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大全睡前故事上一章:公主传
- 故事大全睡前故事下一章:九章算术与汉代社会经济
创造《训民正音》之前,汉字算是我们古代韩国唯一流通的文字。汉字什么时候传到我们古代韩国,现在已经没办法查证。不过一般来说,在公元1世纪左右,汉字已经经过长白山、鸭绿江,成为我们古代韩国的官方文字。
能够成熟地应用汉字,一度成为朝鲜民族文化先进的标志。朝鲜也一直以自己文化而倍感荣耀,甚至汉文化的故乡,也对此表示欣赏。那么这个时候,世宗大王为什么甘愿冒着离经叛道的危险,舍弃一套完善成熟而又丰富了本民族语言的文字,去另外创制一种新文字呢?
■ 韩国忠南大学孔子学院教授 严贵德
从朝鲜的历史来看,世宗大王时期是最强盛的时期。政治平稳,经济很发达,学问也很有进步,所以他有了创制韩文来记录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思想的想法。
实际上,在历史上曾经以汉字为官方文字的民族当中,朝鲜并不是第一个创制自己文字的国家。几乎每一个曾经笼罩在汉文化光辉中的民族,在准备建立国家或者是走向强盛的时候,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创造新的文字。因为文字不仅是一个民族国家有效行使权力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国家获得持续凝聚力的文化基石。
■ 中国社科院西夏文化中心教授 史金波
10世纪的时候,契丹建立了辽朝。11世纪的时候,党项族兴起了,建立了西夏,也是一个王朝。过后不久,女真族兴起,建立了金朝。这些民族都很强大,都能跟宋朝分庭抗礼,或者三足鼎立。这样的王朝兴起以后,它有一种创造本民族文字的迫切的需要。
在史料中,我们欣慰地发现,所有那些创造过新文字的地区,不论距离远近、关系亲疏,都不曾受到自认为是中央天朝的政治权力的干预。
■ 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教授 加加美光行
为什么日本人发明“假名”呢?汉字的字数太多了,一般老百姓要学文字的,这时候呢?,如果只好学汉字的,他们就学不到。可是,把汉字简体化,变成一个“假名”,那“假名”只有55字,那一般老百姓也就容易学到。
当然,文化的历史是任何人的主观愿望都不能轻易斩断的。尽管新文字的创造者们做出种种努力,希望能摆脱母体强大的磁场,但无论怎样变化,这些文字从外形上都很容易能看到汉字的影子。
■ 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所教授 冯氏惠
那时候他们知识也有限,所以,创造自己的字“喃”,当时还是要在汉字的基础上来创造的。比如说:“喃”,就用越南的“南”字来写,然后,旁边加上一个“口”字,所以,还是借用汉字。
■ 日本关西大学外国语教育研究机构教授 沈国威
江户时期有一个国学家也在说,日本本来是一锅豆浆,点了卤水以后变成豆腐了。你能把豆腐里的卤水给去掉吗?去不掉的。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正像这句诗形容的,其实,文化的版图超越了政治版图。结构方正的汉字克服辽阔的幅员,从黄河流域辐射到整个中国,并传播到东北的朝鲜、东方的日本、南方的越南,超越中华文明漫长悠久的历史,沐浴着整个东亚。
优秀文化的魅力要远远地高于强盛君主的统治力。君王的统治往往是刚硬的、冷酷的,会随着时代的变迁瞬间消亡,而柔软温情的文化渗透力却是持久的、永恒的,不会在岁月流逝中轻易泯灭。
汉字,跨朝越代,超越疆域界限,超越历史时空,到今天,依然在广阔的东亚大陆上闪耀着美丽的光芒。
第四集 华夏心灵
上海博物馆珍藏着一件特殊的青铜器——梁其簋,它铸造于两千多年前的西周晚期,是一种祭祀祖先时使用的礼器。在这件礼器的铭文中,有这样一个符号一个小儿醒目地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之下。这就是汉字的“字”。它的造字意图可以理解为把一个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能承担起沟通永恒祖先和无尽未来的使命。
大约在公元前240年,秦国丞相吕不韦命令门客编撰一部囊括天下、融会古今的巨著,以便将来治国安邦时作参考。三千门客努力了几年之后,书编成了,名叫《吕氏春秋》。为了精益求精,吕不韦命人将《吕氏春秋》悬于咸阳市中,并且传话“有能增减一字者,予金。”
据考证,此时,“字”已经由供奉血缘绵长、预示宗族兴盛的符号,演变成今天我们所理解的汉语书写系统的统称。
身、家、性、命
《说文解字》“身,躬也,象人之形。”
天行信,四时分地行信,草木生。
不论是今人还是古人,不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我们都生活在四季交替的轮回中,寒暑易节,周而复始。但是,据甲骨文记载,生活在三千年前的华夏先民并不拥有四季。在商代,一年只有两个季节,那就是春季和秋季。
■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 孟世凯
商代每年是以11月份来划分的,因此他们的春季就到了第二年农历的5月份,这么长一段时间都是春季。那么秋天一般也就是从5月或者6月份开始一直到11月份,这就是它的收获季节。
一些文字学家认为,金文中的“夏”字,样子就像一个徒手光脚的人在田地里劳作。它的本意是指代远古生活在黄河流域和中原一带的居民,也许他们是以农耕见长,所以造字的时候就用了这样的结构,而用“夏”字表示季节,则是西周时期的事情。
与“夏”字不表示夏季一样,甲骨文中的“冬”字,也只是表示一件事情的终了,就像一根绳索,两头都打上结,也就是终结的意思。到了西周时期的金文中,先民们把一个“日”字包围在绳索中,阳光不再温暖,寒冷的冬天也就降临了。
■ 古文字学家 张颔
“时具四季,简称春秋。”中国是农业国家,春天祭祀,就是希望好好地种下去,要好好地生产。秋天收获很多,所以祭秋,也举行大的祭祀,一般就是这样。夏天的话,人们都知道夏热、冬冷,所以对生活也不会有特别大的影响。所以一年就只提春秋,不说冬夏。
“丙辰卜,宾贞,其告秋于上甲。”
庄稼熟了。对以农耕为安身立命之本的商代人来讲,这的确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每年秋收结束的时候,商王都要亲自主持隆重的“告秋”祭典,把喜悦和感激之情转告先祖和上天。
这种丰收后的祭神活动,在中国,一直持续了数千年。一种生存方式想要主导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势必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到商代,中国农业已经走过了将近五千年的岁月。
■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 王震中
1973年,河北武安磁山发现了88个用来储藏粮食的窖穴。根据窖穴的高度以及粮食的比重,考古专家经过计算以后得出,储存粮食的总量能达13万斤之多。这么多的粮食,都是我们北方常见的黍,粮食作物是黍。这种粮食作物储存量反映了当时我们北方农业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一个发展程度。
借助考古学,我们只能辨认出先民们农耕生活的大致轮廓,但是,当汉字成群结队地在甲骨上显现,当汉字呼朋引伴地在尊贵的青铜上现身时,情景便完全不同了。绘声绘形的汉字,使我们能以真切的方式,面对远古先人的农业生存。
“力”和“耒”是两种原始的木制农具,由于材质的关系,经历千年之后,实物已荡然无存。汉字的字形可以清楚地显示出这两种农具的曲柄结构前头分叉,叉的上端有一块横木大概是踏板,用脚使劲踩着,可以增加破土的力度。
■ 中国科学院院士 安芷生
因为黄土高原从上到下都是由黄土物质所堆积而成的,它非常均匀,很松软,它多孔,具有垂直节理,用这样一种木头的犁也罢,铁犁也罢,它都能够进行耕作。
我们可以在希腊语中,发现许多与农业有关的词汇,例如小麦、橄榄、葡萄树、无花果等等,都是外来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恶劣的耕作条件应该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和古希腊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商周甲骨文和金文中,我们已经能看到“稷”、“黍”、“粟”、“麦”、“稻”、“菽”等粮食作物和“桑”、“麻”、“瓜”、“果”等经济类作物。
一相比较,就会发觉,厚厚的黄土不仅养育了华夏儿女,也培育了独特的农耕文明。
■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 许嘉璐
农耕的技术是很繁杂和高妙的,同一块地你种就能结120斤,我只能是80斤,这里边有窍门的。技术要传,生产资料,就是财产,生产工具、农耕技术,还有手工业、纺纱都得传,所以农耕社会讲继承。讲继承就得尊祖,慎终追远。讲和睦、讲团结。同时知道对大自然不能过度索取。
游牧的特点是天下为家。在他看来,就是大地上的一切任我享用。因此《圣经》上说除了上帝,他是创造者,我们都是被创造者。因此大家都是平等的,入了教全是兄弟,爸爸跟儿子也是兄弟。这有一个好处,产生了平等思想。
大自然的赐予,使西方世界和中国在一开始就走向了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而当欧洲大陆在人口增多和资源短缺的矛盾逼迫下,跨入工业文明的时候,古老的中国大陆还在继续着千古如斯的农耕生活。农耕文明在中国为什么有如此之强的耐力换句话讲,在工业文明的曙光照耀中国大陆之前,华夏儿女为什么没有感受到生存压力呢?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和先民们生于兹、长于兹、葬于兹的黄土地有密切的关系。
■ 中国科学院院士 安芷生
黄土发源地区即使到今天为止,它每年还有沙尘暴,还不断地有矿物质和营养物质的输入,是由风所带来的,所以还可以不断地把它加厚。即使使用得比较厉害以后,堆积得比较厉害,就是说农业耕作比较厉害,或者说把土壤的肥料用尽了,或者表面被流水所侵蚀了,它下面更老的黄土仍然暴露出来,还可以运作。
黄土地这种自我加肥的能力,使得早在五六千年前,“累世定居”已经成为华夏先民的生活常态。土地和家园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间传递,仅关中地区勘查出的仰韶农业遗址,就有400多处。而整个渭河流域,遗址分布的密度不亚于现代的村落。
对于这块养育了自己和儿孙、埋葬着祖先最终也将埋葬自己的土地,华夏先民倾注的决不仅仅是汗水,而是一种近乎神圣的情感。于是,在甲骨文中,艺术的“艺”字,恰恰就是一幅农人栽培苗木的图案。
数千年的农业生存塑造了华夏先民的意识。在他们的观念中,最“香”的还是粮食,种地才是“男”人的本分,成熟的庄稼是最“秀”美的景色,而将粮食收回家就算过了一“年”,甚至连“周”和“秦”这样伟大王朝的名字,都起源于耕田和农作……
■ 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所长 朱大可
“周”字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田地,加上一个“口”,那么实际上就是表明田有边界,也表明国家的一个范围,这个国家是以田地为核心的,周围的边界是子弟的意思。而“秦”字更像一个会意加上象形的文字,这个字上面是两只手拿着一个杵,底下是谷物,两株谷物,表示成熟的稻子。
■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 王红星
农业文明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它是靠天吃饭的。所以天如果有灾,旱了或者涝了,它收成就有影响。所以,在农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之中,它就要寻求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来保估人类,乞求风调雨顺。
自然界是神秘的,自然界也是神圣的。甲骨文中的“人”字,被刻画成了柏树毕恭毕敬的图像,这正是华夏子民在包容一切的上天面前应有的姿态。
“人”也是“天”的一部分,人可以在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周而复始的过程中,体会“天”的好生之德。
“夫稼者,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天、地、人就这样相互依托,而又各自独立地存在着。这种辩证关系成为后世华夏子民建立人与自然,甚至是人与人之间伦理秩序的支点。
《说文解字》“家,居也。”
公元前一千三百年前的一天,商王武丁碰到了一件拿不准的事情,在当时,拿不准的事情就需要通过占卜,向上帝和祖先询问。
当时占卜的内容,被贞人记录在一片龟甲上。
■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 孟世凯
占卜什么呢?占卜“娥”。这个妃子,她的“子”是不是我的孩子?“余”,甲骨文里边的“余”字,与后来古文里边的“余”字是一样的(“我”的意思)。是不是我的儿子?它这里是一种问号。
武丁是商王朝历史上一个有作为的国王,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商王朝进入了国力最强盛的时期。因此,武丁也被后世子孙尊称为“帝丁”。
“帝”字在甲骨文中,本来是指宇宙的主宰,相当于今天俗语中的老天爷。而用这个字来形容人,武丁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那么,像神一样圣明的武丁,为什么会糊涂到连是不是自己的孩子都弄不清楚呢?
■ 中华书局编审 赵诚
他并不是糊涂。那个时候,凡是父辈的都叫做“父”,凡是祖辈的都叫做“祖”,凡是子辈的都叫做“子”。那么他要问,是不是要把他当成我的“子”来看待他?这里边就包含着一个意思,就是我应该把他看成是什么样的“子”,是一般意义上的“子”,还是跟我更近一些的“子”,这里面就牵涉到一个王位继承和财产继承的问题了。
在人们的经验中,任何事物都是由小到大的,家族似乎也不应该例外。任何世家望族都是从一对先考、先妣组成的小家庭,沿着血缘的脉络,一步步开花散叶,分化孳乳而来。然而,甲骨文却告诉我们,小家庭是大家族进化的果实,对于我们的耕作先人而言,在很长一段时期,甚至数千年的时间内,小家庭都是一个奢侈的理想。
这是甲骨文勾勒出来的亲属关系图,同“子”字代表所有的孩子一样,“祖”是所有男性祖辈的统称;“妣”是所有女性祖辈的统称;“父”字既可以是亲身父辈,也包括伯父、叔父“母”字不仅指生身之母,姑姑、婶婶、姨姨、舅妈都称“母”而平辈人,只要有血缘关系的,不论远近,也不论男女,都统称为“兄”或者“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