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唐悬疑录3长恨歌密码上一章:第 15 章
  • 大唐悬疑录3长恨歌密码下一章:第 17 章

如果她死了,他也没有必要活下去。

“崔郎……”她在寒战的间隙竭力吐出一个字,又一个字,“地图……还在吗?”

“在。”崔淼把地图举在她的眼前,湿漉漉的,上面的字迹都模糊了。

裴玄静艰难地抬起手,指着图上的神女洞:“我一直在想……图……里的五个位置,对应的正是……五行。”

“金木水火土?”

“青城山是一座道教之山,所有的宫观、洞窟的位置都有讲究……你发现了吗?神女洞位于正北方,也……就是五行中的‘水’,八卦里的……‘坎’位。‘坎’卦上下皆为水,我们渡过的幽人谷,应该是……下面的水。那么上面的水在哪里呢?”裴玄静不停地喘息着,抓住崔淼的手指都泛白了,几乎是拼尽全力在说,“从……图上来看,神女洞就在幽人谷旁边,所以这个区域还有上面的……一条水。”她指着深潭道,“它的水不是雨水积成,而是从活水而来……崔郎,那里应该有出口,就在深潭的下面。”

裴玄静昏迷过去了。崔淼将她放平在山石上,自己来到深潭前。也许她的话只是病重的呓语,但是他愿意试一试,不放弃。要活,就一起活。要死,便一起死。

崔淼涉入深潭。

7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女神像。只见她眉目如画、盈盈而立,身上的衣袂五彩绚丽,随风飞扬,衬出一副婀娜多姿的身材,仿佛随时就要翩翩起舞。

这尊雕像太传神了,不论五官表情还是肌肤动作,都纤毫毕现栩栩如生。制作它的人不仅拥有超凡的技艺,一定还倾注了全部的情感。

裴玄静看呆了,直到一张熟悉的面孔遮过来,挡住她的视线。

“你总算醒了。”崔淼满脸憔悴,语气中还带着点儿埋怨,但那双眼睛中满满的狂喜都快盛不住了。

她尚无力开口,只能还以微笑。

崔淼一把抓过裴玄静的手腕,凝神诊脉,片刻之后,他更大声地欢叫:“好多了,真的好多了!静娘,你的病已无碍了!”

有人在他身后说:“看崔郎的样子,是不是想喝酒庆祝?”

“好主意!”他立即回头道,“炼师可有酒否?”

一个陌生女子应声来到榻前,微笑着说:“裴炼师与我都是修道之人,酒就免了吧。况且,你看贫道的这座洞中,何来的酒?”

她的容貌秀丽,声音尤其悦耳。在幽暗的溶洞中,通身雪白的道袍格外瞩目,活像一片白色的剪纸。

裴玄静在崔淼的扶持下坐起来:“您是……”

对方淡笑不语,但裴玄静已经能断定她的身份了。

“我们终于找到您了,薛炼师。”裴玄静喃喃地说。

薛涛和她想象中几乎没有区别,将近五十的年纪,但看其容貌身段,也就是三十来岁的样子。通身白袍,乌发在头顶盘成髻,束以碧玉冠,算是她全身唯一的色彩了。清丽、高贵、纤尘不染,令裴玄静不自觉地想起聂隐娘来。她们二人的年龄应该差不太多,同样超凡脱俗,只不过为了达到这一境界,聂隐娘靠的是杀,而薛涛凭借的却是情。似乎南辕北辙的两个极端,在她们的身上殊途同归了。

想到自己那时为了博得武元衡的好感,从“麻衣胜雪一支梅”的诗句得到启发,竟然洗尽铅华试图模仿薛涛的样子,裴玄静禁不住悄悄羞愧,又不胜唏嘘。

薛涛,是裴玄静仰慕已久、神交已久的人物。但当真的面对她时,又不知该从何说起了。

见二女无言,崔淼兴冲冲提起话头:“静娘,你知道吗,咱们掉入的那个深坑,正是通往神女洞的,我们现在就在神女洞中呢。”

原来,神女洞是青城山中一座绵延长达数里的山间溶洞,其中曲折绵延,山泉流淌,更有数座深潭汇聚其中。洞中钟乳林立,冬暖夏凉,又藏于后山的密林中,非常不易发现。从青城山的前山要来神女洞,唯一的途经便是渡过幽人谷中的山涧。而后山陡峭深僻,几乎没人能直接登上后山入洞。

裴玄静道:“那……不就是只有一条路了吗?”

“对,一旦像咱们来时那样雨水倾盆,甚而引起山洪暴涨,淹没山涧,那就没有人能来到神女洞了。”

神女洞作为一座天然溶洞,实际有多个出口。其中之一便是裴玄静和崔淼掉入的深坑。本来为了掩盖入口,也为了以免野兽陷落,洞口以泥石草木为遮,却不想被这场疾雨冲垮,才有了裴玄静和崔淼陷落之事。

而他们掉下的深潭,本来只有一泓浅浅的泉水,却在潭壁上有一条天然形成的暗沟,循之可曲折前行,一直通向神女洞的主洞。由于暴雨在潭中迅速蓄积,漫过了暗沟,使他们最初没能发现这条通道。然而祸福相依,这一潭的积水也使二人下落时没有直接掉到石头上,否则摔伤不可避免。

薛涛说:“听崔郎讲,正是裴炼师用‘坎’卦的卦象分析出水下有水,崔郎才能涉入潭中找出通道的。”

裴玄静有些不好意思:“是我蒙对了吧?”

“当然不是。”薛涛正色道,“神女洞的位置在幽人谷之上,正是‘坎’卦无误。我只是没有想到,真的有人靠这一点进入了神女洞。”

裴玄静心中一动:“薛炼师,您是在此隐修吗?”

薛涛笑了:“你是想问,我是不是在此避祸,对吗?”她微微点一点头,叹道,“我观测天候,算出了将有这一场暴雨,便预先躲入洞中。如今索桥已断,在暴涨的山涧退去之前,将无人能从前山过来。后山本就极难攀登,时令近冬,连采药人都不会涉险上山的。所以,据我估算,至少能够在此洞中躲到明年开春。”说到这里,她又微笑起来,“我花了半年多的时间作准备,生活所需洞中一应俱全。谁能想到,才刚安顿好,你们就闯来了。”

崔淼说:“多亏找到了薛炼师,否则我们就困死在那个深坑里了。正巧薛炼师在洞中还备有各种草药,其中就有治疗疟病的特效药材——常山,故而能及时给静娘用上。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裴玄静忙在榻上行礼:“多谢薛炼师的救命之恩。”

薛涛淡淡地说:“区区举手之劳,不足挂齿。也算是我与二位的缘分吧。”

裴玄静又问:“薛炼师是在躲避什么人吗?”

薛涛平静地回答:“我以为你们都知道了。”

裴玄静看出来了,薛涛虽没有明显的敌意,还肯出手相救,但毕竟与他们二人素昧平生,戒心还是有的,便说:“其实,是元微之先生建议我们来青城山寻访薛炼师的。”

为了获得薛涛的信任,少不得还得把风流大才子的名头抬出来。

“元微之?”薛涛的脸上波澜不惊,“他倒还记得我。”

“微之先生被贬通州,如今的景况并不太好,还染上了疟病。不过,他仍然十分挂念薛炼师。”

裴玄静遂将通州之行的经过讲了一遍,对有关刺史夫人姜离的内容仅仅一带而过。但她还是发现薛涛的神色中有了微妙的起伏。

裴玄静不禁想起元稹那首著名的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听说就是专门赠给薛涛的。诗写得动人肺腑,事实却是元大才子在经过花丛的时候,仍习惯性地频频回顾。所以说,诗终究只是诗,当不得真。

那么,《长恨歌》里又有多少是真的呢?

听完裴玄静的叙述,薛涛恢复了世外仙姝的淡然。她并不打听元稹的情况,却道:“知道我在青城山中修炼的人不少,但你们是如何找来神女洞的?”

裴玄静与崔淼互相看了一眼,还是裴玄静发问:“薛炼师,你是否认识一位长安女傅氏?”

薛涛沉默。

裴玄静又说:“我们在真武宫借宿时,遇到了两个盗墓的阉人。”

“盗墓的阉人?”

“对,正是他们身上的地图,将我们指来了神女洞。”裴玄静说,“不过请薛炼师放心,那两个阉人一死一逃,不会再追来了。”顿了顿,又试探着问,“这位傅氏女,与宫中有关吗?”

“她的名字叫傅练慈。”薛涛长叹一声,“是我最好的朋友。”

“哦。她还活着吗?”

“不知道,最后一次得到她的消息是在去年年末。当时我收到她从江州寄来的书信,信中说自己的行踪可能败露了。她担心连累我,不会再返回成都,将自己设法摆脱追踪。如果万一无法逃脱,她已决心一死了之。她只提醒我要好好保护自己。”

“原来是这样……”裴玄静思忖道,“如此说来她应该没有被抓到,否则那两个阉人就不会到真武宫来掘墓核实了。”

“但愿如此吧。早在元和元年的岁末,我就把傅练慈的死讯散布了出去,并称将她葬在了真武宫。但实际上,直到去年收到她的信后,我才为她在真武宫匆匆立了一处生冢。一来是想蒙蔽追踪者,二来也算是为她祈福吧。”

崔淼说:“那座墓已经被两个阉人掘开了,所以我们才看到墓中并无遗骨。”

薛涛默默地点了点头。

裴玄静小心翼翼地问:“这位傅练慈原来是宫人吗?”

“不,她是一名歌妓。”

“歌妓?”

薛涛淡淡一笑:“我与她十五岁时在成都教坊中相识,从此成为最好的朋友。”

教坊!裴玄静震惊地想起来,薛涛还真是出身乐籍的。当年,薛涛的父亲薛郧为人耿直,得罪了朝中权贵被贬谪西川。长安出生的京城女儿薛涛不得不跟随父母远赴成都。薛涛十四岁那年,父亲在出使南诏时身染疟疾亡故,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薛涛凭着“容姿妍丽”和“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十六岁不到便加入乐籍,成了一名营妓。贞元元年时,韦皋出任西川节度使。一次酒宴中,薛涛应韦皋之命,即席写下一首《谒巫山庙》。诗云:“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韦皋拍案叫绝,薛涛从此成为西川节度使府中的红人,声名鹊起,进而与诸多文人官宦交往甚密,改变了命运。

但是,傅练慈又是怎么回事呢?

裴玄静问:“傅练慈既是成都教坊出身,为何称为长安女呢?”

“只因她走了一条与我不同的路。在成都教坊成名后,傅练慈即被一名顾姓茶商看中,纳为妾,过了几年奢华惬意的日子。当傅练慈年满二十岁时,顾茶商厌倦了她,便赐以重金,又将她休了。傅练慈拿着多年积攒的银钱去了长安,在曲江之畔买下一座别舍,开门迎客,做起了生意。没过多久,她便成了长安最令人艳羡的头牌歌妓。那时节,全长安的青年才俊、贵胄公子们,都以能进入傅氏别舍,成为傅练慈的座上宾为荣。”薛涛看了看裴玄静和崔淼,悠悠叹道,“你们俩都太年轻了。对这二十多年前的盛况,自然闻所未闻。因为,从贞元十四年起,傅练慈就销声匿迹了。”

崔淼也被勾起了好奇心,问:“发生了什么事?她离开长安了?”

“不,她一直待在曲江之畔的别舍中。只是从贞元十四年起,那座别舍便门户闭锁,外人再也不得入内了。”

裴玄静的心念一动,名噪一时的歌妓突然关门闭户……就在不久前,她不是也见到了类似的情形吗?

崔淼脱口而出:“难道是……”被裴玄静悄悄一拽衣袖,又赶紧闭了嘴。两人都眼巴巴地看着薛涛,等她揭晓谜底。

薛涛却沉默良久,才道:“有人专宠了练慈,从那之后她便只属于那个人了。”

“是谁?”

薛涛又叹了口气:“都已经过去了,就让我替练慈保守这个秘密吧。”

“这……”崔淼还想说什么,见裴玄静朝自己一个劲儿摇头,只得作罢。

薛涛继续说:“到贞元二十年时,练慈又一次被弃。那个专宠她的人命她离开长安,练慈不敢违命,只得于当年秋天返回成都,我们姐妹方能重逢。接着便到了永贞元年。那一年中,发生了许多令人不堪回首的事情,也就此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到第二年,也就是元和元年时,练慈便与我商议,决定诈死避祸。”

“非要用这样决绝的方法吗?”裴玄静忍不住问。

薛涛点了点头:“二位都是聪明过人的,应该懂得无端牵连进皇家恩仇里,会是怎样的结果。练慈并非贪生怕死之人,但她尚有未尽之心愿,所以不敢轻易言死。想来想去,唯有诈死才能摆脱追杀。”

“那时追杀她的人,也就是这次派阉人来掘墓的人,对吗?”

薛涛好像没有听见裴玄静的问题,却道:“总之,诈死一计为练慈赢得了十年的平安。可惜,最终还是被发现了。自从那封书信之后,我便再未得到她的消息,更不知她的死活。”

“炼师担心她吗?”

“担心又有何用?我已经做了我所能做的一切,其他的只能听天由命了。”

听天由命——裴玄静完全听懂了薛涛的话。又或者说,因为元和十一年的杜秋娘一案,使得裴玄静对傅练慈的命运也有了贴近的认识。

她从崔淼的目光中看到了同感。

傅练慈,就是二十年前的杜秋娘。而那个专宠傅练慈的人,不出意外的话,就应该是当今圣上的父亲——先皇顺宗皇帝。

从永贞元年至今,关于皇帝与先皇这对父子之间的恩怨,一直有各种传闻喧嚣尘上。皇帝对此极为不悦,但始终无法平息人们的议论。裴玄静是不相信流言蜚语的人,尤其涉及宫帷秘事,她向来认为除非当事者,其他人的观点都只能是揣测和臆想。但是,她毕竟在《兰亭序》一案上,曾与皇帝面对面谈及先皇,当时皇帝那阴郁又愤懑的神情令她记忆犹新,她还从未见过有人对自己的父亲,怀着如此深刻的敌意。

今天所揭示的秘密,又使裴玄静窥探到了事情的另外一面:皇帝在悄悄地模仿先皇。也许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又或者,他把这种行为视为对父亲的冒犯,乃至鄙夷。但无论如何,他的所作所为都不是“父行子效”这四个字可以概括的。

裴玄静又想到,假如傅练慈受宠于先皇,那么她所谓的未尽之心愿,一定与先皇有关。当今圣上花了整整十年追杀她,也就不奇怪了。

傅练慈还活着吗?她的心愿终于了结了吗?

等等——裴玄静突然醒悟过来:傅练慈只是他们在真武宫遇到的意外事件,虽说因此找到了薛涛,但他们原先的目的却与这个神秘女子无关。

她忙说:“薛炼师,微之先生让我们来找您,是为了寻找一个叫王质夫的人。您知道他吗?”

薛涛从容回答:“崔郎已经对我提起过了。不过,关于王质夫此人,我一无所知。玉龙子嘛,我确实听过这么一件宝物。但自安史之乱后,便不知所踪了。玄宗皇帝把它藏在何处,肃宗皇帝有没有得到它,我都不了解。所以,也帮不上你们的忙。”

裴玄静和崔淼面面相觑,所以薛涛躲入深山溶洞,全因受到傅练慈的牵连,而与王质夫或者玉龙子都没有丝毫关系。

冒着生命危险寻到薛涛,难道只能听到一桩二十年前的宫帷艳史?

8

裴玄静不甘心地环顾四周,视线落到了那尊女神像上。

“杨贵妃!”

“杨贵妃?”薛涛问。

裴玄静说:“薛炼师,您在静室的墙上提着一首诗,燕市人皆去,函关马不归。若逢山下鬼,环上系罗衣。所咏的应是杨玉环命丧马嵬坡吧?您为什么要题写这样一首诗呢?还有这尊女神像,其美丽雍容之态世所罕见,又似乎不能与道教中的任何一位女神仙相匹,我斗胆猜测,她是不是杨贵妃的塑像呢?”

薛涛笑了:“裴炼师莫急。我方才说了,关于王质夫和玉龙子,我帮不了你们。但是关于《长恨歌》,还有杨玉环,我确实有话可说,但我还有个问题。”

“薛炼师请问。”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们呢?”

裴玄静迟疑了一下,说:“我们没有理由要求薛炼师,更不会强迫您。如果您不说,我们就只能空手而归了。”

“空手而归?”薛涛的笑容明惠而空灵,完全不像年近五十的女子。顿了顿,她说:“我不会让你们空手而归的。毕竟,这段往事是对男女之爱的绝佳诠释,要说,也只能说给你们这样的人听。”

我们这样的人?裴玄静不由自主地朝崔淼瞥了一眼,发现他也正在朝自己看,连忙调转目光,心头突突乱跳。经历了幽人谷的生死与共之后,她反而比从前更不好意思面对他了。

他们的微妙神情没能逃过薛涛的眼睛。就在这一瞬间,她的心底起了微澜。那些名字列队似的从她的眼前掠过:韦皋、元稹、武元衡……他们都是多么难得的优秀男人,或风流潇洒,或睿智雄健,他们都曾进入过她的生命,又纷纷离去。他们像赏花似的品鉴她的才华与美貌,为她写诗,却并不打算为她驻足。

这些男人把逢场作戏美化成风流,又把始乱终弃标榜为德行,甚至谓之吸取教训。安史之乱令大唐帝国一蹶不振,生灵涂炭的场面使男人们吓破了胆。将所有的错误归咎于女人,正是他们一贯采用的办法。

薛涛很欣慰地看到,至少面前的这对男女,仍然敢于将生命交托给对方。

她缓声吟道:“嘻!女德,无极者也;死生,大别者。故圣人节其欲,制其情,防人之乱者也。生感其志,死溺其情,又如之何?”

“这不是《长恨歌传》里的话吗?”裴玄静道。

“正是。其实《长恨歌》中的谬误,除了裴炼师方才所提到的,另外还有几处。”

“还有?”

薛涛点头:“并且,都是关于杨贵妃的。”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薛涛说,“这两句诗描述的是玄宗皇帝自蜀地返回京城,途经马嵬坡时,想把当初草草落葬的杨贵妃的尸体收殓回去,但却发现玉颜不见,死处成空了。这表示什么?”

“要么杨贵妃并未葬于马嵬驿,要么就是像我们刚刚谈及的傅氏女——”裴玄静住了口,她的想象太过大胆,几乎把自己给吓到了。

她迟疑地说:“六军不发,强逼玄宗皇帝处死杨贵妃。在那种情况下,如果玄宗皇帝一定不舍贵妃,就只能让她诈死。据说,当时是高力士用白绫将贵妃缢死的。以高力士对玄宗皇帝的忠心,未必不会帮助皇帝这么做。”

崔淼道:“好吧,就当杨贵妃没死,那么马嵬驿之后她又去了哪里?”

薛涛笑而不答。裴玄静顺着她的视线望向女神像,惊得几乎跳起来。太难以置信了!

“难道、难道她来了蜀地,青城山?”

崔淼却道:“对啊!杨贵妃独自脱逃,终究要与玄宗皇帝会合。玄宗皇帝大队人马走得慢,杨贵妃却轻身匿迹,提前入川躲进青城山,在此等待玄宗皇帝,确实是个好办法。”

“难怪玄宗皇帝到达益州后,还特意上过一次青城山!”贾桂娘曾经提到跟随玄宗皇帝游青城山,而裴玄静正是受此启发,才编造出贾桂娘在青城山上遇到仙人的故事。难道自己阴差阳错,竟然揭示出了一件最隐秘的往事?

裴玄静突然大声说:“杨贵妃肯定没有死!”

“你想到了什么?”崔淼忙问。

裴玄静想到了贾桂娘对自己说过的话,贾桂娘曾提到过杨国忠和虢国夫人的死,唯独没有提到杨贵妃。

那时她是杨玉环的贴身宫女,帝妃逃难都带着她,可见她深得贵妃的信任。而当她和裴玄静说起那段话时,正处于激愤之中,口不择言地表述自己的忠心。所以,她讲了真话——贾桂娘不曾亲眼目睹杨贵妃的死,她甚至不记得还有这么一回事了。

这也证明了,杨贵妃肯定没有死在马嵬驿。

裴玄静说:“我记得韩湘说过,当玄宗皇帝终于抵达蜀地,青城山真人罗公远亲自到剑阁迎候,并一路将玄宗皇帝送到益州,才飘然离去。也许正是罗真人给玄宗皇帝送去了贵妃平安的消息,并且把她的藏身之处告诉了皇帝?杨贵妃曾经入道,诈死后又藏身于道教圣山,所以一路保护她从马嵬驿到青城山的,会不会也是道教中人呢?”

答案不言而喻。

裴玄静更想通了,为什么在马嵬驿分手时,玄宗皇帝拒绝将玉龙子传给太子李亨。除了对太子逼宫的愤恨之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而隐秘的理由:他要把玉龙子交给他的玉环。

在帝国分崩离析的时刻,君臣、父子、夫妻亦能相残,七十岁的天子四顾茫然,发现身边再无可信赖之人,只能将心爱的女人托付给方外的力量。

所有人都在同声谴责那个女人,只有老皇帝心里明白,她没有罪,更不应该为帝国殉葬。于是他作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即使保不住皇位,也要保住她的性命。

彼时彼刻,他只庆幸一件事。当初佛道相争得最厉害的时候,曾经为青城山的归属闹到了天子驾前,而他揽着贵妃的香肩,笑着说:“观还道家,寺依山外。”

这不经意中施下的恩典,到了该索取回报的时候了。玉龙子,就是凭证。

耳边又传来薛涛的声音:“杨贵妃诈死避上青城山,不久后玄宗皇帝也到了益州。二人终在神女洞中重逢。玄宗皇帝原计划在平叛之后,再带杨贵妃返回长安。可是局势又有了新的变化。太子在灵武登基了,玄宗皇帝不得不让出皇位。在这种情形下,杨贵妃不便返京了。”

成为太上皇的玄宗皇帝自身难保,又如何保护一个遭到新皇极度憎恶的弱女子呢?

“所以她只剩下一条路:走。”

崔淼追问:“杨贵妃走了?她去了哪里?”

“《长恨歌》中也有写到。”薛涛说,“还记得临邛道士是怎么找到杨贵妃的魂魄吗?”

裴玄静念起来:“……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海上?仙山?”她瞪大眼睛,“难道是海岛,东瀛?”

薛涛点了点头,轻抚着神像道:“玄宗皇帝悄悄命人以贵妃的形容塑了这尊神像,置于此洞中,就当杨贵妃仍然留在青城山,留在大唐了。”

崔淼激动地问:“那么说,杨通幽真的去东瀛见到活着的杨贵妃了?”

“这些我就不得而知了。我能告诉你们的,唯有青城山中的往事。”

“玉龙子呢?”裴玄静追问,“玉龙子是留在了青城山中,还是也被贵妃带到东瀛去了?”

“我不知道。”

薛涛在女神像前盘起双腿,闭目静祷起来。看来,她只是说了她想说的话,至于裴玄静和崔淼是否满足,却非她所在意的了。

神女洞中幽静舒适,由于有了对症的药物,再加崔淼的悉心照料,裴玄静的病来得猛去得也快,没几天就基本恢复了。两人遂向薛涛告别,寻找王质夫的旅程还要继续下去。

薛涛并不挽留。还未满十岁时,她就写下了“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的名句,似乎注定了她这一生,就要送走一个又一个人。在这些人中,有的名字如雷贯耳,已经成为帝国史书上不可或缺的部分,有的名字无人提起,只悄悄印刻在她的心头。但不论外界对她的韵事有多少缤纷旖旎的想象,她都不置一词,因为事实只有一个——他们全都走了,永远也不会再回来。

薛涛只嘱咐裴玄静和崔淼,如果得到了傅练慈的消息,请务必告知。因为傅练慈是她唯一的朋友。

她一次都没有提起元稹。

裴玄静和崔淼重新回到了幽人谷。

几天过去,暴雨造成的山洪退去了些,水位下落后,两岸嶙峋的岩石裸露出来。在阳光的照射下,岩石上被水冲刷过的青苔泛着墨绿色的光芒,好像一块块巨大的砚台。

断裂的索桥就耷拉在其中一块“砚台”上,末端漂在混浊的水面上。

怎么回到对岸去?离开神女洞时,裴玄静和崔淼曾讨论过这个问题,但左右无解,最终还是决定到时候再想办法。

眼前的情形却似乎无法可想。

裴玄静冲着涧水发呆,崔淼拉她在山石上坐下,劝道:“你光盯着发愁也没用啊。来,不如先晒晒这秋日暖阳,体会一下山中一日,世上千年。”

裴玄静没好气地说:“若真是那样,也没必要出去了。别说王质夫了,只怕连大唐都灰飞烟灭了吧。”

“那多好,就只你我二人躲在这桃花源中,任它世事变幻、白云苍狗。”

裴玄静斜了他一眼:“说出这种话的人,还是我认识的崔郎吗?”

“人都是会变的嘛。”这不以为然的口吻,倒还是崔郎中的本色。

裴玄静却在想,韩湘不是也说她变了吗?那么,究竟是什么在悄悄地改变着他们?

她问:“崔郎,你因何而变?”

放在从前,崔淼一定会半真半假地答“因为你啊”,今天他却说不出口了。

当心意太真的时候,就不再适合付诸语言。难怪人们喜欢说谎,毕竟轻松多了。他犹记得,在深坑中陪着昏迷不醒的玄静,一心认定再也不能活着出去时,他对她说了许许多多的真心话,多到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现在想来,也只有在彼时彼景才说得出口吧。

崔淼不答,裴玄静也不追问,却自言自语似的说:“那时长吉方逝,隐娘也曾邀我随她一起去纵情山水,修仙悟道,我没有答应她。”

“后悔吗?”

“不。”裴玄静说,“我在想,这世上真的有世外桃源吗?要来的总会来,躲有什么用呢?王质夫躲不开,元稹躲不开,薛涛躲不开,傅练慈亦躲不开,玄宗皇帝和杨贵妃更躲不开。既然如此,凭什么相信你我就能躲得开呢?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能够尽到责任,完成嘱托。也许到了那一天,就真的可以考虑退隐江湖了。”

崔淼冲动地问:“静娘,在你病重之时,我曾对你说过许许多多话,你可还记得一两句?”

裴玄静凝视着他,摇了摇头。