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滑入机器。
“不走了。”他偏头,对她说。
惊喜来的过猛过快,她以为他在说笑。
暗一霎,亮一霎,片头在乐曲的牵引下跳出来。
光仿佛一支笔,沿着他的深眸、鼻梁一侧在勾画,眼眸深些,描得重,鼻梁旁的侧影也深,最后勾出他的唇:“高兴吗?”
他带了几分笑:“还是想我再走?好让梁家两位公子来竞争一番?”
稍有好转,他的恶趣味立刻回来。前世今生都一样,喜欢看她皱着眉,气都气不彻底,憋着小懊恼小醋意的模样。
他没有别的女人,单昭昭这一个,轮回往复,爱得滋味无穷,从没腻过。
“又不止那两个。”她低语反驳,不甘落下风。
“是吗?”他笑,拿了遥控器往沙发去,坐到右侧的角落,“妹妹大了,有几个追求者是好事。”言罢,轻拍身旁,让她到身边去。
他一边胳膊挂着,不方便行动,等昭昭要坐,反而改变了主意。拉昭昭跨坐在自己的腿上,两人面朝着面,额头对着额头。
“你都不吃醋?”她不满。
他笑:“多多益善。”
能让沈策爱的女人,有这个本事。又不是过去,美貌招来的都是赐婚噩梦。
昭昭念着他刚出事故还缝了针,不想让他今夜做什么,几次拨开他的手。沈策最后一叹:“该不会想今晚要我睡影音室?”
“我给你抱一床被子。”她说。
“占了卧室,还要把主人赶出来?”
他笑,头仰在沙发靠背上,以目光灼她。
她不理他,趁势逃走,和他一起靠在沙发上。两人挨着彼此,把一部观赏过数次的电影看得津津有味,沈策时而偏头,亲亲她的额头,她高兴了仰头和他接吻。看完一部,还想看一部,守岁的夜,过得满足充实。
零点一过进了年初一,昭昭下楼到客厅取盛满坚果的盘子。
啪一声,啪又一声,剥二十几个开心果:“手给我。”她说。
沈策的目光突然暗沉。
昭昭见他没动,将一颗塞到他齿间:“算了,喂你。”
一颗一颗,她把他当毫无捕食能力的小鹿喂着,自己间或吃两颗:“吃多了就是要喝茶,夜里渴。”
突然被他两指捏住下巴:“让我看看……”
这一秒被无限延长,慢的像一滴墨落于宣纸,沿着纸的脉络,无声扩散……
沈策无法移开目光,那一处的红,在他眼前荡开。
这是他初见血色。那道划伤极浅,由于伤浅,更容易保有淡红色泽。对血的熟悉感袭卷心头,如狂风过境……他的手指摸到她的下唇,水润的红。见到昭昭前,他眼里没有过漂亮的人,任何人嘴唇灰灰黄黄都不会和美搭上边。昭昭是五官制胜,不上色都能动他的心魄。
命该如此,他早该猜到,自己眼里的第一抹红,是沈昭昭。
难怪老和尚会说红尘之苦,昭昭就是他的红尘。
“怎么伤的?”他问。
她知他看这里有颜色,偏黄,被他问倒不奇怪。
“在花房,着急出来看你,”她洗澡前对镜照过,一道划痕而已,极浅,但见他如此着紧,不自觉摸了摸,“很快会好的……”
他的脸浸在屏幕的光里。
“想到什么了?”她轻声问,“能告诉我吗?”
她想引导他说出来,陪他聊,为他宽心。
说完,她低声撒娇道:“被你瞒着什么事一样。”
沈策刚记起过去那年,曾想告诉她全部。而后,他决定守住这个秘密。过去的沈昭昭不是寻常望族之女,自家族落败后,跟着他吃过许多苦,更因为是沈策妹妹受过不少的罪。到死,都无法善终。
讲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是很感人。后果两个走向,一是她将信将疑,或是全部相信,但记不起曾经,不会受痛。另一个走向,是就此撕开了一道口子,诱使她记起过去,全部的、真实的肉体疼痛。包括最后的死,如果让她重历一遍?谁来救她?
“说一点点,”她在他耳边问,“我想听。”
沈策目视宽大的屏幕:“确实有事瞒着你。”
昭昭坐直,以眼锁着他。
“我第一次和女孩亲热,在这里。”
她脸涨红了,是气恼上头,甩脸要走。
沈策拉她的腕子:“和你坦白也不好?”
“明天再坦白……不要打扰我今天好心情。”
“择日不如撞日。”他说。
他想想,回忆着:“严格讲,在这里和那个女孩没到最后。”
“你信不信,我可以一星期,一个月不理你?”
他摇头:“最多一天。”
她盯着他。
“也许我讲完,你醋意过浓,”他分析着,“能让我回房睡也说不定。”
“……那你讲吧,不怕后悔就讲。”
“那晚,她和我去兰桂坊,自称酒量好。我也是着了她的道,尽地主之谊请她喝酒,反倒害了自己,”他扣紧她的手腕,免她走,“还把卧室给她睡。”
“兰桂坊是你专门骗女孩的?”
“你哥哥不屑做这些,”他评价,“是她对我有好感。”
……
他泰然自若,她忽觉蹊跷,难道……又是自己?
“她半夜不好好睡,醉了也要下楼找水喝,也或许,是想找我,”他问她,“你是女孩子,帮我猜猜,她是想喝水,还是潜意识要找我?”
她断定是自己了……“没想找你,口渴。喝了酒都口渴。”
“哦,这样,”他反思,“那是我误会了。”
沈策不再说。
昭昭踢他的鞋边沿,以此还击。
他抱她的腰,把碍事的胳膊吊带摘了,手臂抬高,在她头顶。以一只伤臂把她的人圈在自己的方寸天地:“让我看看你。”
微红的眼,红润的唇,还有下巴的一道浅浅刮痕。他在想,她身上还有什么是红色的,能自如活动的手解她的衣扣。
“那天……我们在这做什么了?”她被好奇缠住。
他笑了,低俯在她耳旁。
“想不想哥哥?”
“嗯……”
沈策意外被她吻住下唇,他闭上眼,顺了她的心。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的话,回顾一下楔子会更有感觉

☆、第二十六章 繁花今相续(2)

年初一的五点,小楼的静仍如昨夜,或比昨夜更甚。雨停了,电闪雷鸣随之隐去。
睡在皮质沙发上不舒服,汗干了后黏着皮子,像涂了一层质量奇差的透明胶水,把他的皮肤和动物皮黏连在一起。
他一动,怀里人不满,喃喃抱怨。
“去喝水。”他说,离开前见她翻身抱住被子,露大半身子在外,从箱子里找出一件自己的短袖,给她套上当睡衣,免得着凉。
再次睡熟的她,睫毛微扬着,覆住眼。
沈策到一楼厨房,见到厨房有橙黄的光透过磨砂玻璃,照亮了半个餐厅,知道自己没有料错。父亲沈翰中按作息习惯,五点会来喝热牛奶。家里的习惯是年初五之前,让全部佣人回家,花园洋房那里有把沈家当成家的老佣人,常年不会空着,小楼这里没有。
他进了厨房,看着背对着门的男人,静默良久。
沈翰中端着玻璃杯,回身。
父子俩新年初见,是做父亲的先红了眼,还是保有了身为一个长辈该有的冷静自持,笑着问:“何时回来的?”
“昨晚。”
沈策见沈翰中喝牛奶,在想,如何开场最稳妥。
他曾和沈翰中有过一场无人知晓的谈话。那年,他醒于幼年的身体,吓走母亲,剩沈翰中一人陪着他。当时的他有着成年人的灵魂,面对陌生的男人,这一世的父亲,除了抗拒再无其它情感。日复一日,他百痛蚀身,终于对老和尚脱口说,自己不是这个人的儿子,来这里,是要等人,等一个亲人。
寺庙的后山的禅房里,生死关头,沈翰中劝他:先要活下去,才能谈其它。
虽然沈翰中没相信,认为当时儿子烧糊涂了,但至少亲眼见过,亲耳听过。
所以下楼前,沈策想的是私下坦白。沈翰中有城府,善思辨,再有沈策的幼年经历佐证,有概率会相信这种荒谬的事。只要沈翰中信了,一切好办,保守秘密,处理好和昭昭的关系,都能最快谈完。
而此刻,沈策看着灯光下的男人背影,犹豫了。
当上一世和这一世连贯起来,他的阅历、思想不可逆转的全变了。如果告诉一个父亲,他的儿子不再纯粹,虽然肉身还在,灵魂早不同,没办法再把沈翰中当成唯一的生身父亲,也不可能再对沈翰中产生对父亲的依恋……过于残忍。
人皆有感情,并非冷血,面前的这个已见白发的男人是从未放弃过他,从他生下来,不惜全部的时间金钱,一次次把他从鬼门关拖回来的人。
“我始终想问你,”沈翰中先开了口,“这几年是怎么过来的?怕伤了你的自尊心,孩子大了,做父母的说话更要有分寸。这两年我常想,过去和你相处的时间太短了……如果可以,这次多留几天。”
言罢,又说:“下次回来,不用怕吵醒我。”
沈翰中想保持为人父的气度,微笑着,背过身,问他要不要喝牛奶。从小,他独自带着幼年的沈策,父子俩都是早起一人一杯。
沈策和沈翰中对视着,看着年近半百的老父因为这几年忧心儿子,白了的双鬓,看着那双被泪浸过的眼睛。他推翻了既定计划。
这是一个同样需要他的人,他这一世的牵绊。
他不想打破短短一世的缘分。既有父子之缘,就让这缘分干干净净走到底。
“让你担心了。”他说。
沈翰中摇摇头,把牛奶杯给他。
“这次回来,有件事想和你谈,还有沈阿姨,”他说,“我和昭昭在一起很久了。”
***
昭昭醒时已经十点。
沈策不在,身边沙发上有他睡过整晚的凹陷痕迹。
她枕在自己的手臂上,余光能见到短袖袖口,是他的,什么时候穿上的?昭昭摸了摸眼角,摸摸被子边沿,还潮着。他在男女□□上有偏执,每次不见自己哭绝不会罢休。
门被推开。她立刻闭眼。
空气里很快出现各种味道,卤凤爪、叉烧酥包、蟹肉春卷、肠粉等等……
“现在睁眼,我喂你。再装,自己吃。”
老狐狸。她微睁眼,手臂揽住棉被,喃喃着说:“过年好。”
他笑:“过年好。”
她看沈策把点心一碟碟摆妥,开始给她准备蘸酱,甜的,咸的,酸的,梅子的,桂花的,白砂糖……
他的眉峰和脸型最相衬,都是偏锋利、犀利的。
蒙特利尔家里的老阿姨在他走后,对她说,你这个哥哥长得不错啊,能演文艺电影。她诧异于前句,不认为像。后边老阿姨再说,戴上黑色金属边框眼镜,偏执安静型的男人,文艺电影里的反派……她琢磨琢磨,确实。
沈策告诉她,沈叔叔作为长房的人,需要初一清早到澳门,比各房都要早,所以早和妈妈回了澳门。沈策刚回来还带伤,留在香港这里休息两天,初三到即可。
换而言之,这两日的小楼,是属于他们两个的。
昭昭埋头在棉被里,看他把点心一碟碟摆妥,开始给她准备蘸酱,甜的,咸的,酸的,梅子的,桂花的,白砂糖……她不想放过他居家贤良的景象,肚里饿,庆幸影音室配置齐全,以最快速度去洗漱完,回来往棉被里钻,恢复原状。
“我们晚一点再说,等我回去前,最后说。”她说。想和他平静过几天。
他点头,没反驳。
沈策进洗手间拿来一块拧干的白色小毛巾,热烘烘的,给她擦手。
这做派,像要给她喂饭。
“忽然这么好……”她惴惴不安,抱着他的肩。
“没喂过,想试试。”
夹到嘴边一块糯白的肠粉,她张开嘴,咬了半口,压不住笑:“我从记事起都是自己吃……”不喜欢被人喂,极小时候屡次夺走妈妈手里的勺子,把食物划拉到处都是,还坚持自己吃。
沈策笑而不语,让她指要吃什么。
他一来怀念和她自幼相依为命的日子,最重要的是,有一种老说法,农历新年第一天做过什么,这一年都会围绕着这个,逃不开,绕不开。
她下巴搭着他的肩,专心吃着他刚喂的蟹肉春卷:“渴了。”
茶杯递来,她喝了一杯,再要一杯。用手指划了划他的短发,往下,摸他脖后的皮肤:“哥。”她用手覆在他脖子后,想亲他。
沈策笑:“你吃完再说。”
“你嫌弃我……”她低头,装可怜,“还特地喝过茶。”
沈策一声不吭放下筷子,把她推到棉被上,手掌压住她的胳膊,沉默强硬地用舌抵入她的唇。他的眼睛黑的摄人魂魄。从她上颚处扫过,到舌下,把能到达的地方都走了一遍,昭昭从没发现自己连接吻都敏感至此,还是因为今天他亲吻的格外细致。沈策往她喉舌深处走,她下意识曲起手指抓他的衬衫,把扣子要捏碎的力度。
“谁嫌弃你,我都不会。”他最后坐直,又像没事人一样拿起筷子,问,“吃哪个?”
当初她将死之际,他没皱过眉头,把她口鼻和眼睛流出的血擦干净,一点点亲过来,像抱小时候的她一样抱着哄,陪她说话,给她讲北境以北的荒原飞雪。
最后血近墨色,他都没在意,只认为擦干净更麻烦一些。昭昭在他眼里就是羊脂白玉,美得毫无杂质,那些覆在上面的东西都是外物,他看不到,不在乎。
午后,澳门沈策妈妈那里,送来新年的一批花。
新花里有两树腊梅,两树红梅,都是山地野生老根挖来,做成的古桩,经过数年修剪成型的大桩景。他摸她的手冷,不让她在花房外赏梅,把她带到花房里。
他下去给她做了两杯咖啡,端上来,和她在这里消磨时间。
昭昭数新送来的盆橘,足足二十六盆。花房里的花都精挑细选过,这一排排盆橘格外扎眼:“是送来给我们吃的吗?”她奇怪问,有金橘,也有蜜橘。
这么多怕吃不完,吃不完会坏。尤其在花房这么暖和的地方。要不要搬出去冻一冻,能多吃两天,可二十六盆太多了,他胳膊受了伤,大盆的蜜橘自己也搬不动……
他看穿她的心思,好笑着说:“摆来看的。寓意大吉大利。”
她愕然,自家从没摆过……还有这种说法?
她再看那一盆盆浓绿中的金黄橘子,好感倍增,二十六盆,就是要他二十六岁这年大吉大利了。那更不能放坏了,一会儿抱几盆去影音室和卧室,取个吉利。
“你新年有什么愿望?”她忽然想到这个,看向沈策。
昨夜他问自己,自己还没问过他。
他静了会儿,一笑说:“我说出来容易,你做到难。”
“……既然问了,当然尽量。”
极长的一段沉默。
他把受伤的那只手臂搭在昭昭身后,赏虎刺梅,出神地看那一丛丛浓碧下的刺。她不是急躁的性子,唯独遇到和沈策有关的,多等一秒都难挨,尤其瞧出他在故意卖关子:“但凡你想要的,我能做到的,都满足你。”
沈策忍俊不禁。
她央求,望住他,非要他说不可。
他被磨得没脾气,手抚过她的头发:“想和你有个孩子。”
……
她嘴巴微张了半天,满腹信心都被他一句话刮得干净:“你……刚回来,好像吃药不好。”她忘记谁普及过,吃药的人需要代谢一段时间才可以。
“半年前停药了。”
“半年前……你就想了?”
这是治疗步骤,当时没这种想法。不过昭昭如此问,他乐得逗她:“对。”
她魂游天外,在想,现在反悔是不是太晚了。人要言而有信,可……
有孩子会不会让爸妈震怒?应该不会,反而容易过关。最坏的结果:两人以后万一感情不好,会和爸妈一样分开。是沈策的,又是自己的,从人品到事业能力,给谁养都不会错,还有两个沈家在。
她喜欢小孩,当初想的是不管结婚还是单身,都会养。
和沈策要一个,起码足够漂亮,也会聪明。
这花房暖得很,浓香淡香交杂,还有草木土壤的香。
冷静被香气驱散,她抿着唇,玩着手指,不好意思再深想。没谈几天正经恋爱,亲热还没几次,他怎么急成这样?不过一年前自己先求的婚,他答应了。
理论上讲,下一步是这个。倒也……合情合理。
“还要咖啡吗?”沈策问。
她摇头。
“不好喝?”他把自己杯里的细品了品。以为果香她会喜欢,下次要换换豆子。
“今晚……就要吗?” 她不安地算着时间,今晚要,硕士毕业倒不影响,只是结婚要尽快了。
……
“今晚?”他像回神了一个世纪那么久,“可以,就今晚。”


☆、第二十七章 繁花今相续(3)

毫无征兆,两人都静了。
这会儿太阳出来,一格格的玻璃收纳日光进来,昭昭在光里坐得热,动动腿,瞥见沈策瞧着自己,掺杂了熟悉的东西,是过往打趣她之后的惯有表情。
她觉出不对,盯着他瞅。莫非又被骗了?
他的薄唇微抿着,是要笑不笑的样子,后头忍不住,将头别到一旁去。随即咳嗽了声:“给你换豆子试试。”径自拿起两个空杯子,背对着她,笑着走了。
她醒悟:“沈策!”
他笑出声,推门而去。
他再回来,昭昭不见了人影。
沈策估摸着,今天气得狠,要个把小时肯和他说话,将白瓷杯端到二楼卧室门外,搁在深棕色的地板上,敲门说:“我错了,给你认错。”
没回音。
“咖啡在门外。”
依旧不给回音。
到五点,花园洋房送初一的饭过来,食材齐备,只等下锅。来的是一对年迈的老夫妻,是长房的管家,最早曾祖父身边人的后代,更像家人。老夫妻穿着旧式的大衣,婆婆脱了外衣,长袖旗袍的身影在厨房饭厅忙着,低声问沈策,妹妹呢,不见人。
“在和我生气。”他坦然指楼上。
不过气归气,昭昭懂礼貌,他打电话过去说洋房的管家老夫妻在,她不点头,人家不敢炒菜烧饭。她没多会儿,现身客厅,两手插在上衣口袋里,和老夫妻轻声招呼。
怎么闹矛盾都好,长辈小辈在不能吵架,会伤长辈的心,带坏小辈的性格脾气。
沈策想和她说话,她往沙发上一窝,看电视。
他即刻明白,气没消全,要多等等。
这一等,等到晚饭上菜。新年菜都会讨好意头,婆婆端一陶瓷盆的海参、鲍鱼、猪肘、鱿鱼、卤蛋等等的大杂烩上来,就说一句“盆满钵满”,发菜生蚝端来说“发财好事”,猪脚来说“家肥屋润”,昭昭被吸引了。婆婆端上烧鸭,沉默寡言的老管家难得开口,说,这鸭音同“甲”,过去沈策还在念书时,年年必上的菜,三甲登科。
等下一道菜,咕咾肉,恰好婆婆被烧好的汤打断,掉头回去,没给这道菜加彩头。
他特意为她夹了一块咕咾肉:“猜这是什么?”
昭昭低头吃,不吭声。
没多会儿,一块黏黏甜甜的咕咾肉再被丢进碗里,他给她夹了第二块:“多吃一块,这个意头好。”
说完,他进厨房,换了婆婆出来吃饭,说是最后一锅团团圆圆,他要亲自来。
昭昭趁他不在,悄声问询面前的菜。
“过年吃甜的,甜甜蜜蜜。”婆婆笑说。
昭昭用筷子轻戳戳空碗,看磨砂玻璃上沈策的黑影,夹了一块菠萝,慢慢抿着。
婆婆和管家轻声聊着,说沈策从小不进厨房的人,今天难得,估计在学怎么做哥哥。她想到那道酒香豆苗,心软了再软,吃了第三块咕咾肉。
临走前,婆婆惦记着沈策花房的水仙花,从随身带的皮包里掏出来一叠细窄的红纸,埋怨自己说只记得做饭,忘记给花套上红纸了。沈策接过去,让他们先走,这些自己和妹妹当消遣,没几分钟就能做完。
她还在吃他煮的汤圆,勺子在酒酿的汤里,和一粒粒米兜着圈子。
“想和我说话?”他问,“但想想不行,要等我先开口?”
“懒得理你,”她终于和他讲了下午以来第一句话,“天天开我玩笑。”
他在耳边问:“要相处一辈子,总说顺心的情话,腻不腻?”
“不腻。”
他点头,表示知道了:“沈衍在哄老婆方面有一套,日后和他取取经。”
她瞥他,分明你更会哄人。
两人回到天台花房,沈策把婆婆留下的红纸条,一个个系在水仙花上,纸条长,打个结,垂在叶上。“绑这个也有说法?”她从他手心抽出一条,学他绑。
“没说法。她认为水仙颜色太素,不适合过年,年年在洋房如此绑。”
她点点头,趴到沙发另一端,去看盛着水仙的釉里红云龙纹盘,釉面稀薄,色泽偏青白色。盛着水和鹅卵石,盘底的图案反而隐没了。
“看个瓷盘,也这么入神?”他俯身过来。
她用手指拨着鹅卵石。
“昙花开了,不看看?”
开了?花匠是说这两天会开,她还惦记着,等着看。
可万一又是谎话呢,她决定先不回头。
“再不看要谢了。”他笑。
“……没那么快,花匠说要一两个小时呢。”
他故意骗她,引她回头:“这次品种不同。”
她挨不住,将头转回来,眼瞥见一角的绿托着绽放的白。
真开了。花房有上百种花,比昙花美得也有,吸引人就吸引在花期短,夜间开。
“第一次见昙花?”沈策问。
“嗯,你看过?”她问,“在你妈妈的花房?”
“在江南。”
她笑起来:“普陀吗?那么小的事还记得?”
“江西九江。”
“那里也算江南?”她以为只是江浙。
他点头。
江南在过去范围广,是长江以南的中下游地区,当然包括江西九江。
“九江过去叫柴桑,”他说,“比现在的柴桑区大。江南襟要,军事重镇。”
他又说:“给你写的参考,战国人那句,陶渊明也引用过,在他的五柳先生里。”
她点头。怎么忽然转到陶渊明身上。
“陶渊明就是柴桑人,作品里多少能见到一些故乡柴桑的影子。”
是这样?桃花源记,那古时应该好美。
“接着说。”她听出了滋味。
“说什么?”
“什么都好,喜欢听你说。”她自幼生长在异国文化里,十几岁正式回沈家,所以接触的晚,但很喜欢,翻阅了许多书籍,但不如他说的系统化。
“什么都好?”沈策沉吟,似在想什么。
他随即说:“想摸透人性,学为人道理,把先秦两汉的书吃透,就足够个人一生所用。就像我先前对你说,许多观点古有记载,后世都在沿用而已。”
“嗯。”
“随便举个例子。春秋孔子最早说‘求仁而得仁’。到战国,这个说不戚戚于贫贱的人,承孔子言论,也说过‘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到今天,我们还在用求仁得仁,不过是先秦早有的观点。”
“嗯。”
“陶渊明引用战国的话,也是如此。”
“嗯。”
“再举个例子。”他突然停了一停。
昭昭听得入神。
“明代《金瓶梅》有一回叫蕙莲儿偷期蒙爱,有句‘解带色已战,触手心愈忙。那识罗裙内,销魂别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