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颜色》作者:[美]艾丽斯·沃克
版权信息
书名:紫颜色
作者:[美] 艾丽斯·沃克
译者:陶洁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8-01
ISBN:9787536098084
品牌方: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表达女性觉醒、追求独立自由及女性情谊的书信体小说。
它讲述了20世纪初美国南方一个黑人女孩西丽悲惨却坚韧顽强的大半生,她少女时被迫嫁给已有四个孩子的鳏夫,丈夫另有所爱,对她百般虐待,直到她遇到了丈夫曾经的情人——歌唱家莎格。在莎格的启发和感染下,西丽开始用新的眼光观察世界,懂得反抗男权的暴力,为自己争取权利。在发现丈夫多年来一直在隐藏自己妹妹耐莉的来信后,愤怒的西丽决定出走,跟莎格前往孟菲斯,在那里,西丽真正靠劳动过上了独立自主的生活。故事结尾处,西丽与诚恳悔过的丈夫达成和解,两人不再是夫妻,反而成为了朋友,并最终与从非洲传教归来的妹妹以及失散多年的一双儿女团聚。

编辑推荐
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非裔女作家——艾丽斯·沃克代表作。
同时斩获普利策小说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双项大奖;
入选2019年BBC评选“100部zuiju影响力的小说”名单。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经典之作,鲁迅文学翻译奖得主陶洁译本,阔别15年重版出来。
底层女性的觉醒之路,女性群像的至深书写:
我们如紫色野花,不起眼却蓬勃,被践踏却昂首——我们是万物之一,我们就在这里。
世事在变,我说,天下不再是男孩和男人的了。
你眼睛里没有了男人,你才能看到一切。
——你是个黑人,你很穷,你长得难看,你是个女人……你一钱不值。
——我穷,我是个黑人,我也许长得难看,还不会做饭……不过我就在这里。

同名改编电影由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以黑人为题材的电影,获得第58届奥斯卡奖11项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等重量级奖项;导演该影片的历程也启发了斯皮尔伯格创造出另一部影史经典——《辛德勒名单》。

我导演《紫颜色》的时候,第一次品尝到现实生活的滋味......所以,如果说我变得更加成熟,如果说我开始认真地把自己当成一个犹太人,那确实是因为《紫颜色》的缘故。
——电影《紫颜色》导演 斯皮尔伯格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时,完全被迷住了,我买了很多本装在背包里,送给我认识的每一个人。后来我听说他们要拍电影……《紫颜色》改变了我的人生,我一生中从未像渴望饰演索菲亚那般渴望得到过什么。
——著名主持人 奥普拉·温弗瑞

(电影《紫颜色》中索菲亚的扮演者,凭此电影提名奥斯卡最佳女配角)

媒体推荐
艾丽斯·沃克是一位完全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
——哈罗德·布鲁姆

沃克的笔触哀伤,却没有一丝伤感,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年轻女人最终掌握自己生活的历程……爱可以带来救赎,罪恶只能带来毁灭——这是这部小说的核心主题,也是世界上大多数伟大作品的主题。
——1983年普利策小说奖评委会

在小说领域,艾丽丝没有竞争对手……我问自己,我投选票是不是因为与一个黑人女性有关?我可以诚实地说,这一点完全没有进入我决定授予这个奖项的考虑。我尽了责任,找到了zui杰出的美国小说。
——彼得·普雷斯科特(普利策奖评委之一)

获1983年普利策小说奖;1983年美国国家图书奖

作者简介
著者: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1944—)
美国非裔女作家、社会活动家,普利策奖得主。1983年,她的长篇小说《紫颜色》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感人肺腑的故事,赢得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多个奖项,她也因此成为首位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非裔美国女性。由该小说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以黑人为题材的电影,共获11项奥斯卡奖提名。沃克长期关注与女性、种族相关的社会议题,并笔耕不辍,对世界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译者:陶洁
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留校任教至2006年退休。曾任美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多年来教授英语和美国文学,翻译过《雷格泰姆音乐》《紫颜色》《国王的人马》等长、短篇美国小说,因翻译福克纳的《圣殿》获2000年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翻译奖。曾出版专著《福克纳研究》和《灯下西窗: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化》。


第1章 导言
艾丽斯·沃克是当代著名非裔美国小说家、诗人、行动主义者、妇女主义思想的践行者,以及非洲流散妇女主义文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沃克多才多艺、成果丰厚,迄今已出版诗集、长篇小说、文集、短篇小说集和传记等多种体裁的作品,各种文类之间相互呼应、彼此互补,共同建构了艾丽斯·沃克精神思想发展的主体框架,呈现了艾丽斯·沃克作品多元文化与多重声音的丰富内涵。
水中跋涉:“做一个名叫摩西的女人”
1944年2月9日,艾丽斯·沃克出生于美国南方佐治亚州的一个佃农家庭,混合了非洲人、切罗基人和欧洲人的血统。父亲威利·李·沃克是欧洲裔美国人,靠种地、打短工为生,收入菲薄;母亲米妮·塔卢拉·格兰特·沃克是非裔美国人和切罗基人的后代,靠给大户白人家当用人补贴家用。夫妻养育了五男三女共八个孩子,沃克是家中的老幺。佐治亚州充斥着浓重的种族偏见,白人社会不认为黑人需要接受学校教育,但沃克的父母坚信,教育是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沃克四岁开始上学,八岁便可在笔记本和田野地头写诗。
也正是在八岁时,假扮印第安人玩耍的沃克被哥哥用玩具手枪误伤了眼睛。母亲找到了一个白人医生为沃克治疗,医生收取了250美元的高额治疗费,却没能治好沃克的眼伤,还雪上加霜地扔给了沃克一句话:“眼睛是相互感应的,如果一只眼瞎了,另一只也很可能要瞎。” 多年后,沃克痛彻心扉地写道:“我八岁时的白日梦不是童话,全都是扑向刀剑,举枪对着心脏或头颅,用剃刀割手腕。”沃克开始退隐于孤独,靠读故事书、尝试诗歌创作来化解内心的自卑与痛苦。
1961年,十七岁的沃克获得一笔残疾人奖学金,进入亚特兰大的斯贝尔曼学院学习。她似乎领悟到了命运与梦想之间的真谛:“如果我不是永远失去了一只眼睛,我就不会有资格获得佐治亚州给‘残疾人’的那一笔奖学金。从字面上说,只需要一只眼睛也能走出世界。” 在这里,她受到俄国历史学教授霍华德·津恩的重要影响。津恩不仅开启了她阅读俄国文学作品的大门,而且带领她参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当时正值民权运动高涨时期,身为犹太裔白人的津恩却是民权运动的坚定支持者,他亲自组织斯贝尔曼学院的学生举行抗议活动。尽管津恩已获终身教授职位,但还是毫无征兆地被校方解雇,此事促使沃克更全身心地投入民权运动。她还愤然转学以示抗议:“1964年,我从亚特兰大的斯贝尔曼学院逃了出来,来到莎拉·劳伦斯女子学院,因为我认为斯贝尔曼学院反对变化,反对自由,也不理解大多数女性入学时就已成年了,应该被视为成年妇女。在莎拉·劳伦斯女子学院,我找到了自己一直在追寻的一切——行动自由,轻松读书,走自己的路,穿自己的衣,按照自己的想法过自己的生活。正是在这里,我创作了第一个短篇小说、第一本书……”
1965年夏天,大四的沃克与一个基地设在佛蒙特州的“国际生活项目试验”研究团队一起赴肯尼亚,其间还帮助建造一所学校。在非洲发生了影响沃克一生的大事:沃克在非洲与前男友重逢,回到美国才知道自己怀孕了。根据美国当时的限制堕胎法,以胎动作为区分,胎动前堕胎是轻罪,胎动后堕胎为二级谋杀。如果堕胎不成,沃克只有身败名裂地退学,此时的沃克想到了自杀。最后在朋友的帮助下成功堕胎后,沃克通过诗歌创作来倾诉自己的痛苦,以寻找治愈创伤的可能性,她这样评价自己的第一本诗集:“《昔日》(Once)虽然始于悲伤,但它是一本‘快乐’的书,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热爱世界,热爱其中的一切情感。”
1966年夏天,沃克在密西西比州参加民权运动的过程中,结识了一位同样投身于民权运动的犹太裔律师,这位年轻人便是刚刚从纽约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来成为她丈夫的梅尔文·罗斯曼·利文逊。1967年春天,沃克与梅尔文克服各种困难在纽约市结婚,同年迁居密西西比州的州府杰克逊市,成为“密西西比州第一对合法结婚的跨种族夫妇”。婚后第一年,二十三岁的沃克就写下了著名的短文《民权运动:好在哪里?》(The Givil Rights Movement: What Good was It?),该论文发表在《美国学者》,并在一年一度的论文大赛中获一等奖。
回到密西西比州的决定源于沃克的崇高理想。毕业后的她,时常想起《水中跋涉》(Wade in the Water)这首黑人灵歌,歌词讲述了美国南方黑奴通过水路逃向自由的北方的历史,歌词中的女主人公哈丽亚特·塔布曼,被称为“黑摩西”。这位黑人传奇女性逃离奴隶制地区以后,帮助数百名黑人通过“地下铁路线”获得自由。沃克决心以塔布曼为榜样,返回南方故乡,深入佐治亚州和密西西比州,加入黑人权利运动中,去帮助南方黑人的下一代改变他们的命运,“做一个名叫摩西的女人”。
走上文学道路
在故乡的生活依然充满挑战与伤痛。1968年,艾丽斯·沃克因悲恸马丁·路德·金的遇难而痛失腹中胎儿,直至1969年再次怀孕,才迎来女儿丽贝卡的出生。
与此同时,从1968到1971年,沃克先后在密西西比州的杰克逊州立学院,以及杰克逊市的陶格鲁学院当客座作家,同时教授黑人文学。1970年,艾丽斯·沃克的第一部 长篇小说《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The Third Life of Grange Copeland)发表。由于小说中塑造了自甘堕落的黑人男性形象,被多数评论家认为有悖于黑人作家要塑造正面的黑人男性群体形象的传统原则,一时间,她成为美国非裔文学批评界的众矢之的。
1973年,艾丽斯·沃克出版了第一部 短篇小说集《爱与烦恼:黑人女性的故事》(In Love & Trouble: Stories of Black Women)。这部集子收录了十三篇沃克早期最为出色的短篇小说,其中包括第一篇小说《罗斯莉莉》和多次被收录入美国非裔文选的《日常用品》。在对美国黑人女性的多维书写中,“爱”始终是沃克笔下的主旋律,爱的对象可能是情人、家庭、子女、信仰等,但沃克笔下的爱并不是单声道演奏,它总是和别样的情感混杂在一起,而那些别样的情感往往不可避免地演变为爱的旋律的变奏,继而又将爱的线索斩断,或者说将爱的音符压制,使得整个故事呈现出与原初完全不同的面向。
同年,沃克的第二部 诗集《革命的牵牛花及其他诗歌》(Revolutionary Petunias and Other Poems)问世,作品标题取自诗集中的一首同名诗《革命的牵牛花》,该诗描写了一位名叫萨米·卢的黑人妇女,她因用耕田农具杀死了压迫虐待她的丈夫而被处以死刑。1974年,该诗集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当年同时获得提名的有十一人,其中包括两位女作家—奥德·洛德和奥德里安·里奇。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正是女性主义运动兴起的时期,因此三位女作家也非常团结,她们三人商定好,如果三人中有一位获奖,那个人就将代表全体美国女性去领奖。最后,这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由里奇和男作家艾伦·金斯堡共同获得。尽管没能得奖,但对于艾丽斯·沃克来说,《革命的牵牛花及其他诗歌》能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提名,既是对她作品文学价值的肯定,也是对她本人一个极大的鼓励。
1974年,艾丽斯·沃克接受格洛丽亚·斯泰纳姆的邀请,担任《女士》杂志的编辑,年薪11500美元。沃克当时提出的条件是,每周只上两天班,不参加任何会议,这样她的主要精力还可以放在文学创作上。此刻,她的婚姻亮起了红灯,她鸵鸟般地将全部精力投入第二部 长篇小说《梅丽迪恩》(Meridian)的创作。
1975年8月,沃克独自来到纽约州萨拉托加斯普林斯市的雅斗花园,专门从事写作。梅尔文也离开了密西西比州,住到纽约,以期缓和紧张的夫妻关系。沃克感觉自己慢慢进入一种分裂状态,甚至认为自己不适合结婚。尽管梅尔文十分不愿意以离婚的方式来结束他们的紧张关系,但他明显感到,随着沃克作为革命艺术家的名声越来越大,她有一个白人丈夫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沃克不无痛心地感慨:“生活就是一种神秘性。就像爱情里不容任何障碍物。”
1976年,《梅丽迪恩》出版,沃克曾表示,这部作品以她本人20世纪60年代的生活经历为蓝本,而梅丽迪恩的原型则来自黑人民权运动的传奇人物鲁比·多丽丝·罗宾逊。同年,沃克与梅尔文的婚姻宣告结束。离婚后不久,沃克与黑人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黑人学者》编辑罗伯特·艾伦相恋。沃克明确地向罗伯特表示,她不会再走入婚姻的殿堂。
沃克的创作激情和野心注定她将成为一个多产作家。1981年,艾丽斯·沃克的第二部 短篇小说集《你不能征服一个好女人》(You Can’t Keep a Good Woman Down)问世,这部集子共收录了十四篇短篇小说,小说不仅聚焦于遭受双重压迫的黑人女性对爱情和性爱的自由追求,而且还记录了一系列黑人女性探索自我、追求肉体与灵魂自由的奋斗历程。她们大胆地向美国社会宣布,黑人妇女的内心世界是完整而不可侵犯的,她们的精神与灵魂更是自由的,决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约束。该集子被认为是《爱与烦恼:黑人女性的故事》的续篇,作者所表现的女性主义和妇女主义思想也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艾丽斯·沃克的早期创作,凸显出其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与女性经验,她试图通过描述黑人世界的扭曲、窒息与男性形象的坍塌,来反映黑人群体的生存状况,同时意欲表明,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对人性泯灭也负有不可推却的责任。因此,沃克的作品被贴上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标签,她也坚定地将自己定义为“革命者”。但细读她的文本,我们可以发现,她的文学创作从一开始就摒弃了20世纪50至70年代美国非裔文学中盛行的自然主义抗议文学传统。譬如关于诗歌《革命的牵牛花》,沃克便直言:“尽管萨米·卢至多只能算是一个反抗者而不是革命者,我仍然给这首诗题名为‘革命的牵牛花’,在某种程度上,这本诗集是为了赞扬那些不会陷入任何意识形态或种族窠臼的人们的。”沃克的文学创作采用了社会现实主义、哥特现实主义、民间书信和神话历史等多种叙事策略,她并没有用赖特式的语言,而是用另一种丰富的艺术语言来重构美国黑人在美国的经历。《爱与烦恼:黑人女性的故事》有如沃克手中的一面镜子,极具艺术性地映照出美国南方社会中的各个阶层的人物和形形色色的生活,尤其是黑人女性在困苦中挣扎的悲剧命运;《你不能征服一个好女人》则更关注美国黑人女性在生存困境中如何保持其艺术创造力,顽强地与世界和谐共处的生存智慧。可见沃克在这一阶段的文学理想,是要提升个体与他者之间的关系质量,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其人格的完整性与和谐性是健康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沃克这两部短篇小说集的人物塑造和主题思想,均为《紫颜色》(The Color Purple)提供了有力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