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州往世书上一章:第6章
  • 九州往世书下一章:第8章

“帝初践位,星相变异,北天流火,竞夜不绝。有司奏闻,星相上干国运,下贯民生,北辰行瀚、宁两阙间,或有兵戈之变。夫战乱者,天下之大不祥,帝王当行仁德以禳之。帝然其言,遂减宫室,裁女乐,诏群臣课以怀柔致远,诏北陆以弘上国仁威,更赐金宝。天下咸服其德。”

——《胤末纪事》

《胤末纪事》中这段记载常被后世的史学家们怀疑,首先它的编纂者——燮羽烈王年间的太师谢墨——其实是个不太通文墨的人,畏罪伏诛时才二十八岁,编纂这本书时完全是假秘书之手,不过要给世人看一本自己署名的史书,博一个青史留名。《纪事》容量浩大,可修撰过程缺乏监督,很不严谨,多有难以考据的资料被引用;其次,若从“仁政爱民”的角度看,胤武帝白清羽陛下其后二十年的斑斑劣迹,让人无论如何不能相信他会在心里认同“怀柔致远”这种帝王家学。

不过也有历史学家这么解释,就是胤武帝即位初期日子过得很不好,所以刻意摆出一付要效法其父“仁政”和“无为”的样子,频频颁布这样的诏书,不过是用来麻痹北蛮和大臣们。

不能回避的事实是,白清羽是个靠政变上台的皇帝,虽然当他解决了所有兄弟踏入父亲的寝宫时,发现写在遗诏上的名字是他自己的大号——“白清羽”,这让他之前的努力变得像是一场笑话。他持有父亲的遗命,并且获得了令人敬畏的遗老——楚道石——的承认,楚道石是受命大臣,而白氏宗祠的长老之一白纯澹是受命长老,也在第一时间证实了诏书的真实。证明新皇帝身份的“三宝”,诏书、受命大臣的认可、受命长老的认可,白清羽都有,按说他的皇帝位子该坐得很稳,可宫门打开的一刻,血未干涸的朱王尸体分明撕去了帝王家立贤立德的温柔面纱,讲述着一个残酷冷厉的夺嗣故事。

而白清羽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坐上了东陆的权力巅峰。

更糟糕的是他的政治班底基本等于零。捧他上台的狮牙会是个阅历有限的年轻军官团体,他们趁着天启城九门封闭,借助金吾卫驻扎城内的便利取得了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在夺嗣事件中实现了惊天动地的大逆转。可要说到政务,日后恃之足以纵横天下的“铁驷之车”里,只有苏瑾深还略有参详,叶正勋在军事指挥学上也许是个鬼才,可政治上的修养浅薄得很,比他更糟糕的是姬扬,姬扬此人如果非说他有政治理念,也非常简单,就是“北征北征复北征”,白清羽有此虎将去灭一两个小国倒是不成问题,让他去周旋于众大臣之间,协调诸方利益,进退斡旋,不动声色的解决危机,无疑是妄想;至于李凌心,这个绝世名将此时还是一个自闭的少年,他并未理解夺嗣只是他们这个小群体踏上权力道路的第一步而已,他跟着“狮牙会”的“哥哥”们帮助白清羽雨夜包围太清宫之后,就立刻赶回家中,因为他是瞒着母亲参予了这次行动的,谎称金吾卫当夜轮到他执勤。新皇即位的事情由虎贲郎传到天启城每个角落,帝都轰然震动,而此时李凌心的母亲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儿子作为狮牙会的副宗在新皇帝夺嗣的密谋中担当了何等重要的一个角色。她非常愤怒于儿子和一帮不安分的少年军官混在一起,把事情搞得那么大,所以动用“家法”惩戒了他,却又在心里窃喜这些“小家伙”拥戴的十三皇子白清羽终于即位了,将来也许能对李凌心在军队里的提升多加关照。

唯有那个直到数百年后依然可敬可怖的“帝师”公山虚,此人是个不世出的阴谋家,权力场上的绝世舞者,朝野风云在他的铁腕下不过是一盘棋。可在武帝即位的前三年,“公山虚”这个名字并没有在朝野中被人提起。夺嗣政变的夜晚过去,卜筮监令史公山虚接到了上司的来信,斥责他作为卜筮监属员,非但不尽职尽责钻研卜卦之术,为国家社稷测算吉凶,还越权参予了金吾卫私下的军事行动,所以公山虚得到的处罚是:削去三年的俸禄,降职为卜筮监书记,誊录星相卷宗,并且思过。作为参予政变并且取胜的新贵,获得这样不大不小的处罚无疑是可笑的。可问题是,颁布这个处罚的人很不好对付,公山虚的上司叫做——楚道石。

作为受命大臣,楚道石此时已经成为皇室大臣名义上的领袖,国家的柱石,他的命令,白清羽也不敢公然违抗。

处罚公山虚的幕后原因应该是相当复杂,后人已经难以窥测当年那个波诡云谲的天启政局,也无法还原历史真相。作为承认白清羽身份的受命大臣,楚道石此时已经被当然的看作一个“帝党”,而且是帝党的头子之一,可他为什么要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刻意把同为帝党而且是“精锐中的精锐”公山虚“藏”了起来?

可能的原因包括:

其一,楚道石认为这个辰月教出身的年轻人如果骤然踏上政治舞台,会暴露身份;

其二,以公山虚和狮牙会这帮年轻人的性格和野心,他们会借着政变成功的气势彻底颠覆天启的政局,从而遭到朝野敌对政治力量的集体反扑。所以楚道石要削弱他们的力量,警示他们不能妄动;

其三,出于其他未知的原因,楚道石认为时机未到,三年之后才是公山虚正式登上帝都舞台的时候。

可没了公山虚,白清羽起家的队伍就只剩下些没见过真正皇家体面的浑小子了。人材不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位新帝登基,手里却没有任何施政纲领。得位之前,蔷薇党全员压上,所有精力都投入了帝都武装政变的伟大计划中去,等到白清羽坐在了太清宫的宝座上,才发觉他要握的根本不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利剑,而是一支写诏书的笔。

但是他此时不得不立即着手案头工作,准备颁布新的政令,签署堆积如山的文牍,并且尽量表现得稳重可靠一些,因为除了他的狮牙会死党,满朝文武都以戒备和质疑的目光看着这个新皇帝,等他建立威仪或者犯下错误。

以胤武帝的脾气,他大概也想到过直接把世家力量踢翻,立刻建立自己的独裁统治。但他忽然发现手里的筹码少得可怜,他这个武装政变上台的皇帝手里,甚至没有军事威慑的力量。

当时帝都的皇室兵力构成是这样的:虎贲郎、缇骑郎、金吾卫、羽林天军、京尉。

白徵明对于自己的十三子也许说不上很好,不过最后终于还是把虎贲郎这支精锐力量交给了儿子。可惜,人数很少。白清羽自己想尽办法用尽手段,算是把自己的力量深深扎进了金吾卫中。以狮牙会骨干为首,五千人的金吾卫,在白清羽登基之前,已经完全的倒向了他。

可羽林天军和京尉都不在白清羽的控制中,帝都重臣“九门司隶指挥使”牢牢的把持着京尉这支治安力量,羽林天军的调动则需要以皇帝的兵符配合羽林将军的兵符,白清羽手里只有半边兵符,光禄卿掌握的五百缇骑郎,这支力量原本依附于朱王,在太清宫事变的时候作为白清羽的对手登场,在事后白清羽自然对它进行了大规模的整肃,刻意弱化,新组建的缇骑郎战斗力低下,指挥无力,但是白清羽无法更换光禄卿,这样缇骑郎便仍旧不被他掌控。

白清羽手中的,只有虎贲郎和金吾卫这两支,加起来不足六千人的队伍。而有着三万精锐的皇室武装力量核心——羽林天军——仍被宗祠党控制着,非帝都有外敌入侵,皇帝也无法调动。

英雄在于“隐忍”二字,白清羽大概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他非常识时务的选择当了一个乖乖的年轻皇帝。所以在即位的第一年里,白清羽还算是沿袭了他父亲的治国纲领,虽然在朝堂上和宗祠党有些小摩擦,不过还能维护臣子尽忠皇帝,皇帝关爱臣子这样一个帝王家的体面。

但是很快,这个不安分的皇帝就把尾巴悄悄的翘了起来。

“帝初践位,星相变异,北天流火,竞夜不绝。有司奏闻,星相上干国运,下贯民生,北辰行瀚、宁两阙间,或有兵戈之变。夫战乱者,天下之大不祥,帝王当行仁德以禳之。帝然其言,遂减宫室,裁女乐,诏群臣课以怀柔致远,诏北陆以弘上国仁威,更赐金宝。天下咸服其德。”

——《胤末纪事》

《胤末纪事》中这段记载常被后世的史学家们怀疑,首先它的编纂者——燮羽烈王年间的太师谢墨——其实是个不太通文墨的人,畏罪伏诛时才二十八岁,编纂这本书时完全是假秘书之手,不过要给世人看一本自己署名的史书,博一个青史留名。《纪事》容量浩大,可修撰过程缺乏监督,很不严谨,多有难以考据的资料被引用;其次,若从“仁政爱民”的角度看,胤武帝白清羽陛下其后二十年的斑斑劣迹,让人无论如何不能相信他会在心里认同“怀柔致远”这种帝王家学。

不过也有历史学家这么解释,就是胤武帝即位初期日子过得很不好,所以刻意摆出一付要效法其父“仁政”和“无为”的样子,频频颁布这样的诏书,不过是用来麻痹北蛮和大臣们。

不能回避的事实是,白清羽是个靠政变上台的皇帝,虽然当他解决了所有兄弟踏入父亲的寝宫时,发现写在遗诏上的名字是他自己的大号——“白清羽”,这让他之前的努力变得像是一场笑话。他持有父亲的遗命,并且获得了令人敬畏的遗老——楚道石——的承认,楚道石是受命大臣,而白氏宗祠的长老之一白纯澹是受命长老,也在第一时间证实了诏书的真实。证明新皇帝身份的“三宝”,诏书、受命大臣的认可、受命长老的认可,白清羽都有,按说他的皇帝位子该坐得很稳,可宫门打开的一刻,血未干涸的朱王尸体分明撕去了帝王家立贤立德的温柔面纱,讲述着一个残酷冷厉的夺嗣故事。

而白清羽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坐上了东陆的权力巅峰。

更糟糕的是他的政治班底基本等于零。捧他上台的狮牙会是个阅历有限的年轻军官团体,他们趁着天启城九门封闭,借助金吾卫驻扎城内的便利取得了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在夺嗣事件中实现了惊天动地的大逆转。可要说到政务,日后恃之足以纵横天下的“铁驷之车”里,只有苏瑾深还略有参详,叶正勋在军事指挥学上也许是个鬼才,可政治上的修养浅薄得很,比他更糟糕的是姬扬,姬扬此人如果非说他有政治理念,也非常简单,就是“北征北征复北征”,白清羽有此虎将去灭一两个小国倒是不成问题,让他去周旋于众大臣之间,协调诸方利益,进退斡旋,不动声色的解决危机,无疑是妄想;至于李凌心,这个绝世名将此时还是一个自闭的少年,他并未理解夺嗣只是他们这个小群体踏上权力道路的第一步而已,他跟着“狮牙会”的“哥哥”们帮助白清羽雨夜包围太清宫之后,就立刻赶回家中,因为他是瞒着母亲参予了这次行动的,谎称金吾卫当夜轮到他执勤。新皇即位的事情由虎贲郎传到天启城每个角落,帝都轰然震动,而此时李凌心的母亲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儿子作为狮牙会的副宗在新皇帝夺嗣的密谋中担当了何等重要的一个角色。她非常愤怒于儿子和一帮不安分的少年军官混在一起,把事情搞得那么大,所以动用“家法”惩戒了他,却又在心里窃喜这些“小家伙”拥戴的十三皇子白清羽终于即位了,将来也许能对李凌心在军队里的提升多加关照。

唯有那个直到数百年后依然可敬可怖的“帝师”公山虚,此人是个不世出的阴谋家,权力场上的绝世舞者,朝野风云在他的铁腕下不过是一盘棋。可在武帝即位的前三年,“公山虚”这个名字并没有在朝野中被人提起。夺嗣政变的夜晚过去,卜筮监令史公山虚接到了上司的来信,斥责他作为卜筮监属员,非但不尽职尽责钻研卜卦之术,为国家社稷测算吉凶,还越权参予了金吾卫私下的军事行动,所以公山虚得到的处罚是:削去三年的俸禄,降职为卜筮监书记,誊录星相卷宗,并且思过。作为参予政变并且取胜的新贵,获得这样不大不小的处罚无疑是可笑的。可问题是,颁布这个处罚的人很不好对付,公山虚的上司叫做——楚道石。

作为受命大臣,楚道石此时已经成为皇室大臣名义上的领袖,国家的柱石,他的命令,白清羽也不敢公然违抗。

处罚公山虚的幕后原因应该是相当复杂,后人已经难以窥测当年那个波诡云谲的天启政局,也无法还原历史真相。作为承认白清羽身份的受命大臣,楚道石此时已经被当然的看作一个“帝党”,而且是帝党的头子之一,可他为什么要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刻意把同为帝党而且是“精锐中的精锐”公山虚“藏”了起来?

可能的原因包括:

其一,楚道石认为这个辰月教出身的年轻人如果骤然踏上政治舞台,会暴露身份;

其二,以公山虚和狮牙会这帮年轻人的性格和野心,他们会借着政变成功的气势彻底颠覆天启的政局,从而遭到朝野敌对政治力量的集体反扑。所以楚道石要削弱他们的力量,警示他们不能妄动;

其三,出于其他未知的原因,楚道石认为时机未到,三年之后才是公山虚正式登上帝都舞台的时候。

可没了公山虚,白清羽起家的队伍就只剩下些没见过真正皇家体面的浑小子了。人材不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位新帝登基,手里却没有任何施政纲领。得位之前,蔷薇党全员压上,所有精力都投入了帝都武装政变的伟大计划中去,等到白清羽坐在了太清宫的宝座上,才发觉他要握的根本不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利剑,而是一支写诏书的笔。

但是他此时不得不立即着手案头工作,准备颁布新的政令,签署堆积如山的文牍,并且尽量表现得稳重可靠一些,因为除了他的狮牙会死党,满朝文武都以戒备和质疑的目光看着这个新皇帝,等他建立威仪或者犯下错误。

以胤武帝的脾气,他大概也想到过直接把世家力量踢翻,立刻建立自己的独裁统治。但他忽然发现手里的筹码少得可怜,他这个武装政变上台的皇帝手里,甚至没有军事威慑的力量。

当时帝都的皇室兵力构成是这样的:虎贲郎、缇骑郎、金吾卫、羽林天军、京尉。

白徵明对于自己的十三子也许说不上很好,不过最后终于还是把虎贲郎这支精锐力量交给了儿子。可惜,人数很少。白清羽自己想尽办法用尽手段,算是把自己的力量深深扎进了金吾卫中。以狮牙会骨干为首,五千人的金吾卫,在白清羽登基之前,已经完全的倒向了他。

可羽林天军和京尉都不在白清羽的控制中,帝都重臣“九门司隶指挥使”牢牢的把持着京尉这支治安力量,羽林天军的调动则需要以皇帝的兵符配合羽林将军的兵符,白清羽手里只有半边兵符,光禄卿掌握的五百缇骑郎,这支力量原本依附于朱王,在太清宫事变的时候作为白清羽的对手登场,在事后白清羽自然对它进行了大规模的整肃,刻意弱化,新组建的缇骑郎战斗力低下,指挥无力,但是白清羽无法更换光禄卿,这样缇骑郎便仍旧不被他掌控。

白清羽手中的,只有虎贲郎和金吾卫这两支,加起来不足六千人的队伍。而有着三万精锐的皇室武装力量核心——羽林天军——仍被宗祠党控制着,非帝都有外敌入侵,皇帝也无法调动。

英雄在于“隐忍”二字,白清羽大概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他非常识时务的选择当了一个乖乖的年轻皇帝。所以在即位的第一年里,白清羽还算是沿袭了他父亲的治国纲领,虽然在朝堂上和宗祠党有些小摩擦,不过还能维护臣子尽忠皇帝,皇帝关爱臣子这样一个帝王家的体面。

但是很快,这个不安分的皇帝就把尾巴悄悄的翘了起来。

帝党 宗祠党

胤朝皇帝的地位非常遗憾的不够稳固,真正掌握着权力的是所谓的“宗祠党”,后人也把他们称作“世家政治集团”。帝朝立朝太久,没有发生天翻地覆的变革,导致世家大族的子孙掌控了几乎所有的重要职位,平民家的孩子只有凭借军功封爵,极少的幸运儿才能一跃登堂,成为掌权者集团的一员。所以七大家族——白、百里、敖、息、姬、叶、江——以及其他的贵族后代占据了皇室一大半的职位,他们根据各自的血脉而结成政治同盟,互有攻守。他们背后的则是这个家族的宗祠,史书中残存的记录说明,白清羽即位的当年,帝都百里氏的子弟出仕于皇室的,便有九百二十二人,这些百里氏的子孙都尊奉自己的宗祠,听从宗祠长老们的差遣,非有特殊原因,他们不敢违背宗祠的命令或者暗示。因为如果他们背弃自己的宗祠,他们相当于和朝中同殿为臣的九百余名亲戚为敌,这对一个大臣的政治生涯来说是致命的。所以往往大臣们宁可得罪皇帝,也不敢得罪宗祠,皇帝的命令只在朝堂上通行,而宗祠的隐性政治交易无处不在。宗祠也利用这个优势不断的把家族的新人推荐到帝都政治圈和社交圈的前台,无形中挤占了平民子弟晋升的机会。

按照白胤立朝初期的传统,皇帝有权组织自己的政治班子。所以前任皇帝驾崩之后,除了受命大臣这个人是新皇帝所不能动的,其他的大臣新皇帝都可以随自己的心意留用或者更换,这个被称作新皇帝的“开殿建阁”,他要确立自己的内阁。所以前任皇帝的内阁重臣们都会立刻递交辞呈,这个举动被称为“辞辕”,意指大臣已经像骡马拉车一样为皇室工作了很久,他们现在要辞去“车辕”的位置让位给年轻人。而新皇帝往往会选择“留骥”,意指挽留骐骥般的大臣,让他继续效忠新主。但是后期“辞辕”和“留骥”这套活动渐渐演变为一种极富表演性质的礼仪,一旦新皇帝登基,德高望众并且手握重权的老臣们会争先恐后的上书“辞辕”,言辞恳切满纸悲愁,意思是说自己为帝朝呕心沥血已经不堪驱使,恳求新皇帝能够开恩允许这个被榨干了一切精力和才智的老臣平静的回到乡下去颐养天年,而新皇帝则要寻死觅活的“留骥”,回信给老臣们,言辞恳切满纸惶恐,说自己年轻不懂事不知道为什么会被推上皇帝的位子,现在要治理国家安抚万民迫切需要老臣们继续鼎力相助挺兄弟一把。老臣们“辞辕”越快越有体面,皇帝“留骥”越快越显得有诚意。所以往往双方都催赶着秘书泼墨行草,就恨被对方抢先了。这边“辞辕”的奏章封缄递出,那边宫里捧着“留骥”诏书的内监已经高声叫门了。

如果“辞辕”的“留骥”的配合得好,那么没有问题,大家继续上殿议事。但是如果“辞辕”的请辞了,“留骥”的诏书却没有发下,那么局面就微妙了。因为通常需要“辞辕”的都是重臣中的重臣,在大家族的宗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皇帝得罪了这样的老臣,会发现这个家族的大量官员集体呈献对抗情绪,甚至出现大规模的辞职,而仓猝间任谁也找不到那么多人填补这些职位空白,所以最后新皇帝还是得忍气吞声把自己不喜欢的老臣请回殿上,礼敬更甚往昔。

所以东陆的掌权者,事实上是隐藏在朝堂阴影里的几大家族,他们的血脉延伸到东陆的每个角落,把持着各个诸侯国的军事要冲、政治枢纽和大城市的商业命脉,宗祠的命令悄悄发往各地,维护家族的地位,对抗一切试图削弱家族权势的力量,包括皇帝。胤朝皇帝的地位非常遗憾的不够稳固,真正掌握着权力的是所谓的“宗祠党”,后人也把他们称作“世家政治集团”。帝朝立朝太久,没有发生天翻地覆的变革,导致世家大族的子孙掌控了几乎所有的重要职位,平民家的孩子只有凭借军功封爵,极少的幸运儿才能一跃登堂,成为掌权者集团的一员。所以七大家族——白、百里、敖、息、姬、叶、江——以及其他的贵族后代占据了皇室一大半的职位,他们根据各自的血脉而结成政治同盟,互有攻守。他们背后的则是这个家族的宗祠,史书中残存的记录说明,白清羽即位的当年,帝都百里氏的子弟出仕于皇室的,便有九百二十二人,这些百里氏的子孙都尊奉自己的宗祠,听从宗祠长老们的差遣,非有特殊原因,他们不敢违背宗祠的命令或者暗示。因为如果他们背弃自己的宗祠,他们相当于和朝中同殿为臣的九百余名亲戚为敌,这对一个大臣的政治生涯来说是致命的。所以往往大臣们宁可得罪皇帝,也不敢得罪宗祠,皇帝的命令只在朝堂上通行,而宗祠的隐性政治交易无处不在。宗祠也利用这个优势不断的把家族的新人推荐到帝都政治圈和社交圈的前台,无形中挤占了平民子弟晋升的机会。

按照白胤立朝初期的传统,皇帝有权组织自己的政治班子。所以前任皇帝驾崩之后,除了受命大臣这个人是新皇帝所不能动的,其他的大臣新皇帝都可以随自己的心意留用或者更换,这个被称作新皇帝的“开殿建阁”,他要确立自己的内阁。所以前任皇帝的内阁重臣们都会立刻递交辞呈,这个举动被称为“辞辕”,意指大臣已经像骡马拉车一样为皇室工作了很久,他们现在要辞去“车辕”的位置让位给年轻人。而新皇帝往往会选择“留骥”,意指挽留骐骥般的大臣,让他继续效忠新主。但是后期“辞辕”和“留骥”这套活动渐渐演变为一种极富表演性质的礼仪,一旦新皇帝登基,德高望众并且手握重权的老臣们会争先恐后的上书“辞辕”,言辞恳切满纸悲愁,意思是说自己为帝朝呕心沥血已经不堪驱使,恳求新皇帝能够开恩允许这个被榨干了一切精力和才智的老臣平静的回到乡下去颐养天年,而新皇帝则要寻死觅活的“留骥”,回信给老臣们,言辞恳切满纸惶恐,说自己年轻不懂事不知道为什么会被推上皇帝的位子,现在要治理国家安抚万民迫切需要老臣们继续鼎力相助挺兄弟一把。老臣们“辞辕”越快越有体面,皇帝“留骥”越快越显得有诚意。所以往往双方都催赶着秘书泼墨行草,就恨被对方抢先了。这边“辞辕”的奏章封缄递出,那边宫里捧着“留骥”诏书的内监已经高声叫门了。

如果“辞辕”的“留骥”的配合得好,那么没有问题,大家继续上殿议事。但是如果“辞辕”的请辞了,“留骥”的诏书却没有发下,那么局面就微妙了。因为通常需要“辞辕”的都是重臣中的重臣,在大家族的宗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皇帝得罪了这样的老臣,会发现这个家族的大量官员集体呈献对抗情绪,甚至出现大规模的辞职,而仓猝间任谁也找不到那么多人填补这些职位空白,所以最后新皇帝还是得忍气吞声把自己不喜欢的老臣请回殿上,礼敬更甚往昔。

所以东陆的掌权者,事实上是隐藏在朝堂阴影里的几大家族,他们的血脉延伸到东陆的每个角落,把持着各个诸侯国的军事要冲、政治枢纽和大城市的商业命脉,宗祠的命令悄悄发往各地,维护家族的地位,对抗一切试图削弱家族权势的力量,包括皇帝。

帝党 不文皇帝

有史料证明,白清羽的字非常难看,是皇子中风雅最逊的一人,毕生都很讨厌手写诏书,口拟也很不情愿。《胤末纪事》中还存有据说是白清羽当年写给苏瑾深的一份诏书,作为皇帝来看,确实是粗陋无文的:

“瑾深:

你奏的事情我已经知道,此人不过依靠家荫得了这个官位,除了姓氏,就是头猪了。但你也不可不防他,他是水磨的鹅卵石,官场老贼头,滑得抓不住把柄,你言语里可不要中他的圈套,切切。”

北征之路 北征之路

白清羽想北征,他毕生都在想着这件事,“北征”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白清羽本人也未必完全知道,可是这两个字所代表的荣誉、利益以及对少年阴影的复仇无时不刻不在激励着白清羽,对于武帝而言,这似乎比当皇帝更加重要。跟其他皇帝的对外征伐不同,多数皇帝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讨伐,而白清羽则是为了讨伐而当皇帝。

所以很显然,当个被宗祠党欣赏的“乖巧皇帝”跟他的目标完全背道而驰。

白清羽意识到他如果想要真正自己发号施令,必须有足够的武装力量听命于他,而他眼前触手可及的是装备精良的三万羽林天军。可是羽林天军是一支内部关系异常纠结复杂的军队,羽林天军中执掌大权的都是世家后代中的精锐,并且经过多年官场的磨练,变得极为老成持重。他们互相提携扶持,彼此之间又有小集团的斗争,让白清羽和他的年轻班底去理清这套庞杂的关系,无疑是不可能的。真正对羽林天军有控制权的其实是宗祠党。“羽林将军”这个职位事实上是代表宗祠党的诸位掌权者操控军事权力的一人,羽林将军缺员的时候,要经过复杂的推举程序,最后根据世家和臣子们的意见决定一个适合的继任者,向皇帝禀报,皇帝只能同意或者不同意,而不能推举自己中意的人。而修文五十七年的治世之后,羽林天军很少大举征伐,连清剿蛮蝗这种工作都是淳国等诸侯冲杀在前,所以羽林将军也没有什么机会犯错,大多数羽林将军都会在这个职位上稳坐到老死,当然,这些老资格的军武世家后代当上羽林将军的时候,往往也都是白发枯槁的老人了。名义上还有一个高于“羽林将军”去管理羽林天军的人,也就是“羽林上将军”,通常由太子摄此职位,坐在天启城内遥领三万大军,作为对太子军事能力的一种培养,本身“羽林上将军”只是个虚衔,却可以由皇帝直接任命,相当于皇帝亲自指派的一名高级参军。可白清羽甚至无法派出一名“羽林上将军”去,因为他还没有大婚,自然也没有太子。

白清羽大约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挠头思考,结论是既然短时间内他无法从高层着手在羽林天军中获得支持,那么他就走底层路线。好在他在搞帝都政变的时候就精通底层办事的手段,对此驾轻就熟而且从不顾虑。他的想法简单干脆,直接用自己的同党去把羽林天军的中下层军官给换掉。他手中有金吾卫,有的是年轻的中下层军官,这些人很多有稷宫同学的背景,又经过狮牙会骨干团体的培养训练,已经完全忠于新皇帝了。这时候的金吾卫已经变成了一个“北征派”军人的小朝廷,年轻人被“光复”和“征讨”这样的宏伟目标所震撼,聚集在一起公然讨论北征路线和后勤准备,饮酒拍案,高歌竞夜。

“卫中皆少年,言及北蛮之乱辄怒目,常怀征伐意。时北征之议为朝堂所禁,卫中少年遂夜聚于稷宫之内,命酒沉醉,高歌唱和,推沙盘演军阵之变化,欲克北蛮之骑。御史奏闻,帝不问,群臣不安。”

——《大胤皇家镜明史》

这则官史具有极高的可信度,说明当时年轻军官群体对于北征的讨论已经让朝廷高层震惊不安了。那么这些年轻军官毫无疑问都是效忠白清羽的。

北离二年春开的二月十五日,白清羽颁布的一份诏书要求羽林天军和金吾卫的军官平级调动,互相熟悉彼此的职司,这种调动称为“换防”。被选中的金吾卫军官自然非常乐于被换防,这样他们就可以直接插手军务,这些人被调动之前也都接受了不同程度的密令,均是狮牙会的秘密骨干,而羽林天军的军官也很乐于被换防,这样他们就能安坐在天启城享福,不必随羽林天军驻扎在外,顶着烈日风雨操练,而且金吾卫的提升和待遇似乎也更有保障。

资料统计会发现从北离二年开始,以“换防”的方式金吾卫和羽林天军交换了四百八十三名中下层军官,这种密度的“换防”,几乎每天都有军官被更换职司,仅仅在两年内,就把羽林天军的基层军官更新了一半以上。

没有经过政务历练的缺点此时暴露无疑,白清羽以为他这样安插自己的部属悄无声息,不容易察觉,而且表面上有着十足的理由,并不会导致严重冲突,或者说宗祠党的元老大臣们即便不满意,也很难非议他的举动。

可是他大概忘记了一点——他已经不再是“十三公子”了,他现在是“皇帝”。皇帝的一切人事调动都被朝野关注,何况如此大规模的“换防”。在他还是个皇子的时候,他悄悄渗透进金吾卫系统,还能借着侥幸瞒过着眼于高层势力的兄弟们。可他如今的对手宗祠党,无论是背景、经验、还是临危变化的决策能力,都远非年轻的皇子们所能比的。事实上武帝白清羽终其一生都未取得宗祠党的信任,北离二年的时候,这些老臣们即便睡觉,都睁开一只眼审视着这位新皇帝的作为,并且随时准备采取对策。

“换防”制度开始,朝野巨震,宗祠党无比清楚的感觉到皇帝要从他们手中夺取军事掌控权,代之以年轻的金吾卫军官。宗祠党的重臣们和长老们都不喜欢这些年轻作乱的金吾卫,他们曾在太清宫的雨夜里撕碎了宗祠党为大胤未来描绘的蓝图。宗祠党中,无论是支持朱王的、支持锦王的、还是支持青王的,都未曾在自己的蓝图里给白清羽留下位置。而年轻人们让老人家吃惊了,丢了颜面。他们很不喜欢金吾卫这样一股势力。军权是一切权力的基础,宗祠党的老狐狸们尽管不曾上阵打仗,却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个亘古真理。而白清羽指挥着讨厌得像是老鼠样的年轻人在啃咬他们的基础。

更糟糕的是,白清羽还要用钱。

修文五十七年的平静给皇室积累了不少钱。尽管他们还要不断的应付北蛮的敲诈,可截止白清羽登基的时候,皇室财库账面上有着五千七百万金铢的巨额财富。事实证明白清羽虽然靠着市舶司的黑金起家,但是并没有过人的经济才能,他完全算不清账目,也没想过自己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巨额财产该如何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力。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强兵”二字,所以急急忙忙的从库里拨调金钱装备金吾卫和羽林天军,开展大规模的练兵。白清羽好备战,而备战无疑是最耗钱的爱好之一,臣子们看着财库的钱哗哗的流淌出去。有记录表明,仅仅在北离二年一年中,帝都就从宛州和越州购入了一百二十万斤精铁和其他适于打造武器的精炼金属,这些金属可以武装大约五万名重装甲士和战马!而皇室当时的常备兵还没有这么多。

皇室重臣的神经一再地绷紧,连带着诸侯国主们。新任皇帝并非什么善主,他们再次确认了这一点,当他们看见锦王的尸体时,他们曾经警惕过,此时白清羽的妄动再次说明了宗祠党对这个胆大妄为的小子抱有怀疑是正确的。对白清羽不利的传闻从登基开始就在帝都悄悄地蔓延着——

新皇帝想北征!

“北征”这两个字在那时的东陆朝野是个禁区。北蛮表现出来的强大游骑作战能力和牧民们在长期的放牧中培养成的马术技巧都被认为是东陆武士所不能企及的。经过太久的承平之世,东陆武士们习惯了养尊处优,完全不能理解那些穿得破破烂烂的北蛮牧民如何能够活着穿越宽阔的天拓海峡,又如何能靠着马奶经过漫长的跋涉,最后以野蒿杆临时制作的粗糙羽箭射穿他们的心脏。在东陆武士们的眼里,北蛮不再是人类,不是可以击溃的敌人,而是噩梦般的心理阴影。出于某种后人难以理解的原因,仁帝也非常不喜欢听人提起武力强国北征蛮族等事。心情好的时候,他会赐醇酒给慷慨提议北征的臣子,当庭让他喝醉,心情不好的时候,直接就喊乱棍打出。而对于世家大族的大臣们而言,北征更是难以想象的一件功业。理智的大臣们清楚的认识到以当时大胤的国力,穿过莽莽草原进击北蛮等于把整个国家的国运赌在一场无用的胜利上,即便他们试图北征,即便他们能够击败北蛮强悍的游骑兵,他们也需要随时准备好应付背后的诸侯集团作乱。这样的政治环境下,北征等于走在钢丝上去挑战一个全副武装的对手。而且世家大族的掌权者们也抱有一个私心,如果真的要北征,那么首当其冲的必然是他们的子弟。要这些世家出身的贵族武士领兵去对抗恶鬼一样的北蛮,胜算本身就很小,而如果他们战败,更会面临处罚,甚至即便他们战胜,也会在战场上损失大量的家族精锐,这时候家族势力必然一落千丈。

所以,北征是万万不能的,让北方的淳国陷入蛮蝗的骚扰并不算什么,每年供给金钱、把平民少女冒充公主嫁过去和亲也都不算什么,但是要把家族和国家的前途押上战争的赌台,宗祠党想都不敢想。

但是白清羽确实要北征,他是个算术从来都很不好的皇帝,算不太明白自己的国力,此时并未意识到北征将耗去他整个国家的力量和他个人的一生。而不幸的是,他的辅佐者公山虚是个绝世的赌徒,本就愿意为了不大的可能去冒天大的危险,只要胜利的成果足够诱人。

宗祠党的大臣们开始使用一些非常的手段,他们暗地里向北蛮的使节们告密,表示他们的新皇帝是个心性不太成熟的孩子,对友好的北蛮盟邦怀有强烈的敌意,甚至有北征的打算。按道理说这些消息已经太过耸动,足以让悍勇冲动的蛮族使节跳起来去找新皇帝玩命,白清羽立刻会感到友好盟邦的巨大压力,从而放其他天真可笑的战争梦想。不过出乎宗祠党的意料,这样的事情并未发生,白清羽和北蛮的关系在他即位初期好得如同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