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大全睡前故事上一章:公主传
- 故事大全睡前故事下一章:九章算术与汉代社会经济
在秦始皇兵马俑6号坑被发掘的同时,这一疑问似乎也显得多余了。
■ 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蒋文孝
六号坑是2000年发掘的,当时发掘出来以后,有12件陶俑。这些陶俑跟以前发掘的陶俑都不一样,其中8件陶俑是袖手的立俑,手是袖起来的,在他身体右侧挂有削刀和砥石。而且这个陶俑戴的冠是长板的,他级别比较高,一般在8级以上。从头冠和削刀来看,我们初步分析,它为文官俑。通俗说的话,就相当于现在的刀笔吏。
以刀代笔。直到今天,中国人还将求人写文章称作“请人捉刀”。难道在蒙恬发明毛笔之前,中国人一直是固执地坚持用小刀刻写着这些虽然优美,但异常繁复的汉字吗?
公元1954年6月,在湖南省长沙左家公山的一座战国楚墓中出土了一支毛笔,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毛笔,比蒙恬的时代还要早几百年。
在甲骨文中,“书”字就是由“口”和一只握着笔的手组成的,而那支笔一看就是一支毛笔的形象。陆续的考古发现也证明,中国人使用毛笔的历史可能从新石器时期就开始了。在测定其年代为公元前四千多年前的山西陶寺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个陶罐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用毛笔书写的汉字——“文”。
■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 李学勤
因为毛笔不是为了写字而造的,而是从画彩陶做出来的。彩陶上很多(图案)就是用毛笔画的。所以毛笔是在文字(诞生)以前,就可能已经创造出来了,这个我们亲眼可以看到。
■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欧阳中石
一束一束的毛裹起来,头上可以写小的摁下,可以写大的。所以很自然地,我们的毛笔就发展起来了。顺着我们的要求,越来越精到。所以毛笔可大可小,这是为了现实的需要。
用木棍刻划的楔形文字和用芦草笔书写的古埃及象形文字都消亡了,而用毛笔书写的汉字却随着一个大一统帝国的建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秦始皇兵马俑身上的小刀又该作何解释呢?
公元1970年4月24日,伴随着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东方红》的旋律回荡在太空中。而演奏这首乐曲的,正是这套制作于战国中期的乐器——编钟。
除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青铜器,信阳楚墓出土的一个小木箱也引起了世人浓厚的兴趣。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曹桂岑
长35厘米,宽16厘米,是个长方形的盒子。这个盒子里边有铜笔、铜锯、铜刀、铜削、尖刻刀、刻刀、锥和笔。这是目前我们国家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刻写竹简的文具盒。
看来毛笔的使用并没有使刻刀退出文具的行列,只不过它的功能不是为了刻字,而是为了改错,这一点在同时出土的竹简上也能看到一些端倪。
事实上,蒙恬可能只是改进了制笔方法,但这个美丽的传说依然会支撑制笔业的繁荣。经历了岁月浸泡的传说,已经成了历史的一部分,真相永远隐藏在厚厚的幕布里,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偶然的机会才能破解。
但即便历史给出了另一个答案,这些理想化的故事,像黄帝造车、炎帝司农、仓颉造字和大禹治水一样,也将永远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伴随着秦军征讨的步伐,竹简和木牍上,六国的文字被一点点刮去,在中华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只有秦国的小篆行使着统治天下的职能。
“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史籍和考古都证明在先秦时期,中国北方气候温和,竹子和木头随处可得,而用毛笔在上面写字似乎也得心应手,但随着秦朝疆域的一天天扩大,用汉字统治这个国家又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
■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葛剑雄
到秦朝最强盛的时候,它的北界是从辽河下游,包括今天朝鲜半岛的西北。然后基本上沿着燕山山脉,到阴山山脉,再到今天的河套。西面就到了秦长城终点———临洮,也就是今天甘肃的岷县。包括四川的西部和云贵的大部分,一直到广东、广西等,整个中国的东南的大陆,都已经包括在里面了。
那么,秦朝是如何管理这个庞大的国家的呢?公元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一座震惊世界的秦代古墓,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被缓缓打开。
■ 湖北省文物考古所研究馆员 陈振裕
啊! 果然不出所料! 除了人骨架的头部,侧面、腹部、脚部都堆满了竹简,简直是非常惊人,在湖北从来没有发现这么多的竹简!
坟墓的主人是一位名叫“喜”的秦国县级官员,出生在公元前262年,比秦始皇大两岁,曾经参加过三次秦国讨伐六国的战争。
大家都知道,秦朝以法治国。和千千万万忠于职守的同僚一样,“喜”毕生都在围绕着烦琐的条条框框劳作,那是一些书写成文的,令今人都感叹不已的法律定则。
■ 湖北省文物考古所研究馆员 陈振裕
它记录了管理手工业的、管理农业的、管理粮食的收藏和粮食的加工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怎么管牛马、畜牧业都有,内容非常多。这个很有意思,比如有一条法律还规定,就是当官的不能经商。就是说你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来进行经商,牟取暴利。
从这些用兔毛笔蘸着松油墨撰写的文字中,我们得知,秦朝的律法详尽规定了士兵、农民、官吏的职责,甚至连每个士兵的伙食标准也被仔细量化。
这个叫“喜”的墓主人仅仅是庞大的秦帝国官僚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而这一千多片秦简也仅仅是“喜”必须熟记的、他所在部门日常使用的律法。
我们无法想象,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秦始皇每天又要处理多少像这样的简牍呢?
■ 中国造纸纸浆工业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王菊华
秦始皇给自己作了一个规定,每天要看120斤重的奏章,不完成这个任务他不下朝。120斤也相当于现在重量的60斤左右了,这些简牍都是要人抬着到朝廷上,然后皇帝才能够批阅的。抬的人辛苦,皇帝自己也辛苦。
秦始皇累死了。不可一世的秦帝国,也由于秦二世的残暴而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比秦帝国疆域更加广大的汉王朝。
汉袭秦律,像“喜”一样的政府官员们依然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毛笔在竹简和木牍上书写公文,如果写错了,大不了用小刀刮去再重写。
但皇帝呢?作为世界上最大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他既是脑力劳动者,也是体力劳动者,谁能帮他分担繁重的体力付出呢?
在纸没有被发明之前,中国人曾经把汉字书写在丝帛上。
《说文解字》“经,织也。”
丝织业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公元前4世纪,黄河流域就是桑蚕的主要产区。精细柔软的丝绸便于携带,于是,一些贵族的家里,白色的丝绸不仅用于制作服装,也用于文字书写,称作“帛书”。
然而在汉代,一匹宽半米,长近一米的嫌帛,就价值300多斤大米,古时以“玉帛”并称,正是在形容它的珍贵。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潘吉星
欧洲在纸出现以前,主要是利用纸草和羊皮来写字。纸草虽然很便宜,但是它不耐折,一折叠,纸草马上就破了,表面也不是太光滑。羊皮是很好的一个书写材料,但是羊皮非常贵,如果《圣经》是用羊皮来写的话,就需要300多张羊皮,一般人是用不起的。
那么,为什么是中国人最终解决了这个世界难题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还得从“纸”字的偏旁“丝”入手。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养蚕缫丝是中国人的专利,直到今天,江苏、浙江等地出产的丝绸依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员 赵丰
在古代,做丝绵的过程当中,它首先有一个煮茧的过程,就是把丝煮软的过程,然后就是要在水中把它慢慢扯开来。扯开来的时候就要漂洗,漂洗把一些杂质去掉。在漂洗过程当中,它很可能就会有一些丝屑脱落下来。这些丝屑如果在下面用一张网,或者用一个匾把它接住的话——当时确实存在这样的竹匾——捞起来之后就可以看到在竹匾上会有薄薄的东西,这在当时就称为纸。
但最初中国人并没有将丝纸同汉字结合在一起,虽然近年来也有写字的丝纸出土,但这种丝纸毕竟太单薄了,稀疏的纤维还无法阻隔墨汁的渗透,所以,大部分的丝纸都是用来包装贵重的物品的。
今天的纸沿用了与丝有关的名称,但在制作工艺上却比制作丝纸要复杂得多,从丝纸到纸,仅靠简单的继承远远不够,它需要依托创新,甚至革命!
东汉明帝十八年,即公元75年,14岁的蔡伦被朝廷征入皇宫做了太监。经过二十二年的煎熬,他从一个小黄门变成了掌管皇家作坊的长官——尚方令。在这二十二年中,为皇帝准备文书,搬运宫中堆积如山的简牍,是蔡伦每天都必须面对的体力活。
■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 樊嘉禄
而且简牍本身就是搬来搬去的,编简牍的绳子很容易断,断了以后它就“错简”了,整个文字就不对了,这一行那一行之间就错了,所以会带来很多的麻烦,很多的不方便。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特别是蔡伦,是深有感触的,就导致了新的书写材料的出现。
■ 中国造纸纸浆工业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王菊华
蔡伦发明造纸术,有人问了,是接受官方的意旨呢,还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这个问题,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从点他做尚方令,而且列了这样的任务,并且不是一天半天,历时十几年的,这么一个漫长的过程,官方肯定是要支持的。
当需求和可能性都出现的时候,一项中国历史上少见的、由皇室推动的技术革新,便主动地拉开了它伟大的序幕。
蔡伦不辱使命,他的确是一个忠于职守的尚方令,难能可贵的责任心让他名垂青史。难怪范哗在《后汉书》中用这样四个字评价蔡伦——“尽心敦慎”。
■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 樊嘉禄
在总结前人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蔡伦完成了用树肤,就是树皮,用渔网
和破布这样的一些材料,来制作植物纤维纸这样的一项伟大的发明。这个发明实际上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直到今天,我们使用的纸张,实际上还是用蔡伦所完成的这种造纸的技术原理制作出来的。
公元105年,蔡伦将历时八年精心研制的植物纤维纸,恭恭敬敬地呈给汉和帝,史书记载下这样的文字“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以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伦纸’。”
这些看起来洁白无瑕、毫无分量感的薄片,却成为中国人献给人类世界的最沉甸甸的礼物。而借助纸,汉字也像插上了翅膀,跋山涉水,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里自由地穿行。
■ 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 李纪宁
战国时代,《庄子》这部书里面记载了这么一个典故“惠施多方,学富五车。”意思就是说,惠施学问非常地深,他涉及的面也很广,他的书非常地多,要用五辆车来装载。那么我们今天看这五辆车,能够装载多少万字的书呢?
■ 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 吴九龙
如果把它平均计算一下,算作35个字一条筒,那么像《孙子兵法》,相当于5000多字到6000字,平均起来,它就相当于一百五六十条简。一百五六十条简,我们模拟了一下,大约是比较粗的一卷,可能也相当于两斤左右。
而这本两斤左右、不到6000字的《孙子兵法》,如果用蔡伦发明的纸张来印刷,用小32开本,每页印800字,只要8页纸就足够了。依此类推,把五车竹简上的字印在纸上,也不过是几本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册子。
至此,雕版印刷术已经呼之欲出了,因为印刷的三个要素纸、墨、印已经全部具备,尤其是中国印,为了这一天已足足等待了两千年。
《说文解字》“据,杖持也。”
公元前260年,赵国境内阴云密布,挟“长平之战”的余威,秦国的大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试图将赵国的领土一举纳入自己的版图。
■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 卜宪群
赵惠文王的弟媳妇是魏王的妹妹,信陵君的姐姐。她向魏国求救,魏王就派晋鄙率10万大军去救赵国。
■ 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 吴九龙
可是还没有走到的时候,秦国就放出话来了,就说,我们攻打赵国,是很快就可以把它打败的,现在谁要敢来救赵国,我打完了赵国,我就打它于是这个时候,魏王就害怕,他就传令让晋鄙在原地观望。
邯郸城危在旦夕,姐姐的命运悬于一线。而赵国一旦灭亡,魏国也很难保全,魏王的弟弟信陵君决心援助赵国,但如何才能调动原地待命的魏国军队呢?
■ 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 吴九龙
你要知道过去我们通讯是很不方便的。他是将在外,王要调动军队,必须有一个信物,这样他才能够相信,是王来调他的军队。所以当时,就制造了一个东西叫“兵符”。“兵符”就是一个老虎的形状,但是,老虎从中间剖开,一半在将,一半在王。
■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 卜宪群
信陵君知道没有办法改变魏王的态度,于是他就用了一个计策,用魏王的一个爱姬,叫如姬,盗取了魏王的兵符,那么信陵君用这个兵符调动了魏国的10万大军,打败了秦军。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在这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历史事件中,扭转乾坤的竟然是一个小小的器物——“兵符”。
公元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安郊区发现了一个秦国的兵符,在这个高4.4厘米、长9.5厘米的虎背上,竟然雕刻着9行40个字的精美铭文。
■ 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 张铭洽
(铭文)还用金丝嵌在里面,打磨得平平整整的,到现在这个字还金光闪闪的。所以就是说,它的制作工艺很高,而且里面又有凸凹不平的槽。你随便拿一个来,仿造一个,伪造一个是合不上的。所以他(信陵君)必须要窃它,才能做到这两个“符”,合符。
栩栩如生的老虎看起来非常温顺,却可以调度数十万凶悍的秦军奔向沙场,可以说它曾经掌握过无数人的生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