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什么也不想再问父亲了。看到父亲做了个出发的手势,大家又开始上路返回下山的路,一个半小时后,他们又和克利夫顿太太会合了。她正坐在那里沉思着,等待着他们。她一看到丈夫和孩子们的身影,立刻站起身,迎着他们走过来。
“怎么样?”她问。
“是个岛,”工程师回答。
“求主保佑吧,”她小声说道。

第二十一章
在探险者返回前,克利夫顿太太已经用前一天射杀的剩余猎物做好了午饭。十二点半,全家吃过饭便开始下山了。直线穿过树林后,他们来到了小河的上游,也就是瀑布的上游。这里水流湍急,河水撞击着黑色的岩石泛起白色的泡沫,旋转着向下游冲去。河两岸极其荒凉。穿过盘根错节、枝蔓缠绕的荆棘林后,探险者们到了停泊小船的地方。他们把在旅行中搜寻到的各种植物和有用的物质装上了船,然后驾船顺流而下。三点钟时,小船到了入湖的河口。升起船帆,小船在风力的推动下驶入河的下游。晚上六点钟,全家回到了山洞前。篱笆上明显地留下了遭到破坏的痕迹,但幸亏篱笆的立柱禁住了冲撞破坏。因此叔叔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声地感叹:
“这准是那些可恶的猴子们干的,”他说,“我们不在家时,它们来拜访过,这是一群危险的邻居。克利夫顿先生,我们可要小心它们啊!”
长途旅行后,旅行者都感到十分疲劳,需要美美睡上一觉。大家各自躺进自己的睡卧处。没有重新点燃灶火,也就无需派人守护它。一夜平静无事。第二天,六月二日,鲁滨逊叔叔和工程师最早醒来。
“好哇,克利夫顿先生!”叔叔用愉快的声调问道。
“还好,我可敬的朋友,”克利夫顿回答。“该有个规划了,因为我们已经明确地成了岛民,我们不得不在这里住下去。因此我们必须按照这个现实来安排我们的生活。”
“说得对,克利夫顿先生,”叔叔答道,语调中充满了信心。“我们会生活得很好的,我们将把我们的岛建成一个伊甸园。我所以说是我们的岛,是因为它属于我们。在探察中不是没有发现其他人吗?这也就是说我们没什么可害怕的了。克利夫顿太太是否能适应这个新形势呢?”
“是的叔叔,这是个勇敢的女人,她对上帝的强烈虔诚心永不会减弱的。”
“上帝不会遗弃我们的,”叔叔说,“至于孩子们,我相信,在这儿他们会很愉快的。”
“那么你呢,鲁滨逊叔叔,你一点遗憾都没有吗?”
“没有,更确切地说,有唯一的一点遗憾。”
“是什么?”
“应当说吗?”
“当然了叔叔。”
“是烟草。你知道我可是个大烟鬼呀,连我的耳朵都会吸烟。”
听了海员的遗憾,克利夫顿忍不住微笑了。他不吸烟,因而理解不了具有这种嗜好的人对烟的强烈愿望。他已经知道了鲁滨逊叔叔的需要,有一天,他会满足他的。
克利夫顿太太曾经希望建造一个家禽栅。她的丈夫决定开始兴建这个表示他们要在岛上长住的有用的建筑。他们在环绕洞口的篱笆右边又围起了一个占地一百平方米的篱笆;两个篱笆间有一个相通的小门。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建好了这个篱笆围墙。还做好了几个用树枝编成的小笼子。一切准备就绪,只等着它们主人的来临了,第一对进驻家禽栅的是两只野鸡。它们是在远足中被活着猎获的。克利夫顿太太已经把它们的翅膀折断了。想必它们应当比较容易驯化吧?后来又放进了几只从湖边猎来的野鸭。考虑到鸭子喜欢水,叔叔便用竹器盛了水放进家禽栅。这是一种中国鸭,它们的翅膀展开像扇子一样,它们的羽毛色彩鲜艳可以与野鸡媲美。
为了丰富家禽栅的品种,一家人举行了一个星期的狩猎活动。孩子们捕捉到一对火鸡,它们的尾巴上长着很长的箭羽:它们属石鸡科,十分容易驯养。这个新组成的小团体成员们经过了一番争斗,很快它们之间就相互适应了,它们将稳步发展,逐渐壮大自己的队伍。
克利夫顿先生还在较容易开凿的岩石上凿了几个洞,捉了十几对岩鸽养在里面,这些鸽子蛋成了家庭的主食。这些岩鸽比松鸽容易驯养,它们白天飞出去,晚上飞回它们的新家。现在,克利夫顿一家天天可以听到咕咕、咯咯和喳喳的叫声汇成的欢快的乐章了。
在六月份的前半个月,叔叔一直致力于陶器生产,材料就是他们用船运回的适合做粗陶器的粘土。由于没有制陶器的转盘,叔叔不得不用手制做。他显得有点笨手笨脚,做出了许多畸形产品。但是终旧这是一些陶器啊!在烧制陶器时,因为叔叔不知道怎么调节、掌握火候,所以弄碎了不少。好在有足够的粘土,最后他终于成功地生产了七、八只盆罐之类的产品,其中有一只很大的罐,权当它是一只锅吧。
在叔叔制作陶器时,克利夫顿先生有时和马克,有时和罗伯特一起外出,他们走得不远,总是以四公里为半径绕山洞四周进行探察。他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是猎物充足的沼泽地、野兔场及牡蛎岩礁带。他们在探寻中总想找到替代火绒的隐花类植物,但是一直没有达到目的。然而,他们碰巧找到了克利夫顿太太要求了许久的,最能令她满意的肥皂替代品。克利夫顿先生曾经想用油脂、脂肪之类的东西,加上从焚烧后的海藻中提取的咸性物质制造肥皂,但是这种过程太复杂,耗时太长。因此他不得不放弃了这种想法。而现在他偶然发现了肥皂树,因而非常高兴。工程师知道这种树的果子遇到水后可以发出许多泡沫,它可以用来洗各种东西,它的洗涤效果是肥皂的六十倍。他们把这种肥皂果带给了母亲,经试用证明,效果极佳。
克利夫顿先生还想从甘蔗中,或者从什么热带同类植物里,要么从槭树或别的含糖树中提取食糖。这也是他每次远足时,在树林、草丛中搜寻的目标之一。可是这个愿望更难实现;
但是,在一次和马克一起外出时,他找到了一种植物,完全可以满足鲁滨逊叔叔的强烈愿望。这令他欣喜万分。
事情发生在六月二十二日,他和马克一起外出考察时。那一天,他们来到河的右岸,这里和北部地区一样,长满了树木、花草。马克在草丛中奔跑时,突然被一种植物发出的香味吸引住。他看到这种植物的筒状的杆茎挺直,上部是毛茸茸的。这种植物还是粘乎乎的,它的花是成串成串的,里面还结着小小的种籽。马克采了几束,拿到父亲面前问他这是什么植物。
“在哪找到的?”父亲反问。
“在那里,一块林中空地上,”马克回答,“那长了好多这种植物,我好像见过这种植物;可是……”
“好极了,”克利夫顿先生说,“你有一个重大的发现,我的孩子,这一下鲁滨逊叔叔什么都不缺了,他得到了圆满的幸福。”
“这是烟草!”马克说。
“是的,马克。”
“太棒了!”少年喊了起来,“叔叔要乐疯了,这个勇敢快乐的人!但是现在还不要告诉他,对吗,父亲?你将再给他做个漂亮的烟斗,里面塞满烟叶,然后再送给他吧。”
“就这样说定了,马克。”
“用这些烟草制成能抽的烟叶困难吗?”
“不难,我的孩子。虽然不是一流的烟叶,但毕竟是烟叶,叔叔要求得并不高。”
克利夫顿和他的儿子采了大量的这种植物。如果把叔叔比喻为最严厉的海关检查员,可以说父子俩就像走私者一样小心翼翼地躲过了他的注意,把烟草运进了山洞,藏了起来。第二,当善良的海员外出时,他们立刻取出烟草放在太阳下晒干、切细,然后再放在烧热的石块上焙烤。
在这期间,克利夫顿太太一直忙着缝制衣服。她现在有充足的海豹皮和蓝狐皮。但是,困难的是没有针,她怎么能把皮子连在一起呢?
提到针的问题,叔叔又大侃起来,他说他曾“不小心”吞下去一盒针,让他感到遗憾的是后来这些针渐渐又排出了体外。否则,克利夫顿太太就可以有针用了,而现在她只好用一种长刺当针,用椰壳纤维制成的线来缝制衣服了。在小贝尔的帮助下,她缝制了几件粗糙的皮衣。叔叔作为一个水手也会一些针线活,他经常向夫人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和给予她许多帮助。
当这些工作都完成后,已经是六月底了,家禽栅中一派兴旺景象,天天都增加一些新的成员。孩子们经常在附近猎场射到刺豚鼠、水豚鼠。母亲把这些猎物制成熏肉,储存起来留作过冬食品,人们不必担心会发生饥荒了。克利夫顿先生还打算再修建一个四足家畜场,他想把岩羊之类的动物驯养起来。为此,克利夫顿先生决定于七月十五日,再到岛的北部进行一步远足狩猎。他还希望同时能够找到面包树,因为他认为在这个纬度上可能会有这种树生长。确实,在每天的食谱中,他们都没有面包可吃,而杰克已经多次宣称要吃面包了。
然而,在不远或是较远的将来,这些岛民们也许可以有小麦粉了。有一天,小贝尔掏衣袋时,从中掉出一粒麦子,但仅止是一粒。小姑娘马上跑进山洞,正好全家人都在里面,她得意地把麦粒展示给大家看。
“好极了,”罗伯特总是以一种轻视的态度对人,他说,“你想让我们用它做什么?”
“别笑话她,罗伯特,”克利夫顿先生说,“这粒麦子就像金块一样宝贵。”
“是这样,是这样的。”叔叔赞同地说。
“一粒麦种,”父亲接着说,“可以长出一穗麦子,而一穗麦子有八十多粒麦种,就这样,我们小贝尔的一粒麦种可以装满整个一个房间。”
“可是,你衣兜里怎么会有一粒麦种呢?”母亲问姑娘。
“因为在温哥华号上时,我喂过好几次母鸡。”
“好吧,”工程师说,“我们把你的麦种细心地保存起来,等到合适的季节时,我们就把它种下去。有一天,它会给你带来甜点心的,我的孩子。”
听到这个许诺,贝尔感到十分骄傲,她带着胜利凯旋的表情走开,好像她本人就是收获女神赛莱丝一样。
预定到岛的东北部去打猎的时间到了,这次经过协商,决定马克留在家中陪伴母亲和杰克及贝尔。克利夫顿先生、叔叔、罗伯特外出打猎,他们决定早出早归,当天下午返回。七月十五日,早上四点钟,猎人们就上路了。他们先乘船到了北部悬崖的尽头,他们在那下了船,没有绕过沼泽去海滩方向,而是一直向东北方向前进。
这块地方已经算不上是树林了,因为这里的树是稀稀落落单独生长着,但是也算不上平原,因为它地势非常崎岖,到处都生长着荆棘、野草。在这些树中,克利夫顿先生发现新的树种,这就是野柠檬树。当然它不可与诺曼底省的柠檬同日而语,但它毕竟含有大量的柠檬酸,起镇静作用。鲁滨逊叔叔摘了十几个野柠檬,他相信,克利夫顿太太会喜欢的。
“我们不管做什么,”善良的海员说,“总要考虑到我们的女管家。”
“是的,”克利夫顿说,“如果我没搞错的话,这还有一种植物可以让她高兴的。”
“这是什么?”罗伯特插嘴问道,“这矮小的树颗子是什么?”
“毫无疑问,”克利夫顿说,“这是杜鹃科植物。它含有一种油,气味芳香,浸人肺腑,有抗痉挛的药效,在北美洲也有这种植物,俗称为矮棕榈。鲁滨逊叔叔,你应该知道这种植物吧?”
“我应该知道这种植物,可是我不知道它。”
“你可能不知道它叫矮棕榈,但是你知道山地茶或者加拿大茶吗?”
“啊!先生,您告诉我这么多名字,”叔叔说,“加拿大茶,我当然知道,把它浸泡一下,可以和中国皇帝的茶相比啦!可惜,没有糖,但是以后会有的,让我们采点茶叶回去吧。如果地里能长出甜菜来,我们就可以开制糖厂啦!”
接受叔叔的建议,大家都采了一些山茶叶和柠檬一起都放进了旅行用的褡裢中。然后克利夫顿和他的两个伙伴继续向东北方向前进。在岛的这个地方,无数的鸟群在树丛中飞来飞去,但是,人很难靠近它们。这些鸟大部分是鸣禽目的交嘴雀。它们最大的特点是喙的两边有两个短短的下颌骨。从食用观点讲,它们不值得一射。罗伯特灵活地射中了几只三趾类鸡科鸟。它们翅膀又长又尖,身体上部是暗黄色,还有黑白色条纹。这种鸟行走困难,但飞得很快。尽管它们飞速很快,倒霉的是它们没能躲过罗伯特的弓箭。
将近十一点时,一行三人到了一汪泉水旁。他们开始吃午餐。他们的午餐有冷水豚鼠肉和带有浓浓的香料味的兔肉馅饼。叔叔取了清凉甘甜的泉水,并且在里面加了点柠檬汁,制成了味道极好的饮料。饭后,他们又立刻上路了。克利夫顿先生时刻不忘他的火绒,但是,让他感到意外的是直到现在他也没碰到一种这类包括几千种不同类型,到处都可以生长的寄生植物。
正在这时,不远的树丛中响起一阵拍动翅膀的簌簌声。罗伯特立刻循声跑去,但是菲多跑到了他的前面,立刻传来一阵狗的撕咬声。
“行啦,菲多,别咬啦!”罗伯特喊叫着。如果不是罗伯特及时赶来,菲多将不会听从命令的。菲多的牺牲品是一只美丽的公鸡,幸亏罗伯特把它从菲多的口中活着救了下来。克利夫顿立刻看出这是一只中等体形的家养鸡,人们叫它本赛鸡。它跗骨上的羽毛长长的,看上去好像它的两只脚装在了羽毛袖子里。但是罗伯特立刻发现它有一个极特殊的地方:
“看啊,鸡头上有只角!”
“一只角!”克利夫顿惊叫着,一边仔细地观察着这只鸡。
“是真的,”叔叔说,“一只角,装在了它冠子的位置上,这只鸡准非常凶狠好斗。克利夫顿先生,我自认为什么都见过了,可是我还没见过长角的鸡呢!”
哈里·克利夫顿什么也没回答,全神贯注地研究着这只鸡,脸上现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惊异的表情,最后只说:
“是的,这是一只本赛鸡。”
叔叔把鸡的两只翅膀捆了起来,他想把它活着带回去,养在家禽栅里。然后,远足者们为了到达河边开始略向东走去。一路上他们既没有找到一种蘑菇,也没找到多孔菌类可以代替火绒。但他们找到了另一种植物,差不多也可以做火绒。这种植物也种类繁多,是蒿属类,俗称蒿子。它的主要品种有:苦艾蒿、龙蒿、麝香蒿等。中国蒿是一种毛茸茸的植物,在东方帝国①的医药中,经常用到它。
①指的是中国。
克利夫顿知道,这种植物的茎和叶子上长满了毛,晒干后,一碰火星就可以燃烧起来。
“可找到我们的火绒了!”克利夫顿叫道。
“好极了,”叔叔高兴地接着说道,“我们没有白过这一天。造物主对我们简直是好得不能再好了。我们不该再有什么过分的要求了。好,我们走吧。”
采集了一些蒿子后,一行三人向西南方向走去。两小时后,他们到了河的右岸,六点钟时,全家又都集合在宿营地了。晚饭桌上多了一道龙虾,是马克在岩石缝中捉到的。克利夫顿讲述了他们远征的细节。那只本赛鸡放到了家禽栅中喂养,它成了栅中最美丽的动物。
晚饭后,贝尔走近鲁滨逊叔叔递给他一个又红又亮的贝壳,里面装满了烟草。同时,杰克给他夹了一块火炭。
“烟叶!”叔叔惊叫着,“你们怎么都没对我提起过!”可敬的海员两眼忍不住湿润了,眼中闪动着兴奋的泪花。他立刻点着了烟斗,一股烟草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使得气氛更加和谐了。
“你看到了吧,我可敬的朋友,”克利夫顿说,“尽管造物主已经给了我们许多许多,但是,还给你保留了一个最美好的惊喜。”

第二十二章
鲁滨逊叔叔的愿望已经完全得到了满足: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岛;一个值得钟爱的家庭;一支烟斗和一些烟叶。如果这个时候,有一艘大船经过这里,他都拿不定主意,是否要离开这个小岛了。
然而,对这个小团体来讲,他们缺少的东西还太多了!虽然,哈里·克利夫顿不知道他们的前途如何,但是他一点也不愿意忽视对孩子们的教育。尽管他手中没有任何书籍,但是他自己不就是一本活百科全书吗。他为孩子们开设了文化课,还不失时机、坚持不懈地把自己在大自然中取得的知识、经验传授给他们。课程首先从具有指导性的课目开始。科学方面的课程主要包括自然、历史、地理,然后是宗教道德课程,这是需要在每天的实践中学习;哲学,这门在长期经验中直接总结出来的理论课最好由鲁滨逊叔叔担任,在这方面,就是牛津和剑桥大学的教授们也比不上他。大自然是包罗万象的大学校,她向每一个想了解她的人敞开胸怀,而鲁滨逊叔叔就是这所学校中最优秀的信徒和传道士。克利夫顿太太,这位令人尊敬的母亲,她以女人的温柔和博大的仁爱把小团体中的成员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她是最称职的道德课教师,是团体的灵魂。
在最远的一次考察时,考察者们从硫黄泉带回来一些含硫物质。如果能找到硝石,工程师打算制造一些上等的,或者是堪用的火药。七月二十日,工程师到悬崖北部去考察,在那里,他发现了一个洞穴,穴壁是潮湿的,上面附着一层钾硝盐。这是一种自然硝石粉。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毛细管现象的作用下,硝盐从岩石中离析出来。
克利夫顿把他的发现告诉给叔叔,并说他打算制造火药。
“我们不可能制造出十分合格的火药,”工程师接着说,“我们无法得到纯硝粉,因为这需要特殊的方法进行提纯。因此我不得不用自然硝盐来代替。但是不管我们制出的是什么品级的火药,当我们需要炸山开洞时,它都会对我们有用的。”
“好极了,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我们洞扩大一些,并且在周围再开出几个仓库。”
“此外,这种硝盐还可以用来‘硝化’我们院子的地面,也就是说,把硝盐掺到地面的土里,再把地面夯实,以后地面会变得坚硬,不渗水。”
于是硝盐发挥了它的第一个作用,岛民们把他们的院子的地面和洞中的地面都进行了硝化处理,并且夯实。之后,地面变得像花岗岩一样坚硬平整,母亲把它擦得像木地板似的闪闪发亮。
然后,工程师开始制造他的火药。孩子们在一旁观摩,并且参与了制作的全过程。尽管这伙人只有一支石弹手枪,但他们对火药生产的兴趣之大,好像他们拥有整个一个炮兵武器库可以为他们提供武器装备。
制作火药只须将硝、硫、碳均匀地混合在一起。碳的作用是燃烧,产生大量气体,给火器以发射力量。克利夫顿先生已经有了硫和硝,还缺少碳。制碳比较容易,他们没有找到专门制作武器火药碳的粟子树,或杨树,但是用榆木烧出的碳可以造矿山炸药。克利夫顿先生选择了许多嫩树枝条,先把树皮剥去,因为树皮产生大量的灰烬;再把树枝放进预先挖好的坑穴中烧制。
当然工程师知道火药的配制比例:七十五份的硝,十二份半的硫,十二份半的碳。把这三种物质先用不同的方法研制成粉,再混合到一起,加温,放入一个捣钵中,用木槌将它压制成饼状。就这样克利夫顿工程师制出了粗糙的火药饼。接下来的程序是将药饼颗粒化。
这是一道困难,但又是必须进行的工序。因为粉状火药只能爆燃,而不能立刻引起爆炸,也就产生不了爆破作用。
工程师想方设法使火药饼颗粒化。他先把火药饼放在阳光下暴晒了两天,然后把它捣成小块;再将这些碎块放入一个圆形陶罐中;把陶罐固定在一个从船上取下的滑轮上;用绳子迅速转动滑轮,火药饼碎片在罐中旋转,相互摩擦、碰撞渐渐变成了略带棱角的粗糙颗粒状。虽然并不圆滑,但毕竟是颗粒了。然后再把这些颗粒放在艳阳下彻底晒干。
第二天,罗伯特就不断地催促父亲试验他们的新产品。手枪已经擦拭干净,并且装上了火药。罗伯特想第一个试射,但是叔叔不同意。为了预防试射时,万一火药过猛,致使手枪爆炸而伤了孩子,叔叔决定由自己承担首次试射的任务。为防止伤着自己,他采取了一些必要的安全措施。
第一枪打响了。枪中的药没有立刻引爆;经过片刻的燃烧,火药气体把枪中的石弹丸发射出去了。
一片欢呼声伴随着火药发射声响彻了天空。这是孩子们欢乐的叫喊声。他们终于有了火器了。马克和罗伯特各自也试用了一下火器,他们都非常满意这一新的发明成果。当然,火药比不上真正的弹药,但起码可以用来炸山开洞了。
在男人们进行各种工程时,克利夫顿太太一直精心照料着家禽,使它们繁衍兴旺。既然鸡类可以驯养,为什么四足的畜类不能驯养呢?克利夫顿先生决定修建一个专门的家畜围栏。他在距离驻地一里远,湖泊的北边,选了一块几亩大的地方。这是一块绿草茂盛的平原,很容易把河中的淡水引过来。工程师负责划出围栏的范围,叔叔负责到树林中伐树并加工成支撑树篱笆的支柱。工程是非常艰苦的,好在他们并不急于很快完工,叔叔打算第二年春天开始驯养家畜。这期间重要的是到森林中砍伐树木,还要进行其他的考察活动。
在一次考察中,工程师又发现了一种宝贵的苏铁科树木。这种树在日本很常见,由此推断,这个岛的地理位置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靠北方。
一天,吃完一顿有鱼、有肉的丰盛午餐后,克利夫顿问孩子们:
“你们觉得我们日子过得怎么样?还缺少什么吗?”
“不!父亲,”马克、罗伯特、杰克异口同声地回答。
“餐饮中也不缺什么吗?”
“很难回答,”叔叔大声说,“有野味,有鱼,有贝类,有水果,还缺什么呢?”
“不对,我们是还缺点什么。”小杰克说。
“缺什么?”父亲问道。
“糕点。”
“好一个小馋鬼!”克利夫顿说道,“但是总之这个孩子说得有理,没有面包,或者说没有糕点是令人感到缺憾。”
“这倒是实话,我们忘记了面包。但是别担心,我的小先生,当贝尔小姐的麦子长出来后,我们会有面包的。”
“不用等那么久,”克利夫顿说,“就在今天早上,我发现了一种树,它可以提供上等淀粉。”
“西谷米!”马克叫道,“就像瑞士的鲁滨逊发现的一样!”
“西谷米!”叔叔也恍然大悟,“这确实是好东西,我在马鲁古群岛吃过,那里有大片的西谷米树林,每棵树可产四百公斤的西谷米,它做成的米团非常有营养。您的发现确实太有价值了,我们快去西谷米树林吧!”
叔叔说着就站了起来,拿起斧子想向外走。克利夫顿先生叫住了他。
“等一下,我的朋友,我说的根本不是西谷米树,因为西谷米生长在热带,而我们的岛比较靠北。这仅只是一种苏铁树,它的淀粉与西谷米相似。”
“那么,先生,我们像收获西谷米一样去收割这种东西吧!”
克利夫顿和叔叔把孩子们留在家中,二人向森林走去。他们到了河边,准备过河。
“先生,”叔叔站在岸边说,“我们在这儿建一座桥就好了,否则总要划船渡过,太浪费时间了。”
“我同意,”工程师回答,“但是我们应当修一座吊桥,不用时,可以把它收回左岸。因为这条河是我们天然的屏障,它阻挡了北边的猛兽过来侵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