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 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63页。
②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佛山市郊澜石东汉墓发掘报告》,《考古》1964年第9期。
③成都市文物管理处:《四川成都曾家包东汉画像砖石墓》,《文物》1981年第10期。
④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牧马山灌溉渠古墓清理简报》,《考古》1959年第8期。
⑤陈文华:《汉代长江流域的水稻栽培和有关农具的成就》,《论农业考古》,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
⑥夏亨廉、林正同主编:《汉代农业画像砖石》,农业出版社,1996年,第41页。
⑦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四川西昌北山、小花山、黄水塘大石墓》,《文物》1990年第5期
⑧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昆明市博物馆、官渡区博物馆:《云南昆明羊甫头墓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4期;昆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昆明呈贡石碑村古墓群第二次清理简报》,《考古》1984年第3期。
⑨龚世扬:《广西少数民族收割工具禾剪的考察与研究》,《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杷:《说文•木部》:“杷,收麦器。”段注:“𦓯,亦杷也。杷引申之义为引取,与掊捊义略同。”《说文•未部》:“𦓯,卌㕚可以划麦,河内用之。”段注:“卌,数之积也。……㕚者,手甲也,今字作爪。卌㕚可以划麦,即今俗用麦杷也。”杷由若干弯折成爪状的竹木条编排而成,脱粒后用以拢聚麦粒、麦秸,也可用于粮食的翻晒,其爪数不定。《释名•释道》:“四达曰‘衢’。齐鲁谓四齿杷为欋,欋杷地则有四处,此道似之也。”是亦有四齿杷。
臼:汉代木、石、铜、铁臼和陶臼模型都有发现。河南洛阳吉利区东汉墓出土石臼2件,圆柱形,束腰,臼槽为圆口,内置一件棒形石杵,是实用的器具①。广州汉墓出土西汉后期到东汉时期的陶臼模型5件②。舂臼俑在四川、重庆等地多有发现③。
碓:石碓由杵臼发展而来。碓用足踏而不用手捣,汉代又谓之碓机,与旋转石磨差不多同时产生。汉扬雄《方言》卷五说:“碓机,陈、魏、宋、楚,自关而东谓之梃硙,或谓之䃀。”西汉史游《急就篇》卷三:“碓硙扇隤舂簸扬。” 《说文•石部》:“碓,所以舂也。”唐颜师古注:“硙所以䃺(磨)也,亦谓之䃀。”磨、碓同是加工面粉的器具而常被相提并论。考古发现的汉代石臼有的可能为碓臼。河南内黄三杨庄遗址博物馆展室所见西汉晚期至新莽时期村落遗址出土的碓杵,下段圆而稍细,为杵头,上部断面近方,侧面一纵向长方孔,用以纳碓杠。东汉墓葬中,陶碓往往与风车连为一体。
汉代除用践碓(踏碓),还出现畜力碓和水力碓。桓谭《新论•离事》:“宓牺之制杵臼,万民以济,及后世加巧,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又复设机关,用驴、骡、牛、马,及役水而舂,其利乃且百倍。”
石磨:汉代是石磨普及和推广的时期,这与麦类作物的普遍种植和饮食习惯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汉代石磨发现较多,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早期石磨齿纹呈点窝状或枣核状,西汉中期呈放射状,大约到西汉晚期出现分区布置的放射状斜线齿纹,齿纹疏密一致,布局合理,已同现代石磨的齿纹相一致。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村落遗址出土两种石磨④:二号庭院大门外水井旁一扇放射状齿纹的石磨,中心部位无齿纹,有两个圆孔,为上扇;分区放射齿纹石磨,齿纹达中心部位,中心有凸起较高的铁芯(磨脐),其上扇盖面凿成相对的半月形深槽,槽底各有一长方形穿孔以下粮食,盖面
——————————
①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吉利区东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10期。
②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283、416页。
③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涪陵三堆子东汉墓》,《文物资料丛刊》(10),文物出版社,1987年;胡人朝:《重庆市化龙桥东汉砖墓的清理》,《考古通讯》1958年第3期。
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黄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第二处庭院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0年第3期;三杨庄遗址博物馆展室所见。
中部下凹呈锅状,中间一横梁将锅状窝分为两边,每边底部一圆孔通往磨齿面。据出土位置和摆放情况判断,前者为废弃的旧式磨。该遗址毁弃的年代在新莽到东汉初期。河北满城1号汉墓北耳室发现的大型石磨旁有马骨遗骸,表明是用马作动力的石转磨。磨齿点窝状,磨下装有铜漏斗,上扇边沿有两个插磨棍用的长方形榫眼①。山东枣庄薛城区出土的汉代实用石磨,上扇一侧也有装推磨棍的方孔②。山东安丘发现汉代石磨,白砂岩质,直径51厘米,分区布置齿纹③。
汉墓多有明器陶磨出土,齿纹布置和上扇形制多与三杨庄分区放射状齿纹的石磨一样。洛阳西郊东汉墓中多有陶磨或釉陶磨模型以及推磨俑④。洛阳新安铁塔山西汉末、新莽时期的墓中出土釉陶磨一件,直径19.2厘米。上扇表面有2个半月形沟槽,底面刻成辐射沟槽,侧面有一方孔,为插磨柄之处。下扇隆起,面上亦刻成辐射沟槽,磨下部有承盘⑤。洛阳吉利区东汉墓出土石磨2件,由上下两个圆形磨扇组成(齿纹未作描述),直径14.8厘米,为明器;另出石臼2件⑥。安徽淮北市东汉砖石混合墓所出陶磨,花纹特别⑦。湖北荆州博物馆藏有铜人推磨。
铡刀:铡刀主要是切碎饲草的工具,后世还多用于整齐地铡切收割后的麦穗,使穗与秸分离,便于晒干打场脱粒,故列于此。铡可能出现于西汉。《汉书•尹翁归传》:“豪强有论罪,输掌畜官,使斫莝。”“使斫莝”是处以斩铡饲草的劳役。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卷七《勾践入臣外传》:“越王服犊鼻,着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夫斫锉养马,妻给水、除粪、洒扫。”东汉袁康、吴平辑录《越绝书•本事》;“越王勾践属刍莝养马,诸侯从之,若果中之李。”越王兵败入吴为臣仆,所服劳役中就有铡草饲畜之事。《说文•帅部》:“莝,斩刍。”段注:“谓以鈇斩断之刍。”则斩刍之器即铡刀,但汉代名称不详。目前仅见东汉实物。山东莒县博物馆藏东汉铡刀,弧背、弧刃,细长铁柄,铡身较窄,圆首带孔以利穿轴转动,刀背弧曲,形制与现代铡刀相似,只是形体较小(图1-11)。
飏扇:飏(扬)扇或风扇车,汉代文献叫扇,它利用谷粒及夹杂物容重飘浮特性的不同,人为制造风力使谷、秕和杂物自行分离,是西汉新出现的先进器械。西汉史
————————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44页。
②李光雨:《枣庄出土汉代石磨》,《中国文物报》1991年11月17日第1版。
③贾德民:《山东安丘发现汉代石磨》,《考古》1995年第11期。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洛阳西郊汉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3年第2期。
⑤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新安县铁塔山汉墓发掘报告》,《文物》2002年第5期。
⑥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吉利区东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10期。
⑦杨忠文、胡均、付蕾:《安徽淮北发现东汉时期砖石混合框架结构墓》,《中国文物报》2005年10月14日第2版。
图1-11 山东莒县博物馆藏汉代铡刀
游《急就篇》:“碓硙扇隤舂簸扬。”唐颜师古注:“扇,扇车也。隤,扇车之道也……。隤之言坠也,言即扇之,且令坠下也。舂则簸之、扬之,所以除糠秕也。扬字或作飏,音义同。”至元代王祯《农书》始见“飏扇”之名,以与生活中的扇相区分。汉代飏扇类型多样,有的结构也较复杂,过去曾多有误释,在此需多说几句。
根据河南、山西、四川等地发现的汉代模型或画像材料,汉代飏扇可分为两种类型。
(1)分体立式扇。立式扇只有两片扇板,是结构最简单的扇。1955年四川彭县(今彭州市)太平出土的舂碓画像砖上有全敞形式的立式风扇车,画像砖面的上方为干栏式的粮仓,画面左侧两架足碓,两人正扶栏踏碓,足碓右边就是立扇图,“一人横负圆桶往下倾倒粮食,另一人扬扇以吹去秕糠”(图1-12)①。成都市新都区东汉崖墓出土抱扇的陶俑2件,原报告称“陶执铡俑”“双手执铡刀于胸前”②。成都市青白江区跃进村汉墓亦出土这样的“执铡童子俑”(图1-13)③。陶俑的两手各执一柄,不可能一人手执两柄铡刀,史晓雷已对其进行了辨正④。汉代铡刀的实物所见不多,前文所叙山东莒县博物馆藏东汉铡刀,铡身较窄,刀背弧曲(见图1-11),与四川汉墓陶俑手中的物件全然不同。至于将彭州画像砖解读为“一人将筛竖立,另一人向筛内倾倒粮食”⑤的说法也是毫无根据的。目前所见四川出土的同类俑,所执的板状物上都没有示意筛孔的网线或点窝状网眼的刻画。如果这板状物是筛,实际操作中只能倾斜筛面才能承接粮食,类似今日建筑工地筛砂石的做法,而不应是将筛完全垂直竖立起来。画像砖上刻画的明显是两个扇面,也与陶俑手执两扇的形象相照应。汉画中的立扇都与
————————
①夏亨廉、林正同主编:《汉代农业画像砖石》,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第48页。
②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都区文物管理所:《成都市新都区东汉崖墓的发掘》,《考古》2007年第9期。
③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青白江区文物管理所:《成都市青白江区跃进村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第8期。
④史晓雷:《汉代“扬扇”考辨》,《四川文物》2011年第4期。
⑤史占扬:《从陶俑看四川汉代农夫的形象与农具》,《农业考古》1985年第1期。
舂碓场面在一起,也说明立扇是与舂米接续的一个劳动环节。四川泸州河口头出土的同类汉俑,报告中直接称其为“执飏俑”,是对四川地区流行的飏扇有了真正理解后的准确定名①。

图1-12 四川彭州舂碓画像砖 图1-13四川成都青白江区汉
墓“执铡童子俑”
关于立扇的操作方法问题。《汉代农业画像砖石》在对山东滕州宏道院出土的“对舂扬扇”画像石的说明中推测:“这种扬扇大概是用竹子制成,并利用弯形的弹力装置,通过拉扯形成往返运动产生持续的风源以扬去秕糠。”②从该画像上确实看到持扇者弓步向前,一手扶扇柱上端,另一手稍低,似在拉扯扇面。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所藏“舂米图”上也有类似的刻画③。滕州画像中手举簸箕向下倾倒粮食的人应站在扇对面的一侧,但由于画面缺乏层次感,倒像是在操作飏扇者的对面并与之同向而立。一手扶扇柱、一手拉扯扇面的说法对于四川地区出现的飏扇好像并不适用,前述彭州画像石上看到的扇分明是两扇,操作者两手各扶一扇的扇柱,又如何分出一手拉扯扇面?成都新都区出土的执扇俑也都是执两个扇叶,说明 扇是两扇同时使用的。因此,关于这种不作固定装置处理的分体立扇,使用方法并没有得到解决,也许来通过实验的办法,制作几个模型,通过反复试验来理解汉代飏扇的操作方法。
(2)固定装置的摇动式扇车。飏扇固定在台架上,外形主体往往是开敞的斗口和扇叶(扇叶多未表现),扇叶在斗口之下,通过转动摇柄带动扇叶产生风力。有的呈箱型结构,扇叶在箱体内。河南济源泗涧沟西汉晚期墓葬出土的模型表现的是一个箱式
——————————
①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泸州市博物馆:《四川泸州河口头汉代崖墓清理简报》,《四川文物》2006年第5期。
②夏亨廉、林正同主编:《汉代农业画像砖石》,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第47页。
③杨孝军:《徐州新征集的汉画像石研究》,《东南文化》2009年第4期。
结构的扇车(图1-14)①,风扇车与踏碓在一块陶板上,踏碓居中布置,风扇车在陶板的一侧,风箱闭合为梯形,后端开敞,以利进风,侧面还有圆形进风口,这个进风口同时也应是操作转动扇叶装置的地方。前端斜坡状,至前下端有一很小的开口作出风口,风扇的前方上部有一方形倾粮口。转动风扇,同时粮食自倾粮口倒入,风力将糠秕、杂物吹向斜坡部分的箱体中。透过两个进风口,可以看到风箱内部情况②。操作者两手平举于胸前,似在转动扇柄,但模型并没有塑造转柄和扇叶等细节。这个模型让人费解之处是,为什么要把出风口一端做成斜坡状?出风口又为什么做得那么小?也许我们不应该对这个模型要求太多,它不但没有圆形的鼓风设施,连出粮口都没有刻画,与实用的风扇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图1-14 河南济源泗涧沟汉墓米碓、扇车模型
固定装置的风扇车类型多样。山西芮城出土的四件东汉陶风扇车模型,风箱呈闭合长方体③。1982年南阳市博物馆在市东郊征集到一件西汉时期的灰陶风车模型,风箱呈闭合长方体斜坡状④。1984~1985年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金岭以南乙烯厂区出土的米碓风车模型,风扇车与踏碓在同一底板上,扇为箱体闭合型⑤。河南济源西窑头村西汉晚期墓出土一件陶风扇车模型,风车与踏碓并列置于底板上,风车箱体长方形,正前方未封闭⑥。洛阳东关东汉晚期墓出土的陶风扇车模型为半敞开式风箱,鼓风口和出风
————————
①河南省博物馆:《济源泗涧沟三座汉墓的发掘》,《文物》1973年第2期。
②见史晓雷《王祯《农书》中的“飏扇”新解》所附扇车照片后视图,《中国农史》2011年第3期。
③赵家有、李天影:《山西芮城出土的陶风扇车模型》,《农业考古》1988年第2期。
④李桂阁:《从出土文物看两汉南阳地区的农业》,《农业考古》2001年第3期。
⑤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临淄金岭镇一号东汉墓》,《考古学报》1999年第1期。
⑥李彩霞:《济源西窑头村M10出土陶塑器物赏析》,《中原文物》2010年第4期。
口开敞,下方出粮口塑造清楚①。
多种类型扇车的存在,适应了不同的加工需要,也是风扇车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一架结构完备的风扇车,不论它多么简陋,扇叶是必需的,而且都能进风、出风、倾粮和出粮。箱式风扇车代表了飏扇的发展方向,它结构复杂,经历代不断改进,发展为近代农家的扬场工具,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被扬场机器所取代。立扇是一种极其简易的飏扇,考古材料见于四川东汉墓陶俑、画像砖以及山东、江苏等地的画像石。从常理上讲,先有立扇,后有固定装置的箱型风扇车,我们由西汉墓的箱式风扇车的结构可以想见,在西汉晚期以前,它必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那么,立扇的使用一定远在西汉晚期以前,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实例罢了。西汉元帝时期(公元前48~前33年)黄门令史游的《急就篇》把“扇”与当时的谷物加工和扬场工具并列,就说明扇的成熟和普及,其中当包括了不同形制的飏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