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当时的叛军气焰正盛,李希烈感觉皇位已经唾手可得。74岁的颜真卿孤身一人去劝降,无异于是白白送死。一些相熟的大臣们纷纷劝阻,甚至有人还专门跑到半路去拦截颜真卿。
■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 叶培贵
颜真卿的家族,在“安史之乱”中是遭遇到巨大打击的。当时他在平原郡和他的兄弟一起抗击“安史之乱”,最后一家有30多口人战死,已经为国家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但是作为五六代持续坚守儒学传统的这样一个家庭的负责人,他是不可能面对国家的需要,而选择另外一条道路的。
两年后,颜真卿回到了长安,当灵车穿越朱雀门时,两旁夹道相迎的百姓哭声一片。正像他所擅长的楷书一样,方正平直、浑厚刚劲,这个唐代最伟大的书法家虽然没能完成使命,但他用威武不屈的气节写下了生命中最后的一撇一捺。
这也正是中国书法的灵魂所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用全部的精力,乃至生命去钻研书法,除了技巧上的打磨,更重要的是完成人格的修炼。
“法”就是楷模、就是标本。颜真卿的书法是唐代的典范,颜真卿的人格是中国人的楷模。而事实上,每一件法帖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完美的人格。这些优美的文字,这些文字所表达的人的精神,都是经过岁月沉淀的中国文化的永恒坐标。
■ 江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姚淦铭
反面人物的书法作品怎么去看呢?比如说蔡京,比如说严嵩,比如说秦桧。我觉得呢?,这里有两种标准,如果从纯书法艺术去看,那么应该说,他们都写得很好。但是如果结合人品来说,人品和书品加起来看,人们往往把他们放在一个否定的地位。
与光彩照人的颜真卿不同,与颜真卿的颜体艺术风范不同,蔡京、秦桧、严嵩等中国历史上的权臣,最终成了书法艺术殿堂里的弃儿。
这些长期蜷曲在昏暗角落里的书法作品,可能仍然具有令我们钦佩的艺术个性,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讲究书品和人品高度统一的国度里,这些作品及其作者被我们的艺术殿堂、被我们的社会,顽强地拒之门外,成为文明社会价值批判的对象。
我们的艺术,我们的社会,也因此体现出更高的精神向往和价值追求。

 

 


《说文解字》“自,鼻也。”
漫长的中世纪,当欧洲的骑士们为了讨伐异教徒而苦苦练剑的同时,远在东方的中国,衣食无忧的宋朝士大夫们正以笔为犁,以纸为田,日复一日地辛勤耕耘着。
自唐代之后,书法的要求便是“抄”,老老实实地模仿,比任何形式的创造都显得重要。难道真的就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中国书法戴上了书学正统的镣铐,从此就没有了创造,一成不变吗?
公元1057年春,三年一度的礼部考试正在东京汴梁紧张地进行着。这是中国历朝历代选拔人才最高规格的考试,由皇帝亲自命题,全国第一流的学者担任主考官,从各地层层选拔的338位青年才俊在这里一决高下。
能够高中进士,这可是古代知识分子一生中梦寐以求的荣耀。
在这次考试中,一篇行文质朴、思想大胆的文章让主考官欧阳修激赏不已。但最终,这份考卷的作者却屈居第二,这是为什么呢?
■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康震
当时的卷子都是糊卷的,把名字糊住的。欧阳修本来想给这篇文章判第一名,但他后来转念一想,以为这篇文章是他的学生曾巩写的,曾巩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担心如果给曾巩点了第一,曾巩是自己的学生,别人会说他徇私,所以就忍痛给这篇文章点了第二名。
皇榜公布的那一天,所有的考官都大感意外,那个理应成为第一名的考生,并不是欧阳修的门生曾巩,而是一位来自巴蜀地区、刚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苏轼。
■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 叶培贵
苏东坡在考试的时候,用过一个典故,主考官觉得很好,但是查了很多书,没查到这个典故。然后就问东坡本人,东坡说,这是我“想当然耳”,认为应当如此,所以我就创了这么个典故,可见他的不拘一格。(这种人也配做事!难怪他推崇人妖司马阉驴!)
年轻时的苏轼锋芒毕露,即便人到中年,戴帽子也要比别人高一截。妒嫉他的人视他为背离中庸之道的另类,而欣赏他的人,却把他比做是落入凡间的精灵。但事实上,苏轼在骨子里和常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读书是从四书五经开始的,练字也是从临摹楷书法帖入手。
■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康震
苏轼当然是个天才,但是天才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异乎常人的刻苦,刻苦本身也是一种天才的资质。苏轼曾经把《汉书》抄了三遍,我们说《汉书》的原著,算起来大概是70多万字,他年轻的时候,抄过两遍,到了黄州以后,又抄过一遍,所以苏轼可以说对《汉书》是倒背如流。
苏轼自幼喜欢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再加上他多年抄写经书的童子功,
一手飘逸的书法人见人爱。但拿苏轼中年时写在“元祐通宝”上的钱文,和年轻时的《治平帖》比较,同样是行书,风格却迥然有异。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苏轼的字,由大众化的“风流才子”转变成独具特色的“石压蛤蟆”呢??
农历三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寒食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不生火做饭,只吃些冷食,以缅怀故人。公元1082年,也是这样一个冷冷清清的日子,从京师被贬谪到湖北黄州的苏轼独坐在冰凉的书斋里,窗外雨声淅沥,孤独惆怅的情绪油然而生。
■ 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 刘正成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那么他当时心情还是比较平静的,字是小的行楷。慢慢写的时候,随着诗句的发展,最后写他生活的时候,写到连日苦雨,“破灶烧湿苇”,破的灶烧这湿的柴火,又烟熏火燎的,心情就很坏。然后风又吹,在这个时候,他的字由平静的小楷,逐渐写得越来越大了。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难道说苏轼真的就死灰吹不起,彻底绝望了吗?
■ 中国画院书画家 梅墨生
苏东坡是个什么人物呢?我始终认为苏东坡是一个兼容中国“儒、释、道”三教的人。在他的思想里,在他的人生境界里,他有着一种非常超迈的洒脱不羁。我认为他的骨子里有着庄子的那种很超脱逍遥的东西,这是他本质的东西。所以我想,无论他当时多么灰颓绝望,他仍然能够把自己生命的那个境界排解出来。

 

 

过于拘泥于规则,创造力就会有所约束。书法和这个庞大的文明体系一样,也是以稳定为规则的,但在岁月的长河中,即便追求价值一统的这样一个文明,也为人的个性和创造性留有余地,但所有的个性都是苦难的产物,苏轼的个性,正是来自于脱离常态的生活。
写就《寒食帖》的四个月后,苏轼又完成了震烁古今的《赤壁赋》。身体和精神所受的压迫,不但没有压垮这个伟大的灵魂,反而促使他完成了一次更高的超越。
■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何成轩
这个时候,他在政治上处在低谷。但是他的诗文,还是很有影响、很有威望的。不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宫廷里边,都受到推崇。据记载,宫廷里面,宫女们还时不时听到皇帝在吃饭的时候说,写得好,写得好这个时候,皇帝是正在看苏轼的诗文。
人如其字,字如其人。人们敬重苏轼的人品,也喜欢他的书法,于是,尽管没有皇家钦定,苏轼的每一幅书法作品,都成为人们自觉临摹的法帖。正是在苏轼们的努力之下,中国书法超越了政治、宗教的最初使命,摆脱了权力的左右,升华为一种寄托人文理想的完美的艺术形式。
回顾与前瞻,是一代一代开拓者无法超越的矛盾冲突,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财富、也是束缚,在一个以稳定为价值取向的文明古国,任何个性化的创造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寒食帖》同苏轼的命运一样,历经磨难,跌宕起伏,至今帖身仍保留着被火焚烧后的痕迹。悲剧,就是美的破坏而悲剧美,就是美被破坏后带给人以情感的洗涤和净化。只有经历了苦难浸泡的艺术,才能穿越时间和空间,才能在历史长河中,永远散发出动人心魄的魅力。

 



《说文解字》“然,烧也”。
“老师用墨把字大大地写在一张纸上,学生用一张透明的纸蒙在上面,用毛笔描摹这个字的轮廓。写完之后,交由老师批改。字上画线意味着这个字写得不好,画圈则表明赞许。”写下这段话的,是一位在中国生活了二十五年之久的德国传教士卫理贤。
公元1899年,甲午海战结束不久,清政府被迫将青岛租借给德国经营。卫理贤第一次踏上这个古老的国度。
战争的创伤还随处可见。虽然不懂汉语,也不认识汉字,但卫理贤还是被发生在乡村私塾中的这一幕深深打动,后来,他把在中国的见闻写成一本书,取名叫《中国心灵》。
尽管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在中国已发展了上千年,但几乎所有的儿童在拿起毛笔的那一刻,并没有想过自己将来会成为一名书法家,对他们而言,最现实的是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而书法是最重要的一块敲门砖。
■ 中国画院书画家 梅墨生
因为从唐朝开始,科举以“书”来取士,那么发展到明代,成为了一个极致,就是“馆阁”书法,更为朝廷所强调。
假如在科举之中,如果你写的字不符合“馆阁体”这个规范,你的文章再好,你的卷子内容再好,你也不可能被录取,你也不可能得到功名。
在清代的科举考试中,每个考生都必须牢记四个字“黑、大、圆、光”,这正是“馆阁体”的基本要求。当时有学者评价“今楷书之匀圆丰满者,谓之‘馆阁体’,类皆千手雷同。”而雍正、乾隆之世大兴文字狱,文人学士对国事稍有微词,即会招来牢狱之灾,甚至杀身之祸。如同死气沉沉的书坛,中国社会不可抗拒地开始了由盛而衰的蜕变。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公元1839年,当了几年小京官的龚自珍被迫辞官南归,这个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诗人的仕途并不顺利。
■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何成轩
龚自珍出生书香门第,27岁的时候中举人,直到38岁才中进士。但还是没有点翰林,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字写得不好看,比较潦草,也不符合当时的“馆阁体”。
■ 龚自珍纪念馆馆长 杜琳瑛
龚自珍为了表示自己对这种以字取人的科举制度的不满,他就让自己的女儿、儿媳妇、小妾、奴婢们每天练字,专门写“馆阁体”。只要有人在他的面前提到翰林的事情,他就会立刻嗤之以鼻,说如今的翰林算什么,不就会写一手“馆阁体”嘛,你看我们家的女人们,人人都能写一手“馆阁体”的毛笔字!

 

 

 

在中国漫长的专制史上,龚自珍只是一个特例,为了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绝大多数的文人学士都把精力耗费在“馆阁体”的修炼上,为追求“黑、大、圆、光”的效果而废寝忘食。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每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背后,都有一个因清洗毛笔而形成的墨池,甚至墨海。

 

 

 

 

 

 

纸、墨、笔、砚已经变成一个高贵、温柔而充满美感的监狱、将一个民族的精英理想化地囚禁起来。只有一个不以发展、变化为目标的社会,才能够容许它的社会精英,用他们几乎一生的精力,奔波在这高雅的方寸之地里。

 

 

 

 

 


一种艺术发展到毫无变化、了无生气的时候,衰败是它的最终结果。但物极必反,当“馆阁体”成为中国书法的锁链的时候,春天已经悄然而至。
绝大多数人来到龙门,都是为了瞻仰卢舍那大佛的风采,这尊以一代女皇武则天为原型的佛像,雍容高贵,代表着中国石窟造像艺术的顶峰。
然而,对于书法爱好者而言,不太显眼的古阳洞北魏造像铭文也许更有魅力,近代思想家康有为评价说:“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尽合诸家,则为具美。”

 

 

 

 

■ 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 刘正成
所以这个时候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对这个潮流,康有为做了一个很大的总结,叫“碑学中兴”。他提出来“尊魏、卑唐”,他认为唐代以来的刻帖已经坏了,不能学习了,而要遵从北魏,“本汉、尊魏”,所以碑学书风形成了18世纪、19世纪书法的一个新的潮流。
公元1905年9月2日,延续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馆阁体”也随即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但中国书法不仅没有被遗弃,反而因其所具有的微妙的艺术感染力,而向纯艺术的方向升华。
钢笔、铅笔、圆珠笔、电脑键盘的时代开始了追求发展、进步,追求新知识的时代开始了所有读书人都要成为书法家的时代结束了。但是,数千年对书写的尊崇,数千年书写文化在民族心灵上厚重的积淀,不可能被现代化的生活简单扬弃。
在中国社会几乎所有的角落,我们都能看到那波澜不惊却辉煌悠远的传承。

第六集 天下至宝
在电脑技术诞生之前,没有一种物产比纸同字的关系更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说,纸的发明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曾经说过“对人类文化史来说,我想象不出能有比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展更重要的题目。”它们与指南针、火药结合,在另外一个以主动探索见长的文明中点燃了熊熊大火,欧洲人因此而告别了黑暗的中世纪,开始向现代社会转轨。
那么,为什么偏偏是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它们的产生同汉字有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呢?

引、经、据、典

 


《说文解字》“引,开弓也。”
说到长城,我们不能不提秦朝的大将蒙恬,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最早就是在他的监理下连缀在一起的。但在中国民间,这位勇猛的武将却被尊为“笔祖”。直到今天,这个中外驰名的“毛笔之乡”,还在被蒙恬制笔这个高贵而美丽的传说支撑着。
■ 湖州善琏镇文化站站长 吴水霖
传说我们善琏西堡,有一个村姑叫卜香莲,她有一天洗衣服的时候不慎掉入水中,正好被蒙恬看见了,就把她救起来,后来两人就结为秦晋之好。在我们民间传说中,蒙恬是我们善琏人的女婿。他在我们善琏,就是取兔毛、制湖笔,夫妻两个人潜心研究湖笔。后来终于研制成功,把湖笔的制作技艺传授给我们善琏人。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善琏人就世世代代制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