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铉微微一笑,行一礼道:“希望我们不打不相识,我愿交伍将军这个朋友。”
伍云召点点头,“能得张将军垂青,伍云召三生有幸,将军今日之恩,容后相报,云召先告辞了。”
他翻身上马,向张铉一抱拳,便催马向场外奔去。
这时,就算再愚笨的人也看出是张铉赢了,战场之上,难道还能给敌将解释战马失蹄,等一等再战吗?
况且战马就是武备之一,武备不足,输了也正常,一些武艺高强的武者也看出张铉是给伍云召面子,所以才手下留情,众人议论纷纷,渐渐散去了。
张铉也牵马向自己人那一边走去,不料他却一眼看见了李世民。
第250章 封赏之议
秦用几乎是扑了上去,一把搂住自己心爱的战马,他将脸贴在战马脖子上,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张铉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这么多人在看着呢!别哭了。”
秦用不好意思地擦去眼泪对张铉道:“二叔,李子通也出城了,我看他们进了城外的白云寺内。”
“战马回来了,就不用管他们了。”
张铉快步来到李世民面前笑道:“公子怎么也在这里?”
李世民抱拳行礼道:“小弟刚才从城外回来,路过校场,正好欣赏了一场精彩的大战。”
张铉看了一眼旁边的李玄霸,微微笑道:“在玄霸老弟眼中,这点武艺恐怕不值一提吧!”
李玄霸很认真地说道:“你的武艺还可以,只是有点婆婆妈妈,明明三个回合可以结束,偏偏打了三十个回合,没意思!”
“玄霸,不准这么说话!”
李世民斥责他一句,又对张铉歉然道:“我这个兄弟不会说话,请将军不要见怪。”
“怎么会呢?”
张铉笑道:“玄霸老弟是在实在人,看问题很独到,我很佩服!”
张铉确实很佩服李玄霸的眼力,居然看出自己三个回合就能击败伍云召,他第一个回合就差点击败伍云召,第二个回合过渡一下,那第三个回合,伍云召就一定会败在自己戟下,这不是枪法绝伦的问题,而是伍云召的力量差自己太远。
张铉点了点头,又对李世民道:“请公子代我向令尊问好,有时间我一定去拜访他。”
“我一定转告,就不打扰各位了,告辞!”
李世民向张铉行一礼,便带着众人离去了,这时,罗士信悄悄走上前,望着李玄霸的背影对张铉道:“大哥,那个愣小子很厉害啊!”
“那当然,连宇文成都都不是他的对手,堪称天下第一猛将。”
裴行俨却不服气地哼了一声,“听说此人也是用锤,有机会我倒想向他领教一番。”
“一定会有机会!”
张铉安抚裴行俨一句,随即对众人笑道:“走吧!庆祝战马回归,我们去喝一杯,巧郎,你去把你父亲和尤二叔叫来,我们在南市大门口等他们!”
“哎!”
秦用欢喜地答应一声,翻身上马向南市奔去,他也急于想让父亲看到自己的战马。
张铉又回头对苏定方三人笑道:“苏老弟和两位贤弟一起去喝一杯吧!”
苏定方回头看了一眼两个朋友,见他们两人眼中都有期待之色,便欣然答应道:“好吧!我们就却之不恭了。”
…
张铉和伍云召在校场大战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洛阳,尽管大多数人的消息是伍云召因战马失蹄而败,但一些武艺高强者的圈子里却有另外一种说法,张铉是在伍云召面子,实际上早就可以击败伍云召。
但不管是哪一种说法,张铉在英雄会前的名声却慢慢传开了,很多人都知道他的统帅力很强,却没想到他的武艺也十分高强,这时,有人挖掘出了张铉曾在高句丽和宇文成都较量比武的事情,一时间,张铉名声大噪,成为这次英雄会将军头衔的有力争夺者,有好事者甚至预测他将进入天下英雄榜前五。
虽然张铉因和伍云召比武一事而成功造势,但另一方面,他在朝廷的封赏却迟迟没有消息,傍晚时分,裴矩应天子宣召匆匆来到御书房外,等了片刻,一名宦官从房间里走出,向裴矩笑道:“圣上在等着裴公,请进吧!”
裴矩整理一下袍服,快步走进了御书房,御书房内,相国苏威、兵部尚书卫玄正在和天子杨广说着什么,裴矩连忙上前施礼,“老臣参见陛下!”
“裴爱卿平身!”
“谢陛下!”
裴矩站直了腰,杨广对他道:“之所以把裴公请来,是有件事想征求裴公的意见。”
“老臣不敢,陛下请说!”
杨广拾起一份奏卷道:“这是监军萧怀静送来的快报,他建议朕封张铉为清河通守,裴公是否觉得合适?”
裴矩心中猛地一跳,圣上怎么问自己,难道他知道自己和张铉的关系了吗?裴矩心中有点紧张起来,这时,旁边苏威笑道:“兵部的意见是觉得张铉资历不足,他不能独当一面,想再观察两年,不知吏部态度如何?”
裴矩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是吏部尚书,张铉升清河通守当然要征询吏部的意见,自己却想多了,他心中不由暗暗感激苏威的及时提醒。
裴矩便不慌不忙道:“陛下,苏相国说得对,他虽然有一点统领力,或许打仗有经验,但他资历确实不足,在军方的威望还不够,若破格提拔他当清河通守,会让很多大将不服,微臣也建议再观察几年。”
卫玄又笑道:“微臣还有个建议,不如把他调去关中,如果他能扫平关中的乱匪,说明他堪以大用,那时便可以顺理成章地提升他,陛下觉得如何?”
裴矩心中暗暗一惊,张铉可是他留下来接任裴仁基的,把他调走会打乱自己计划,他呵呵一笑。
“卫尚书关心家乡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张铉去青州不过数月,还是稍微留长一点好,否则就如同揠苗助长,他成不了大隋的梁柱,而且他还年轻,应该多给他一些挫折,让他在挫折中成熟,这也是我反对升他为虎贲郎将的缘故。”
裴矩又向杨广施一礼,“陛下,微臣建议五年内不要给他任何提升,不能让他升得太快,那只会让他生出骄慢之心。”
杨广也不赞成让张铉去关中,那只会让关陇贵族拉拢他,不过裴矩建议五年之内不给升迁,杨广也不太赞成,这不符合常理。
他不想给张铉破例升官,但也不想给他破例不升官,总而言之,他不想给张铉任何特殊待遇。
想到这,杨广缓缓道:“剿灭张金称,他已被天下人瞩目,如果立大功不赏,这让天下人怎么看朕?况且连宇文智及都能升为虎贲郎将,他立大功却无赏,这只会寒了前敌将士的心。”
三人一起施礼,“陛下圣明!”
杨广取出封赏任命奏卷,直接在上面画了朱批,递给苏威道:“兵部的方案朕不想采用,就用朕自己定的方案,拟旨吧!”
“微臣遵旨!”
杨广又问卫玄,“英雄会筹办得如何了?”
“回禀陛下,一切都在顺利进行,目前已有四千余名来自天下各郡的武者报名参加,涌现出很多俊才!”
“有乱匪愿意接受朝廷招安吗?”
这才是杨广关心的问题,如果说剿匪是一种强硬手段,那么招安就是一种柔性手段,而举办英雄会就是为了实施这种柔性手段创造条件,同时也能把天下英才聚集到朝廷身边,以免被乱贼所用。
“有!”
卫弘慌忙道:“目前关中孙华、并州敬盘陀、汉中李慕青、延安刘寿都愿意接受朝廷招安,另外,陇西白海明和东海李子通也表示考虑投降朝廷,微臣还在和其他乱贼联系,现在只是刚开始,应该还会有人陆续前来投降。”
杨广顿时有些不高兴,“这些都是小毛贼,投降不投降又有什么意义,朕是要翟让、窦建德、杜伏威、卢明月这些大贼投降,如果这些大贼不降,英雄会不办也罢。”
苏威连忙劝说杨广,“陛下,伯乐千金买马骨,始得千里马,天下乱匪所期望,无非是陛下的诚意,如果陛下能重封其一,翟让、窦建德之流便可安心,小毛贼尚得重赏,何况是他们,必然会纷纷请降,天下安泰,不费一兵一卒就剿灭乱匪,何乐而不为?”
杨广沉思片刻说:“相国说得也有道理,不过就算封赏,也要找一些有点小名气之人,否则,胡乱封赏,天下人并不懂朕的诚意。”
裴矩笑道:“刚才名单里有东海李子通,臣听杨义臣说过,此人和杜伏威是死对头,而且善待民众,不算残暴,不如就用他来当马骨。”
杨广点点头,对卫玄道:“这件事就交给兵部去做了,也不用着急,在英雄会正式举行时封赏,会更有效果。”
“微臣明白,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杨广有点疲惫了,便对三人道:“朕要回宫休息了,你们告退吧!”
三人行一礼,各自退下去了,杨广随即喝令,“摆驾回宫!”
“陛下回宫!”
…
第251章 加官进爵
宫门外,裴矩追上了苏威,笑道:“今天多谢苏相国了。”
苏威知道张铉是裴矩之人,他笑眯眯道:“都是老交情了,一点小事不必客气,不过圣上要升封张铉,尚书似乎不太同意,这又是什么缘故?”
“就怕他少年得志,过于骄狂,给他点挫折是好事。”
“他还好吧!我族孙苏烈和他认识,对他很推崇,说他沉稳大气,虚怀若谷,是做大事之人,若尚书给他挫折太多,小心成全了别人。”
“一个普通的郎将而已,略略有些出众罢了,苏相国何必把他看得太重?”裴矩有些言不由衷地说道。
“是吗?升了虎贲郎将,居然还没有成婚,这样的年轻才俊可是难得啊!如果裴尚书不看重了,我倒想招他为孙女婿了,哈哈!”
苏威仰天一阵大笑,转身向官房走去了。
裴矩也跟着干笑两声,心中却有点警惕起来,苏威提醒自己没错,如果不用特殊方式拴住张铉,那么张铉还是会被别人挖走,这可是自己苦心栽培的裴家支柱,他裴矩可不想给别人做了嫁衣。
沉吟片刻,裴矩快步向御史台走去,他需要和族弟裴蕴商量一下。
…
张铉天不亮就起床了,在院子里练习长戟,挥刺劈砍,漫天戟影,这是他养成的习惯,每天早上起来苦练戟法,尽管他对紫阳戟法早已烂熟于胸,但他坚信温故而知新的道理,不断挖掘戟法中的精妙细微处,在不断的苦练中,他也一步步获得提高,体悟到了更深的武学境界,那就是对力场的控制,前两天和伍云召的比武中,他将对力场的控制发挥得淋漓尽致。
“将军!”
一名张须陀的亲兵快步奔来,在背后大喊一声,使张铉略略一走神,‘咔嚓!’一声,他将一根大树的枝条斩为两段,他一收戟式,微微叹息一声,可惜了。
“什么事?”张铉转过身问道。
这名亲兵也知道自己坏了张铉的练武,他战战兢兢禀报道:“启禀将军,刚才大帅派人过来通知,让将军、罗将军以及秦将军在巳时前务必赶到兵部。”
“知道了,去吧!”
亲兵行一礼退下去了,张铉看了看天色,天已经大亮了,估计众人都已经起来,他提着长戟转身返回了店铺。
中院井边,罗士信正和秦用、裴行俨在忙碌地洗漱,张铉捡掉秦用身上的几根马鬃毛,笑道:“真和马儿一起睡觉吗?”
秦用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旁边罗士信一声怪笑,“只可惜那是匹公马!”
裴行俨‘噗!’的一声,笑得将口中井水喷了出来,秦用满脸通红,挥拳向罗士信打去,罗士信早笑着跑开了,张铉也哈哈大笑,对罗士信道:“士信,等会儿过来一下,我有事找你。”
“什么事啊?今天我和苏公子约好去喝酒呢!”
张铉懒得理他,转身向房间里走去,只见秦琼正坐在窗前看书,尉迟恭和尤俊达去不知去向。
“叔宝,尉迟他们呢?”张铉笑问道。
“俊达想去逛逛兵器铺,尉迟也陪他去了。”
秦琼放下书笑道:“我也想像你一样坚持练武,可惜我做不到,年轻时还好一点,但成家以后就完全放弃了。”
“其实我也做不到天天苦练,估计我和叔宝兄一样,等将来成家了也就坚持不了。”
说到成家,秦琼好奇地笑问道:“元鼎,说真的,你到底有没有考虑成家,连士信都在忙着相亲了,你却一点动静都没有,我们私下都议论过,你是不是在家乡有意中人?”
“我的家乡早就被夷为平地了,哪有什么意中人?只是暂时不想这么早被婚姻所缚,或者说,也没有遇到一个合适的姑娘。”
这时,躲在门后的罗士信跳了出来,“你什么时候遇过?我就没见你和女人说过话。”
张铉反手一把捏住他脖子,将他拖了过来,“臭小子,皮痒了吗?”
罗士信挣脱张铉的手,揉揉自己被捏的生疼的脖子,嘴中嘟囔两句,见张铉又向自己瞪来,吓得他连忙跑开。
秦琼笑道:“元鼎,你是有什么事吧!”
“你不提醒我差点忘了。”
张铉笑道:“刚才大帅派人来通知,让我们三个巳时前务必赶到兵部。”
“大帅说是什么事吗?”
“带信人没有说,不过我估计是清河和济北战役的结果下来了。”
张铉心里明白,之所以张须陀只通知他们三人,是因为他们三人是主将,而尉迟恭、裴行俨和秦用只是偏将,他们是由主帅来表彰。
尤俊达虽然也是主将,但这次战役他没有太突出的战功,在张须陀的战报中并没有点名,所以不会有特别嘉奖。
而在张须陀的战报中,他张铉是首功,秦琼击败瓦岗军是次功,罗士信拖住援军,以及死守武城县是三功,兵部只召他们三人去,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秦琼起身笑道:“既然如此,我们就稍微收拾一下吧!早点过去和大帅碰头。”
…
张铉三人在兵部大院内遇到了张须陀,一名兵部郎中把他们领到一间屋子里休息,张须陀笑道:“等了一个多月,今天终于有说法了,我吊在半空中的心也落下了。”
罗士信笑嘻嘻道:“师父,我封了什么官?”
张须陀在他后脑勺拍了一记,笑骂道:“你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整天想着当官,别做梦了,不会给你多大的官职。”
罗士信挠挠头笑道:“不给官职也行,但总要给点别的好处!”
这时,张铉低声问道:“大帅,尉迟、元庆他们有什么说法吗?”
张须陀点点头,“我刚刚和卫尚书谈过,这次普遍是官升一级,尉迟恭和裴行俨应该是升武勇郎将,另外朝廷准许飞鹰军在三年内逐步扩军至五万,不过恐怕就不是我来统帅了。”
张须陀被调走是在张铉的意料之中,裴矩也暗示过他,所以张铉并不奇怪,但秦琼和罗士信却很吃惊,秦琼急道:“大帅这话是什么意思?”
张须陀叹了口气,“我留在京城了,出任右武卫大将军,圣上待我不薄,虽然不让我在地方带兵,却连升我两级,赐我良田美宅,还封我为历城县公,人生得此高官厚爵,足矣!”
张须陀扭过头去,眼中竟有晶莹之意,他当然不愿意离开齐郡,但圣旨已下,他又岂能违抗,他只能无奈地接受了。
三人都默默无语,半晌,秦琼问道:“那谁来接替大帅职务?”
“应该是裴副帅,他待人宽厚,在朝廷很有人脉,你们跟着他会更有前途。”
张须陀悄悄擦去眼角泪水,又对三人笑道:“圣上在道化坊赐给我一栋宅子,下午你们都搬过来吧!住在店铺里毕竟不方便。”
这时,一名兵部郎中匆匆跑来道:“圣旨到了,请三位将军速去接旨。”
三人连忙整理一下衣服,跟着郎中快步向兵部大堂走去。
兵部大堂上摆好了香案,一名宣旨官员怀抱圣旨,肃然站在一旁,另一边则站在兵部尚书卫玄等高官,见张铉三人进来,兵部侍郎高喝道:“张铉、秦琼、罗士信上前接旨!”
三人连忙上前跪下,宣旨官展开圣旨高声道:“青州诸将心怀社稷,勇猛报国,平贼有功,当以重赏,张铉大破逆匪张金称,收复清河郡,斩匪八万,特封张铉为虎贲郎将,加爵清河县候,赐良田百顷,秦琼于济北郡抗击瓦岗乱匪…”
张铉头脑一片空白,他没有再听下去,虎贲郎将是郎将的最高级别,下一步就是升将军了,裴矩说得很对,升官固然可喜,但也意味着他要像张须陀一样面临官场风险的挑战了。
…
第252章 树大招风
天子对飞鹰军封赏轰动了京城,不仅封张须陀为柱国、右武卫大将军、历城县公,同时张须陀的手下也得到了令人瞩目的封赏。
张铉封虎贲郎将、清河县侯,秦琼升为雄武郎将,罗士信升武勇郎将、加封游击将军,包括张铉的手下尉迟恭、裴行俨等人都被封为武勇郎将,连秦用也被升为校尉。
杨广同时重赏飞鹰军黄金三万两,绢十万匹,良田万顷,这是他登基以来从未有过的重赏,他的意图也很明显,通过重赏飞鹰军来激励其他各军剿匪的积极性。
在大手笔的重赏之下,天子杨广下发的第二份诏书就不太引人注意了,升裴仁基为齐郡通守,接替张须陀之职,同时调王世充为清河郡通守,这也是人之常情,人们往往只看见光彩炫目的一面,却不会去关注隐藏在光彩炫目下的阴影:张须陀被重赏后失去了军权。
在天寺阁酒楼的一间雅室内,几名朝廷权贵子弟正聚在一起喝酒作乐,他们各搂着一名美娇娘,一边喝花酒,一边聊着朝廷这两天发生的大事,飞鹰军的重赏之人就成了他们的主要话题。
“智及,你也是虎贲郎将,我怎么就觉得你这个虎贲郎将比张铉那个虎贲郎将少了点什么?”虞世基的继子夏侯俨借着酒意对宇文智及调笑道。
宇文智及有些恼羞成怒,将酒杯重重往桌上一顿,怒视夏侯俨道:“我宇文智及是什么身份,那个张铉是什么身份,你居然把他和我比,你这个混蛋是在羞辱我吗?”
夏侯俨也怒道:“你冲我吼什么,有本事你去把那个张铉一刀杀了,就只怕一百个你也不是人家的对手!”
“你——”
宇文智及勃然大怒,将酒杯向地下一摔,跳起来就要殴打夏侯俨,旁边人纷纷劝架,元敏和元骏趁机架着宇文智及到旁边的小房间去了。
元骏又回去拿来了酒壶和酒杯,关上了房门,宇文智及稍稍冷静下来,坐下恨恨道:“夏侯那厮最近看我不顺眼,我哪里又惹他了?”
元骏连忙劝道:“智及不要生气,夏侯只是说张铉不能和你比,绝没有轻视你的意思?”
“哼!你们别以为我听不懂这混蛋的话,他不就是说张铉比我多个爵位吗?有什么了不起,他的那点狗屁功劳能和我父亲比?”
宇文智及着实恼火,最近人人都在说飞鹰军之事,说张铉怎么武艺高强,令他心中嫉妒之极,连夏侯端也居然敢讥讽自己,他心中愤懑,抓过酒壶灌了几口,咬牙道:“我总有一天会给他好看!”
元敏和元骏和宇文智及等权贵子弟混在一起当然是有所目的,元敏看出了宇文智及心中的不满,两人互相使个了眼色,他们知道是时候了。
元敏叹口气道:“最近天子封爵确实有点乱来,不讲规矩,爵位一向是世代相传,只有在先祖们在建国立朝的大业中立下不世功勋才能得到,现在剿个乱匪居然也能封爵了,那些乱匪不过是乌合之众,战胜他们有什么值得炫耀,再这样下去,恐怕走卒贩夫也要封侯封公了。”
元骏也道:“智及,你去给你父亲说说,那个张铉升官太快了,照这样升下去,过几年他就要升大将军了,到时候他第一个会报复你们宇文家族,你忘记去年天寺阁案子了吗?”
这句话戳到了宇文智及的心病,他叹口气道:“我父亲当然也想收拾他,可惜一时找不到他的把柄。”
元敏眯眼笑道:“其实谁会没有把柄,只要用点心去收集,一定能找到,比如那个张铉和伍云召比武,两人惺惺相惜,难说他们之间暗中没有交情。”
宇文智及吓了一跳,“不会吧!”
元敏笑道:“那是你看问题太简单了,比如这次张铉和张金称在清河郡大战,高士达和窦建德却没有来援助张金称,你不觉得奇怪吗?”
“元兄的意思是说,张铉和窦建德、高士达暗中有勾结?”
“这是明摆着的事,张铉若没有得到窦建德和高士达的承诺,他怎么敢以数千人对抗张金称的八万大军?”
元敏喝了口酒又道:“虽然我也没有什么证据,不过大家都知道地方官和乱匪暗中有勾结,这也是公开的秘密,比如这次所谓的英雄会,很多乱匪头子居然堂而皇之在洛阳大街上行走,却没有官兵抓捕他们,如果说他们在朝廷中没有后台,谁会相信?我大隋其实怕的不是外患,而是内忧。”
宇文智及还没有那么高的觉悟,他只是对张铉升为虎贲郎将感到烦乱,他叹息一声道:“其实我父亲也十分担忧张铉,怕他一旦得势会威胁到我们宇文家族,只是一时找不到对付他的办法。”
元家虽然和宇文述达成了双方合作的共识,但在具体行动上双方却陷入了僵局,主要是英雄会一事上双方有很大的分歧。
元家希望破坏英雄会,继而使天下更加大乱,而宇文述却希望利用英雄会来培植自己的势力,他始终不肯答应配合元家的行动。
如果没有宇文述的帮助,凭元家和武川府的力量也能破坏英雄会,但无法收场,所以必须要宇文述来一同行动,最后由宇文述来收场。
现在元敏已经从宇文智及口中套出了宇文家族对张铉的憎恨,那么能不能利用张铉这件事来换取宇文述在英雄会一事上和元家配合呢?
元敏见宇文智及低头不语,又给他倒杯酒笑道:“我们元家也有点小势力,不如我来替宇文兄寻找张铉的把柄,看看能不能帮宇文兄扳倒这个张铉。”
“你们有办法?”宇文智及期待地望着元敏。
元敏注视着手中酒杯淡淡道:“刚才我也说了,谁身上都有把柄,只是看怎么才能找到它,我们虽然不了解山东发生之事,但不等于别人不知道。”
…
张铉等人在接受封赏后的当天晚上便搬到了张须陀的新宅内,张须陀的新宅占地三十亩,原来是大将军李浑的偏宅,修建了没多久,里面家具物品一应俱全,还有十几名家仆,房宅修建了没有多久,李浑还没有来得及享受,家族便遭遇了灭顶之灾。
意外丰厚的赏赐令众人欢喜异常,除了尤俊达,他没有能得到升官,心情有些郁郁不乐,本来约好晚上一起去喝酒庆祝,但尤俊达下午却失踪了。
“找到俊达没有?”秦琼回来便问罗士信道,他们分头去找尤俊达,秦琼跑了一个下午,也没有找到尤俊达。
这次秦琼被封为雄武郎将,他当然欣喜若狂,只是怕刺激到尤俊达,他才表现的若无其事,不过罗士信是性情中人,他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居然被加封为游击将军,这个官职他很喜欢。
罗士信摇了摇头,“我也刚回来,没有找到他。”
他挠挠头,“老尤会不会自己回齐郡了?”
“不可能!”秦琼断然道:“他的战马和兵器都在,怎么回齐郡?”
“秦大哥,这次封赏怎么会没有老尤的份呢?”罗士信不解地低声问道。
“这也正常,裴副帅、老贾和老费他们也没有份,这次俊达被临时调回祝阿县替换老贾,本来以为张金称会打齐郡,但张金称的大军并没有进攻齐郡,倒是杀进了北海郡,按道理没有功劳也应有苦劳。
可能大帅觉得如果给俊达报功,对老贾和老费他们不公平,但如果都报功,兵部又通不过,所以只能按实际战况来报功了,不过说起来惭愧,我这个次功有点高估了。”
罗士信笑道:“秦大哥是从前太委屈了,所以这次是补偿,我觉得秦大哥封虎贲郎将也完全够格,当然,张大哥应该封将军!”
罗士信说他从前被低估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秦琼却觉得问题不是那么简单,一定是有人在圣上面前说了自己的好话,所以圣上才特殊对待自己,否则他应该和罗士信一样,至于是谁替他说好话,他一时还想不到。
这时,有士兵喊道:“他们回来了。”
秦琼和罗士信连忙到院子里,只见张铉快步走进院子,后面跟着尉迟恭,尉迟恭还背着一人,正是尤俊达。
秦琼大吃一惊,“俊达怎么了?”
张铉苦笑道:“他一个人跑去酒肆喝得酩酊大醉,被尉迟找到了,便把他背了回来,我在门口遇到他们。”
大家连忙将尤俊达抬进里屋,放在床榻上,只听尤俊达痛苦大喊道:“大帅不公,我也是从死尸堆里爬出来,为什么就没有我的份?”
秦琼等人面面相觑,没想到尤俊达的怨恨这么深,这时,张铉对众人道:“今晚的庆祝就取消吧!”
众人看了一眼尤俊达,都点了点头,是不能再刺激尤俊达了。
第253章 夜晚来客
这时,秦琼给张铉使了个眼色,张铉会意,跟秦琼走到了院子里,秦琼叹了口气道:“元鼎,你觉得会是谁在圣上面前替我说好话?”
“你为什么觉得会有人替你说好话呢?你本来就是武勇郎将,现在升一级为雄武郎将,不很正常吗?”
秦琼摇了摇头,“我几个月前才刚刚升为武勇郎将,不可能这么快再升职,像士信那样职官不升,但散官上得到提升才是正常,像你几个月前没有得到升职,这次被提升也是正常,唯独我的提升不正常,我心里有数,一定是有人替我说了好话。”
“你觉得会是谁?”张铉笑问道。
秦琼沉吟片刻,低声对张铉道:“我开始以为是萧监军,但想来想去都不应该是他,我觉得应该是裴副帅,你说呢?”
张铉微微一怔,秦琼居然也有点政治上的敏锐,居然从裴仁基替代张须陀,想到了裴仁基暗中向圣上汇报情况,他自己也是听裴矩说起,才知道裴仁基另一个秘密身份。
张铉笑了笑道:“或许有这个可能,毕竟大帅在一个月前就被封赏了,那个时候圣上应该已经决定让裴副帅接替大帅的职务,裴副帅在这一个月前写军报给圣上,一定特别提到了叔宝兄,所以圣上才决定给你升职,我觉得应该是这种可能。”
秦琼点点头,张铉的推断合情合理,应该是这么回事,这时,房间里又传来尤俊达愤怒的叫喊声,秦琼着实不放心,又连忙返回房间。
张铉却没有回去,他脸色略略有点变了,刚才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秦琼为什么会被升雄武郎将?
如果仅仅用裴仁基在圣上面前说好话来作为秦琼升职的理由,似乎无法成立,杨广是什么人,怎么可能因为裴仁基说一句好话就提升秦琼。
这里面必然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裴仁基对秦琼的评价绝对不会只是说一两句好话那么简单。
张铉已经有点意识到了杨广的真实目的,恐怕杨广是想用秦琼来制衡自己。
裴矩说得对,一旦自己升为虎贲郎将,杨广就会盯住他了。
“将军!”
一名张须陀的亲兵快步走上前,躬身施一礼,“门外有人找将军,他说他姓裴。”
张铉一怔,这会是谁?他快步向大门外走去,只见大门外的台阶上站着一人,穿一身白色儒袍,头戴纱帽,却是裴信。
“原来是裴公子!”
张铉连忙上前拱手行礼,“很抱歉,让公子久等了。”
裴信微微一笑道:“恭喜将军升职!”
“对我而言,升职不升职还不是一回事吗?”
“这话倒也对,张将军明天中午可有什么安排?”裴信笑问道。
张铉摇摇头,“这两天都暂时没有什么安排。”
“那就好,明天中午请公子去府中吃顿便饭,不知公子能否赏脸?”
“没问题,是裴公的意思吗?”
裴信笑了起来,“不是我祖父请客,是我二祖父。”
张铉心中微微一愣,裴蕴请自己,这又是何缘故?他不及多想,连忙笑道:“没问题,明天中午我一定准时到,不知府邸在哪里?”
“将军不用担心,明天中午我会来接将军,先声明,将军什么都不要准备,只需要人去就行了。”
张铉点点头,“既然这样说,那我就不客气了。”
裴信拱拱手告辞而去,张铉望着他走远,心中有点奇怪,怎么会是裴蕴来请自己,他倒想和裴矩谈一谈裴仁基之事,不知道明天能不能遇到裴矩。
…
由于尤俊达心情恶劣,众人不忍再刺激他,便取消了原定晚上的庆祝,众人各自相约出去吃饭喝酒,张铉却没有出去,而是留在张须陀的府中给韦云起写信。
张须陀的新府宅占地足有三十亩,房间众多,他的妻儿都不在洛阳,使得房宅基本上都空着,张铉等人集中住在东院,分住在三座小院内,每人都有自己的房间。
张铉和尉迟恭同住在一间小院,但此时尉迟恭和罗士信、裴行俨一起出去逛街吃饭,院子里十分安静,张铉坐在窗前正给韦云起写一封回信。
就在今天下午,张铉收到了韦云起写来的一封信,给他大概讲述了北海郡的一些情况,没有了张金称的威胁,北海郡各县官府又开始逐渐恢复,集中在益都、临淄两县的民众也陆续归家,官府给予粮食补助,使他们能渡过青黄不接。
张铉却更关心民团建立情况,在抗击张金称军队入侵北海时,临淄县临时动员了数千人的民团,有效地抵抗了张金称军队的攻城,这使张铉看到了另一条路,建立民团,实施全民皆兵,使民众能够自保。
另外,张铉也倾向齐郡的人口定居方案,建立一个中心城池,四周建设小县城,一旦有贼军入侵,民众可迅速撤入中心城内,不过,北海郡若效仿齐郡必然会引起朝廷的警惕,朝廷会认为是自己在控制北海郡,他不得不考虑这个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