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果杨济若真的要助将军,现在将军放弃这个机会。张金称很可能就会窜入河北了,这也不符合将军的大局。”
张铉负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他确实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方面他怕中计,另一方面他又不愿意眼睁睁看着张金称进入河北腹地,他该怎么平衡这两者间的矛盾?
房玄龄沉思片刻道:“其实要想知道杨济是否真心归降,倒有一个办法可以试探他,我们可以用张金称无法接受的后果来试探杨济,同时也可以从细节上观察这个杨淄,如果他有诈,一定露出马脚,毕竟他们策划时间不长,不可能考虑得面面俱到。”
张铉大喜,“主簿有什么建议?”
房玄龄低声对张铉说了几句,张铉连连点头,不愧是房玄龄,考虑得果然周全。
他立刻坐下来给杨济写了一封亲笔信,无非是只要他肯洗心革面,帮助隋军彻底歼灭张金称,会给他一个挽回名誉的机会。
张铉封了信,又吩咐门口的亲兵道:“去把刚才送信的杨先生带来!”

张金称的大营在武城县以南十里之外,经历了一天一夜的攻城恶战,张金称的军队由五万人锐减到两万三千人,所有附属军队基本上伤亡殆尽,剩下的都是张金称的精锐无常军。
这也是张金称希望看到的结果,减少粮食消耗,他的粮食原本只能支持五六天,现在却能支持半个月,使他有了继续腾挪生存的本钱。
所谓腾挪生存,就是杀到别的郡县去发展,比如杀到魏郡、河内郡一带,那里人口众多,却没有什么乱匪势力,这是张金称准备前往的地区。
其次便是杀到梁郡、谯郡一带,那边原来是杨玄感的势力范围,杨玄感兵败后,梁郡的乱兵也被扑灭,那边也是人口众多,比较富庶,不过张金称对那一带不太熟悉,他的手下也不愿意离开河北。
清河郡变成千里赤野后,张金称不想也无法在清河郡继续呆下去,他要保证军队的供给,就必须杀到人口众多的郡县去继续抢掠。
但不管去魏郡还是梁郡,张金称都不想放弃武城县的粮食物资,那是他辛辛苦苦从河北各郡搜刮来的粮食和财富,就这么被隋军夺走了,他怎么也不甘心。
张金称在数十名将领的簇拥下从伤兵营内走过,伤兵营内格外混乱,到处是哭声和咒骂声,以及受伤士兵的哀求声。
十几名受伤士兵爬到张金称面前苦苦哀求,“大王,给我们一点吃的吧!一点点就够了。”
张金称虚伪地安抚众人笑道:“你们都是有功劳的士兵,我怎么会亏待你们呢?放心吧!我马上就派人送面饼过来。”
“谢谢大王!”
“感谢大王救命之恩!”
伤兵们纷纷高声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张金称笑着向众伤兵招手,走出了伤兵营。
刚出伤兵营,他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冷冷对大将魏勇道:“所有的伤兵一概处死,就说他们重伤不治。”
魏勇吓了一跳,“大王,两千多人啊!”
张金称恶狠狠瞪了他一眼,“难道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吗?”
魏勇吓得低下头,“卑职遵令!”
张金称又冷笑一声说:“用什么手段我不管,但一个时辰后我不想再看见一个伤兵,否则我要你的脑袋!”
说完,张金称快步向自己的大帐走去,魏勇半晌叹了口气,转身去找军医商量对策去了。
张金称刚走进大营,谋士杨济跟了进来,“大王,我们的计策好像成功了。”
“是吗?”
张金称大喜,眯起眼睛笑道:“张铉给你写信了吗?”
杨济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了张金称,“这是他的亲笔信,请大王过目。”
张金称接过信打开看了一遍,连声冷笑道:“说得很动听嘛!恢复你的名誉,难道你跟着我就没有名誉吗?”
没有听见杨济的回答,他眼睛一挑,锐利的目光射向杨济,“怎么,你被他打动了吗?”
杨济吓得连忙躬身道:“卑职不敢,卑职跟随大王多年,绝不会背叛大王。”
“哼!我在问你是不是被他打动了,少给我东拉西扯。”
“卑职…卑职不在意什么名誉,跟着大王,卑职觉得很有前途。”
张金称眯眼一笑,“这样想就对了,好好跟着我,我是不会亏待你,他还说了什么?”
“回禀大王,张铉还说,他希望我能说服士兵叛逃,不要再给大王卖命。”
“什么!”张金称顿时脸色大变。
第228章 百密一疏
张铉的这个要求无疑击中了张金称的要害,两万多军队是他最后的资本,一旦他的军队叛逃,他张金称就彻底完蛋了。
“不行!”张金称坚决不同意这个方案。
杨济又连忙道:“大王,我们其实可以将计就计,大王一边北撤,一边让一些心腹士兵假装逃亡,一旦张铉中计就会衔尾追杀我们,大王再反戈一击,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击溃隋军,张铉只能放弃武城县南撤,武城县就唾手可得,大王以为如何?”
张金称沉吟片刻,他不得不承认杨济的计策很高明,虽然会有点冒险,可一旦成功他就有九成的把握夺回武城县。
反复考虑良久,张金称最终表示可以试一试杨济的方案。
“可以考虑先生的方案,我们下午就拔营北上。”
“那卑职先去准备!”
杨济行一礼,慢慢退下去了,张金称望着他的背影走远,目光渐渐变成冰冷起来。

杨济回到了自己大帐,他兄弟杨淄正在大帐内等他,杨济心事重重走回了大帐,他坐下便低头不语。
“兄长,大王怎么说?”杨淄上前低声问道。
“他还能怎么说,他同意了我的方案。”
杨济叹了口气,取出一张纸提笔给张铉写回信,杨淄却犹豫一下,悄声道:“兄长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配合张铉,其实我觉得他说得没错,或许我们真能恢复名誉。”
杨济苦笑一声,放下笔道:“你没读懂张铉的信吗?他说得很勉强,我心里比谁都清楚,清河郡人都快杀光了,怎么恢复名誉?除非他张铉是主帅,但他只是张须陀的一个部将罢了,他有什么资格给我恢复名誉?我宁愿跟随张金称,说不定将来天下大乱,他还有翻盘的机会。”
“可兄长也说张金称天怒人怨,迟早会死无丧身之地。”
“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事,这种事情我不愿多想。”
杨淄不再吭声了,他也陷入了沉思之中,不多时,杨济写好一封信,他将信封好,交给兄弟道:“这封信你交给张铉,你告诉我,我会遵照他的嘱咐策反士兵,最迟今天晚上就会有效果,另外,张金称的大军今天下午将拔营前往信都郡,让他先做好准备。”
杨淄默默点头,接过信快步离开了大帐,杨济低低叹息一声,自己的命运又在何处?

张铉负手站在城头上远远眺望贼军大营,此时的他已经不是当初在高句丽第一次作战的新手了,战场上的瞬息万变,敌我双方的尔虞我诈,使他的心智被磨练得愈加成熟,一些小伎俩很难骗过他的眼睛。
他压根就不相信这个杨济,如果张金称没有屠杀一万多隋军,那么这个杨济还有可能投降隋军,但张金称在清河的屠杀早已断绝了他们投降隋军的后路,这个杨济就算不想为张金称卖命,也只能选择逃亡之路,而绝不会想到投降隋军,无论如何他逃不过最后的清算。
房玄龄观察细节的建议非常有用,他确实可以从细节处找到证据。
这时,一名隋军斥候骑兵从远处疾奔而至,城门开启,他迅速进了城,片刻他被士兵带上城,来到张铉面前单膝跪下行礼,“参见将军!”
“他怎么进的军营?”张铉笑问道。
“卑职一路跟随他,他没有发现被跟踪,但卑职看得很清楚,他是从侧门进的军营,没有任何解释,守营士兵就直接放他进去了。”
张铉不由冷笑起来,此人可是杨济的兄弟,擅自离营,居然又从大门进军营,杨济怎么向张金称交代?
杨淄百密一疏,在细节上露了马脚,他以为出了城就安全了吗?
不过想想也是杨济的一个漏洞,按照常理,杨淄应该先绕道去西面,再从西面回来入营,这样才能对张金称有所交代,杨济显然忽略了这一点。
张铉转身向城下走去,他回到自己大帐,随即令道:“让房主簿来见我!”
不多时,房玄龄匆匆躬身行一礼,“参见将军!”
张铉淡淡一笑,“先生的方案很好,我已经知道对方是在使诈。”
房玄龄一怔,“将军怎么知道?”
“我派人去秘密跟踪那个杨淄,他直接从侧门进了军营,没有任何阻碍,这就足以说明了张金称想故计重施,用逃亡的士兵来骗我开城门,或者主力在半路伏击我们。”
房玄龄默默点头,确实被张铉猜对了,他沉思片刻道:“如果对方是计谋,那我建议我们按兵不动,张金称的粮食支撑不了多久,我计算过他的粮食,他不可能离开清河郡,一定会再发动攻城战。”
张铉摇了摇头,“如果我所料不错,这个杨淄会很快回来,来实施他的第二步骗局,我倒是想将计就计!”
房玄龄也笑了起来,“怎么一个将计就计,将军可有具体的方案?”
这时,一名士兵奔来禀报:“将军,杨公子在北城外求见!”
张铉笑了笑,对房玄龄道:“连晚上都等不了就来了,他还真不把张金称的探哨放在眼中。”
房玄龄也笑道:“估计是粮食压力太大,张金称也等不下去了。”
张铉点点头,随即令道:“让他进来!”
不多时,几名士兵将杨淄带进了大帐,这是杨淄在短短一天之内第二次来武城县,尽管他也不愿意再为张金称卖命,但他始终不敢背叛自己兄长。
“参见将军!”杨淄恭恭敬敬行一礼。
“杨公子又带来什么好消息?”张铉满脸笑容地问道。
“启禀将军,张金称今天下午就要北撤信都郡,这是我兄长给将军送来的信件。”
杨淄取出一封信,呈给了张铉,张铉看了看信,居然是向自己提要求,想为清河郡重建尽一份力,这不就是想在清河郡出任官职吗?让自己以为他是真心投靠。
张铉放下信问道:“不知我希望之事,你兄长做得怎么样了?”
“请将军放心,军中不少将领都有怨言,我兄长已在暗中和他们联系,今天晚上就会见到效果。”
张铉笑着点点头,“如果这件事你兄长能做成,我可以保他为清河郡丞,绝不食言!”
杨淄大喜,连忙躬身道:“多谢将军,我们一定全力以赴,绝不辜负将军的厚爱!”
张铉随即写了一封回信给杨淄,又吩咐亲兵道:“护卫杨公子出城,当心不要被张金称的探哨发现!”
杨淄跟随士兵走了,张铉沉思片刻,立刻令道:“传我的命令,所有校尉以上将领到我大帐集中。”

下午时分,张金称的大军终于拔营北上,浩浩荡荡的两万大军护卫着粮草辎重,沿着高鸡泊的西边向信都郡方向撤退。
一个时辰后,夜幕悄然降临,五千隋军在张铉的率领下离开了武城县,尾随着张金称的大军北上。
就在隋军刚刚离开武城县,隐藏在武城县附近的探哨便发现了隋军动向,立刻赶去向张金称禀报。
高鸡泊的西岸是一片地势平缓的山丘,分布着大片森林,积雪覆盖大地,从武城县向北,百里内都渺无人烟,完全是一个寒冷而荒凉的世界。
张金称行军的速度并不快,走了不到四十里,大军在一片开阔地带扎下了大营,此时张金称已经知道五千隋军在后面尾随,相距他们约十里左右,他已经将隋军调出来,关键是怎么歼灭这支隋军主力。
大帐内,张金称眯眼思索着诱兵之计,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了狼,他不付出一点代价,隋军怎么可能上当,张金称心中已渐渐有一个方案。
就在这时,谋士杨济匆匆走到帐门前,他甚至来不及禀报,便急声道:“大王,郑将军那边怎么毫无动静,不是说好让他的部下解散吗?”
按照杨济的事先策划,为了瞒过隋军,制造出贼军开始军心溃散的假象,决定让第三营两千士兵伪装逃亡,张金称也同意了这个方案。
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但就在刚才杨济却意外发现第三营丝毫没有假装溃散的迹象,主将郑龙也表示没有接到过溃散的命令,这让杨济既恼火,又十分不解。
张金称瞥了他一眼,淡淡一笑道:“我已经取消这个计划了。”
第229章 计中之计
“为什么?”
杨济愕然,他又急道:“若不实施这个计划,张铉怎么能上当。”
“先生不要着急,我们先喝一杯。”
张金称倒了两杯酒,将其中一杯递给杨济,“先喝这杯酒压压惊,我再给先生解释其中原因。”
杨济心心急如焚,眼看隋军已经出城,在关键时候张金称这边却没有动静了,这会使他的计谋功亏一篑。
杨济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焦急地望着张金称,等他给自己解释。
张金称却不急着喝杯中酒,他把酒杯放回桌上,冷冷道:“想必你也知道,一个士兵逃跑会带动十个士兵逃走,一旦两千士兵溃散逃亡,就算是伪装,也会引发军心不稳,继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杨郡丞,我想你应该比我更清楚这一点。”
“只要策划好,应该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说到这,杨济猛地停住,惊讶地望着张金称,“大王,你刚才叫我什么?”
“清河郡杨郡丞,这个官职不错,很适合你。”张金称的目光渐渐变得残酷起来。
杨济后退几步,眼中露出惊恐之色,“大王,我没有这种想法,那只是让张铉相信我们的计策。”
“是吗?”
张金称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瞥了一眼桌上的酒杯,目光又如箭一般射向杨济,“说不定这就是你的真正想法,跟着我没有前途啊!连名誉也没有,该怎么办呢?杨郡丞!”
杨济的目光落在酒杯上,杯中酒变成了碧绿色,张金称却滴酒未沾,他忽然明白过来,猛地扼住喉咙,慢慢跪倒在地上,脸上变成赤红色,双眼暴凸,一句话也说不出了。
“我好悔!”
杨济喉咙里挤出一句话,倒在地上全身缩成一团,腿抽搐了几下,脸上变成了漆黑之色,再也没有了声息。
张金称丝毫不怜悯,他走出大帐,厉声喝令道:“令所有大将立刻来见我!”
不多时,一支约三千人的军队离开了贼军大营,迅速向西而去,这支军队向西走出十余里后,又折道往南而行,向隋军的后背杀去。
这支贼军走得极为隐秘,唯恐被隋军斥候发现,一旦被隋军斥候发现,张金称的计划就会落空。

张铉率领五千军队远远跟随着张金称的大军,当张金称大军驻扎下来时,隋军也停止了前进,躲在一片松林中休息,等待着出击的时机。
张铉站在树林前注视着远方的动静,他很清楚张金称北撤的目的,就是为了重新夺回武城县,那么歼灭自己就成了张金称这次北撤的重中之重。
最有可能是张金称派一支杀到自己身后,截断自己退路,然后大军调头杀来,张铉望着夜空冷冷笑了起来,斗智斗勇,就看这场诱兵之战谁能笑到最后。
就在这时,树梢上的哨兵忽然指着北方大喊起来,“将军,前方起火了!”
不仅张铉,其他很多人都看见了,前方十里外火光冲天,熊熊烈火蔓延成一片,火势越来越大,火焰冲天,数十里外清晰可见。
尉迟恭慢慢走到张铉身边,沉声道:“这应该是贼军大营起火了,不知小裴能否成功。”
张铉淡淡笑道:“裴将军成功不在于他本身,而在于斥候,只要斥候能找到目标,那他就能成功,我们尽量给他争取时间吧!”
片刻,一名斥候骑兵飞奔而来,高声禀报道:“将军,贼军大营起火,队伍一片混乱。”
张铉笑了笑,张金称为了引自己北上,不惜下了如此重饵,自己不去,岂不是辜负了他。
张铉随即下令道:“传令全军集结,向北进军!”
数千隋军迅速集结,沿着官道继续向北进军,但队伍走得很不快,而是缓缓而行。

就在贼军大营起火、张铉开始率兵北上的同时,另一支千余人的隋军在裴行俨的率领下,正疾速向北而行,他们已经越过了大火燃烧的贼军大营,向贼兵背后包抄而去。
一队斥候骑马奔来,为首队正向裴行俨抱拳禀报道:“启禀裴将军,卑职已发现贼兵的后勤辎重,就在两里外的树林内。”
“有多少军队护卫?”裴行俨问道。
“约两千人左右。”
裴行俨沉思片刻,毅然喝令道:“火速前进!”
隋军骤然加快了速度,向两里外的树林猛扑而去…
张金称为了诱引隋军北上,不惜点燃了自己的大营,但他的粮草辎重却不能有失,它们就藏在大营西北的一片树林内,由张金称的心腹大将郑龙率两千人看守,而张金称本人则率两万大军在大营以南布下了天罗地网,等待隋军的北上。
时间已经渐渐到了一更时分,树林内格外寒冷,两千士兵和数百头骡马挤在一起,被冻得瑟瑟发抖,树林内有数百头骡马牲畜和五千石粮食以及数千担草料,还不少兵器以及军旗锣鼓之类的物资。
或许是因为张金称大军在南面布下埋伏的缘故,这支辎重队的防备并不严密,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正慢慢逼近。
裴行俨率领军队从北面迅速靠近了树林,时间非常紧张,他们无暇慢慢寻找战机,几乎是直扑树林,就在他们距离树林还有三十步时,终于被贼兵外围探哨发现。
“有敌情!”
贼兵探哨大喊起来,裴行俨张弓搭箭,一支箭嗖地射去,将这名叫喊的探哨一箭射死。
“杀!”
裴行俨大喝一声,执行偷袭任务,他没有携带大锤,而是使用家传马槊,他纵马疾冲,挥舞马槊率先杀进了树林内,一千隋军呐喊着,跟随着他杀进树林。
突来的袭击使护卫辎重的两千贼兵一阵大乱,贼将郑龙翻身上马,仓皇应战,却迎面遇到了裴行俨。
“贼将受死!”
裴行俨大喝一声,手中马槊如闪电般刺向敌将,郑龙躲闪不及,被马槊刺中,翻身落马,裴行俨复一槊,将贼将刺死在地上。
这时,隋军已经杀进了辎重之中,将贼兵杀得哭喊连天,节节败退,裴行俨围绕着辎重纵马疾奔,马槊如梨花点点,刺杀抵抗的贼兵,所过之处,贼兵士兵纷纷被刺杀倒地,死伤极为惨重。
不到一刻钟,两千贼兵已死伤过半,其余贼兵拼命向树林外溃逃而去。
裴行俨喝住了企图追赶贼兵的隋军,下令道:“烧毁粮食辎重!”
隋军将战鼓军旗以及草料和粮食堆放在一起,点燃了极易燃烧的草料,大火开始迅猛燃烧起来,无数根火把扔进了火堆之中,隋军士兵赶着骡马向树林外撤去,迅速向西撤离。

与此同时,张铉率领的隋军行军极为缓慢,停停走走,大半个时辰才走了不到两里。
“将军!”
一名斥候骑兵飞奔而来,向张铉抱拳禀报道:“拦截敌军已到我们身后三里之外,大约有三千人左右,非常缓慢地跟随着我们。”
张铉沉吟一下问道:“在什么位置?”
“在我们正南方!”
张铉很清楚张金称就在前方布下了罗网,但他行军尽量缓慢,给偷袭贼兵后勤辎重的裴行俨争取时间。
但现在贼军已经出现在他们正南方,这就意味着张金称的布局已经到位,而自己的布局还没有完成,局势开始对他们已经不利了。
“将军,要不我们先撤。”
尉迟恭也开始焦虑起来,一旦张金称知道贼军已经在正南方部署到位,他就会立刻出兵杀来了,不管南面或者北面的贼军,只要他们遭遇任何一支,他们就很难逃过这一劫。
“再等一等!”
张铉缓缓摇头,他停下战马向北方大火处眺望,此时贼兵大营的火势已经渐渐减弱,官道上已看不见火焰,但他期待的火焰却还没有出现。
忽然,张铉的黑瞳中映出一朵火焰,张铉大喜,急摆手令道:“停止前行!”
大军停了下来,张铉目光锐利的注视着远方,只见就在贼兵大营背后,又燃起一团大火,火焰冲天。
尉迟恭顿时激动万分,“将军,他们成功了!”
张铉点了点头,立刻喝令全军,“转道向西,火速撤退!”
数千隋军立刻离开了官道,骤然加快速度,向西疾奔而去,渐渐消失在夜色之中。

第230章 溃败初现
在这场尔虞我诈的谋略战较量中,张金称和张铉都各自布下了棋局,张金称用焚烧大营为诱饵,引隋军北上,他率一万五千军队埋伏在官道两侧,耐心等待隋军入伏。
张金称并不担心隋军不上当,就算隋军发现前方有埋伏,调头南撤,也同样会遭到自己派出的三千军队拦截。
在张金称布下的这局棋中,关键就在于截断随即后路的三千军队,只要这三千军队到位,隋军就难逃一劫。
同时张金称也看透了张铉的弱点,那就是张铉不会坐视自己离开清河郡北上,他必然想办法拖住自己。
而杨济用假投降来诱骗张铉,张金称倒并不在意,他知道不管有没有杨济的计策,隋军一定会出兵。
相对于张金称的谋略,张铉的策略就精密得多,可以说张铉是在走钢丝,他也抓住了张金称的弱点,那就是粮食不足,只要自己再毁掉张金称的粮草辎重,张金称就大势已去。
在张铉的棋局中,他的主力是虚,是诱饵,而裴行俨的一千军才是实攻,是张铉这盘棋的最终目的。
在两盘棋局的较量中,两军的斥候较量便是决定两盘棋局胜负的关键,尤其是情报的准确和及时,对最后的战争结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张金称就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才稍稍慢了一步,被张铉抢占了先机。
张金称还在等待他南下军队的消息,只要南下三千军队部署到位,他就会立刻出兵杀向隋军。
夜色中,一种不安的情绪在张金称心中悄然蔓延,他感觉有点不太对劲,张铉走得太慢,不像是急匆匆赶来乘火打劫的样子,难道他还另有企图?
张金称忽然有点烦躁起来,他不能再等下去,这个机会他不能再失去。
“全军出击!”
张金称下达了出击的命令,鼓声敲响,埋伏在官道两边的一万五千士兵杀了出来,开始向南面七八里外的隋军杀去。
但就在这时,身后忽然有人大喊:“大王,快看!”
张金称猛地回头,只见大营西北角的树林内火光冲天,火焰腾起,仿佛将整个树林都点燃了。
张金称眼睛越瞪越大,他大叫一声,惊得肝胆皆裂,他忽然反应过来,是他的粮草辎重被点燃了。
“给我回去,去救火!”
这一刻,隋军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的粮食,他的辎重,张金称一马当先,一万五千贼兵仓皇向北方起火处奔跑。
但已经晚了,当张金称奔至树林前,只见整个树林都陷入了熊熊烈火之中,整片树林都被吞没了,他们根本就无法冲进去抢救粮食。
张金称呆呆望着火魔肆虐,他只觉喉头一甜,一口鲜血喷了出来,当即晕倒落马。
“大王!大王!”所有大将都乱成一团。

张金称面临的危机已迫在眼前,他手中已没有一颗粮食,几百匹骡马也不知所踪,当然,他还有一百多匹战马,可一旦杀战马为食,军心就会彻底动摇了。
如果不杀马,就只能去劫掠,但清河郡赤野千里,方圆百里内根本没有一户人家,最近的枣强县也在两百里外,至少要两天后才能赶到,但就算赶到枣强县,县里的数百户人家又怎么养得活两万大军。
实际上,张金称已别无选择,他只能再一次攻打武城县,四十里外的武城县内有十万石粮食,只要能攻下武城县,他的危机就解决了。
天麻麻亮,饥寒交迫的贼军又一次出现在武城县外。
此时贼军军心已经动摇,几乎所有的士兵都知道他们断粮了,无数士兵开始趁着夜色逃亡,当贼兵杀到武城县时,军队只剩下一万三千余人,士气十分低迷。
“我索性告诉各位,我们粮食已经断绝,可能有些士兵还藏有点干粮,但我手中连一斗麦子都没有了。”
张金称站在一块大石上,恶狠狠瞪着所有大将,咬牙切齿大吼道:“要么就吃满地的尸体,要么就给我攻下武城县,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大王,可是没有攻城梯怎么办?”有大将战战兢兢问道。
“没有攻城梯就给我砍树造!一个时辰之内必须给我造好攻城梯,今天中午之前给我攻下武城县,若攻不下,所有人都别想活了。”
张金称也豁出去了,他下令将除了自己和主要将领坐骑之外的战马一律宰杀,又令大将魏勇率五千人去森林中伐木造攻城梯。
此时南城外的战场已经被打扫干净,数万具贼军尸体也被隋军焚烧掩埋,只有满地的鲜血还能证明这里曾发生过惨烈的大战。
森林内,五千贼兵士兵三五成群在叮叮当当地砍伐树木,士兵们饿得头晕眼花,四肢无力,不断有士兵趁机逃进了森林。
“浑蛋,不准偷懒!”
大将魏勇骑马在森林内巡哨,不断用皮鞭抽打士卒,“快点砍树,一个时辰内完不成任务,你谁都别想活命!”
士兵敢怒不敢言,很多人暗暗冲他背影重重‘呸!’地吐了口唾沫。
这时,一名亲兵跑来禀报,“将军,抓到了十几名逃兵!”
“好!给我把所有人集中起来,我要杀一儆百!”
森林内一块空地上,十几名逃兵被抓了回来,准备开刀处斩,魏勇又下令让所有士兵过来旁观,他要杀鸡骇猴,要让所有士兵都知道当逃兵的后果。
十几名逃兵双手被反绑着跪在地上,魏勇站在一块树桩上,指着逃兵对数千士兵大喊道:“所有人眼睛睁大一点,再敢逃跑就是这个下场!”
所有士兵都满眼怒火地注视眼前这一幕,很多人紧紧捏着拳头,愤怒的气氛开始迅速蔓延。
尚勇也感到了士兵的不满,他愈加恼怒,高声喝令道:“给我斩!”
战刀砍下,十几颗人头落地,就在这时,不知是谁大喊一声,“跟他拼了!”
数千士兵怒吼着向魏勇冲来,魏勇吓得转身便跑,但也已无处可逃,被愤怒的士兵包围,顷刻,士兵乱刀将他砍死,魏勇的数十名亲兵也全部被杀。
“不给张魔王卖命了,我们走!”
士兵们大声叫喊,纷纷脱去盔甲向树林内奔逃,只片刻,参与伐木的五千士兵都逃得干干净净。

寒风从北方森林呼啸刮来,卷起一片雪沫,天空也变雾了,寒风中,八千余贼兵士兵被冻得瑟瑟发抖,疲惫而饥饿地等待着攻城的命令。
他们无神地注视着两里外高大的城墙,以及城墙上密集的隋军士兵,一座座投石机如巨人般矗立在城墙上,沉甸甸地压迫在他们心中。
他们还在等攻城梯送来,但他们却不知道,森林内已经发生哗变,大将魏勇被乱刀砍死,数千贼兵已全部逃亡。
这时,东北角发生一阵轻微骚乱,数十名士兵为了争夺几块干粮而大打出手,隐隐传来几声惨叫,两名士兵躺在了血泊之中。
贼兵对这种这种争夺利益的内斗早已司空见惯,众人都麻木了,但另一个消息却开始在士兵中迅速蔓延,‘去森林伐木的五千士兵已全部逃亡’,这个消息让所有人的心都开始乱了。
这也是张金称最害怕的一件事,他已经知道森林中出事,但他下令封锁消息,不准任何人泄露,可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还是在士兵中迅速传播。
“大王,等造好攻城梯恐怕就来不及了,先用攻城槌进攻吧!”一名心腹将领急声对张金称建议道。
张金称回头看了看数百根粗大的树木,这是刚刚从森林中拖来的巨木,其中数十根尤其粗壮,头部呈锥形,正好可以做攻城槌。
更重要是,张金称也知道形势危急,再不出战军心就要崩溃了,必须立即出战,用血腥的战争来振奋士气,他当即喝令道:“第一营、第二营进攻,谁敢不上,立斩!”
‘咚!咚!咚!’战鼓在城外敲响,四千贼军士兵被刀斧手驱赶,抱着二十根巨木狂呼乱叫向城墙冲去。
攻城槌也是一种攻城武器,但它却是所有攻城手段中效率最低,威力也最小,而且最容易受到打击。
尽管历史上有无数次战役是用攻城槌撞塌城墙,但那种攻城槌往往是一种数千人操控的巨无霸,每一击都有万钧之力,绝不是区区几根树木就能比拟。
与此同时,张金称又命士兵赶制攻城梯,准备用来第二波进攻。
城头上,张铉冷冷哼了一声,对方既然要自寻灭亡,他也没办法了,张铉回头厉声喝道:“投石机准备!”
‘吱嘎嘎!’上百架投石机投杆缓缓拉开,一块冷冰冰的巨石瞄准了奔涌冲来的贼军士兵。
第231章 魔王俯首
南城头上的一百二十架中型投石机同时吱嘎嘎的拉开了,高三丈,臂长六丈,投石可至三百步外。
黑黝黝的百余架投石机矗立在城头,就俨如百余名巨人兵,数十斤重的巨石放进了弹兜,十几名士兵推动着绞盘铁杆,铰链已绷紧,等待着发射的命令。
在城墙两边,四千士兵手执长弓大箭,一支支两尺长的硬木重箭已经搭上弓弦,锋利的箭尖呈流线型,四边有放血槽,箭头冰冷地对准了铺天盖地杀来的贼兵士兵。
敌军已渐渐地进入了投石机射程,罗士信下达了射击的命令,他嘶哑着嗓音大喊道:“射击!”
红旗挥下,众军奋力,只见一百二十架巨人兵的长臂挥出,一百二十块巨石腾空而起,呼啸着向城下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