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恐怖小说上一章:新惊魂六计之怀抱猫骨的女人
- 恐怖小说下一章:新惊魂六计:假发疯长
经过楼梯口时,他看到大厅中间的桌子旁空无一人,不知道他们躲到哪里去了。突然,夏冰冰的脑袋冒出来,像个小偷似的轻手轻脚往楼梯上爬,刚爬了两阶,刚好白无忌僵直着身体滑过。夏冰冰浑身抖了一下,嗓子里低叫了一声,眼睛里露出绝望与恐惧,然后像只受惊的小兽一样逃掉了,不知藏到哪里去了。
白无忌暗笑,没想到夏冰冰的演技还挺高超,他们为了捉弄自己倒是没少下工夫。
不知道田鹏和那对孪生兄弟是否还在卫生间里,白无忌在走廊里来来回回无声地滑过,希望田鹏他们从卫生间出来时能看到他“飘来飘去”的样子。
反复几趟,他有些不耐烦,在卫生间门口停下来,侧耳倾听了一会儿。里面传出水龙头流水的声音,但是好像并没有人。他大着胆子往里看了看,果然空无一人,洗脸池前水龙头正开着,流着水,像是人正洗着手便仓皇离开,连水龙头都没来得及关上。
白无忌轻轻地关了水龙头,抬头时,陡地在镜子里看到田鹏和南岭、南峰三个人,与此同时,三人也看见了白无忌,脸上露出惊慌之色,转身往镜子深处逃去。
白无忌急忙回头寻找三人,身后却空空荡荡的,而且后面就是墙,根本容不下三人藏身。镜子里不会凭空出现影子的,难道是错觉?再看时,镜子里空空荡荡的。
半夜不要照镜子,否则会在镜子里看到自己以外的人。白无忌记起这条禁忌,打了个冷战。一定是他们搞的鬼。
白无忌从二楼回到大厅,所有人像是突然间就消失了一样,只剩下白无忌一个人在老屋里。玩起捉迷藏来了?白无忌在桌前坐下来,悠闲地打开一罐可乐,喝了一口,他不会去找他们的,那正是他们所期望的,也不能表现出惊恐的样子,那正是孙林想看到的,绝不能在宁小梅和孙林面前再出丑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着,白无忌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现在比拼的是耐心,和自己比起来,那些藏着的人一定很不舒服,也许十多个人正挤在窄小的空间里,连呼吸也不敢呢。
白无忌吃喝得差不多了,终于觉得无聊起来,时间已经到后半夜了,即便孙林他们有耐心藏下去,自己也会无聊死的。不如陪他们玩玩吧。
白无忌盘算着他们会藏在哪儿,其实一楼除了这个空旷的大厅外,楼梯后是卫生间,东侧是厨房和餐厅,西边有一个书房,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地方可以藏身了。他站起来,先向厨房走去,却发现厨房和餐厅的门都锁着,门把手上落满了灰尘,不像有人进去过。
剩下的就是书房和卫生间了。白无忌故意大声地走向书房,轻轻一推门就开了,一股灰尘的味道直冲鼻子。他停了一会儿,大声咳嗽了一下,给里面的人制造一点紧张的气氛,然后猛地打开灯。
灯光瞬间充满了房间,随之传出一阵尖叫,好多人正挤在墙角里瑟瑟发抖,惊恐地看着他。
白无忌故意装出目光空洞的样子,除了田鹏、南岭、南峰,还有夏丽、李雪怡和王婷,其余的人都躲在这里。
“无忌,你别吓唬我们啊。”李柯战战兢兢地说。
白无忌心想,既然你们演戏,我就跟你们演,于是压着嗓子低声道:“我是找你们一起玩的。”
“无忌,你别吓我,你怎么了?”宁小梅问。
“我死了,我坐的出租车出了车祸,但是我舍不得你们,我一定要找你们一起玩的。”白无忌实在佩服自己这个信口拈来的瞎话儿。
“骗人的吧,7天之内鬼是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的。”冯浩比别人都镇静些。
白无忌没想到冯浩会这样说,一时竟然想不出如何应对,目光游移着落到墙上的一面镜子上。
这间书房曾被改装成化妆间,⑸9⒉在左边的墙上也挂着一块巨大的镜子。白无忌一进门就装成目光呆滞的样子,没有注意到镜子的存在,此时突然看到镜子里的情形,不禁大吃一惊。在镜子里,他只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死气沉沉的一张脸,而本该挤着一堆人的地方却是空空荡荡的,根本没有他们的影子。
到底是怎么回事?恶作剧?这时,冯浩他们也注意到了镜子,孙林突然指着白无忌,问:“为什么镜子里没有他?”
“因为人在镜子里看不到鬼的影子。”白无忌恰到好处地接了一句。
然而这轻描淡写的一句,却点燃了自己内心已然到了极致的恐惧,那么到底谁是鬼?自己是鬼,还是他们是鬼?还是真的有人在捣鬼?
孙林等人内心的恐惧达到了极点,发出一声尖叫向屋外冲去。众人的惊恐叠加到了一起,也影响了白无忌,人们疯狂地从他身边冲过去,同时,他也跟着向房门冲去。
咣的一声,白无忌头一沉,像是有人在他头上重重地敲了一棍,同时听到镜子碎裂的声音。他意识到自己一头撞在了镜子上,镜子上密布撞出的裂纹,他终于在镜子里看到众人的身影。可是他们怎么穿镜而过,消失在镜子深处了呢?
白无忌跌跌撞撞逃离书房,冲出别墅,月光如流水一般洒在大地上,借着微光还能看清通往公路的林间小道,像纸钱一般的槐树花儿在微风中招摇着。
突然,一只黑猫横在小路上,白无忌一愣,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三步,脚下一绊,整个人摔到了坡下,失去了意识。
6
第二天早上,清洁工在槐树坡的小路边发现了昏迷的白无忌,经抢救没有生命危险。
两天后,白无忌出院,对着一份两天前的报纸发呆。
报纸上有一则新闻:
6点15分,一辆2路中巴车在三岔桥头与违章行驶的渣土车相撞,司机与17名乘客当场死亡,另有3人重伤,尚未脱离生命危险。据悉,车上的17名学生准备前往槐树坡,却惨遭车祸,同班一白姓男生因故未能搭乘该车,得以幸免。
那究竟是不是一场幻觉?白无忌口袋里还装着出租车车票,可是下了车之后的事,他实在是说不清楚。尤其是那镜子里的情形,都说人在镜子里看不到鬼,或许鬼在镜子里也看不到人吧。
夏丽、李雪怡和王婷还躺在重症监护室昏迷不醒,尚未脱离危险。白无忌准备等她们醒来后,问问清楚,看看她们是否知道那晚在老屋发生的事。
故事四 畜人蛊
佛曰: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我给你讲的第一个故事,是关于降生的。”
听到这话的时候,我正不知道坐在哪里,因为我是个瞎子。
我提着一只黑色箱子,㈤⒐⒉被人请着走进一座宅院,然后将箱子放在眼前的一张大桌子上,箱子上有根细线,拴在我的手腕上;我摸了摸,箱子旁边,还有一只早早放好的箱子。
于是,我踱到自己的座位上,听声音的回响,这应该是一座大屋,屋子里全是一种淡淡熏香的味道,但是叫不上名字;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女人轻手轻脚挪过来,在我身边的茶桌上放了一个杯子,我的手摸那桌子的时候,故意轻敲了一下,嗯,是地道的紫檀木。
“听上茶这女子的脚步声,莫不是有孕在身吧?”我咳嗽一声,问道。
“先生真是好耳力,”给我讲故事的人看了看我的那只箱子,他一边不停捻动着手里的念珠,一边夸奖道,“正是在下的夫人,先生请尝尝我家自酿的茶。”
我轻轻端起那茶杯,心里顿时咯噔一下,一种婴儿的啼哭声不知道何时已经将我包裹,那是一种细微的、让你轻易觉察不到,甚至听到也很难辨清来源,好像是源源不断从你心底里涌出来的抽泣,听着让人心音乱颤。
我闻了闻那茶,又轻轻地放下。
讲故事的人已经迫不及待——
1
我给你讲的第一个故事,是关于降生的。
清朝晚期的三个皇帝同治、光绪、宣统都没有子女,这几乎是一个谜,有人将它怪罪于体弱多病、宫廷内乱、国家内忧外患、慈禧太后的专制跋扈。怪罪于谁无所谓,只是对于堂堂一个皇帝,生儿子与处理国家大事同等重要,天天守着一群婆娘,却生不出个种来,实在让人笑话。
古代中医治疗不孕不育的历史很长,金匮肾气丸、五子衍宗丸、毓麟珠、龙胆泻肝汤、三才封髓丹、开郁种玉汤……如此种类繁多的药剂却丝毫不起作用,御医们为了保住自己的脑袋,只能到处搜集民间偏方,有的炼制药丸,有的烹煮汤水,有的熬制膏药,唯独有个汉族的御医每晚把自己关在家里,从来都不出门。
有人以为他已经黔驴技穷准备上吊自杀,或者偷偷逃走,可每个夜晚御医家的宅子里总是同时隐隐传出火光与婴儿的哭泣声,那哭声时而大时而小,时而让人毛骨悚然,时而让人怜爱,有好事的人晚上趴在他们家门上偷窥了半天,却看不出什么可疑行迹;而每到白天,人们偶尔看见汉族御医的时候都见他眉头紧锁,面带愁容。
三天之后的傍晚时分,御医家后门停下一顶轿子,轿帘掀开,两个家丁从里面扛出一个白布包裹的物件,急匆匆地闪了进去;那天晚上,御医家里灯火通明,有一种时隐时现的声音阵阵传来,好像一个被堵住了嘴的女人正在呻吟;在二更天的时候,所有的灯火终于熄灭,各种杂乱的声音也渐渐消失,只有阵阵的浓烟从御医家的院子里冒出来。从那时起,御医家的宅门再也没有开过,没有一个人进出。
七天过去了,一匹骏马从御医家后门飞驰出京城,直奔京郊的窑厂,御医家似乎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多日之后,有人在京郊的一个山坡下发现一个妇人,怀里抱着一个包袱,这个疯疯癫癫的妇人不许任何人靠近自己,不吃不喝,不哭不闹,只是不停地轻轻拍着怀里的包袱说,别出声,别出声,出声就要掉脑袋的。
这个妇人就一直这样,直到自己活活饿晕过去,有人大着胆子过去看她怀里的包袱,解开一看,里面是一具很小很小的婴儿骨架,婴儿的头依然完好,眼睛都还没有睁开,可脖子以下却只剩下一层薄薄的皮包裹在骨架上,泛着一种青色的光,所有的肉都已经没了。
此时,朝廷后宫里却已是另外一番景象,在汉族御医的精心调养下,皇后居然奇迹般地怀上身孕,皇族上下都很高兴,汉族御医更是得到再三的册封嘉奖;安胎的工作很顺利,皇后的腹部开始隆起,就在整个后宫终于塌下心来,准备选个良辰吉日,张榜天下皇帝有喜之时,皇后却突然早产,那时她怀孕才刚刚四个月。
没有人知道皇后早产的原因,也没有人知道皇后生下来个什么东西,只是这件事被神秘地捂住,没有任何人知道;但在之后的几天内,汉族御医全家死于非命,京郊一处深山里,有人奉命挖了一个大坑,之后,一群蒙着白布的人被活埋在此。
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几十天,京城突然连续下了三天的大雨,京郊深山里泥土滑坡,一处仓促掩埋的坟墓被雨水冲刷开,里面挖出来一个丫鬟打扮的女子,全身的皮肉都已经腐烂,但衣服还有残存,有好事的从她的鞋子里发现一封血书,才暴露了事情的真相——
皇后在使用了汉族御医送进宫的一只酒杯每日饮药酒之后,怀孕四个月,早产生下一个黑色无毛的怪胎,已成人形,但没有五官面目;汉族御医一家被杀,所有参事的太监、宫女全被活埋。无人见过那只酒杯,因为在皇后早产的同时,皇帝一怒之下将酒杯摔个粉碎。
“那究竟是一只什么酒杯?”我不禁好奇地插了一句。
“婴音杯。”讲故事的人神秘地点点头。
那个从御医府里侥幸提前被送出而逃过此劫的妇人并没有死,伍⑨㈨她一直处在一种精神濒临崩溃的状态之中,直到临死之前,对身边的一个人讲述了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
她怀孕足月,正在家待产,丈夫出门找产婆,进门的,却是几个壮汉,他们将她全身用白布裹起,塞进轿子里;一路颠簸,妇人不知道走了多久,等到被人抬出来的时候,她已经躺在一张床上,两个产婆在她的身边,她的嘴巴被狠狠地堵住,怎么叫都叫不出声音,可是她非常疼,只好拼命地挣扎。
孩子终于生了出来,妇人却晕了过去,等她醒来的时候,不知道已是什么时候,她被孤零零地扔在一间房子里,周围一片狼藉,生孩子的现场都在,还没来得及打扫;窗户外面,貌似有灯火,妇人好奇地走下床,趴在门缝上朝外一看,再次晕倒在地。
屋外的炉子被柴火烧得通红,火上放着一个看似半米深的圆鼎,两个丫鬟在不停地给炉火扇风,一个家丁提着一壶水,每隔几分钟就要往圆鼎里倒一些;而那圆鼎里,一个小小的婴儿正浸泡在里面,只有脑袋露在水的外面,小孩子仿佛还没有死,但是不哭也不闹。
你或许听说过温水煮青蛙,但你听说过温水煮婴儿吗?
在煮过整整七天之后,婴儿全身的肉都已经化为一摊脓水,在御医家一团乱的时候,一个好心的丫鬟将婴儿剩余的头与骨皮包裹起来,将妇人送出府外,而御医将提前做好的两只泥杯浸泡在那脓水之中,待完全滋进之后,派人连夜送到窑厂烧制。
“世间竟有如此恶毒之事。”我摇摇头。
“呵呵。”讲故事的人一直不动声色,他整个过程的语调都不温不火,不紧不慢,“事情还没有完——”
没有人知道这个偏方出自哪儿,没有人知道这个偏方究竟有哪些要求,直到很多年之后,一位濒死的老人将他的儿子叫到身边,颤颤巍巍地拿出一个宝盒,盒子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着,似乎很久未曾打开过。
儿子打开那宝盒,发现里面是一只酒杯,形如婴手相捧,既未雕龙也没刻凤,却画着七个小小的婴儿;老人说他当年是官窑厂的监工,被莫名地委托烧制了两个酒杯,他悄悄留下了其中一个,代之以一个精致仿品,在交出酒杯的当天夜里,老人便连夜逃走,却也因此躲过一劫,在皇后早产后的第二天,整个窑厂也被灭门。
老人本来以为官窑烧制只有两件的稀罕物必是珍品,因为贪财才壮胆留下其一,却在后来一次无意之中发现,酒杯空置竟然能发出微微的声响,细细听来,竟如婴儿哭泣声,诡异得让人心慌。
老人从此将此杯封存,直到临死前仍然放不下心中的困惑,托于儿子,让他找寻婴音杯之谜。
“至于御医为什么会做两个酒杯,众说纷纭,”讲故事的人说到这里,终于缓了一口气,“我相信的说法是,在那个妇人被抬进府中之前,御医已经在用温水煮婴儿,但婴儿总发出哭声,想必那秘法上书着婴不能泣的字眼,所以都只好放弃;最后送去的酒杯,一个是用妇人婴儿之脓浸泡的,另一个是用哭泣婴儿之脓浸泡的,御医出于什么目的很难说,但被拿进宫的那个,肯定是后者,因为不合秘法,所以导致皇后早产,生了怪胎。”
“哦。”我应了一声,不再搭腔,手却一直放在桌边,摩挲着那张紫檀木的桌子,讲故事的人的夫人端来的那个酒杯一直在桌子上放着,我却从未喝过一口。
“先生没了问题,我倒是有个问题,”讲故事的人依然捻着他手里的念珠,“给先生上的茶,为何一口未动?”
“并非是我失礼不敬,”我赶忙赔笑道,“此酒杯手感异常厚重,端起来甚至有水波微荡之错感,嗅起来也有茶叶过水的清香,但恕某直言,这只是一只空杯,若是明眼人闭目装瞎,恐怕十有八九就被骗了,但老某是真瞎,这一检验应该让阁下放心了吧?”
“得罪得罪……”那人应和着。
我装笑了一下,心里却不禁一怔,为何这杯子为空,却能让我听见婴儿的哭泣?难道它就是传说中另外一只婴音杯?
我赶紧轻微地动了动手腕,好在那只箱子还在。
2
那怀孕女人的脚步又一点点走近,她端下那只酒杯,又端来一杯新茶。
屋子里的熏香之气似乎渐近浓重,Ⅴ⒐㈡这么熟悉的香气一定在哪里嗅过。“是那里吗?”我轻轻地嗅着,又在心里暗暗地否定,“不是,神相似但韵不同,那会是什么呢?”
讲故事的人突然猛咳了几声,手中的念珠发出清脆的碰撞声,他不禁感慨了一句:“老了,老了,一经风,这身子骨就顶不住了。”
我赶紧端起酒杯掩饰一下,没顾上搭腔;那酒杯中的味道,说茶不茶,说酒不酒;对于奇怪的东西,我一向很难接受,但或许他此刻正盯着我,这杯东西我是定要品一口的。
在浅浅地啜了一下之后,讲故事的人心满意足地说道:“既然说到老,我就给你讲一个关于衰老的故事吧。”
也是清朝晚期,江浙普陀山南坡脚下有一座专供行人休憩的宅院,这座宅院很特别,免费为路人供茶水,好似在佛庙之下特地行善好施。为了积德求福,院里所有服侍茶水的侍女身材都很婀娜,但脸上全都罩着白纱斗笠,白纱长长地垂到肩膀,把整张脸都遮挡起来,而且从来没人听见她们开口说过一句话。
附近镇上的男子,不管单身的还是有妻室的,每次去庙中上香,不惜绕路也要来宅院里歇息片刻,就为了看侍女们的身姿;据说曾有胆大好事之徒悄悄掀起过一个侍女的面纱,但之后再也没人见过那人,也没有任何侍女长相的消息流传开来。
有一年的农历四月初九,一个年轻书生春心荡漾,前一日佛祖生日,他去山中庙宇烧香求取功名吉签时,路过那座宅院,顺道进去喝了碗淡茶。在他出门之时,无意间瞥见宅角一座二层阁楼的窗户打开着,里面有个年轻女子的侧脸,那女子似是在低头绣着什么东西,脸颊红润,发髻蓬松地梳在脑后。
书生自从看了那女子一眼,便已魂不守舍,他发现自己读了那么多经史子集,却找不出一句话、一个词能形容这女子的美丽。书生回到家中,搜肠刮肚了半天,想吟诗赋词一首,却连一个字都没写出来,他的脑子中只剩下那个侧脸,魂牵梦绕,夜不能寐。而且所有人都不信他曾在宅院里看见过女人的脸,因为从来不曾有人在那里见过宅院的女主人或者侍女,书生结结巴巴地与众人理论,反而落得一身耻笑,于是他专程前去拜访,求与那女子一见。
初九已非吉日,宅院大门紧闭,门口也无半个脚印,到处冷冷清清。书生毕恭毕敬地敲击那家宅门,半晌却毫无动静;书生悻悻地叹了口气,转身离开,没走几步,却突然闻到一股淡淡的熏香,不似普通的香气,那香气仿佛细雨直接浸入肌肤,让你闻到就想看到,看到就想触摸。
这是何等奇妙无比的香气。书生感慨着,转身再度敲门,未果,一股强烈的念头支持着他绕到宅院的后面小门,那小门虚掩着,上了一把锁,但锁不知何故没有扣死。
书生将锁摘下,轻轻地推开小门,一股香气直扑书生的面门,他惊喜地发现,这座宅院竟然暗藏玄机。在众多绿树植草环绕之间,有一座小小的阁楼,那似乎正是香气的来源;书生走到阁楼跟前,再次文雅地敲敲门,依然无人应答,他壮着胆子推门进去,里面的熏香之气像烟雾一般缭绕盘旋,只站一时,顿觉全身毛孔舒张,血液加速流淌,皮肤裸露在香气之中,有一种暖洋洋的滋润感。
他从未觉得如此舒适,以至于连身后的小门悄悄关闭都没听到,等到发觉时,发现那门无论如何都打不开了。此时,房间的一面壁墙之后,似乎不断有扇风、铲煤、劈柴的声音,书生好奇地趴过去,在壁墙间的空隙中朝那儿望去,只看了几眼,就突然晕厥了过去。
“你猜他看到了什么?”讲故事的人手中的念珠突然停下,向我问道。
我摇摇头,心里依然在盘算着这屋子里的香气,究竟是何物,难道就是这故事中的香气?
他看到壁墙里面,几个身材壮硕的男子正在卖力地扇风劈柴,他们一声不吭,浑身都被汗水湿透,可是这几个男子的脸几乎都是一样的容貌,深深的血红色褶皱布满整张脸,眼窝深陷,高耸的鼻梁上露着白色的骨头,两颊像两个血馒头一样肿胀着;那里的小门突然一开,两个侍女打扮的女子进门送饭,这两个女子没戴白纱斗笠,脸上是一样的血腥恐怖,那一道道血红色的褶皱像把表皮硬硬从脸上撕下一般,两颊原本丰润圆滑的皮肉都不知去了哪里,只剩下血红的肉,沥沥拉拉浸出汗水。
你看他们的身体,无论男女,都是青壮年的身材,但那一张张脸,就算全是健康的肉色,也苍老得如同百岁老人,他们细嫩光洁的皮肤哪儿去了?
书生沉沉地睡去了,等他再度醒来的时候,自己正躺在一张床上,四周的熏香依然沁人心脾,只是他觉得自己的脸有些奇怪,皮肤松弛得好像随时可以流淌似的,而且有种轻微的瘙痒。
他歪头看向窗边,一张同样的床上,正躺着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只能看到一张侧脸,却是极致的美丽,虽然与自己在窗口见过的不是同一女子,看一眼却也值了,而那女子身边正坐着一个面目丑陋的老太太,那老太太皮肤灰暗,皱纹遍布,至少也有七八十岁的年纪,但只是普通的苍老,没有血腥恐怖之气。
书生好奇地看着老太太手里拿着一支奇怪的画笔,在那标致的女子脸上勾画几笔,又对着镜子在自己脸上勾画几笔,如此反复。
这时,一个年迈的老头拿着同样的画笔坐到自己身边,书生想动,却挣扎不得,他突然感到一丝恐怖,那老头的画笔已经轻轻落到自己脸上,那一刻,瘙痒感突然变成一种清凉的爽快,可当画笔离开自己脸皮时,清凉又立刻变成一种火辣辣的疼痛!
书生眼睁睁看着老头的画笔从自己脸颊上离开,将一点新鲜光滑的肉皮,涂抹到他自己那张皱纹遍布的老脸上,那画笔轻微而细致地勾画片刻,㈤9贰肉皮竟然就真实地生长在了老头自己的脸上,与周围的褶皱完全格格不入,而这时,老头的画笔又再次朝自己的脸庞伸来。
书生赶紧歪头,希望能躲过,窗边丑陋的老太太突然转过头,把整个面孔朝向他。书生脑海中还有知觉的最后一幅画面,就是那样一张脸:左脸美得无法形容,右脸丑得活脱脱一粗糙老妪,而新鲜的肉皮正在鼻子上熠熠生辉。
几天之后,又是一个吉日,宅院再次开门,头戴白纱斗笠的侍女们依然在,只是据说有人在二楼的窗户边看到一对年轻男女的脸庞,美得让人嫉妒至死!
听到这里,我不禁心里一寒,赶紧端起茶杯,又品了一口。
讲故事的人清咳了两声。“直到十几年后,宅院里的恐怖才真相大白——”
原来这座宅子里住着一对老迈的夫妻,他们为了防止自己皮肤衰老,竟学会了一种蛊术,香薰画骨手。
用一种特殊的熏香将年轻男女的皮肤变松弛,再用特殊的画笔将那些新鲜的皮肤贴到自己脸上,只可惜,这些皮肤只能新鲜几年,所以他们每隔几年都要残害新的年轻男女;而那些已经被残害的男女皆无法接受自己脸面的模样,只能忍受老夫妻的淫威,在这个宅院里待下去,做些杂役,等待着老夫妻还他们真实的面目。
所以这个宅院,既是老夫妻掩盖自己手段的场所,又是选择新目标的场所。
而这香薰画骨手的绝妙之处在于,它不仅仅能让皮肤变得青春靓丽,更能随着画手自己的心意,画成任意的相貌。
听到这里,我再次仔细嗅了嗅屋子里的香气。
讲故事的人捻动着手里的念珠,不无伤感地感叹道:“可惜苍老终究是苍老,再遮掩修饰的青春也无法抵挡苍老变成死亡,老迈夫妻的生命终于结束,他们的脸是什么都不再重要了;但那香薰与画笔构成的香薰画骨手,据说却神秘地流传了下来。”
“莫非这屋子里的香气……”我轻声地念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