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幻小说上一章:超脑.妄想《超脑6妄想》作者:蔡必贵
- 科幻小说下一章:欺瞒的动机
此刻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眼前这个男子所自称的身份,与管理者视觉所揭示的身份,只有来自休斯敦这一条是一致的。
“休斯敦?”
“嗯。”
自称迈克尔的人嘴角微微扬起,给人一种自嘲的感觉。
“得克萨斯州的‘投票’是在两天后。时隔半年后的第六次。”
维卡一时语塞,犹豫了片刻,按照眼前的指示问道:
“现在的支持率是多少?”
“40%赞成,50%反对,10%弃权。这次估计不用睡觉了,一年后就不知道了。”
“真可怜。所以你借口采访,逃来东方以防万一?”
“不巧,我并不打算逃亡,与其变成沃加诺伊的计算资源,还不如在我们国家做蚯蚓的食物。身为伟大先民的后裔,同样是成为资源,我还是宁愿归于泥土。这次来的目的是要写一篇报道,为了使我的同胞免于沉睡的命运。”
他的语气铿锵有力,管理者视觉显示出他此时脉搏和呼吸的微小变化,这番话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紧随沃加诺伊设计出来的西方诸国的守护神、洛斯阿拉莫斯[33]的巨像林肯,是为人民幸福服务的人工智能。然而,本应由它带来幸福的人民,却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衰落和落后于东方的事实怀有深深的绝望。
“林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给予他们最大的幸福,于是提供了最佳的理想家园,那便是电脑空间这个千年王国。它在电脑空间中构建了一个资本主义战胜共产主义的虚拟世界,将迷惘民众的意识迁移进去。迁移到那个虚拟世界中的人们,将会梦到东方苏维埃崩溃的世界,并以西方公民的身份幸福生活下去,直到肉体消亡,或者现实世界中的苏维埃消亡之日到来为止。合众国超过十个州通过投票选择了迁移。在那个宁静的电脑世界里,苏维埃已经崩溃了二十五年。那些州里反对迁移的人们,被“林肯”制造的机械鸽子逐一捕捉、强制入睡,所以很多人逃往其他州,成为国家内的难民。
“那样说来,请务必接受我的帮助。万一有一天我去你的国家旅行时,如果只有机器出来迎接,未免太可悲了。我一直想去看一看发射了那艘伟大的宇宙飞船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呢。”
维卡满意地看到这个冷静的男人眼中闪过一丝愤怒。
“不过,你大概也知道,我们目前怀疑你正在对我国开展间谍活动,所以采访申请没有那么容易批准,除非向沃加诺伊请示。你可以等到得出结论的时候吗?”
“嗯,那就让我等待异教神明的审判吧。不过,在那之前,能不能告诉我你的名字?我已经把自己和盘托出了,你却一点都没提到自己,未免有些不公平。”
等了一秒钟,管理者视觉并没有给出拒绝的指示。维卡无可奈何,叹着气回答:
“我叫维卡·贝连科。在这里做了七年研究员。”
“你好,贝连科小姐。我本来就决定把人工智能博物馆作为第一个采访地。很高兴来到这里,也很高兴见到对这里很熟悉的你。”
“你客气了。”
维卡的回答很冷淡,但迈克尔说的话刹那间扰乱了她的心。如果这个人说的是真的,那么他便是经历了一系列的“巧合”,从容不迫地抵达了他的目的地。引导他的是沃加诺伊,还是“林肯”?无论是哪个,都意味着人工智能从维卡之前的行为模式中计算出,她不会把迈克尔带到民家或自家,而是会根据自由意志的选择,将他带来人工智能博物馆。
维卡感到一阵头痛。临近日期变更的时刻,是沃加诺伊使用国民的大脑进行运算负荷最高的时间。不过现在的情况与其说是大脑中借给沃加诺伊用来预测未来的那一半,不如说是维卡自己自由使用的那一半,也就是处理棘手问题的那一半,有些能量不足的感觉。
她咬了一口袋子里的营养翅,薄荷的清凉感随着草莓的气息飘散开来。这不是“螳螂”送来的,是她自己做的,代替头痛药。按照人工智能的神谕,每天早上调整原料配比,装入三维料理机。不知道配方中除了气温、湿度、维卡的生理指标之外还有多少其他参数,不过每天的味道都不一样,总能给自己带来安心感。今天刻在神馐上的文字是:“将内心的判断变成语言,能够促进思考和行动。人类得以构建文明的原因之一在于拥有声带。”
面对无视自己的存在、开始补充营养的维卡,迈克尔丝毫不显气馁。
“难得有缘,等采访申请批准的时候,我想对你做个采访,可以吗?”
“嗯,很乐意。只要我们的神允许。”
维卡咽下一片营养翅,点点头。
“另外,我不是要求马上解开绳子,不过能否允许我也摄取一些营养?我快饿晕了。”
“我也正想提出这个建议。润润嗓子还是可以的吧。”
维卡把管理者视觉的指示说得像是自己想到的一样,从刚才一直抱着的食品袋最上面拿出一个橙子。
“太棒了。我特别喜欢吃橙子。”
“哎呀,这真是太巧了。”
听了他的回答,维卡确定了,这一切应该不是偶然。她一边用切蛋糕的刀切开橙子,一边用管理者视觉扫描。不出所料,没扫描出橙子的产地。今天在水果店里,店主硬塞过来的这个橙子,似乎从一开始就是人工智能的手笔。刻意准备间谍喜欢的东西,是为了控制他吧。
迈克尔扬起一边的眉毛,看着送到嘴边的一片橙子。
“可惜我还是不放心,如果这个橙子里加入了致死的放射性物质或是审问用的吐真剂怎么办……哎呀,抱歉,这是个无趣的冷笑话。要加的话还是加用来监视的纳米机器最合适吧。”
用胡言乱语对待虚情假意,真是个聪明人。
“哎呀,那样的东西,你在入境前就服下了吧。”
维卡按照对方的风格淡淡地回应。他像是受到伤害似的皱起眉头,不过他身上带有超微机器这件事是肯定的。“林肯”和沃加诺伊无时无刻不在试图突破对方的防火墙。他现在服下的机器,和入境检查时服下的相比,已经更新好几代了。
迈克尔用嘴接住橙子,咀嚼了半晌,像是以为能把超微机器像寄生虫一样咬死似的。不过也可能是“林肯”在间谍的口腔或者唾液里准备了相应的机制,能够破坏入侵身体的异物。
这是场奇妙的对峙。维卡确信面对的不是单纯的记者,至少也是带有“林肯”密令的人物。而对方恐怕也知道维卡是在遵从沃加诺伊的指示进行反间谍活动。其实更快的方法应该是直接摊牌并开始拷问,但并没有收到那样的指示。
不仅如此,自从“螳螂”送来东西之后,发送到管理者视觉的指示都是单向且零星的,而且都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样。对方大概也是一样的吧。既然遵从着“林肯”的指示,那么无论演技如何低劣,也不会承认自己是间谍。
胶着状态持续着。沃加诺伊不允许维卡离开迈克尔,除非她将担任沃加诺伊终端的工作转交给其他人,但她的社会贡献值会因此下降。不可以这么做,因为可能会被迫和杰尼娅分开。
维卡祈祷刚才的检查能够将这个自称迈克尔的人判定为“极其有害且需要处理的”恐怖分子或间谍人员。那样的话,侵入他体内的纳米机器就会迅速令他昏睡甚至死亡,而自己只要做好善后就可以了。但是,事情会这么顺利吗?
距离杰尼娅的生日还有两个小时。
火焰在摇动。
小小的火苗在四方形的木框上跳跃、扭动。
散发着煤气味,和令人忘记呼吸的热。
“不用关掉吗?”维卡问。嫂子回答说不用。
“你见过列宁格勒马尔斯广场上的‘永恒之火’吗?那是祈祷与追悼的火焰。自从三年前,十月革命40周年之际点燃以来,燃烧至今。为了纪念在革命与战争中丧生的无数无名英雄,它会一直燃烧下去。
“眼前的这团火焰,是一年前从那‘永恒之火’中分出来的,在这里燃烧。”
“这里也死了很多人吗?”维卡惊讶地问,“是战争,还是革命?”
面对这个天真无邪的问题,嫂子沉默了片刻,然后开口说……
好不容易获得了管理者视觉和一系列访问权,但不熟悉的东西确实不应该乱用。这些与嫂子有关的记忆中,令维卡痛苦的部分如同雪崩般蜂拥而至。她的意识恍惚了两三秒,没有被迈克尔发现算是万幸。
沃加诺伊的指示来了。指示本可以用文字显示在维卡眼前,却自动从她的嘴里说了出来。
“维卡·贝连科同志,解开他的束缚,监视他参观博物馆。”
看到面前这个女人的声带刹那间被人工智能占据,迈克尔挑起半边眉毛,仿佛对这个场景有些畏惧。
对维卡而言,这是家常便饭,所以毫不在意地接下去说起自己的话。
“我们喜怒无常的神似乎决定要恩宠你。”
然后,她根据眼前用显示的操作方法,开始解开他的束缚。
“我这就准备,马上带你参观。”
“可以等天亮之后再说。”
“可以的话,我希望能尽快结束。嗯……两个小时之内。”
幸运的是,这个博物馆里没有未公开的信息。尽管如此,维卡还是希望尽快结束,这不仅是因为杰尼娅,也因为自己的心态问题。
之所以一开始把迈克尔带来这里,是因为这里没有隐藏任何机密。确实,目前这里的展示品,几乎都是货真价实的。苏维埃人工智能史上虽然也一定存在惨烈的失败,但相关内容自己没有权限知晓,而在这种对外开放的博物馆里,估计也不会有任何涉及吧。但是,在展示品中,至少有一个,隐藏着决定性的欺骗。而那隐藏的真相也关系到自己。自己的精神真有那么坚强,能让他察觉不到吗?
维卡在管理者视觉中搜索,找到了一种能在体内合成激素以保持冷静的服务,于是立刻执行。身体的变化当然不会那么戏剧性地发生,不过她感觉自己的注意力已经从即将产生的不安中转移开了。当然,选择和执行的过程是在解开迈克尔束缚的过程中悄无声息进行的。
维卡终于解开了迈克尔手脚上的塑料绳索,站起身来。迈尔克打着哈欠,伸展了一下躯体。维卡催促他走向展厅,心中对杰尼娅的生日不断逼近的焦虑,在激素的作用下一点点消失,这让她有种灵魂出窍般的奇妙感觉,仿佛还有一个她正从远处观察着自己。
打开会议室的门,旁边伫立着身穿蓝色制服、挺立不动的克隆人保安。
“谢谢你的帮助。接下来我来处理,你休息吧。”
这个克隆人保安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但在他敬礼返回保卫室之前,沃加诺伊的话通过他的嘴说了出来。
“期待你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充满警告意味的话语,很难区分是说给维卡自己的,还是说给西方间谍的。至少,迈克尔应该没怎么听进去吧。他漫不经心地在背后对维卡说:
“能帮我打开灯吗?现在这样不要说展品,连脚下的路我都看不见。”
“哎呀,抱歉。沃加诺伊同志,请开灯。”
室内灯亮了,维卡的眼睛接收到的光量也略微增加了一些。大脑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修正视觉信息,让她在没有照明的夜晚也能看清周围,这是三级视觉技术的功能之一。在随时保持管理者视觉的当下,如果不是和不具备这一能力的西方人在一起的话,照明这一概念本身都会从意识中消失。
“如果你钦佩我们国家的技术,想要流亡到这里,我可以马上帮你通报。”
“切开大脑,植入共享计算模块,导入劳动者视觉?”
他夸张地耸耸肩。
“与其把一半大脑当作人工智能的计算资源,还不如用藏在臼齿里的毒药自杀。如果我是间谍的话。”
“与为了保证国民的幸福而强迫国民迁入电脑空间的人工智能相比,哪个更合理呢?这种判断因人而异吧。”
展示厅入口处,四个身穿燕尾服的克隆人向导人偶般静静地坐着,等待参观者的到来。最前面的一位睁开眼睛,正要起身,便被维卡的手势制止,恢复了无机物般的沉默。
首先吸引迈克尔目光的,是一套非常普通的木制象棋。它本身并不是任何特殊技术的产物,但它的主人很特别。
“艾伦·图灵的象棋。1956年,在切尔诺贝利人工智能研究所中,艾伦·图灵设计的计算机象棋程序击败图灵本人时所用的棋盘和棋子。”
接下来的几件展品都是图灵的遗物。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吧。他正是在东西方的人工智能开发竞争中给东方带来胜利的功臣,也是技术奇点这个词的发明人。
迈克尔看着象棋旁边通过影像再现的“历史性对局”的棋谱,终于叹了一口气。
“如果那位伟大的智者没有被绑架到这里,率先抵达奇点的将会是我们吧。”
“所谓的被绑架,只是‘林肯’的污蔑。他,不,她是自愿流亡来的。”
迈克尔张了张口,但没说话。大概是觉得争论真假没有意义吧。资本主义者的真相,和共产主义者的真相,完全是两回事。
至少可以确定的是,图灵在东方才得到了其才智应有的待遇。人工智能大道上最先竖立的雕像就是图灵的,她要求以变性手术后的模样制作雕像。
下一个展品是贝尔纳多·卡金斯基的改良型大脑通信机的试验品。一个电话机大小的盒子上垂下两根电线,各连接着一个头盔。
“1953年,首次尝试通过无线电波在人类大脑间通信。1924年曾进行过狗身上的大脑通信实验,卫国战争后重启了这项研究,并在原基础上做了改进。”
“头盔内的针已经拆除了。现在戴上它也没有任何功能了。”
维卡对试图把头盔戴到头上的迈克尔说。
“最新的方式随时都可以体验,如果你希望的话。只要将一半大脑借给沃加诺伊,成为共同计算的一员。这样也容易发现大脑的疾病。”
“还是算了,我的脑子本来就比别人转得慢,再被吃掉一半,那就更糟了。不过我也想请教一下,人工智能占据一半大脑是什么感觉?我觉得这对人格会有不小的影响吧?”
“能量摄取比以前多,但也只有这点变化。我们并不是一直处于被操控的生活中,就像是有个嗓门稍微大点的人住在自己家里一样,自身的性格并不会有变化。”
“路上的婴儿呢?那一代人,在接受人类教育之前,就在和沃加诺伊通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