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藏身于郁郁葱葱的灌木之中,偷偷抬起头确认周围情况,才发现刚才掩护我的民房墙壁已经坍塌成一堆白色瓦砾。我戳了一下身边架着步枪的温伯格:
“喂,我后背还好吧?”
“好到家了!”
比我年纪还小的温伯格对着大街射击,连看都不看我就敷衍道。每声枪响都伴随着灼热的弹壳弹向地面。看他没空搭理我,我只能用手摸索着自己的背部——并没有血的触感,也没有感到疼痛。我刚松了口气,炮弹就在较近的地方爆炸,不知是谁的惨叫传来。血气方刚的大个子史密斯朝着大街竖起中指一顿咒骂。
在来到这里的途中一路宁静祥和,牛羊悠闲地吃着草,一派和谐的田园牧歌景象。但是进了村庄却是一片萧条。阳光的照射下,家家户户的墙上、石道上满目疮痍,整个村庄就像是个患了皮肤病的病人。
丁字路口街角的一栋二层民房里潜伏着德军。当务之急是尽快除掉他们。我们匍匐在地,院子里高大的树木挡住了视线,使得我们难以瞄准敌人。德军从窗户开枪攻击,卷起了面前道路的尘土。紧接着尖锐的呼啸声再次由远及近,身边的树蔷被炸毁,破碎的木片四处飞散,我赶紧护住脸部。街道边埋伏在草丛中的战友们时不时抬起头,用步枪奋力还击。
“必须攻下那栋房子,不然我们无法前进。”(第38页)
亚伦班长低声说道,同时向埋伏在对面的队友打手势。这期间,虽然迫击炮排也在迎击,但由于庭院树梢的妨碍,无法击中敌人。
“行不通啊。小鬼,你有手榴弹吗?”
“有,长官。多的是!”
“看到右边墙壁塌落了一块吗?趁着对面那伙人吸引敌人注意的时候,我们从右侧的草丛迂回过去,沿着围墙接近他们,然后从墙壁缺口扔手榴弹进去!”
降落后的第一个白天,即六月七日,我作为G连的一名战斗人员,参加了昂戈维尔奥普兰攻坚战。
第一〇一空降师当下的目标是攻占降落地点西南方位的内陆大城市卡朗唐,他们等待“奥马哈”滩头的登陆部队会合,进行协同作战。我们带着第一天的疲倦一大早被拎起床,听着军官的训斥加入了队列。
我所在的第五〇六团从圣玛丽·迪蒙出发后,沿着宽阔的大道朝西南方向步行进发。途中支援了第二营压制维耶维尔,并将管理工作交接给后面来的步兵部队,接着继续向前行军。
前面就是圣科莫·迪蒙。按照预定计划,我们本应在攻占该村之后横渡杜沃河,在今天之内到达目的地卡朗唐。
所以,原来我们并未打算到昂戈维尔奥普兰这里来。
然而有情报显示,在村庄的教堂里还滞留着两个美军医护兵和多个伤员,因此我们第三营急忙脱离大部队前来救援。第三营的营长昨天不幸牺牲,队里又赶紧换上了新的指挥官。
夺取卡朗唐是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一刻也不能耽搁,因此第五〇六团把在维耶维尔的战争中略有消耗的第二营作为辅助部队,让第一营走在前列,现在应该按照原计划前进。我们第三营也必须速战速决,赶紧追上大部队。
昂戈维尔奥普兰是个不起眼的小村庄,从地理位置上看是在维耶维尔旁边,只要穿过一块平地,离伊斯维尔也不远。将教堂滞留有众多伤员的情报带给团司令部的医护连中尉,应该就是大汗淋漓地跑过这块平地来报信的吧。
教堂就在眼前,从这里就能看到其高耸的屋顶。但这个丁字路口在敌人的射程内,难以靠近。
第一次参加实战的我莫名地有些兴奋。史密斯拉开步枪的拉机柄,装上新的弹夹。而我从肩带上取下手榴弹,喘着粗气等待命令。
“喂,小伙夫,待会儿别吓得尿裤子了。”
“就你话多,史密斯。”
从亚伦班长所指的墙壁缺口到这里目测有一百六十英尺。我(第39页)
把手榴弹的拉环扣在手指上,一边仔细听着埋伏在对面的队友们压制敌人的声音,一边等着敌人打空子弹。终于,德军的机枪声停下。
“快上!”亚伦中士大吼一声,架着步枪冲了出去。我紧随其后,身后跟着史密斯。头盔和身上的装备晃来晃去,我的呼吸十分急促,就像一匹赛马。
手中的菠萝状小型手榴弹会在安全拉环拔掉四至五秒后爆炸,但如果扔早了则会被敌人丢回来。在还有七十英尺的地方,我拉开了手榴弹的拉环。
我跳过残垣断壁,冲到坍塌的墙壁处,使劲把手榴弹扔了进去,然后立马顺着墙壁趴下身体。几乎是同一时间,里面传来了一声闷响,墙壁猛烈地晃动起来,尘土和玻璃渣子从侧面和上面飞来。扑面而来的灰尘呛得我咳嗽起来。
晃动刚停止,亚伦中士和史密斯就冲进建筑物内部,其他的队友也赶了过来,从正面开着枪掩护我们。
不久之后枪声停止,我直起上身,看到一个负伤的德国兵从炸毁的房门里出来,歪着身子拖着伤腿,摇摇欲坠。我贴在墙上看着他有些不知所措,这时尖锐的枪声突然响起,德国兵的后脑勺和前额鲜血喷涌而出,应声向前倒去。我抬头一看,只见二楼窗户上架着枪口,是队友。
“哎,你能不能有点警惕性……”
回头一看,原来不知何时通信兵温伯格已经站在了我的身旁,正用头和肩膀夹着通信器的听筒,而我却丝毫没有察觉。如果他是德国兵的话,恐怕我早就见上帝了吧。
我抬了抬头盔叹了口气,太阳已经西斜,把周围染成一片绚烂的金色。
第二天的六月八日,天空开始泛白的时候,登陆的装甲车抵达这里,在他们的大力支援下,占据昂戈维尔奥普兰的德军部队不得不缴械投降。团长决定在这座村庄设置团司令部,我们征收了一些合适的民房后,将无线设备、桌子、打字机依次搬运进去。
战斗结束后的村庄,人声和马达声代替了枪炮声。穿着深橄榄绿军服的士兵和军官们行色匆匆。蔷薇盛开的篱笆成了车辆通行的障碍物,被铲除后一把火烧掉了。
“啧,这手表是坏的。没用的德国兵!”
几个队友开始搜罗起德国兵的遗物,走在前面的是把特意带来的星条旗披在身上的史密斯。
我对他们的行为感到一丝厌恶,转身去民房院子里吃中午的口粮。一只白猫突然来到我身边,它似乎已经在这儿住了很久。我给它扔了一块饼干,抬头看到对面开阔的空地上,G连的连(第40页)
长沃克正在检查德国兵俘虏的物品。
沃克连长身材高大,不苟言笑,是个不怎么表达感情的人。军衔是上尉,年龄却不过二十五六岁。栗色头发,发际线有些高。作为一个指挥官不坏,但也不怎么好。总的来说,他对上级非常忠诚,相比鼓舞士气,他更在乎怎么让手下完成命令。连里面如果出了什么问题,他那本来就耷拉着的八字眉会垂得更加厉害,哭丧着一张脸,让人忍不住担心他会不会真的哭出来。虽然并没有人见他哭过。
接受物品检查的俘虏们都非常服从命令,两手抱头,哪怕上衣口袋被翻得乱七八糟也沉默不语。沃克连长的身后跟着米哈伊洛夫中尉和宪兵队的中士。米哈伊洛夫中尉手中的冲锋枪锃亮,我不由得咽了咽口水。即使那把冲锋枪立马喷出火焰把德国兵身体打个窟窿,我也不会觉得奇怪。因为在无法确保运输道路和战俘营的前提下,是不会留德国兵活口的。“国际法”这种冠冕堂皇的东西,恐怕只能在“擦干净自己的屁股”后才能考虑。说实话我觉得这样并不好,但这件事上没有我说话的份儿。
“蒂姆,人手不够,你来一下。”
我回头一看,只见爱德正跨过栅栏向我走来。我跟上爱德,来到了之前那个教堂。
正面的墙壁受到炮击已经坍塌,但整体来说没有大碍。这是一个倒T字形的建筑,全由石头堆砌而成,没有钢筋,和我家乡那些气派的教堂比起来小巧而雅致。主塔的屋顶呈梯形,蝙蝠状的三角形装饰附在两侧。一只乌鸦落在屋顶,反射着阳光的羽毛呈现灰色。
教堂外面停着两辆救护车,伤员刚搬上车就立刻呼啸而去。我们进入正面的院子后,看到包着绷带、正在输血的士兵在地上铺着的白布上躺成一排。不断有被担架抬着的伤员从教堂里搬运出来,从地上的士兵身边经过。
我们进入礼拜堂,这里弥漫着血腥味和消毒液的气味。我用袖口掩住口鼻,环顾四周,看到不仅是排列整齐的木质长椅上,连通道上都躺满了伤员。正前方是祭坛,两侧墙壁的小窗上嵌入了彩绘玻璃,照进来的阳关被染上一层淡淡的颜色,将长椅上沉睡的伤员身上血迹斑斑的绷带染成柔和的黄色、绿色。
这里除了美军之外还有村民,甚至还有德国兵在接受治疗。
“怎么还有敌人?”。
我下意识地问爱德,但他直接走向了里面,似乎没听到我的提问。旁边一个正在治疗小女孩的医护兵回答了我:“本来是不接受的,但是禁不住德国军官的请求。”(第41页)
这位医护兵个子不高,是个和我年纪相仿的青年。他的脸很短,平得就像被平底锅压过一样,呈现出一个标准的国字。
“可是我们现在能收留俘虏吗?就算……”
就算好不容易救了他们,最后他们还是可能被当作累赘而处死——这话到了嘴边又咽到了肚里,但是对方好像已经明白了我的意思。
“听说俘虏营已经准备好了。”
医护兵歇了口气,起身和我握手。他手上的血迹已经干了,摸上去粗糙却又不失柔软。
“让你们来帮忙真是不好意思啊。”
“没事……你就是被留在这里的医护兵吗?”
“是的,挺不容易啊。外面是枪林弹雨,我们提心吊胆怕殃及这里。虽然非常累,但是还得加把劲啊。”
松手时我在想,如果是斯帕克在这儿他会说些什么呢。他讲话那么刻薄,估计会一口回绝地说“给敌军治疗简直就是浪费”吧。而如果是我的话,应该也会让这些德国兵自生自灭。
医护兵再次蹲下给小女孩进行治疗。小女孩大概五六岁,太阳穴处缠着厚厚的绷带。医护兵取下绷带给她重新包扎,她晃着小细腿,无聊地看着医护兵的肚子。
“死了两个了。”
“嗯?”
“死了两个人了。一个是美国人,一个是德国人。德国人昨天夜里从这里出去死在了后门。室内的光线如果没有这么暗的话,应该早就注意到了……他一定是想回到同伴那里吧。”
医护兵没有用“士兵”或是“军人”这种词,想必在他眼里士兵和平民都一样吧。他的眼下有着重重的黑眼圈,嘴唇干裂起皮,说起话来嘴里也一股腥味,应该很久没喝水了。我把挂在腰间的水壶解了下来递给他,他直接咕嘟咕嘟地大口喝起来,喉结上下蠕动。
“我们治疗的人数不到八十人,所以相对来说死的人也少。但老实说,我连死了的人的脸都不记得。我们忙得焦头烂额,谁需要治疗,谁不需要治疗……我甚至不自信有没有给他们治疗到位。”
医护兵用袖口擦了擦嘴角,轻轻说了声“谢谢”,然后把水壶还给了我。我觉得这时候应该鼓励他几句,却又有些窘迫地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喂,蒂姆,你来一下!”
“抱歉,有人叫我……”
我逃也似的离开,走向了在祭坛前冲我招手的爱德。
另一个在教会实施救治的医护兵正在和爱德一起搬运伤员。他灵活地避开躺在过道上(第42页)
的人,同时把需要立刻动手术的人、能暂缓治疗的人、看起来暂无大碍但需要立刻到军医处就诊的人分好类。
“咦……是谁移动了这里的伤员?”医护兵指了指留有血迹的长椅。
长椅下的石地板上还留着一大摊血。爱德定睛看了一眼,摇了摇头:“不知道,我刚来。”
“也是,不好意思。肯定是刚才有谁往外搬了吧。好了,你在这儿等一下担架。见到外面的医护兵后,麻烦告诉他们这个人要送到英国。”
昨天,运输机开始在法国和英国之间往返。乘船登陆的航空运输大队的人们临时铺设了应急跑道。虽说是跑道,也不过是用钢板铺成的路。这种钢板上全是洞,仿佛是用模具压完饼干后剩下的边角料。有了这条临时跑道,就可以用运输机把重伤员运送到英国整洁干净、设备齐全的医院了。
这天傍晚,我们难得下厨做了饭菜。野战炊事车已被送至昂戈维尔奥普兰村,农场里还摆着成排的铁质烤箱。
分配给我们的粮食有鸡汤罐头、数量极多的洋葱和土豆、炼乳和成箱的凝乳食品、不知道什么做的油、小麦粉罐头、调味料套装、碎青椒罐头、牛肉罐头、酥油、豆子,甚至还有从专门做面包的部队——面包中队拿来的长面包。
“今天的晚餐就吃牛肉杂烩、煮豆子、土豆汤还有长面包吧。”
人人都退避三舍的厨房打杂工作交给了前天晚上嘲笑我们的轻机枪排。正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我在烤炉底下塞入木屑,用火柴点燃后放入了燃烧炉。我挺起身子,捶了捶因长时间弯曲而有些酸痛的腰,顺便环顾了下四周。这么大的农场,连一只家禽也没,一眨眼的工夫已然变成了一个供给站的模样。用竿子搭成的三脚架下挂着饮用水瓶,旁边是垃圾桶,几个洗碗用的铁皮桶并排放着,上面还冒着热气。虽然仅第三营,步兵部队和补给队的士兵人数加起来就有近千人,但农场这么大,应该没什么问题。
不过也不是事事都顺心。正当我信心十足准备动手的时候,一拿起平底锅,就发现上面沾满了黏糊糊的东西。我赶忙查看其他餐具,发现勺子和盘子上面也粘着一样的东西。就连其他两个部队——H连和I连的厨具也都是脏的。估计是上一次使用的人们留下的油脂和残羹没有清洗,一直放到现在,这会儿正散发着刺鼻的恶臭味。
“呕……”
我忍不住想吐,旁边的迭戈好奇地探过头来,同样也被熏得想吐。
爱德瞅了瞅我俩的狼(第43页)
狈模样,说道“给我吧,我去洗”,便爽快地拿走了没洗的盘子和平底锅,往洗碗处走去。不过还不到三分钟,他就回来了。
“没有清洁剂,可能晚一点才送到。实在没办法的话,只能用热水冲洗了。”
“那样会吃坏肚子吧!”
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向G连管理部长请求指示。
“这次是军需科失职,我会向上头反应。格林伯格、科尔,你们先去附近的农家看看能不能找东西清洗。”
于是我把其他连的餐具也一并收进箱子里,抱着箱子和爱德出发去找附近的人家。但没想到的是,清洁剂这么难找。
爱德敲开了一个满是灰尘的旧宅门,一个满脸疲惫的老人和一个抱着小孩的妇女探出脸,只说了一句“没有”就迅速关上了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