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就好过了?这两年嫂子来一趟,屋里就得碎东西。都说下人们势利,人家大房院娘家来人,满院子上下跟着有赏钱,你可好,来一趟丫鬟就得背黑锅。她们当面不敢说,私底下还不知传什么呢,但凡嫂子能劝着二哥立起来,我何苦受着腌臜气。”文氏越说越伤心,又思及在老夫人面前的不受待见,眼泪就不受控制地往下淌。
“姑奶奶怎么哭上了?”嫂子“唬”了一跳,忙把茶盅从怀里拿出来,“不拿就不拿,姑奶奶这是怎么了,在哪里受了气?你要是不说嫂子怎么给你出气儿?”
文氏起先不想说,可架不住娘家嫂子殷勤询问,又实在憋得慌,便将适才之事说了遍。
嫂子不敢非议老夫人,只把明氏骂了个狗血喷头,“我就知道她没安好心,怕你们二房得势压过他们去,所以才这样说。那是皇家,别人都削尖了脑袋往里钻只愁没有门路,现在好事上了门,傻子才会往外推。要我说,姑母也是老糊涂了,把晚丫头的亲事交给她。咱们晚丫头要模样有模样,要性情有性情,这两年出息得越发端庄大气,怎么会寻摸这半年还没找到合适的人家?要说你这位妯娌没在里头捣鬼我可是不信的。”
文氏慢慢收了泪,嫂子吩咐丫鬟端来温水,亲自伺候她净了脸,又将丫鬟打发下去,继续道:“依我看,晚丫头是真正有福的,她说话晚,走路晚,什么都应了个晚字,可偏偏生日早,大年初一头一天。那年腊月里就二十九天,要是有个大年三十,晚丫头这生日也就是晚的了,谁知命里注定合该是正月初一生,满天下的人谁不在初一放鞭放炮庆贺?”
文氏越听越觉得有道理,可不是呗,晚丫头什么都晚,这亲事也是火上眉毛了,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怎么四皇子就上面求亲了呢?
可不就是命里该着的?
文氏激动的心血澎湃,恨不得立时看到楚晚穿着王妃的衣饰,转念想到老夫人犹疑不决的态度,情绪慢慢冷下来,“这事我说了可不算,姑母说了,得国公爷跟爷们们拿主意。”
嫂子眼珠子转两圈,压低声音,伸手指了指大房院的方向,“那院子的那个,府里不是也不同意,架不住人家寻死觅活地闹腾,到底遂了心愿。我寻思着,这事儿还得晚丫头表个态,她那边能做初一,咱们就能作十五,就是国公爷也不能偏心眼,既答应了那边,就不得不答应晚丫头。”
对呀,上次楚暖因为定亲,虽然惹得国公爷老大不高兴到现在仍然禁着足,但她仍是囫囵个儿没少胳膊没少腿儿的。
为了晚丫头的终身大事,得让她闹上一闹。
嫂子见文氏听了自己的建议,面上显出几分自得,忽地又冒出个想法,凑到文氏耳边道:“我觉着吧,这样的好亲事,你那妯娌肯定舍不得推出门去,没准是想撺弄着姑母要说给那个六丫头。转过年六丫头也十三了吧,已经到了说亲的年纪,要是真让她给截了胡,从此六丫头有人给撑腰不说,你妯娌肯定也跟着捞好处,有个现成的王爷撑腰,她那俩儿子净等着升迁就行。”
“不会,明若兰做不出那种事情。”文氏断然否认,“她能把亲事给拒了,但绝不可能把晚丫头的亲事换到晴丫头身上。”
嫂子又道:“不能就好,我过来的时候刚好看到六丫头,真是好相貌,要是不当心给四皇子见到,未免生出枝节来…你先前答应过把她说给壮哥儿,如今壮哥儿都十七了,前几天还念叨着你们六丫头,说要早点成亲。”
“晚丫头的事情还没定,现在哪有工夫说晴丫头?”文氏有些心虚,前两年她确实有把握将楚晴嫁给自己的侄子,可这两年楚晴不但得了老夫人欢心,还让国公爷对她青眼有加。
嫂子看出文氏的犹豫顿时急了,“我的姑奶奶,这事儿千万得做成了,壮哥儿现在脾气可是越来越大了,前儿一言不合把随身小厮的腿打断了,没用板子就是一脚一脚地踢,那眼里的疯劲儿我看着心都凉。这要是不遂了他的心意,哪天他还不把我给打死?”
文氏“唰”地白了脸,她记得清楚自己的长兄就是因为疯病把亲娘给掐死的。早先她就疑心文壮暴戾是带了疯根儿,现今更不怀疑。
文家这是又出了个武疯子!
要真是这样,她要是敢把楚晴许给文壮,楚家上下决不会轻饶了自己。
文氏不禁打了个哆嗦,这事儿还真是麻烦,唉,还是先把晚丫头的亲事定下来再说…
第87章
楚晴窝在倚水阁东次间的大炕上,一边看着账本一边打算盘核对着数目字。
徐嬷嬷真是经商的一把好手,因见点心铺子大都是买了带回家,极少有人在铺子里吃,便将铺子另一面隔出一块,单设了卖甜水的台面。
夏天卖冰水和冰沙,冬天就卖热乎乎的奶茶,羊奶混着茶水煮,里面还加了各色糯米丸子。
真不知这样古怪的茶怎会有人愿意喝?
楚晴叹息着,拨出最后一个数字,算盘上显示的是四百六十六两零二百一十六文。
这才不到一年的工夫,徐嬷嬷可是信誓旦旦地保证了,明年的利润会翻个番儿。
楚晴笑着将二百两的银票锁到匣子里,这是一半的利,另外一半徐嬷嬷收着作为本钱,准备趁着腊月空闲再捉摸点别的物品来。
这笔钱楚晴想攒着等添置一处宅院给徐嬷嬷住,现下她跟赵睿虽然另外赁了处稍宽敞的住所,但毕竟不是自己的屋子,没法按着自己的心意布置。
关于赵睿的事情,徐嬷嬷也跟楚晴商量过,她会尽量劝他打消报仇的念头,现在安国公府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就是以前府邸也不少护院,几位主子进出都有护院跟着。别说赵睿只是一介平民,就算有一官半职此时上门寻仇也不啻于以卵击石。
不但不能伤了对方还累得自己送命,傻子才会这样做。
如果实在家仇难消,就等强大到能护住自己了再寻仇不迟。
楚晴深以为是,她虽与外祖家并没有什么感情,可赵睿却是她亲眼看见过的,粗眉大眼相貌很周正的人,她可不想他就这么白白送死。
正思量着,外间传来暮夏欢快的招呼声,“二姑娘来了,姑娘在里屋呢。”
紧接着门帘被撩起,暮夏探进头,“二姑娘来了。”
“快请进来,”楚晴扬声道,顺手合上账本,正要下炕穿鞋,就见一道红影夹带了寒意冲进了屋里。
抬头看,正是楚晚,可她既没披斗篷又没带手炉,只穿了件缀着白色兔毛的水红色短袄,脸色冻得青紫,不停地打着寒颤。
楚晴见状,忙将楚晚让到炕上,用毯子搭在她腿上,不迭声地吩咐暮夏,“快倒茶来,要滚烫的,让春笑煮姜汤,多放姜。”
刚说完,外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接着是喜鹊的声音,“二姑娘可在里面?”
问秋答道:“在,刚到。”
“那就好,”喜鹊似是舒了口气,“我家姑娘太性急,就穿件衣裳的工夫都等不得,好在是往这边来了,要是在园子里耽搁久了染了风寒,少不得又是一场麻烦。”
这是贴身大丫鬟说出来的话?
不先进来问候主子请求恕罪,倒是把主子地排喧一通。
楚晴暗暗皱眉,正要开口,就听问秋道,“我家姑娘已吩咐煮了姜汤,里面有暮夏等人伺候着,姐姐难得来一趟,过来帮我选个花样子,打算绣几条帕子姑娘过年时候用。”似是将喜鹊拉走了。
楚暖倚在靠枕上,气道:“这个刁滑的奴才,不过是我出来得急,她先穿了厚袄子才跟出来,怕我发落她才说出这些话。”
楚晴始终记得之前楚晚在沐恩伯府落水那次,喜鹊怕裙子脱落,见楚晚躺在地上也不去扶。这样把自己看得比主子重要的丫头还真是不敢用,说不定哪天就会因一己之利出卖了主子。
可眼下不是追究这事的时机,喜鹊自有楚晚回到盈翠阁去发落。
恰暮夏端了茶进来,楚晴亲自捧给楚晚,见她轻啜几口,脸色泛出红润来,才笑道:“你这般着急地过来干什么?不会是知道我得了两坛好酒过来抢我的吧?”
今儿一早沐恩伯府送腊八粥的同时还带了几坛酒过来,是周琳去年酿的梅花酒。
“周琳送的酒我也得了,抢你的干什么?”楚晚勉强笑笑,默了好半天才道:“今天官媒上门来提亲,我娘怕老夫人不同意,逼着我学楚暖寻死呢。”
“是哪家人家?”楚晴上午去汲古阁取了几本书回来,然后徐嬷嬷进来送账本,两人又说了会儿体己话,还没听说这事儿。
楚晚低声道:“四皇子。”
“四皇子?”楚晴惊呼一声,“这么好的亲事,祖母怎可能不应?”话刚出口,随即反应过来,“这个时候提亲,而且找的是官媒…”
“大伯娘也有这个顾虑,说或许有什么企图,可我娘非说大伯娘存着私心,怕祖母被大伯娘说动了,拒了这桩亲事,就让我去祖母那里闹腾。”楚晚气得脸色涨红,“咱们从小就读女戒女则,我又不是楚暖,怎能做这种事情?我不答应,我娘就骂我没心没肺,一气之下就跑出来了。”
楚晴思量片刻道:“不管从女戒还是纲常来说,咱们原本就不该干涉长辈议亲,而且,说句实话,我觉得四皇子提亲肯定大半是奔着咱们府来的,二姐姐要是闹腾了惹得祖父祖母生厌,甚至与全家人反目,就算亲事成了四皇子也不见得会重视二姐姐。倒不如就听祖母的…家里长辈固然为府里考虑得多,但也不会任由咱们过得不如意。退一万步,有国公府在后头撑腰,日子也不可能难过到哪里去。”
楚晚细细琢磨会儿,点头道:“还是你看得清楚,今儿我舅母来了,我娘肯定又是受了我舅母的挑唆。口口声声为了我好,她哪里明白怎样才是好呢。”
说话间,暮夏端了姜汤进来。
楚晚酽酽地喝了一大碗,觉得浑身热乎乎得舒坦了许多,又和楚晴商量起过年的穿戴来。过年的衣裳都做好了,每位姑娘四身,留着出门做客的时候换着穿。
楚晴便把自己的四身展开摊在炕上,说那件衣裳配什么裙子,戴什么首饰,梳什么头发,直到天快擦黑,楚晚才告辞。
临行前,楚晴又嘱咐她,“回去再喝碗姜汤,夜里要是不舒服尽管吩咐人去请府医,临到年根了,生病不吉利。”
“知道了,”楚晚笑着答应,“啰里啰唆的,都快成小老太太了。”
因天冷,各房早就不到宁安院用饭了,都在自己院子里吃。六月早早过来说楚澍在外院吃,让楚晴别往四房院跑了。
楚晴一个人吃,晚饭便用得简单,只一素一荤,清炒山药和红烧牛肉,外加一小碗紫菜蛋花汤,和两只奶香卷酥。
吃过饭,让暮夏跟问秋陪着沿着倚水阁四周走动两圈算是消了食,才又窝在暖洋洋的大炕上。
问秋把蜡烛挑得亮亮的,楚晴就着烛光翻弄从汲古阁带回来的书。
手一抖,也不知从哪本里头飘出一张寸许长的字条来,飘飘悠悠的正落在问秋脚边。
问秋俯身捡起来递给楚晴,上面胡乱写着一个“太”字。
楚晴心头一跳,想起很久之前在书册里也见到过类似的字条,写得是“當”和“心”字,再加上这个,岂不就是“当心太子”?
楚晴呆了呆,脑子里不期然地出现周成瑾赔着小心跟自己说话的样子,“我并非有意唐突…我是想提醒你的,但这话实在不好出口…我知道我名声不好,可我会对你好…”
记忆里,除去在四海酒楼那次,他在井口幸灾乐祸地看着自己,又威胁说要告诉孙月庭,其余两次他行事无状都是有太子在场。第一次是御花园,太子要一起观灯,他突然上来扼住自己的腕,而另一次是在潭拓寺,自己是要跟着太子去取酿酒的方子,他抓一把沙土弄脏了自己的衣衫。
或许他真的是好意,但他名声不好也是真的,能躲在内室偷窥女子的人,会是什么好人?
楚晴毫不犹豫地把字条凑近蜡烛,烧了个干净。
***
文氏因楚晚不肯配合她哭闹而沮丧不已,没想到事隔几天,官媒再度上门时,明氏却松了口。
官媒乐呵呵地给明氏道喜,“不瞒夫人,这还是我头一次说成这么尊贵的亲事,四殿下我见过,长得真是如珠如玉一表人才,也只能府上的姑娘才配得上。这会定了亲,等成亲时妥妥的就是个王妃,真是双喜临门。”
明氏客气地敷衍几句将人送了出去。
腊月十八那天,顺德皇帝颁旨认可了这桩亲事,司礼监的太监到国公府当众宣读了圣旨。
文氏大喜过望,嘴一直咧到了耳朵根子。
楚晟得知消息颇为不安,特地去找楚景。
楚景认真地替他解惑,“如今政局基本大定,再无其他皇子能与二皇子相争,祖父说就连沐恩伯见到二皇子也极为恭敬,想必大长公主也是这个意思。上次因三妹妹已经得罪了二皇子,要是这次再拒绝,恐怕会真的得罪谢贵妃,而且下头五妹妹的亲事也耽误不得。”
楚晟还记着周成瑾的话,迟疑道:“听说三皇子为人阴险非明君之相,可底下不还有五皇子吗?五皇子为人仗义,行事沉稳,未必没有胜算。”
楚景欣慰地拍拍楚晟肩头,“就因为五皇子和善,所以更应该答应四皇子。有道是宁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如果五皇子坐上宝座,咱们府不会更进一步,却绝对无性命之虞,可要是不答应四皇子,他日二皇子登基,四皇子定然会出手报复…安国公谢家向来睚眦必报,非良善之辈。”
原来还有这层顾虑在里面!
楚晟了然,不禁为楚晚感到几分难过。国公爷跟叔伯考虑得如此周全,却单单没想过四皇子是否真心求娶,他们两人性情脾气是否相合。
纵然她是楚家最娇惯的姑娘,可面对家族的利益,仍是要屈居次位。
楚晚的事情解决了,接下来就该轮到楚晴了。
楚晟蓦地想到上个月跟魏明俊到护国寺游玩,偶遇五皇子跟六皇子。
五皇子提起白水街上的点心铺子,温和地笑道:“…火得不得了,用羊奶混着茶水煮,别有一番滋味,没想到府上六姑娘真是兰心蕙质,能想出这个法子来。”
楚晟根本不知道楚晴在外头有家铺子,支吾道:“兴许殿下弄错了,六妹妹极少出门。”
五皇子但笑不语。
楚晟一下子就明白,但凡店铺在官府里都有备案,任凭谁会弄错,皇子们却是不会。
六皇子却兴高采烈地问:“六姑娘的铺子是什么名号,早知道她开铺子,我怎么也得去捧捧场。”
就连魏明俊也支着耳朵听,“白水街,离四海酒楼不远,那附近有两家点心铺子,哦,就是叫食缘的那家?看在阿晟的面子上,是该捧个人场。”
楚晟实在搞不懂,六妹妹出门次数有限,怎地就被这两位皇子看在了眼里?
他可不希望楚晴嫁到皇家去,即便日后贵为皇后,可跟那么多人争一个男人,又有什么好?
以后受了委屈也没处说,难道国公爷会气势汹汹地跟王爷或者皇上算账?
还不如嫁个家世清白门户相当的人家,至少公婆碍于国公府的颜面不敢轻视她。
楚晟为楚晴着急,明氏心里也盘算着这事,惟恐再有人跟四皇子似的突然冒出来,求了楚晴去。
好容易等忙完了年,然后过完上元节,家里终于消停下来,明氏抽空去四房院找了楚澍…
第88章
吃过早饭,楚晴披上大红羽缎斗篷带着暮夏到了四房院。
杏娘已备着她来,先捧上一碗加了杏仁的羊奶,楚晴一口喝了个碗底朝天,笑盈盈地夸赞,“真好喝,杏娘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杏娘如同二八少女般羞涩一笑,指了指西次间,“老爷在写字。”
楚晴点点头,轻轻掀了门帘瞧见伫立在长案前的那道鸦青色的身影,唤道:“父亲。”
“进来吧,”楚澍头也不抬地应一声,提笔蘸墨继续龙飞凤舞地写字。
楚晴轻手轻脚地进来,看到父亲写的字,竟然是心经,不由便是一愣,却未多语。因见砚台里墨已不多,正要续上水研墨,却听父亲道:“不用了,写完这张就不写了。”
楚晴四下一瞧,见案头已摊了不少纸,显见父亲写了有一阵子,虽将已经干了的纸顺次整齐地摞在一处,用镇纸压了。
楚澍眼角扫过楚晴的举动,暗里一叹,极快地将剩下两个字写完,这才抬起头来,不觉眼前一亮。
楚晴穿件月白色绣芙蓉花的褙子,绯色挑线裙子,青丝乌黑如墨,浑身洋溢着春天的轻盈与灵动。
楚澍视线落在她发间那只珍珠花冠上,温声问道:“你很喜欢这只花冠?”
“嗯,”楚晴笑着回答,“因为好搭配衣裳,而且也好看。伯娘说我年岁小,戴金银显老气,带些珠子石头什么的还成。”伸出手腕来让楚澍瞧,“这只手串也是伯娘给的。”
是米分红色碧玺石打磨成的珠子串成的,珠子个个有桂圆那么大,衬着她白净的手腕更显细嫩。
配着袖口的芙蓉花样非常漂亮。
果然明氏比自己更了解楚晴,也更用心。
楚澍默一默,扬声招呼杏娘,“沏壶明前龙井,别太酽。”
杏娘很快端了茶壶来,楚澍亲自替楚晴倒满一盅,将长案收拾了,示意她在案前坐下,温和地说:“昨天你伯娘来,谈起晚丫头的亲事,又说起你,你年纪也不小了,可曾想过以后想过什么样的日子?”
楚晴完全没有心里准备,脸一红,低着头小声道:“我听父亲与伯娘的。”
“可我想知道你是怎样打算的?”楚澍叹口气,伸手替她正了正花冠,“嫁人是一辈子的事儿,我是过来人…有些事可以勉强,可感情不行,喜欢就是喜欢,勉强不来。这些年我慢待了你,是我的错。你成亲的事,我想听听你的想法,总得让你嫁得顺心如意。”
楚晴慢慢抬起头,对上父亲慈爱的目光,不觉一怔,之前压抑着的委屈喷涌而至,泪水很快溢满了眼眶。她低下头,强压下几乎夺眶而出的泪,稍微平静了片刻,轻声道:“我没想太多,就是希望以后衣食不愁,那个人能对我好。”
就像沈在野对沈琴那般捧在手心里,无微不至的好。
“我知道了,”楚澍心里泛起一股酸涩,明氏又没说错,楚晴就是被漠视久了,要求才这么简单。
国公府的姑娘啊,什么时候缺过吃穿了,她还这样特特地说出来。
楚澍放柔了声音问道:“你伯娘提到她娘家的侄子明怀远,你以前见过他几次,觉得如何?”
明怀远吗?
楚晴眼前顿时浮现出那张清贵优雅得仿佛高山遗雪般的面孔,还有那袭总是纤尘不染的白衣。
这样的男子是该高高地供起来,远远地看着吧?
可要是能有这样一位夫君也是极好的,起码看着赏心悦目,而且会有许多新颖别致的首饰。
楚澍见楚晴犹豫,又道:“明家是苏州有名的富商,肯定衣食不愁,而且你伯娘说他们家里男子年过四十无子才可以纳妾,抛开出身商户这点来说,我觉得还不错,你呢?”
确实很不错,无论从人品还是性情上,明怀远都是无可挑剔的。
即便明家是商户,可明怀远已是庶吉士,等过了五月三年期满,就能外放到地方做官。
楚晴实在找不出拒绝的理由,从心里也不想拒绝,低了头小声道:“我听父亲的。”
意思就是答应了。
楚澍脸上浮起个清浅的笑容,“回头我再跟你伯娘商量,等回过老夫人,就让明家请了媒人上门,先把亲事定下来,明怀远也好安心上任,成亲倒不急,总得等你年满十六才行。”
这样的话,楚晴怎好插嘴,就只默默地听着,脸上的红晕却是始终未散,看上去让人又怜又爱。
楚澍不禁抬手轻轻拂了下她的发髻,声音依然温和慈爱,“你母亲的嫁妆都是你管着,抽空整理出来写好单子…我散漫惯了,不曾积攒下多少银钱,倒是手里不少字画,也有几方名贵的砚台和印石,这几天我收拾一下都给你做嫁妆。”
“父亲,”楚晴惊愕地抬头,以前她与父亲接触不多,可这几个月朝夕相处,自是知道父亲最看重他收藏的那些宝贝,时不时拿出来品鉴一番。
她怎么能夺父亲所爱?
遂道:“我不懂字画,要了也是白放着,还是留在父亲这里为好…父亲的心意,女儿明白。”说话时,她澄清如秋水般的明眸晕染着雾气,看起来迷迷蒙蒙的,带了几分湿意。
只几张字画就感动成这样?
楚澍越发觉得愧对楚晴,这般乖巧懂事的女儿,他一扔就是好几年,可楚晴丝毫没记恨他,三天两头给他缝制新衣,又时不时地亲手做他爱吃的菜品。
就像赵氏,新婚不久,他就整日外出,短则三五日,长则月余。每次回家,赵氏总是嘘寒问暖,忙着张罗他的衣衫饭食。
那个时候他心里存着气,对赵氏从来不假以颜色,现在想起来,当初的自己要多傻有多傻。
想到此,楚澍脱口问道:“阿晴,你可曾怨恨父亲?”
楚晴愣了片刻,说没怨过是假的,年幼时被楚晚欺负,被祖母漠视,她没少在心里非议父亲,但这几个月朝夕相处,她清楚地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疼爱。
一时,过去的那些恨尽都淡漠,只留眼下的情分,楚晴缓慢却坚定地摇头,“不恨,”随即又绽开了笑容,嬉笑着解释,“小的时候不懂事怨过,现在不怨。而且父亲对我这般好,多年的珍藏都舍得。”
楚澍满心酸涩不已,很认真地说:“你是我唯一的女儿,不给你给谁呢?”思量片刻又道,“前阵子你祖母要我续弦,我给拒了,不打算再娶。但四房需要人承继,我考虑了许久,想把晟哥儿过继过来,你意下如何?”
“祖父跟二伯父会同意吗?”
楚澍笑着回答,“你三伯父只一个儿子,能过继的要么是昊哥儿要么是晟哥儿,你二伯母一直容不下晟哥儿,倒是过继他最合适。你要是觉得可以,父亲便对你祖父说。”
楚晴正色道:“四哥哥对我一直非常好,我求之不得。要是真能过继过来,四哥哥就是父亲的儿子,父亲把那些字画留给四哥哥吧?”
楚澍笑道:“女儿家才需要银钱傍身,男儿当顶天立地靠自己挣得一份家业。”
楚晴仰望着丰神俊朗笑容和煦的父亲,蓦地就想起沈在野凝视沈琴时候的眼神,那般地慈爱与宠溺,一时脱口唤道:“爹爹。”话出口,泪水就涌了出来。
楚澍柔声回答:“爹爹在呢。”
楚晴终于忍不住,扑进楚澍怀里,又唤一声,“爹爹”,呜呜咽咽地哭起来。
楚澍不言语,只搂了她,抬手轻轻地一下一下地拍着她的背,直到楚晴哭够了,才扬声唤杏娘端水进来伺候楚晴洗漱。
回到倚水阁时,楚晴的脸颊仍有些红肿,问秋素来仔细,吩咐春笑煮了热鸡蛋,一边给楚晴敷脸一边道:“二姑娘适才来过,问姑娘给五姑娘添妆时要添什么?”
楚暖是二月十六的婚期,现在已经正月二十八了,可不该打算起来了?
楚晴想了想,将妆盒拿过来拨拉片刻,找出以前老夫人赏的一支赤金莲花般簪头的簪子,“这个可以吧?”
式样虽不时兴了,但分量绝对足足的。
问秋笑道:“那我让冬欢拿去给二姑娘瞧一下。”
不多时,冬欢将金簪又拿回来,笑道:“二姑娘看了,也找出来一根差不多的簪子。”
没过几天,楚澍告诉楚晴,老夫人已经答应她与明怀远的亲事了。
其实,国公爷是舍不得的,觉得楚晴应该能嫁得更好一些,但楚家已经出了楚晚这个妥妥的王妃,总不能再出一个王妃?那样楚家岂不就成两边倒的墙头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