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嫁给厌世状元郎(穿书)上一章:第3章
  • 嫁给厌世状元郎(穿书)下一章:第5章

  “别在这咬文,”洪氏听出音了:“你把话说清楚,谁患不均了?这家里除了你三房会折腾,还有谁跟谁闹过?”

  吉安吐了口气,笑了:“三嫂,原来你和三哥心里头都清楚,家里一直在偏着你们。那我可就放心了。”冷眼瞧着那人,“如果仅是担心大哥二哥会因此不忿,进而对三哥心生怨气,这事好解决。

  今儿大哥大嫂都在,二哥虽不在但二嫂和信宜在。你给他们句承诺,待他日三哥腾达,必定十倍、百倍地回报爹娘与两个兄长,否则此生仕途无望。”

  闻言,黄氏一愣,竟忘了哭。吉欣然诧异,扭头望向小姑。其脸上虽有浅浅笑意,但眼波平静。此刻她看她们,就像是在看戏台上的丑角。

  吉安不避吉欣然的目光,又言道:“夫妻一体,三哥又那般爱重三嫂。你给的承诺,想来大哥大嫂、二嫂信宜都会信。”

  拐了下边上的二弟妹,朱氏附和:“她三婶,你说,我们都听着,肯定一字不漏地把你说的话铭记在心。”

  “三弟妹,原是二嫂我误会你跟三弟了。一直以来,我还以为三弟被养惯了,不会念爹娘恩,兄弟情呢?是嫂子心眼小,我跟你赔不是。你说,我跟我大儿子听着。”

  洪氏有点子佩服小妹了,到底是爹娘精养着的,心思就比她这憨妇要周全。

  看黄氏被架在那,闭口不言。吉孟氏心里火都冲上了鼻头,抬腿一脚蹬开她,怒步出了厨房。

  吉忠明背手站在正屋门口,淡看闹的这一出,对之前猜测更是多了两分确定。黄氏闹老妻,就是故意的。只是今天的情况,出乎了她的意料。以往家里每有不平,村里都会起阵风。这回,他倒要看看会吹什么风?

  厨房里,黄氏被蹬得摔在地上,久久不动。吉欣然回过神,惊呼:“娘”

  杵在门口的吉安,没有上前。她娘也是有心了,没这一脚,黄氏可糊弄不过去。

  转身准备离开,只脚后跟才抬起又落下。她知道之前莫名生的那股疑惑在于哪了。书里吉家未分家时,黄氏懦弱得像只包子,任人拿捏,遇欺也从不还击。吉欣然重生归来后,黄氏在她的“引导”下,渐渐有了脾气。

  分家后,她更是一夜成长。随吉彦到书院生活,家里家外也是面面俱到。

  回头看向被吉欣然抱着掐人中的妇人,吉安敛目。

第11章 收拾

  吉家在枣余村头,占地不小,靠近的人家少。故早上闹出的动静虽大,但并没传出去。半天下来,村里风平浪静。只冬日里没事,闲下来的老婆子小媳妇聚到一块,最爱谈的还是双秀才吉家。

  这不村北王二婶家,午后就热闹得很。七八妇人坐在院里晒着暖阳,一边闲谈一边纳着鞋底。

  “昨天在镇上,我遇着村西红媒婆了,在买千层底。”脸嫩的妇人,髻上插着一根螺旋纹老银钗,低眉笑着说:“这一到冬闲时,红媒婆就忙得脚不沾地。”

  边上颧骨略高的妇人接上话:“那是当然,娶了媳妇好过年。”

  对面在穿线的老妇,扭过身凑近隔着的王二婶:“他二娘,你上回去村东头,怎么说的?”

  脸上有肉的王二婶,眼都不抬纳着鞋底:“什么怎么说?”

  老妇人啧了下嘴,将话点明:“你侄子的亲事。”

  几个妇人噤声,竖起耳朵来听。王二婶装糊涂:“我娘家家景好,大成又在县太爷跟前当差,急什么?”

  “这么说吉孟氏没应。”老妇人穿好线,针在泛油的发上挠了两下:“她家闺女也不小了,大成这样百里挑一的人材都看不上,还想什么样的人家?”

  王二婶倒是不在意:“一家有女百家求。老秀才四十出头才得个靠心近的,在闺女一辈子的事上,他们两口子自是要谨慎。”

  凸嘴杨二婆,平日里最见不得一身富贵的吉孟氏。一个绣娘而已,要不是好命嫁给吉二明,看她能日日躲在家中,地里的事一点不沾手?那闺女也是,一身懒骨头。

  “别是养着给城里的老爷做小的。”

  “你胡嘞什么呢?”王二婶不高兴了,在她家院里说这话,要是有嘴不牢靠的传出去,她家日后还怎么跟村东吉家往来?将手中纳了一半的鞋底丢进线篓子里,起身回屋。

  脸嫩的妇人瞥了一眼杨二婆子,拿了自己的针线篓子,也打算回去了。祖辈都待在一个村里,有这么说人家闺女的吗?

  “呵,”颧骨高的妇人嗤笑。老虔婆好不容易生个牙口齐整的闺女,就以为自家姑娘是天仙,一心巴望着吉家。可惜啊,人吉二婶不瞎,压根看不上。

  话题中心村东吉家,此刻正不安生。午饭后,豆子才捡了一碗的黄氏昏了,身上滚烫。

  她一病,吉孟氏也哼哼哎哎地爬上炕,捂着心头说喘不过气。吉安守在旁,给她顺气。

  从不插手婆媳事的吉忠明,叫来大儿:“你去套驴车,让信耘娘和老二家的陪着,送黄氏去镇上医馆。瞧完了病,再送她回娘家待几天。”

  该!快十一月的天,一清早的单衣薄裳跪在外,黄氏就是在找病。吉诚一句都不劝,出屋一脚跨进厨房,给正在煮降火汤的婆娘说了事,然后脚跟一转去后院套驴车。

  降火汤也煮得差不多了,朱氏又往灶膛里添了把火,便脱了罩衫,喊了二弟妹把小欣欣送正屋去。

  跟吉安交代了两句,接着两妯娌就往西厢。西厢里,吉欣然正用细绵巾子沾老酒,给她娘擦拭额头,驱烧热。两眼还肿着,心里埋怨。

  娘也是傻,奶昨晚上是骂了,但没点名道姓。她一早上跑去认错做什,不是自找罪受吗?现在就连小姑都觉,她娘是故意要吓奶。大伯娘更是逮着机会,就差指着鼻子骂娘不孝。

  “三弟妹醒了吗?”朱氏推门进屋,三两步走到里间,拨开迎上来的大丫头,上前伸手去贴黄氏的额头。黄氏昏睡着,还紧拧眉头。

  “大伯娘,二婶。”吉欣然以为两人是来看她娘的,不想才准备去倒茶,就见大伯娘拉她娘起身,二婶也上去帮忙。

  “你们”

  洪氏抢了话:“你爷让我们送你娘去镇上瞧病。都烧成这样了,人总不能赖家里待着。要是出个好歹,等你爹回来,肯定又要怪罪咱们。你娘日后是有大福气的人,咱们可开罪不起。”

  阴阳怪气的,吉欣然只当没听出音,欣喜道:“那就多谢大伯娘、二婶了。”原以为她奶装病,不会有人敢管三房事。她忘了家里还有爷,爷最是要体面。

  把人架起,朱氏吩咐吉欣然:“帮你娘收拾两件衣物。”

  “收拾衣物?”吉欣然顿觉不妙:“不用不用,瞧完大夫就回来了。”

  洪氏学起黄氏的作态,耷拉下一双柳叶眉掐着音说:“你奶被你娘惊了魂,身边不能离人。我有个小娃子要看,还要帮着点小妹看顾娘。你大伯娘操持一大家子,也空不出手。家里暂时没人顾得了你娘。你爷说了,送她回娘家养病。”

  “这这怎么能行?”吉欣然拦住两人:“我们不去镇上了,请大夫来家里瞧。不用谁照顾我娘,我伺候她。”

  “不是我说,大丫头,就你娘这样整日哭哭啼啼的,放谁家容得?”朱氏一把将人扯开。吉欣然瘦弱,怎拦得两人?

  “不不要,”这时昏了有大半时辰的黄氏,撑开了两眼,干裂的唇开开合合:“我我没事,不不要去镇上,”挣扎着想要摆脱架着她的两人,可惜力不及。

  强行将黄氏塞上驴车,吉诚立马驱驴上路。吉欣然追出百丈,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驴车远去。待缓过气来,又急急往回跑,她要去求爷。

  吉忠明正站在院里等着。吉欣然进远门,不等到近前就扑通一声跪到地上,哭道:“爷,我娘知道错了,她是无心的。十多年了,她就是怕奶,奶脸一冷,她就浑身打哆嗦。她真的不敢吓奶。”

  “然丫头,厨房的豆子没捡完,你去继续捡。”吉忠明垂目看着这个大孙女:“顺便静静心思。”他早有意要罚她。一个闺门女,也不知受谁唆使,竟三番两次偷听长辈说话。

  闺训呢?

  吉欣然愕然地上望着她爷,心里到底是有些虚,泪不住地往下流,不敢再言语。目送她爷进屋,迟迟才撑地,挪动已被冻麻木的腿爬起,失魂落魄地走向厨房。

  没了黄氏在家中,吉家清静了不少。吉欣然日日捡豆子。捡完了,豆子又被倒进灰里。她接着捡,每日里都腰酸背痛。

  家中其他人,都各忙各的事,没人提在娘家待着的黄氏,更没人提给县里吉彦带个信。

  入了十一月,又下了一场大雪,天更是寒凉。吉安找出前年大哥送的汤婆子,在里加了木炭,套上一层厚实的棉套子。做女红时放腿上,暖和和。

  再有几天就到冬至了,前日二嫂娘家送了半扇猪肉过来,说是给小欣欣剁饺子吃。二嫂接得顺溜,但她娘却不能让亲家空手回。正好家里磨了江米,硬是分了一半给二嫂娘家。

  今儿吃完早饭,大嫂、二嫂便称了二十斤面,忙活剁肉包饺子。馅和好了,这才在院里摆好竹帘子,院门就响了。

  在带着妹妹玩的信启,跑去开门。

  “爷奶,信旻哥的姥爷姥娘和大舅来了。我三婶也回来了。”

  帮着揉好面的吉诚,洗了洗手迎了出来:“黄三叔来得正好,中午吃饺子。”

  “客气了。”戴着瓜皮帽,留着短须的花白发老汉,领着个笑脸老妇进了院子,身后跟着位吊梢眉中年男子。黄氏垂首,小步走在最后。

  在厨房忙活的朱氏、洪氏相视一笑,出来招呼了一声,又回去忙了。

  黄老娘转头见闺女还杵那不动,气不打一处来,开嘴斥道:“没见你大嫂、二嫂忙着,还不去搭把手?”被婆家送回去,一待快一月,不见人来接。黄家的脸都被丢尽了。

  家里大孙女说的好好的亲事,就差换庚帖了,也黄了。老大媳妇昨日哭闹了一通,带着闺女回娘家了。她这头把人送回吉家,还得跟当家的转道去潦河上村接人。

  黄氏不动,红肿的双目看向她爹。

  黄老爹心里在骂,脸上却堆着笑问吉诚:“你爹呢,我们老兄弟很久没聚一块喝酒了。今日得空,我特地上门来找酒喝。”

  “我这可没好酒。”吉忠明掀帘走出正屋,身后跟着面色不佳的吉孟氏。

  见着人,黄老爹赶紧上前,一脸惭愧:“亲家,对不住啊。我这孽障叫你二老操心了。”说着又瞧向没好脸的亲家母,“我给你们赔不是。”快冬至了,出了门的闺女总不能留在家里过节。

  这时黄氏上前,跪到地上:“爹娘,我知道错了,”磕下头去,“求爹娘原谅我这一回。”

  吉孟氏瞅了一眼老头子,上前半步:“亲家二老在这呢,也不是我有意为难。娶女过日,谁家愿意鸡飞狗跳,谁家不想欢欢喜喜?”

  “是是,”黄老娘这一月也没少受儿媳妇罪。

  “我不知道她在闺中时,是不是也整日眉头皱得跟喝了两斤黄连汤似的?反正自嫁到吉家,我就没见她怎么开颜过。这是嫌吉家日子不好过?”吉孟氏没给留脸面:“要不是看三孩子面上,我早让老三休了她了。”

  “不能够不能够,”黄老娘急忙上去给吉孟氏顺气:“是我没教好,我的错。老姐姐再信她一回。以后她若还敢作死,您叫人到镇上知会我一声,我自带笤帚上门收拾她。老姐姐别跟她气,不值当不值当”

  黄氏紧抿着唇,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滴,十指紧抠着地。厨房里,灰头垢面的吉欣然想出去看看,但她这样子

  “好好捡你的豆子,大人的事少管。”洪氏擀着面皮,心里警醒。以后欣欣大些,她可得盯紧点,万不能学了黄氏母女。

  黄氏被送回来后,消停了,日日晨昏定省,不敢再凝眉。冬至前天,吉彦归家,她也不敢提之前事。倒是吉忠明叫了吉彦去,将事讲明。这吉彦才从正屋出来,又被他娘喊住。

  “你过来。”

  “娘,”头戴四方巾的吉彦,有心想说两句好话替黄氏赔不是。只话还没出口,就见他大哥领着信耘扛着两大麻袋走来。嘭嘭两声,将麻袋丢到他脚尖前。

  吉孟氏指着麻袋:“里面装的是落花生,你这两天给剥了。”

第12章 一起

  “娘?”吉彦诧异,目光自地上鼓囊囊的麻袋移向板着脸的老太太,见老太太不像是在说笑,又转眼看向他大哥。

  吉诚父子不约而同地撇过脸去,他们只负责听差使,旁的掺和不了。

  “怎么?”吉孟氏口气很冲:“你那手太金贵,只能握笔拿书,剥不得落花生是吗?”以往都是她太纵着了,才叫这一个个的不拿她当号人看。好挺好,真当她有气只会往肚里咽?

  吉彦连忙摇首:“当然剥得,”面露难色,“就是儿子前天向县学张教谕借了《战国策》,书上有三霖书院山长张共简先生的释义。儿子正想抄来细读。”说完又笑开,“不过娘既然有事叫儿子做,儿子无有不从。”

  还在这跟她玩花花肠子,吉孟氏都想抡起巴掌给他两下子:“家里供你读了这么些年的书,若因差着两天,就没考中举人,那便是你的命,也是我和你爹的命。”

  “娘说得是。”

  “别站着了,赶紧去剥。”

  “是,”吉彦心中苦笑,原还想救妻女出水火,不料这会自己也空不出手来了。垂目看向地上这两大麻袋,还真是实实在在。他都有多少年没剥过落花生了?

  嘴上已冒青茬的吉信耘,等他奶离开了,才敢小声问一句:“三叔,要我帮您把落花生搬到厨房吗?”正好三婶和大妹在那捡豆子。

  吉彦看向他大哥。吉诚心里还堵着,也不想理会他,转身走了。

  “您别指望我爹会帮着剥了。”吉信耘拉起一麻袋:“后院仓房里还有十三口袋落花生,奶正愁没人剥。”

  现家里也就爷跟小姑没在怕,旁的都绕着奶着走。他娘说了,奶在立威。

  正屋东耳房里,吉安收针,习惯性地将手里绣好的锦囊来回翻看两遍,才放下。拿开腿上的汤婆子,站起身,伸展发僵的腰。

  活动开手脚,便摆开阵势开始打太极。前世,她是上了大学,才知道体育课也不太好蒙混。

  太极,她苦学了两年,都形成身体记忆了。抬手分腿抱球,忙活了四十天,终于将六十只锦囊绣完了。接下来可以空两天,然后再绣小桌屏。

  桌屏上的经文,她准备请爹来写底本。爹在县里西陈书斋挂名,抄了十来年的书,笔下功夫那是十分了得。

  连着打了三套太极,吉安才觉身子彻底舒展开了。将绣囊收回床尾箱子里,拎了茶壶出去。院里摆了几排大白菜,他爹好吃酸菜,家里每年都会腌制一些。

  推开厨房的门,吉安见她三哥坐在矮木墩子上,面前大簸箕里,冒尖的落花生。

  “小妹。”吉彦一身干净的儒衫与这烟火气重的厨房是格格不入,但他脸上神情自然,剥起落花生也熟练得很。咔咔的

  吉安瞅这一家三口,突觉很顺眼。捡豆子的捡豆子,剥花生的剥花生,这才有个平头百姓样。

  “三哥。”吉安提着壶走到水缸那,拿了葫芦瓢舀水。

  白净的脸上沾了灰的黄氏,直起腰板看向连背影都透着冷情的小姑子,犹豫再三还是开口了:“小妹,娘心里有气,我知道。但大好时光,你三哥不能在这耗着,他还有更紧要的事要”

  “三嫂,”吉安打断她的话:“三哥苦读多年,腹中早有累积。我以为娘让三哥剥落花生实属用心良苦。读书人,不能死读书,偶也要体悟一番人间疾苦。”壶装满水,转过身来,回视正看着她的吉彦。

  “人纵有高志,但脚踏的是实地,不能忘本。三哥,你以为呢?”

  “忘本”两字入耳,吉彦心一坠,再闻小妹问话,他扯起唇角笑回:“最近又读什么书了?”

  “没读。”这只是她在发现黄氏有两副面孔后的感悟。吉彦该是知道黄氏本性的,但多年来,他任由黄氏不断挑衅娘。所求的不过是腾达后无累赘,他一家独善。

  真是好算计!吉安也不知该说他凉薄,还是该骂他天真?拎着壶,不管三人,回去自己的耳房。

  她才走,吉孟氏就来了,从炉子里夹了几块烧红的木炭,端着离开。吉欣然看了她爹娘一眼,将手中的豆子丢进篓子里,追了出去:“奶,既然家里有活要干,那我跟娘可不可以不捡豆子了?”

  捡了这么些日子,她指甲都黑了,怎么洗都洗不干净。从前总觉爹不在家,娘又不得奶喜,他们三房日子过得战战兢兢。现有了对比,她不那么认为了,奶以往真的没在针对他们。

  吉孟氏脚下没停:“眼里有活好。那今天把豆子捡完,你们就开始剥落花生。仓房里剩下的十多口袋,便交给你们娘俩了。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应该能剥完。”

  奶在说什么?吉欣然愣在原地,久久不想回神。

  黄氏在娘家时,吉孟氏就想好怎么治她了。只一句话,不让她闲着。黄氏若无事再敢掉一滴泪珠子,她就让老大送她回娘家过年。

  以前顾着老三体面,如今她恨不能连那混账东西一块送去黄家。

  傍晚,吉俞提着两大挂猪板油回来,一进厨房,还以为自己走错地了。稀奇呀,老三怎么在这剥落花生?

  剥了一下午,吉彦手指头都瘪了:“二哥。”

  “二伯回来了,”吉欣然也跟着叫人。

  吉俞将提着的猪板油,交给在灶上忙着的媳妇:“爹给的。”

  洪氏接过,凑了凑鼻子,皱眉问道:“你怎一身猪屎味?”这男人干什么去了?人老三在县里还赶在午饭前到家。她等了一天,他倒好,这会才着家。

  “我在镇上遇见三哥了,听说今天家里猪出圈,便跟着去了潦河下村帮忙。”老丈人带着他们,一天杀了十七头猪。吉俞现在都觉两条胳膊不是自己的,万幸岳母没让他倒猪大肠。

  原是去了她娘家,洪氏没再不高兴了:“我给你烧水,你赶紧洗洗。”

  “好,”吉俞来到吉彦对面蹲下,伸手抓了一把落花生,剥着往嘴里丢。吃了几颗花生仁,他突然转眼看向在捡豆子的黄氏:“三弟妹病好全了?”

  黄氏尴尬:“好好全了。”

  “娘岁数大了,你以后要真想跪她,挑白日里”

  “哪来那么多话?”洪氏在他背着的包袱上踢了一脚:“回屋把东西放下,去正屋瞅瞅你闺女。她又长了两颗小牙,这两天哼哼唧唧的,吃啥都不香。”

  “是吗?那我带回来的炒米糖,岂不是要便宜那几个小子?”吉俞不快活了,他就喜欢看他胖闺女往嘴里塞吃的,然后小嘴一鼓一鼓的,别提有多可爱。

  冬至这日,天没亮吉忠明一家就起身了。今天要祭祖,吉孟氏亲下厨,准备两道公婆生前爱吃的菜。这也是记着当初分家时,公婆私下贴补他们三两银子的情。

  等忙好,一家子吃完早饭,时候也差不多了。吉忠明领着儿孙往村西大哥家。

  今年这个冬至,过得非常平静。主要会折腾事的手头空不下来,压根没心思划拉别的。吉安对此很满意。

  吉彦在家剥了两天落花生,第三日,早饭都没吃就坐村里的牛车跑了。吉孟氏说话算话,油壶倒了都不用黄氏去扶,她和吉欣然母女就负责剥落花生。

  待仓房里十三麻袋落花生剥完,年都过完了。元宵前日,吉孟氏叫了黄氏到正屋:“后天老三就要回县学了。你也跟着一起。”

  闻言,低垂着首的黄氏十分愕然,不由地抬起头。

  吉孟氏撇过脸:“不止你厌恶我,我也不想每日里看见你。”

  扑通一声,黄氏跪到地上,想为自己辩驳两句但又不知从哪说起,眼泪在眼眶里打滚:“娘,我没有厌我心里没有不敬您。我会和相公一起孝敬您和爹。”

  “我没那妄想。”有这几个月的缓和,吉孟氏早想通了。她这一辈子就靠着老头子,哪天老头子要要走她前头,她也没什活头了,便随他一块去。

  屋里沉寂片刻。黄氏还是有些不信,她想了多少年的事,真的能如愿?

  “娘,您您刚说的?”

  吉孟氏抄着手:“你回去收拾东西吧,老三不能总一个人在外。”

  这回黄氏信了,连忙磕了三个头,哽着声保证:“娘,我一定照顾好相公,让他一心读书,早日考中举人,报您和爹的养育之恩。”

  “但愿你心口如一。”

  西厢三房,吉欣然正用脂膏按摩着手:“爹,州府的那位大人还没寻着吗?”

  “没有,”吉彦看着两个儿子练字,大的还不错,小的这个手腕力道尚不足。

  吉欣然装作无心地小声念叨:“失踪了都快三个月了。”

  吉彦扭头看向闺女:“你好像很关心?”

  “就是有些好奇,一个那么大的人,听说还带了护卫,竟突然不见了,像凭空消失了一样。”吉欣然歪头,摆出一副想不通的憨态。

  “别想了,”吉彦笑之。骆斌云失踪一案,里头掺杂了政党之争,不是他等凡夫可窥。现县学暗里都在猜,接任齐州府知州一位的会是哪位大人?

  齐州府在陕东辖下,陕东虽不比鱼米江南,但小麦、粟米、苞米产量极丰。内阁首辅张大人将亲外甥插到齐州府,未尝没有要把持陕东粮仓的意思。只是谁也没想到,竟有人敢对骆斌云下手。

第13章 徭役

  黄氏红着眼睛回到三房,吉欣然见之急忙起身:“娘,我奶叫你去做什?”

  吉彦也好奇,自去年十一月开始剥落花生,他娘对他这一房可谓是爱答不理。直到落花生全部剥完,才勉强给个笑脸,这还是冲着几口袋落花生仁笑的。

  眼中噙泪,黄氏紧握手中帕,情深脉脉地看着丈外的男人,隐有羞涩:“娘让我后日与相公一道去县学。”

  闻言,吉欣然讶异,这和她想的完全不一样。她奶竟松口了?前生可是直到她高嫁进谭家,三房强势了,她奶才允娘带弟弟们去三霖书院生活。到底发生了什么?她奶怎就突然改变了一直以来的坚持?

  不止吉欣然,就连吉彦也是一时没回过味来。四日前,落花生剥完了,他这两天正想着娘下一波该让他们干点什么活儿。

  见吉彦迟迟不做反应,黄氏心一提,犹疑地小心问道:“相公不高兴吗?”

  “没有,”吉彦扯唇回之一笑:“我去正屋看看。”他娘不可能无缘无故放手妍娘。

  正屋里,吉安拿着绣好的小桌屏,给她娘过眼:“怎么样?”米白的绢帛,细腻轻薄,非常柔韧。绢上的字苍劲有力,一般大小。爹还在底本上画了春芽、夏花、秋叶、寒松,亦被她用银线呈在了绢上。

  吉孟氏对手中十二扇的小桌屏爱不释手,真的是精致极了!

  “我丫儿比娘厉害。”这是她养出来的姑娘,心生自豪,日后也不知要便宜哪个?不能想,一想就止不住心酸。

  吉孟氏小心翼翼地将绣件收进箱子里,拉闺女到身旁坐:“我刚跟你三嫂说了事,她还算识相,给我磕了头。”

  吉安回握她娘的手:“不是挺好的吗?您怕她当不起家,总将人把在手里,那她这辈子也就当不起家。

  现放开了,她伴三哥在外,遇着什么事,三哥在时,二人可以商量着来。三哥不在,她便得自个想法子解决。时间久了,自然能承事,家不也能当起来了?”

  吉孟氏叹气:“但愿吧。”她不求老三能记她跟老头子多少好,只望哪日他真出息了,老大、老二有需要时,他力所能及内拉一把。还有丫儿的亲事唉,说到底还是她想他的。

  屋外,吉彦合上半张着的口,垂首轻吸气,压下喉间哽塞,转身离开。也许一直以来,都是他想多了。犹记得十七年前,他正当龄说亲时,私塾里几位同窗相继定下亲事。

  其中仅一,寻了门当户对人家的闺秀,旁的不是定了姑家表妹,就是定下舅家表妹。而就在那当口,一次他归家,娘竟带他去了大舅家。那年大舅家云琴表妹十三芳龄,还待字闺中。

  这不免叫他生了联想,以为娘是要借云琴表妹之手,一直把控他。对此,他很是不喜,心生了逆反。对黄氏,他并无多少欢喜,只是去贤客书肆时偶然得见几回。

  那次从大舅家归来,他主动去求了爹。十七年过去了,他心里也有道坎。

  三房里,黄氏魂不守舍,焦急地等着。她不确定相公是否愿意带她在身边。当年定亲时,相公的非她不可,叫外人都以为他爱重她极深。

  曾经她也是这么以为,还为此欢喜不已。毕竟在闺中时,她数次偷跑去书肆偶遇他,求的就是他的另眼相看。

  只是夫妻十多年,她渐渐看清了,自己仅是他迫不得已之下的选择。她想在他身边,想与他红袖添香,想想他非她不可。

  “爹,”吉欣然守在门边,见她爹回来,立马追问:“奶怎么说?”

  吉彦望向紧张地扣着两手的妻子:“小妹劝的娘。”他这个小妹,是越来越让他捉摸不透了。平日里冷冷清清,似全不关心家中事,但每每开口,却总能戳中人心。

  “小姑?”吉欣然有些意外,但深入细想又觉合理。在这家里,小姑只在乎爷奶。娘让奶不快活了,她就把娘弄走。而且家里也只有她劝得了奶,可可前世她为何不作为?

  思及年前奶被她娘吓得“病”了一场难道是因为这个?前世都是她奶欺负三房,三房埋头受着从不敢还击。因为奶没吃过亏,所以小姑才不管不问?

  “我我这就去谢谢小妹。”黄氏心安了。

  吉彦摆手:“不用了,小妹未必想要咱们的谢。”

  元宵这日午饭时,吉孟氏将黄氏要随吉彦去县学的事说了。大房、二房都没话。

  饭后黄氏特地开了嫁妆箱子,拿出一匹缎子,分成两份,送去东厢。朱氏、洪氏两妯娌都新奇得很,不是对缎子,而是对黄氏今日的大方、懂事。

  “这是开窍了?”

  洪氏瘪嘴摇了摇头:“估计是他三叔让的。她这一走,家里事就尽在咱们手里转,她手头不漏点怎么行?”

  朱氏也觉得是:“懂懂,拿人手短。”

  吉彦带着黄氏回县学半月,齐州府那边传来消息,刑部郎中谭志敏接任齐州府知州。

  开春后,万物复苏。猫了一冬天的人们正想撸起袖子来大干,不料县城竟传出要开挖河道的事儿,立时间人心惶惶。

  也不怪他们,以往哪回出徭役不是要去半条命?

  吉安家里有两秀才,倒是不用担心,但她大伯家却是愁得饭都吃不下。这不一早上吉诚才出门,吉忠亮便带着大儿吉翔来了村东。

  “老二啊,这消息保准吗?”

  扶着早已坨了背的大哥来榻上坐下,吉忠明也清楚他的担忧:“八九不离十。开凿汕南河道的事,传了有五年了。镇上前天已经接了县衙下发的告书。”

  一听这话,吉忠亮慌得站起,两手紧抓住吉忠明:“二弟,你可得帮大哥想想法子。大哥就吉翔、吉述两儿子,他们岁数都不小了。你那二侄孙小时溺水落了病,干不得重活。小三子,今年才十七。信阳是长孙,家里就指着他了。”

  吉忠明将他摁回榻上:“你先别急,以往都有特例,家不能出丁者,就出银。这回应该也不例外。”

  “二叔,那照您看我家这情况,要准备多少银钱?”吉翔也急,从汕州府到南延府,那河道得有两百里吧?人去劳役,几时能回?恶衣粝食的,万一出个意外,那叫他一家怎活?

  “银钱上,你不用担心。”吉忠明就怕此回工程巨大,愿出劳役的壮丁少。

  东耳房里,吉安正数她的银钱盒子,加上过年时爹娘给的,和年后交活儿得的十二两银,她这一共有四十三两银。

  她要请爹给她买地,就在汕南运河附近买。她大哥是里长,虽够不着官,但消息灵通,肯定能根据劳丁部署推断出他们这一片运河码头分布在哪。

  她不贪心,只要码头附近两亩地。

  吉安想得是美好,只她不知自己惦记的那片地都早已有主。一个年头过去,少年楚陌俊美的脸上少了两分冷漠、青涩,眉眼间多了一丝温和,只眼底依旧深沉。

  花白须老管家牵着匹高头骏马,跟在他身后。迟陵县南郊这片荒河滩,在五年前传出要开凿汕南河道,连通京延运河时,一度涨到二十两银一亩。就这样,还不是谁都能买到。

  后来那阵风过去了,河道又迟迟不开挖,这片荒河滩又臭了。

  去年少爷陪大奶奶来齐州府还愿,遇着有人脱手,便花了一百八十两银买下了一块。这一块足六十亩,有近四分之一是芦苇地。

  年后开凿汕南河道的消息准了,近日已有人在打听迟陵县南郊这几顷河滩地了。楚家不想招眼,是不准备再多买了。

  走在前的楚陌,双手背在后,头上仰看着碧蓝的天,脚下一步三尺,走过芦苇地,又在荒地里横走两趟竖走四趟。突然驻足,跟在后的马头拱到他挺直的背,少年弯唇。

  “迅爷爷,您能别一步不离地跟着我吗?”

  老管家笑眯着眼:“老太爷交代了,让我盯紧您。”年前这位主儿,可是才被罚跪了祠堂。虽不知老太爷因何罚小少爷,但他想事肯定不小,不然老太爷可舍不得。

  楚陌无奈,转身将在他背上蹭的马头推开,望向不远处的芦苇林。依据地舆图,陕东南三府,齐州、范州、济崇的交汇点,就在这片。不出意外,此地会设一处码头。

  看来今年的乡试,他得用点心了。望着望着,清冽的瑞凤目渐渐收敛,深邃如不见底的古井。头一歪,又笑开,笑颜若寒冬暖阳。

第14章 买地

  “什么,你要买地?”

  吉忠明才送走他大哥,回来就见闺女坐屋里等他,还冒出这么个想法。心里头赞赏,但面上不露,走到塌边坐下。

  “告诉爹,你想买哪?”

  “我暂时不知,您帮我问问大哥。”

  对买地这件事,吉安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深以为此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只不晓文中吉欣然重生回来,为何没盯上汕南河道之事?

  吉忠明抬手捻须,她倒是机灵,不过到底是深居闺中,不知外事。不怪,闺女不懂,他便教之,放下手:“五年前有传朝廷要开凿汕南河道,也就是汕州到南延府之间的河段,其中经过临沁、济崇、范州、齐州四府,全程三百余里。

  汕南河道一旦凿开,就可连通京延运河。从此咱们陕东一带去往京城,就都可走水路,这于货运益处极大。当时消息一经传开,六府河滩地价一夜飙涨,眨眼间就全有主了。”

  吉安明白了,抱着自己的钱盒子站起身:“爹,您就当我没来过。”那河滩地不是他们这样的人家能买到的。

  “你先坐下。”吉忠明笑道:“咱们买不着河滩地,那就买良田。”可以预见,汕南河道一开通,他们陕东这一片的田地价格肯定要涨。

  之前决定了要分家,他和老妻便想着再买些良田。田为农之本,一般人家不到山穷水尽时不会出卖。他年前就与镇上的牙行说了,帮着留意。也有信了,他正打算明天去看看。

  要是合适,就买下来,给闺女拿着当嫁妆。

  吉安双目一亮:“良田八两一亩,我可以买五亩。”银子放在手里,也不会像猪一样长膘。买了田,就是固定资产,每年还有粮食收。

  “八两是前年的价,今年是买不着了。”吉孟氏从外回来,瞟了一眼闺女怀里的钱盒子:“田我和你爹买,用不着你的。”再说,她那点能到哪?

  牙行这回带来的信,说县城西北角上那个百亩小庄子要卖,价在六百三十两银左右,问老头子有没有意?

  她和老头子合计过了,看庄子里良田多少?要是过五十亩,就买下来。买完了,她老两口的体己银子也见底了。

  吉安听出音了,手指摩着她的小钱盒子:“我出四十两。”既是买给她的,她就不能自己兜里有银不往外掏。

  这个傻子!吉孟氏剜了她一眼,看向老头子。吉忠明笑着抚须,与吉安说:“要是决定买也谈下了,那你就出四十两。到时办了红契,你拿着。”

  “好,”吉安高兴了,将钱盒子塞到她娘手中:“你们什么时候去看地,我要一道去。”

  吉孟氏拿着被焐得暖和和的钱盒子,没好气地说:“你明天早点起。”外头徭役的事吵翻天,跟他们家也没干系。他们该干什干什。也就到了这时,才觉交出去的那一笔一笔束脩真值当。

  “行。”

  同吉安一般,在想着买地的还有吉欣然。西厢三房,白日里就吉欣然一人在家。自听说汕南河道要开挖,她就发燥。

  年前躲屋里剥落花生时,她就有意无意地提囤地的好,也不知爹娘听进去没有?现都二月中旬了,再有六月,她爹便要往阳安府考乡试。

  中了举人就可免三百亩田税。爷奶一百一十二亩,大爷爷家二十三亩,姥爷家里四十六亩田。前世,剩下的那一百多亩空,舅爷家和二婶娘家分了。

  二婶娘家还好,按年给银给粮。舅爷家却是一根鸡毛都没出,就这样,她爹还没落好。奶说那是她爹欠舅爷家的。

  都多少年前的事了?云琴表姑虽然因她爹之故,远嫁济崇府。但她嫁的是县里千秀绣坊郝掌柜的表姐家,家里铺子都有四间。

  云琴表姑嫁时是十九了,但肚子争气啊,进门三年抱两,现在日子过得比谁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