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汉代壁画、耧足实物、元代王祯《农书》和其他文献记载以及现在仍在使用的耩子,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等单位对汉代耧车分别进行复原,制作了模型。耧足装在三根木制而中空的楼腿上,上端和种子槽相通,种子槽下部前面有一个长方形的开口和耧斗相通。耧斗的后部下方有一个开口,开口处装一块可以活动的闸板,用一个楔子塞紧。耧车前边有双辕,两辕间仅容一牛,卷车向后伸出两柄供人扶耧。两个耧足的间距就是行距。播种前,先根据种子大小和土壤干湿等情况活动闸板,调节好耧斗开口的大小,结合行进速度使下种量合乎播种要求。播种时把种子装入搂斗中,一人牵牛前行,掌握行进速度,后面的扶搂者掌握入土的深浅,边走边摇,种子经闸口流入搂腿,顺着耧足掉在开出的沟中。耧车后面悬挂一根木棒,覆土盖种③。
耢(耱):汉代有碎土、摩平和覆种的器具。《论语•微子》“耰而不辍”,郑玄注:“耰,覆种也。”《说文•木部》解“櫌”为“摩田器”。盖耰为碎土工具,破碎土块自然有平土覆盖之效。但耰并不是覆种的器具。《齐民要术•耕田》:“耕荒毕,以铁齿𨫒揍再徧杷之。漫掷黍穄,劳亦再徧;明年,乃中为谷田。”漫播以后再劳摩两遍,
——————————
①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南阳北关瓦房庄汉代冶铁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1年第1期。
②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平陆枣园村壁画汉墓》,《考古》1959年第9期,图版壹,4。
③谓知:《赵过发明三脚耧》,《中国文物报》2010年7月30日第8版。
这里劳即耢,就是覆种器。段注以为许慎所谓“摩田”兼有覆种与摩平之意。耢,今又称耱子,它兼有摩平、碎土和覆种的功能。汉代的耱子形象可以参考河西地区魏晋壁画墓中耱地图来理解,图上的耱子以藤条编于木框而成,虽然简单,但碎土摩平效果很好(图1-10)①。山东滕州画像石上表现的不是耙就是耢,如果是粉,它在耕土之后使用就是碎土和摩平的农器,在播种之后使用便是覆种的工具。这也属一器多用的例子。
石磙:河南内黄三杨庄出土的一个大石磙,中间圆鼓,两端稍细,两头正中各有嵌铁轴的方槽,同今日之打场碌碡十分相似②。符奎分析认为这是一种蔺雪兼有覆种镇压器功能的器具。《汜胜之书》:“冬雨雪,止,辄以蔺之,掩地雪,勿使从风飞去。”以磙类石器覆种镇压,也见于王祯《农书》、宋应星《天工开物》等农书,而“使用这种‘鼓形石磙’作为覆种后镇压器的现象,至今仍存”③。三杨庄石磙表面不十分光整,与今日打场碌碡小有区别,我同意符奎的解读。
图1-10河西魏晋墓耱地图
4.中耕用具
锄:西汉仍使用六角形平刃锄和凹形侈刃锄。六角形锄是战国时期流行的样式,汉代继续向圆肩锄发展。陕西长武出土的六角锄,自长方釜的下面两角向两侧伸出对称卷云纹,銎下正中向锄面伸出桃叶纹,是少有的在铁农具上进行装饰的例子。锄高12.8、刃宽20.5厘米(图1-9,11)④。凹形锄类凹形锸,一如战国时使用的凹形锄,
——————————
①张掖地区文物管理办公室、高台县博物馆:《甘肃高台骆驼城画像砖墓调查》,《文物》1997年第12期。
②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黄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第二处庭院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0年第3期。
③符奎:《三杨庄遗址出土石磙浅识》,《中国农史》2013年第6期。
④刘庆柱:《陕西长武出土汉代铁器》,《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1期。
弧刃外撇,内侧有用作盘的空槽,两侧鉴槽后延较长,含纳木叶后再榫接横向木柄,适用于垄间中耕。从西汉开始,铁锄大量出土,南方地区更为流行,如广州西汉前期墓出土铁锄5件,中期墓出土同类器2件①。河南巩义铁生沟出土8件铁锄,六角形锄只有1件②。至迟在西汉晚期,圆肩铁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全铁曲柄的半圆形锄,湖北枣阳、河南洛阳伊川等地有发现(图1-9,8)③,这种曲柄半圆形锄与现代传统农具锄基本相同,装柄方法也完全一样。东汉时期,曲柄半圆形锄开始流行。
铲:器形与战国铲相似,但器身变薄,更为轻巧。陕西陇县秦代墓出土的铁铲通长14.1、刃宽13厘米,自肩部向刃部逐渐变宽,刃口较利,较战国铁铲显得轻便(图1-9,16)④。《太平御览》卷七六四引《释名》:“铲,平削也。”又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四•钱镈门》引《纂文》:“养苗之道,锄不如耨,耨不如铲。铲,柄长二尺,刃广二寸,以划地除草。”划为铲之俗字。铲普遍发现于全国各地,陕西、河南两地出土汉代铁铲最多,陕西长武一次出土12件⑤,河南巩义铁生沟汉代冶铁遗址出土铲25件⑥。湖南衡阳道子坪出土东汉铜铲⑦。
5.灌溉用具
汉代是农田水利和灌溉技术大发展的时期,关于汉代水利设施上反映出的技术进步将在第四章“农田灌溉与水利技术”中详谈,这里只说与井灌有关的用具。
桔槔:在汉画汲水图上,春秋时即已使用的桔槔已十分普遍。桔槔利用杠杆原理打水,多见于庖厨或屠宰场面,桔槔横杆上往往有大鸟站立,或在桔槔附近飞翔,显示是在室外。山东宋山小石祠东壁画像,桔槔横杆一端刻画有压石,压石左上方有一飞鸟⑧。类似的画像场景在嘉祥武梁祠汉画上也有出现⑨。汉墓出土的井架陶模型有的应与桔槔取水器具有关。当然,桔槔取水之外,直接用绳索人工提水仍是主要的方式。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村落遗址庭院门前发现的砖构水井,周围并未发现与井架相关的痕迹⑩,说明这里的人当时打水是不借助器械的。但作为灌溉用井,借助器械的可能性
——————————
①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63、237页。
②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巩县铁生沟》,文物出版社,1962年,第32页。
③周军、冯健:《从馆藏文物看洛阳汉代农业的发展》,《农业考古》1991年第1期。
④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陇县店子秦墓》,三秦出版社,1998年,第110页。
⑤刘庆柱:《陕西长武出土汉代铁器》,《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1期。
⑥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巩县铁生沟》,文物出版社,1962年,第32~33页。
⑦湖南省博物馆:《湖南衡阳县道子坪东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12期。
⑧蒋英炬:《中国画像石全集》第1卷《山东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65页。
⑨同上,第30、37页。
⑩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黄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第二处庭院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0第3期。
要大一些。
滑轮:汉代新出现以滑轮提水的做法,在井架上方横杠下附有滑轮,汲水绳索绕过滑轮,绳一端挂汲水罐,人站在井的一侧拉动绳的另一端,即可上下反复提水。过去称这种汲水器具为辘轳是不恰当的。从画像上看,滑轮为亚腰形或纺锤形,打水只需一人操作。这类画像在山东、河南、安徽、陕西、四川等地都有发现,如山东平邑县博物馆藏汉画像石庖厨图,画像上表现的是一个定滑轮①。洛阳东汉墓还多次出土附有滑轮井架的水井模型②。利用滑轮打水不需要太大场地,较桔槔更为便利。
辘轳:辘轳以卷绳提升为特征,后世所见的辘轳主要用于日常生活中提水,当然也是农田灌溉中所用的工具。中国何时始有辘轳,目前尚未有定说。1974年湖北大冶铜绿山春秋战国铜矿遗址发现2件木辘轳轴,其中1件为半成品。成品辘轳轴长2.5米,直径26厘米,两端有圆形轴颈。轴颈内侧凿有一圈密孔,再向内有一圈稍粗大的疏孔,孔中残留木条碎片,两圈孔显然都是插木条用的。使用时将辘轳轴支架在井口上方,扳动插装在内侧疏孔的粗木条,卷绕绳索便可以提升矿石。通过支架上的插销和密孔细木条可以制动辘轳,控制回转。由于密孔木条间距很小,可以随时制动辘轳③。铜绿山辘轳与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中《珠玉》附“宝井”图的辘轳相似“宝井”图中,两人分别立在辘轳的两端扳动辘轳悬吊一人下井。所不同者,《天工开物》的辘轳轴似为竹木条编成的大圆筒④。汉代扳轴式辘轳肯定已经使用。王褒《僮约》:“屈竹作杷,削制鹿卢。”其所“削制”的或许就是类似《天工开物》上所见的编竹木条为轴筒的辘轳。《尹湾汉墓简牍•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中有“鹿卢”,是列在兵器之中的。汉成帝永始四年为公元前13年。《礼记•檀弓下》“公室视丰碑”,东汉郑玄注:“丰碑,斫大木为之……下棺以繂绕。”唐孔颖达疏:“以繂绕者,繂即绑也,以绑之系棺缄,一头系卢鹿。”辘轳又作为下棺工具。这是汉唐人对《礼记》的理解,应主要作为汉唐事物来看待。1996年广州南越王宫署遗址发现一口砖井,“井底发现木辘轳和铁桶”,报告未说明木辘轳的形制,推论“井架是以单手摇绞绳索汲水的”⑤。这应是目前所知的汉代最早的手摇式辘轳的实物。1955年洛阳西郊东汉时期的井口上还现带方穿的压辘轳轴的桩石⑥。
——————————
①焦德森:《中国画像石全集》第3卷《山东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
②洛阳区考古发掘队:《洛阳烧沟汉墓》,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125~128页。
③铜绿山考古发掘队:《铜绿山春秋战国古矿井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2期。
④[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岳麓书社,2002年,第411页。
⑤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办公室:《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1995~1997年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9期。
⑥郭宝钧:《洛阳西郊汉代居住遗迹》,《考古》1956年第1期。
水斗、水管:以上所说多涉及生活用水问题,似乎与农田灌溉关系不大。但是可以想见,农田灌溉借助器械的可能性要比在生活中大得多。《洛阳烧沟汉墓》收录水井模型97件,多有井架或滑轮,有的井旁附有长方形的陶水斗、水槽或管道①,附有管道、水槽的井应该都与灌溉有关。河南泌阳荆树坟村北部出土东汉时期的下水管道两条,管道由长45、直径分别为19、26厘米的瓦筒接续而成,长11.1米和11.9米。附近有东汉墓葬和水井分布,无其他居住遗址,因此推断这两条管道可能是与水井相连的灌溉用水道②。
6.肥料用具
山东、陕西等地汉画像上有多幅捡拾马粪图,图上一人在马后一手持撮箕、一手执木机作搂粪状。机均为一块窄而短的木板连接短柄,呈“丁”字形。撮箕有两种,一为圆肩近长方形,箕舌略内弧;一为细长扫把形,前宽后细,箕舌内弧③。撮粪用的箕、机应是专门的拾粪用具。两种用具与今日辽宁建平的肥料用具“粪扒拉”和“粪簸箕”都十分相似④。《老子》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汉画像上这类拾粪画像用意虽非专门表现积肥和施肥,但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汉代部分肥料用具的直观和真实的材料。
7.收获用具
镰:战国时期的各式铁镰继续在汉代流行。汉代镰以新月形为主,除少数为铸造外,多为熟铁锻制,使用锻銎装柄式镰,锻銎镰占了很大比重⑤。洛阳烧沟汉墓出土3件无釜铁镰,完整的一件长24.5、宽0.7~2.5、背厚0.2~0.6厘米,仍属较笨重的旧式镰(图1-9,12)⑥。成都龙泉驿区西汉墓出土的7件铁镰,长条形,刃略内弧,末端有与镰身方向一致的长方銎,装曲柄使用。其中一件通长30.5厘米(图1-9,13)⑦。汉代铁镰出土的数量不如䦆、锸,但分布地区很广,陕西、河南、江苏、山东、湖北、广东、广西、吉林、新疆、四川等地皆有出土。陕西长武一次出土8件铁镰⑧。广州西汉前期墓(M1117)出土的铁镰,镰身呈弓形,柄圆筒形,较短,圆盎透底以
——————————
①洛阳区考古发掘队:《洛阳烧沟汉墓》,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125~126页。
②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泌阳板桥古墓葬及古井的发掘》,《考古学报》1958年第4期。
③夏亨廉、林正同主编:《汉代农业画像砖石》,农业出版社,1996年,第34~39页。
④雷于新、肖克之主编:《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第155、156页。
⑤白云翔:《战国秦汉和日本弥生时代的锻銎铁器》,《考古》1993年第5期。
⑥洛阳区考古发掘队:《洛阳烧沟汉墓》,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189页。
⑦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龙泉驿区文物管理所:《成都龙泉驿区北干道木椁墓群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8期。
⑧刘庆柱:《陕西长武出土汉代铁器》,《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1期。
安木柄,通长17、柄釜直径1.5厘米①。广东佛山澜石东汉墓出土的水田模型中,磨镰俑与插秧俑同时出现②。四川、重庆地区多有汉代持镰陶俑发现3。另外,四川东汉墓还出土一种大䥽镰,镰身窄长弯曲,两面刃,带短銎,装长柄,使用时如藏区人收割牧草一样站立甩割。《说文•金部》:“䥽,两刃,木柄,可以刈草。”四川成都牧马山东汉墓出土一件,报告称“钩镰”(图1-9,17)④。新津汉墓出土3件形状相同的䥽镰⑤,与大邑县安仁乡汉画像砖收割图所见䥽镰⑥也相一致。四川西昌还发现西汉铜镰,椭圆形銎,尖部残,残断部分疑为铁质⑦。
铚:不用装柄、握在手中割取禾穗的铚仍是汉代除镰刀之外的重要收获工具,器呈半圆形或长方形,背部双孔。《释名•释用器》:“铚,获黍铁也;铚铚,断黍穗声也。”汉代铚的发现不如镰多。云南昆明羊甫头、呈贡石碑汉墓有铜、铁铚共出⑧。今日广西、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还以铚收割。在广西地区有禾剪、剪禾器、摘禾刀等名称,形式亦多种多样,有圆形、半圆形、方形等,使用方法都一样。用铚收割时不需要弯腰,割取的禾穗捆扎成把,便于挂起晾晒⑨。但割取禾穗后,留下的禾秸仍需要处理,并且它不能割取较长的禾秸以供利用,所以铚在古代终没有镰刀普遍。
8.加工工具
连耞:西汉王褒《僮约》:“刻大枷,屈竹作杷,削治鹿卢。”《僮约》记述的是蜀郡地主要求家奴所做的日常劳动和事务,可见耞、杷、辘轳都是当时寻常之物。知又有柫、柍等名称。《说文•木部》:“柫,击禾连耞也。”“枷,梯也,从木加声。淮南谓之柍。”刘熙《释名•释用器》:“枷,加也,加杖于柄头,以挝穗而出其谷也。或曰‘罗枷’,三(互)杖而用之也。或曰‘了了’,杖转于头,故名之也。”至今尚未发现汉代枷的实物,魏晋壁画墓有禾场打连耞的画面。连耞是中国流传久远且分布最广的传统农具,今日禾场打连耞在我国有些地方还可见到。在近代日本、朝鲜、俄罗斯等亚欧国家都可见到连耞的身影。日本江户时代普遍使用的连耞叫作唐棹,在木棍的顶端安装一个可以旋转的木板,用以扑打脱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