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您的腰都好了?」
「好了。阿德怎么样?」
「铺子暂时不做生意,不过身体似乎已经好多了。现在由久米姐照顾。」
「那真是太好了。不过,老是不做生意,日子过得下去吗?」
「依阿德姐的性子应该不必担心,一定有些积蓄以备不时之需吧。」
平四郎在佐吉家等的当儿,长助泡上茶来,手势相当平稳。平四郎喝着茶,在一旁看小平次帮着长助习字。修理屋顶这事,看来是由暂时没工作的丈夫们,以及一些力气不小的主妇们一起动手。想到佐吉其实也挺有人望的,平四郎便心情愉快。遇到修理修缮这类活儿,比起只会坐镇指挥的老头子,率先动手的年轻管理人理应更得房客信赖。
不久佐吉回来了,神清气爽地挥着汗。这阵子阴郁的脸色,今天也不知跑到哪儿去了,想来是为大家同心协力帮忙感到高兴吧。
平四郎提起仁平的事,佐吉开口就先道歉。
「对不起,我不该叫官九郎送那种信过去。」
「官九郎倒是只挺有本事的乌鸦。」
「很聪明吧。但是,后来我就后悔了,怕是自己太性急了。就算仁平头子的风评再差,既然要到大爷那里拜访,应该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我大概是有些想歪了。」
平四郎吃了一惊。「仁平风评很差?」
这回换佐吉吃惊了。「您不知道吗?」
「我这人不用冈引的。不过,若说那人风评不好,我也大致料得到。他那眼神哪,就是除了自己,巴不得把全天下的人全送进传马町(注:传马町为当时牢房的所在地)才甘愿。」
是啊,佐吉应着,蓦地脸色暗了下来。「那位头子,年轻时好像也吃了很多苦,却没有吃过苦的人那种宽容厚道,就是很刻薄……。稍稍犯了一点小错,或是几近于促狭之类的坏事,一旦发现绝不宽待。别说宽待了,简直就像在鸡蛋里找骨头,硬是要拿人当罪犯,风评极差。」
「那个仁平来找你说什么?」
佐吉耸耸肩。「问我房客一直留不住是怎么回事。」
「还问你是不是凑屋交代你,故意这么做的?」
不知是否是平四郎多心,佐吉看来似乎整个人都僵了,没有马上回答。
「他对我倒是这么说的:凑屋定是基于某种目的,想把房客赶出去。扬言一定要查出原因来。」
正好在这时候,长助的衣袖勾住砚台,把墨汁给洒了出来。小平次连忙去拿抹布。佐吉趁这一阵乱,离开平四郎身边。平四郎感觉出他不想再提刚才的话题,便决定别在这时硬逼他。
「不过,你也不必放在心上。」
他对抹着茶几的佐吉背影说了这句话,便来到屋外。绕到阿德那里,只见房门紧闭,久米看到平四郎便迎出来,告诉他阿德睡了。她双手满怀都是待洗衣物。
「阿德姐好会流汗呢。」
「这可就不太好了。」
「不过,现在已经能吃饭了,这就教人放心得多。大爷你的腰呢?」
「已经没事了。」
「那太好了。伤了腰,男人哪,该挺的都挺不起来了。」
「你就是老爱说这些,阿德才讨厌你。」
久米也不害臊,放声笑了。平四郎转身往杂院大门走,她先是插着腰目送了一会儿,又回屋里再转出门,跑着追上来。
「我说大爷,你那拐杖好短呀。」
久米说的没错,这把拐杖是短了那么点。
「这个怎么样,这根比较好吧?」
平四郎撑着久米递过来的棒子走了几步,果然正合适。不过,这棒子有几分眼熟。
「这是啥?」
「阿德姐家的顶门棍。」
因为这根棍子,平四郎所到之处都遭遇奇异的眼光。
「井筒大爷,您开始学杖法了吗?」
歪着头提问的,是深川大头子冈引茂七的一名手下,政五郎。茂七今年高寿八十八,脑筋灵活依旧,行动却大不如前。这十年来,凡事均由政五郎代为处理。
平四郎不识政五郎,对方却认得八丁堀的每一位大爷,客气地让进屋里。那是幢有院子而不小的房子,面朝大路的一楼开着一家荞麦面铺,由政五郎的老婆掌管。据小平次说,深川就数这家铺子的酱汁用料最舍得。
茂七的手下不下于十人,总不可能全部住这里。但光是有这么多人进出,便够热闹了。
店里应该很忙,政五郎的老婆却特地端茶水点心过来打招呼,八面玲珑地应酬,好一会儿才离开。政五郎苦着脸说老婆话多让他头痛,平四郎倒是真心羡慕,称赞她是个好女人。
「话说回来,大爷,真是难得。小的知道您向来不喜与我们有所接触,这回是为了什么事呢?」
政五郎切入正题。平四郎嗯的沉吟了声。「有件事想请教大头子。」
「真是不巧。头子上个月便到箱根汤疗去了,因为头子的脚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我能不能帮上忙呢?」政五郎客气地问道。平四郎心下暗忖。
茂七所信任的人,奉行所里亦无人反对。他的风评平四郎向来有所耳闻,都说他像金座(注:为江户幕府铸造、发行金币的机构)的大秤一样规矩。既然是那位大头子培育的后继者,同等视之应该无妨吧。他决定开诚布公。
「我在想,佐贺町的仁平与筑地的凑屋总右卫门之间,是不是从以前就有什么过节,你知道吗?」
哦——政五郎发出心领神会的声音,碰地捶了一下手。
「大爷,您要知道这类过往,有个最恰当的好帮手。」
「现在就在这里?」
「是的。」政五郎灵活站起,拉开唐纸门,向里头喊道:「喂——大额头,你来一下。」
「大额头?」
政五郎回原位正坐笑道:
「您请看吧。」
不一会儿便传来啪跶啪跶的脚步声。听见有人道扰之后,唐纸门滑开。一瞧,果真有个大额头在那里。
那是个年约十二岁左右,脸庞光滑可爱的男孩。五官面貌与身形均如伶人般端正秀美。
只不过,额头很宽,异样地宽。
「他就是大额头。」
在政五郎示意下,少年恭恭敬敬地行了礼。「还请大爷多关照。」
这情况大出意料之外,平四郎张着口愣住了。
「双亲取的名字是三太郎。」政五郎说道。
「因为我是老三。」少年接着说道。
「但大额头好叫得多。」
「是。」少年笑着点头。
「那么,这位大额头老弟要做什么?」平四郎问道。
「就算我们大头子再健朗,终究不是神仙,总有寿终正寝的一刻。所以在那之前,趁脑筋还清楚,把该让后人知道的事故缘由、人名、发生过的案件等,全要他记住。」
「是。」少年再次点头。「因为我记性好。」
「大额头,大爷在问,大头子有没有提过佐贺町的仁平和筑地的凑屋老爷间的牵扯?」
大额头三太郎双眼兜在一起,想了会儿。接着,脸色忽地一亮。
「是,有的。」
「有吗?」平四郎倾身向前。
「是,牵扯得可多了。」
于是,大额头开始讲述。
4
事情要追溯至三十年前。
凑屋总右卫门这个人,发迹致富前的人生不甚为人知,这一点平四郎也知道。话虽如此,他毕竟是个人,总无法一笔抹消。从他本人提起的,或过往相识的人说到的,尽管只是片鳞半爪,却也能窥知一二。
既然已经提到了,不妨顺带一提,他并非向来就叫做总右卫门。年轻时似乎每换地方便改名字。这在那些痴心妄想着有朝一日在哪里发笔横财的流动佣工当中并不稀奇。只不过,这些人里头,真的像总右卫门这样发了横财的人就很稀奇了。实则有关他曾被流放孤岛的传闻,或说他是个忘恩负义的佣工,杀光主人满门、卷产而逃的传闻,每隔一段时间便被拿出来流传一番的原因或许在此。
这总右卫门承认他年轻时用过一个名字,叫总一郎。将总字改为宗字便是他长男的名字,可见这传闻不假。而大额头三太郎所描述的,便是凑屋二十五六岁、叫做总一郎时的事。
「那时凑屋总一郎是在本乡三丁目一家叫万屋的铺子当佣工。」
大额头舌头虽有些不够灵巧,说起话来却有种讨人喜欢的音调。
「当时的老板是第二代。万屋原本是卖纸的盘商,到了这第二代老板,店里有一半便卖起了茶叶。同样都怕湿气,多个茶叶也无妨吧。第二代很会做买卖,茶叶生意很快就兴旺起来,万屋人手不够,于是新用了一批佣工,凑屋总一郎便是其中之一。由于急着找人帮忙,请人也不讲究保证人、介绍信等规矩,而总一郎似乎也不是头一次在铺子里干活,年纪虽轻,做起事来倒是驾轻就熟。而且工作学得快、算盘打得好,为人处事圆滑周到。第二代老板相当赏识总一郎,认为捡到了宝。从才进万屋半年便升他为伙计,让他紧跟在自上一代便在万屋的大掌柜身边做事,便可想见老板对他有多满意。」
平四郎点头嗯嗯附和,一副在书场听说书先生讲战记的模样。碰巧政五郎的老婆又来添热茶,越发觉得自己像个听书客。
「不久,万屋的茶叶生意做得有声有色,赚的钱多过上一代起家的纸类。这么一来,负责纸那边多是在万屋土生土长的佣工,与茶这边初来乍到的佣工们,便无可避免地形成对立之势。虽然如此,双方的掌柜都是吃过苦、历练过的,自然不会为这等无聊小事吵上台面。遇到这种情况,在暗地里较劲的,总是那些年轻人。」
这也在情理之中。只不过,这大额头说话时语调像唱歌般高低起伏,且本人也随着话声上下晃动,连听他说话的平四郎,忍不住也想跟着动起来。
看着政五郎,或许早就习惯了,只见他双手交抱在胸前,端坐着不动如山,相当有架势。
「发生这种人多相争的事情时,双方必定会出现一个领头的人物。」大额头三太郎抑扬顿挫地继续说道。「可想而知,茶方面带头的是总一郎。他是个聪明的年轻人,而且深受第二代老板赏识,算是众望所归。相对的,纸这方带头的则是长总一郎两岁、自小吃万屋饭长大的,名叫仁平的伙计。」
「喂喂,慢着。」平四郎吃了一惊,打断大额头。「这仁平就是那个冈引仁平?」
大额头三太郎正换气要继续说唱,便这么停下来了。政五郎代为答道:
「是的。但是大爷,麻烦您忍着点,先听完再说。」
「最好别附和是吗?」
「是的,真是过意不去,但还请大爷帮这个忙。」
政五郎先行个礼,再向三太郎点头。大额头调整气息,顺溜地又开始说唱起来。
「话说,这总一郎与仁平,倒是两个相像的年轻人,头脑灵光又是做生意的好手,双方才能不分轩轾,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然而,仁平有一点比不上总一郎,那就是人缘。不分男女都很喜欢总一郎,毕竟是因为他较聪明吧。换句话说,他善于展现他的贤能。即便如此受主人赏识,他仍不骄傲、不怠慢,率先奋不顾身地工作,也可说是他做人懂得体谅。他明白光有脑袋是无用的,红花还须绿叶扶持,脚不动便前进不了,手不做便没饭吃。」
这不单是凑屋总右卫门,凡是位居人上、能支使人者均是如此。平四郎也深知这个道理。正因如此,他更想避免这种麻烦事,只用上头不容分说指派的小平次一人,不求表现,懒散至今。
「然而,仁平却不懂得这个道理。」三太郎的话声忽地沉重起来。「这种错误,头脑好却不懂事的人经常会犯。仁平根本瞧不起手下的佣工。在他眼里,不仅店里的人,全天下的人看东西都没有他来得透澈;在他心里自己最了不起,因此他对任何人都毫不客气。再者,头脑好但人缘差的人,常专挑对方最不爱听的话来明讽暗损,得理不饶人,故实际上人人皆对他极为厌恶、畏惧。他之所以成为纸方佣工的首脑,原因之一虽是他的能力强,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众人怕了他,敢怒而不敢言。」
在此种状况下,茶与纸双方的对立也由最初的如野狗乱吠,逐渐走了样。
「纷争不断,使双方关系越演越烈,但在这你来我往之中,认识对方将领的机会也多了。换句话说,慢慢地纸方的佣工也开始渐渐折服于总一郎的商才与人品。」
万屋老板将此视为一举弭平纷争的良机。
「第二代老板竟将纸与茶的领头对调,让总一郎到纸这边,而仁平到茶那边。而这个主意确实奏效了。」
对调不到两个月,纸方原本坚决反对总一郎的佣工,也完全为他所收服,纷争化于无形。若事情就此解决,那真是再好也不过,但事情毕竟无法尽如人意。
「其他的火种都灭了,却还有一个麻烦没有解决。」
那便是如今被降格为讨厌鬼的仁平。
「讨人厌的人之所以会再三做出惹人嫌的事,其实都是因寂寞作祟。但是,原本该是很聪明的仁平,在这一点上脑筋就是转不过来。一开口就讨人厌,一出手更是惹人嫌。而总一郎此时最该做的,是挺身而出安抚一干佣工对仁平的厌恶;且他是个聪明人,理应不会不明白这一点,但他却置之不理。毕竟当时年轻气盛,心里对仁平有所不满,想作弄作弄他吧。」
这不难理解。站在众人顶端,底下的人全都站在自己这边,想欺负一下看不顺眼的人,也是人之常情。
「事情原本就不是发生在佣工有五十、一百人的大铺子里,因此与其分成两派明争暗斗,不如众人齐心讨厌一人,整个形势便会安定得多。对仁平而言,身在万屋便如坐针毡。然而,仁平也不肯服输,一有机会便设法反击。但这又会激怒其他佣工,结下梁子——」
有一次,总一郎等人想到一个好主意,利用仁平素来自认聪明,反咬他一口。若能让他狠狠栽个筋斗,就算仁平再狠再霸道,也会因丢不起这个脸而自行离去吧。
「万屋的钱财出入,由第二代老板与大掌柜两人包办。总一郎虽深受老板信赖,也有一本总帐是他不得过目的。」
事到如今,仁平也赌起气来,硬是想比总一郎先爬到得以看那本总帐的位置。只不过,连大掌柜也偏爱总一郎,因此这终究是无法成真的妄想。但越是无法成真,越是嘴硬要做到,这正是仁平——不,正是人的愚蠢之处。
「总一郎等人准备了一本空白的总帐本,里头什么都没写,只把封皮封底弄脏、沾上些手垢,做得像一本用旧了的帐册,假装这是店里的「秘密总帐」——连大掌柜都不知,只有老板才晓得的重要帐册。而总一郎悄悄弄到手,暗中调查,像要设法刺探店里的内情和买卖的状况。」
一心憎恨总一郎的仁平简单地上钩了。一干人联手作弄一个人,虽有些缺德,但也是件有趣的事。佣工们共同演起戏,可怜的仁平被蒙在鼓里,全然不知。
「总一郎等人边小心不让仁平得到那本空白的总帐册,却又巧妙地让他知道他们将帐册藏在哪里。仁平一确认总帐册的所在,便兴冲冲地向第二代老板告密——」
有人告密,老板总不能不管。老板押着莫名其妙的总一郎等人,搜出那本总帐。
「翻开来,却是一本白纸。」
这也是当然,因为本来就是空白的。
「仁平当场脸都绿了,拼命解释。表示这太奇怪了,总一郎他们是那样鬼鬼祟祟,自己的怀疑并非无中生有。这说的也有道理,但总一郎是个聪明人,早为此备好答案。他事前便在这空白帐册的好几处上写了些字,并解释道他正在教家里的佣工们写字,只是不想搞得人尽皆知,好像自己多了不起,便暗中进行。」
平四郎唔了一声。
「万屋的第二代老板相信了总一郎的说辞。仁平只挨了顿骂,但不到十天,如同总一郎等人所料,他悄悄离开了万屋。被当做众人的笑柄,在店里难挨是当然的。可怜归可怜,但有一半是他自作自受。」
而总一郎更高明的,是在半年后也离开了万屋。
「说实话,其实是在万屋里该学的都已学会,是换到更大的商家的时候了。然而,他以这手法让仁平吃了鳖,当时众人虽都笑得直打跌,但没有一个是坏到骨子里的恶人,事后气氛便渐渐有些走调,总一郎的人望多少也受了些影响,于是认为这里非久居之地。真是聪明。」
「是很聪明,但我不喜欢。」平四郎心想。他把心里的想法直截地说出,政五郎呵呵笑了。
「一点也没错,我也比较喜欢为人处世没那么圆滑周到的人。」
「不过,被像我这种没好处也无碍的人喜欢或厌恶,对那些长袖善舞的人来说都一样。」
「您这是什么话。」政五郎似乎很高兴。
「事情我明白了。」平四郎对大额头笑道。「不过,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而且也无关乎人的生死,不过就是场有些过了头的恶作剧。这么多年来还怀恨在心,这仁平也太会记恨了,真吓人。」
政五郎福泰的一张脸,陡然间暗了下来。
「大爷说的没错。若是一般人发生了这种事,稍微受了点挫折,应该会反省自己并引以为戒,堂堂正正地活下去。不巧的是,仁平并非这种气性的人。离开万屋之后,不但满肚子怨气,生活也跟着荒唐起来,接着便是一连串的不顺遂。本人暗自死心眼地认为,这都是因为出了那种事被赶出万屋之故,要是没有万屋,自己的人生也不至于如此。」
平四郎唔了声。「仁平会当上冈引,也就是那个,自己曾经也身为罪犯——这种常见的情形吗?」
「是的。」政五郎将原本已稍稍放松的背脊挺得笔直,低声说道:「大爷不喜欢与我们这种人打交道,大头子早已提过。因此,仁平成为冈引的前因后果及之后他做了些什么,这一套长篇大论的赘述,我就不拿来烦大爷了。只不过,仁平为上头做事以来,许多作为是相当令人不以为然的。」
「什么样的作为?收取贿赂或是……」
政五郎摇摇头。「要件件细说便没完没了。简单一句话,就是欺负弱者。」
平四郎皱起眉头,总觉得本应治好的腰又痛了起来。
「我们的工作是帮忙奉行所的大爷,本身没有任何权限。惩治罪人并非我们的本分——不仅如此,正如大爷才说的,我们这些人里头,也有不少是犯过律法者。找到做了坏事的人,说起来,就像见着同乡一样。」
听着政五郎语重心长的讲述,平四郎不禁想到他本身不知有着什么样的过往。
「当然,我们是公役大爷的手下,一举一动都须遵从大爷的号令。只是,若犯了法的人可怜,或是有什么不得已的情由才以身试法,那么我们会禀报大爷,请求从轻发落。因为有些时候,町里的一些芝麻小事,我们比大爷来得清楚。」
「是啊,你说的对。」
回想起来,令铁瓶杂院前管理人久兵卫出走的那件事,便是如此。妹妹——疑似——对兄长下手,这种事并非出于憎恨,背后的情由令人同情。当然杀人的确不该,但不能逼得杀人者再去犯下另一桩凶杀案,这一点连平四郎这半调子的公役也懂。
「仁平却不明白这一点。」政五郎深深叹气,语气仿佛在提一个不长进的自己人。「不,即使心里明白,对那些因事迹败露而处于劣势的人,他就是无法给予一点温情。」
「这就是他欺负弱者的缘由吗?」
「是的。再没有一个冈引,像仁平对罪犯这般不留情了。我忽然想到,以前我曾经对我们大头子提过,这人似乎以发现罪犯、加以逮捕为乐。大头子听了只说很遗憾,世上就是有这种人,便没再应了。」
仁平一心认为,自己年轻时遭同伴联手欺骗,被迫离开店家,人生也才因此走上歧途。当年被捉弄、取笑之事,是否仍历历在目?所以把气出在无法公然反抗自己的软弱罪犯身上,既嚣张跋扈又冷酷无情?
「也许是想借由欺凌罪犯,证明自己比所有人伟大,头脑比任何人聪明。」
平四郎内心想着,不由得脱口而出。「头脑聪明有什么好处?」
「啊?」政五郎偏着头不解。
「说起来,头脑聪明和让别人以为他头脑聪明,是两回事吧?」
「哦,的确是。」政五郎拍了一下膝头。
「无论头脑有多聪明,要是别人不知道,就不会说他聪明了。反过来,其实头脑驽钝,只要能让别人以为他头脑聪明,就是聪明了……啊,不过要让驽钝的头脑显得聪明,还是得聪明才做得到。」
「用不着聪明,只要够奸巧就可以。」政五郎一本正经地回道。
「大爷说得很对。」
「别说笑了,我这人嘴里长不出象牙的。」平四郎吊儿郎当地笑了。「被你这么像样的冈引一褒,浑身都不自在。不过……」
他收起笑容。
「我知道仁平是什么样的人了,倒是挺难缠的。不过,他对凑屋足以构成威胁吗?」
政五郎如刚吹熄的油灯般沉下脸色。「仁平忘不了过往的怨仇,多年来一直追查让他在万屋栽跟斗的那些人的消息。要是有人运气不好,让他有了可乘之机,便立刻出手毁了那人。」
平常人即使脚踏实地过日子,一辈子也免不了出点小错,好比借钱却还不起、沉迷于女色误入歧途、一时冲动因细故打架伤了人、一时大意害人受了伤等。只要被仁平逮到机会,便将小事化大,将他们以罪犯身分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