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言小说上一章:白眼狼我不爱你了(快穿) 萧小歌
- 古言小说下一章:全宗皆是万人迷
赖瑾说:“以后改口喊将军。”
阿福、阿寿应道:“是。”
赖瑾说:“阿福,你去把老贾找来。”
不一会儿老贾脚下生风地赶来,一副特别忙的样子。他见到赖瑾,行了一礼,唤道:“将军。”
赖瑾问:“很忙?”
老贾应道:“是。您要成亲了,院子内外都要张罗起来。”
赖瑾说:“成亲的事,让我娘张罗。你趁着这几日在京里,去买些瓜果蔬菜粮食种子,但凡种来能吃的作物种子都买来。边郡能不能产粮,试过才知道。”
老贾应下:“是。”
赖瑾说:“工匠也要,各式各样的工匠都招进来。我们以前是去驻边的,都是些糙汉子,日子粗糙些无防。公主金枝玉叶的,总不能叫她住军营对着一群十天半月不洗澡的抠脚臭汉子吧!”
老贾小声说:“公子,方先生正在长郡招揽匠人呢。”
赖瑾说:“那水准跟京城能一样吗?”京城里贵族,作物种类是最全的,工匠的工艺水准是全大盛朝最高的。他以前担心惹来麻烦,不敢再京城买粮招工匠,现在有宝月公主这么一个大旗,不扯起来用简直对不起自己。
他又补充道:“招匠人、买种子,一切都是为了公主。明白吗?”他把自己带回来的几锭金子给老贾:“钱都放长郡没带回来。你先用着,我再去找我阿娘借点。”
老贾捧着金锭子,呆呆地应了声:“哎。”他叫最近的连番变故搅得脑子都有些转不过来,只隐约觉得有点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索性不想了,照公子……将军吩咐的办就是。
赖瑾去到他阿娘的院子里,说:“阿娘,我的钱都在长郡没带回来,你借点给我呗。”
成国公夫人问:“做什么用?”没带钱?千里迢迢的赶路,身上不带上几十两金子,你能出门?很显然,这开销不小啊。
赖瑾说:“这不是要成亲了嘛,宝月公主跟着我去边郡多遭罪啊,没吃没喝没房子住,那我总得买些作物种子、匠人过去伺候她啊。”
成国公夫人对自己儿子门儿清,问:“你那是给宝月公主买的吗?”
赖瑾理直气壮:“我要是没有宝月公主这个由头,哪敢在京城这么招摇,当然是给她买的。”
成国公夫人手痒想揍儿子。她咬牙切齿叫道:“你要点脸吧。”
赖瑾说道:“以她的名义买,钱是我掏的,买东西的人是我派出去的,分她些好处就是。”
成国公夫人沉下脸,对赖瑾说:“赖瑾,你给我记好了。你与宝月公主成了亲,那就是夫妻。你想要家宅和睦,就不能欺她辱她。若是你先不干人事,便是她手刃了你,我也只当白生了你这个儿子。”
赖瑾不乐意了,叫道:“那万一是她先不干人事呢?”
成国公夫人说:“那自是有来有往,还能叫你平白受人欺负不还手不成?你爹教你的本事,是学来看的吗?”
赖瑾心说:“这还差不多,吵架不还嘴,打架不还手,那是不可能的。”
成国公夫人又说:“你既然要以她的名义买,便要先征得她同意。成亲前,你们不得见面,你派个亲信得力的人送封信过去,好好问清楚人家愿不愿意再说。你是带兵之人,行事当荡坦磊落,军伍之中,最忌宵小狗苟之徒!”
赖瑾不乐意去找萧灼华。
可他转念一想,以自己的名义买,很冒失,万一哪里没弄好,会捅出大篓子。最好是以萧灼华的名义买,叫皇帝想发作都找不到由头。有这现成的机会,那自然要赶紧安排上。能多种活一种作物,就能多一项收成。多能招一种工匠,就能多发展一项产业。这都是民生经济,是将来立足边郡的根本。
赖瑾还是不太适应突然之间跟一个连句话都没说过,只见过一面的人就成亲,成亲哦!可如今赶鸭子上架,他都要借别人的名义买东西了……阿娘讲的也有道理。他应道:“阿娘教训得是。”
成国公夫人唤了声:“阿桂”,叫来桂婶去自己的小库房抬了几箱子铜钱出来,又给了赖瑾一箱金锭子,再搬了好几个装首饰的箱笼过来。
她告诉赖瑾:“这些盒子里都是些头面首饰,你派人送信过去的时候,一并送去。”
赖瑾看看那些首饰盒,再看看阿娘,又再看看首饰盒,又再看看阿娘,心说:真阔气啊。
成国公夫人最受不了儿子那见钱眼开的劲,叫着:“滚滚滚”,把人打发走了。
赖瑾出了自家阿娘的院子,派阿福赶紧去把老贾找回来,又回自己书房写了封信。
他想到阿娘的教训,觉得少点弯弯绕绕,还是直白点、坦率点好,于是写道:边郡太穷,缺粮少房,欲购买大量作物种子和招募工匠,担心惹人误会,欲借你名行事,买来的东西我俩对半分,招来的工匠,你可以挑走一半,也可以算作入股,将来赚了钱,分你三成。首饰是我阿娘让我给你的。
他写好信,将写信的绢布装进锦囊中,封好后交到老贾手中,说:“你现在去宝月公主府,亲手交到她的手上,等到她的回复再回来覆命。买作物种子、招工匠的事,她要是不同意以她的名义,就此作罢。”
如果萧灼华不同意,就只能等离京后,再安排人悄悄回来买,如此一来,开销要翻很多倍,而且,招人会很容易引起人察觉,一路查下来,凭添事端。不过,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老贾应下。他回屋换了身干净整洁的衣服,收拾得妥妥当当的,这才揣着信,带着几个随从,用马车拉上礼物,赶去宝月公主府。
第36章
宁王收到消息, 匆匆赶到宝月公主府,便见自家妹妹神情恍惚地坐在堂中,手里握着的正是诏书。
他快步上前, 接过诏书, 逐字看完,再看到上面留下的印玺,心中的最后一丝侥幸被击了个粉碎。他颤栗着走到旁边的椅子上坐下, 又扭头看向萧灼华。
兄妹俩对视一眼, 都在对方的眼里看到绝望。
萧灼华将殿中所有人摒退,等到周围再没有其他人后,请宁王坐下入座,轻声说:“父皇要立你为太子。”
宁王低声叫道:“这是立太子吗?这是叫我俩去死。”
昨天散朝后,他俩回到他的府中,细细研究琢磨, 才发现赖瑾去边郡之事极不简单。
首先, 边郡那地方是何等恶劣之地,当初老承安伯率领十万大军追着陈国残兵进入边县, 仅余七千人回来。边山就是一座石头荒山, 全境只有当初逃避战乱过去的几个大族,拢共有三千余户。土地是风化形成的沙砾地, 非常贫地,产粮量极少,养不起两万大军。
赖瑾去边郡, 几乎等于送死,这是明眼人都能瞧得见的。
这么一个地方, 父皇安排赖瑾过去, 成国公府竟然会答应, 且赖瑾闹出如此多的事情后,也没见张罗着给赖瑾换地方,还在沿途剿匪买粮扩兵,显然边郡有值得他们花大力气去图谋的东西。
他们的父皇应当是没探明白,又担心留下后患,所以派威远侯拦击赖瑾,叫赖瑾识破,以长郡为威胁,又回到京城演了一出以退为进,逼父皇让步。
父皇岂能容他。这显然是已下杀心,必要除之而后快了。
先太子一家蒙难,父皇拿陈王满门平北卫营怒火保皇位。将灼华嫁给赖瑾,再让她跟赖瑾死在一块儿,成国公府即使想反,他也师出无名。
宁王恨极,低声叫道:“他当真没有一丝骨肉亲情吗?先太子当初入京时手握二十万大军,战功卓著,有成国公府在侧死死力保,仍旧让父皇削没了兵权,最后落得满门俱殁。如今我无根无基,叫我去同梁王、赵王他们争皇位……”他指向自己的脖子,说:“指不定明日就没了。”
萧灼华亦是无言。
宁王继续说道:“赖瑭才是袭爵之人,他已然带着兵回了尚郡,成国公府根本无心掺合立储之事,又岂会助我。此举分明是置我们兄妹二人于绝境。”他只是想活到将来离京就封,过点安生日子。
萧灼华深吸口气,平复了下情绪,对宁王说:“赐婚诏书已下,已无回转的余地。你若争太子之位,尚有一线生机,若不争,你与母妃皆无路可活。至于我……如果跟赖瑾能活着到边郡,而边郡确实有值得成国公府所图谋的,尚有活命之机。”
她顿了下,又补充句:“成国公府的家风颇好,不必为我担心。”不知道是安尉她哥,还是安尉自己。她想到赖瑾的作派,哪怕知道他或许是在藏拙,亦生不出好感来。
宁王轻叹声:“若是太子大哥还在,该有多好。”大哥有容人之量,根基又稳,他继位,大家都能活得安安稳稳的。
陈王造反,叫他们兄弟几个明白,便是稳若磐石的太子都是可以倒下的,看似坚不可摧的父皇,也不得不献上陈王满门、坐在殿后嚎啕大哭卖惨求存。有兵有权,就可造反。陈王一句,“皇帝轮流坐,今年是你家,明年到我家……”喊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萧灼华想到宁王现在的处境,直接戳破他心里的那点纪想:说:“先太子已经死了,满门惨死。”与其怀念先太子,不如先想想自己会不会步后尘吧。
宁王明白萧灼华话里的意思,默默地看着他,也不得不盘算起如今的处境和破局之策。
宫里派人来给萧灼华量尺寸裁制成亲的喜服。
宁王不便留在这里,只得告辞离开。
宫里来的人刚走,又有门仆来报,成国公府的人在府外求见。
这个时候成国公府来人做什么?萧灼华说道:“让他们进来。”
老贾跟着仆人进来,在恭恭敬敬地行过礼后,说明来意,将揣在怀里的锦囊双手呈上,说:“将军叮嘱让我务必交到您的手上。”
一旁跟进来的壮仆,带来的礼物搬进殿中,小心翼翼地放下,便默默地退了出去。
萧灼华打开锦囊,入眼是整齐漂亮的字迹,让人委实无法跟赖瑾那泼皮无赖联系到一起,而信中的话语直白得看得她当场愣住。
她愣了好几息时间,才回过神来,问老贾:“边郡能种活作物?”满是石头的荒山,什么粮食作物能长在岩石上?
老贾说道:“回殿下,将军说边郡能不能种粮,试过才知道。”
试?边郡好几个乡的人,百年前就试过了。若是能行,早就种上了。萧灼华不知道这是不是赖瑾在故布疑障,说道:“既然想试,试试也无妨。边郡荒僻,自当多带些匠人。”
老贾得到宝月公主口信,暗松口气,向萧灼华道谢后,便告辞离开。
他回府向赖瑾回了话,便紧罗密鼓地安排起买作物种子和招匠人的事。
萧灼华等人都离开后,坐在殿中反复琢磨要怎样才能破开死局,挣一条生路。将活命的希望寄托在别人手里是愚蠢的。
她如今手里能调度的,只有八百府兵,手中钱粮只够维持开支,且行事要隐秘,若是叫父皇得知自己识破他欲在赵郡动手之事,自己怕是死也得死,不死也得死了。可随着赐婚诏书下达,只怕周围已经布满眼线,这时候动,跟找死没区别,最好是在路上见机行事。成国公府和赖瑾到底是个什么情形,她还得再探探。
……
沐真的手里握着清郡沐家几百年的家底,又只有赖瑾一个儿子,且赖瑾没有爵位可袭,自然不愿在钱财上亏待他,这些年陆陆续续的给他攒了不少家底。成亲的东西,也都一点点地慢慢准备,不知不觉间,也很是丰厚。
她将先前攒的准备给赖瑾成家的都拿了出来,除了准备好的聘礼外,又另外再添置了一份。
成国公请来卫国公老夫人及勇国公作为媒人,赶在下诏的第二天,挑了当天最好的一个时辰,带上一百多车聘礼,到宝月公主府下聘。
卫国公府的封地紧邻清郡、尚郡,因为东陵齐国大举入侵,眼下跟成国公府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打作一片。如今卫国公去了封地,只留老夫人和世子一家在京城,说媒这种事情自然是由德高望重之人担任,因此请得卫国公老夫人出来,足见份量。
勇国公跟赵王有杀妹之仇,恨不得除赵王而后快,如今宁王有争储的机会,又有成国公夫人亲自上门来请他做媒人,勇国公自然是乐意出把力,扶一扶宁王,彻底断了赵王继位的可能,乐呵呵地应下此事。
如此一来,可见成国公对待这门亲事的看重。宁王因为宝月公主与赖瑾成亲,立即有了成国公、卫国公、勇国公三位国公支持,一跃成为争储最有力的人选。
梁王得知此事,气得当场掀了桌。瞧瞧成国公的手笔,开国八公,一下子就拉来俩给宁王站队,再看看自己老丈人,啐!
赵王对勇国公的举动毫无意外,反倒心平气和,只是让安排在晋王府的眼线悄悄地拱拱火。毕竟,自己这个兄弟只差将“但凡我有点兵,必然效仿陈王,将父皇连同所有兄弟杀个精光,好自己当皇帝”写在脑门子上。如此冲动无脑之人,不用白不用。
赖瑾从小被拘在府里,都没怎么出过门,所以回到京城,习惯性地待在府里。
哪怕他只有十二岁,因为当上郡守和镇边将军,眼下又要成亲了,在所有人看来,他就是成年人了。好多他不认识的什么公府公子、侯府公子纷纷登门拜访纷他出去。
风口浪尖的,赖瑾才不去。
他天天待在府里,连大门都不出。因为府里来的客人多,担心藏刺客,走哪都带一堆侍卫。
家里有喜事,赖琦请了半个月的假,回来帮忙。
忙忙碌碌中,转眼就到了成亲的日子。
虽然是赖瑾成亲,但基本上没他操心的事,父母都安排好了。他就自己出个人,穿上喜服,骑上骏马去迎亲。
成国公府离宝月公主府近,没一会儿就到了。
公主府前,大门紧闭,要迎亲,得过好几关。
第一关,百步穿扬!第二关,护绣球!第三关,喜登门!
大门口的牌匾上挂着个红绸绣球,得站在百步远的位置上,拿箭把他射下来,之后,抱着红绸绣球去敲门。这表示,自己擅骑射,有本事保护家眷妻小,不是无能的窝囊废。
宾客们对赖瑾这个京中有名的无赖纨绔充满好奇,想看他是不是箭法稀烂,真如传闻中那般糟糕。
赖瑾的箭法是成国公棍棒教育下打出来的,别说静止靶,骑着马射移动靶射偏了,都得挨揍。
他拈弓搭箭,干脆利落,一箭过去,拴着红绸的麻绳断了,红绸落地。
赖琦早带着人在旁边准备好了,嗷地一声扑过去,挤开宁王安排来堵门的人,把宁王挤了个大屁股墩,抱起地上的红绸绣球嗷嗷地扑到赖瑾的跟前交给他,喊:“小七,上!”
赖瑾抱着红色绸球,一边护着绣球左闪右挪不让扑过来的人抢走,一边去敲门。
敲门,这叫喜登门,得抱着绣球挤开护门的人,把门敲开进去。
宁王安排的人拦在门口,牢牢堵住大门。
赖琦带着一群从北卫营挑出来的千总,拼命往前挤,跟宁王安排的堵门队伍扭打成一团。双方你摔我,我拽你,就是不让他们攻开门。
宁王从地上爬起来,径直朝着赖瑾扑去,要抢回红绸绣球。
赖瑾可是知道宁王看自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过来后自己讨不到好,喊道:“搭人梯。”
几位千总听到喊声,立即一个叠一个靠着墙角搭起人形梯子。
赖瑾攀着这几千总翻到了墙上,冲宁王喊:“没有规定不能从里面敲门啊。”
宁王指着他,“你有本事往下跳啊。”两丈多高的墙,摔不断你的腿。
赖琦大喊声:“接着!”一捆麻绳扔上去。
赖瑾把麻绳拴在正门上方的翘角飞檐上,哧溜就滑了下去。
宁王虽然没堵成功门,但瞧见赖瑾箭法不俗,拳脚功夫亦是不弱,心头的郁气突然消了几分。至少不是真的那么不堪,还是有几本事能耐的。
第37章
喜登门只是个仪式, 一来考验新郎官,二来亦是场热闹,并不会真的严防死守, 为了防止新郎官摸到门推不开, 连门栓都没上。
赖瑾轻轻松松地打开门,把跟随自己来的迎亲队伍放进门。
别看跟随赖瑾来迎亲的都是军中莽汉,但他们俱都是千总级别, 长得高大精壮, 且长得丑的年龄过大的,通通叫赖瑾刷了下去。
如今排列整齐地走进门,高喊着:“接新娘啦……”大嗓门差点没把房顶给掀飞。
院子里的女宾客们个个看直了眼,悄悄议论,北卫营的儿郎们就是精神。也有夫人悄悄议论,新郎官这会儿瞧着还挺不错。
赖瑾听出话里的意思, 重点是“这会儿瞧着不错”, 自己成天作妖,在京里是个什么名声都不用别人告诉他。这会儿让满院子的人看着, 他揍着红绸绣球的手都微微有点抖, 一下子就紧张起来。
他只能站得稳稳的,努力绷住, 避免丢人。
被按头成亲,不乐意归不乐意。他可以拒绝的,只要敢不要脑袋, 宁死不娶,不过来迎亲, 这亲就成不了。可他怕死, 想活着, 没再反对,三媒六聘都走到亲迎这一步,正正经经娶的妻,要是再摆不乐意的姿态,那就叫不做人了。
关键时候,绝不掉链子。
穿着华丽喜服的宝月公主叫人掺扶着缓步走来。
大红色的嫁衣,上面绣有用黄金拉丝做成的线绣成的凤凰图案,尾巴上点缀着翠羽,迎着傍晚的阳光走来,熠熠生辉。身后宫女仆从成郡,衬托着那端庄华贵的姿态,气势逼人。
公主位比郡王,从一品爵位。皇室爵位是超品,哪怕是正一品的丞相、大将军到了她跟前都得矮一头,这是君臣之别。
她一出来,院子里的人,除了来喝喜酒的那群皇子皇女及家眷们,其余的人都跪了。
赖瑾作为新郎,有特权。身后的迎亲队伍也不用跪,不然一套礼仪行下来,会破坏掉迎亲礼的。公主这会儿出门呢,为了吉利,最好不要说话,手还得捧着绣球,甭管是张嘴喊平身,还是抬手示意众人起来都没空。
黄金打造的凤冠戴在头上,面前是珍珠帘子把脸遮起来,帘子下面还有层轻薄的红纱,不影响新娘看路,别人也看不清楚她的脸。
赖瑾没见这阵仗,内心一阵卧槽,脸上带着震惊,突然觉得自己这亲结得有点牛逼。自己家世牛逼,公主也……有点牛逼。至少看到院子里跪一地,还是蛮爽的。他承认自己有点虚荣了。
宝月公主来到赖瑾跟前,她身边的嬷嬷,把两人的绣球接到一起。
旁边的赖琦推的把呆若木鸡的赖瑾。
赖瑾回过神来,赶紧往外走。
宾院中的人行完礼,这会儿都已经起身了,见状,又悄悄笑着议论:
“传言果然不假。”
“赖将军一见宝月公主就呆住了,想必是真的喜欢了……”
“可不是,瞧瞧那日下聘的阵仗就知道了。”
……
赖瑾心道:“这是乡下人见识少好不好?”天天待在后院不是挨打就是在泥地打滚,要不然就是跟一群赤膊糙汉子比武过招练习拳脚,都没出来见过世面。如今皇帝按头成亲,十天就嫁女儿,自然就让人觉得公主不值钱啦。
可事实上是真的好值钱啊。她的衣服好贵啊,黄金拉丝绣的,凤凰眼睛还是红宝石的,抠一颗下来能换好粮,又能养不少兵。
赖瑾随着宝月公主的步伐迈出门坎,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宝月公主的封地才一个乡,要维持品级排场,还要养府兵,开销绝对小不了。一个乡的封地,够她养活自己吗?
大盛朝没有夫妻财产各人管各人的一说,那都是夫人的嫁装私房钱不能动的,丈夫的钱用来做全家开销。以后宝月公主的开销都得归他出啦?
自己要是不成亲,天天在军营里住帐篷,可省了,除了打赏、开工资、发奖金,没有其他个人开销。这成了亲,得盖房子,得养宝月公主,还得连她的府兵、奴仆们一起养。
赖瑾想到即将增加的庞大开销,再看看宝月公主衣服上的金线珍珠宝石,再也不羡慕她的衣服是黄金宝石的了。
他默默地把萧灼华扶上马车,又瞥了眼宝月公主的衣服,再瞧了眼旁边嬷嬷衣服上的图纹,竟然也是有品级的,四品!四品官的开销,都够养两三个千总了。
赖琦见赖瑾发愣,悄悄推了他一把,眼神示意:上去啊。你俩拽着红绸,一人牵一头,你不上马车坐着,学仆人随着马车走吗?
赖瑾爬上去,坐在萧灼华身边,悄声问:“你一个月开销多少?我算一下我养不养得起。”
端坐的萧灼华倏地扭头,隔着轻纱和珠帘,目不转睛地盯着近在咫尺的脸,震惊于竟然有人能在迎亲时问这话的。
她想起赖瑾在朝堂上的表现,也就不觉奇怪了,收回视线。藏拙的方式有无数种,这一桩桩一件件,赖瑾能干出来,他就不是普通人。
赖瑾看她不说话,也觉察到有点不妥,小声解释:“主要是我没有心理准备,太突然了。我还是个宝宝呢,突然间按头成亲,还要养家……”
萧灼华心道:宝宝?什么意思?
旁边的嬷嬷看不过眼,提醒道:“赖将军,成亲前说话不吉利。”
赖瑾遵重习俗,闭嘴了。他决定,回头多讹点威远侯的钱。
萧灼华捏紧手里的红绸,眼角余光瞥向这个比自己矮上一截的赖瑾,真不觉得他能活着走出赵郡。
他死,自己也必须一起死。她想到昨日父皇召见时说:“遇事多想想你母妃和哥哥。”那一刻,她竟也生出了弑父之心。
她忽然便明白了陈王为何那般决绝。终归没有活路,不若放手一搏。
赖瑾正随着马车晃,突然啪哒一声,一滴水珠子落在萧灼华的手背上。他愣了下:下雨了吗?
他抬起头看到的是马车顶,随即明白过来,叫道:“哭啦?”
萧灼华面无表情地轻轻拭去手背的水渍。
嬷嬷低声道:“赖将军,不要说话。”
赖瑾对自己的家底连一个铜板都算得清清楚楚,觉得养一个公主,贵虽贵了点,又不是养不起。他小声道:“别哭了 ,我养得起你。”说完,忽然想到自己之前的表现,突然觉得,宝月公主可能不是因为这个哭?
大概是觉得所嫁非人?自己太锉?还是因为皇帝要干掉他,对哦,皇帝又要干掉他,又要嫁女儿过来,他俩在一起,那不得一起干掉?不然,他大哥立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造反。
生死大事,让人心情沉重起来,赖瑾不说话了。
狗逼皇帝应该是想在赵郡下手,要不然自己先把威远侯这把刀干了?不成,不是时候,把威远侯干掉,狗皇帝还不得疯,要是叫他捏到把柄,八成得直接下诏硬干了。
还是想办法让威远侯跪着送他们过去!
嬷嬷陪坐在宝月公主的下首边,全程不断地悄悄打量赖瑾。先是觉得他过于活泼了些,跟话唠似的,还特别不着调,过了一会儿突然不说话,神色深沉犹如换了一个人。她的心倏地悬了起来,心道:“这赖将军不会脑子有病吧?”
她想到打听到的种种,打心底心疼自家公主。这是造了什么孽,摊上这么一桩。
第38章
赖瑾与萧灼华在负责主持宗室事务的宗正卿的唱喝声中,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送入洞房, 往他的院子里去。
赖瑾牵着红绸绣球跟宝月公主并肩往里走,身后一群起哄的。
柴绚跟赖瑾有过节,但两家同为开国公府, 同朝为官, 这又是娶公主,哪怕是为着表面功夫,也得来。英国公夫妻、世子都来了,柴绚原本可以不用来,但他打着在闹洞房时好好为难赖瑾的主意,如今等到好戏上场, 哪能放过, 嚷得最大声:“闹洞房啦!”今天闹不死他。
赖瑾懒得搭理柴绚。
宁王见柴绚那副摆明想要挑的样子,怒从心头, 重重地踩在柴绚的脚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