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 李民
从现在甲骨文的资料和考古学的资料来看,它当时是聚族而居的,特别是在殷墟的西边那个家族墓地,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一大片墓地里头,比如他头向哪儿,他都是向什么方向,埋葬的习俗等等,一个家族是一个形式。
■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朱凤翰
很小的家庭都不能够独立地承受农业的劳作,因为生产工具落后,一旦碰到天灾就不能抵御,所以需要一个比较大规模的耕作组织,来进行农业耕作。所以,当时的平民,最基层的社会下层,生活的组织也是比较大的,这在甲骨文中也可以看到。
从甲骨文中的“族”字可以看到,字形的上半部分是一面高高高飘扬的旗帜,旗帜下的箭表示武装。这个字形象地表明,“族”既是一个血缘团体,又是一个战斗单位,当然也是一个生产组织。
公元1971年,安阳殷墟西区发现了几大片商代家族的墓地。考古学家注意到,这些家族有大有小,小的十几人,大的几十人,甚至上百人,而平均每五座墓室之中,必有一座墓室伴随着一定数量的兵器。

 

 

 

 

■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 宋镇豪
如果用这样的概率来设想当时的家族结构的话,那可能涉及到当时这个家族承担的一个社会义务,或者是当时的一个对国家负责的义务。义务是什么呢?,就是国家发生事情以后,你要出兵,你要去打仗。

 

 

 


不论是行军打仗,还是居家过日子,都必须有一定的规矩,那么家里的规矩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从甲骨文中的“父”字,能够形象地看到父亲的大手中举着一样东西,这东西究竟是木棒,还是祖先的象征物,至今专家尚有争议,但不论如何解释,“父”字所代表的权力和威严却是不容置疑的。
靠紧密的血管编织出来的这支军队,这个血亲家族,控制着不同的生存空间,彼此互相联姻,或者相互对抗,这构成了甲骨文时代中国社会的基本景象。
既然“家”是由大家族开始的,那么我们熟悉的,今天还生活其中的小家庭,是什么时候从大家族中分离出来的呢?

 

 

 

 


■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杨直民
这时候金属工具的出现,特别是铁器的出现,铁犁和牛耕是这个变化的重要的推动力量。
■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朱凤翰
还有一个就是随着封建制的逐渐瓦解,集权制起来以后,对于国家的君主来讲,无论是各个诸侯国,还是从上层或社会上来讲,也不希望把权力分散。世家大族太强大了,就会冲淡国家的集中的权力。所以从政治上来讲,也开始对这些世家大族进行瓦解。
家越来越小,亲戚却越来越多。
据人类学家统计,古往今来所有不同的文化中,中国人创造的亲属称谓是最多的,大约有350个,其次是古罗马,大约有122个,而其他民族大多维持在20到30个之间。
从现有的资料中,我们无法探究每一个称谓出现的具体时间,但可以确定的是,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在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中,已经需要用单独的一章,来解释和定义日益复杂的亲属称谓了。那么,为什么在甲骨文中还不到十个的亲属称谓,突然间放大了二三十倍?为什么只有中国人创造出如此庞大的血缘关系网呢?
■ 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研究员 郭方
后来随着西方《罗马法》的发展,规定了财产的绝对私有制。这样财产就逐步向核心家庭转移,那么复杂的亲属称谓就不太必要了。而在中国,春秋以后,强调的是“家天下”,统治的君王要以礼治天下,自己是大家长,强调的是以孝治天下,于是就把这些亲属的称谓复杂化,而且等级、尊卑、远近,制度化了。所以后来中国的亲属称谓,越来越复杂。
小家庭的分化,给婚姻的组合提供了更自由的天地,同时也使每个人的社会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在兵荒马乱中,人们最终能依靠也是唯一能指望的帮助,还是来源于家人和亲属。于是,这张暖融融、沉甸甸的血缘关系网便空前壮大起来。
就像家庭会繁衍变化一样,一个家庭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父”亲壮年时,他可以利用手中的刀斧、权杖,对外保护家族的安全,对内维持家族的秩序。但是,当这只大手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虚弱的时候,家族靠什么来维系呢?
必须指出,每一种文明的后来者,都是踩着野蛮人的生存路径,从野蛮走向现代的。即便以伦理道德自傲的中华民族,也不可回避地经历过一段痛苦的心路历程。因此,在汉字中留下了令人触目惊心的足迹。
■ 中华书局编审 赵诚
原来的解释,那个“弃”字,就是手拿了一个簸箕,上面一个孩子,把他扔掉了。有人解释就是生了孩子养不活,养不活就把他弃了。
至于“微”这个字,因为它跟那个“老”字差不多,有一点相近,就以为这是打老,因为有一个观念,古代养不活人就是要“弃子”,也要“弃老”。这个现象在有些社会,远古一些的,也有这个风俗。就是重年轻的,嫌弃老的,有这个现象。
生存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将弱者、老者抛弃,减轻负担,这是生命遗传的自然选择。在人类历史早期,绝大多数民族都有过这样的传统。那么,中华民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告别这种陋习的呢?
陕西扶风出土过一件西周青铜器。它是公元前900年前后,一位名叫“墙”的史官,为祭祀自己的先祖“微子”而铸造的礼器。从这件器物上可以看到,距离“微”字不远,有一个和老人有关的图像,一个孩子搀扶着一个柱着拐杖的老人。这就是数千年来温暖了无以计数的中国家庭的“孝”字。而早在两千九百年前,先民们已经用当时最贵重的金属,将汉语的“字”熔铸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殿堂。

 

 

 

 

“百善孝为先”。正是在这块基石上,我们的社会道德才充分地发育起来,成为作用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神品格。
道德和文化,都依赖于血脉相传。是不是因为这样,我们的先人才用象征家族血缘传承的符号——“字”,取代“文”,来命名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呢?

 


《说文解字》“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敬字如敬人。是理想,还是期望呢?感动我们的故事,也曾经感动过我们的先人。
《吕氏春秋》是一本编撰于公元前240年左右的历史著作,它的主编正是秦国的丞相吕不韦。这本号称囊括古今的《吕氏春秋》中,记载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 卜宪群
周文王有一次出巡,见到路边有一具无名的尸体,就命令随行的人员把它收殓起来,随行的官员就说,这是一具无主的尸体,不用管他。周文王听了以后很不高兴,就训诚官员说有天下的人就是天下人的家长,有国家的人就是一国的家长。我现在就是他的家长了。官员听了以后,立即命令把这个尸体收殓起来,埋葬了。
虽然书中叙述这个故事,只用了短短65个字,但周文王宽厚、仁慈的情怀跃然纸上。
孔子曾经评价周文王说:“为人君,止于仁。”而“仁”,正是“孝”的升华。在中国古代,“家”和“国”从来就没有明显的界限,国君往往要承担大家长的角色。
甲骨文中的“国”有几种写法,不论“口”在哪边,它的意义都很明确武装保卫自己的族人。而一个国家中的最高首领——王,就是在战争中最勇敢的族长。所以在甲骨文中,用一把比父亲手中的权杖更为张扬的战斧来表示。
有君就会有臣。甲骨文中的“臣”字,就像一只竖起来的大眼睛。按照郭沫若先生的解释,“臣”字最初的意思是指奴隶。眼睛竖起来,表示诚惶诚恐、心惊胆战的样子。这种解释,可以从另一个古老的汉字中得到一些印证,一只大眼睛,被尖锐的锥子刺瞎了,这个符号就是今天的“民”字。

 

 


■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刘雨
最早的臣,有人说他是一种奴隶。后来有人讲,特别是这个“小臣”,他接触王的机会比较多,他管理的事情和重要性,也从比较细微到最后比较重要,有这个发展的过程。“宰”一般在西周的金文里面,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一个大管家的意思。
就如同小家庭是大家族发育分化的结果一样,后来王朝的各种官制,也是从管理家族的各项职能中发育、分化而来的。
在甲骨文中,宰相的“宰”字是表示屋子的符号下,一个“辛”字。“辛”是一种刑具,用来在脸上刺字。“宰”字的意思就是一个脸上刺着字,干家务活的奴隶。
在商朝时,“宰”逐渐变成了家臣之长,这种职能一直延续到周代。在《周礼》中,“宰冢”虽然位列百官之首,但是在他的下属中,有60%以上是负责皇家饮食的官吏。

 

 

 

 

公元前1754年,商朝的缔造者商汤王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临终前,他把一个名叫“保衡”的新官衔,授予了同他一起打天下的旧臣伊尹。
■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赵平安
“保”有安的意思,这个是《尚书•大传》中的解释了。“衡”有平的意思,这也是《尚书•大传》中的解释。那么“保衡”,也可以看做是伊尹所做的工作,也是之所以他作为重臣的职责所在。综合看起来,“保衡”可以看做是具有职官色彩的一个尊号,或者称号。
金文中的“保”字,很像一个男人怀抱孩子的图案,这样的情景在今天仍然随处可见。从这个字的字形中,可以形象地看出,“保”这个官职对于幼王、天下的责任。

 

 


从卜辞上看,商代大约有70个左右的官职,后来广为人知的太师、太傅、太史、司马、刺史等官名都已经初露端倪。
公元前1046年,商王朝被周王朝取而代之。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安邦定国,周王朝创造了一种新的统治方式。
■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王晖
当时商王朝和中原众多的方国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联盟关系。这种关系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看,春秋时期霸主和其他诸侯的关系一样。
■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刘雨
西周它由一个小的民族,最后战胜了一个强大的商部族,当时它的地位是岌岌可危的,随时有复辟的可能。所以在西周初年的时候,就采取了一项政策,就是把所占有的庞大的国土,分封给亲戚和一些功臣,这样分头去掌握一块封国再进行统治。
据史书记载,周初分封了71个诸侯,其中姬姓53位,其他异姓诸侯也通过联姻结为亲戚。这个以血缘为基础建立的强大王朝继承了80%的商代官职,但是,随着公共事务的增多,周代的官僚体系逐渐膨胀。
现在从西周铭文中可以见到的官职,大约有210个左右,比商代多了3倍,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负责礼乐的宗伯系统和负责公共工程的司空系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和同为一个大家庭,周王是上天派来管理人间的天子,而对待天下的公共道德,都来源于一个血缘家庭内部对待自己长辈和孩子的态度。即便后来有学者认为周王朝的封建是一场灾难,因为它从根本上强化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概念,但是,如果我们站在古人的角度联想,站在世界其他民族的经验来对照,我们不得不为周王朝所取得的政治成就而感叹。
■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孟世凯
商是讲究鬼神,以前直接由商王说了算。但到西周,不是那么迷信,敬天,离鬼神而远之。那么它的治理,主要就是搞一套制度,适合周天子来统治。这一套礼乐制度推广到全国各地,所以说它往前可追溯到近两百年,它维持了一个和平发展的时期。
一个西周王朝竟然统治了三百年之久,这在数千年前,是整个人类史上仅有的政治成就。依据血缘关系和伦理价值,西周的缔造者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登峰造极的政治范例,不论在统治模式上,还是在王朝形态上,都成为令后世仰望的样板。

 

 

 

 

 

尽管秦、汉会以郡县制替代分封制,会以法治来改善人治,会以更细腻的制度来强化和丰满社会的管理能量,但是,后世君王和有识之士们的所有理想,都在于一个王朝秩序的天长地久、百世千年。

 

 

《说文解字》:“命,使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公元前5世纪的一天,孔子的学生向老师请教为政之道,孔子回答,必须先从“正名”开始。据文字学家考证,孔子当时提到的“名”,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字”。按照这种理解,孔子所说的“正名”,实际上就是要把每一个汉字的内涵分清楚。
治理国家和汉字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呢?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孔子专门解释了至高无上的“王”字的含义。
■ 山东大学东方考古学研究中心教授 栾丰实
孔子把它解释为“天、地、人”,中间通过一个坚来连通,把这三者连通起来,这个现在看起来,完全是一种望文生义。
有人说,如果孔子看到甲骨文中的这把大斧头,就不会做出这样的解释。究竟孔子见没见过甲骨文,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即使孔子看到过这把斧头,他也依然会做出这样的解释。因为到了孔子的时代,汉字已不仅仅是单纯记录语言的符号,它本身就是价值,就是美和丑,就是好
■ 瑞典汉学家 罗多弼
孔子跟周代其他人的心目中,都认为原来有一个尧舜的时代,而且他们的任务,就是恢复这个时代。春秋时代是孔子的时代,是矛盾冲突贯穿社会的一个时代,所以那个时候他们的社会、他们的天下,又处在一种危机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他就主张复礼。
然而,这个奢侈的梦想如何才能化为现实呢?武力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知书才能达理。要想让每个人都自觉自愿地服从一定的秩序,尤其是各诸侯国的君主们都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共同恢复那个大一统的、健全的天下,只能靠锲而不舍的教化。
在孔子看来,前人已经建立过令后人难以企及的理想社会,所以,如何创建那个理想社会的道理,都隐藏在先人们留下的典籍里,只不过这些典籍在流传的过程中,已经被修改得面目全非,只要还它们以本来面目,就能指导我们今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