⑫杨光昆:《东川发现古代青铜犁》,《中国文物报》1986年6月27日第2版。
⑬陕西省博物馆、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发现的汉代铁铧和鳞土》,《文物》1966年第1期。
而犁镜只能与铁犁相配时才能发挥其作用。一件配置完整的铁犁,可以起到深耕、开沟、碎土、起垄作亩的作用。
考古发现的汉代犁壁有菱形、板瓦形、缺角方形(或长方形)和马鞍形等形制。菱形、板瓦形和方形犁壁用于单面翻土,而马鞍形犁壁则可以向两侧翻土。由于其突出的翻土功能,现在有的地方竟有“翻地虎”的俗称。
关于汉代的铁犁及其附件犁镜我将在第二章讨论牛耕问题时还会详加分析。
䦆:早在战国时期,铁䦆就已成为使用多、分布广的一类农具。长条形仍是汉代铁䦆的主要形制,有直背直(竖)銎和弧背横銎两种形式。直銎䦆长15~25厘米,长方形登。河南鹤壁鹿楼村汉代冶铁遗址出土的西汉条形䦆长17.5、宽6厘米(图1-9,10)①,巩义铁生沟发现的东汉初期的直銎䦆长20、刃宽6.8厘米(图1-9,9)②。横銎䦆长20~28厘米,銎部较厚,背微曲,平刃或弧刃。南阳瓦房庄横銎䦆长28.5、登端最宽7.5厘米,弧刃,刃宽4.5厘米(图1-9,14)③。巩义铁生沟横銎䦆长23厘米,自銎端向刃部逐渐变宽,刃宽7厘米(图1-9,15)④。
“凹”字形宽刃铁口䦆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汉代成为较为流行的样式,它像锸一样先装在木叶上,再以木叶通过榫卯连接横柄使用,为横斫式。湖南桑植朱家台西汉晚期到东汉早期铸铁遗址出土一种异形铁䦆,扁宽直背弧刃,直銎,器身较短,高7~8厘米,刃宽6~7厘米⑤。
䦆是汉代农家常备的挖土工具,河南等地发现最多。1958年河南临汝夏店西汉冶铁遗址发现保存基本完整的大小铁䦆300余件⑥,南阳瓦房庄冶铁遗址⑦、郑州古荥镇冶铁遗址⑧都有较多发现。辽宁抚顺莲花堡西汉初期遗址发现铁䦆60余件⑨。另外,四川广汉东汉墓还出土一件手持木柄铁䦆的残陶俑,䦆头呈“凹”字形⑩。湖北江陵凤凰山167、168号墓皆出土持农具木俑,所持农具有锸、锄、䦆等,木质,但
————————
①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鹤壁市汉代冶铁遗址》,《考古》1963年第10期。
②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巩县铁生沟》,文物出版社,1962年,第32页。
③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南阳北关瓦房庄汉代冶铁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1年第1期,第78页。䦆的尺寸据线图比例测量换算得出。
④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巩县铁生沟》,文物出版社,1962年,第30页。
⑤张家界市文物工作队:《湖南桑植朱家台汉铁器铸造作坊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3年第4期。
⑥倪自励:《河南临汝夏店发现汉代炼铁遗址一处》,《文物》1960年第1期。
⑦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南阳北关瓦房店汉代冶铁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1年第1期。
⑧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考古四十年》,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63页。
⑨王增新:《辽宁抚顺市莲花堡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4年第6期。
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461页。
都在刃部涂黑,表示为铁质①。云南江川李家山、呈贡夫子庙、祥云大波那等地也发现汉代铜䦆②。
锸:仍有“一”字形(长方形)、“凹”字形两种。“凹”字形铁口锸是汉代锸的主要样式,长方形平刃直銎铁锸只见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流行的“凹”字形铁锸多见弧刃外撇或尖刃的形式,如湖北襄阳东津洪山头出土西汉时期的弧刃铁锸2件(其中1件残),刃角外侈③。广西贵港市罗泊湾一号西汉墓出土铁锸弧刃外撇,高11、刃宽16、后宽12厘米(图1-9,18)④。湖北鹤峰刘家河遗址六朝地层出土“凹”字形锸,有残鼎足和青瓷碗共出⑤。此件锸不一定为六朝物,可能还是汉代锸的遗留。湖南长沙马王堆M3填土中出土一件套装有“凹”字形弧刃铁口(锸头)的带柄锸,整体似划船木桨,通长139.5厘米,铁口高11、刃宽13.1厘米(图1-9,19)⑥。
考古发掘中锸常与䦆、锄、铲、镰等共出,出土数量仅次于䦆。河南巩义铁生沟冶铁遗址出土的小件农具中,有长方形锸12件(报告归入铲)⑦。陕西咸阳张家湾发现铁锸88件③。福建崇安汉城发现铁锸25件⑨。持锸俑在四川、重庆多有发现,如四川牧马山发现东汉时期腰挂小刀、左手持箕、右手持锸的俑⑩。湖北江陵凤凰山8号汉墓遣策有“大奴师(?)捋田操木首(㮑)”字样⑪。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凹”字形的刃具,由于装柄方式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用途,有的成为锸,有的则成为䦆或锄,甚至有的可作犁冠套装在铁犁上,这可能也是铁农具早期阶段上的特点。李京华先生说:“通过对东周和汉代金属农具研究证明,刃具种类尽管不多,但装柄形式却是多种多样,所以使用的方法和作用也是多种形式。金属农具发达时代尚且如此,作为金属(出现)早期大量使用石器(的)时代里,利用较少种类的石刃具,经多样装柄之后,便成为多种用途的工具,这不是不可能的。”⑫
————————————
①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整理小组:《江陵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10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考古学报》1993年第4期。
②均见陈文华:《中国农业考古图录》索引,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报告皆称锄。
③襄樊市考古队、襄樊县文物管理处:《襄阳东津洪山头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9年第4期。
④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52页。刃宽、后宽据线图比例测得。
⑤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鹤峰刘家河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2年第4期。
⑥文保:《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铁口桶》,《文物》1974年第11期。
⑦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巩县铁生沟》,文物出版社,1962年,第32~33页。
⑧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汉陵考古队:《汉景帝阳陵南从葬坑发掘第一号简报》,《文物》1992年第4期。
⑨杨琮:《福建崇安城村汉代城址出土的铁农具》,《农业考古》1990年第1期。
⑩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牧马山灌溉渠道古墓清理简报》,《考古》1959年第8期。
⑪金立:《江陵凤凰山八号汉墓竹简试释》,《文物》1976年第6期。
⑫李京华:《登封王城岗夏文化城址出土的部分石质生产工具试析》,《农业考古》1991年第1期。
杨权喜把东周楚郢都所出农具分为犁耕、挖掘、锄铲、砍割和装运几种类型,认为常见的金属农具多呈“凹”字形,这种形状的农具,是有多种装法和用途的锋刃,可曲装木柄成䦆、锄可直装木柄成锸、耜①。
(2)碎土、耙平用具
耙:耙主要是用于碎土的工具,也用于起土,横向装柄,有二齿、三齿、五齿三种,形制同战国耙。汉代多齿耙流行较广,山东、江苏、河南、河北、福建等地均有发现。巩义铁生沟冶铁遗址出土的小件农具中,有双齿耙(报告称双齿䦆)6件②。河北满城二号汉墓出土双齿、三齿耙③。福建崇安汉城出土的五齿铁耙与北方各地所见完全相同(图1-9,7)④。由于耙同时具有起土功用,报告中常称为双齿䦆、三齿䦆等。器形与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三•䦆臿门》之“铁搭”相似,汉代铁耙应是元明以来铁搭的前身。现在江南地区流行的四齿铁搭,仍是水田劳作中得心应手的工具。
牵引耙:嘉峪关魏晋壁画墓(M6、M12、M13)有耙地图,皆为一牛拖曳一横木,横木下有成排的齿,横木上蹲一人手抓缰绳驱牛耙地⑤。牛所拖拉的正是耙,人蹲于耙上以增加耙的重量,兼有碎土和平地之功效。在甘肃酒泉西沟魏晋墓壁画耙地图上,人随耙后扬鞭驱牛,并没有蹲在耙上⑥。是蹲或站在耙上或跟在耙后,根据具体需要而定,现在仍是这种做法。1933年山东滕县黄家岭出土的牛耕汉画像石,在牛耕之后又紧随一牛拖拉横木状物,横木有一定宽度⑦。既在牛耕之后,必然是破土平地的工序,所曳之物当为耙或耱。画像石不如壁画易于表现景物细部,尚不能遽然断定是耙还是耱,但畜力拖引的碎土平整器具在汉代显然已得到应用。
耰:春秋战国已用耰破土。汉代文献多见“耰”与“鉏(锄)”连言,说见前述“战国农具”。《吕氏春秋•简选》“锄櫌白梃”,汉高诱注:“櫌,椎。”刘熙《释名•释用器》:“椎,推也。耒,亦椎也。”椎同耒一样皆为农器。《汉书•陈胜项籍传》“组櫌棘矜”,唐颜师古注:“耰,摩田器也。”又引晋灼:“耰椎,块椎也。”《九章算术》卷六《均输》:“今令一人自发,耕、耰、种之,问治田几何亩?”耰是耕地之后播种之前的劳动,显为碎土和平地的工序。汉代櫌(耰)又叫椎,或者说是功用相同
————————————
①杨权喜:《东周时代楚郢都的农业生产考略》,《农业考古》1990年第2期。
②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巩县铁生沟》,文物出版社,1962年,第33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280~281页。
④福建省博物馆:《崇安汉城村汉城探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11期。
⑤胡之主编:《甘肃嘉峪关魏晋六号墓彩绘砖》,重庆出版社,2000年;胡之主编:《甘肃嘉峪关魏晋十二、十三号墓彩绘砖》,重庆出版社,2000年。
⑥马建华主编:《甘肃酒泉西沟魏晋墓彩绘砖》,重庆出版社,2000年,第52页。
⑦夏亨廉、林正同主编:《汉代农业画像砖石》,农业出版社,1996年,第24页。
的一类器。先秦时期耰的形状不明。1959年,新疆民丰尼雅汉代遗址出土一件“大木锤”,锤头装有木柄,通长1.08米,锤头长46厘米,锤身断面圆形,两端稍细,呈鼓状。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木𣔙①。“大木锤”应与农业生产有关,可能就是文献中的耰。湖北江陵凤凰山167号汉墓出土了持耰木俑1件②。江苏泗洪重岗东汉墓画像石牛耕图上方为二牛抬杠,下方二人挥耰碎土,耰为长柄前端刻一短画,呈“丁”字形。二人前方一孩童,原报告说在撒种,但从画面内容布局看,孩童与其前面车马出行阵列中的持弓者相呼应,他一手持物,一手指向前,持弓者边走边回身将弓伸向孩童,像是跟随在出行队伍后的玩耍者,与孩童身份相符。这正是一幅随牛耕后以耰碎土的画面,二人手中所举并不是报告中所说的“长柄耙子”③。《齐民要术•水稻》:“块既散液,持木斫平之。”所谓“木斫”就是碎土、平土之耰。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二•耒耜门》描绘的耰是中段略鼓、两头稍细、带长柄的木榔头。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一:“耰,槌块器……今田家所制无齿杷,首如木椎,柄长四尺,可以平田畴,击块壤,又谓木斫,即此耰也。”今日乡间犹见类似工具,为一端稍加整削的粗短木与长柄榫接成的“丁”形器,仍不失古法椎块之意。
3.播种、覆种用具
汉代新出现了附有铁构件的播种专用器具,一种畜力条播器——耧车。耧车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播种的效率,并使播种整齐而且精准。
耧铧:铁耧足(耧铧)是畜力条播器耧车上的主要部件,有三角形、马鞍形等,与铁犁一样前低后高。河南渑池窖藏出土的耧铧呈束腰形(图1-9,6)④。耧铧足后部中间有空腔,以便下种入沟。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铁农具,耧足发现较少,可能汉代耧播尚未普及。辽宁辽阳、陕西富平、北京清河等地发现西汉铁耧足⑤,河南、河北⑥等地发现汉代耧足铸范。河南南阳瓦房庄汉代冶铁遗址出土耧足7件,形同凹形锸而体小,完整的一件长7.6、宽6.6厘米。另有12件耧足模和2件范芯。范芯形体略如馔,上宽下窄,上厚下薄,正面作弧形,背面平整。冶铁遗址的年代上限为西汉初期,
——————————
①史树青:《谈新疆民丰尼雅遗址》,《文物》1962年第7、8期(合刊)。
②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整理小组:《江陵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10期。
③南京博物院、泗洪县图书馆:《江苏泗洪重岗汉画像石墓》,《考古》1986年第7期。
④渑池县文化馆、河南省博物馆:《渑池县发现的古代窖藏铁器》,《文物》1976年第8期。窖藏虽为北魏时期的遗留,其中多有汉代遗物,渑池又曾是西汉铁官驻地,故论者多作汉代器物看待。
⑤东北博物馆:《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陕西省博物馆、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发现的汉代铁铧和鳞土》,《文物》1966年第1期;北京清河汉代铁耧铧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品,见陈文华:《中国农业考古图录》,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250页。
⑥郑绍宗:《热河兴隆发现的战国生产工具铸范》,《考古通讯》1956年第1期。
下限为东汉晚期①。
耧车是汉代的一大发明,这种畜力条播器就是中国早期的播种机。在平整过的土地上播种,一人牵牛,一人扶耧,耧斗中盛种子,有管道通向空心耧足,且行且摇,种乃自下。由于耧足较小,开沟所划起的土随即回落到沟里,同时完成开沟、下种、覆土三道工序,并且保证了下种均匀,行距一致。东汉崔耧《政论》:“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日种一顷。”所谓“三犁”即是三足耧车,一播三行。山西平陆枣园村新莽时期墓中发现一幅耧播图,一牛挽三脚耧车,与《政论》所描绘的耧车一致②。
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二•耒耜门》说耧车为“下种器”,并引东汉服虔《通俗文》“覆种曰耧”。《说文•木部》有“構”,“盖也。从木冓声”。段注:“此与冓音同义近。冓,交集材也,凡覆盖必交集材。”“交集材”不如覆土更合于《说文》本意,也就是播种后随即覆土掩盖。耧足较小,划沟较窄,下种后有时会显露种子,也可能汉代耧播时在耧足后再拖行一个刮土木板或木棒以利覆土,类似的做法近世还常见使用。構又作耩,从木、从耒常相通。《齐民要术•种葱篇》:“两耧重耩,窍瓠下之。”《农书•耒耜门》云耧车“今又名种莳,曰耩子,曰耧犁”。现在耧车形式的播种机也叫耩子,一般有二或三个耧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