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这插科打诨的当口,苏南赶紧走上前去跟他们汇合。
程宛和谷信鸿夫妇先上了车,陈知遇和苏南殿后。
刚要走,身后有人声喊了一声“陈教授”。
陈知遇回头看一眼,让司机先走,立在原地等那人过来。
是个西装革履的男人,身材有点胖,怕热,拿着纸巾一直擦着额头上的汗,到陈知遇跟前了,准备伸出手,犹豫了一下,还是作罢,笑说:“能在这儿遇上您,真是赶巧了。”
“黄老板好久不见。”
“您什么时候再去西安,我做东给您洗尘——最近刚得一批好石头,好多人问我要,我都藏着没给,好东西就得给识货的人。”
陈知遇神色有点淡,语气仍是礼貌,“实不相瞒,最近没怎么费时间在这爱好上,黄老板要是给我倒是明珠暗投了。”
男人讪讪笑了一下。
陈知遇又说,“下半年要去西部地区讲座,要是途径西安,免不了还得叨扰黄老板。”
男人满脸堆笑:“求之不得求之不得!”
等寒暄完毕,陈知遇又拦了一辆车。
喝了酒,有点热。车上,陈知遇把衬衫领口解松一些。
看一眼苏南,有点舍不得现在就把她送走。
“吃饱了吗?”
苏南点头。
“一碗豆花饭,还吃得下吗?”
苏南愣了一下。
陈知遇手指碰一碰她脸,“顺路,带你去尝尝。”他向司机报了个地名。
小小一个店,店门口挂着深蓝色的麻布布帘,推门进去,一股干冽气息,混着冷气吹来。
择一个靠里的位置坐下,陈知遇点了两碗豆花饭,一杯豆花奶茶。
“以前有学生跟我推荐的,吃过两回,还行。有点儿小时候自家磨的那味道。”
苏南微讶,“您家里还会自己磨豆花?”
“我太奶奶小时候家里就是卖豆腐的,那时候还有个豆腐西施的称号。我太爷爷有回跟军队经过豆腐摊子,大家饿了,各买了一碗豆花。店里坐不下,都站着喝。军靴制服,制式武器,太奶奶没见过这阵仗,怕,但又好奇。一碗一碗递上豆花的时候,目光不知往哪儿看,飘了几下,就跟我太爷爷视线对上了。回去之后,我太爷爷立马备上东西前去提亲——他那时候在粤系,跟着陈济棠,算是个小军官。太奶奶父母丝毫没犹豫,直接就答应了。后来经历了很多事,你历史书上都读过。两人几次面临死别,又逢凶化吉。太爷爷九零年去世,太奶奶九八年去世,两人都是高寿。也算是举案齐眉一辈子。”
陈知遇笑一笑,“太奶奶在时,时不时会自己做点儿豆腐。她嫌现在水硬,做出来的豆腐不好吃。”
说话间,东西已经端上来了。
陈知遇揭了盖子,往苏南面前的米饭碗里舀了一勺豆花,又舀了一勺店主自制的辣酱,“一起吃,尝尝。”
苏南往嘴里送了一口,三种滋味儿融在一起,格外新鲜,又格外丰富。她连连点头。
陈知遇帮她把豆花奶茶也打开了,递到手边,“这个冬天喝更好,热的,也不太甜。”
苏南已经分不出嘴说话了,冲陈知遇比了个大拇指。
陈知遇一笑,自己拿起勺子,舀了一勺原味的豆花。
“什么也不加,好吃吗?”
“你尝尝。”
苏南也照着来了一勺,豆花原本有一点点涩口的口感,一时蔓延开去,等适应了,反倒觉得滋味无穷。
“太奶奶说,豆花就得什么都不放才好吃。和人的一生一样,佐再多料,到最后也是浮华沥尽。”
苏南沉默品着这话。
“太爷爷临走前一阵,又特意让太奶奶磨了一回豆花。那时候太奶奶身体不好,是我们小辈的在她的指导之下折腾出来的,味道肯定比不上太奶奶自己做的。然而太爷爷喝得心满意足,拉着太奶奶手说,怎么喝了一碗豆花,一生就过去了?”
怎么才喝了一碗豆花,一生就过去了?
心里五味杂陈。
这故事真好,和这碗豆花一样。
惊鸿一眼容易,白首一生却难。
陈知遇顿了顿,转了话锋:“几个朋友在一块儿,有时候聊起兴了,难免不能面面俱到。”
苏南手一顿。
他在向她委婉道歉?
他看着她,一字一句说得慢,听着也像有了誓言的味道:
“还有很多事,以后都慢慢带你去。”
苏南不说话,喉咙发紧,猛点了一下头,又飞快往嘴里送了一勺豆花饭。
咀嚼得用力,委屈夹杂一点清甜的滋味,被自己咽了下去。
壁上澄黄的一盏小灯,映在碗里,晕开的月光一样。
第22章
无数风的心脏,在我们爱的沉默上方跳动。
——聂鲁达
·
陈知遇离开帝都回崇城,苏南这边还没辞职,不能跟他同路。
临近开学的时候,苏南去找贺锐打实习证明。贺锐挽留,公司随时能签三方,她闲了可以继续实习,不闲等毕业了再来报道也无妨。夸她做事扎实,耐得住性子。
苏南还是婉拒了。
虽然还没有具体方向,但她想往更高处走。
江鸣谦跟她一块儿回旦城。
他可能是已经知道了,那几天碰着苏南都有点不尴不尬的。苏南没做什么解释,仍然拿往常一样的态度对待他。
过了一个周,他好像自己调整过来了,恢复了原样,依然学姐长学姐短地叫她。
两人回旦城是坐高铁,四个多,将近五小时。
车上江鸣谦拿着psp,非要教她玩游戏。她手笨,走两步屏幕上的小人就掉下机关,死得次数多了,还让江鸣谦拿了一个奖杯。还是挺挫消积极性,她玩了一会儿就不肯玩了,说要睡一会儿,拉下薄外套的帽子,盖住了眼睛。
还是想陈知遇,明明才跟他分开了一周多。
想他要是在车上,两个人肯定可以不住嘴地聊上一路…也许会住嘴,她想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亲一亲他。
回了旦城,屁股还没坐稳,铺垫盖地的校招就开始了。
宿舍四人有一人准备出国,其他三人都开始投入浩浩荡荡的找工作大军。
苏南也不敢懈怠,宣讲会、线上笔试一轮一轮地准备起来。人心浮躁,听见宿舍里谁哭诉笔试没过,都有点儿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陈知遇那边,刚开学事务繁多,除了常规教学任务,还得挑选新一批的研究生,论文指导也提上日程。学校之外,还有些别的副业,或多或少得投入些时间,整两周了,竟然完全没能腾出半天的时间去旦城看看傻学生。
两人每天都通话,差不多十点半到十一点半小时。
她讲笔试题目和简历设计,他听,提建议。
腻歪的话说得少,仿佛两人还是以前的师生关系。
聊完校招,聊完工作,两个人也会聊点儿生活琐事。
秋来天气渐凉,晚上空调忘了关,早起重感冒。晚上打电话的时候,被陈知遇听出来,隔天就收到快递,感冒药、消炎药、止咳药一应俱全——江浙沪地区就这点儿好,快递抵达及时。
晚上打电话说起这事,笑说要不以后就去给马云或者刘强东打工了。
“你想去杭州?”
“杭州也挺好的,宿舍有个同学就是杭州人,说杭州宜居,就是房价贵。”
陈知遇笑一声,“择业眼光放长远点,别这么急功近利。”
“您不愁这个,买房全款都行,我们可是普通人。”
“我还能让你住大街上不成?”
苏南笑一笑,不置可否。
“你在哪儿打的电话?”
“阳台上。”别的地方都有人。
“今天旦城下雨,你感冒还没好,进屋去吧,别在外面淋雨。”
“淋不到的,阳台有顶呢。”
他听出来她话里的意思,笑了笑,那笑声荡过来,像是贴着耳朵,“下周六来旦城。”
苏南眼睛亮了,“能给我带崇城的鲜肉月饼吗?我听人提过,说是很好吃。”
“我还真不知道哪里有卖的,回头去给你找一找。”
她立马就精神起来,比喝了三袋三九感冒灵还管用。
周一,苏南去参加一家国内数一数二的互联网公司的面试。
群面,大家签到领号,被叫到的再上去对应房间。
苏南比预定时间早到了半小时,然而洲际酒店的会客大厅已经黑压压坐满了人,大家各自等候,少有人交谈,气氛凝重沉肃,只听见音响里不停传来叫号声。
以前没参加过这么大公司的面试,第一回来,这阵仗让苏南有点发憷,昨晚在宿舍里看的那些“面经”,好像一个字不留地从脑海里溜走了。
七点半,苏南拿上简历去楼上房间面试。同组共八个人,小组讨论商量做一款新的互联网产品。
苏南面对陌生人反不如在熟人面前拘谨,发言算是踊跃,也没什么错漏的地方。她自认表现算不得太好,但也算不上差。
回去等群面结果。晚上八点,宿舍另一个也去参加的学生,收到了二面的通知。
苏南听见她的欢呼声,去看自己手机,没有一点动静。
等到十点,确信自己是被刷掉了。
晚上照例给陈知遇打电话。
雨已经停了,公用的阳台上能看见对面三棵笔直古木间悬挂的一轮月亮,清辉泠泠。
“你感冒好些了吗?”
苏南“嗯”一声。
“喉咙不疼了就可以停药,平常多喝点儿蜂蜜水。”
又说“嗯”。
那边顿了顿,“怎么了?”
苏南勉强笑了笑,“在想怎么周六还没到。”
陈知遇笑一声,“想我了。”
“嗯。”
这一句低不可闻。
她手插在衣袋里,一边听着电话一边盯着脚下,鞋尖无意识地蹭着地面,“陈老师,您明天有课吗?”
“有,上午的三四节,而且还是在新校区,给大一的本科生上。”陈知遇叹一声,“当老师没意思。”
苏南笑了,“您不要消极逃避。”
“可能是因为你没在跟前。”
“敢情您在旦大的课是冲我上的?”
陈知遇笑说:“看你跟小萝卜头一样特认真记笔记,有成就感。现在小孩儿不行了,上课尽玩手机。”
“谁是小萝卜头了…”
陈知遇笑一声,“周六过来跟你上课。”
“你办公室都没有了,被副院长征用了。”
“不是非得在办公室,哪儿不能上?”
苏南哀叹,“您饶了我吧,不想听课了。”
话题绕着绕着,就越来越远了,直到电话结束的时候,苏南也没跟陈知遇提起群面惨败的事。
十一点半,爬上床。
宿舍已经关灯了,大家各自躺在床上玩手机。
苏南床靠窗户。睡不着,也不想刷手机,掀起窗帘的一角,看见树梢顶上的月亮,散着有点儿发青的光。
***
在教室里半数脑袋低垂玩手机的低沉气氛之中,陈知遇结束了三四节的课。他讲课真不无聊,前几年还因为开了新闻评析课,以犀利冷峻又幽默的讲课方式,评上了崇大的“四大名嘴”。然而总有学生宁愿去刷微博上那些转载了三四道的碎片信息,被动往脑袋里塞一堆不成体系的观点——连思想都称不上。
早年还为这事儿生过闷气,渐渐就看淡了。从此也沿用大部分老师的做法,一学期点三次名,做三次小作业,期末论文或者闭卷考核。爱听不听。
十二点,准时下课。
半路被管学生工作的老师叫去办公室,耽误了点儿时间,等出院大门的时候,是十二点半。
院办门口一排新栽的樟木,跟新校区一样年轻,就四五年的光景。
靠中间的一棵树下,立着一道人影。
白色中袖上衣,袖口开得大,显得手臂格外纤细。牛仔裤,收脚,九分的,露出光洁的脚踝,脚下是匡威的帆布鞋。身边,一个十八寸的黑色拉杆箱。
垂着头的,此刻忽然抬起来。
目光对上。
眼里碎了点儿阳光。
陈知遇一愣,很多情绪涌上来,也没细想,大步走向前,挟着阵风。
快到跟前,苏南抿嘴一笑,“陈老师。”
陈知遇站定,语气很平,“吃中饭了吗?”
“没呢,刚下高铁。”
“走吧。”牵过她立在一旁拉杆箱。
苏南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搜寻着,没找出一丁点儿惊喜的情绪。
心脏像是断线风筝,晃悠一阵,笔直往地下栽。
她垂下目光,跟在陈知遇身后。
树荫下,整齐停放着一排车。
陈知遇掏出钥匙按了两下,一把拉开后备箱,把拉杆箱放进去。
苏南踌躇着,上了副驾驶,呆愣坐着,有点没滋没味。
片刻,陈知遇锁上后备箱,绕去驾驶座。
拉门,摔门。
钥匙往中控台上一扔,抓住苏南胳膊,欺身往前,往座椅后背上猛地一按,低头就吻下。
苏南愣了下,片刻才反应过来。
舌头卷着她的,有点粗暴,弄得她有点疼,又有点喘不上气。
抓着她胳膊的那只手,滑上肩膀,紧紧捏着,停了片刻,往下。
隔着衣服,盖住她胸,用力一捏。
也疼。
但沉到底的心,一霎就又飞起来。
他以前没这样,再怎么亲她,手掌也只在背上腰上逡巡。
过了好一会儿,陈知遇脑袋才退开,但手臂仍然圈着她,很仔细地看,“从什么车站来的?”
“崇城南站。”
下了高铁,还要坐一小时地铁。
“怎么不提前跟我说声,我去接你。”
“您要上课呢。”
“我要是今天请假呢?你不就扑空了。”
苏南笑一笑,“再说吧。”
“蠢不蠢。”
“…其实是来崇城面试的。”
是个不算太有名的互联网公司,原本没打算来的,昨晚临时改的决定。
抬眼一看,陈知遇要笑不笑地看着她。
只得又说:“…想你了。”
陈知遇盯着她眼睛看了半刻,又要低头。
苏南赶紧一推他,“前面好像有个白头发老师盯着这儿看…”
陈知遇:“…”
“啊,是你们院长!”
陈知遇放开她,整整衣服,“…先吃饭。”
第23章
我爱你,我是个怪物,但我爱你。我卑鄙无耻,蛮横残忍,等等等等。但我爱你,我爱你!
——纳博科夫《洛丽塔》
·
陈知遇在新校区所在大学城还有个公寓。
郊区低价地,政府大手一挥批给三所高校建新校区,房地产商闻风而动,不过半年,商品房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学校与房地产商合作,校内老师得利,能以极低价格拿到房子。陈知遇不缺这个钱,也跟着入了一套,简单装修,备来新校区上课时用。
陈知遇下午还有课,在大学城内解决午餐之后,领着苏南去了自己公寓。
极安静一小区,苏南从进大门就开始紧张,怕在崇大老师扎堆的小区里碰见陈知遇熟人。
结果,怕什么来什么。
下了车,跟陈知遇一道走进一栋楼,刚刷开门,迎面出来一老师,男的,四十来岁,公务员标配似的一件黑夹克,戴眼镜,腋下夹着书。
“陈老师下课啦?”
陈知遇笑着一点头,“韩老师去上课?”
“去实验室,去指点几个学生折腾报告。”
男老师目光在苏南身上扫一眼。
苏南忙说:“老师好。”
男老师略一点头。
苏南又冲陈知遇露出个标准礼貌的笑容:“下课了还要麻烦陈老师帮忙借书,真是不好意思,那我就在这儿等您吗?”
陈知遇掠过一眼,“就这儿等吧。”
这位“韩老师”不疑有他,从两人身边绕过,推门出去了。
这救场,简直用上了半辈子智慧。苏南还没在心里夸完自己,抬头一看,陈知遇瞅着她似笑非笑。
“你怕什么?”
“…我无所谓,您还在这儿教书呢。”
“我都不操心这个,你倒是替我操心上了。”
苏南笑看着他,“您还这么淡定,我可是听说过,崇大新闻院院长治学严谨,您被院长叫去谈话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他要是找我喝茶,肯定也少不了你那一盅。”
“你已经不是我老师了!”
“一日为师…”
后面半句,细品不对,那不更成乱伦了?住了声,将她手臂一抓,进电梯。
陈知遇公寓是美简风格,东西不多,但足以应付日常所需。
下午的课两点开始,时间紧迫,眼看要迟到,大致指点了公寓里各处东西摆放位置,把钥匙搁在茶几上,嘱咐苏南:“要出去买东西,小区门口东走五百米有个超市。我下午四点下课,晚上带你去吃顿好的。”
一看手表,“我去上课了,门反锁上。”
苏南连连点头。
门关上过了不到两分钟,响起敲门声。
苏南赶紧奔过去,往猫眼里看一眼,拧开门把手。
“书桌上有本书,蓝色封面的,帮我拿过来。”
取来,递到手里。
陈知遇接过,另一只手忽掐住她腰,往门框上一抵,低头。
一吻浅尝辄止,他抬头,“…也忘了这个。”
一笑,风流云散。
脚步声远了。
苏南关上门,食指碰了碰嘴唇,傻笑。
下午时间充足,苏南在陈知遇生活的地方瞎晃荡。
柜子里四季衣服各备了两套,她取了几件扒拉下来看,都是emporioarmani的。牌子不了解,但知道不便宜,关键是很衬陈知遇。
有个书架,书不多,除了学术期刊和专业书籍,就是整排的漫画单行本了,然而都还带着塑封,一本也没拆。
角落里,放了张单人沙发,旁边一张小桌,一盏立灯,这地方,一看就适合看书。
再就是床了。
深灰色三件套,被子掀了一角。
立在床边,良心几经自我谴责,最终还是没克制住冲动——
扑上去。
打了个滚。
把犄角旮旯都看了个遍,苏南才想起自己正事没干。
翻出箱子里笔记本,开始准备明天面试的资料。
到三点半,犯困,一推笔记本,去陈知遇床上躺下。
被子和枕头,都有一股很干净的肥皂水的味道。
嗅了一下,脑子里浮出些乱七八糟的念头,驱逐出去了,合眼睡着。
闻到一缕烟味。
她缓缓睁眼,昏暗之中,窗边立着一道身影,一缕青烟自一星火光上方缓缓腾起,散入夜风。
身影顿一下,看她,“醒了?”
“陈老师…几点了。”
“七点。”
她惊讶,“我睡这么久。”
“我还想问你呢,睡这么久?我敲门都没听见。以为你出什么事,喊物业过来开门。结果,鼾声如雷。”
“您别冤枉我,我不打鼾的。”
陈知遇笑一声,“你专程赶我这儿来睡觉的?”
“昨晚失眠…到六点才睡着,睡了一小时不到,起来买了张火车票,直接过来了…”
难怪看她气色不好。
“想什么一晚上不睡?”
她坐起来,抱着膝盖,“不知道呢,瞎想。”
陈知遇把烟掐灭,开了灯,“既然醒了那就起来吧,去吃晚饭。”
苏南“嗯”一声,脚去找地板上拖鞋。
陈知遇瞥见书架上,自己那一排漫画被人贴了个条儿,紫色记号笔,加粗,“幼稚!”
陈知遇:“…”
苏南第二天要面试的地方在高兴科技园,与大学城反而近。原来打算去“城里”好好吃一顿,因为她的昏睡泡汤,陈知遇干脆调转方向,往邻市开。
四十五分钟,到一家农家菜馆。
四面围墙围出小院,门口挂着两盏红灯笼。一推开门,一股甜香扑鼻而来。
店老板先呈上拿毛巾裹着的,刚从蒸笼里拿出来的桐叶细米粑——甜香就是这散发出来的。
两人坐在小院的条凳上,吃了细米粑,喝了一盅大麦茶,老板才又从烟熏火燎的厨房里出来,“二位吃什么?”
“土灶鸡。”
老板得令,过去准备。
小院里荡着秋风,秋风里荡着炊烟。
两个人坐在条凳上,看月亮,看厨房里土灶里隐隐约约的炊火。
“苏南。”
“嗯?”
“我好像整整大你十岁。”
“不是好像,是确实…九年十个月吧,不占您便宜。”
陈知遇:“…”
苏南双手撑在两侧条凳上,双腿悬空,晃悠悠,歪头瞅着他笑,“怎么了?您觉得老啦?有危机感啦?”
“老板在宰鸡,看见了吗?”
苏南莫名其妙,“看见了…”
陈知遇似笑非笑,“他那刀看着趁手。”
“…”苏南低声下气,“我错了,您息怒。”
陈知遇将话扯回来,“十岁,不是白长的。”
认真看着她。
言下之意,遇到什么,都可以跟他商量,不要一人整夜不睡觉死熬。
苏南别开了目光,低头,看着自己前后晃荡的鞋尖,笑笑,“…睡觉前喝了室友带的咖啡,本来准备提神看点儿行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