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139步
作者:保罗·霍尔特
作者: [法] 保罗·霍尔特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原作名: À 139 pas de la mort
译者: 王宇桐
出版年: 2020-8
页数: 250
定价: 49.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保罗·霍尔特推理小说
ISBN: 9787555292326
内容简介
必斯福德村的一栋别墅已经废弃五年了,别墅的前主人在遗嘱里规定,其继承人要等自己过世五年后才能自由处置该别墅。然而最近却有人在路过其墓地时听见一些奇怪的响动,周围的土似乎不久前也被人翻动过。图威斯特博士与赫斯特探长一起进入别墅,竟然在客厅的一张椅子上发现了前主人的尸体!别墅的各处门窗都上了锁,地上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上面也没有任何痕迹,地上四处散落着一千多双各式各样穿过的旧鞋……
作者简介
保罗·霍尔特(Paul Halter, 1956— ),法国当代侦探小说作家,因坚持本格侦探小说创作而被誉为“黄金时代侦探小说最后的捍卫者”。1987年凭借《第四扇门》(La Quatrième Porte)获得科尼亚克侦探小说大奖。陆续创作以“阿兰·图威斯特”(Alan Twist)和“欧文·伯恩斯”(Owen Burns)为主人公的系列作品。其代表作有《第四扇门》《第七重解答》(La Septième Hypothèse)《幻影小巷》(La Ruelle fantôme)等。
主要人物
诺威仪·理查德森,憧憬着冒险的年轻的律师。
道格拉斯·马克阿里斯特,退休的上校,曾经在二战期间负责英国的反间谍工作。
查尔斯·温斯洛,退休的苏格兰场警督,上校的朋友。
布瑞狄,警督的侄女
阿瑟·泰尔福特,历史学教授
劳拉·泰尔福特,阿瑟的妻子
沃尔特·林奇,德语教授
艾玛·林奇,沃尔特的妻子
理查德·费迪蒙特,房地产推销员,艾玛的哥哥
路易斯·费迪蒙特,艾玛和理查德的叔叔,已故,曾经突然对鞋子感兴趣。
约翰·帕克斯顿,信使
罗森沃特太太,信使
当然还有:
阿奇巴尔德·赫斯特,苏格兰场的警官
和他的朋友,著名的阿兰·图为斯特博士
故事发生在伦敦及附近地区,于40年代末期。
导读
文/吴非
保罗·霍尔特是一位与中国读者颇有缘分的推理小说家。20世纪90年代初,他的得奖作品《血色迷雾》(Brouillard Rouge,1988)便被引进。2008年前后,随着古典推理作品在国内的热度提升,霍尔特再度回归中国读者的视野,并收获了大量的好评。此次青岛出版社引进了包括《幻影小巷》在内的多部未出版杰作,将使读者有机会感受这位“犯罪大师”创造奇迹的实力。
生平
1956年6月6日清晨,保罗·霍尔特出生在法国东北部阿尔萨斯(Alsacien)地区的阿格诺(Haguenau),历史上这里是法德战争的惨烈战场。
霍尔特对于谜题的热情能够追溯到他的童年时代,各种鲜活的记忆至今都镌刻在他的脑海里。父母与祖父母在霍尔特小时候给他讲过许多童话故事,关于恶龙,关于巫师,还有蓝胡子、白雪公主和睡美人——那些故事都让年幼的霍尔特战栗不已。
霍尔特说,自己永远也无法忘记蓝胡子的故事当中,他交给新婚妻子的那把染有血迹的钥匙,同时又明确禁止她去打开那个神秘的壁橱。血迹和神秘的东西,这两样东西已经足够来定义推理小说了。
在很小的时候,霍尔特阅读了漫画版的《黄色房间的秘密》(Le Mystère de la Chambre Jaune,1908),这是法国作家加斯通·勒胡(Gaston Leroux)的推理小说,在不可能犯罪推理小说类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读完这本书之后,霍尔特初次感受到密室犯罪的魅力所带来的震撼。不过事实上,最刺激霍尔特想象力的应该要算他的母亲和姐姐之间关于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的议论。因为当时霍尔特只有七八岁,所以还没有权利阅读那些小说。他的姐姐常常会问母亲一些问题,例如:
“妈妈,到底是谁谋杀了书房里的上校?”
“凶手是如何离开一个从里面锁住的房间?”
每逢此时,霍尔特便心满意足地在一旁倾听。直到十二岁那年,霍尔特终于获得阅读那些神秘故事的许可。久旱逢甘霖,霍尔特在十四岁到十七岁之间,读完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全部作品,并在幼小的心里埋下了成为一个作家的梦想。
尽管有一腔热血,不过霍尔特当时认为靠写作尚不足以谋生,于是便选修了技术类的专业课程,打算朝电气工程师的职业方向发展。毕业后,霍尔特怀着见识世界的梦想,加入了法国海军,结果发现出国的机会少得可怜。失望之余,他便离开部队,一度卖起了人寿保险。同时为了增加收入,还担纲当地一个伴舞乐团的
吉他手。之后不久,霍尔特在国有电信公司找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同时继续兼职吉他手。
日子也许就这么平平淡淡过下去——直到一次偶然,霍尔特读了约翰·迪克森·卡尔(John Dickson Carr)的作品。
约翰·迪克森·卡尔,美国人,公认的密室之王,倾其一生创作出质优量多的密室诡计,将此类型的推理小说写到了极致。霍尔特接触的第一部 卡尔的作品是《耳语之人》(He Who Whispers,1946),尽管这并非卡尔最杰出的密室杀人代表作,但其中精彩绝伦的心理诡计以及恐怖悬疑气氛的渲染,让霍尔特就此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原来推理小说也可以这么写!
从那之后,霍尔特就四处搜罗,读完了卡尔的所有法文版作品,并于1985年开始着手创作自己的第一部 长篇小说《红胡子的诅咒》(La Malédiction de Barberousse),没想到竟获得了次年的阿尔萨斯及洛林地区的作家协会奖。霍尔特本打算使用卡尔笔下著名的菲尔博士作为书里的侦探,不过因为无法取得使用权而作罢。本书最初由霍尔特自费印刷约五十本,直到1995年,在海外友人的鼓励之下,才决定交由面具出版社(Le Masque)正式出版发行。
霍尔特的第二本书《第四扇门》摘取了1987年的科尼亚克侦探小说大奖(Prix du Roman Policier,Festival de Cognac),这令他在推理文坛更上一层楼。1988年,他更是勇夺欧洲惊险小说大奖(Grand Prix du Roman Adventures),获奖作品是《血色迷雾》,故事讲述了一名伪装成记者的年轻人回乡调查一桩不可思议的案件,进而牵扯出一连串离奇恐怖的不可能犯罪,包括众人监视下的密室杀人以及数个不可能消失的谜团。
截至目前(2020年8月),霍尔特共计创作长篇42部,短篇集2部,绝大部分皆包含不可思议的犯罪谜团。除了法国本土,霍尔特的作品还被译介到美国、日本、意大利、罗马尼亚、韩国等国。2010年起,他的短篇小说成为国际权威推理杂志EQMM(Ellery Queen Mystery Magazine)的常客。
霍尔特最新一部作品为长篇小说《白色女人之谜》(Le Mystère de la Dame Bhanche,2020),故事围绕一名具有超自然能力的女子展开,讲述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案件。
系列
霍尔特笔下有两大名侦探,分别是图
威斯特博士和欧文·伯恩斯。
图威斯特博士全名阿兰·图威斯特(Alan Twist),1882年5月23日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毕业于牛津莫德林学院(Magdalen College),获哲学博士学位。图威斯特博士身材颀长清瘦,却食量惊人。他有一对清澈的蓝色眼珠,蓄着优雅的红色短髭。和菲尔博士一样,他的金边眼镜上系着细长的黑色丝带,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沉着冷静,具有大智慧的犯罪学专家形象。
图威斯特博士接手的第一个案件既非《红胡子的诅咒》也非《第四扇门》,而是《塞壬之歌》(Le Cri de la sirène,1998),时年四十岁的博士在办案过程中结识了自己的“华生”:苏格兰场的阿奇巴尔德·赫斯特探长(Inspector Archibald Hurst)。这位倒霉的探长总是抓着脑袋说:“为什么老是叫我遇上这种案件!简直不可思议!我是不是被诅咒了啊!”
图威斯特博士一共在21部长篇和10部短篇中登场,是霍尔特侦探世界中的绝对主角。
欧文·伯恩斯(Owen Burns)则更像一个小说中的人物,他的原型是英国天才作家、诗人、戏剧家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与王尔德一样,欧文是一个极端唯美主义者,迷恋一切充满艺术感的事物。王尔德有过一句名言:“一个人要么成为一件艺术品,要么戴一件艺术品。”而欧文则说:“我只对不寻常的、超出常人理解范围的案件感兴趣。换句话说,就是那种最高深莫测的、最具有艺术感的犯罪。”着装打扮方面,欧文也是自由大胆,特立独行,喜欢鲜艳的色彩和前沿的款式,从不在意他人的眼光。不过这一切都不妨碍欧文成为苏格兰场的好帮手,每当有疑难案件发生,魏德金探长(Inspector Wedekind)就会打电话求助这位艺术家。欧文有一位华生式的搭档阿齐勒·斯托克(Achilles Stock),他是故事的亲历者与讲述者。
欧文·伯恩斯为主角的作品是霍尔特较晚开始创作的一个系列,案件背景设定为20世纪初的伦敦,截至目前共有8部长篇和6部短篇。
除了上述两位侦探,霍尔特另著有非系列长篇小说共计13部,这些作品在推理之外,杂糅了历史事件、神话传说、心理惊悚等元素。
创作
霍尔特的作品常常交织着浪漫与悬疑,这自然是年轻时代的阅读经历在其创作中的投影。
每当被问及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作家时,除了卡尔,霍尔特总不忘表达对克里斯蒂的敬爱。霍尔特深受这位推理小说
女王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作品中的人物与情节,乃至屡见不鲜的英伦风情场景。霍尔特曾说:“她(指阿加莎·克里斯蒂)对我的影响太深刻了,以至于我的写作风格很难越出这个框架。”
话说回来,虽然普遍认为对霍尔特影响最大的作家非卡尔莫属,但实际上卡尔更多地是在“不可能犯罪”的概念上主导了霍尔特,换句话说,因为有了卡尔的存在,霍尔特明确了创作的方向——我就是要写那种发生在上锁的房间里的案子。至于气氛渲染以及谜团设计,其实和另外两位英国作家颇有渊源,那就是詹姆斯·哈德利·契斯(James Hadley Chase)以及G.K.切斯特顿(G.K.Chesterton)。
詹姆斯·哈德利·契斯,英国作家,读完詹姆斯·凯因(James M.Cain)的《邮差总按两次铃》(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1934)后,决定自己尝试创作推理小说。他的作品风格非常阴暗,但悬念感极为出色,其中的英雄经常处于受追捕的状态。许多故事中,虽然“凶手是谁”从开篇就昭然若揭,但读者仍充满好奇,迫切地想要了解“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同时,他的故事总是使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霍尔特认为这有利于渲染焦虑的情绪,并在自己的某些作品中了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例如《血色迷雾》《假面游戏》(La Lettre qui tue,1992)、《石巨人》(Le Géant de Pierre,1998),等等。
而G.K.切斯特顿对于霍尔特的影响更为重要。毫无疑问,切斯特顿是最早开始设计“神奇犯罪”或者说“不可能犯罪”的作者,密室之王卡尔亦表示常受其启发而获得灵感。但与卡尔不同的是,切斯特顿擅写短篇,且论情节之古怪,人物之诡异,比卡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一类作品中,收录在《奇职怪业俱乐部》(The Club of Queer Trades,1905)中的《布朗上校的奇遇》(The Tremendous Adventures of Major Brown),被霍尔特誉为“一个难以逾越的杰作”。《第七重解答》(La Septième hypothèse,1991)、《假面游戏》《最后的139步》(139 pas de la mort,1988)等作品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霍尔特驾驭复杂情节的功力,敏锐的读者可以从中嗅到布朗神父短篇的味道。
在案件背景的设定上,霍尔特钟爱英国伦敦。这一点他绝对赞成卡尔的说
法:“对于推理作者来说,伦敦是最好不过的背景”。夏洛克·福尔摩斯的出现,使得伦敦更加当仁不让地成为诸多推理故事的舞台。这个特殊的环境可以用简单的几个词来形容:迷雾、四轮马车、煤气灯、昏暗而狭小的街道。
因为对案件本身有诸多限定,不可能犯罪可算是一种“狭隘”的推理小说,故而坚守阵地的代价便是要花费更多的脑力,思考如何不断地推陈出新。
霍尔特的灵感很多时候就来自日常生活,例如《幻影小巷》的原型其实是一条他住所附近的小巷。某天大雾,霍尔特骑着自行车在雾中穿行,当他到达巷子的尽头时,竟然发现自己又回到了起点!
每当有了灵感,霍尔特就仔细地写在纸上,天长日久,就能够积累很多点子。在开始编织故事情节时,喜欢历史传说的霍尔特常以一个著名典故为蓝本:比如,开膛手杰克、魔术师胡迪尼的生平、大力神的传说、神秘的亚特兰蒂斯,等等,并且尽量让小说中的人物贴近所选中的故事背景,以便营造最佳的神秘氛围,结合灵感笔记本里的诡计,一部杰作诞生了!
霍尔特的工作习惯是这样的:天明前的时间是他的最佳写作时间——也就是凌晨的四个小时。天还黑着,万籁俱寂,思路也很清晰。柚子汁、咖啡、面包片,开工了!
保温咖啡壶就在手边,这是保持清醒的良药。这样一直写到中午。吃过午饭之后,要进行一场远足,因为霍尔特认为散步最有利于思考。一边回忆已经完成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一边在脑子里准备后续章节。回家的时候,大概下午四点,写一些笔记,总结散步思考的成果。然后,从事一些休闲活动,比如看电视、阅读,或者其他。晚饭后,继续考虑故事情节,并开始写一个新的章节,但是不会写太多。因为写作中最费力的部分就是开始一个新的章节。这样一来,第二天早上就能够比较轻松地续写章节的剩余部分。通常一本书会以一气呵成的方式被完成,持续不断,每天都写。故事一日没完,霍尔特就一日不得安心!
霍尔特曾经说过:“要创作出好的作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醉心于故事。当然,通常来说,所有激情都会随着时间慢慢消退。也许对于作者来说最大的考验就在于保持住‘神圣的热情’,如果没有热情,就不可能写出好的故事。”
三十多年来,霍尔特对于“不可能犯罪”这种神奇故事的挚爱,令他在这块少人问津的创作领域踽踽独行,却自得其乐。
2019年11月,霍尔特第一次来到中国,实现了他“一个古老而遥远的梦”。他感慨,也许这次旅行会促使他创作一个发生在长城上的魔法灯笼之谜!
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一章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的某个四月的晚上,夜色清朗。晚上九点整,诺威仪·理查德森可以说是一头撞进了“鞋子奇案”当中。他当时单独坐在老主教酒馆的一张桌子旁边,和其他客人保持着距离,把一杯威士忌当成水晶球把玩着,思虑着他的未来,却完全不知道命运已经给他安排好了一切。在他看来,过去和现在都一片模糊;他的视线也是如此,时而清晰时而混乱——取决于酒馆里的烟气的走向。脑海中闪过的某些记忆让他烦躁,给他招来了不少没有答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