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小说的重要流派日常推理的代表作《市立高校系列》,与米泽穗信的《古典部系列》,初野晴的《春与夏的推理事件簿》并称为三大青春校园推理名作。
由于上述两部作品都是由角川书店出版,被改编成了动画与影视,获得了相当高的关注。
晚于《冰菓》六年出版的《会错意的冬日》,在出版之初也受到了非常高的评价,不断加印,累计销量已经突破20万部,是东京创元社的招牌作品。
作者似鸟鸡的另一部作品“战力外搜查官系列”也曾被改编为影视剧。
内容简介
传言,某市立高中艺术楼里盘踞着一个吹长笛的幽灵。
学校的送别演奏会临近,吹奏乐部要抓紧时间练习, 可是部员们却害怕幽灵的传说,不敢留下。
为了证明幽灵并不存在,高岛部长和部员秋野麻衣决定夜探艺术楼。
但这次探险活动若是只有吹奏乐部的人参加,未免难以服众,因此,叶山被选中为第三人。
当他们踏入深夜 的艺术楼,居然真的发现了“幽灵”!
面对突发的情况,高中生侦探团将如何解开幽灵事件呢?
作者简介
似鸟鸡
1981年生于千叶县。2006年凭借《会错意的冬日》入选第16届鲇川哲也奖优秀作品,自此出道。
代表作有《再见之后(毕业典礼篇)(新学期篇)》《天使文化节》《神奇校园之昨日以前》《战斗力外的搜查官》等
>
◇前言
PREFACE
文库,原本是指收纳书物的仓库和书库,也指收纳书与记事簿,以及不常用物品的小箱子。以前者为例,京浜急行线的“金泽文库站”就是以前镰仓时代北条氏用来收藏汉书用的,“金泽文库”名字的由来便是如此。东京都的世田谷区也存在着收集着珍贵汉书的“静嘉堂文库”。后者则更多地被称为“手文库”。
江户时代以来,可以放入袖袂的小开本书籍逐渐流行起来,被称为“袖珍本”。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富山房发行了小开本的丛书,起名“袖珍名著文库”。随后,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讲述战国时代的猿飞佐助和雾隐才藏系列故事的讲谈社“立川文库”发行出版。讲谈是日本民间艺术,以口语化的方式讲述历史故事的形式。而“立川文库”则是将讲谈收录成册集中出版的丛书,据统计,当时刊行量为200册左右。从那时起,文库就脱离了原本的释意,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类书集丛。
文库说法借鉴了日本出版业界的传统说法。而千本樱源自日本奈良县吉野山樱花盛开的奇景,世人皆称“一目千本樱”来形容樱花美景。千本樱文库的纳入作品皆为日系作品,题材包括推理、悬疑、幻想、青春、文化等类型,正如千本樱满山盛开的绝景。
现代日本,以“文库”命名刊行的丛书系列有200种以上,所谓“文库本”只不过是统称而已。日本传统的“文库本”常用的是A6尺寸的148mm×105mm,也叫“A6判”。千本樱文库的所有书籍将在“文库本”的基础上提升,达到148mm×210mm的开本标准。追求还原的前提下,力图带给读者更清晰的阅读体验。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系推理小说逐步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随着时代更替,涌现出了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家。日系推理能够长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在于设立的各种新人奖,这些新人奖能为日本文坛输送新鲜血液,不断地创作优秀作品。鲇川哲也奖是日本东京创元社在1990年创立的公募新人文学奖,也是日本推理作家们至关重要的出道途径。该奖创立以来挖掘出了众多才华横溢的作家,如芦边拓、二阶堂黎人、西泽保彦、柄刀一、城平京、相泽沙呼等。
鲇川哲也奖作为日本屈指可数的文学新人奖,不仅获奖作品出色,入围作品也毫不逊色。例如入围第16届鲇川哲也奖佳作的《会错意的冬日》,优秀的作品终不会被埋没,该作出版以后就很有人气,很快便推出了六部续作。如果说起青春校园推理,似鸟鸡的这部“市立高校系列”绝对是代表作之一。
千本樱文库编辑部
序章
这个故事,第一页应该从哪个场景开始呢?
按正常的想法,显然该是与那个契约相关的场景,也就是跟消费金融贷款相关的那个。不过我更倾向于为那个场景埋下一些伏笔。
无论哪个频道都可以,请大家看看民营电视台。你对哪个广告有印象?无论在哪个城市,请到车站前走走。最瞩目的广告牌是什么?消费者金融贷款的广告已经到了闭上眼睛都能见到的程度。他们已经潜移默化地盘踞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当中了,同时伴随着“便利”“安心”“快捷”的广告语。在不久之前情况还不是这样,那时他们被称为高利贷。
他们宣称任何人都可以签约。但这句话与实际情况肯定是不符的,怎么可能什么人都可以贷款呢?我还不起钱是既定事实,而且他们从最开始就知道我就连利息也还不上。所以说这根本就是个圈套。
我曾经因为某些事急需用钱,就在某个金融贷款机构开了一张卡。其实我从一开始就掉进了他们设下的陷阱。那时我明明只需要借十万日元,可是他们却给了我五十万。我说不要这么多,他们就说因为电脑上支付日期的关系,只能受理这个金额的贷款。
当时我没办法立刻还钱。为了还利息,我只能继续借钱。
后来我终于明白了,除了继续借钱我根本没有别的方法还钱。如果钱没还上,马上就会有人给我打电话。是其他放贷的同行。他们的组织要多么完善,才能把打电话的时机抓得刚刚好?我不知道,我也没有可以拒绝人家的理由。为了赶在还款日前还上欠款,我只能去借更高利息的贷款。于是放贷的公司越找越多,条件也越来越苛刻。可是为了解燃眉之急,什么样的条件我都只能咽下。
最后我已经搞不清楚从多少家公司贷了款、每家公司需要还多少钱了,正在这时,他们的一个同行就问我,要不要把债务统一整理?虽然不明白怎么回事,可我还是答应了。实际上欠款并没有因此减少,相反我还必须要支付“债务整理手续费”,又要继续往里搭钱。
之后我就开始遭到威胁了。他们威胁我如果不付钱,就把这件事告诉我的公司和我的亲戚们,而且还会恐吓说现在就来我家取钱,让我把钱准备好之类的。为了还钱,我所有的东西都没有了。房子作为抵押被收走了,亲戚也都借了个遍,妻子也成了保证人。即便如此,欠款还是没有减少。剩下的就只有这条命了。于是我买了人寿保险。
现在想来,当时的我是毫无选择。被铺天盖地的广告洗脑后,我走进了他们的店里,还不上钱的同时,就有人过来劝我继续借钱,跟很多家公司借了钱后,就有人劝我要不要整理债务。我的行动轨迹完全是他们计划好的。
如果这是个故事,那么写剧本的人是他们才对。在他们的剧本里大概也将我的死写了进去。只要我死,保险金就能到手。因为除了还债,我别无选择。如果不这样做,家人就会遭到牵连。
我决定赴死,并为自己选个终结生命的地方。我记得年轻时曾去过一个景区,那里有一个不起眼的湖畔。在地点方面我倒是没花太多心思。那个不起眼的地方正适合我。
可是……
我选择的寻死之地也在他们的剧本里吗?我觉得应该不会……
第一章 第一天的幽灵
我就读的某市立高中建在一座小山丘上。每天早上我都要爬坡才能抵达学校。
不知情的人听到这儿肯定会觉得好像挺好玩的,搞不好还会抱有一些浪漫的幻想。我通常听到的回应都是“好棒啊”。可惜大家都错了。
事实上,“山丘上的高中”除了容易蒙受水灾,或是让你因为上学而拥有健硕的大腿以外,再没什么优点,反而可以说给生活增添了不少麻烦。就拿早上来说吧。在分秒必争的入校计时赛中,终点近在眼前,眼前却出现个大上坡,简直太残酷了。夏天搞得大汗淋漓自不必说,到了冬天,教室里开着暖风,热意融融,当你装备齐全地跑进教室又免不了一身臭汗。放学后,如果要从学校正门回家,就要经过一个大约十二度的斜坡,大家都叫它“市立坡”,篮球部的同学经常在这里挥汗如雨,练习阵形。如果选择穿过操场从后门回去,就要经过几百级的台阶,俗称“地狱的阶梯”,在这里八成会遇到浑身大汗的棒球部在练习冲刺之类的。也就是说,“山丘上的高中”等于“浑身是汗”的形容再恰当不过,至少要比牵强附会地说“清爽”要更准确。
而且我读的这所市立高中有一栋“艺术楼”。作为美术部的成员,我要在这栋楼的画室里参加社团活动。
不知情的人听到这儿八成会产生一些优雅的幻想。事实上还是错的。
要说错在何处,只要实地考察一番就一目了然。建筑本身毫无艺术性可言。玄关显然没有经过设计师的设计,更不要说有什么摆设了。大楼的外观是灰色的正方体,没有任何装饰,但又看不出一点儿包豪斯 1 调调的功能美。如果硬要问它像什么,恐怕我只能说它就像建了三十五年的公共住宅 2 二十五号楼。不止如此,这栋楼在已经建校七十周年的母校中,其污秽和阴气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建筑本身残破不堪不说,地理位置也是“得天独厚”。继游泳池副楼武道场之后,学校又毫无计划地增建了艺术楼,导致艺术楼恰好被南侧主楼西侧的副楼和第二副楼东侧的体育馆给包围起来,一天到晚都笼罩在其他大楼的阴影之中。因为这栋楼不用来上课,管理者是谁也搞不清楚,用途不明,所以文化类社团的各位同仁就将这栋楼合理地分割了,既然这栋楼已经盖好了,现在这样也算是物尽其用。也就是说,这栋多余的建筑被文化类社团给占领了,因此被称为“艺术楼”,如此而已。
现实情况大致如此。不过我也不会跟别人提起。因为这栋楼的氛围很难用言语说明,如果不来亲身体验一番是怎么也解释不清的,既然说不清道不明,那又何苦去破坏人家的想象呢。
时间过了下午三点。六个小时的课程上完,扫除也搞定了,受到约束的这半天时间已经结束,后边就是自由愉悦的放学时光。从时针下解放的这段时间简直爽快非凡,幸福不已。
美术部基本上不会约束部员。什么时候想来参加部门活动是我们的自由,所以有时候我就会在教室陪朋友东拉西扯,有时甚至会直接就跑出去玩,然后不露面就回家了,这种情况每周都有一次,不会有谁责备我。但我还是会在每天下午四点左右的时候去艺术楼。眼下对我来说,创作可比闲聊,或跟一群人去轧马路有意思多了。
跟“放学回家部”的朋友打完招呼,我走出了教室。曾经有段时间我很困惑,这些家伙放学后都会干什么打发时间呢,好像一点儿也不得闲。
小菅竹和中山田都忙着打工,佐和野似乎在一个业余管弦乐团里拉小提琴,所以也很忙碌,这些情况我直到秋天才搞清楚,也终于放下心来。为什么我会放心呢?直到现在我也说不清楚,可能是因为在他们面前我多少有些傲慢,这让我微微有点儿内疚。
因为艺术楼与第二副楼是相连的,只要顺次穿过第二副楼和连接处的走廊,不用出屋就能到达目的地。不过连接走廊下午五点会上锁,到时就过不去了,如果直接穿着室内鞋去艺术楼,五点之前若是不回来取鞋,就要绕着副楼和主楼转上一大圈,从教职员工通道回去。教职员工通道五点后也开放,但刚入学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当时心想“完蛋了,被锁里面了”,不过转念一想,也无所谓,反正室内鞋也算是鞋子的一种嘛,那天我就直接穿着室内鞋回家了。当时把我妈吓坏了,一个劲儿地追问我是不是有人把我的鞋拿走了,还是在学校里被人欺负了。就连妹妹都向我投来关切的眼神。现在想起来简直蠢到家了。就像个孩子一样。从那以后,再去艺术楼的时候我都会换上室外鞋,从内庭穿过去。
背后运动部的诸位正畅爽地顶着酷暑在操场上挥洒青春,前面就是艺术楼的玄关。车鸣声,乌鸦的叫声,棒球部传出“batter 3 来吧!”(这句话啥意思呢)。西斜的夕阳下,这些效果音混杂在一起,可谓每天都不曾缺席的背景音。当然,能有如此感想的只有旁观的我。
那些当事人每天都全力以赴地跟分秒不断、接踵而至的杂事做斗争。有时候我也会觉得老是呆呆想着这些事的自己,真是老气横秋,可这种性格从我懂事起就已经定型了,根本改变不了。当我穿过操场之后,通常会响起一阵铃声。是三点半的铃声,可我至今不知这个铃声是要宣告什么到来。
操场上悠闲的喧嚣声渐渐远去,笼罩在阴影下的艺术楼四层建筑就出现在眼前了。艺术楼的墙面就像崩坏前夕的柏林墙。具体情况不详,有传闻说这里早就过了使用期限,仔细观察外墙就会发现上面布满了龟裂。一些暴走族还在上面留下了涂鸦,净是些“SEX”“FUCK”“杀”“φ”“Ω”之类的字样,不能给观者带来一丝一毫艺术上的感动,这让我反过来开始崇拜凯斯·哈林 4 和让·米切尔·巴斯奎特 5 的才华。艺术楼的钥匙由特定的老师随身携带保管,所以很难入侵。暴走族只是在这一带出没,在墙壁上留下涂鸦,还没到打破玻璃窗闯进屋子里那么暴虐,虽然附近居民有些担心,不过一直也算相安无事。
墙面大部分都是灰色的混凝土,上面开着小得不能再小的窗户。普通住宅至少会在一侧墙壁装上玻璃窗作为阳面,而这座房子都是阴面。要是在阴天的背景下,就会透着一股子夹带着湿气的闭塞感,活脱脱一副“罪恶研究所”的味道。事实上关于这栋楼还有一个传说,说这里有一个秘密的地下室,教生物的田村老师在这里进行着人体实验,体育老师梨本就是从这里诞生的人造人。身板像冰箱,老是套着一件紧巴巴的T恤。除了上课以外从不开口说话,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这位梨本老师在人类与金属制品之间,显然更贴近后者,不过也无所谓啦。
只有一楼的房间不知道为什么开了很大的窗户,显得敞亮一些,要是朝着里面偷看,不小心与正在练习的吹奏乐部的女生们撞上视线可就麻烦了,所以我走到这儿都会别开视线。
快步走过去。至于“撞上视线的麻烦”究竟是什么样的感受,我想了半天也没结果,就懒得去想了。窗户上的窗帘有时会拉上,这是因为里面有女孩子在换衣服。因为我曾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偷看过一次,当时吓个半死,马上用最快的速度逃到了一个再也看不到艺术楼的位置。当时不知为何我非常愤怒,吹奏乐部搞什么鬼啊,练习前为什么要换衣服呢,这下好了,让我看见了吧。当然,应该生气的其实是被看到的那一方。这段经历我没有告诉过任何人。要是知道能偷看到女孩们换衣服,有些朋友搞不好可要乐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