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独华阳公主如此,她的姐妹们亦然。譬如,李斯是秦王的得力重臣。为了进一步笼络李斯,秦王把他的儿子一一招为驸马。
————————
①《国语•吴语》注。
②《史记•王翦列传》。
(二)仓卒而隆重的婚礼
嬴政的后宫佳丽成千上万。自汉代起,皇后和宠妃都有篇或长或短的传记。但是,嬴政的后妃——无论是他做秦王时的后妃还是他成为秦始皇帝的后妃,浩如烟海的典籍没有一笔道及她们的姓名。
嬴政子女众多,见诸文献记载的就有二十五个儿子,十一个女儿。三十六个子女中,有一子一女夭折。诸子中留下名字的,有扶苏、将闾、胡亥、高四人;诸女中留下名号的,仅有华阳公主。
嬴政的后妃没有留下姓名,他的这三十六个子女的生母,便湮没无闻了;华阳公主是谁生的,也就不可得知。
王翦受帅印的第三天,离家踏上征途。
大军从频阳南下,行进五十里,遇上了公主车驾。秦王降旨,令王翦与华阳公主即刻在此完婚。
按照汉族的婚礼,从提亲到完婚需经过六个步骤:
第一步,纳采,男方遣媒人到女方家提亲。
第二步,问名,询问女方的姓名、生辰。
第三步,纳吉,男方占卜这桩婚事是否吉利,得吉兆,通告女方。
第四步,纳征,男方遣人给女方送聘礼。
第五步,请期,男方选定完婚的黄道吉日,遣人通告女方。
第六步,亲迎,新郎亲去迎娶新娘。
这六个步骤叫作“六礼”,缺一不可。秦王为了笼络王翦,要赶在大军出境攻楚前为他完婚,只好一切从简了。
婚礼虽然仓卒,却极为隆重。
荒野之中,六十万身环甲胄、荷戈仗剑的大军围成一座“人城”。旌旗猎猎,刀光剑影。“人城”中央,搭起一座军帐,权作洞房。身着铠甲、白须飘拂的老将王翦与盛装浓抹、亭亭玉立的妙龄公主对饮“合卺酒”,然后步入“洞房”。
翌日,王翦携新妇入京,拜见岳父、岳母。
秦王降诏,在频阳城为新婚夫妇修建府第。
数日后,王翦辞行,秦王送至霸上(今西安市东白鹿原北首)。王翦请秦王多赐些田宅,秦王笑道:“将军放心出征吧,哪里还用得着担心贫穷呢?”
王翦说:“做大王的将帅,有功不得封侯,乘着大王偏向老臣,老臣多讨些田宅留给子孙后代。” ,
秦王大笑,满口答应。
大军行至潼关,王翦遣回请求赏赐的使者已达五批。有人说:“将军这般乞讨,未免也太过分了。”
“不然。"王翦道,“大王多疑而不信人。如今把全国的军队交给我,是很放心不下的。我乞求田宅留给子孙,乃是向大王表明心迹,效忠大王,毫无反叛之念。否则,大王对我是不会放心的。”
王翦虽然贵为将帅、驸马,但君臣、翁婿之间仍有隔阂、猜忌。
老将王翦不负众望,大败楚军,杀楚国名将项燕,俘楚王负刍,楚亡。
(三)二世残暴,公主被杀
王翦灭楚后,挥兵南下,降服越君。大军凯旋而归。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他的儿子王贲奉命追击逃往辽东的燕王喜,将其俘获。回师进攻赵公子嘉建立的代国,俘代王嘉。翌年,王贲大军乘胜南下攻齐,齐国不战而降。至此,茫茫禹迹,一统于秦。秦王嬴政成了“秦始皇帝”。
秦灭六国,王翦父子功劳最大,亡于王家父子之手的,便有五国:赵、魏、楚、燕、齐。王家威名,显于天下。
但在统一王朝中,王家父子却从政治、军事舞台上消失了,在文臣武将的名单中,在重大的政治活动、军事行动中,都不再有王翦父子的名字。
兔死狗烹,王家父子也未能幸免,被剥夺了军政大权,赋闲无事。在此后的几年中,父子俩相继去世。王翦的遗体安葬在故乡频阳。
嫁给王翦不过三、五载的华阳公主,年纪轻轻,便成了寡妇,独守空房。
数年过去了。秦始皇嬴政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病死沙丘(今河北平乡东北)。在中车府令(一个掌舆马的官)赵高的策划下,赐死公子扶苏,始皇少子胡亥登上帝位,是为“二世皇帝”。
二世登基,厄运降临到公主头上。
二世是始皇少子,本来轮不到继承帝位。他担心兄弟们不服,在赵高的唆使下,遂将他的二十多个兄弟一一除掉:在咸阳市,斩了十二个;在杜县(今西安市东北)杀了六个;还有三个自杀,一个被逼为始皇殉葬。
对他的十一个姐妹,二世也不放过,将她们磔死于杜县。磔(zhé,音哲),是一种杀人的酷刑——肢解。可怜十一个金枝玉叶的公主被活活肢解了。十个冤魂的名字,多不可考,华阳公主当是其中之一。这就是华阳公主短短一生的经历和结局,真可谓命运多舛了。


王克奇
平民出身的鲁元公主
(一)父母的奇妙姻缘
鲁元公主,是汉朝开国皇帝高祖刘邦的长女,母亲即吕后。虽然贵为公主,但在那轻视妇女的封建社会里,史书并没有留下她的名字,仅仅记载下她的封号:鲁元公主。“鲁”为封邑的名称;“元”为“长”意,因其为长女,故称“元公主”。提到鲁元公主父母的结合,还有一段奇妙的姻缘故事。
鲁元公主的父亲刘邦是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帝。刘邦出生于沛县丰邑(今属江苏)一个富裕农民的家庭,父亲和两个哥哥都是安分守己的农民。刘邦却不同,从小游手好闲,不事生产劳动,但频繁的社会交游和丰富的社会阅历使他成为一个见多识广、不甘寂寞的人物。大约在三十三岁那年,刘邦被推举为吏,做了泗水亭长。亭是秦代的一级基层机构,掌管治安兼邮传。作为地方小吏的刘邦,交游广泛且办事干练,公务之余又颇好酒色。大概一则因为本人见多识广,择偶条件较高,二则由于不务正业,一般有身份的人家不愿把女儿嫁给他,所以过了而立之年,尚未正式婚配,耐不住寂寞的刘邦常常与一些妇女厮混。他最大的儿子,后来被封为齐王的刘肥,就是由其外妇所生的“私生子”。但在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刘邦与吕雉结成了奇妙的姻缘。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沛县县令家突然来了一位贵客,当时的人们尊称他为“吕公”。吕公原籍单父(今山东单县),因躲避仇人来到沛县投靠他的好朋友县令。沛县的一群好事的官吏豪杰听到这一消息,纷纷前来致贺。县令在公堂上大摆盛宴款待前来祝贺的客人,并委托县功曹萧何负责应酬接待。萧何面对前来祝
贺的客人宣布:“贺钱进不满千钱者,坐在堂下。”这时爱趁热闹的刘邦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一进门就不断地和县里前来致贺的官员寒喧、戏谑,然后走到萧何面前,一本正经地递上贺笺,故意虚张声势地大声说:“贺钱一万钱!”实际却一文不名,大摇大摆地向堂上走去。吕公听说来了贺钱上万的贵客,又惊又喜,急忙迎至堂上。他见刘邦风流倜傥,仪表不凡,敬重之色溢于言表。萧何悄悄地对吕公说:“刘邦这人好说大话,言过其实。”提醒他不要上当。但吕公看着刘邦泰然自若地坐在上席,谈笑风生,旁若无人,还是被其不平凡的风度所折服。所以当酒席接近尾声,客人大半离去后,吕公频频使眼色让刘邦留下。待到客人们走了之后,吕公对刘邦说:“我善于相人,经过我相过的人很多,但没有超过你的面相的,愿你自爱自重。我膝下有一女,若不嫌弃,嫁你为妻如何?”刘邦欣然应诺。事后,吕公的夫人生气地抱怨吕公说:“你常说咱们的闺女相貌不凡,一定会嫁给一个贵人。沛县县令与你关系这么好,求婚都遭你拒绝,怎么今天却昏了头把闺女嫁给了没有出息的刘邦!”吕公说:“你们女人家懂得什么!”毅然地为刘邦与吕雉举行了婚礼。两人婚后不久就生下一个女孩,她就是鲁元公主。
(二)坎坷的童年时代
自鲁元公主出生后,很多年吕雉也没有生育,混迹于官场的刘邦以公务繁忙为借口很少回到乡下的家中。吕雉一人带着幼小的鲁元公主支撑着门户,白天在农田中劳作,晚上又有忙不完的家务。鲁元公主小小的年纪也时常帮助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计,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在鲁元公主十几岁时,妈妈又为她生下了一个小弟弟,这就是以后的汉惠帝刘盈。父亲刘邦四十六岁得子,欣喜之情自不待言,所以回家的次数多了起来,家庭气氛大有改善。有一次刘邦在农忙时告假回来探亲,全家人一起劳作,虽然很辛苦,但也乐在其中。对鲁元公主一家人来说,父亲年近五十,位不过一介亭长。母亲仅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他们也许将会像那个时代千百万普通的农户一样,在这田舍中默默地度过自己平凡的一生。但命运之神往往会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让世人甚至让当事人瞠目。鲁元公主一家的命运,首先在一位神秘老人的预言中得到了最初的昭示。有一天,全家在田中劳动,刘邦到邻居家借农具去了。在接近晌午时分,田边的小路上来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大概是在骄阳下走的口渴,便停下来向吕雉讨水喝。吕难看那苍老的脸上滚动着豆大的汗珠,一时动了恻隐之心,拿出了作晌午饭的干粮和水请老人吃喝。水足饭饱,老人颇为感动,他在仔细地端详了吕雉后很肯定地说:“夫人是天下少见的贵人。”吕雉看他那副严肃认真的样子,不像逢场作戏的奉承,就把鲁元公主和儿子刘盈唤到跟前,请老人给看看面相。老人看了一会儿,对吕雉说:“夫人您之所以尊贵,根源就在你的儿子身上,他是一位大贵人。您的女儿也是一位贵人。”说罢,扬长而去。已经懂事的鲁元公主,呆呆地看着远去的老人背影,一句话也没有讲。或许她被老人的预言所迷惘,也许为老人的预言所震惊。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十几岁女孩那幼稚而充满幻想的心灵中,神秘的预言已经埋下了一颗美丽的梦的种子。
孟子曾经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所以平民出身的鲁元公主一家要一跃而成为“贵人”,经历大起大落的劫难本是很自然的事情。其时正当秦朝末年,由于统治阶级残酷的压迫政策,“发闾左之戍,收泰半之赋”,①致使社会矛盾急剧激化,出现了所谓“赭衣半道,盗贼满山”②的局面。秦始皇嬴政三十七年(前210年),鲁元公主的父亲刘邦由于押送刑徒去修骊山陵(今陕西临潼县东南),途中刑徒大多逃亡,
————————
①《史记•淮南王传》。
②《汉书•贾山传》。
他害怕被秦朝治罪,率领着几十人隐藏在芒县(今河南永城县)和砀县(今安徽砀山县)之间的山泽中。从此,鲁元公主很少见到父亲,她们家常常因为父亲是逃犯,受到官吏们的骚扰。又过了一年,秦始皇嬴政去世,秦二世胡亥登基作了皇帝。胡亥通过阴谋手段篡位,上台后变本加厉地欺压百姓,造成天下大乱,群情激愤。七月间,陈胜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首举义旗,振臂一呼,天下蜂起响应,很快形成了一个反秦武装起义的高潮。刘邦见时机已到,也不失时机地招兵买马,部众达几百人,成为一支初具规模的义军领袖。紧接着,刘邦率军包围了沛县县城,号召城中百姓起义。沛县城中的百姓对秦朝的统治恨之入骨,群起杀死沛县县令,大开城门迎接刘邦入城。在入城后的一次义军集会中刘邦被推举为“沛公”,即沛县的最高行政长官,实际上是以沛县为基地的义军首领。从此鲁元公主一家被卷入到当时反秦斗争的历史漩涡之中。当时主要的义军还有:项梁、项羽起于江东,田儋起于齐地,韩广起于燕地,魏咎起子魏地等,他们共推陈胜为盟主。开始,反秦起义势如破竹,陈胜义军的前锋部队已经攻占了距离秦朝国都成阳仅几十里的戏(今陕西临潼县东)。秦王朝命章邯组织了一支三十万人的大军进行疯狂的反扑,击败了逼近咸阳的义军,又挥师东向,击溃了陈胜军的主力,义军的一些主要将领陈胜、吴广、项梁先后牺牲,起义进入低潮。在这种形势下,秦的地方政权反攻倒算,鲁元公主和母亲、弟弟东躲西藏,饱尝颠沛流离之苦。而她的父亲刘邦却在武装起义中渐渐显露出卓越的领导才能,成为义军中的一个重要的领袖人物。以项羽、刘邦为首的义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经过了三年艰苦卓绝的奋战,终于推翻了秦朝的反动统治。鲁元公主一家原以为从此可以过上太平的日子,但由于项羽主持的诸侯分封,挑起了新的矛盾。田荣起兵于齐地,彭越反于梁地。刘邦因首先攻入关中,按义军内部事先的约定,应封为关中王,统治原秦国的旧地。但项羽背信弃义,仅把汉中、巴、蜀之地封给了刘邦,把富庶的关中分给了秦的三个降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刘邦自然咽不下这口气,遂乘项羽东归之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迅速击败了盘据关中地区的三秦王,举兵东进,要与项羽一决雌雄。狼烟再起,生灵涂炭,鲁元公主一家也被卷入一场命运未卜的政治军事的赌博中。刘邦在平定关中后,又乘项羽平定齐地叛乱之机,千里奔袭项羽的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攻占了彭城。但正在刘邦军置酒高会庆祝胜利之时,被项羽杀了一个回马枪,几乎全军覆没。在慌忙中,鲁元公主和弟弟刘盈与父母失散,鲁元公主护着弟弟东躲西藏。正在危急之时,刘邦部下一位叫夏侯婴的部将找到了他们,这才与父亲会合。但在撤退的途中,追兵紧随不舍,而刘邦的车子因负载太重,马几乎累得跑不动了。刘邦在窘迫中,曾几次把鲁元公主和刘盈推下车去,都亏夏侯婴救护,重新把他们抱上车来。为此,刘邦几乎反目,要斩杀夏侯婴。鲁元公主和刘盈的性命,就是这样在好心的夏侯婴的保护下,才存活下来,所以鲁元公主和刘盈对夏侯婴的救命之恩一直念念不忘。后来刘盈继位做了皇帝,赐给夏侯婴紧靠北阙的一块地建宅,并说这样就能够让夏侯要离我最近。在以后刘邦和项羽的角逐中,鲁元公主的母亲、祖父一度被项羽所掳获,一家生死离别,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刘邦几次濒于绝境,又几次奇迹般地死灰复燃,东山再起。凭着长期在社会低层生活所练就的非凡的韧性,最终在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击败了项羽,登上了汉朝皇帝的宝座。而作为年仅十几岁的少女,鲁元公主在这期间所经历的磨难和所承受的精神压力,是可以想见的。
(三)意外的波折
刘邦做了汉朝的开国皇帝,作为长女,鲁元自然成为尊贵的公主,养尊处优,显赫一时。刘邦有一位老朋友名叫张耳,很早就参加了反秦斗争,在楚汉战争中,又站在刘邦一边反对项羽,所以两人关系很好。刘邦做皇帝后,公元前203年,立张耳为赵王。张耳仅当了一年赵王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张敖继嗣为王。也许是表示对旧友的怀念,由父母作主,鲁元公主下嫁给了张敖成为赵国的王妃。贵为公主,又嫁为王妃,本来以后的日子不该有什么波折,但却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