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场小说上一章:中国古兵阵
- 官场小说下一章:
——后汉衰乱,由于桓灵,二主凶德,谁则为甚?
——中宗(按指晋元帝司马睿)值天下崩离,创立江左,俱为中兴之主,比于前代,功德云何?
——(南朝刘宋)孝武、明帝二人,孰贤?
——魏之孝文,可方何主?
——隋文起自布衣,据有神器,西定庸蜀,南平江表,比于晋武,可为俦乎?
等等,其所问皆类此。今天看来,这些问题并不见得深刻,但《帝王略论》对历代帝王进行比较研究的方法,或许对我们还有一定的启发。此书湮没已久, 30年代王重民先生虽有所论及(见《敦煌古籍叙录》卷2),但仍鲜为人知,故趁此机会,略作介绍,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专业工作者的重视。
我国古代的一些类书中也有关于历代帝王的丰富记载,其史料虽皆采自他书,但在表现形式上却自成风格。如唐人欧阳询所撰《艺文类聚》一书,有4卷专叙帝王,其中历代皇帝上起汉高帝、下至陈宣帝。每记一帝,有叙事,有述,赞、碑、论,有章、表、策文,有救、令、诔、议,颇便查阅。唐人徐坚等所撰之初学记》,有《总叙帝王》一卷,其例与前书相仿,只是显得更为简要了。宋人李昉等所撰《太平御览》、王钦若等所撰《册府元龟》两部大类书,前者含“皇王部”41卷,所记皇帝自秦始皇至唐哀帝,堪称一部历代皇帝史;后者含“帝王部”181卷,分128门记事,以“帝系”门为首,以“恶直”、“疑忌”、“无断”3门作殿,几乎囊括了全部跟皇帝有关的人和事,类似一部关于皇帝的事典。近人易白沙略仿类书体例,于1921年撰成《帝王春秋》一书,分人祭、杀殉、弱民、媚外、虚伪、奢靡、愚暗、严刑、奖奸,多妻、多夫、悖逆等12门。每门之首引他书数语为引子,正文均有出处并略加按语,未了有“论曰”,多抒发作者的历史见解和政治思想。易白沙是一位革命党人,深为孙中山先生所器重,他作此书,是“激于袁氏帝制”,故意在“举吾国数千年残贼百姓之元凶大恶,表而出之,探其病源,以示救民之道”(《帝王春秋》序)。本书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者对古代帝王的批判精神,与古代论帝王之书有本质的区别,为帝王研究史上的一大变革。
上面所举的这些,只是我国浩繁的历史文献中记载、研究历代帝王(主要是历代皇帝)的一部分著作。还有许多有关的书和零篇短简,难以一一遍举。如此丰富的历史文献,为今人研究历代皇帝的历史、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的皇帝现象、研究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等等,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三
新中国成立4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史学界对于历代皇帝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开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记得吴晗在40年代撰写的《朱元璋传》,曾在很长的时间里在史坛上“独树一帜”。而今,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改变。仅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型历史传记近年就出版了3种,唐玄宗李隆基的传记也有两本间世。此外,还有王莽传、魏孝文帝传、南唐李后主传、康熙传、雍正传等等。看来,这一类皇帝专传的撰写还会有进一步的发展。这些传记对于记述传主的生平事迹、评论其功过得失、反映一代史事,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从评价历史人物来看,有的意在推翻陈说,提出新见,有的则是填补研究上的空白,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此外,近年也出版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帝王合传,影响较大的如《中国历代名君》,收录传主60余人(少数几个传主不是帝王),是一部比较系统的历代名君简史,其中不乏精采篇章,有一定的可读性。这两类著作,无疑是研究皇帝的基本形式。但是,如若把历代皇帝作为一种类型的历史人物来研究,进而把这种历史人物的活动规律、思想特质及其对历史进程所产生的作用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恶感空,进而把这个研究领域从历史的研究推向历史哲学的研究,那末上述两种研究方法和表现形式都有待于作进一步的发展。依我的浅见,这个发展首先是要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逐步走向综合研究。这里所谓综合研究,一是史事的综合研究,二是理论的综合研究。这两个方面的综合研究当然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但史事的综合研究毕竟是理论的综合研究的前提。这里,我想顺便提一下,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之长,封建皇帝之多,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但我们至今还没有如同尼科洛•马基雅维里所著《君主论》那样的名作问世。不论作者撰写此书的初衷如何,不论后人对它作这样那样的理解和利用,它毕竟是一部有世界影响的著作。对于这一点,中国的史学家们是应当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有所考虑的。
邹元初同志编著的这本《中国皇帝要录》正是在史事方商对中国历代皇帝进行综合研究的一个初步尝试。本书收录自秦迄清历代皇帝194人,按皇朝顺序编次。于每帝略述其生平梗概、主要事迹、重大举措,评说其为君之道、成败得失、是非功过,意在阐述历史经验教训,使读者从中得到启发,增益人们的历史智慧。本书在撰述思想和表现形式上,颇有一些值得重视的地方。举其要者,如:
首先是通。如前所说,对中国历代皇帝的研究应从个别的研究逐步提高到综合的研究,而要做到综合的研究,则不能不通。中国史家, 自来以“博闻强识,疏通知远”(《隋书•经籍志》史部后序)为贵。清人章学诚著《文史通义》,于《申郑》篇盛赞“通史家风”,于《释通》篇评论“通史之修”有六便,二长、三弊,自然是得多于失。从今天的认识来看,唯其能通,方可把握全局,以逐步达到对于历史有一个总的看法,进而从纷繁的历史现象中探索它的内在规律。本书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以及编著者希望它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通史的某些基本内容的撰述思想,正是继承了中国史学上的这种“通史家风”。诚然,断代史(包括各种断代的专史)的研究和撰述是不可缺少的;但这种研究和撰述也只有在通识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这是没有疑义的。
其次是论。本书以综合史事为主,但在评论方面亦用力甚多,从而具有鲜明的评论色彩。上文曾举虞世南《帝王略论》与马总《通历》,皆以叙事与评论两部分结合,颇具特色。本书在评论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一是论断明快,便于理解。如其论隋炀帝,称:“广即位后,肆无忌惮,凭借文帝积累之巨大财富,穷奢极欲,滥用民力,将一个刚刚安定繁荣之国家,再一次推向混乱和贫困之中。”象这样的评论,无陈言浮词,也未经着意修饰,却掷地有声。二是不发空论,论皆有据。如论秦始皇“成功之基本原因”,列举4条,每条之下皆以史实以证其说。三是持论力求平允。如论汉武帝,认为:“刘彻是一颇有作为之皇帝,但由于生活奢侈,巡游无度,加上连年战争,以致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然“晚年对其过失有所反省”。又如论唐高祖,认为:“唐朝之建立,李世民功劳最大,但李渊之作用亦不能否定”;“但渊好酒色,信谗言,以致功臣刘文静被杀,其次子李世民几乎丧生。”等等。章学诚认为“平是非”是“通史之修”的六便之一,看来是很有道理的。总之,全书在评论上,注意到把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批判封建主义的尺度。此外,编著者在论的形式上富于变化,不拘一格,或在叙事之中偶发评论,或在叙事之末作一总论,或采用前人评论以抒己见。凡此,读来都不觉枯燥。可谓视之似无例,其实皆有例。
第三是善择,第四是可读。本书所述史事,皆有所据。对此,编著者已有说明。如以历代“正史”本纪与本书对照,足可发现编著者在史料的取舍上是认真斟酌的,非随意抄录者可以比拟。而本纪不载或语焉不详的重要史事,则又须从有关的列传中采摘、改撰、移入。这不仅需要博览,尤其需要善择。编著者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虽不无可以改进之处,但总的来看是成功的。善择不止是技术的处理和要求,更重要的是反映编著者的历史见识。如《汉书•武帝纪》论赞中有武帝“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的话,这显然是班固的谀辞,故本书编著者弃而不用,极言其“生活奢侈,巡游无度”的事实,这跟有的论者照录此语以评价武帝可谓大相径庭。善择的重要,于此可见一斑。本书在行文上,一方面改写原来比较烦琐、艰深的文字,一方面又尽量保留比较生动、易懂的原文,把对于历史文献的真切感和本书所要达到的可读性结合起来。编著者在写书的时候,是想到了读者的需要的。这种良苦的用心,一定会从本书的相应的社会效应中得到补偿。
最后,我要特别提到的是,本书编著者邹元初同志并不是一位专业史学工作者,也没有读过大学历史系。他长期在部队工作,但对历史文献有十分浓厚的兴趣,军务之余,诵读不倦;近年离休,攻读益勤,笔耕2年,撰成此书。以一人之力,成此巨功,斯亦难矣。尽管书中尚有可以商榷之处,但毕竟大醇小疵,瑕不掩瑜,经友人介绍,得与晤谈,我觉得他对于历史有一种深刻的理解,对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看得很重,对历史学在当今改革、开放齣时代所能发挥的社会作用充满信心,其执著的程度,绝不比专业的史学工作者逊色。他的这种认真精神和对史学工作的热忱,真使我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当我问到他为什么要写这本书的时候,他的回答是简单而明确的:“想做点事情。”是的,当此书付梓之陈,我听说这位离休同志又着手在进行一个新的历史研究课题,开始新的笔耕的“长征”了。我希望他的新著早日面世。我也希望我自己以及象我这样的专业史学工作者,能从这里获得更多的激情。
是为序。
瞿林东
1989年2月12日作于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
目 录
秦帝国
1.始皇帝嬴政
2.二世皇帝嬴胡亥
西汉(前汉)
3.高帝刘邦
4.惠帝刘盈
5.高后吕雉
6.文帝刘恒
7.景帝刘启
8.武帝刘彻
9.昭帝刘弗陵
10.宣帝刘询
11.元帝刘奭
12.成帝刘骜
13.哀帝刘欣
14.平帝刘衎
15.新朝皇帝王莽
16.更始帝刘玄
东 汉 (后汉)
17.光武帝刘秀
18.明帝刘庄
19.章帝刘炟
20.和帝刘肇
21.殇帝刘隆
22.安帝刘祜
23.顺帝刘保
24.冲帝刘炳
25.质帝刘缵
26.桓帝刘志
27.灵帝刘宏
28.献帝刘协
三 国
魏
29.文帝曹丕
30.明帝曹叡
31.齐王曹芳
32.高贵乡公曹髦
33.元帝曹奂
蜀
34.昭烈帝刘备
35.后主刘禅
吴
36.大帝孙权
37.会稽王孙亮
38.景帝孙休
39.末帝孙皓
西 晋
40.武帝司马炎
41.惠帝司马衷
42.怀帝司马炽
43.愍帝司马邺
东 晋
44.元帝司马睿
45.明帝司马绍
46.成帝司马衍
47.康帝司马岳
48.穆帝司马聃
49.哀帝司马丕
50.废帝司马奕
51.简文帝司马显
52.孝武帝司马曜
53.安帝司马德宗
54.恭帝司马德文
南 北 朝
南 朝
宋
55.武帝刘裕
56.少帝刘义符
57.文帝列义隆
58.孝武帝刘骏
59.前废帝刘子业
60.明帝刘彧
61.后废帝刘昱
62.顺帝刘准
齐
63.高帝萧道成
64.武帝萧赜
65.郁林王萧昭业
66.海陵王萧昭文
67.明帝萧鸾
68.东昏侯萧宝卷
69.和帝萧宝融
梁
70.武帝萧衍
71.简文帝萧纲
72.元帝萧绎
73.敬帝萧方智
陈
74.武帝陈霸先
75.文帝陈茜
76.废帝陈伯宗
77.宣帝陈顼
78.后主陈叔宝
北 朝
北 魏
79.太武帝拓跋焘
80.文成帝拓跋浚
81.献文帝拓跋弘
82.孝文帝元宏
83.宣武帝元恪
84.孝明帝元诩
85.孝庄帝元子攸
86.节闵帝元恭
87.安定王元朗
88.孝武帝元修
东 魏
89.孝静帝元善见
西 魏
90.文帝元宝炬
91.废帝元钦
92.恭帝元廓
北 齐
93.文宣帝高洋
94.废帝高殷
95.孝昭帝高演
96.武成帝高湛
97.后主高纬
北 周
98.孝闵帝宇文觉
99.明帝宇文毓
100.武帝宇文邕
101.宣帝宇文赟
102.静帝宇文阐
隋
103.文帝杨坚
104.炀帝杨广
105.恭帝杨侑
唐
106.高祖李渊
107.太宗李世民
108.高宗李治
109.则天皇帝武曌
110.中宗李显
111.睿宗李旦
112.玄宗李隆基
113.肃宗李亨
114.代宗李豫
115.德宗李适
116.顺宗李诵
117.宪宗李纯
118.穆宗李恒
119.敬宗李湛
120.文宗李昂
121.武宗李炎
122.宣宗李忱
123.懿宗李漼
124.僖宗李儇
125.昭宗李晔
126.昭宣帝(哀帝)李柷
五 代
后 梁
127.太祖朱温
128.末帝朱友贞
后 唐
129.庄宗李存勖
130.明宗李嗣源
131.闵帝李从厚
132.末帝李从珂
后 晋
133.高祖石敬瑭
134.出帝石重贵
后 汉
135.高祖刘知远
136.隐帝刘承祐
后 周
137.太祖郭威
138.世宗柴荣
139.恭帝柴宗训
北 宋
140.太祖赵匡胤
141.太宗赵炅
142.真宗赵恒
143.仁宗赵祯
144.英宗赵曙
145.神宗赵顼
146.哲宗赵煦
147.徽宗赵佶
148.钦宗赵桓
南 宋
149.高宗赵构
150.孝宗赵昚
151.光宗赵惇
152.宁宗赵扩
153.理宗赵昀
154.度宗赵禥
155.恭帝赵显
156.端宗赵昰
157.卫王赵昺
辽(契丹)
158.太祖耶律阿保机
159.太宗耶律德光
160.世宗耶律阮
161.穆宗耶律璟
162.景宗耶律贤
163.圣宗耶律隆绪
164.兴宗耶律宗真
165.道宗耶律洪基
166.天祚帝耶律延禧
金
167.太祖完颜旻
168.太宗完颜晟
169.熙宗完颜亶
170.海陵王完颜亮
171.世宗完颜雍
172.章宗完颜璟
173.卫绍王完颜永济
174.宣宗完颜珣
175.哀宗完颜守绪
元(含蒙古)
176.太祖(成吉思汗)奇渥温铁木真
177.太宗奇渥温窝阔台
178.定宗奇渥温贵由
179.宪宗奇渥温蒙哥
180.世祖奇涅温忽必烈
181.成宗奇渥温铁穆耳
182.武宗奇渥温海山
183.仁宗奇渥温爱育黎拔力八达
184.英宗奇渥温硕德八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