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文字,将不同的族群焊接成了一个伟大的民族。随着岁月的变迁,朝代会土崩瓦解,天下会分分合合,甚至汉字的形态仍然会发生变化,但是,“书”必“同文”,成为汉字顽强坚持的原则。
秦代留下的碑刻《峄山碑》,上面的小篆据说就是出自李斯的手笔。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岁月中,严寒酷暑、日晒雨淋、岩石崩裂、碑面残缺,但残石上的一笔一划依然那样端庄,依然那样亲切。

 

 

 

 

 

 

 

 

 

 

 

 

《说文解字》“长,久远也。”
在中国历史上,秦代只是一个奠定基础的短暂王朝在中国文字史上,产生于秦代的小篆,也注定只能是一种继往开来的文字。几乎就是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小篆就不得不面对被取而代之的命运。
■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教授 赵学清
从使用字的角度来说,人人都希望文字这种工具能够使用起来更加简便,因为小篆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写。
■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王宁
我写一个“马”字,我得画一个马我写一个“凤凰”,我得连它上头的冠,它的翅膀,它的羽毛,它的脚,都得画得明明白白,那一天能写几个字啊所以汉字在发展过程中间,它就会出现两个系统。
小篆虽然是秦王朝规定的标准字体,但小篆曲线多,写起来好比作画,熟练使用需要长时间的练习。秦朝大多数的官吏都是凭军功获得提升的,缺乏文字知识的训练。再加上天下一统后,政府文书的数量急剧增加。于是,秦朝的下级官吏开始简化小篆。久而久之,约定俗成,一种新的字体——隶书出现了。

这个过程在汉字发展史上被称作隶变,而秦代也被认为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黄天树
就是古文字阶段,从甲骨文开始算起,它还是保持着一种象形的原则,一般的字体还是比较接近,没有抛弃象形的原则,但是隶变以后,它就把这个原则大概抛弃了,一般是解散这个篆体。把原来“随体诘诎,画成其物”的象形手法抛弃了,就把汉字变成了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变成笔划化,另外变成方块的这种汉字。

 

 

 

 

 

公元前203年,昙花一现的秦帝国被汉王朝取代。新王朝使用汉字的人们,将前人笔下略显粗糙的秦隶,提升出了汉字应有的庄重和气度。到汉武帝时,隶书完全成熟,此时,汉字的数量经过漫长时间的积累,也由最初几个孤孤单单的契刻符号,汇聚成了拥有众多兄弟姐妹的庞大家族。
但是,随着数量的膨胀,一个无法避免的难题变得迫在眉睫汉字是靠不同的字型来区别字义的,随着新概念的不断出现,新字被不断地造出来,有限的记忆如何才能区别无限增长的汉字呢?
公元100年,即东汉永元十二年,在河南漯河的一个小村里,一位名叫许慎的学者开始撰写一部关于汉字的书,书名叫《说文解字》。
■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黄天树
《说文解字》这本书是中国的第一部字典。它把原来一盘散沙的汉字,通过分析字形结构,把这么10000多个汉字,归到540个部首的下面,这是前所未有的,这样一来,整个中国汉字就可以检索了。
部首的整理使识别汉字变得简单。因为所有的汉字,几乎都是由这些基本的造字部件组成的,只要掌握了基础的造字部件,实际上就掌握了记忆所有汉字的钥匙。一直到今天,汉字检索沿用的依然是许慎创造的方法。那么,许慎为什么会产生将汉字系统化的意识呢?
公元前191年,西汉政府废除了秦始皇的禁书令,允许民间藏书,于是,一些消失已久的古籍逐渐浮出水面,并因此而形成一个新的学派——古文经学。

 

 

 

 

四十七年后,曲阜孔子旧宅的一段围墙被意外毁坏,一卷用古文书写的《尚书》及大批竹简重见天日,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鲁壁出书”。
■ 中国文字学会会长 黄德宽
当时有一部分学者,他们研究了古文以后,觉得古文有很多和今文版本不一样、于是就建议要重视古文,建议朝廷要重视古文。今文经学家就表示反对,说这经书是从前人口耳相传,一直传到今天,这个隶书,就是仓颉时写的字,是不能够改变的,而古文都是一些人向壁虚造的东西,是假造的东西,是不可靠的。
到许慎生活的时代,今古文之争愈演愈烈,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术讨论的范畴,谁来终止这场毫无意义的争执呢?历史的重任落在了许慎的肩上。
■ 古文字学家 张颔
许慎是叫“五经无双许叔重”。因为要读《五经》,要读古书,所以你不读古书、不识字,你怎么能读书呢?一般所谓读书识字,是连在一起的。
■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王宁
这一部书,一方面从客观上反映了汉字发展到东汉以后,它的总体的构形面貌,描绘了它的系统,同时这本书有了540部,就是把汉字又作了一番整理,让它既能够查检,又能够讲解,然后每一个字,它都通过本意去跟经典挂上钩,这样就达到了经典还原的目的。
政治稳定和持续二百年的经济增长,使汉朝在文化上表现出空前的自信,读书人处处表现出一种总结前人、开创未来的非凡气度。《说文解字》实际上也是这种时代气质的表现。正是经过汉代儒生们的整理和修订,陪伴了中国人数千年的方块字,终于成为一个稳定而规范的文字体系。
从那以后,不论岁月如何变迁,不论朝代如何更替,汉字这个称谓再没有改变,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始终能从这个响亮的称谓中,重温华夏子民的荣光!
今天,许慎静静地长眠在故乡的一片绿荫中。距离许慎墓200公里远,就是著名的黄河龙门。汉字五千年的历史就像这条伟大的河流一样,在源头,生活在广阔地区的先民们艰难地将点点滴滴的刻符,汇集成数以百计的涓涓细流。
伴随着汉字的丰盈,中华民族跨入了文明的门槛。从商代一直到汉代,长达一千多年,汉字进入了自己历史的晋陕大峡谷。但是,就像黄河注定要汇入大海一样,汉字,也注定要向更广阔的人群奔涌。经过两千多年的创造、积累,汉字终于飞跃壶口,来到龙门。
在这里,它挣脱了自身生长的矛盾和冲突,以一种稳定的形态傲然人间。就如同它所承载的中华文明一样,面对无限的天下,面对无尽的时间,既浩浩荡荡,又从容不迫。

第三集 霞光万道
自从腓尼基人于公元前1500年前后发明了字母文字以来,这些简单易学的符号像潮水一样,迅速向地中海四周漫延,然后在欧洲辽阔的大陆上,造就了民族文字百花纷呈的景象。
在东亚文明繁衍的广大地区,历史却呈现了另一种面貌在这片被西方人认为是太阳最早升起的天地,以中国为中心,占世界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千古如斯地使用着方块字,并且超越中华王朝直接统治的区域,影响着几乎整个东亚地区。
一种文字,只不过是一种生存方式的表象和符号,只有我们相信,在这方广袤的土地上,数千年运行着一种不同于西方的生活方式,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这一辉煌的例外。

春、夏、秋、冬

 

《说文解字》“春,推也。”
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埋藏过一个王朝——商朝。
现今所发现的三千年前的祭祀坑、车马坑、宫殿基址以及大规模的王室墓葬群, 使得一个淹没已久的王朝生动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 李学勤
以前,在世界上对于中国的古史都有一种怀疑的思潮,所谓“疑古”。那么我们的古史怎么办呢?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后来变成两千年了,有人就写,说中国两千年史,他不敢写前面,那么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通过考古学。那么甲骨文和殷墟的发现,首先就确定了商朝的存在,发现甲骨文之后,发掘了殷墟之后,对于商代的存在——商代本身是一个有相当高度发展的文明的国家,这两点没有人再能怀疑。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甲骨上的文字是人们对汉字认知的源头。在令人震惊的事实被发现的同时,更多的未知也走向人们面前。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我们无法找到关于商朝疆域的详细记载,只能借助甲骨文字中的只言片语和文化面貌的类比,大致描摹出它的轮廓。

 

 

 

 

■ 山东大学东方考古学中心教授 栾丰实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商代所控制的区域是非常大的,往南可以到湖南、江西往西可以到关中地区往北大概能到长城一线往东,没到海边,差不太多。
■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刘雨
影响的范围,是整个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心,一直到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北边一直到内蒙、东北这一带。
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几十年来,甲骨文的出土却都集中在小屯村周边2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这是个孤立的现象吗?如此成熟的文字只在这弹丸之地独立生存吗?文字在地域之间会传播,会沟通,会运行吗?
没有答案!从上世纪20年代末的第一次殷墟考古开始, 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辉煌成熟的甲骨文一直孤独地蜷曲在殷墟里。

岐山脚下,陕西省扶风县和岐山县交界的二十几个村落,在史学界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周原,三千多年前,这里是一个叫“周”的部族的聚居地。
从清朝末年开始,百余年来,在方圆100多平方公里的周原遗址,已经出土文物数万件,其中青铜器窖藏就有30多个,青铜器1000多件,著名的大盂鼎、毛公鼎等都是国宝级重器,因此考古学界把这里称作“青铜器之乡”。但是,在公元1976年的一次考古发掘中,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 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副馆长 曹玮
发现了一大批西周甲骨文,总量达27000多片,经过我们的研究之后,发现其中有58片是非刻甲骨,有16片是非字甲骨,有19片缀合成9片,这样下来就是200多片有字甲骨,这一批甲骨的出土呢?,打破了过去“言甲骨必言商”的这种局面。
众所周知,甲骨文是用来记录占卜内容的工具。占卜之后,所有刻有卜辞的甲骨,都秘不示人,作为王家档案保存起来,再堆埋在窖穴之中。
长期以来,考古学界认为甲骨文是商王室独有的文字,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王权,而王室以外的人,甚至包括许多方国的首领,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甲骨文。那么,距离商朝都城千里之外的周原,为什么会出现甲骨文呢?
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利簋”是一件西周青铜器,在它的腹内底部铸有32字的铭文。就是这短短的32个字,却记录了三千年前的一场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大决战。

 

 

 

公元前1046年2月26日,自认“受命于天”、不满商纣王暴政的周武王,联合八个方国,集结五万人马,兵临商朝的政治中心——朝歌城下。
■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 李民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的一个战例,也是最早的一个大的战例。牧野之战,双方的兵力相当悬殊,他(周武王)说只有四五万人。按照历史的记载说,只有四五万人,殷纣王这边号称几十万,所以这个兵力的悬殊是非常大的。
《尚书》用“血流漂杵”来形容这场战争的惨烈程度,牺牲战士的鲜血足可以使木棒漂浮起来。有史学家推测,如果不是商军中的奴隶在阵前反戈一击,战争的结局究竟如何,还很难评说。
相传暴虐的商纣王就在鹿台之上点火自焚,商王朝六百年的历史从此划上了句号。为了纪念这次辉煌的胜利,告慰自己的祖先,在牧野之战结束后的第八天,周武王下令铸造了这尊传世重器。
“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尚书》中这看似平淡的八个字,却把周人对殷商丰富的珍藏典籍的羡慕和尊崇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周因于殷礼”,在取代了商的政治统治之后,周朝对于商朝文化的全方位继承,几乎是历史的必然。这样一来,周原甲骨文的谜团似乎就很容易找到合理的答案。

 

 

 

■ 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副馆长 曹玮
和殷商甲骨文相比,它有些不同的地方,比如说殷墟甲骨各期文字不太一样,但是没有像周原甲骨文这么小的,有的小到了用肉眼看不到的程度,所以有学者称它为中国最早的微雕。尽管如此,从它整个的文字系统来讲,还是承袭了商代甲骨文的系统。
事实上,浇注在青铜器上的金文是与甲骨文同时期的文字,在周原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上的铭文,同样能够说明成熟于商的汉字已经从黄河的中游,也就是今天河南安阳一带,延伸到了它的上游,也就是陕西的渭河平原。那么,除了殷墟和周原之外,在当时中国更广大的区域里还能找到汉字的踪迹吗回答是肯定的。
公元2003年3月17日,山东大学考古队进驻大辛庄商代遗址。从第三天开始,一片片刻有文字的甲骨破土而出。这些文字与殷墟甲骨文和金文如出一辙,看不出丝毫的地方特色,在殷墟发现震惊世界的一百零四年后,商代甲骨文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 山东大学东方考古学中心教授 方辉
在商代甲骨文当中,母性祖先都叫母,那么他祭祀四位母辈先人,他用了四头猪,这些猪也不一样,第一头是野猪,第二头是小猪,第三四头,是普通的猪。
虽然我们当时发掘的只是残片,还不能像现在这样,对它有一个完整的解读,但这些残片已经足够说明,文字在商代以后已经不仅仅限于都城,在地方上这些比较高级的贵族,他们也使用了文字。
显然,文字并不仅仅属于君王,被封闭在都城里,而是属于一个统治系统。对于都城之外更广阔的天地,任何一个君王,都必须伸展开它遥远的触须,才能建立必要的统治。
一个新的王朝——周朝拉开了帷幕,它吸收了前朝的文化精髓,却改变了中国的统治方式。周朝用分封制来巩固和加强王权的控制力,每一位有功劳的大臣和古代帝王的直系后裔,都拥有了或大或小的一块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的百姓。
从都城出发,沿着这些线路,一尊尊象征权力的青铜器运到了诸侯们的领地从都城出发,沿着这些线路,史官们把一卷卷史册带到了每一个诸侯国从都城出发,沿着这些线路,生长在青铜和竹简上的汉字,开始在更广阔的天地间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