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令书制作研究(出版书)》
作者:王会斌
内容简介:
战国令书是战国时期各国传达命令信息的一种工具,具有命令性、强制性、公务性、合法性和文本性等基本特征,是战国时期统治者统治国家,协调统治阶级相互之间、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被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各种关系时使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战国的兼并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国令书制作研究就是对这项工作进行全方位探讨,如战国时期统治阶级用什么人制作令书;根据命令内容的不同这些人都使用哪种令书;这些令书起源于何时;在制作时采用何种格式、语言、载体和规格,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等。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战国国家权力的运行机制、实现途径和秦汉社会令书制作进入成熟期的原因。
王会斌,1987年生,河北邯郸人,201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系,历史学博士,世界汉学•文学中国研究会理事。河南省黄河文化研究会理事,现供职于黄淮学院。主要从事先秦史、先秦文书等方面研究,曾先后在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战国令书种类之诸项关系论析》《西周、春秋直记君令管理令书的方法与目的》《战国及秦虎形符节铭文书写格式探微》《中国古文书学研究范畴刍议》《先秦令书之概念论析》等论文十数篇。
序
作者会斌,2011年考入吉林大学,硕博连读,随我研习先秦历史五载,2016年顺利完成学业,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会斌勤奋好学,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强。思考论文题目时,受我博士学位论文《西周春秋令书研究》的启发,确定将我尚未论及的周代令书的战国部分作为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内容,并将题目定为《战国令书制作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会斌理论基础扎实,方法运用得当。搜集和阅读了大量传世文献和相关资料,将其与出土文献所载内容及实物外部形制透露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条分缕析地考证出各种战国令书的源流、书写者、发布者、书写格式和规格形制的具体样态,深入剖析了上述构成因素在不同令书种类之间、同类令书之间和与前代令书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还原了令书这一历史事物在战国时期发展演变的实际脉络及原本规律,使全面而清晰地认识战国令书成为可能。
会斌善于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强。通过阅读该书稿,发现了会斌的一个“预谋”,即在全面展现战国令书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通过战国各国令书发展的程度和速度差异,去分析各国在对内改革、对外战争中或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如在比较分析秦国与其他国家令书体系发展状况之后,认为秦国之所以能够在统一战争中取得最后胜利,与其有着层级更加分明、运作更加高效的令书体系有关。从而为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战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尤其是权力的运作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该书虽然距离作者最初设想的“创建一种研究先秦令书制作可行范式”尚存在距离,但毋庸置疑,对中国古文书学理论研究多有启迪意义。既有的中国古文书研究,或许受到学科及理论的限制,文书在运作过程中,参与人员与文书、文书与文书、参与人员和参与人员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探讨与分析往往被忽略。该书则专设章节,在第六部分“战国令书制作之诸项关系论析”中,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提出不少具有创建性的观点。
作为青年学者的第一部学术专著,该书并不完美,资料的分析、观点的提炼、语言的推敲等尚存在不少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但瑕不掩瑜,从洋洋几十万言的字里行间,已经窥见了作者的学术发展潜力和披荆斩棘的前行步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导师,我为会斌的书稿即将付梓而高兴,也热切地期待着他在未来漫长的研究之路上加倍努力,向社会奉献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
是为序。
孙瑞
2019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 导论:战国令书——战国社会剧变的缩影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本书有关概念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战国令书种类源流考辨
第一节 命书的源流
第二节 “令”书的源流
第三节 诏书的源流
第四节 告书的源流
第五节 誓书的源流
第六节 檄书的源流
第七节 律法书的源流
第八节 式法书的源流
第九节 释法书的源流
第十节 判决书的源流
第十一节 盟书的源流
第十二节 符书、节书的源流
小结
第三章 战国令书制作者辨正
第一节 命书的制作者
第二节“令”书的制作者
第三节 诏书、告书的制作者
第四节 誓书的制作者
第五节 檄书的制作者
第六节 律法书的制作者
第七节 式法书的制作者
第八节 释法书的制作者
第九节 判决书的制作者
第十节 盟书的制作者
第十一节 符书、节书的制作者
小结
第四章 战国令书书写格式及用语探微
第一节 命书的书写格式及用语
第二节 “令”书的书写格式及用语
第三节 诏书的书写格式及用语
第四节 告书的书写格式及用语
第五节 誓书的书写格式及用语
第六节 檄书的书写格式及用语
第七节 律法书的书写格式及用语
第八节 式法书的书写格式及用语
第九节 释法书的书写格式及用语
第十节 判决书的书写格式及用语
第十一节 盟书的书写格式及用语
第十二节 符书的书写格式及用语
第十三节 节书的书写格式及用语
小结
第五章 战国令书载体材质及规格探究
第一节 以竹木简、牍(方)为载体的令书规格
第二节 以金属器物、片块为载体的令书规格
第三节 以玉石碑牍、简圭为载体的令书规格
小结
第六章 战国令书制作之诸项关系论析
第一节 种类方面的诸项关系
第二节 制作者方面的诸项关系
第三节 书写格式及用语方面的诸项关系
第四节 载体材质及规格方面的诸项关系
小结
第七章 战国令书制作之特点与影响
第一节 特点
第二节 影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导论:战国令书——战国社会剧变的缩影
号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①,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为基础的周王朝,发展至春秋时期,其制度弊病已经积重难返。但这并不是历史的退步,因为伴随周王朝“礼崩乐坏”、“王官失学”及战国诸国之间杀伐征战的沧海横流与血雨腥风而来的,是中国历史上关键性的巨大变革和重大发展。其变革之剧烈,发展之迅猛,影响之广泛,足以令人惊异,故古人即常有战国时期乃“古今一大变革之会”②之叹。而作为战国统治者命令信息载体的战国令书,不仅是战国社会各项变革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也是整个战国社会剧变的缩影。
第一节 选题意义
随文字而产生的文书,由于人们信息交流需要的不断加强,发展至战国时期其社会功能价值已经变得不容忽视。其中代表统治者统治意志的命令文书变得尤为重要,对战国社会活动的影响力要远超其他文书。命令文书是战国时期各国传达命令信息的一种工具,具有命令性、强制性、公务性、合法性和文本性等基本特征,被书写或刻铸在竹木、金属和玉石等载体上,是战国时期统治者统治国家,协调统治阶级相互之间、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被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各种关系时所使用的重要手段之
在战国的兼并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① (清)阮元校刻《毛诗正义》卷十六,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503页。
② (清)王夫之:《读通签论》卷末,世界书局,1936年,第667页。
完整的战国令书运行过程,包括决策、制作、传达、执行、回复、保存等环节。其中制作环节是将统治者决策的命令信息转化为实物令书的一个重要阶段,对这项工作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研讨,如在战国时期统治阶层用什么人制作令书,根据命令内容的不同这些人都使用哪种令书,这些令书又起源于何时,在制作时他们采用何种格式、语言、载体和规格,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等,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战国国家权力的运行机制、实现途径和秦汉社会令书制作进入成熟期的原因。
选“战国令书制作研究”为题进行研究,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从微观层面推动我们正确认知战国令书制作体系相关因素自身发展的史实,揭秘制作环节相关因素的各种关系,从而还原令书这一历史事物在战国时期发展演变的实际脉络及原本规律,这全面体现了史学整体研究的三个层次,即基础史学、中层史学、高层史学。①
此处所说的战国令书制作环节的相关因素包括令书的种类、制作者、书写格式及用语、载体材质及规格等实体因素以及各实体因索之间非实体的诸项关系因素。我们知道,只有认知清楚历史事物发展的本来面目,才能真正“建立一种遵从证据、表现人的过去向认识(或称历史性认识)的知识体系”②。而为人熟知的观点,并不一定正确。看似孤立的事物之间,可能存在微妙的关系,在研究中我们就得出一些不同以往或为前人所忽视的历史认知结论。如诏体令书在秦统一改“命为‘制',令为‘诏’”③之前的战国肘期即已出现;誓令书在战国的消失,可能并不是因为文献散佚,而是由于檄书和律法文书发展迅速,侵吞了誓令书的文体功能;春秋
——————
① 李开元先生曾说:“基层史学,以确立历史少实之具体存在为目的,以考释和描述的方法追求史学之复原。中层史学,在基层史学已经确立了的史实之基础上,以探讨各个史实间的相互关系为目的,以分析和归纳的方法追究史实间关系的合理解却匚高层史学,乃是在基层史学和中层史学已经确立了的史实和史论的基础上,建立历史演化的一般法则和理论模式,抽象和假设为其方法之特点。以上三个层次的史学,构成了史学之整体”。参见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第5~6页。
② 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店,2000,第14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卷六,中华书局,1959,第236页。
以来已出现的文化向下层普及的趋势和战国官僚体制迅速建立带来的制作大量文书的需要,促使战国文吏集团快速壮大,破坏了史官的知识垄断地位;战国令书上书写的文字与其发布者和持有者的身份及职能有直接关系,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所处历史时期统治者地位及统治局势的变化;不同等级的令书在材质和规格上有较为严格的区别;战国令书种类与制作者之间有一定的等级对应关系;不同种类的令书书写格式有同源关系;等等。虽然这些结论当中有的可能并不完全正确,但说明传统的看法存在某种缺陷,需要结合不断发现的新材料及日益发展的新理论做进一步的探讨,不能止于固有认知。
第二,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观察战国时期各国在文书制作层面的权力结构发展程度高低及过程快慢,进而实现多角度、多层面地透视战国历史发展过程及社会特点的目的。
战国令书是通过有形载体传达文字命令信息的一种工具,是国家统治者意志的最直接体现。这种影响从战国令书制作环节的各项因素当中都可以看出,但在令书种类这一因素当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这是因为战国制作的某些令书种类的划分本身就是以制作者、书写格式及用语、载体材质及规格等因素为基础的,如诏书主要因其发布者为君王及缺乏明确时间信息的不与正文分割的混合“抬头”得名,符书、节书主要因其载体形制而得名,等等。而且一般情况下,在先秦时期某国的令书种类越多,说明其权力构成越复杂;同种令书种类出现越早,说明其对应令书功能需求出现得越早,进而说明其社会发展程度较高,反之越低。以律令书为例,战国时期秦国虽然并非最先变法,但在商鞅变法之后,其律法体系迅速发展,远远超出了李悝《法经》六篇的范畴,仅睡虎地秦墓竹简就有规定各项事务运作细节的法律数十种,如关于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的《田律》《厩苑律》,关于市场交易、货币流通、粮食储存和发放的《仓律》《金布律》,关于徭役征发、工程兴建、刑徒监管的《徭律》《司空律》等。①而律法条文中的某些具体内容,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形势及国家意志,如秦律对违法犯罪人员处罚甲、盾等战备物资的做法,
——————
① 参见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第19页。
《效律》“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贸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①、《臧(藏)律》“臧(藏)皮革橐(蠹)突,赀啬夫一甲,令、丞二盾”②、《傅律》“典、老弗告,皆各一甲;伍人,户一盾,皆䙴(迁)之”③等,即是战国社会战争频仍环境下秦国迫切需要储备战略物资的表现。秦国律令书种类上的复杂及内容上的细致程度都远远超过了其他六国,在文书层面说明了国家对社会及权力机构的管控力要强于其他六国,律法中有大最关于军事物资储备的处罚规定,是秦国能在战国中期以后的统一战争中获得优势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战国时期令书制作环节,不仅要研究其环节内部的各项因素,还要通过认兵审视各项因素之中所隐含的时代烙印,厘清微观层面反映的整个战国时代的历史发展过程 及特征。
第三,本书是研究先秦令书制作可行范式的一种尝试,是中国古文书学理论发展的一种实践。
长期以来学者对先秦令书制作的概念及内涵认知并不统一,研究过于零散,这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受学科理论及史料限制,先秦令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缺乏系统性的研究理论及框架,学者往往仅就其研究的某一方面加以论述,难以和其他学者形成对话,我们通过对历史学、档案学、文书学、秘书学等学科在先秦令书制作研究方面的理论方法及研究重点的梳理与观察,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交叉的可能及共有的缺陷。交叉的可能:后三者即档案学、文书学、秘书学受其实用目的影响,偏重技术层面,对历史源流的梳理热情不足,历史学则相反。档案学论著绝大多数只是研究当代档案,即使提到古代也只是简单一笔带过,如吴宝康的《档案学概论》④,是档案学理论研究方面的一部重要著作,在第一章“档案的起源与沿革”即论及中国先秦令书的制作,不过用笔较少。周雪恒的《中国档案事业史》⑤是中国档案史研究方面的第一部专著,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就先秦令书的讨论也用笔不多。文书学的研究论著几乎完
——————
①睡虎地秦基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第69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第83页。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第87页。
④吴宝康主编《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⑤周雪恒主编《中国档案巩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全以现代公务文书为对象,主要探讨现代公务文书的作用、种类、体式、稿本,最后落脚于当代公务文书的撰写。①秘书学的研究论著则应用性更强,基本以当代秘书工作为核心,强调应用性。②而历史学本身即在追求事物的历史意义及价值,较少需要直接为现实目的服务,所以二者存在交叉的可能。共有的缺陷:对先秦令书制作环节各因素内部之间的关系普遍缺乏重视。庞朴先生《一分为三: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法》曾指出两个关联的事物之间存在“两实一虚”的关系③,对应此处,则文书或文件和其制作人员就是那两个“实”,而其与内部及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就是那个“虚虽然我们称其为“虚”,李开元先生更将其与“基础史学”分开,定性为“高层史学”④,但这是就研究的先后层次来讲的,就实际而言,这个“虚”也是现实存在的,“虚”并不等于没有,它是各因素得以存在的关键因素,对其缺乏认识显然无法正确且全面地认识先秦令书制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