寺还原,希望寺院妥善安排。
所谓妥善安排,就是不希望有外人打扰,所以禅林寺在前一天就开始清扫寺院,更换蒲团,又在约定时间前一个时辰前停止接纳香客,为迎接卢夫人母女二人做准备。
上午,崔文象带着几名随从提前来到了禅林寺,今天他特地打扮了一番,头戴金冠,脸上略略敷了一层薄粉,更显得他唇红齿白,英俊潇洒,他身穿白底绣花的锦袍,腰束玉带,佩戴一把镶嵌着金丝的宝剑,骑在一匹高大神骏的白马上,或许是信心十足的缘故,他显得更加神采飞扬,不少来郊外踏青的年轻少女,都忍不住向他投去了倾慕的眼光。
崔文象的条件确实很不错,名门世家嫡子,金榜高中,年轻有为,有父亲和家族的雄厚背景,更是前途无量,加上本人又博学多才,相貌英俊,这样的夫婿谁不愿嫁?崔文象成为无数河北世家少女所爱慕的偶像。
但世间事往往就是这么有趣,尽管九成以上的河北世家少女都倾慕崔文象,偏偏崔文象自己喜欢的表妹却不看重他,这令他非常沮丧。
不过随着姑母的明确承诺,又使崔文象看到了赢得这门婚姻的曙光,确实,崔卢两家百年联姻,关系早已根深蒂固,就算偶然会有一点点波澜和不快,也不会影响到两个家族间的长久利益。
崔文象来到了禅林寺,他翻身下马向寺院大门走去,只见不少香客正陆陆续续从寺院里出来,他刚要进门,一名老僧合掌拦住了他。
“阿弥陀佛,鄙寺将有贵客临门,能否请公子改天再来,实在很抱歉!”
崔文象微微笑道:“你们的贵客就是卢夫人,对吧!”
“公子怎么知道?”老僧诧异地问道。
“我昨天见过卢夫人了,她让我来寺院等她们,不过今天卢夫人有事来不了,只有卢家小姐一人前来,我就是来等她。”
老僧更加疑惑,连忙问道:“请问公子尊姓大名?”
崔文象有些得意地一挑眉毛道:“在下崔文象,出身博陵崔氏,崔侍郎之子!”
老僧顿时肃然起敬,原来是崔召之子,博陵崔氏世子,他连忙行礼道:“贫僧刚才失礼,请公子随我来!”
崔文象跟随老僧来到了贵客房,有人跑去禀报住持,片刻,寺院住持弘智法师快步走来,合掌行礼,“欢迎崔公子光临小寺。”
崔文象微微一笑,“住持不必客气,我只是来陪同卢姑娘上香,不知她什么时候到?”
“应该快到了吧!崔公子请入室喝茶稍候。”
崔文象走进贵客房坐下,一名小和尚给他上了茶,他喝了口茶笑问道:“不知其他香客是否已经都请出寺院?”
“通知了,他们会自己出去,都是老香客,也不能太过于无礼,请公子见谅!”
这时,弘智法师忽然想到一名香客,连忙招手把知客僧叫上来,低声嘱咐他道:“你速去大雄宝殿,请那位看罗汉的香客务必离去。”
第282章 禅林还愿(下)
在全体僧众协调一致的努力下,寺院内的绝大部分香客都已离去,虽然还有少数香客,但也大多躲在小殿角落里,不引人注意。
但唯独在大雄宝殿内却有一名不是香客而是游客的年轻男子,始终不理睬僧人们的催促,背着手细细观赏十八罗汉的造型。
这名身材挺拔高大的年轻男子自然就是张铉了,卢清通过阿圆给了他一张纸条,告诉他自己今天上午会来禅林寺上香还愿,其实就是鼓足勇气主动邀他来寺院一见,卢清能放下少女矜持主动邀请自己前来,他张铉又怎能摆架子不来?
今天也是英雄会开幕的第一天,不过今天和明天都是一些兵器重量未达到标准的低级武将进行淘汰比武,和张铉他们无关,也引不起什么关注,要到后天,第二阶段的比武开始后,英雄会的影响力才会迅速扩大。
“这位公子,你已经在这里呆了快半个时辰,恳请离去吧!”知客老僧苦着脸劝张铉离去。
张铉今天穿了一身蓝色细麻襕衫,腰间束一条革带,头戴纱帽,这也是大隋平民最常见的一种装束。
不过张铉挺拔高大的身材还是使他和一般的平民显得很不一样,那种气质上的卓然不凡,那种不怒而威的气势使僧人不敢对他恶语相加,只能苦苦相求。
张铉瞥了一眼老僧笑道:“我很喜欢这里的罗汉,也喜欢这座佛堂,说不定有一天我也会在这里供奉,我也会成你们的贵客,还要这么赶我吗?”
知客老僧苦笑道:“多谢公子心意,但因为马上有官宦女眷来上香,公子在这里实在不方便,要不请公子去禅房休息,等女客离去,随便公子参观多久都可以!”
对方已经恳求到这个程度,张铉也有点于心不忍了,他笑了笑道:“好吧!我去别处,禅房就免了,我就在寺院里四处走走,不影响女贵客上香。”
知客老僧心中哀叹一声,看来这是此人做出的最大让步了,他万般无奈,只得合掌道:“请公子随意!”
张铉哈哈一笑,转身离开了大雄宝殿,向东面钟楼方向走去,知客老僧长长松了口气,卢使君的女儿应该不会去钟楼。
这时,一名小和尚匆匆跑来,气喘吁吁道:“卢家的马车已经到了,住持让师父快去迎接!”
知客老僧吓了一跳,慌忙向大门处跑去…
大门外,十几名骑马家丁护卫着一辆马车缓缓在寺院前停下,马车里,卢清透过车窗纱帘向寺院大门望去,她心中又是欢喜又是紧张。
欢喜是母亲居然身体不适,没有跟着一起来,使她最担心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了,而与其说是紧张,不如说是有点羞涩,她马上就要见到张郎,她该说点什么?他会不会因为主动邀请他而看轻自己?
旁边的小丫鬟阿圆抿着嘴儿直笑,今天姑娘天不亮就起来了,化妆就耗用了一个时辰,她的秀发梳成单环望仙髻,斜插碧玉钗,细眉似新柳,脸上略施朱粉,唇上点成石榴娇红,秀长的脖颈雪白如脂。
她上身穿五晕罗春衫,肩披单丝红帛,皓腕带着碧玉镯,下穿一条黄罗银泥裙,打扮得花容月貌,加上她本身就美貌绝伦的容颜,简直令人叹为观止,恐怕连宫中的妃子也难以和她相比。
阿圆知道姑娘这一天已经盼了很久,所以当这一天到来时,她就要以最美的姿容去见自己的爱郎。
“姑娘,到了!”阿圆小声提醒道。
卢清轻轻点头,又有点紧张的低声问道:“阿圆,你说他会不会来?”
“姑娘放心吧!他一定会来。”
话虽这样说,阿圆心中也有点紧张,她心中暗暗祈祷,‘公子,你可一定要来了啊!要不就真的辜负卢姑娘的一番情意了。’
车门开了,坐在车门旁的阿圆先走下马车,又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姑娘下来,今天卢清只带了阿圆一个丫鬟,其余丫鬟婆子一个都没有带,随从们她并不担心,可以让他们在寺院外等候。
这时,等候多时的住持弘智法师连忙迎了上来,合掌施礼道:“阿弥陀佛,欢迎卢姑娘来小寺上香。”
卢清点点头歉然道:“本来今天母亲也要一同前来,但母亲今天身体不适,只能我一人前来,给大帅添麻烦了。”
“哪里!哪里!一点不麻烦,卢姑娘请进。”
卢清随即吩咐随从在寺院外等候,阿圆搀扶着,在住持的陪同下向寺院内走去…
寺院大门内,崔文象整理一下袍服,他心中十分紧张,拼命在想着见到表妹时用什么借口,是说怕她不安全,但她又带了十几名家丁,安全问题似乎不是借口。
说崔家供奉也在禅林寺,但也不对,大家都知道崔家的供奉在白马寺,就算自己要上香还原,也应该去白马寺才对。
情急之下,崔文象忽然想到一个极好的借口,他替姑母来传话,反正姑母肯定愿意替他圆这个谎,崔文象找到了借口,心中找到了底,连忙精神抖擞地向大门处走去。
这时,方丈弘智法师带着卢清走进了寺院,迎面看见了满脸笑容的崔文象,卢清顿时愣住了,“你…你在这里做什么?”
崔文象连忙上前陪笑道:“我是来替姑母传话,姑母要我带个口信给表妹,让表妹上完香后直接去天寺阁酒肆。”
崔文象觉得自己这里理由极好,说不定他还可以和表妹喝一杯。
但卢清身旁的阿圆却嘟囔了一句,“传话还穿得这么整齐,居然还比我们先到,这是哪门子道理?”
卢清的俏脸顿时沉了下来,她忽然明白母亲为什么不肯来上香,这分明就是母亲事先安排好的,让此人在这里等自己。
就在这时,卢清的心忽然怦怦跳了起来,她看见旁边不远处的小路旁站着一人,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张郎,正平静地望着自己,默默转身向寺院内走去。
卢清立刻意识到张郎误会自己了,她心中大急,连忙喊道:“张将军,请留步!”
她不顾身旁的崔文象,拉起长裙沿着小路跑了过去。
崔文象一回头,他也看见张铉,顿时脸色大变,连连后退几步,脸上顿时羞愤难当,瞬间变成了猪肝色。
张铉停住脚步,回头注视着卢清,脸上绽开了笑容,他本来只是不想让卢清为难,却没想到卢清竟然跑过来追自己,那么不顾一切,他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也有点惭愧,自己应该主动迎上去才对。
“卢姑娘,你先去上香吧!我在这里等你。”张铉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