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珊一愣,说道:“这么晚,还回去?钱姨,不能住下,明日再回不迟。”
钱老太拍了下赵珊的肩膀说道:“昨日就请了假,说好今晚回的。明日府里有事,还是回去的好。差事可不能丢了,快过年了。大家都忙,你也不用送,累了一天了,早点休息。”接过赵珊手里的灯笼,自己开了院门出去。
赵珊看着钱老太转进另一个巷子,才关门落闩。看看主屋的灯已经熄了,怕是都睡了。进厨房看了眼睡在稻草上的小黄,小黄机紧地反应过来,抬头黑溜溜的眼睛盯着赵珊。赵珊笑眯了眼,伸手怜惜的摸了摸小黄的头。
自言自语道:“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里的宝,任何能够降生在这世界的生物,都是有福气的。小黄,还是叫你阿福吧。有点福气的好,也幸运些。呵呵,好不好,虽然还是有点俗…但,好嘛?阿福,年要到了,福也应该早点到。对不对?”
小狗爬起来蹭了蹭赵珊,乖乖坐立着,歪着脑袋,一双无辜的眼睛好奇地盯着赵珊。惹得赵珊笑开了眼,抱起几捆稻草。端上油盏,招呼阿福跟上自己,小狗摇了摇尾巴,屁颠屁颠的跟着赵珊,进了东厢房。
赵珊将稻草捆铺压好,阿福爬上去趴好。赵珊回身洗漱好,也爬上炕。对着趴在稻草上,眼睛滴溜溜看着自己的阿福说了声:“晚安,今晚就先将就下。明日给你买药粉,洗个澡。再弄给你弄个窝,就好了。”捂嘴打了个哈气,起身熄了灯,毕竟是累了一天,翻身很快睡去。
底下的日子就过得快了,每日赵珊忙着去周记面馆上工,晚上回来就和绿雯赶制年货饰品。读书学写字也在秦暮锦的坚持下,每天抽出了半个时辰,毕竟学习也是件大事情。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有好处,赵珊也听了秦暮锦的安排。每日到了晚上学习那时辰,赵珊都会停下手里的活。拿上笔墨纸砚,老老实实跟着秦暮锦学习。
算是彻底拜服于秦少爷的才学,确实不是一般人可比。绿雯嘴里的夸赞不是假的,字写的好,虽然自己说不出哪好。但是讲的课至少自己明白,枯燥的四书被他讲得绘色生动,自己听来也粗浅易懂,不必花费太多力气在理解上。
这半月下来,很多似曾相识,实际却都认不得的字也都认识了。就是毛笔字写得还是很幼稚。但不得不说,教她的老师厉害。赵珊认字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最简单的那种,可以自己写写弄弄就好。不能一直目不识丁吧,不指望有啥大成就,至少下次周记老板让自己帮忙写个招牌,别再有问题就好。
秦暮锦本以为赵五娘只是因为受伤,暂时忘却了大部分事情。可是越教越纳闷,一个人怎么失忆可以把学的知识,这些东西都忘得干干净净,还连个渣都不剩。听钱管家说过,她早年也读过四五年私塾。可仔细试探了她好几次,并确定她确实是赵五娘本人,没错。
也就叹了气,暗叹大千世界确实无奇不有,赵五娘确实是把过去所有的一切,都忘得一干二净。不过她学的倒是勤恳,反应也还算敏捷。开始教她的目的只为了会读写的而已,所以教的也算顺手。可后来会给她讲授些书籍里基础的文段篇章,而自己也对读书到底有无作用,有了些许的看法。也想明白了一些过去想不透的道理,心情也就开朗了些。
秦暮锦现在会帮着绿雯画些花样,也学会了简单的刺绣针线手工活。帮着赵珊他们打打下手,打发无聊的日子。有时和绿雯两人独处时,也会笑闹,丑上绿雯几句。阿福这只小狗也得了家人的心,照顾的不错。那可爱劲算是出来了,赵珊出摊时,都一定会跟着。
许是改叫了阿福吧,倒成了小摊的招财吉祥物了。不少客人就是看到阿福那可爱讨喜的样子,才停下脚步光顾了生意。小阿福养的不错,黑溜溜的大眼睛,时而立起,时而耷拉的耳朵。加上讨喜的可爱表情,还会时不时立起身,举起前爪作个揖。要不然就是追着自己短短的尾巴,绕圈圈。安静时,就会乖乖趴在那。光瞅见它,就让人心生爱怜。
甚至还有人开口讨买它,只要听到这样的话。那阿福像是通了人性般,一动不动趴着。两眼盯着赵珊或者钱老太,嘴里呜呜的低鸣声抗议着。每到这时,钱老太就会笑骂道:“鬼机灵,谁家敢要你,都给大家宠坏了。”阿福就会爬起来,围着钱老太蹭呀,变着法子的撒娇,直到钱老太蹲下身子,安慰地摸摸它。
赵珊边上看了忍笑,阿福成了家里的开心果。就连不爱笑的秦暮锦都时不时被它逗得浅浅一笑,眼睛里都会闪过温和的柔光。呃…赵珊敲敲自己脑袋,想啥了?不要因为秦暮锦现在每日教自己读书认字,就忘了彼此之间的差距。
什么时候开始注意起这高贵大少爷了,他究竟不是你这倒夜香的匹配得上的。将来找个适合自己的就好,没事不做生意,瞎想啥?再次敲了敲脑袋,提醒自己。
钱老太照顾着摊位,看着回身添拿货物的赵珊傻站着一个劲敲脑袋,出言提醒道:“珊丫头,快些。还有余货不,客人等着了。”
赵善回头应了声好,不再多想。自己许是被流云的事情刺激到了,拿好货物回身招呼客人去。没想到秦暮锦剪的窗花卖得这么好,呵呵,回去一定告诉他们…
第一次亲密接触(含入V公告)
晚上,赵珊依照往常的习惯,吃完饭后帮着绿雯赶制年货。下了腊月后,天更冷了。绿雯为了节省少用些木炭,让赵珊每日就待在里屋这帮忙了。而且每晚少爷也要给她授课,省得大冷天还跑来跑去的麻烦。
所以赵五娘每日回来,吃完饭就进了里屋。还是坐在炕上,虽和秦暮锦他们隔了个矮桌,可刚开始确实还是不习惯。有点害怕,那可怕的霸王家规,自己可是一日不敢相忘。
夫郎的屋子不许随便进来,更别提与秦暮锦面对面坐在炕上。呃,虽然是为了学习,还有赶制年货啥的。赵珊看着面前摆的书,出了神。
今日复查之前学的《千字文》的学习掌握情况,秦暮锦先讲了一阵子。然后就停下来,向赵珊提了几个问题。低首等她回答,可半晌没听到赵珊的声音,抬首看向对坐的赵珊。
赵珊此时已是神游太虚境了,浑然不察。秦暮锦早就停下了讲授,现在正冷眼打量着她那发呆走神的样子。赵珊正想着过年买些啥吃得好了?还有别的些杂事…心里想得那个美呀,炸肉圆、鱼圆。包些各馅料的包子,嗯,肉包子,萝卜丝包子,青菜包子,豆沙包子,雪菜包子,香干素三鲜包子,马荠菜包子…再做些花卷,摊几个大饼。
笑眯了眼想起了自己去城里打工第一年回来时,妈妈准备的年夜饭。嗯,有猪皮膘,水饺,蛋饺,大馄饨,皮蛋,卤肉,灌香肠,还有好吃的藕夹子…想到这,赵珊吸了吸口水,呃…今年自己也这么弄,嗯,最近赚的钱还是够的,先好好过一个丰盛年再说。毕竟这是自己重生后,过得第一个新年。一定要好好过,嗯,就这么决定了。
赵珊这边想的兴奋了,老早就忘了现在还是学习的时间。忘记了对面坐的是她敬畏的秦大少爷,自顾自埋首,左手托着腮,右手抓起毛笔在纸上就开始写写画画,列起来菜单。
秦暮锦由冷眼打量到怒瞪,…最后到无力瞥了几眼,放下手里的戒尺。因为赵珊好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忘了身处何地了。低首看到赵珊歪歪扭扭写的字,一愣,原来是想年夜饭了。
呵呵,嘴角苦笑了下。安静的坐在对面,无声的看着赵珊时而唧唧咕咕自言几句,时而停下笔,拍拍脑袋,就是没注意秦暮锦也在看她列菜单。
绿雯在厨房做好夜宵,泡好茶放在张矮桌上,打算端进来一起用。可刚进屋,就看到秦暮锦打手势,也就没有作声。将矮桌放在炕沿边,凑近看了眼。唉,家主这家伙,学习的时候,居然都能想到吃的菜单。真是个吃货,笨蛋。
少爷居然也不出声责备她,真是的。算了,自己去厨房吃一口,还要给少爷把晚上的药给熬好了。
起身瞥了眼还在写写画画的赵珊,拿起药包出了屋。秦暮锦继续看着,累了就托着腮,歪脑继续打量。这女人真有意思,连阿福除夕吃什么都准备了。年初一到元宵节,每日都细细的列出来,该去做些什么,三餐吃什么。而且帐算得还真精,算是在花最少的钱,过最好的年了吧。
赵珊看着列的密密麻麻的三张纸,放下笔甩了甩发酸的手腕。嗯,大致就这么敲定吧。一会再和绿雯他们商量一下,呃…赵珊像是想到了什么,抬首看向对面。秦暮锦正托腮歪脑,嘴角带着意味不明的淡笑看着自己。
赵珊再低首,一看桌上的书本。瞬间来了个大红脸,被抓包了。完蛋了,自己究竟走神了多久呀。看了眼放在桌边的戒尺,抖了下身子。呃…这次完了,这严格的秦师傅又会如何惩罚她呀?罚抄书,还是跪搓板,不然打戒尺…呜,怎么就走神了呢?
秦暮锦看着赵珊时阴时晴,又是担心又是害怕,又想开口解释,却又不敢的样子。噗哧笑了出来,这女人怎么会这么有趣。阿福多半都像她,黑溜溜的眼睛哀求盯人时,好无辜的样子。就像那次绿雯拿扇子拍她脑袋,骂猪头时的样子。
本还有些生气的,可看到赵五娘那丰富多彩的表情时,算是彻底消了气。赵珊看到秦暮锦笑,先是一愣,反应过来时,瞬间更是羞愧。摸着后脑,只好嘿嘿的跟着傻笑。呃…原来秦暮锦也会笑的这么自然,真好看。想到这,赵珊收了眼,慌忙看向别处。
看到炕边摆的另一张矮桌时,赶紧开口打破让自己不自然的尴尬,说道:“那个夜宵要凉了,赶紧先吃饭。一会还要熬夜赶制年货了,那个少爷,你剪的窗花卖得特别好。呵呵,就《鹿鹤同春》那挂,我都卖到700文一副了,还是被抢售一空。都说你剪得好,逼真形象而且寓意好。还有没抢到的人,留了双份的定金。可就是要苦了你了,嘿嘿…”
赵珊不好意思的抓抓后脑,因为剪纸这东西,自己是一点都不会。而秦暮锦本只是闲来无事,剪了幅《柿子如意图》,准备过年时再贴在炕头那,来讨个吉利的。可凑巧给进门的赵珊看到了,就提议说看剪得精细,说不定卖得出去。
秦暮锦他们初听到时还发笑,这剪纸凤翔皇朝的男儿家多少谁都会些,怎会卖得出去呢?可赵珊坚持己见,绿雯他们也拿不了主意,只好顺了赵珊的意思。而秦暮锦正好也有意找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而不是每日躺着,无所事事的胡思乱想,老是自怨自艾。
绿雯听了赵珊的解释后,也觉得有点意思。少爷画画得好,对于图案纹样的把握也比常人准确的多。不然自己也不会把花样图案交给少爷来画,要是真卖得出去,不仅家里能多些收入,少爷也可以找到些事情做。不必每日看着他们忙,然后又胡思乱想。也就同意了赵珊的提议,帮着秦暮锦剪了些新年用的吉祥剪画。
这几日来,还真卖得不错。秦暮锦听了赵珊的话后,低首淡淡笑了下,帮着收拾走桌上的书卷笔墨,移开矮桌。赵珊将矮桌摆好后,掀开碗盖,不错呀。熬了蜜枣蛋花粥,补血养气的。还有几碟配粥的甜点和清淡小菜,呃,绿雯可是花了心思。
蜜枣蛋花粥很适合熬夜赶工的人,呵呵,嗯,粥熬的真好,绿雯的手艺越来越好了。粥熬的绵绸细软,舀一小勺送进嘴里,入口即化。吃不到一粒米,细稠香甜。火候恰到好处,蜜枣的枣核也都被细心剔去了,煮的软软的。有的蜜枣煮散开后,那一丝丝的枣肉,裹着蛋花丝,吃进嘴里香甜如蜜。赵珊连喝两碗,才罢休。
秦暮锦看着明明就是碗普通的蜜枣蛋花粥,可赵珊却像吃了什么珍奇佳肴般满足。不禁觉得奇怪,绿雯的手艺有这么好吗?舀了勺秀口吃下,嗯,还好。就是甜了些,火候掌握的倒是不错。
吃了一小碗后,放下碗筷。撑起半身,拿起放在窗台上的剪子,转身端过竹箩,拿起剪了一半的红纸窗花,低首继续剪着。遇到需要细致弄的,就用刻刀雕琢一下。赵珊将一切收拾好后,就忙着编先前未完的平安吉祥结。时不时,抬首看一眼秦暮锦手里的活。
嗯,花鸟鱼虫剪得活灵活现,生动活泼。整个构图更是疏密有致,严谨中透出灵巧,画面纤细柔媚却排列有序,虚实结合,显得整个窗花画面充实饱满,严整舒服的感觉。内容丰富且内涵寓意深刻,许是秦暮锦会书画的缘故吧,窗花的图案又透出些许清新雅致感,纤柔秀逸,精妙纯真,配以少量的阴剪使得画面更显得粗细相生,柔中带刚。
难怪有诗句夸的是会剪纸巧手,好像是“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确实剪得精美细致,算是剪纸里上乘的水平了。据自己所知,很多人花钱买回去,不是贴出去,而是买回去学着剪花样。
这多少改变了自己对秦暮锦是个只会琴棋书画,舞文弄墨的富家公子的看法,实际上,秦暮锦也是个普通人。与别人,并无太大区别。只是他不爱说话,不喜笑罢了。相处至今,觉得他的心肠还是好的,老是会偷偷为他人着想,事后却又不会多说什么。
时间久了,就给人冰山冷漠的感觉了吧。赵珊看秦暮锦不时动下躺坐的身子,一看,原来是靠被歪斜了。赵珊放下手里的活,起身过去将靠被扶正。秦暮锦反应过来时,有些许意外。但终是没抗拒,由着赵珊弄好。将手里的剪子、红纸放回竹箩里,看了眼门帘,对赵珊说道:“你能教我编那团圆结吗?绿雯说:过几日,隔壁的秋家大婶要去京城一趟。我想给落华寺的爹爹捎过去…”
低首不知该如何说下去,自己也是最近才与赵珊接触。她是自己名义上的妻主,算来也快一载了。可之前的她让人厌恶,甚至可以说是唾弃。现在的她,却是这家的主心骨。这一阵子忙着赶制年货,给她授课,才相处的多些。
知道现在的她确实变了,只要假以时日,也可以成就一番事业。至少做个财主员外,开个店铺做掌柜,还是有希望的。大富大贵不可能,但是富安余生还是不成问题的。为人勤快,肯吃苦耐劳。即使是忘记过去了,却依旧信守诺言的人现在确实少了。
将来等安定了,再娶上一房夫侍。怕那夫侍到时也是人人称羡他的吧,嫁个好妻主。而自己也会被家人接回去,不知命运如何?秦暮锦抓抓身上的衣服,觉得有些发冷。不要,他不要再回去了。若嫁给那负心薄情人,还不如一死了之。
爹爹,只是舍不得爹爹。对于娘来说,自己只是她谋取更高利益的筹码。不要和侧父君生的两个弟弟一样,被送进达官贵人的府第,做个夫侍。自己不要这样的结果,那负心人对自己甜言蜜语,海誓山盟。结果又如何,还不是娶了在朝中势力更大的做了正夫。
自己娘出了事,她非但不帮忙,还落井下石。甚至还想借机接自己进府住,他不要,进去了就出不来了。逃了至少还是清清白白,不逃只能在那深墙大院里等死。
所以他逃了,而爹爹没来及走。就在京城外落华寺落了发,彻底皈依了佛门。实际上,如果嫁给眼前这女人也不是件坏事,至少她真,她诚。有什么不满都会说出来,哪怕有时得罪了自己,被打骂了,却还是未曾离弃他们。钱管家说以后对她好些,过去的事她确实都忘了。
不管因为还债还是什么原因,至少她留下来了。而自己对她,也没起初那么反感讨厌了,只要她别再那么笨就好。哪天被卖了,还要傻傻的给别人数钱。
秦暮锦压制嘴角的笑意,抬首看了眼赵珊。赵珊先是一愣,但还是笑了笑,回答道:“你要学的话,那好吧。”就坐到秦暮锦边上,抽出几根红绳,打算一步步教他。秦暮锦歪斜着身子,仔细学着,一步步照做着。
赵珊查看了一下,发现秦暮锦一个结没打对。就放下手里的,凑近指出不对的那处。解开结,手把手又教了一遍。真不敢相信,会剪窗花的和这笨手笨脚的是一个人。
两人不自觉间,就靠的很近。赵珊半跪坐着,两人头碰头、手把手教时,即使再注意还是会碰到对方的手。等两人发现靠得太近时,都红了脸。赵珊赶紧往后退坐,拉开距离。可秦暮锦刚好也想躲闪开些,却都往同一个方向退避,不在意,赵珊的嘴唇就这么刷过了秦暮锦的右脸颊。
瞬间,两人拉开了距离。赵珊紧张的咽了下口水,看看门帘。喘了口气,还好,熬药的绿雯不在,不然自己非被扒皮抽筋。秦暮锦捂着脸颊,转身拼命压制一下子欢跳开的心脏,脸颊臊红。只是意外,都怪自己方才胡思乱想,许是想爹了。才会失常,方才只是意外…
赵珊看了眼秦暮锦的背影,咬了下唇。坐回他对面,嘴角动了动,终是没开口。意外啦,还好这秦大少爷没像平时那样,拿冰刀利眼瞪她。万幸呀,幸好绿雯不在这。
秦暮锦等心跳平复后,才冷了张脸,不凉不淡对赵珊说了句:“你还是坐在这吧,隔着张桌子方便些。”赵珊看看秦大少爷如常的冷脸,第一次觉得这冷脸超级顺眼。呵呵,一切正常,那就不必解释了。
掩饰的咳了声,继续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耐心教着秦暮锦。绿雯熬好了药,端回来,督促秦暮锦喝完药,才继续三个人一起熬夜忙活着。而这次意外就这么风清云淡的过去了,年快要到了呀。
绿雯的心上人尤文妹回来了
“小六,来两碗卤肉面,对了,再切斤白水肉。还有来三两黄酒…”两个布衣打扮的熟客习惯性入了座,其中一人卷起袖子,抓起桌上的瓷茶壶晃了晃,继续高喊道:“小六,茶,添茶。”
面馆的伙计孙小柳老样子笑眯了眼,回身嚷道:“好咧,茶…等着…”急急的下厨房,朝赵珊歉意的一笑。侧着身子进了厨房拿大茶壶,赵珊往边上站了些,腾出过道让孙小柳出去。
厨房不大,却五脏俱全。就是挤了些,锅碗瓢盆,竹箩等等。地上木盆里盛着水,里面放着还没来及洗的碗碟盏。刚好前一阵子新请的帮手陈萍,也在厨房里忙着擀面。
赵珊回身看了眼陈萍,瞄了眼刚才小柳带来的菜牌。嗯,要快些了。冬天在厨房还是有好处的,暖和呀。呵呵,赵珊赶紧切肉配料,忙着生火下面,接待今日的开门第一单生意。
周记面馆的老板周老太,照旧站在柜台后面的老位置那。根据客人们的需要,打酒递水招呼客人,有时也传传菜。不大的面馆却很和乐,客人大多数是摆摊做生意的贩妇走卒,当然还有来往客商。但多是平民百姓光顾的多些,尤其做力气活的担夫,力巴们每日下工后,都会来配着茴香豆、小咸菜啥的,喝上几杯,再来碗热腾腾的阳春面,饱肚子回家。
周老太虽做的是这些人的生意,可店面收拾的却算是整洁雅致的。墙上挂了几幅淡淡的水墨画,店里总是收拾很干净。只有五六张桌子的面馆,确实小了些。可就是这份不高不俗的雅致,也时常会吸引些来往穿衣讲究的客商,还有读书人前来光顾面馆。
前面那位老师傅面条做的好,而且几十年都一直在周记面馆做。而周记面馆也有50多年的历史了,在鹄阳城里也算是有点小名气的面店。老师傅扭伤腰后,赵珊接了大勺。也不错,为人和乐,面下得虽比不过老师傅,可那份勤快憨直,吃苦耐劳的劲头让周老太上了心。也就留下了赵珊,周老太觉得毕竟自己年岁也大了,下厨房也吃力的慌。
刚开始赵珊煮面做菜时,还要自己时不时点拨一下。可现在几乎不要自己操心了,赵珊还给面馆推出了好几个特色面,自己这才知道不多话的赵丫头,厨艺虽比不过名酒楼的大厨,可在她这小店做厨师还是绰绰有余的。
怕是时间久了,自己这小庙还是会耽误了这丫头的发展呀。是个好苗子,嗯,得空和自己那怪癖也是做厨师八拜交损友说说,让这孩子趁早跟个像样的师傅,好好学学厨艺。别在她这小店荒废了,在自己这做一辈子也就那样。
好苗子可荒废不得,周老太看着赵珊在厨房忙碌的样子,叹了口气。这娃不容易呀,学好的娃呀。家里有个病夫郎,集市时还要摆摊挣钱养家。唉,谁都知道贫寒的家里要是有个常年卧床的病人,这日子是相当难熬的。
苦了这丫头了,虽以前风闻过一些关于赵五娘的传言。可自从和这丫头相处过,发现传言有时还是信不得的。看赵丫头闷声干活不吭气的样子,怎么也不会相信,她曾是个好吃懒做,吃喝赌就差嫖的主。嗯,说明这娃本性不坏,将来前途不会差。
那么凑巧雇人的招牌刚挂出去,这丫头就路过了。也算是有缘吧,适当的时候将她引见给自己那怪癖大嗓门好友吧。周老太想到这笑了笑,看有客人要结账,赶紧过去招呼。
等赵珊一天忙下来,已是太阳西落,众人归家之时。现在从京城回家过年的人特别多,城里的大小餐馆都有过路的客商。当然也有趁着过年往京城赶得,总之,现在也算是一年中生意最忙的一阵子。等再过些日子,也许就没这么忙了。
下工后,赵珊特意多留会,向周老太道了谢。前几天的年节庙会那么忙,还允许请假旷工去摆摊。周老太听后有些不好意思,赵珊家里的条件自己还是清楚的。她家里开支多半依仗那摊位,现在正值添购年货之时,自己每月就给她那么点工钱,偏又帮不了多少。允许她请休几日,也是常理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