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大全睡前故事上一章:宝石商人理查德的谜鉴定
- 故事大全睡前故事下一章:最后约翰死了
《北魏洛阳城南的居民与居住环境(出版书)》
作者:王静
内容简介:
北魏洛阳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城南拓展上出现了划时代的变革,为隋唐洛阳跨洛水建城开创了先例,对后世影响极大然而相较于宫殿、里坊、市场、寺院、园林等研究之兴盛、北魏洛阳城南的研究略显沉寂。本书利用相关文献及考古资料,运用历史地理学的核心理论——人地关系学,从启民与居住环境相互关系的视角,试图揭示北魏洛阳城南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是居民对居住环境不同利用程度和方式的产物
王静,河南省洛阳市人,陕西师范
研究院博士生,洛阳师范学院历史城市地理、洛阳学等研究。文化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
目录
绪 论
一 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其学术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三 可以利用的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
四 研究方法与对人地关系理论的理解
第一章 北魏洛阳城的变迁及其城南的拓展
第一节 北魏洛阳城变迁大略
一 西周至西汉时期
二 东汉时期
三 魏晋时期
四 北魏时期
第二节 北魏洛阳城南的拓展
一 北魏洛阳城的自然环境
二 北魏以前洛阳城南居民与环境的演变
三 北魏洛阳城南的拓展及基础
小结
第二章 北魏洛阳城南的居民
第一节 北魏洛阳城居民的基本情况
一 内城居民:以皇室和六宫为主
二 城东居民:以汉族官僚和一般士庶为主
三 城南居民:以四夷降附人员为主
四 城西居民:以皇宗贵族为主
五 城北居民:以羽林、虎贲为主
第二节 城南居民的主要来源
一 南朝归顺人士
二 西域来洛人员
三 北夷归诚者
四 东夷来附者
第三节 城南居民的构成
一 民族构成
二 宗教构成
三 职业和社会身份构成
小 结
第三章 城南居民的居住环境(一):洛水北岸
第一节 洛水北岸的居民
一 王肃奔洛和在延贤里的生活
二 皇室元雍、元怀追求的“当世富贵”
三 各阶层女性群像
四 元恭、冯亮等寺院寓居者
五 儒生荀子文城东受教
第二节 居民的居住环境
一 古亳坂之微高地
二 街道及里坊
三“堰洛通漕”水利工程
四 崇礼场所
五 佛教场所
六 道教场所
小 结
第四章 城南居民的居住环境(二):洛水南岸
第一节 洛水南岸的居民
一 “近伊洛二水,任其习御”的吴人
二 秋来春去的北夷“雁臣”
三 “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的西夷人
四 南阳公主和寿阳公主居住归正里
五 洛阳城的西夷嫠面风俗
六 西域高昌国的“昆人”
第二节 居民的居住环境
一 伊洛夹河滩
二 中央御道与永桥
三 里坊
四 市场
五 佛教场所
六 圜丘
小 结
第五章 城南居住环境的总体特征与环境意象
第一节 居住空间的分异与格局
一 洛水北岸:传统礼制文化区
二 洛水南岸:四夷聚居区
三 择高而居与城南空地
第二节 政治区域与经济区域的日常
一 洛水北岸:佛教寺院栉比
二 洛水南岸:经济文化区
三 政治底色:“以夏变夷”
第三节“国阳胜地”与“四夷所居”的空间意义
一“国阳胜地”的提出及其阐释
二 如何看待“四夷居城南”
第四节 居住环境的文化意象
一 洛水之滨与常景的《洛汭颂》
二 萧宝夤等耻居城南
三 萧赞及其《听钟歌》
小结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1 北魏洛阳城南示意
图1-1 洛阳古代都城形势
图1-2 汉魏洛阳城早期城址沿革示意
图1-3 东汉洛阳城平面示意
图1-4 曹魏、西晋洛阳城复原示意
图1-5 北魏洛阳城里坊示意
图1-6 魏晋金墉城复原示意
图1-7 洛阳周围自然环境示意
图2-1 北魏洛阳城南洛汭里和洛滨里方位示意
图3-1 北魏洛阳城水利工程分布示意
图3-2 北魏洛阳城各城区水系分布示意
表2-1 北魏洛阳时代四夷诸国朝贡一览
表3-1 汉魏洛阳故城水利工程修建一览
绪 论
美国城市规划师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曾这样说道:
城市通过它集中物质的和文化的力量,加速了人类交往的速度,并将它的产品变成可以储存和复制的形式。通过它的纪念性建筑、文字记载、有秩的风俗和交往联系,城市扩大了所有人类活动的范围,并使这些活动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城市通过它的许多储存设施(建筑物,保管库,档案,纪念性建筑,石碑,书籍),能够把它复杂的文化一代一代地往下传,因为它不但集中了传递和扩大这一遗产所需的物质手段,而且也集中了人的智慧和力量。这一点一直是城市给我们的最大的贡献。①
从刘易斯•芒福德的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获取如下信息:其一,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介质,其发展的历史,反映着人类社会、人类自身同样的发展过程;其二,城市居住环境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城市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活动的一个重要支撑。可以说,居住生活场所的改善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的基本生存活动,在这一进程中,居民自身也得到了改造并取得了一定发展,即居民和居住环境二者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这一观点更是集中体现在他对城市诸多美好的展望中:
——————————
①〔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第580页。
我们必须使城市恢复母亲般的养育生命的功能,独立自主的活动,共生共栖的联合,这些很久以来都被遗忘或被抑止了。因为城市应当是一个爱的器官,而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应是关怀人和陶冶人。①
很显然,芒福德在阐述城市发展过程中,试图证明人类凭借城市这个容器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城市最重要的功能和目的是关怀人和陶冶人。尽管其评述仅限于西方文明,准确地说是西欧的区域性经验认识,但是它基本上展现了全球范围内城市发展的一般历程。然而不容回避的是,不同区域国家的城市有着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形态,因而居民的来源构成和居住环境的历史面貌必然各不相同。本书试图对中国中古时期北魏洛阳城南的居民与居住环境进行复原,以此揭示这一区域居民与居住环境的动态演变轨迹,以期呈现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思想——人地关系学之人地互动的历史图景。
一 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其学术意义
北魏洛阳城是在西周洛邑城址的基础上,经过春秋晚期、秦代的增扩,东汉、魏晋及北魏等王朝的修缮和增筑活动,适应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由内城和外郭城组成。为了便于行文,笔者依据《洛阳伽蓝记》的记载顺序及内容,将北魏洛阳城的居民情况分别从内城、城东、城南、城西和城北等五部分进行叙述,又据《洛阳伽蓝记》收录的城南诸寺院方位,并参考孟凡人所著《北魏洛阳外郭城形制初探》②一文,界定北魏洛阳城南的范围。
具体来说,笔者所指的北魏洛阳城南,以洛水为自然分界线,包括洛水北岸和洛水南岸两部分。其中洛水北岸为东西狭长地带,西起城西寿丘里③
——————————
①〔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第586页。
②孟凡人:《北魏洛阳外郭城形制初探》,《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82年第4期。
③寿丘里的范围:自延酤(大市西侧的里坊)以西,张方沟以东,南临洛水,北达邙山,其间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并名为寿丘里,皇宗所居也,民间号为王子坊。详见(北魏)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卷3《城南》,中华书局,2010,第147页。
之东界,东至城东外郭城城墙,北接内城南墙阳渠及西明门外大道,南达洛水北岸;而洛水南岸范围,南达伊水之北的圜丘,北接洛水南岸,其方圆以内城铜驼街延伸而来的中央御道为轴线,向西约2里,往东2~3里(即伊、洛水交汇处)。如图1所示。
图1 北魏洛阳城南示意
《辞海》中“居民”的现代定义是:“居住在一国境内受该国管辖的自然人。按照法律地位,分为本国人、外国人、无国籍人等不同类别。本国人构成一国居民的绝大多数。”①有鉴于此,本选题尽量采用较为宽泛的“居民”定义,以便拥有更多可供研究的内容。诸如《魏书》等正史所录
——————————
①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第3045页。
的皇帝皇后妃嫔、四夷附洛人员等,《洛阳伽蓝记》记载的各城区里坊居住者及管理者、各寺院的僧尼道士及隐逸者、市场周围居住的商人、一般士庶、官宦人家的奴仆等,佛教典籍收录的曾在北魏洛阳城传教、译经、游历的高僧,以及墓志资料涉及的各城区里坊(包括宫城和金墉城)居住者(或言其卒于某里坊)等,上述这些人员不论其在北魏洛阳城居住时间的短长,笔者均视为北魏洛阳城的居民。
本书研究的居住环境,是指人群生活空间中影响居住者生活与发展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主要由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部分组成,既包括沟渠、园林、环境绿化,也包括道路、桥梁、里城、市场、寺院、礼制场所,还有居住环境对人的行为产生的心理感知等。换言之,北魏洛阳城,作为王朝统治的核心,既是从皇帝宗室、公卿百官到商人庶民、僧尼道隐的生活居住空间,又是朝廷各项行政制度运作的舞台。因此,对于洛阳城尤其是城南居住环境的认知和阐释,无疑为我们深人了解北魏洛阳时代诸多方面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
通过对“居住环境”这一研究概念的界定,不难窥知,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发展,总是需要一定的地理环境才能进行,没有人的地理环境是不存在的,更是没有意义的,诚如王恩涌先生所说,“人地关系”既是古老的哲学命题,也是地理学的核心思想①。也就是说,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简称“人地关系”),是自人类起源以来就客观存在的关系。对此,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教授曾言,历史地理学“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的活动和影响而产生的”。②可以说,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人地关系,在研究地理现象变化时不能缺少人或人类社会这一主角。由此,王社教研究员做出了进一步阐释,他认为,“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与地理环境是对等的、相互作用的,而且人类社会的行为远较地理环境的变化复杂,不懂得人类的思想意识和人类社会活动的运行机制,就无法科学地说明人地关系的真
————————
①参见王恩涌《“人地关系”的思想——从“环境决定论”到“和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②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刍议》,《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2年第1期,第73页。
正内涵”。①
从上述学者的观点中,我们可以认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这不仅意味着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人们对其所处地理环境以及人地关系有着不同的认识,还意味着同一时期同一地区的人们对其所处地理环境以及人地关系有着不同的认识。例如,北魏朝廷都洛后,富有远见地将洛水南岸拓展为四夷馆,即四方归附人员聚居的场所。一时间,体貌有别、风俗各异的外来之风,在四夷馆一带汇聚成五光十色、奇姿异彩的文化景观。不容回避的是,当时流行以居此为耻的社会现象,然而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这一观念在北魏洛阳后期趋于弱化。尽管这种转变涉及多方面因素,但四夷馆居住环境的改善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四夷馆居住环境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是朝廷官员和各色人等,各种不同心态、经历、际遇、沉浮的居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们开辟了众多建筑场地,密集的永久性定居点,繁盛的商贸场所,从事宗教活动的专用建筑物,纪念性公共建筑等,再现了一个时代的情境。由此不难看出,四夷馆居住条件在改善,吸引力也在增大,故而由“耻居”到“乐居”,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综上可见,北魏洛阳城南的居住环境,是当地居民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不断影响下而逐渐形成的,这种影响不仅在空间上逐渐扩大,还在时间上不断加深。例如洛水北岸由“崇礼”之区演变为“崇佛”之区,洛水南岸由荒芜之地演变为文明聚落,鉴于其独特性,这里无疑成为考察北魏洛阳城的一个窗口。此外,目前学界关于北魏洛阳城的研究成果丰硕,有了一定的学术积累,但尚鲜有“人地关系”视角的认知。因此笔者尝试以“人地关系”为切入点,复原北魏洛阳城南居民与居住环境的历史发展图景,进而探寻居民认识、利用、改造居住环境的态度与方法,以及二者互动关系和动态演变等相关问题,以期对北魏洛阳城的学术研究贡献些许素材,从而以更加广阔的视野,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北魏洛阳城在我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
① 王社教:《中国历史地理学向何处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7年第1期,第7页。
二 学术史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洛阳,目前考古勘测有五大都城遗址,按年代先后依次为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和隋唐洛阳城遗址。长期以来,中外学界诸多学者围绕历史时期洛阳的考古遗迹、城市规划、城市建筑、空间布局、生态环境及民众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等问题,在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宗教学等不同领域做了许多研究。对此,李久昌先生从学术史角度总结并评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洛阳古都研究的丰硕成果①,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古都洛阳有重要意义。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10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洛阳学国际研讨会”上,“洛阳学”正式被提出,旨在为中外学界共同探讨洛阳的历史多样性提供一个平台。可以说,“研究洛阳学,研究千年帝都的形成、演化、发展变化规律以及源于洛阳的包容文化,可以较好地阐释为什么全球四大文明发祥地只有中国传统文明在包容文化氛围中传承至今,而且一直具有很大的韧性,具备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